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3篇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3篇

发布时间:2023-01-09 09:24: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3篇

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保护篇1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化特征,即“南多北少”和“东多西少”,且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均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与城市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我国早期阶段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导致现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频繁出现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包括农业、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均受到了限制。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对于构建生态型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从环境破坏的本质来看,其源自于一切不合理活动,包括滥垦、乱捕、滥伐、工业生产、工程建设等,进而造成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生物资源减少等诸多问题。在诸多问题当中,植被破坏现象的占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各项不合理活动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植被的实际情况。由此可见,想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就必须将植被建设视为核心内容,通过修复植被、建设植被的方式逐步恢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在植被建设的过程中,森林植被应当位于核心地位,因为森林植被具有大体量、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等基本特征,且森林植被本身就是独立的生态系统,其对于环境整体的影响力较大。此外,森林植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满足我国气候特征的基本需求,无论是在南方湿润地区,还是在西北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均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作为植被建设的核心,森林植被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较为明确。森林植被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本身就具有水分循环机制,即自然降水通过干流和穿透的方式下降至地面,部分水分被地面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及底土层吸收之后,再进一步分流或者下渗,前者可成为地表径流的补充,后者则主要补充地下水。而部分被植物茎叶所拦截的水分可再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方式重新进入大气。在整个水分循环体系当中,每个环节的水量和比例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特点,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到森林结构和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需要注意的是,森林的水分循环机制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每一项因素均具有一定变量,这也决定了水分循环机制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整体来看,森林植被建设对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涵蓄水分

在森林植被当中,地表植被和各个土层均具有拦截和保持水分的作用,这也决定了森林植被的涵蓄水分功能较为明显。根据对森林植被的研究发现,森林可以涵蓄的自然降水量能够维持在40~165mm之间,不同类型的森林植被具有不同的涵蓄水分效果,天然林的涵蓄水分效果最强,而人工林的涵蓄能力相对较差,二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超过100mm。

1.2调节河川径流

由于受到森林植被涵蓄水分功能的影响,可以避免自然降水过度在地面集中而形成地表径流,除了部分直接干流至地表径流的水分之外,其他水分会逐步下渗至土层深处,从而形成对地下水的补给。而在雨季阶段,森林植被可以有效削弱河川洪峰流量、控制洪峰,同时也能够增加地表径流枯水期流量、缩减枯水期周期,这对于保证水资源充足性无疑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森林的河川径流调节能力在大流域中的作用效果相对不够明显,而对小流域却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理论上可以削弱50%以上的洪峰流量。

1.3影响河川总径流量

森林植被为了维持自身的成长需求,其本身需要耗费一定的水分,森林植被对于大气降水的影响研究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研究均证明其具有积极性的影响价值。仅从河川总径流量的角度来看,森林植被的影响力在不同气候区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对湿润地区的河川径流影响较小,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影响效果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自然降水较少,且气候炎热,森林蒸腾耗水的整体占比相对较高,从而会导致河川总径流量的减少。但考虑到这部分耗水主要用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故属于有效的水分利用。

1.4控制土壤侵蚀

森林植被本身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土壤侵蚀现象,进而达到保持水土,减少河流含沙量的效果。森林植被的这一功能受到分布密集程度、森林类型、森林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密度较高,且呈现出多层结构的森林地区,可以将土壤侵蚀率降低90%以下。但对于结构组成并不合理的森林而言,如单品种人造林,其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相对有限,微乎其微[1]。

1.5净化水源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项参与要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性。水分的循环需要经历若干个过程,其主要以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为主。每一道水循环过程均能够对水分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包括过滤、吸收和吸附等,水分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被净化,水资源品质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正是因为森林植被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人类社会在选择饮用水时会优先考虑森林流域。森林植被的各项功能和作用也同时存在于其他类型的植被当中,包括灌丛、草地等,其他植被的作用效果低于森林植被,同时也受到自身规模、种类和结构的影响。但是,不同植被类型具有相应的生长适应区,在建设植被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气候环境、地质水文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而实现合理布局,优势互补[2]。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水土保持工作是针对水土流失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其主要以植被建设为主,但由于植被建设无法涵盖全部区域,故需要同时给予其他的水土保持方式,并通过多种水土保持方式的彼此交叉来达到保持水土的基本目的。从原则角度来看,保水保土是整个工作体系的核心内容,常规手段包括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在这一过程当中,对水资源的控制以及治理侵蚀现象是核心内容,故水土保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前文所提及的植被建设相比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更加强调综合性,可以从多角度、全方面保护水资源。

