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3 10:45: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研究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既顺应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需求,又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在许多国企内日益盛行。但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因素,为了确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寻找出制约发展因素背后的核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以及国有企业推行财务共享的发展趋势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
共享服务是指企业通过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业务进行重新的划分和整理,形成新的业务单元,然后通过企业的运行规则和业务的处理方式进行重新的处理,从而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对应的专项服务。共享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高效运行而服务,并且在高效运行的基础上能够节约成本、创造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而财务共享则是将共享服务的理念有效地应用于财务管理中,将企业中相同或相近的财务业务进行同一规则下的整合,通过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处理,从而达到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升预算控制能力、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改善服务效能的目的。
(二)国有企业推行财务共享的发展趋势
财务共享在国有企业的推行,是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在不同的区域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有效地帮助所属区域,实现财务业务的专业化处理。另外,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还能够简化业务流程,使服务的财务业务操作规程变得规范化和模块化。这对于财务部门进行业务处理时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财务共享应用下,操作流程的简化和规范,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提升了人员工作的效率。并且,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大大减轻了企业内部的交流障碍,对于风险防控和信息传达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国有企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对企业财务进行流程标准化的操作,重塑企业业务单元、整合企业经营资源实现与企业业务模式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模式,最终解决企业财务工作重复导致的效率低下和资金重复投入产生的管理成本增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国有企业实现深化改革、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效果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降低核算的误差率,提高数据的可比性。传统的财务核算往往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影响,虽然国有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会采用统一的财务核算软件和资金支付软件,但在日常核算经营中,由于个人对规章制度的理解不同、财务知识水平不同、核算的基础和标准不同,对于同一类型不同人员核算的业务往往存在差异,进而各分公司、部门在同一类型业务的核算也会出现差异,那么最终将失去集团内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建立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同类型业务按照统一核算标准,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人为差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加速会计人员职能的分化,提升财务管理的专业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可以更系统地了解集团企业自动化、标准化、高效率地管理所有业务循环、进行海量资金支付,最终产出会计报表的全过程。可以不断加深从业务到财务的整体流程的认识,例如国有企业投资或并购新企业带来的业务类型的改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都要跟着更新整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逐步成长为流程专家类的人才。未进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则可以将精力全部注入企业的财务管理、计划分析工作中,可以促进国有企业更好的关注业务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效果。
(二)加快财务转型进程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推进了财务转型,原有的财务人员被分为业务财务、共享财务和战略财务三类,实现了财务人员管理职能和核算职能的划分。按照当前的组织架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共享财务承担核算性质的基础财务工作,剩余财务人员分为融入公司业务部门的业务财务和专注于研究公司业务和财务政策的战略性财务。当前的组织架构更符合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三)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1.业务处理自动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将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的多种业务集中进行管理,并通过信息数据化实现财务工作效率上的提升,可实现财务处理业务的有效过滤,提升资源利用率。比如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动识别与认证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接轨,增值税专用发票经过影像扫描系统后自动进入影像识别系统,影像识别系统识别包括税号、发票号、开票日期和金额信息等,以上信息将自动与税务局电子底账库进行匹配,完成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在提升财务工作流畅度的同时,拥有加快数据收集、缩短人工时间和提升工作效率等优点。
2.资金管控一体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受地域和部门影响将原单位的多个账户通过合并、注销最终简化成少量几个账户,有效的化解了原单位银行账户多带来的财务风险:资金周转效率低、支付流程繁琐且重复和资金沉淀等问题。3.档案普及智能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完成业务核算后将形成电子归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电子档案的核对、存档、装订、上架、保存和后续借阅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借阅主要以电子档案借阅为主,电子档案为财务管理人员、审计人员进行凭证查阅和审核提供了便利。同时,形成智能档案库房,将档案信息、档案位置、密集架的使用等信息通过电子数据进行管理,自动提升档案量和剩余库存量,提升档案查找速度。
三、国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流程设置合理性较差
