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7 15:13: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绩效审计问题研究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家分拨一笔资金给政府作为财政专项资金。这笔资金用于城市的建设、居民的保障,以及项目的成本投入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模式向来是专款专用,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考察模式十分严格,对使用去向的审计工作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例如,事业保障专项资金就专门用于事业人员的工作保障,基础设施维修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设施保养维修。以上说明,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广泛,用途管理严格,审计工作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对加强审计策略方式进行分析。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行为规范
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意对审计环节进行规范。设立审计目标,制定详细审计计划,按照审计计划循序渐进地从事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在进行财政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整个审计流程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程序执行。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以及合法性才能达到审计的初期目标,离最终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开阔性的思维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对审计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规范。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探索,稳扎稳打,不断进行策略分析。进行财政审计时,最终目的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去向进行监管,对资金的流动性、高效性、效果性进行考察,保证专项资金在流动过程中合理合法,专款专用。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设计的特点
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使用原则。财政专项资金数量有限,所以专项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保证专项资金的公平使用是绩效审计的原则,绩效审计的效率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2)结合目前的财政资金调配方式以及绩效审计状况建立工作体制。对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应用,对调配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准确核算出所需资金数量。对于专项绩效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每笔资金的流向合理。(3)将专款专用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绩效设计工作中,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在使用时,贯彻严格管理、公平使用的管理方针。(4)使用范围。将建设项目进行等级评定,针对优质项目,调配专项财政资金进行建设。在审计的过程中对审计内容按等级划分,设计通过后将审计绩效划入考核范围。(5)审计工作的变通方式。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时,需要注意对审计工作的变通。工作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前提下,需要对工作环节进行完善、优化。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资金绩效目标模糊
针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了解专项资金特点,是进行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政府专项资金审计部门与单位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模式,信息交流闭塞,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地区使用专项资金的操作程序不合理,对资金的使用范围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设计过程中对审计环节和审计目的的理解出现偏离。专项资金的使用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建设目标和使用效果。在对资金的审计过程中,整个设计流程将审计工作重心放在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上,而忽略了对专项资金使用项目的审计要求。
2、设计标准不统一
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对审计标准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设计模式的不规范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财政审计部门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有严格的审计要求和审计执行标准。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审计模式缺乏客观性和规范性,各项资金的指标没有进行恰当的管理,这就对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严重时造成审计结果出现偏差。3、审计评价指标不明确专项资金的审计需要明确设计指标,从而防止产生资金挪用现象。财政专项资金的最大特点就是专款专用。但一些地区在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相关规定,存在违法挪用现象。这就造成专款得不到专用,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策略
1、建立统一的财政专项资金制度
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建立统一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财政审计部门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合理的沟通,用科学的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准确的审计考核,制定明确的资金调配模式和审计研究标准,保证审计过程中的审计绩效和审计工作质量。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审计工作过程进行整理规划,研究分析审计数据,及时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专项资金的审计数据调研
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结果进行调研,可以有效地弥补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审计目标,设计程序以及评判标准,对审计的组织结构进行明确划分,合理把握审计力度。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采用高效的资金使用方式,并对审计结果进行相关反馈。要对财政专项资金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审计评定。根据公众满意度考核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
五、结束语
政府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调配工作愈来愈重视,绩效审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对审计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提高重视程度和工作水平,会对今后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起更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胡博 单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绩效审计问题篇2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人民政府拨付给本行政区域以及本级人民政府的专门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等政策补贴的专用资金。它是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行率、提高资金的经济性成为财政专项资金持有单位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事实上也证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何分配以及管理专项资金,缓解财政专项资金的供需矛盾,发挥专项资金的重要作用,将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各方面均衡发展的重点。
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涵和特点
