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3 09:42: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新媒体下新闻传播研究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不应回避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下,各类媒体层出不穷,传播路径的多样性促使受众在接收形式和互动方式上发生改变,变革了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形式与工作内容,然而,伴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传播与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制约着新闻传播的速度与质量。
(一)时效VS真实
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各类新闻的及时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开始追求新闻的及时性与时效性,希望第一时间为社会民众送上最新的消息。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部分新闻从业者一味追求时效,对新闻内容没有做好筛选、甄别,导致部分虚假新闻、负面新闻传播到社会层面,增加了新闻传播的不可控性,不利于新闻传播质量的不断提升。部分新闻从业者为了增加新闻传播的噱头,提高新闻热点的关注度,制造不实消息,误导社会民众,对整个新闻传播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新闻传播的高质量发展。还有部分新闻从业者出于特定的“蹭流量”等目的,制造不实消息,促进不实新闻的快速传播,危害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生态,损害了整个新闻媒体的核心影响力与社会公信力,制约了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新闻传播速度与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些都促使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有所降低,这也是新媒体技术下新闻传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重要挑战。
(二)娱乐相关信息比重过大
如今,更多的90后和00后成为主流受众群体的主力军,这些社会民众的新闻需求丰富多样,对娱乐新闻的关注度特别高,更加希望看到关于娱乐圈、动漫圈、影视圈的相关消息。一旦出现娱乐圈的各类新闻,年轻受众群体的目光很容易就被吸引过去,新闻传播、互动、交流的程度都大大增加,这也促使娱乐性的新闻很容易就成为了社会实时热点,从多个方面不断刷新社会民众的新闻认知,冲击社会民众的眼球。至此,各类关于明星出道、结婚、离婚等新闻消息频频涌现,遍布整个新闻传播行业,促使整个新闻传播行业充斥着浓郁的、大范围的、显著的娱乐气息,挤占了其他新闻的传播空间与生存范围,制约了其他新闻的传播范围与传播速度,导致整个新闻传播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倾向问题,甚至是虚假繁荣的问题,这不利于新闻传播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致使新闻传播呈现出单一化、薄弱化、消极化的倾向,难以释放新闻传播的内在核心影响力,不利于彰显出新闻传播的正面作用与强大社会舆论力量。
(三)负面新闻数量比例过高
为了吸引更多社会民众的目光,部分新闻从业者致力于搜集、发布、传播负面新闻,这些新闻虽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作用,但是因为相比较于正面新闻,不论是痛点新闻还是负面新闻,都更加容易激发社会民众的探究心理,促使社会民众加入到新闻传播、新闻交流、新闻互动的行列中。这也促使很多民众一打开互联网、手机、电视,一旦浏览新闻频道,就会看到许多关于“年轻人不让座”“不扶老人”“家暴”“骗婚”“婚闹”“斗殴”等负面新闻,这容易激发整个社会民众的焦虑情绪,不利于引导社会文化氛围的正面发展,不容易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对于思维发展不够健全、认知能力比较薄弱的青少年而言,这些负面、消极的新闻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难以起到积极的促进引导作用,阻碍了青少年正确思想观念、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还容易引发青少年群体的焦躁情绪、厌世思想,制约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思维培养、意识提升。当前的新媒体新闻传播行业充斥着大量的负面新闻,几乎超过了正面新闻的数量,这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与国家发展,是需要严肃对待与全面治理的新闻传播方面的核心问题。
(四)新闻内容同质化突出
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快速性,关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次数也不断增加,这也促使同一新闻内容的重复报道问题不断突显,同质报道持续增长。通过不同路径、不同渠道,社会民众可以接收到同一个新闻消息,阅读到同一篇新闻报道,或者看到诸多同质化的新闻内容,这也彰显出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很多新闻媒体的创新力度不足,新闻传播的范围不广,存在同质化突出的现实问题。大量重复性、同质性新闻报道充斥着整个新闻传播业态,削弱了新闻传播的内在发展活力,降低了整个新闻传播的发展效率,不利于构建创新化、全面化、优质化的新闻传播体系,难以契合社会民众的多样化新闻传播需求,不利于推动新闻传播业态的健康发展与正常运行。
二、促进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一)契合社会民众的新闻传播需求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进程,社会民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不断增加,唯有开拓创新,才能够推动新闻传播的高质量发展,契合社会民众的新闻传播需求。社会大众是一个涵盖甚广的概念,在性别维度、年龄维度、职业维度等方面划分类别,每一个类别都对新闻传播具有差异化、多元化的需求。为此,想要增强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与发展力,持续推动新闻传播的快速发展,优化新闻传播的生态发展空间,需要凭借开拓创新的力度,以此满足不同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增强新闻传播的发展力与核心力,激发新闻传播行业的内在发展活力。