1.业务流程与实际业务脱节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将国有企业原来业务流程进行核算地点转移和核算流程升级。但由于各单位独立运行时间段比较长,单位的组织框架和业务流程存在一定差异,在上线过程中,一些财务共享中心对业务人员的思维意识缺乏有效的关注,尤其对于审批性质工作的关联因素缺乏有效的价值认知,上线后的业务流程难以精准的适应财务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创新需要。导致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上线的时点业务流程即出现与实际业务脱节的情况。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不合理的业务流程可能继续带来负面管理效果。另一种脱节情况是,刚开始应用时业务流程符合国有企业实际业务情况,但是随着企业业务进行调整,业务链和种类产生变化,原有的业务流程不合理的地方越来越多。同时,部门职能改革造成的部门职能变化进一步恶化了业务流程与实际业务脱节的情况。最终业务流程与实际业务脱节,大大降低了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
2.业务流程差异化明显
部分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流程差异化一方面是企业架构造成的差异化。即便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上线后,各单位期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延续以往的惯例进行账务和报表处理,拒绝按照标准流程调整单位内部架构,导致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流程标准化差,核算成果参差不齐。一方面是核算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差异化。国有企业通常运营内容多元化,即存在不同的财务核算体系和不同的核算科目,各单位不愿意改变一贯的核算系统和科目,造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出具报表的时候存在抵消困难、无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的问题,当然,深究其内部原因,国有企业缺乏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匹配的创新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是核心。许多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适应当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首先制度与共享中心的缺乏足够的联系,制度的约束性不大。其次多种制度不利于提升服务中心的效率。最终导致业务人员和共享中心人员在工作中的随意性不受约束,增加了国有企业的财务运营成本。
(二)风险预测性不强
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运营现状的调研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构建和运营过程中缺乏风险预测和防范机制。虽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大量精细化的处理企业财务数据,并通过统一的财务报表予以反馈,使得财务数据能够直观的展现在报表使用者面前。但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不足,以及财务人员在单一、流水化的长期操作中,形成了得过且过、疲于应付的工作陋习,从而导致错误的数据混入数据库中,最后导致数据真实性失效,而管理层人员对照错误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或者应用,使得企业的发展项目实施和财务目标规划准确性降低,引起财务风险。
(三)考核激励效果困难重重
1.员工离职率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一般由原业务单位的财务人员抽调组成,人员的大规模变动对原有单位的人力系统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力系统都是一个挑战。原有单位财务岗位减少员工定编困难、员工财务管理能力要求升高都会造成原单位财务人员流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低,所以其薪资待遇较以前单位略有下降。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各个核算单元的业务处理难度、业务处理量不一致,简单的通过计件考核效益容易引起人员情绪不满。考核结果与人员的个人利益直接相关,士气低迷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再加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后续职业发展受限,可能导致共享中心工作人员离职率较高,不断的进行招聘和培训进一步增加了共享中心的运营成本。所以有效的考核机制决定了财务共享中心健康发展的道路。
2.现有考核体系激励效果不明显
目前多数国有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接单数量作为部门或者员工的考核依据。但各个部门处理的业务量不同,例如资金核算和资本核算部门的单据业务数量差额很大,业务处理难度也不同。采取单一的考核指标既不能体现考核的公平性也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
(四)信息安全亟待提高
随着保密要求的日益提升,国有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但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加工方式较为单一,在加上国企“政企不分”的单位特点,许多管理层并非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导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信息化的理解就是将财务信息数据化。同时,财务信息的存储安全和运营安全面临着如下两方面挑战。一方面是来自互联网的外部挑战,财务信息安全容易遭到病毒或黑客的破坏。另一方面来自内部信息系统自身的状况。信息系统运行不稳定或承载能力有限造成的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问题,既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带来损失,也给使用客户带来了糟糕的用户体验。
四、国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业务流程设立的合理性
1.业务流程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注重业务流程设立的合理性应当首先从员工个人的利益考虑,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财务共享中心在优化业务流程时,倾听并收集员工在以往工作流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参与业务流程的员工分析实际事情过程中流程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对以上建议归纳总结后,考虑采用ECRS分析法进行分析,对需要调整的流程进行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简化(Simplify)。取消是指检查环节是否必要,合并是指重合环节可否合并,重排是指环节顺序是否需要调整,简化是指新的技术和方法能否简化当前环节。遵循以上四个涉及原则,优化和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提高业务流程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确定好运行中的业务流程也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应当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加进行完善。同时,企业管理层还可以依据业务实际情况对业务流程审核权限进行统一配置,在各单位之间形成相互约束的管理制度。这样既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又符合数据保密的相关规定。2.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首先应当明确财务服务共享中心追求的是国有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个别业务利益最大化。业务流程除了要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外,更应当强调标准化。对于个别单位出现与标准业务流程不相符的审核节点,应当要求个别单位整改至标准业务流程。其次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当前财务共享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架构搭建内控体系。
(二)加强风险预测职能
