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3篇

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3篇

发布时间:2022-12-29 14:50: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3篇

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篇1

一、高校在线课程的课程评价背景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较2018年底增长3122万,占网民整体的27.2%。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1]从数据可以得知,我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线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现今,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互联网得以广泛使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起课程评价的革新。课程评价中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要素的创新有利于提高高校在线课程评价的有效性,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使在线课程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概念界定

在线课程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全新教与学关系的针对某门学科而开展的有计划的科目及其教学过程,其内容涵盖在线课程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精品开放课程、大规模在线课程以及SPOC、微课程、MPOC等形式。[2]在线课程的提供主体不限于高校,也可以是继续教育机构。课程评价是指学校、教师参照一定的标准并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根据在线课程和课程评价的内涵,可推出高校在线课程的课程评价的内涵如下:高校、教师依据系统的评价标准,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进行评价,贯彻落实在线课程的教育目标。

三、高校在线课程的设置

(一)发展状况

我国在线课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3年至2011年的精品课程建设阶段,二是2011年至2015年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阶段,三是2015年至今的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道路。[3]由此可见,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以推动高校在线课程在全面建设与应用阶段中持续稳定前进。而当前在线课程的主要形式是慕课、微课,这些在线课程在各高校被大力推广。

(二)慕课

2012年,慕课席卷全球。国内许多高校加入Coursera平台、edX平台、FutherLearn平台等国际慕课平台,致力于将世界顶尖高校的教育资源引入国内,激励中国高校创建慕课平台,实现分享教育资源的目的。清华大学在2013年推出中国第一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并设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之后,国内高校开始加入国际或国内的慕课平台,社会上也逐渐出现慕课平台,如腾讯课堂等。

(三)微课

2012年,教育部举办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微课在中国开始大发展。微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资源整合阶段。这一阶段侧重发现微课资源的开发和适用范围。二是资源生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微课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形成模式,同时不断改进。三是资源开放阶段。这一阶段专注构建微课课程网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目前,我国高校不再简单整合微课资源,而是坚持将微课资源建设成为动态发展的课程资源,以此满足学生、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高校在线课程的优势在线课程在高校的大范围推广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高校的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优化高校在线课程评价的有力依据。

(一)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相对于传统课程而言,在线课程的内容更精简、时间相对较短、话题更为广泛、主题更加突出、指向更加明确、教学形式相对更加完整。[4]辐射范围广的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在众多学习主题中萌发兴趣,进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而且,在线课程的参与者有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专家、学者的授课,学生能获得较大启发并产生人生感悟。所以,在线课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

虽然在线课程的形式是线上视频,但它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且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在思考教学设计的同时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解读和研究。二是要求教师能够进行相应操作,例如能熟练下载、录制、剪辑上课视频。三是要求教师掌握与学生沟通讨论的技巧,营造课堂氛围。总体而言,教师要能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优化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自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增强高校管理的民主性和灵活性

在民主性上,目前,在线课程的开发主体主要是各领域的专家和教师。但学生却是在线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的体验者,因此,需要将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体现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在灵活性上,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在固定的时间段和场所中,而在线课程突破了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为校内外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学习平台。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对专业上的重难知识点进行深度学习,专注于完成学业任务和学术研究。同时,由于在线课程是一种微型教学视频,学生可通过电脑、手机在任何场所进行学习。即便在没有网络的条件下,在课后,学生也能通过事先下载好的学习资源对课堂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内化知识,构建系统的认知结构。而且,在时间和场所不再成为阻碍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在提供大量的在线课程资源的同时可组织教师进行在线的职业培训,这样能减少教师外出的培训费用。学校可将节省出来的培训费用用于在线课程的升级设备和课程资源的优化,以完善高校的课程体系。

五、高校在线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单一

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是传统课程主要的评价主体。在专业人员上,单一的评价主体会导致个体对在线课程评价出现主观性和片面性的认识。比如,权威的人士或者机构对课程的评价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但由于他们不是一线的教师,没有参与具体的教学活动,因此他们的评价停留在理论上,无法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而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可以成为课程评价的主要参与者,但学生不可以。因此,单一的评价主体无法反映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为在线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依据。在评价机构上,对在线课程的评价是由专业机构实施的。但专业机构不仅具有评价课程的职责,而且负责设计、编制和管理课程,任务过多。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高校需要改变评价主体单一化的现象,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二)评价对象单一

