首页 公文范文 高校声乐教学研究

高校声乐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6 09:11: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高校声乐教学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校声乐教学研究

高校声乐教学篇1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高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声乐理论知识,而且要积极地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大学生接触了解到更多样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工作。但是在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真正有效地宣扬民族音乐文化,不能发挥出民族音乐文化应有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索相应的融合教学策略。

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背景

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教师在声乐课堂上会应用一些民族音乐作品,但是无法真正有效地宣扬民族音乐文化,不能发挥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真正价值。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出现越来越多注重西方音乐文化教育、忽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可悲现象,导致民族音乐文化的空间不断被挤压[1]。比如在声乐教学中,很多高校会注重讲解美声唱法,还会将美声唱法当作主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声乐学习。长此以往,高校学生在练习和学习时就会更加偏向于美声演绎方式,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会注重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学习,而轻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为了解决这一音乐教学问题,高校需要在开展声乐教学时充分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切入点,保证中西方音乐文化能够结合起来,不断地创新音乐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重要性

(一)丰富高校声乐教学资源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包含着许多音乐种类,为高校的声乐教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可以给予高校学生更多的创作灵感,使之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不断改编创新,形成一种新的音乐艺术风格。作为高校声乐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发掘更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内容,使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加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增强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将民族音乐文化内容融入高校声乐教学可以有效激发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可以为积极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增强音乐课堂的艺术感染力,进而有效地启发学生。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多样性的鲜明特征,将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显著增强声乐教学的情感色彩,丰富高校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三)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音乐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差异较大。为了能够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文化的交流学习,搭建有效的文化沟通桥梁。高校在声乐教学中融入各种民族音乐文化,可以有效实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以及融合创新,增强各民族间的情感联系,这也是进一步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要求[2]。

三、在高校声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声乐教师综合素养不足

高校声乐教师需要积极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部分高校教师的音乐专业教学水平不足,难以有效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无法充分开展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教学活动。这就要求高校声乐教师不仅必须熟练掌握专业的音乐知识,同时还要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征拥有深入了解。此外,因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演唱方式和表演技巧有所不同,在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示范,就会导致难以真正推进融合教学。

(二)没有积极宣扬民族音乐文化

虽然高校的声乐教室都在积极地将声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融合,但实际上只是融入了少量的民族音乐内容,或者结合自身喜好为学生讲解民族音乐作品,而不是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各类民族音乐作品,没有能够真正宣扬民族音乐文化。例如《送别》这首歌曲的曲调变化有致,采用长短句交错的形式来表达离别之情,其中“天涯”“地角”“知交”“零落”这些词语能够直抵听众的内心,歌曲中出现的“长亭”“夕阳”等意象更是民族文化魅力的有力体现。但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只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演唱方法,忽视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和细微情感,也就难以真正展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四、高校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策略

(一)提升高校声乐教师综合素养

要想真正地将高校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融合,需要提升高校声乐教师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让教师掌握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民族音乐的演唱技巧。为了提升融合效果,高校教师还应该深入研究和解读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探索在声乐教学中的切入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两者的融合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展采风活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声乐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民族音乐采风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紧张的学习压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深入不同地方去探索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为音乐专业学习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教师还应该积极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声乐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声乐教材的教学价值和意义。由于各个高校所处地区不同,学生直接接触到的民族音乐文化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就需要在基本声乐知识讲解基础上,展示当地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特点,有效培养艺术性人才,为高校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动力[3]。

(三)灵活调整教材内容

高校是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场所,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在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一味追求西方音乐文化,忽视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为了能够有效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在实际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融合原始民族艺术,将现有的演唱形式与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恰当结合,尽可能融入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教师应该对高校的音乐教材进行优化调整,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增加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材中的比例,比如除了增加一些常见的传统戏曲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作品,展示多种多样的民族乐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开展声乐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解更多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背景,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高校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音乐文化资源,教师也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以视频形式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而获取更多的改进意见。比如在讲解维吾尔族的民歌《阿瓦日古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维吾尔族人所喜爱的一些日常活动,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对阿瓦日古里的喜爱之情[4]。