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风险预测职能不完善的问题,首先要加强财务共享中心负责人的管理意识。其次要通过对管理风险的准确预测提升规避风险的能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对风险的预测中要以数据收集作为切入点,全面做好数据收集工作,进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将数据按照符合企业管理环境的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对已整理完毕的数据,对比行业内的数据进行对标分析。在对标中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正。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1.思想统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个人利益以及公司长远发展的方向。所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当将共享财务的优势、意义告知员工,使员工意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公司战略发展的必经之路且运营的效果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2.构建平衡积分卡管理体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若想长远发展,除了在考核时将企业战略纳入考核指标中,更应当采取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考虑,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考虑,将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结合考虑。综上所述,平衡计分卡的管理体系满足以上要求。平衡记分卡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各个部门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4方面进行考核。具体可以分解为人员接单效率、单据处理错误率、客户投诉率、培训效率与效果等。既兼顾了公平公允的考核原则,又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自主性,提升员工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认可度。
(四)加强系统安全性
国有企业加强系统安全性首先应当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部门管理系统接入口的安全性。保证财务共享信息在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中的安全性。其次要对培养员工对系统安全的重视,在使用财务信息系统的同时注意防范病毒以内部邮件、可疑信息的形式引诱员工触发,触发后对系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然后要提升系统安全,根据业务流程设置人员权限,严格设定审批权限。最后通过对硬件的投入,比如购置专业的加密技术和防火墙技术,预防外部黑客的入侵,提升系统安全性。五、结语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只是开启领先地位的集团管理模式的开始,国有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回头看自检自查,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深入剖析,通过弥补自身的不足,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贴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让国有企业真正的做大做强。
作者:王皓 单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篇2
0引言
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企业内部必须实行高效的改革方案。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财务管理,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出现问题,那么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所以,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国有企业结构庞大,有着大量的员工,财务管理工作有时会变得比较复杂,应改良财务体系,实行财务共享服务,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1财务共享在企业中的相关内容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以信息化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为基础,优化内部结构、工作流程,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营成本等为目标,用市场的视角为表面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服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在国内企业中存在一定的发展趋势,许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被拉入到这种全球化发展趋势中,面对这种新型管理方式,如何有效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每位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企业财务共享能够将整个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工作流程结合起来,使企业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整体,加强内部各个部门的联系;同时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中的工作结合起来,使整个企业实现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例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后勤服务系统、信息数据系统、人力人事资源、法务、采购、研发等部门协同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节约企业内部运行成本,进而为企业的整体运行提供质量上的保障。但在企业运用财务管理共享服务系统时,仍出现了许多问题,企业领导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会走进一些常见的误区。比如,认为任何企业都可以借助财务管理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企业数据标准化和工作流程标准化,建立起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就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少内部人员的流失。然而真正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在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当今社会已经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之中,重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将信息化技术融入企业工作当中,要求企业管理部门能够娴熟地运用信息化技术,积极与财务部门配合,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传递,节约不必要的时间,降低企业管理资源与成本,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以最大化利用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在企业中,对于工作流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实行更多的流程方式,实现企业内部的工作优化,提高各个岗位之间的灵活性,提高企业分工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实行多样化的内部工作,企业的内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实现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提高企业内部流程效率,以降低运行成本为目标,强化企业内部风险管控。从企业外部市场的视角来看,无论是内部管理服务还是对外的服务经营体系,都应该保持着市场化的经济视角。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还应该以企业的服务客户为目标,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方案,并在服务过程中表达出企业的运营目的。