评价对象不明确或者单一会直接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阻碍在线课程的实施。在检验在线课程的实施效果时,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业成绩上,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评价。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上,忽视对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对象单一导致无法反映在线课程的价值,不能为设置在线课程提供实践的参考。

(三)评价方法单一

课程评价的方法是指评价课程使用的工具或者技术。传统课程评价的工具是试卷或者教师评语,从评价目的看二者均属于终结性评价,强调课程评价的筛选作用。受教育信息化的影响,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都在变革,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已经不符合在线课程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寻找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法,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四)评价标准单一

课程评价标准为课程总结性评价提供参照和依据,在协商与对话过程中为进一步的知识建构提供前提。[5]当前,在线课程的评价标准呈现单一性、不可操作性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具体的学科内容的时候,简单地以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层级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没有体现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在学生的品德评价上,经常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从过程性评价的性质看,该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不强。所以,要设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建立完善的在线课程评价体系。

六、提升高校在线课程评价的有效性的对策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首先,在学生方面,要将学生作为在线课程评价主体之一。因为学生能直接体验课程,所以学生能对课程进行较为直观和准确的评价。可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等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听取他们对课程的意见、建议。积极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作用,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评价中,引起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形成。其次,在教师方面,教师作为在线课程评价主体中的主要成员,要及时转变角色,并持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在转变角色上,教师应该转变自我观念,认识到自己从教育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变。而教师的角色转变是通过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以及加深专业情感来实现的,所以,教师要定期接受学校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培训,学习有关课程的各类知识,为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并去其他学校观摩学习。在专业能力上,教师要学会操作多种信息化软件,能够利用快速的网络和丰富的数据库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熟练操作教学设备。在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全面提高的情况下,可适时地让教师加入在线课程的研究,参与课程设计、课程编制等环节,担任课程评价的评价者。最后,在其他人员方面,课程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与学生,还应包括专业的评价机构、教育机构,以及课程专家、技术人员、社会人士、家长等其他人员。为了深入评估课程的实践价值,检测课程的实施状况,高校应该组织专门从事课程设置或者课程开发方面的人员、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以及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在线课程的评价。

(二)评价对象多元化

我国高校在线课程的课程评价对象应该从课程本身和学生学业扩展到在线课程的各类人员和各环节。在人员上,在线课程评价的对象有学生和教师,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对学生的学力评价应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使用终结性评价的方法,二是对学生的思考力、表现力等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三是建立档案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应分为三方面,分别是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的评价。对在线课程自身的评价应涉及在线课程的开发设计、编制、实施、反馈等各个环节。

(三)评价方法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是课程评价多元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需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综合使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另外,应综合使用同性质的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扬长避短,以得到公平、公正的结论。例如,综合使用诊断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对在线课程的实践进行评价。

(四)评价标准多元化

在线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课程本身、学生得到发展,因此,在线课程评价的重点不能只集中在学生上,也要侧重于在线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灵活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坚持分层次地进行评价标准。尤其要注意采用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比如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评价学生的品德,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

作者:赵梅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篇2

0前言

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运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打开在线课程建设的新道路,找到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为高职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高职在线课程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推动在线课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进高职院校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让在线课程建设能满足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载体功能,是目前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思考和深究的问题。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在线课程建设的意义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在线课程资源库正在不断发展并逐步成熟,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升级[1]。教师利用这些开放式的资源,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优化、升级,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帮助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学习环境。现阶段,移动设备成为每个学生的必备工具之一,因此借助“互联网+”的帮助,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面覆盖,建立起数字化的课程教学资源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随时随地的课程在线学习,为学习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在线课程建设,促进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保障全新的教学模式能适应院校、学生和社会需求。由此可见,加强高职在线课程建设意义非凡。