1.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建立逐渐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占比也不断变大,这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而言,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题,如资金挪用等情况频出,资金利用率低等问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监督管理意识的觉醒,使得社会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自此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可知,绩效审计主要侧重于对专项资金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等进监督检查,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在项目建设中能够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预防、控制、监督和评价,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发挥到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缩小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展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最大化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当前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主要是因为:第一,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使用效益不高,如当财政专项资金的来源众多,数额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展开资金的配置,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是工作的重点,此时即必须能够借助于绩效审计工作,从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来龙去脉清清楚楚。或者是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同其他的资金相互混淆,导致最后专项资金无法真实应用到专项项目建设中,甚至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工作现象。第二,展开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还可以推动政府职能的优化升级。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能够为社会提供也公开、透明的资金使用情况,从而有利于政府树立公信力,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服务职能。
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问题
虽然财政专项资金在政府发挥职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仍未能够做好全面的统筹规划,这给财政专项资金的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问题。通过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的现实展开情况作出总结,旨在能够尽可能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率。
2.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具体问题
第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范围大,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在较多的行政单位或是人民政府中,近年来都比较重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管理,但是由于审计工作的时间跨越度较大,从资金的拨付到项目的建设以及运用的具体情况都需要进行专业的审计管理,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的难度较大,因此整体上绩效审计效果不佳。第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不够科学,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涉及多方面,但是当前的审计人员只能够单纯的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的监督,缺少对专项资金的效益性和效率性的统筹监督,同时审计监督多集中在事前和事中,无法展开事后的评估审计管理。第三,审计的工作缺少独立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必须是独立开来的,如此才能够确保其审计的科学性高,而实际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结果是同当地的人事等相互联系的,对此为了确保当地的资金、人事等的安全性,审计部门往往会对于审计工作执行不够彻底,从而隐瞒专项资金的运用情况,达到提高当地政府的政绩的目的。第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缺少专业性,对于不同的项目的专项资金的运用的审计管理,必须要依托于该项目的专业知识,如对于铁路、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专项资金的运用,审计人与必须要拥有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专项资金的运作情况,其效益率等,但是目前基层的审计人员是通过普招的方式进入到审计部门的,缺少这种专业技术,而向外聘请专门的审计人才却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在具体的落实中存在着较多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2.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外部环境问题
在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第一,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中的安全性、效果性,而专项资金达到的效果是怎样的才算是符合标准的,这就要求能够拥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如对于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工作人员要发挥怎样的工作职责;如美丽乡村专项建设工作,公共工程管理的法律是如何的,这些都需要拥有一个明确的审计环境来确定。但是事实上,由于我国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多,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速度无法跟上标准,使得审计环境大大限制了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第二,缺少科学的规范的审计体制。不同的项目下的专项资金的审计的工作内容是不同的,对于财政专项资金不同的拨付对象而言,其审计对象、审计的工作情况也是不同的。如对于扶贫专项资金而言,其专项资金的使用对象为贫困乡镇地区,而审计部门主要的管理部门和自己所审计的对象是同一对象,这导致审计工作容易受到干涉和影响。更重要的是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对于扶贫专项工作资金使用情况的考评指标不够全面,导致不能够重点突出该级别的审计工作的重点,从而发挥审计对于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优化提升作用。
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3.1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外部环境
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效率必须能够从优化其审计环境入手:第一,要求能够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专项管理办法制度等,确保各个财政专项资金的运用项目能够根据自己的特殊性以及最新的理论要求等,做好实践创新。以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为例,必须能够落实《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中的政策内容,主动根据扶贫资金的实际运用情况做好创新优化,并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专项绩效考评体系进行审计管理。第二,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即根据不同的项目来制定有所区别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财政专项资金运用的特殊性。第三,建立健全审计工作的监督制度,从而才能够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如能够采用政府委托原则,通过设立审计专项资金的方式,由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展开项目的审计管理。
3.2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专业性
在营造一个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良好的环境时,还需要从审计工作的内部影响因素入手,才能够避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出现不专业的问题。第一,要求能够正确对待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内容,如实现全过程的绩效审计,确保能够发挥事后审计的重要性,实现对项目的长时间的跟踪审计。如有的项目是延续了几十年,期间更迭了多个负责人,在审计工作中,仍要求做好跟踪审计,做出合理的评价,并且能够对于审计所发现到的问题进行严格查处,根据审计问题作出即时更改,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第二,要求能够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审计的内容和审计的目标要求,因此要求能够采用创新技术的方式,提高绩效审计的效率,确保审计结果的效益性,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以扶贫工作为例,其审计的效益性和效率性涉及到多种数据、信息的统筹分析,要求对于所呈现出来的数据、情况展开预测性分析,从而才能够对于该项目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因此,需要构建项目资金决算系统和项目资金审计信息平台,通过对平台和系统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继而系统能够采用各项大数据核心技术手段,实时跟踪分析各项资金的统筹分配情况、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资金的监管情况。第三,实现对基层审计人员的专业化的提升,如在采用大数据技术展开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因此必须能够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需要采用业务培训的方式,对于该项目的审计人员先展开区分,从而展开专题培训的方式。如展开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时,对于审计人员关于扶贫审计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进行培训,提高其审计的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可知,只有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应用和管理,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而实现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针对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发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专业性、全面性不足,导致很多资金账户的来源多样,去向混乱;还发现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从加强制度化建设,强化专项资金的应用管理,并且配备教育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作者:徐士龙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街道办事处