(五)弘扬民族审美观念,讲授传统声乐技巧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西方音乐文化的审美观念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合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观念,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的情感体验。比如《红豆词》的歌词取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红豆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六)运用现代教学设备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渠道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民族音乐,让学生通过仔细聆听感受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把握各种音乐风格。比如在讲解高山族民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歌曲,让学生认真感受高山族民歌的风格特色,了解歌曲中展现的高山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加深高校学生对多种音乐风格的理解。

五、结语

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全体高校的重视。为了能够在社会飞速发展中更好传承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各个高校务必有所行动,积极大胆地探索高校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教学策略。

作者:梁莉莉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高校声乐教学篇2

当前,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德育铸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1]。声乐课是音乐表演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怎样把思政元素贯穿声乐课教学全过程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

一、声乐课教学中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为目的,强化课程的德育功能,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教学理念。当前,一部分声乐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的主体意识,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融入声乐课教学全过程。有些声乐教师认为课程思政不是本职工作,因此在课程思政方面思想懈怠、应付了事,既不努力提升自我,更不能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有些教师凭空洞的说教实施课程思政,未能融入自己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感染力显著不足。还有些教师在教授外国歌剧时,错误地认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不适宜进行课程思政,忽略了外国作品的思想内涵及教育意义。

(二)声乐作品思政元素的提取存在困难

针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声乐演唱技能,还要充分挖掘声乐作品的思政元素,通过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声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可从作品创作的背景资料中提取,如作者的生平、创作的取材、作品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等。提取声乐作品的思政元素,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搜集相关资料,这为思政元素的提取带来了一定困难,也造成了思政元素提取不充分、不均衡的现象。

(三)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缺失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如果自身的言谈举止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差距,就会影响学生的认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声乐课德育功能上的认知缺失主要表现在不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作品所蕴含思政元素的理解分析,而课程教学评价缺乏德育方面的考核是学生对课程思政认知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在声乐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

创新和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声乐课程教学体系,应透过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等维度进行全面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课程思政,应注重个体差异,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可把声乐课教学由课堂的物理空间推向多重空间,以多媒体虚拟空间等作为学生自学的载体[2]。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认可度高、乐于接受的声乐课教学形式是:课前,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文献书籍等查找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艺术内涵、艺术风格等资料;课中,指导教师与组员充分交流,凝聚艺术表现要点,形成统一认识;课后,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作品的演出实践。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注重选择思想性强的优秀革命歌曲类作品,并将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教师在总结课堂知识等教学环节,应统筹兼顾声乐与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声乐专业知识、声乐作品密切联系起来。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依据曲目要求设计表演环节,以便学生提高舞台实践能力、增强作品驾驭能力;另一方面应要求学生通过表演讲好中国故事,以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和声乐作品思政作用重要性的认知。

(二)改革教学模式,开展模块化教学

声乐课应改变单一学习声乐知识的现状,广泛开展模块化教学。教师可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地域分布、历史人物、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等角度拟定主题,设计教学模块。应以小组课形式和“组团”同一风格歌曲作品教学两种创新形式,不分年级,不分声部,让参与的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人人表演、比较讨论、相互交流达到扬长避短、共同进步的目标[3]。例如,可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设置如下教学模块:1935年创作的《梅娘曲》描述的是梅娘不顾家人反对独自从南洋回国寻找在战争中负伤的情人高维汉,表现了主人公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1936年创作的《松花江上》抒发了“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悲愤的情感,若由一名男高音和一名女高音对唱并将高潮部分“爹娘啊,爹娘啊”改为集体齐唱,更能突出曲目的主题;1939年创作的《嘉陵江上》描述了日寇铁蹄下主人公流亡的苦难和视死如归、斗争到底的大无畏精神。这几首曲目均以日寇侵华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为历史背景,以“组团”的形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将《红军纪律歌》《红米饭南瓜汤》《十送红军》《救国军歌》《游击队歌》《长城谣》等曲目组成一个教学模块,能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革命歌曲的特点,而通过在教学中深度挖掘歌曲内涵更能促使学生激发爱党爱国的情怀。再如,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介绍了安徽凤阳的民俗文化,新疆民歌《一杯美酒》将热情好客的新疆人民刻画得栩栩如生,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把人民劳作的场景和丰收后幸福的画面展现得惟妙惟肖,将这几首作品划归同一教学模块,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人民、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于有多个版本的作品,可让学生对比不同版本的演唱特点,并通过分析总结出有关演唱风格、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结论。例如,《茉莉花》有东北、江苏、河北三个版本,每一版本都有各自的地域特点,其中江苏版的曲调相对柔和、委婉,河北版的曲调叙事性较强,东北版则具有北方人朴实豪放的性格特点。