1.1在线课程建设能为教学提供更多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通过在线课程资源库的完善与升级,能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载体,促进教学模式的调整和升级,创新教学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2]。首先,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能创设更多的在线课程资源库,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确保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完善的资源保障。高职院校在保障传统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满足院校内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从而使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通过在线课程模式,将传统教学与先进的互联网教学资源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拓展教学的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方向[3]。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在线课程建设,进一步实现教学载体平台的优化,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为学生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

1.2在线课程建设能进一步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线课程建设让课程资源实现更加高效、开放的分享,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让教学空间更加多元化、让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一方面,在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学会SPOC混合式学习的方法,也能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学习资源扩展自己的学习视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得到落实,让学生能自主导入知识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另一方面,通过在线课程建设,教师可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发展,让传统课堂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一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配置,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在线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在线课程的建设,改变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空间呈现开放式的状态,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教育的实践情况看,高职院校在推进在线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取得许多有益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使高职院校的在线课程建设进度相对缓慢。因此,高职院校应抓住“互联网+”的发展脉搏,认真分析在线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1缺乏科学的在线课程建设规划,在线课程资源库不完善

高职院校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时,往往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就会对在线课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一方面,由于在线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的过程,如果没有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导致高职院校没有明确规定在线课程的建设规模,没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也没有明确相应的应用模式,就会导致在线课程建设存在混乱、模糊、不规范的情况,最终影响在线课程的作用发挥[5];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就会导致在线课程建设的内容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不符合,导致许多在线教学课程并没有用武之地,这就会使在线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下降,最终影响在线课程功能的有效发挥。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的一些特色专业学科中,如果没有完整规范的在线课程建设方案,就会导致在线课程资源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时,应从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的具体要求出发,提高课程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制订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不断实现资源库的完善与升级,让在线课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2在线课程建设形式模式化,缺乏特色的课程资源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时有了更多的途径和工具,但从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仍存在建设形式模式化的问题,课程资源也没有显著的特色。首先,进行在线资源课程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并没有根据本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引入相应的课程资源,与其它高职院校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特征,让在线资源课程的实效性大大降低[6];其次,由于网络的便利,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构建在线课程资源时主要采用网络下载和上传的方式,这就导致部分课程资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不能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因此课程的实用性也大大降低。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积极创新在线课程的建设形式,打破建设形式僵化的局面,为在线课程资源注入新的活力,导入更多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和指导。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在线课程的建设途径

高职院校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不断开发在线课程平台,创新在线课程开发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为高职在线课程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3.1借助“互联网+”载体,建设在线资源课程平台

要优化在线课程建设,就需要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在线课资源瓶资源平台,让“互联网+”的载体功能能够充分发挥,使在线课程的开发有更加好的环境,也为在线课程资源的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高职院校应从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课程建设的具体规模,并为在线课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使在线课程资源平台的功能进一步发挥。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以校园课程资源平台为基础,并借助“互联网+”的功能,优化整合校内的优秀课程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应用实际教学中,推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让平台资源的建设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为在线课程的开发培育一批优质的教师团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的基本原则,加强校内精品课程的开发,不断为在线课程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在英语专业开设了“商务英语场景模拟演练技巧与实训”课程,并借助在线课程平台,精心录制课程相关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完善课堂学习内容,同时在在线学习平台上积极维护讨论专区,让教师与学生实现实时互动与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7]。在这样的实体课堂与在线平台的结合教学作用下,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充分发挥在线课程平台的教学作用,让在线课程平台的使用价值获得提升;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建立起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为在线平台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在线课程的质量有效提升。