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生产运营,将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带入生产运营当中,注重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企业还要建立相关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系统。企业的分布式服务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与商业以及商业客户联系起来,为提供服务建立起有力的支持。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先进的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化技术、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管理,企业的服务体系,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评估,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工作绩效的表现能力等[1~2]。
2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
2.1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已经覆盖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跨国贸易,将国有企业扩展到全球商业贸易中,并在世界各地创立分公司。与此同时,在整个国有企业的不断扩张中,企业在世界各处建立的分公司也会同样进行发展与扩充,使每个分公司都拥有完善的工作运营体系,其中财务部门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使整个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分散的财务管理方式,这种分散的财务管理方式不利于整个国有企业的团结,进而不能够及时完成财务工作总结,使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增加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本,阻碍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如果能够建立起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将国有企业在各个分公司的财务部门结合起来,实现企业财务共享,这将会有效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
2.2强化对财务工作的监督
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都是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一般只是定期汇报工作,但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分公司的财务工作模式可能会与其他分公司有所不同,与企业总部的工作标准也会有所出入,从而加大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总部对各地区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监控难度,进而不能及时检测出部分单位的运行成果和企业的财务工作状况,导致整个国有企业工作效率低下,在面临风险时很难进行预防和整顿。在企业实行财务共享服务后,可以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监督。
2.3有效降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运营成本
通过网络技术和大数据系统的检测成果可以得知,运用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对市场中的投资回报率,以及适当淘汰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必要的人力。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依靠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使企业内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内部信息实时共享,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减少各部门在信息传递时的消耗,依靠信息化办公。只需要少量的工作人员通过操作信息系统就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处理,极大地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而且会计信息化依靠网络技术有着更高效的传输速度。此外,信息系统可以将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更加直观地反映到工作人员面前,只需要财务人员进行最后的审核和总结工作就可以了。信息化工作还可减少更多的人工失误,使信息更加准确。因此,实行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会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进而让管理者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科学的决策[3~7]。
3国有企业财务内部管理策略
3.1改进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观念
国有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外部收益。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中,不断强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方式有助于企业不断发展,所以需要企业管理者能够跟紧时代潮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积极改进管理思想,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认识到企业内部运行的重要性;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能够认识到财政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提高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能力。企业财务规划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考虑利益最大化;企业还要分析市场走向,将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同时也要防范商业中的风险。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仅要有长远的眼光,还要清楚地认识自身情况,进而才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统计出的大数据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发展策略。重视财务部门也是对企业资金的一种保障,在关键时刻可以有效减少对企业的损失。此外,财务管理部门涉及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利益,企业要让员工正确对待财务工作,增强岗位责任感。
3.2促进国有企业内部的融合
首先,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内各个部门要形成一个整体,及时交流信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还要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素养,能够了解到企业目前所需要进行的经济活动方向,结合企业内部财务工作,利于企业管理者从多角度的方位思考,建立完善的内部内控管理机制。其次,国有企业管理者还要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改进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财务共享服务效率。再次,国有企业还要建立监督部门,使企业财务部门能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资金投资有着良好的方案,同时财务管理部门要重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财务联系和信息共享,从而使企业财务工作标准化,使企业内部运营和对外的产品经营有着良好的循环联系。最后,国有企业管理者还要重视企业内部财务流程,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定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让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每个部门的无障碍交流,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内部融合。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这样有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运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企业内控风险的管控[8~10]。