2.1增加蓄水能力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的综合蓄水能力。而蓄水能力的提升则意味着区域供水将更为充足,无论是日常饮水、用水还是农业、畜牧业用水均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此外,综合治理措施能够改善区域的土壤水分存贮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干旱问题。随着土壤水分增加,区域植物面积和生物产量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而区域的水循环系统也可以从无效蒸发转变为有效蒸腾,水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够同步提升。从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现状来看,黄河流域的上、中游部分是治理的关键区域,而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后,如今黄河上、中游的蓄水功能大幅度提升,且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而在海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开展,其实际蓄水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在气候因素影响下,增长幅度甚至达到了黄河额外需水量的2~3倍左右[3]。

2.2控制洪峰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初期阶段以增加蓄水能力为主,后续则能够改善流域内的整体降水效果,进而影响到整个流域的洪峰流量和枯水期流量。从削洪角度来看,降水、地形、土壤等因素决定了最终的削洪效果。其在中小规模流域中的削洪效果较为显著,理论上可以达到30%~70%左右。而在大规模流域中,影响洪峰强度的因素在于雨情,其包括降水范围、降水强度、持续时间等,故区域内的水土保持治理对于洪峰的整体影响不够明显,但后续随着水土保持治理的规模、效果持续扩大化,其削洪效果也大幅度增加[4]。

2.3影响总径流量

水土综合治理的最大效益在于拦蓄降水,而多余的水资源主要应用于地方的生活、生产以及植被恢复,这也意味着其对河川的总径流量的影响将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化特征。在湿润地区中,由于其年降水量较大,流域规模、数量、径流量大,即便是治理区域的径流量达到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值,其对于河川的总径流量影响也并不明显。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则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设置的水土保持区域达到了整个黄土高原的三分之一,且综合治理水平相对较低,由于水土保持所造成的河川径流减少量就达到了8亿~10亿立方米,这一数量在黄河总径流量中的占比并不高,且水土保持区域所拦蓄的水资源为利用率较低的暴雨洪水径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化特征(7~9月)。此外,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区域主要集中在河龙区间,这一区间含有大量的泥沙,保持水土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入河的泥沙总量,故其实际影响多以正面、积极为主。

2.4改善水环境

从水环境改善的角度来看,水土综合治理的功能效益与植被建设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通过系统的水土综合治理,区域所拦蓄的降水量增加,土壤侵蚀减少,植被数量和生物产量增加,水源水质也自然能够得到相应的净化与改善。与此同时,水环境改善不仅可以带来环境效益,更能够带来经济效益。随着水环境、植物环境的持续改善,区域更加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从而为地方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更高经济价值而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

3荒漠化防治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土地荒漠化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生态问题,其包括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冰融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风蚀荒漠化现象在荒漠化土地中的占比最高,故下文以风蚀荒漠化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从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来看,早期阶段以自然因素为主,如干旱缺水。经过长期的自然历程,土地荒漠化地区具有独特的植被类型,此类植物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且彼此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既不会造成荒漠化现象过分扩张,也无法在现有情况下影响荒漠化。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过垦、过牧、乱挖、过度樵采、不合理开发建设等),荒漠化区域的生态平衡关系受到了破坏,导致荒漠化规模进一步扩张。为了达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不仅要减少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保护原有的植被规模,同时还需要引水拉沙、造林种草,通过适度的水利化、围栏化建设经营人工草场。上述种种荒漠化防治措施均与水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本质来看,任何防治措施均需要立足于水资源供给不足这一现状,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和降水,选择耐干旱植被类型,构建能够大规模覆盖土地,抵御风沙的植被体系[5]。荒漠化防治工作必须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这个限制因子,主要保护好天然植被,利用好天然降水,需要时选择适合当地干旱条件的树种(含灌木)和草种,建设能充分覆盖土地,抵挡风沙推进的各类植被。在植被改善小气候、减少水分物理蒸发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耗用一部分水资源。为了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滩地的天然林植被,需要留出足够量的河川生态用水,控制上中游灌溉及城市工业用水。为了达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就必须保证河川生态用水的充足性,对上中游区域的农业和工业用水量进行控制。同时,为避免荒漠化规模进一步扩大,周围需要设置沙林带,并恢复沙压失地,后续一系列措施均需要一定的水资源供给,具体规模可以根据地方的水资源情况而灵活决定。

4结语

综合来看,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就成为关键所在。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明确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生态手段来保护水资源,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水资源,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夏群群 单位: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篇2

近年来,我国现代工业化建设进程持续加快,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资源污染日渐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尤为突出。水资源的持续保护、综合开发与再利用一直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分析看,科学有效地开发与合理利用天然水资源不仅是当今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我们也要特别注重推进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本文深入浅出剖析了自然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与自然水资源的合理保护,以期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利用自然水资源。