3.2推动在线课程开发方式的创新,实现校企深化合作

在线课程在进行开发时,容易陷入依赖自身资源导入的误区,导致在线课程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在线课程开发的渠道,增加在线课程开发的资源,更好地利用企业的优势推动在线课程的完善和升级,使在线课程的建设更加具有实效性。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在线课程开发时,需不断创新课程开发的方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优化。在项目化的在线课程建设中,教师不仅可带领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将专业知识和职业市场连接在一起,将行业内企业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成为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使在线课程的开发质量得到提升[8]。首先,高职院校应与企业一起推动在线课程建设的项目导入工作,让理论性的资源和实践性的资源在课程建设中融合在一起,让在线课程的开放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通过校企合作与项目导入,将在线课程的内容开发与专业特色良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学科的特色资源库与特色课程模块,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优质化、更加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最后,通过有效的在线课程建设,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院校-企业-学生”在线课程开发主体,并借助大数据分析系统促进在线课程质量的不断升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3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团队的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成立一支具有专业信息化能力的教师团队,这是落实在线课程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应重视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才能让在线课程的实际功效得以发挥。首先,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资源引导、平台搭建等方式,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其次,高职院校应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与教师的工作绩效相结合,将教师的在线课程建设成果与教师的考核、晋升、评职称等联系在一起。一方面,高职院校需以“互联网+”为背景,不断促进教师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努力开发更多具有实效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通过各类教学竞赛,如微课制作大赛、微课设计大赛等形式,导入更多的教学资源、联系更多的合作对象,让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使在线课程的建设环境不断优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在线课程质量的提升。

3.4加强多层次管理,提高在线课程建设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在进行在线课程的建设管理时,应从三个层次深化管理效果,分别是学校层面、系院层面和教师层面。在学校层面上,不仅需对学生的课程学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还需对在线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积极的指导,为在线课程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技巧指引,并积极组织课程开发组进行研讨,加强对课程开发组成员的培训工作,并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制度,让教师能积极投身到在线课程的开发中,除了要建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在线课程意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诉求和兴趣,增加选修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项目,让在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符合学生期待;在系院层面,应进一步推动在线课程建设的氛围营造,也可根据系院专业的具体发展要求积极鼓励教师开发新的在线课程,并对在线课程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调查学生对在线课程建设的满意程度,从而积极推动系院的在线课程建设,为学生的专业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最后,在教师层面,应让教师加强对在线课程的使用,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在线课程进行学习,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在线课程布置的各项作业,并及时解答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积极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在线课程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同时,教师还应进一步推动教学材料的更新与升级,使教材资源与在线课程的发展相匹配,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充分分析高职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调整,并将学习指导用书、教师参考用书进行有效的整合,完善学生的在线课程题库,并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网络学习资料,从而让在线课程的资源更加丰富,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的学习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职专业在线课程体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在线课程建设,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教学形式的升级,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促进院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与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觉敏 单位: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篇3

1“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

现代信息媒体技术对于大学阶段课程的冲击大于以往任何阶段。大学教育是学生成年后,独立自主面对的教育形式,其完全不同于中小学阶段学生在教师和家长严格监控下的灌输式被动型学习,学生所处学习环境是开放、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是保证大学学习成效的关键。[1]然而,当互联网将铺天盖地的资讯展现出来,学生对手机等智能移动通信设备又有着绝对的掌控权时,互联网如同一把双刃剑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巨大的冲击。课程是教育的微观构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堂则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互联网则打破了课堂的边界,蜂拥而至的各类网络资源对传统课堂提出严峻挑战。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学生学习的方式、时域和场域都发生了改变,当知识伴随海量信息以各式各样的形态出现时,一方面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另一方面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和培养目标在纷繁的信息下也被弱化,课程教学必须要用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将学生从海量的网络资讯中,拉回到专业知识学习的核心轨道上,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学生“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因此,颠覆或改变传统课程教学,是“互联网+”时代复杂信息媒体环境下,进一步把控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和培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时代对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课堂要适应新的形势,就需要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重塑,对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传统课堂焕发新的活力,让互联网真正成为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2“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1教学理念的转变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重新定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成为大势所趋。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要践行者,是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或学习行为的旁观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好比是“舵手”,而不是乘客,是在知识这片汪洋大海中使船舶行进的主要动力;而教师则在课程教学中是“船长”,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点拨方法,教师要带领学生划向彼岸,培养学生对船舶的驾驭能力和抗风浪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将学生带到彼岸。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改变以往“精讲、细讲”、“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和设计,通过问题的设定、案例的剖析,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所取舍、点到为止的讲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再组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近年来大力推行的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信息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不仅是加快教学理念转变的催化剂,也为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环境。