(二)激发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技术的多元性、差异性、丰富性特征非常显著,这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发展平台,激发了新闻传播的内在力量,增强了新闻工作者的内在创新活力。在推进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将得到快速的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职责将进一步突显,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将会逐步激发出来,以此夯实整个新闻传播的发展根基,成为新媒体技术支持下新闻传播的强大人才力量。促进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肃清新闻传播行业的负面影响因素,营造更加多元、积极、正面的新闻传播文化氛围,推动新闻工作者的自由创作与信息甄别,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全面发展与合理提升。
(三)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长效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推动新闻传播行业持续进步、不断提升、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唯有全面推动新闻传播的创新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长效发展。高质量、多维度、宽领域的科学发展是新媒体视角下新闻传播行业的未来目标。在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理念下,新闻工作者与监管人员都将密切关注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业态,深层挖掘新闻传播行业存在的问题,解放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思维,创新新闻传播行业的工作方式,促进新闻传播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激发新闻传播行业的内在发展动力与向心力。创新力量的推动可以不断完善新闻传播行业的科学发展布局,为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的创新策略
面对新闻传播行业的现实问题,基于新媒体技术,需要积极采取以下几种新闻传播创新策略,以此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长效发展,激发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发展动力,夯实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根基,优化新闻传播行业的文化氛围。
(一)促进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发展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主要指时效性、多样性、侧重点、互动性等方面的不同。新闻传播行业要多元发展,基于传统媒体,融入新媒体技术,构建多层次、多方面、多体系的新闻传播模式。如何立足于传统媒体模式的巨大优势,强化新媒体技术的核心力量,优化新媒体下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力量,是推动新闻传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路之一。新闻传播行业要在传统媒体形式中运用新媒体技术,立足于报刊、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覆盖老龄化受众群体,同时,基于新媒体传播渠道,例如,通过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发布最新新闻报告,强化新闻传播的速度与质量,优化新闻传播的空间与维度,增强新闻传播的内在核心发展力,以此增强新闻传播受众群体的参与度。新闻工作者要正确认知新闻传播的发展形式,促进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优势,全面增强新闻传播的质量与效率,强化新闻传播的内在价值。
(二)增强新闻传播内容的积极性
新闻工作者要坚定新闻传播的价值观念,维护新闻传播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升新闻传播内容的积极性、正面性,发挥正向的舆论引导作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以解决问题的态度报道民生新闻,优化新闻传播的行业生态。新闻工作者要基于海量新闻,做好筛选、甄别工作,针对虚假新闻、不实新闻、负面新闻等做出反思,维护新闻传播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与民众好感度,增强新闻传播的内在力量与效率。唯有追求、维护、彰显新闻传播内容的正向性、积极性,才可以切实优化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氛围,推动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新闻工作者要摒弃以负面消息博眼球,以娱乐新闻蹭流量的消极方式,要真正挖掘社会民众关注的问题,探索社会民生的发展渠道,成为社会民众的发声人,切实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职责与崇高使命,为推动新闻传播行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只有新闻工作者坚决捍卫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业态,坚持报道正能量的新闻信息,才可以唤醒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活力,优化新闻传播的内在原生力,推动新闻传播内容的高质量发展。
(三)构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人才是第一竞争力,想要推动新闻传播行业的科学发展,需要构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将更加优质的人才投入到新闻传播行业中,激发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动力。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即专业业务素质与公德素质,前者是新闻工作者专业能力的体现,后者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的体现。新闻工作者需要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正确认知自身的公信力与舆论导向作用,在新闻传播中严格要求自身,有效筛选、甄别各类不实新闻信息,以真实、客观、科学为标准,开展新闻传播活动,引导社会舆论向着健康、积极、正面的方向迈进,坚决成为社会民生的关注者、捍卫者。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活力,维护新闻传播行业的尊严,契合新闻传播行业的舆论导向要求与民众需求,引导新闻传播行业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新闻的真实性有所降低,部分新闻从业者对新闻内容没有做好筛选、甄别,促进不实新闻的快速传播。其次,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显著,关于娱乐圈的新闻消息频频涌现,促使新闻传播行业充斥着浓郁的娱乐气息,新闻传播呈现出单一化、薄弱化、消极化的倾向。再次,负面新闻数量过多,这容易激发整个社会民众的焦虑情绪,阻碍青少年正确思想观念的培育。最后,新闻内容重复率过高,削弱了新闻传播的内在发展活力,难以契合社会民众的多样化新闻传播需求。