3.3深入改良国有企业财务内控体系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国有企业需要参考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找到企业内部的不足之处,结合国际市场中成功的案例,制定出新的企业发展方案,深入改良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为了能够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国有企业需要按照规章制度详细划分财务管理部门的职位和职能,将一些不必要的岗位分割开来,减少财务工作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违反公司规定的现象。企业管理者要科学合理地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与管理。随着国内技术的发展,许多公共设施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为了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最先进的设备进行生产,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比不上新设备的机器就容易被闲置,并占用企业的空间资源。因此,企业可以将这些旧设备租借出去,既可以节约维护成本,又可以从中获取利润。国有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要将那些不必要的部门分割开来,尽量减少企业内部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国有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审核力度,在进行企业人员招聘时要严格审查,在职人员也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
3.4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市场上涌现出许多财务内部管理体系方案,国有企业可以引进这些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快捷的方式,为企业财务部门减轻工作压力,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流程更标准化。这既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内控管理。国有企业在运行这些系统的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创新,针对市场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内部控制需求,改良这些系统,真正建立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使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系统,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可以做到实时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企业运营工作效率,减少各部门交流成本,使企业信息更准确、更迅速地在各部门间传达。但是在企业使用信息化技术工具的过程中,还要重视日常对系统的维护,按照使用规则进行工作,这就需要一些专门的技术性人才对企业信息化技术工具进行使用和维护,避免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减少因技术性问题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此外,国有企业在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工具后,还要及时优化系统,并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技术工具,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实时监督,进而让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此外,国有企业还要建立起相关的风险防护体制,以避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5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内控风险评估体系
国有企业要不断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使企业有效预防将要面临的企业财务风险。一个完整的企业财务内控风险评估机制需要很多部门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一步步地实行。建立起一个有效完整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内控风险管控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企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产生紧密的联系,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风险问题的发生,促进企业平衡发展[11~12]。4结束语
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控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企业在进行相应的企业经济活动时,可以根据风险管控机制对项目风险展开分析与调查,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能够拥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在选拔人才时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要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重视网络中潜伏的危机,因为庞大的信息数据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企业管理者要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方案,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郭怀念
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篇3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步,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渐深入企业内部,财务共享作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逐渐被各企业引入,但是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国有企业及时发现其中的缺陷并结合自身实际探寻科学的解决策略,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一、国有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必要性