2.2让互联网成为课堂学习的工具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聊天、购物、打游戏、看视频等娱乐活动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这些和富含在手机推送和应用中的图片、视频等元素都属于被动注意的范畴,能够引发学生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在相对枯燥难懂的专业课堂上,学生很容易被手机上的内容吸引并沉浸其中,而偏离课堂。[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穿插与课堂内容相关且又紧贴时下热点的流行语、图片、视频等,去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将课本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立体化,通过刻意的“被动注意”内容的设计,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引入主动学习的正轨。要屏蔽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充分开发其积极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倾囊相授”,而是“点到为止”,给学生适度留白,引导学生自行去查阅检索,让网络成为学习的工具。另外,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各种应用,如课堂派、雨课堂、云班课等,都有“弹幕”“投稿”或“点赞”等功能,利用这些小程序,可以方便实现全员参与的课堂互动。实践证明,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当代学生注重参与、关注体验,只有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终端可以轻松实现实时数据分析与统计,这为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状况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因此基于互联网的课堂设计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回路,包含课堂任务提出、内容讲解、讨论互动、总结归纳和学习成效反馈,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输出。合理的教学设计,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通过网络终端,都可以使其对本次课程的目标达成度有清晰的认识。不仅如此,“互联网+课堂”,能够完整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为学生日常学习的考核提供更为充足的依据,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轻过程、重结果”,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状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伴随着智能手机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现代信息技术更为丰富教育手段、优化课程内容、搭建现代化的教学过程管理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扬长避短,则取决于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高校教师应该紧随时代潮流,重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创新课堂组织,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成为优化和拓展课堂的有力工具。

2.3优化课程内容,科学“增负”

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可以说,“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如果高校课程依旧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容框架进行,学生对课程学习必然丧失挑战性,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合理增删整合、常上常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内容的鲜活性,这一方面要与前沿科技和工程技术紧密联系,及时补充更新知识体系,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对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增删,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度引导,增加具有研究性、创新型和综合性的练习作业,让学生“课上聚神,课下忙碌”,必须“伸伸手、跳一跳,才能够得着”,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变“往里塞”为“我要学”,引导学生增加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另外,课堂上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各个级别学科知识和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跨学科融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成果。“互联网+”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成为主流,以学生为中心,重置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组织,打造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适应性、多元化教学形态,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2.4在线课程不等于“互联网+课堂”

“互联网+”时代典型的代表就是涌现了一大批网络课程,从而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但是近几年的实践发现,很多网络课程是将传统课堂以视频资源的形式搬到了网上,课程依旧是教师单方面知识点的灌输,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浏览阶段。调查显示,脱离实体课堂教师的监管,在线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挂网刷课的现象,因此很多网络课程虽有大规模的访问量,却无大规模的在线学习或深度学习发生。在线课程不等于“互联网+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课堂”并不是形式上的课堂搬家,而是用全新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成为知识的体验者,再到创造者。因此,不管是线上课程还是传统课堂都是教学的载体形式,只有从教学理念和内容设计的根本出发,才能使课程焕发真正的活力,而不仅仅是给“老课堂”包装上现代技术的新装。作为教学的载体形式,线上课程与传统课堂应该是对比共构、参差互补、相辅相成的,正如近年来一直倡导的混合教学,[3]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互联网与教学从课程设计的根本上进行深度融合,而不是形式上的粘合,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帮助学生构建主动思维的全新的认知模式。

2.5课程思政,守正才能固本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追求自由化、个性化和多元化,个体意识强,思想开放程度高。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更为开放,也更为复杂,各种媒体报道、网络资讯以及诸多思潮,必然会给其思想和观念带来冲击。因此,在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的同时,更要坚守“育人”的初心,强化大学生思想素养,提升其政治觉悟,坚定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0年6月1日,由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深入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以课堂为基本的育人实施途径,是“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改革的前提保障。

3结语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单元,在深入落实课程思政,保证课程育人本质的前提下,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入高校课程教学中,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打造出新形势下更具适应性的教育新形态,真正迈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化学习的教育4.0时代。

参考文献

[1]赵晓霞,聂晓霞.自主学习:衔接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方式[J].现在大学教育,2012(5).

[2]陈旭堂.智能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1).

[3]冯晓英,曹洁婷等.“互联网+”时代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方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20(8).

作者:孟海平 胡春红 王永贵 蔺新艳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