基于此,促进新闻传播创新发展则有助于契合社会民众的新闻传播需求,增强新闻传播的发展力与核心力,也有助于激发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夯实整个新闻传播的发展根基,还有助于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长效发展,完善新闻传播行业的科学发展布局。基于新媒体技术,需要积极采取新闻传播创新策略。要促进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方面的新闻传播模式,全面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与效率。要增强新闻传播内容的积极性,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真正挖掘社会民众关注的问题,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职责。要构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引导社会舆论向着健康、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作者:程琳 郭杰
新媒体下新闻传播篇2
新媒体的有效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也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要想在根本上拓宽新闻传播行业的感染力及影响力,最重要的是根据新时代发展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革与创新,促使新闻传播创新方式与新媒体传播媒介形成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推动我国新闻行业实现稳定良性发展。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
1.1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媒体的主要特性。在传统媒体发展期间,社会公众接受并了解社会新闻的方式主要为报纸、广播等。其中,报纸上的新闻信息呈现出直接性的特点,然而报纸上所刊登的新闻内容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导致社会公众无法通过纸质类报纸获取最新的新闻进展情况,而且报纸篇幅往往会受到一定约束,无法全面、详细阐述新闻事件的整体脉络。而电视新闻方式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问题,部分新闻事件无法采用现场跟踪报道的方式,整体时效性偏低。在新媒体技术诞生之际,各类手机终端使用者在获取信息期间,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查看更多动态化实况新闻信息,采用网络技术有效传输新闻事件的现场状况,缩短了受众群体与新闻事件彼此的距离,有效提高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针对网络平台中所产生的新闻事件,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在新闻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并积极投身于新闻事件的探讨氛围当中,而且这些观点还会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1.2互动性
新闻事件互动性增强是新时代新闻传播的关键特征。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主要以单向传播为核心,受众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想法和意见无法及时加以反馈与发表,对政府部门推行的政策规定也无法充分阐明自己的建议,对社会公众行使话语权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无法在根本上推动社会性国家的有效发展[1]。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互动性增强是当代新闻传播方式的主要特征,很多受众可以在新闻报道结束后通过投票方式或评论方法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并与其他观看人员展开及时的沟通与互动。这种高效实用的互动方式,可以促使广大受众群体在不受空间、时间约束的范围内形成一致观点,并在正能量言论的传播效果下,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多样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图片、音频、视频等都可以嵌入新闻内容当中,让受众在接受新闻消息的时候,可以更形象化,更全面,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而在传播方式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为新媒体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新闻传播再不只是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结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已经成为新闻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新闻传播的多样性,也使受众可以有更多选择对新闻进行阅读、收听、观看。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新媒体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接收新闻信息。
1.4风险性
在以前,传统媒体占据新闻舆论工作的绝对高地,如今,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变得快速、自由、多样后,风险也随之产生。虚假、夸张等不实信息通过各种平台传播、发酵,一些传播平台在追求时效性时,忽略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经常出现未经核实清楚的消息。此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具有参与新闻传播和社会舆论的权利,人人都可就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遵守新闻传播的特点——真实性、客观性。如今,真假消息让人难以辨认,新闻的公信力也受到了冲击,让如今的新闻传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别是一些容易引发恐慌的事件。而且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一些敏感话题的信息在网络上也能够自由传播,社会大众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和讨论,加上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做到实时监督,导致新媒体传播具备较大的风险性。
2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对策