(三)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课程思政的效果

舞台表演作为声乐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其表演形式一般可分为独唱、对唱、轮唱、表演唱等。舞台实践应注重各种表演形式的搭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4]。例如,对于抗日战争主题模块,可将《梅娘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分别设计为独唱、对唱、轮唱形式,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团队意识,提高独立研究、表演、调度、协调合作等综合能力,也能解决学生学习的知识碎片化问题。对于声乐课来说,实践教学是提高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途径。在一些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时段,精选一些优秀的红色声乐作品进行排练和演出,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5]。例如,可借助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举办主题音乐会,通过排练和演唱《英雄赞歌》《我爱这土地》《我爱你中国》《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等风格不同的曲目,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一讲话的精神,牢牢把握党的文艺思想的人民性,使这种红色精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可通过排练和演唱《长征组歌》让学生感悟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此外,声乐课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学校社团俱乐部、声乐比赛、田野采风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声乐作品创作热情。

(四)完善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声乐课评价一般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对于声乐课教学,除了考勤、上课表现等,舞台表演、比赛获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演唱风格的把握、作品的感情处理等都可以作为评价指标[6];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等教学环节上的表现也应作为评价的内容,以促使学生既注重课堂练习,也注重课外学习和实践锻炼;在观看名家演出或者观摩比赛后,也可要求学生提交关于参赛选手演唱技巧、参赛作品风格等内容的观后感或观摩分析,并将其纳入教学评价。这种注重过程评价的课程考核,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把曲目的方言特点、曲式特点、地域特点、创作背景、人物特征等以书面形式总结出来,有助于演出时准确地处理感情;课后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包括作品的艺术特色、思想性等,既有助于学生理清相关知识的逻辑关系,有效提升演唱能力,更有助于强化实践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效果。

作者:赵艳艳 单位:安徽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高校声乐教学篇3

作为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在传播社会文化方面也凸显了重要作用。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目标的高校教育教学中,需要对自身民族特色予以重视和保护,通过引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能帮助他们对不同民族特色文化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并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与发展历程。同时,能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促进其民族自豪感的形成与增强,使其对民族文化力量形成深刻的感受,并逐步夯实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探索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目标的高校音乐教育路径及策略。

一、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传承载体

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载体之一的高校,在具体传承中通过基础性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的设置,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同时,通过组织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活动,引领高校学生参与活动,能吸引更多学生关注民族音乐文化,并激发他们参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活动的积极性[1]。此外,高校音乐教育中,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及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学素材中融入较流行的民族音乐,同样能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为我国建设文化软实力提供助力。

(二)教育引导

不论是传承和传播何种文化,教育和引导都是必不可缺的。依托高校音乐教育的开展,结合音乐这一艺术类型能够更高效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综合目前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情况来看,部分民族音乐缺乏关注且研究不够深入,以致传播中有一系列问题产生,同时因欠缺教育引导的缘故,整体传承效果低下。基于此,可结合《经典咏流传》的方式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通过设置民族音乐创作奖项,组织学生穿戴民族音乐相关的服饰并参与民族音乐节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对民族音乐形成更深的感受,且能深化其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传承内容的拓展,且能实现更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方式

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高校音乐教育,也属于一种关键、有效的方式。我国以往在传承民族音乐时,通常都是由民间部分组织或是网络爱好者负责,如《经典咏流传》中《琵琶行》便是爱好古风歌曲和诗歌辞赋的网络用户参与编曲并糅合京剧后创作的歌曲,这也表明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存在过于狭隘的载体这一不足。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引入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依托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直击学生的内心,使他们的注意力聚焦在民族音乐方面,如此即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民族音乐文化,助力其传承与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一)净化学生心灵,丰富学生内涵