1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建设生态环境作为社会发展趋势,目前还在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但已经在探索中发挥其作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应用较为广泛,重点强调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并重视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降低传统生态保护的局限性。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改善中,融合了科学化的环境改善方式,提升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更好地保障了人类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人均生物占有总量比例低,使得目前我国被国际划分为贫水地区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总量比例大约占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总量的四分之一。我国的资源根据自然地理位置分布来看,呈现出北少南多、西少东多的特殊现象,并且经常会因为气候季节性的变化而变化。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大型省会城市存在一定的缺水、洪涝问题,形势也较为严峻。我国在淡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一半以上的水用于现代农业灌溉用水,由于目前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待提升,无法对农村水资源及时进行有效综合利用。除此之外,工业生产也同样离不开工业水资源的管理支持,我国近年来对城镇工业用水资源管理普遍采取了分期定额供水方式,提升了对水资源的控制。但大型工业生产也对当地水资源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诸多大型工业废水直接对外排放或引进一条河流,并对当地水资源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对水资源周围的水生态环境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增加了水资源治理费用,也是引发缺水问题的主要原因[1]。

3强化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措施

3.1运用科学方式对水资源进行开发

在对水资源进行保护时,需先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不同形式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并对开发方式进行对比,选取更为便利、成本更低的方式。同时还需强化对污水的治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价值最大化。例如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可通过联合修建大型水库、调水等水利工程,将日常生活中的污水资源进行集中收集,并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可有效实现整体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对整体水资源利用进行长期优化、合理配置。处理后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水通常被应用于城市的绿化建设工程,其有效保水成分不仅可以为城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一定的天然养分,还能提升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3.2强化对水环境保护的宣传

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在对水资源进行保护时,也需让全社会参与进来。首先,有关行政部门应不断强化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升人们对于利用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其次,社区应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定期开展公益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公民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有关部门还需对水环境保护宣传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只有强化对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才能够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主动节约用水,更好地对水资源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还可将水资源保护工作与新媒体等进行结合,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对水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有关部门应在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更好地对城市用水量进行控制。可以适当提升城市供水价格,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企业用水量进行控制,避免水资源的过度浪费。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规划,进而保证生态平衡,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3.3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

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对于我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有效保障我国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应对我国水资源建设进行长期综合利用规划,为促进水利建设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经济参考决策依据。因此在对国家水环境资源进行综合保护时,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对可能造成国家水资源严重污染的所有相关环境因素都要进行良好的管控,对所有相关因素都要进行综合性调查及科学分析,提升国家水资源综合保护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在对当地城市饮用水系统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时,需要事先提前对当地城市居民数量、流动人口总量等重要基础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城市居民生活和饮用水质量标准,计算出人均用水量。在对城区市政环境维护绿化用水管理系统进行总体规划时,需要分别结合整体绿化用地面积以及情况拟定整体绿化用地面积等,并与当地土壤气候及水环境等因素进行协同综合测量分析,计算并得出整个绿化区的用水量。

3.4建立良好的水利工程环保体系

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需要提高环保意识。为确保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与水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升,需要建立良好的水利工程体系,在硬件方面满足对水资源规划要求。为建立良好的水利工程环保体系,要不断强化专业水利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提升水利人员专业综合技能素质,并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技能进行专业培训。还可以对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及时张贴施工环境资源保护知识标识,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如果在城市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需要在施工过程完毕后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重新复原。这样不仅保护了城市水资源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大大提升了城市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3.5重视植被建设

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活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例如工程建设、滥砍滥伐等,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都造成严重的影响。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植被的恢复工作十分关键,只有加大植被建设,方可保证生态系统的恢复。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对土壤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有助于水环境的建设,应引起一定的重视。现阶段,退耕还林工程可以更好地提升生态环境建设质量[2]。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4.1防止泥沙堵塞河道,减少洪涝的发生

水土平衡保持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境内土壤的土质涵养蓄水力,增大土壤蓄水量,减少流入地表的酸性土壤流失量,还能有效减少入河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流失,降低河道严重堵塞的风险。当地表土壤有了一定程度的土壤植被保水保护,当土壤湿润,降雨流量较大时,土壤会自动启动各种蓄水处理,良好的植被保护会自动防止土壤被地表降雨径流冲走,在短时间内减少地表降雨径流量,从而有效控制入洪区河流径流量,防止河流水位快速上升造成重大洪灾。土壤表面的径流含水量将继续补充旱季土壤表面的径流含水量,从而维持旱季土壤水分的正常流动和当地植被水资源的持续供给,有效缓解当地水资源的持续枯竭。