2.1强化群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度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类现代化技术将人们以往阅读新闻内容的习惯加以改变,新闻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等基本特点。从整体视角来看,部分媒体工作室和工作人员为了增加新闻事件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往往会对原本的新闻事件展开润色处理和渲染处理,进而改变真实事件的内容和性质。此种新闻内容创作模式无法为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没有全面掌握社会群体对各类型新闻事件的观看要求。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针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与传播提出更多的标准和需求,更期望可以通过自主意愿选择新闻类型,进而在短时间内了解新闻的前后脉络。在新媒体时代下,相关人员需要对传统新闻模式加以创新,减少对新闻信息展开过度润色及渲染,需要运用简单、便捷的措施为公众群体提供相应的新闻内容。除此之外,新闻工作者需要针对新闻的题材、类型及主题展开科学化分配及处理,促使新闻可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与认可,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内容的认同感[2]。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主要涵盖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娱乐新闻以及商业活动等相关模块,公众号涉及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可以在根本上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群体对新闻内容的基本需求,另外其在提供新闻报道期间呈现出客观化的基本特点,有效实现新闻报道与自媒体平台的高效结合,提升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整体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新闻板块主要由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新闻编辑开展各项工作,并对新闻转发人员、传播者和发布者给予足够的鼓励与支持,为受众群体提供参与新闻事件传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提高。生成并获取的更多新颖、趣味的新闻信息,为受众群体和媒体平台提供相互辅助、相互扶持及交流的机会,缩短受众群体与新闻信息彼此的距离。
2.2充分发挥新闻引导价值
新闻所潜在的核心价值并不局限于内容的时效性和精准性,最重要的是需要对新闻事件的实质加以挖掘和提取,促使社会公众可以清晰、直观地掌握新闻要点及核心要素。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逐渐意识到新闻传播互动性的价值作用,更愿意在不同网络平台和媒介当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然而由新闻信息所产生的看法分为正能量和负能量两种类型。针对上述新闻传播及新闻内容中存在的不足,相关人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彰显出新闻事件的引导性作用,避免因盲目追求收视率而注入诸多不良因素和负面信息,需要将新闻健康发展始终贯穿于新闻行业的发展环节当中[3]。在对新闻信息展开有效传播的阶段,相关工作者需要对富有价值信息的新闻事件展开深度报道,确保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关社会发展、国计民生等方面的事件内容。为了在根本上提升新闻事件的整体质量和水准,新闻机构和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培养并引入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新闻媒体人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科学完善的新闻人才培养计划及方案,从而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进程中为我国新闻传播行业提供更多的力量。比如,抖音App是当代各年龄段受众群体高度热捧的短视频软件,短视频软件大多数视频时间主要控制在15s范围内,在根本上缩短人们翻看视频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并在此过程中使人们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完全实现新闻信息等其他内容的高效、快速传播。人们想要搜索相关信息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抖音搜索功能,通过输入关键词或相关信息获取一系列视频材料。但是从整体视角来看,部分视频创作者为了提高自身账号的热度并获取更多的关注效果,往往会录制一些内容不健康的视频。此种信息若传播会严重影响新时代的社会良好风气及正能量氛围,对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也带来阻碍作用。因此,相关账号经营者需要积极为受众提供正能量的新闻事件,详细讲解社会环境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情,减少为了哗众取宠制作虚假及不良新闻信息的行为。为了从根本上保障新闻事件高效传播,媒体人员需要秉持健康思维加以引导,以此来完成对价值类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全面发挥出新闻事件的引导作用及正能量效应,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探索创新新闻传播路径的前提条件下,媒体人员需要始终坚持有原则、有深度的报道。对社会产生的新闻事件来说,记者和编辑需要具备主观性的判断识别能力,防止在后续新闻传播阶段中出现错误舆论或失真报道等不良引导问题,对新闻事件需要保持良好的客观性,进而对其形成正确的理解与感悟,采用负责任的态度为大众提供新闻事件[4]。
2.3加强新闻媒体技术含量
在新媒体时代下,要想实现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发展,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接受要求,完善并创新新闻事件,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实行科学化改革,切实提高新闻信息及内容的传播效率和质量,在根本上弥补并优化传统新闻内容互动性偏差、时效性较低等不良问题。现如今,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可移动性、便捷性等优势特点在新闻媒体中逐渐凸显。另外,全媒体平台、直播平台和自媒体平台脱颖而出。自媒体在新闻媒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其涉及多种多样的事物、内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呈现出亲民性及趣味性的基本特征。