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目标所开展的高校音乐教学,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民族音乐属于本土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形式,能够呈现我国不同社会环境、生活状态及情感体验相关的多项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鉴赏民族音乐内容时,能使其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进程形成更充分、全面的了解,并深化学生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认知,可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同时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学习和研究方面也发挥着可观的作用[2]。同时,在岁月长河洗礼中积淀形成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本土优秀文化的代表,引领学生参与学习后能够净化其心灵并提升艺术修养,且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高校音乐教学中有必要积极融入民族音乐文化。

(二)提升学生素质,渗透爱国教育

高校教育承担着培育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职责,并面向社会输送科学文化素质与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这也着重突出了高校教育的作用及价值。同时,即将进入社会的高校学生能为社会各领域贡献一份知识力量,因此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构成一定的影响,同样也会决定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是建设祖国文化中的关键性储备力量。而高校生要想更好地助力祖国建设,应当主动了解民族文化,借鉴民族文化促进自身民族自豪感的提升。所以,高校音乐教育需要着重关注如何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在课程内容中渗透民族音乐,在发扬精神文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展爱国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育。

(三)丰富课程内容,集中学生注意

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综合了综合性、专业性与学术性等特征,通常都是建立在传统音乐教学的基础上设置的音乐课程内容,存在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且教学中更侧重于音乐欣赏。而在当前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带给人们一系列接受新鲜事物的全新渠道,特别是屹立在信息潮流最前端的高校生,面对他们不断提升的需求,传统的音乐教学基本上不再适用。通过民俗文化艺术和民间风土人情的沉淀形成的民族音乐,不仅特色鲜明且形式多样,音乐韵味独特,同时具备悠久的历史,将此类“接地气”的音乐艺术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后,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且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满足其需求。

(四)提高文化自信,培养昂扬斗志

在秉承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目标的高校音乐教学中,能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提升,引领他们在面对生活与社会的挑战时秉承乐观、积极的态度;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帮助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态度,并带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3]。同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民族音乐文化要素渗透至高校音乐教育之后,能引领各民族学生通过学习探索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生活幸福感与民族使命感的增强,且能帮助学生减轻负担、缓解疲惫,舒适身心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促进其昂扬斗志的形成。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提高文化认知,凝聚文化精髓

高校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中,要想顺利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与融合,首先要注重认识水平的提高,以此带动学生的广泛关注。在悠久历史中沉淀形成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高校应当立足于其产生背景和发展轨迹等角度传递相关知识,引领学生掌握音乐元素和技能的同时,为学生讲解隐含在音乐中的人物、背景及故事等,凝练能汇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强化学生接受民族音乐的程度,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付诸实践。文化是民族音乐的核心所在,而形成于文化这一基础上的音乐,能够凭借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人们。在结合民族特征的前提下,引领学生认知民族音乐文化,可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民俗内容、象征意义及寓意等层面展开研究,在完成民族文化精髓的凝聚后再向学生输送。以《梁祝》这首民族音乐为例,其广为流传且脍炙人口,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不仅在于音乐本身旋律优美凄婉,且描绘了梁、祝二人不被世俗所束缚的坚韧爱情。高校音乐教师需要从音乐文化层面入手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对该首乐曲产生深刻的感悟。通过对乐曲创作时代背景及蕴含思想的讲解,能帮助学生更顺利、便捷地掌握民族音乐并深化其理解,同时可指引他们自觉完成相关文化知识的关联,这样一来会形成更丰富的内涵,且具有更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积极建设教材,扩充音乐素材

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传统民族音乐历经长时间沉淀和不断变化后便形成了民族音乐文化这一文化体系。高校教育课程设置中要求突出综合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等特征,而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时,有必要积极改革完善音乐教材编写,将有代表性意义的民族音乐融入教材内容中,指引学生展开剖析,夯实改革创新音乐教育的基础[4]。具体而言,高校在编写教材时,需将目标汇聚在曲调优美且乐观向上的典型曲目方面,确保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其参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和鉴赏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需要建立在国家整体编排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创编,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高校本身的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以便创编出具备乡土性特征的教材。此外,选材约束是教材创编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遭遇的一个难题,特别是缺乏足够的有关传统音乐方面的资料,更是对整个创编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基于此,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音乐历史相关的资料,可从网络平台等渠道入手,广泛搜集相关的信息素材,扩充教育教学资源。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及《春江花月夜》等民族音乐素材,便具备引领学生参与学习和挖掘的价值。