(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国有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后,可以为财务共享中心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流程化、制度化的开展财务管理功能,能够提供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同时集中化管理便于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进行集中预测和识别,提升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报账审核环节,依托于报账系统,国有企业可以实现信息的远程传输,还能够动态监测和分析会计处理过程,以防范操作不当风险[1]。不仅如此,共享中心建立后,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更加健全、职能体系更加完善、权责划分更加明确细化,业务开展过程中各职能岗位既相互协调又相互约束,能够防范违规操作,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二)强化财务约束、防范内控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流程规范、岗位设置、制度制定上都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的要求,政策和程序通过审批、授权、确认、核对、指标分析以及职责分工等适当的活动加以实施。通过构建一套标准化、集中化、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业务操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控制,改进事后检查、监督,加强了对业务合理性、合规性的控制,提高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内控内险。
二、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构建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信息安全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其对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较大支持,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然而同时也引发了信息安全问题,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得财务管理趋于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化,基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来完成财务处理工作,信息数据存在互联网中,增加了丢失、泄露风险,如果出现不当竞争、信息剽窃、病毒侵入等,则会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2]。此外,财务共享中心在处理数据时,经过数据传输、数据过滤、数据筛选、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相对较为复杂,如果系统一旦出现漏洞或者出现网络不稳定的情况,就会使得业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二)系统风险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后期还要跟进信息系统的更新与维护,这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信息系统更新、维护不及时,也会诱发风险。在系统设计和维护阶段也存在一定风险,如财务共享中心各平台功能模块的设立是否符合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需要,是否对系统的使用、管理、维护权责进行明确界定,是否针对风险易发环节加强重点防控和动态跟踪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如果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作用无法有效发挥,组织机构设立、权责划分、风险防控不到位,不仅会增加经济损失,还会制约正常工作的开展。在采用共享中心系统处理账务时,操作人员的身份和账号无法保证完全对应,这也增加了责任追究难度。
(三)人力资源风险
国有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各职能岗位对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整合了部分职能岗位,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也会淘汰一部分财会人员。在财务共享中心正式运行后,中心会计人员只需要根据审核规则对业务部门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核,就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财务核算和资金结算,由此使得企业对于会计核算人员和资金结算人员的需要量也会大大减少,而对服务经营的业务财务人员数量需求和能力要求都会提高。因此,部分国有企业的会计人员面临着转型,即要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就会计人员而言,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拓展知识面、丰富经验是适应财务共享模式的关键,也是制约战略财务发挥战略导向功能、业务财务服务经营功能、共享财务发挥集中核算功能的重要因素。
三、财务共享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一)评估阶段
财务共享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较为深远,不仅涵盖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还会影响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从公司建设共享中心的经验来看,国有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体系时,应先进行全面评估,摸清家底,分析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是否具备,以及是否具备投资效益等。国有企业要从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业务项目的发展前景角度出发,明确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实施战略目标。由于当前已经有部分企业成功推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国有企业也可以学习其他企业的成熟经验,借鉴财务共享建设的先进理念,建立符合本企业发展特点的财务共享体系。国有企业还要注重对获取的内外部数据信息进行多方论证分析,选择企业拟采用的具体模式对财务共享模式建立进行整体构想和定位,论证结果及时向管理层反映,在审批通过后方可落地实施[3]。国有企业还需要组建项目团队,由最高管理层牵头,各主要部门共同参与,具体包括信息化部门、企业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经营合同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采购管理部门等多部门跨专业人员组成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小组,开展具体的管理活动。
(二)设计阶段
国有企业要结合评估阶段确立的战略目标,对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精准定位,确保共享中心服务职能的发挥。具体工作内容的落实方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小组要负责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要明确财务共享中心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合理分配参与人员,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展开:(1)优化组织架构,根据国有企业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来合理设置岗位职能体系,明确权责划分,对于具体岗位的职能和权责进行重新梳理,避免留白或者职能混淆;要合理安排岗位,配备管理人员,可以选择外聘新员工,也可以选择内部人员转岗;(2)重塑业务流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完成后,需要以更为完善的流程体系来支撑,因此要注重流程再造,打造全新的业务流程模式,提升业务开展效率和质量;(3)重视信息技术投入,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国有企业应重视引进先进的财务系统、业务系统、适配先进安全的管理软件,为共享中心业财工作实施提供助力;(4)搭建人才长效培训机制,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5)健全内控体系,制定完善的财务共享中心工作流程,合理设计人员绩效评价制度等;(6)注重选址,科学设计布局,将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内容细化、具体化,以便于落地实施,关键业务由共享中心各平台负责,非关键业务可以选择外包。
(三)运行阶段