在自媒体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传播模式来看,新闻媒体在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漏洞和空缺,主要体现在技术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因此新闻媒体需要结合此种问题加以创新及优化。在新媒体发展进程中,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一线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新闻传播模式,在新闻信息中不断注入更多现代化技术力量,强化对各类新闻事件的探析与研究工作,将“墨守成规”事件发生概率降至最小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新闻内容。比如,“三网融合”理念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推动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进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新闻的发展模式加以完善和创新,为受众群体带来新颖、舒适的新闻阅读感受。除此之外,相关新闻工作者可以将互联网社交平台进行开放处理,利用微信、客户端等接纳社会群体的意见与想法,以此来掌握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件报道采取的态度和目光,并在大众热评中切实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及关注度。另外,在新闻信息发布后,广播电视媒体往往会收到诸多反馈信息,相关人员可以运用滚动字幕等方式将反馈信息投放于电视节目屏幕下方位置,促使受众群体与新闻工作者展开深层次的探讨,形成二次发酵。
2.4强化新闻传播导向
现如今,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模式。网络是一种交互式传播渠道,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背景下,信息发布门槛逐渐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传播主要人物,广大网络使用者在互联网平台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可以通过网络回帖、评论或转发等方式全面阐述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一方面,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部分网络言论过于情绪化及感情化,甚至部分人群将互联网作为发泄内心不满情绪的主要阵地,在相互感染熏陶的情况下,这些负面性言论往往会发展为有害性舆论;另一方面,因为网络使用者获取的新闻信息过于片面化,且观察事件内容的角度会受到各类因素的约束,网民的信息会出现舆论失控等问题。因此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始终保持警惕,坚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网民在媒体平台上的自律意识,将有害言论及违法行为发生概率降至最小化,以此来构建文明、良好的网络空间。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充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行业的多样化需求。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一线工作者需要以实际状况为主要出发点,通过真实、完整且准确的报道形式及内容充分满足受众群体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充分发挥出新闻的引导价值,促进新闻传播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而推动我国新闻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韵卿 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下新闻传播篇3
新形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进行了升级和转型,不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向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媒体融合改变了群众获取新闻的方式,也为广播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在媒介融合视域下,自媒体平台快速发展,拓宽了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强化了群众的互动体验,使群众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满足了群众在快节奏生活中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让新闻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和认知。而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对广播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广播新闻从业者要认清自身发展路径,创新工作方法,明确新闻工作要点,积极拓宽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找到广播新闻传播的新路径和新方向,从而促进广播新闻行业快速发展,扩大广播新闻行业的市场份额。
1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行业的发展特点
1.1传统媒体与多样化新闻媒介融合度提高
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正在积极转型和升级,逐渐寻找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创新新闻传播渠道。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移动智能终端不断普及,群众通常会使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获取最新信息,进行信息传播、实时互动和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运营商也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构建起规模较大的互联网音频平台。通过构建先进的新闻传播平台,加强广播新闻节目与群众的互动,让群众能够在新闻传播平台上讨论交流,与此同时,大量传统媒体入驻网络平台,增加了新闻媒体的多样性。此外,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我国传统广播新闻传播方式受到了巨大挑战,广播新闻从业者需要在新形势下根据新的社会环境,创新新闻传播方式,积极寻求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型和升级,并融入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优势,在发展和推送过程中不仅不抛弃传统的受众群众,还能根据目前的目标群众市场,进行新闻传播方式的优化和升级,继而利用多元化的媒介形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并逐步扩大广播新闻传播的市场,提高广播新闻媒体的市场份额[1]。