绩效审计问题篇3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政府向其下辖的行政区域以及地方政府拨付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此类资金主要用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通常需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确保发挥其效用,并要通过绩效审计来衡量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对此,有必要立足于实践,积极探究有效对策,以解决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增强绩效审计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特点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与私有财产和一般公共财政资金相应的绩效评价不同,其主要具备如下特点:(1)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前,要明确是否秉承财政资金使用相应的公平及效率原则设立专项资金。(2)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的具体过程中,要与其设立之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实施对比,并对相关行业指标进行综合考虑,为对比分析提出更具参考价值的依据[1]。(3)要秉承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以及效果性原则,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4)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的具体范围,对专项资金进行使用,并遵循规定程序对专项资金实施变更,在绩效审计过程中,要涵盖管理评价相关内容。(5)要秉承动态性原则,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实时关注资金绩效评价呈现出的动态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另外,要注重考察相关政策的具体执行程度和实际效果。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面的绩效审计
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绩效审计,要涵盖两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方面是配置效益审计;另一方面是管理使用效益审计[2]。当前,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片面注重对管理使用效益实施绩效审计,未能充分重视对配置效益实施绩效审计。这就导致难以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全面的绩效审计,进而无法实现准确高效的审计评价效果。
2.绩效审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不统一
当前,对财政专项资金而言,绩效审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不统一。审计部门未能参考统一的指标体系,对专项资金实施有效的绩效审计。通常,审计部门依据国家和政府对财政专项资金相应的行业指标以及各项管理办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选用,随意性相对较强,难以保障绩效审计具备良好的准确性[3]。
3.缺乏对评价指标的完整设置
当前,多数地区缺乏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完整设置,呈现出较大缺陷。对资金分配过程中具备的合理性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从绩效审计实践看来,专项资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违规挪用现象,且专项资金拨付缺乏规范性。我国审计部门发布施行的评价指标缺乏此类内容。对专项资金相应的决策过程缺乏科学评价,难以从根本上有效保障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且难以促进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大幅度提高[4]。对政策执行缺乏严格的审计和科学评价。财政专项资金具备显著的政策性特征,当前,绩效审计缺乏对政策执行的科学评价,导致专项资金难以体现其自身的专用效果。
4.缺乏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
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支出使用,应对资金使用的实际过程实施严格的绩效评价,有效保障资金使用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当前,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支出使用,通常由财政部门对相应申请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以使用用途作为依据,构建满足类型具体需求的财政专项资金,再由业务主管相关部门对之实施立项审核,对其使用途径以及金额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对专项资金进行支出使用。最后,严格审核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实现对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效率的有效保障。然而,在实际中,对专项资金进行批复耗费的时间过长,且多层审核不仅对专项资金项目实际运行时间造成影响,且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益。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对资金使用过程的严格监督,从而对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效率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对策
1.强化全面绩效审计
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全面绩效审计,不仅要扩展审计工作的深度,还要扩展审计工作的广度。对审计工作的深度进行扩展,要强化对资金的科学分配,并增强使用管理的有效性。要立足于绩效审计现状,拓展延伸为对专项资金相应的配置效益进行审计,有效拓展绩效审计的工作深度,增强对专项资金科学立项和合理分配,促进绩效审计相关工作实现优化改进,并完善全面绩效审计[5]。同时,要扩展审计工作的广度,拓宽绩效审计的工作面,并增加审计项目的实际数量。
2.针对绩效审计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
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要选用规范的评价指标。审计部门要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合作,深入考察当地经济实际发展情况,针对绩效审计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为绩效审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要注重增强评价指标的完整性,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各层次相应的评价指标均应具备良好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要涵盖两种形式,一种是定量指标,另一种是定性指标。前者要为绩效评价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后者要对定量评价形成的具体成果,实施严格审核和合理修正,有效保障绩效评价相关结论具备科学性、合理性。评价指标要兼具共性和个性,以有效满足各区域以及各类项目相应的专项资金所需的绩效审计评价需求。评价指标要具备较强动态性,将实际情况的动态变化作为依据,对自身内容进行更新,以有效满足各类绩效审计相关工作的具体需要。
3.强化绩效审计力度
审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合作,强化对专项资金的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对绩效目标进行明确设置,对专项资金的科学设立和合理使用进行深入分析,以促进绩效审计的实际力度大幅度增强,提高绩效审计评价相关结果的有效性。
4.强化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
要强化对专项资金实际使用过程的有效监督,避免专项资金发生浪费。首先,在专项资金立项阶段,要重点对多报预算、重复申报等行为进行严格审核监督和有效控制,有效避免专项资金出现浪费及违规现象;其次,要严格监督并有效控制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过程,确保专项资金实际数量保持不变,并及时将足额的专项资金投入项目运行中,避免专项资金被违规挪用和减少;最后,要审核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是否与绩效审计具体目标保持一致,促进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效率大幅度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全面的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不统一、缺乏对评价指标的完整设置、缺乏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对此,要通过强化全面绩效审计、针对绩效审计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强化绩效审计力度、强化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等对策,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光灿.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财会学习,2017,(16):161.
[2]马瑞.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4):160.
[3]刘玉冰.刍议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应关注的重点[J].财政监督,2018,(6):69-72.
[4]赵晓侠.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0):126.[5]胡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7,(12):138.
作者:孙岩 单位:吉林省食品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