(三)建设教师队伍,夯实传承基础

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音乐教师作为实施主体,其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且决定了民族音乐的传承效果。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凭借教学本身的作用夯实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基础,就必须关注音乐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建设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基于此,各高校应以音乐教师为对象,定期组织民族音乐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或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相关的线上知识培训课,帮助音乐教师积累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并提高其民族音乐文化素养[5]。同时,高校彼此间需要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汇聚多所高校的优秀师资力量共同参与民族音乐文化教研会的开展,定期组织教学会议、交流讨论等活动,在活动中商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措施手段,由此促进音乐教师教研与教学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也应当主动参与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促进自身业务能力及素质的提升,并带动音乐课堂教学能力与技巧的提高。如在民族乐器及民歌等内容的讲述中,教师可采取现场示范、演唱或弹奏等方式,或组织学生一同参与弹奏、演唱,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教学成果更突出,如此一来必定能助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四)变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

高校音乐教学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教师在营造适宜教学氛围的过程中,也需要在深化改革音乐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关注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进,方可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这一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首先需要高校定期做好各类课外活动的开展,如民族音乐演奏比赛、民歌比赛、戏曲比赛等,依托比赛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且能营造更合适的教学氛围。同时,要重视校内宣传栏、橱窗等设施的运用,通过展示有关民族音乐演奏会、演唱会的图片,涵盖戏曲、民歌等多种类型,同样能促进宣传作用的提升。此外,音乐教师可聚焦蕴含民族音乐文化色彩的装饰或乐器,在教室内进行装扮,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助力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兴趣的形成,并引领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在高校音乐课堂,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变革,凭借教学方式及内容的新颖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这一环节,指点学生通过鉴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创作背景、意义并领略民族音乐之美;如课堂教学中邀请本地创作民族音乐的艺术家等人员讲授创作音乐的过程,通过现场表演的形式带给学生第一体验,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整体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升。最后,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适当鼓励学生,并组织学生演奏或示范民族音乐,聚焦学生课堂参与感的提升,同时,教师应适当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与音乐采风活动,收集本地民间音乐材料、拜访民间音乐艺术家,扩充学生对本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五)拓展教育活动,深化学生感悟

在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时,应当以民族音乐文化特点为中心,结合音乐活动的形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于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族音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实际情况。所以,组织学生参与民族音乐活动,能引领他们走入传承音乐文化的第一线,感悟民族音乐魅力和乐趣[6]。在民族音乐活动形式及内容的设计中,需要从音乐教育目标出发,引入新颖、灵活的展示方式,例如鼓励不同年级及专业的学生将心中的民族音乐通过创意编排的形式展现出来。民族音乐本身具备多样化的形式且类型不一,教师可指引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挑选在意境抒发、情感表现方面更具优势的音乐内容,采取个体或组合等演出方式,通过自身的表演引领其他学生欣赏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可以选择各民族的民族乐器来演奏不同时期的各种类型乐曲,这不仅能使民族音乐具备更强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且能获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成果。如乐曲《高山流水》中,以往都是选择古琴进行演奏,而在高校民族音乐活动的开展中,学生在演奏时可选择各类民族乐器,或是结合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知识为乐曲配词,既可丰富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认知,也可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结 语综上所述,我国精神文明传承中,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个关键性的构成要素,是传递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之一,且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已逐渐发展为现代教育改革研究的关键内容。高校音乐教育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间存在传承载体、教育引导和传播方式等关系,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音乐教学活动,能净化学生心灵并丰富学生内涵、提升学生素质并渗透爱国教育、丰富课程内容并集中学生注意、提高文化自信并培养昂扬斗志,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应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目标,树立民族文化审美,通过积极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提高认知的同时积极创编民族音乐文化课本教材,引入新颖的教学方式手段并拓展教学活动,助力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做好我国精神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延续。

注释:

[1]娄晓虹.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北方音乐,2018(09):144,146.

[2]王霞.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分析[J].北方音乐,2019(05):214—215.

[3]叶耀.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220.

[4]赵哲.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J].南国博览,2019(01):235.

[5]王佳佳.对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9(19):219,222.

[6]陈诚.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J].当代旅游,2019(06):201.

作者: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