1.2新媒体新闻发展速度加快
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人人都可以成为社会新闻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最新的社会新闻,并通过短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进行社会新闻的报道和社会新闻信息的记录。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对新闻信息量的需求,但却使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698万,占网民整体的75.0%。并且,新闻用户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会与传统广播新闻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广播新闻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仔细分析目前的社会环境,积极采取优化措施,对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并挖掘潜在的广播新闻用户,扩大受众面,开发新的传播内容,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从而提高广播新闻的收听率,更好地促进广播新闻媒体转型和升级,提高群众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忠诚度。
1.3广播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增加
在新形势下,群众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最新的信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播新闻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日益增加,市场潜力也有所增大。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大多数家庭都有汽车,过去,广播新闻行业会将汽车的车载场景和车载广播作为新闻传播的途径;而在目前的汽车上,除了广播新闻之外,短视频和视频媒体也充分融入广播之中,使广播发挥了其既有的优势。基于此,广播新闻传播的工作者要想占领车载媒体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广播新闻与新媒体融合,进一步扩大广播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广播新闻传播行业需要重视车载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播报最新的广播新闻,以便汽车用户能够在行驶的过程中,及时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从而满足汽车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让其感受到新媒体的便利。此外,目前我国家用智能音箱不断普及,群众可以通过家用智能音箱收听广播新闻、获取音频等。群众只需要对着智能音箱说出语音指令,智能音箱就可以播放对应的音频和新闻,操作简单,新闻传播迅速。上述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广播新闻从业者要立足于社会环境,创新广播新闻的播报方式,通过音频的形式进行广播新闻的快速推广。
2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内容与广播节目定位不符
新形势下,我国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多元化,他们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新闻信息匮乏的局面,但同时,网络中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及虚假信息,这些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的判断[2]。在制作普法类节目时,本应主要讲解有关法律的最新案例以及案例中的法律知识。但在部分法律节目中,工作人员在讲解完案例后,只会单一、机械地讲解我国的法律条例,使得节目内容过于枯燥,难以吸引群众的关注,同时,节目内容不够充实,缺乏情感与深度,难以与群众形成情感共鸣,影响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因此,广播新闻传播行业的工作者要从整体出发,明确广播新闻节目的节目定位,并根据节目定位,充实节目内容,创新新闻播报方式,形成独特的广播特色,以吸引更多群众关注。
2.2 广播新闻传播主体专业素养较低
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广播新闻传播主体的素养,也会直接影响广播新闻节目的收听率。尽管许多广播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身经百战,有许多工作经验,但近几年新媒体快速发展,许多广播新闻节目处在转型升级阶段,部分主持人未能跟随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阻碍了广播新闻节目扩大受众面的步伐[3]。
2.3广播新闻缺乏互动性
广播新闻与新媒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后者能够以各种渠道与受众进行沟通与联系,互动性更强。而许多广播新闻节目只在车载媒体中进行播报,受众面较窄,互动性较差。与此同时,许多广播新闻节目缺乏连贯性,受众在结束收听后,不能在网络以及广播平台中找到相关内容深入了解,造成受众的体验感较差,使受众无法真正与广播新闻形成互动,导致群众与平台的黏性降低。在新形势下,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标准越来越高,受众面却越来越狭窄。如果难以形成互动,就难以使群众对广播新闻节目产生归属感和亲近感,广播新闻也就难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此外,广播新闻节目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跟随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设置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定期进行节目内容的回顾和收集,导致群众对广播新闻节目的依赖度较低,与群众的黏性较差,从而影响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3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发展的有效措施
3.1确保内容与广播新闻定位相符