国有企业根据前期的评估和设计,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人力资源、选址、系统设施等准备工作落实到位以后,财务共享中心进入运行阶段。为避免财务共享中心运行出现问题,确保顺利实施,国有企业可以在子公司进行试点,同时建立跟踪分析系统,对财务共享中心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防患于未然[4]。在财务共享中心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否快速使用和接受新管理模式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应注重流程设计,确保业务流程易于操作,还要加强宣传与沟通,促使新的管理模式平稳过渡。在试点成功以后的推广阶段,为了提升推广效率,国有企业可以采用分批推广的方式,以防降低服务感受。
四、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有效对策
(一)助推财务人员转型
为了保障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成效,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指导,培训过程中根据财务共享中心的岗位需要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并组织业务能力测评考试,评估员工的专业职能水平、交流沟通能力、新技术接受程度,择优定岗,确保岗位职能与人员能力相匹配,最大程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对于财务共享中心各管控平台的关键岗位人员,可以负责编制《业务指导书》《审核细则》和《岗位职责操作规范》,为员工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能提供制度化、标准化的依据支撑;国有企业还应采取分类管理办法,引入BSC绩效管理工具,对企业总业绩目标实现情况和员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二者挂钩,辅之以完成的奖惩制度和标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为了保障企业大量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可以建立相匹配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业务的快速处理。同时,技术人员应不断提升系统维护能力,对信息系统功能逐步深挖和开发。建立高效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提升信息收集、汇总、传输、共享时效性。国有企业可以拓展信息沟通渠道,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可以综合利用企业OA系统、企业微信、钉钉等多种方式,强化信息对比,确保信息沟通与举报反馈的双向畅通性,提升财务核算准确性。为了确保信息的横向和纵向交错,提升信息交互、稽核工作效率,可以将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对接,对内与资金系统、供应链采购系统、合约管理系统等进行集成、对外与税务、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实现共享,实现信息快速流转,确保企业资源共享。此外,国有企业还应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可以将数据过滤技术、挖掘分析技术等应用到共享平台中,增强信息安全。还应实施责任制管理,对数据信息进行备份管理。
(三)推进业财融合,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目标是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促进财务管理转型,提升公司管控能力,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基于此,国有企业应注重系统集成,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业财融合,国有企业可以将共享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影像管理系统、电商平台、采购管理平台、销售管理平台、税务管理平台、资金管理平台、OA系统、核算系统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等全面打通,形成一个全系统的集成化平台,实现数据工程,业财融合[3]。与HR系统集成,实现组织、部门、人员、个人银行账户信息,薪酬业务的管理;与电商平台集成,实现物料请购、客商、采购申请单管理;与合约平台集成,实现合同结算、收票、开票、信息联查管理;与采购和销售管理平台集成,实现采购收票、销售开票、出入库存货核算管理等;与影像系统集成,打破传统的统一从财务共享平台上传影响的模式,设计为从业务环节按需上传,并在后续环节随意查看,实现真正影像共享,减少扫描工作量,为以后的电子档案系统建设奠定基础;与资金系统集成,实现集中支付,避免资金分散风险,通过资金池自动归集和按需下拨,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监控和高效利用;与核算系统集成,实现所有业务单据审批完成自动生成总账凭证;与税务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一键开票、发票电子底账、勾选认证等;与OA系统集成,实现代办推送、单点登录;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集成,结账后通过“归档”自动将财务相关信息传递电子档案系统,实现会计信息的无纸化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财务共享风险评估体系
重视风险评估和管控,国有企业可以建立财务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实时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信息进行监管,以便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情况,工作人员要将财务数据监测工作与各部门实际情况相挂钩,并进行对比分析,做好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工作,及时针对风险漏洞,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加以补救,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失[5]。此外,国有企业可以拓展财务共享中心功能模块,增加风险评估和防控模块,建立风险数据库,收集并列出相关风险事件的信息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数据库,对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精准的预测、分析。
结语
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引入财务共享模式,这改变了企业的组织架构,重塑了业务流程。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国有企业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由“要素驱动”“资金驱动”向“创新驱动”“技术驱动”“管理驱动”转变,发挥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应重视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业财部门间的配合度不高,沟通不畅,这无法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为企业利益最大化筹谋,也无法有效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发挥最佳经济价值。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可以实现集中把控,推进企业各业务模块标准化,为企业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信息,为整体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姜奕妃,高向雷,张雨婷.高校财务共享服务研究[J].商业经济,2019(4):183–184.
[2]王金红.浅析如何做好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与管理[J].财会学习,2019,216(07):32–33.
[3]李春杨.浅谈财务共享模式在国有企业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9(5):128–129.
[4]穆怀宇.浅谈财务共享模式在国有企业的应用[J].纳税,2019,13(08):57–58.
[5]刘志峰.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分析与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142–143.
作者:金建华 单位: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