4.2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期限

水土资源保持工程可以提高城市水利建设工程各功能方面的经济效益,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主体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截留土壤泥沙。如降低黄河最大含沙量,减少流入周边湖泊、水库的泥沙量,从而减少泥沙淤积事故的发生;水库等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在不受洪水泥沙严重阻隔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蓄水功能和经济效益。水土资源保持的重要基础排水设施如果拦截了大量的沙土泥沙,能提升大型水库的防洪蓄水量,提高了大型水库的防洪蓄水和水库防洪抗涝能力,延长了河库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的蓄水期限。

4.3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土壤中大量泥沙流失直接增加了河道水流的酸性含沙利用量,使大量酸性泥沙随着河道水流流动进入整条河道,造成水流河床的抬高和河道水位的大幅上升,不但大大降低了整条河流的自然蓄水量和防洪灌溉能力,还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当地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水土流失保持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城市泥沙水的流入量,还能提高城市河流的防洪蓄水量和防洪灌溉能力,降低对城市水利建设工程的自然危害。4.4提高区域水环境和水体质量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功开展,不仅减少了一次水土保持损失,而且大大缩短了固体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直接进入特定水体的时间,减少了可能发生的二次水土保持损失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提高了我国水环境保护质量。水土保持工作将大大增加当地植被的自然覆盖率,可以有效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植被不仅能有效帮助土壤生长和储水,还能有效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防止各种有害物质随着整条水流流动进入整条河流,改善了整条河流中的水体环境质量[3]。

5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数量较大,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渐提升,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经济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使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现象加重。为了保障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与良好发展。

作者:郭爱芳 单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龙安分局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篇3

1生态环境建设内涵

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环境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现阶段国内西部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是中国特色的一个新词语,目前还在确定其概念与范畴界定,然而,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应用目前非常广泛。通常而言,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强调生态环境改善的行动,注重生态系统逆向与正向演变规律,然而又不会在演变阶段与目标方面局限,且其将生态环境的改善行动提升至和科教文化建设、农业建设以及工业建设等层次对应的新高度,因此对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极为有利。

2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植被建设

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在于人类活动不合理,比如,工程破坏、滥砍滥筏以及乱捕等,会对地貌、大气、植被以及土壤等产生严重影响,而最为重要的是植被破坏,由于其它环节的变化和植被状况相关性非常密切,所以若想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植被的恢复非常关键,而只有将植被恢复建设好,才可以确保有效协调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迈进,其中植被建设主要分为荒漠植被、灌木丛、森林等植被建设,而森林植被建设又占据主导地位,森林作为具有最完整结构与最大体量的一个生态系统,其生态量比较大,而且在影响环境力度方面也比较大,再加上由于在干旱半干旱与湿润半湿润区域地带,最为稳定、最适合生长的植被类型就是森林,而植被建设的标志就是在全国大范围建设森林植被,小范围建设块状林木或者其它植被。除此之外,森林植被建设必须包括保护天然林、封育无地林以及营建人工林等,现阶段所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植被的可持续建设。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3.1防止泥沙堵塞河道,减少洪涝的发生

水土保持可以提高土壤的涵水力,增大蓄水量,减少地表的土壤流失量,还可以减少流入河道的泥沙量,降低河道堵塞的风险。当地表有了一定的植被保护,遇到丰水期水流量大的时候,土壤就会自动进行蓄水工作,而且植被会阻挡土壤被雨水冲走,减少了短时地表径流量。进一步来讲,使流入河道的水量也到得了控制,防止水位的快速上升而造成洪涝灾害。土壤中的涵水在枯水期会补充地表径流量,保持枯水期的正常水流和植被水资源供给,也有效缓解了水资源枯竭造成的河流断流现象。

3.2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期限

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在各方面的效益,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作用。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会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拦截泥沙。减少水流的含沙量,就减少了流入湖泊、水库的泥沙,从而降低了淤积的发生。没有了泥沙的阻挡,水库等水利设施也就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水土保持的基础设施拦截了大量的泥沙,提高了水库的蓄水量,就提高了水库的蓄水和防洪能力,延长了水利工程的使用期限。

3.3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土壤的大量流失增加了水流的含沙量,使大量泥沙随着水流进入河道,造成河床的抬高和水位的上升,不但降低了河流的蓄水防洪能力,还给周围的环境和人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流入量,提高河流的蓄水防洪能力,降低对水利工程的危害。

3.4提高区域水环境和水体质量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减少了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了泥土中有害物质进入水体的数量,减少了水土流失造成的水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水环境的质量,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水土保持工作会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可以帮助恢复生态环境。植被不仅可以帮助土壤蓄水,还具有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作用,防止有害物质随着水流进入河流,改善了河流水体质量。

4总结

我国过大的人口数量和越来越高生活需求,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彻底转变,依然存在资源掠夺和破坏现象,造成了植被的大量破坏和水土的流失。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水利是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要看到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发挥水利存在的各种效益,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的友好相处,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和良好发展。

作者:刘贵元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