新形势下,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技术和播报手段也不断优化升级。为了有效促进广播新闻发展,应当在积极运用各项技术的基础上,确保广播新闻内容与定位相符[4]。首先,广播新闻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坚守广播新闻的职业道德底线,严格保障广播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制作节目时,也要对新闻内容进行区分,形成鲜明的特色,明确节目定位,同时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以防出现问题,影响广播新闻节目后续的推广。其次,广播新闻从业者要充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建议,并结合其建议,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节目内容。广播新闻从业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对新闻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在线推送和传播,同时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大力推广广播新闻,在确保自身定位与内容相符的基础上,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或智能终端获取符合自身需求的广播新闻,收听广播新闻节目。上述措施不仅能为群众带来更多便利,还能有效扩大广播新闻的受众面,增加受众对广播新闻的忠诚度,扩大广播新闻的影响力,从而有效促进广播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我国某广播新闻电台,在新形势下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了网络软件的研发,使得群众登录软件就能收听最新的广播新闻,同时,受众还能通过软件,对广播新闻的内容与定位等提建议。
3.2提高广播新闻传播主体的专业素养
为了有效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在制作新闻内容时,要注重提高新闻内容的互动性,可以主动邀请当地的群众或有影响力的嘉宾进行互动。这种形式本身能够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也能加大新闻节目的深度。但受制于音频形式,广播新闻节目实际的播出效果可能会与预期的效果不符。此外,部分被邀请的群众,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口语训练,在实际播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普通话不够标准以及口音过重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用语不规范的现象,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进而导致受众在听到不恰当的语句或词语时,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和抵触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阻碍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
3.3增强广播新闻节目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传统广播新闻节目以音频为主要播报载体,传播者与制作者的互动较少。当时,社会群众甚至不能对广播新闻的内容进行评论,也不能与其他收听者进行深度探讨,只能单一、被动地接收信息,这影响了新闻的有效传递。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群众对新闻互动性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广播新闻媒体与时俱进,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创新广播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增强广播新闻节目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同时,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者也要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网络论坛和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为受众提供互动平台,方便受众将自己的想法及时发布在网络上,令受众与广播新闻节目制作者和其他受众进行及时沟通,让制作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能够针对广播新闻内容进行实时的互动,从而增强广播新闻节目与受众之间的黏性,提高受众的忠诚度。此外,广播新闻媒体要想在新形势下提高与社会群体的黏性,就需要及时关注互动评论区域中的内容,密切关注评论互动内容,并对有特色的评论进行针对性的回复,并结合群众所提出的意见,对广播新闻的发展模式以及新闻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新闻质量,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走向,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广播新闻从业者的专注度,真正体会到广播新闻节目的亲和力[5]。需要注意的是,在广播新闻输出的过程中,为了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广播新闻还需传递正确的理念与价值观,通过与受众的沟通与联系,让受众认可广播新闻,扩大广播新闻节目的受众面,真正实现广播新闻节目创立的初衷。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而媒介融合是我国广播媒体行业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广播新闻媒体要想实现持续发展,树立品牌形象,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要立足于群众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广播新闻的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打造高质量的广播新闻内容,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同时,还要引进高素质的广播新闻人才,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以便真正地实现广播新闻节目的设立初衷,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晓冰.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2(05):32-34.
[2]李捷.基于媒介融合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采写编,2022(05):96-97.
[3]张展.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路径[J].参花(下),2021(05):36-37.
[4]李东,廖小佩.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19-20.
[5]张雪瑶.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广播新闻传播中的运用[J].数字传媒研究,2020,37(02):25-28.
作者:高凯雄 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