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9 09:31: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从一个积贫积弱的社会主义旧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城市建设在不断迈进,而农村则没有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阵地,它对于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1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乡村战略的可行性
首先,为乡村战略奠定良好的政治思想,高校思想政治课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并且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充分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历史性,从而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而这些学生正式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其次,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为乡村振兴培养思想高尚,立场坚定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课以培养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基础,从而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以此为基础,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树立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价值观。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需要这种具有高尚人生观、世界观的人才。
2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
2.1培养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情操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帮扶农村振兴的高尚情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时,可以从我国的历史出发,学习每一阶段不同指导思想的来历,通过再现中国社会的历史变化,让学生树立深刻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努力的动力,从而为振兴乡村奠定思想基础。
2.2加强与农村委员会的交流
村委会在乡村振兴这项工作中中发挥着领导人的作用,也是最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的基层组织,积极加强与农村委员会的交流有利于了解农村的现状及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培养政工人才,另一方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振兴乡村。
2.3引导和培养农村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学生和相比其他学生,更了解农村,更具有改变农村面貌的动力,因此,在农村大学生中培养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宣传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2.4培育具有乡村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培育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可以利用高校思想政治开展有农村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培育学生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高尚品格。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首先,从我国的历史出发,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从农村开始,长久以来,我国的农村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保障,现在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这些都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因此,我们现阶段应该反哺农村,支持农村的发展,这是由我国的历史原因决定的。其次,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出发,我国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发展水平一致,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水平不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素质低,技术落后造成了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振兴,我国提出了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促进祖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渗透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乡村振兴战略只有被这些充满热血、饱含奋斗激情的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接受后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很好的完成。
4结束语
振兴乡村建设对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才,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的思想阵地,必须立足课堂从我国的历史出发,培养大学生帮扶农村的高尚情操,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加强与农村委员会的交流,促进乡村发展。
作者:田双双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乡村振兴战略篇2
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教育、经济、文化等相对落后,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村的发展不仅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短板,更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农村的发展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乡村振兴实践内容广泛,层次丰富,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任务重大,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国家大政方针宣传践行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政教育自身鲜明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独特的功能,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在助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立足课堂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的缘由和意义只有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才能得到切实的拥护,才能有较好的实施环境。思政课堂是创造这一环境的理想阵地,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堂深入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的缘由和意义。第一,从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历程[1],农村为工业发展输血的国家政策,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性[2]等阐述乡村振兴战略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农村的落后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工业革命,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发生了城市化,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使西方国家发生革命性突破。我国是一个依赖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国家。思想上的小农经济观念和农业生活方式的惯性作用加之当时的动荡时局,使我们没能搭上工业文明的顺风车。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发展经历了农村为工业发展输血的国家政策,农业为当时的国家的生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城市在这种历史原因的作用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当前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使得工业反哺农业非常重要。第二,从中国共产党人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政治目标、均衡发展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3]等方面阐述振兴农村战略的政治逻辑。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不协调的二元结构社会,使城市的发展机会高于农村发展的机会,直到今天,城乡人口的比例、工农产业结构的组合仍然是二元的,农村劳动力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仍有差距,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第三,从中国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民整体素养等论述振兴农村战略的现实逻辑。城市和城市工业的发展较快,但是农村和农业的落后问题仍然影响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通过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和建设历程,论述振兴农村战略色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让高校学生成为振兴农村战略的认同者和拥护者、倡导者、支持者。
二、培育农村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工人才
农村基层的政工人才是农村振兴战略的直接实施者,优秀农村政工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与振兴农村战略实施效率直接相关。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各种群众关系更为复杂[3]。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政治素养高的优秀青年人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以青年人特有的青春与激情,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政治工作中去。开展思政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思政工作者自身的素质非常关键,思政工作者自身的建设至关重要,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培养马克思主义政工人才的任务。高校的思政教育,要培养高校大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去剖析各种社会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政治素养。要以扎实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基础,同时应用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怀感染或熏陶高校学生,在高校学生心中种下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种子。高校思政教育应鼓励学生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中去,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一线就业或创业。
三、激发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情怀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生力军,大学毕业生掌握前沿的科学知识[4]。乡村振兴战略能得到大学生广大群体帮扶,其实施就具有了强劲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需要激发大学生群体扶弱济困的高尚情怀,激发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热情。要让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最终目标等。通过剖析乡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历史原因使乡村发展滞后,要认识到乡村对先进知识的渴求,对先进技术的渴望,乡村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乡村发展的短板瓶颈,乡村落后的现状等,同时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他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自发帮扶乡村发展的愿望,有自发地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意愿。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从多种渠道帮扶乡村的发展,必定会给乡村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提高乡村振兴的速度和质量。从历史角度激发大学生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情怀。中国的乡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革命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在井冈山,中国革命的火种逐渐以燎原之势散播开来;在延安,中国革命思想传播到全国;在东北的崇山峻岭,中国革命力量蓬勃发展。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率领工人和农民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战斗。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士兵绝大部分为农民子弟,农村人民的牺牲和奉献,让中华民族得以战胜日本侵略者。现在,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农村需要国家的支持和投入,当代大学生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创新务实的精神支持农村的发展。
四、引导和培养农村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
乡村振兴战略,一个最艰巨的任务是提升乡村的精神风貌。因乡村发展的历史因素、发展惯性、乡村文化传统等原因使局部残留的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小山头主义等在乡村地区相对更为突出。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使农村人对于知识分子较为尊重,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人眼中是知识分子,是社会栋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扩大这种影响力和说服力,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针对农村建设的各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政教育要引导农村大学生积极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宣传者。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系统的培训,让大学生成为乡村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最靓丽的风景,从而构建乡村新时代所需的精神风貌。
五、积极开展与农村村委会的交流,充分发挥农村马克思主义特色政治文化作用
农村村委会是农村最基本的组织,农村村委会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绩效。高校思政工作者和教育者积极与农村村委会交流,通过座谈、宣讲、走访、实地指导等形式推进农村村委会的工作。通过与农村村委会的交流,详细了解当前广大农村居民的状态,了解他们的现实和迫切的需求,更好地针对实际状况制定出适合的工作形式。同时,针对农村居民群体的群体性特征,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和接收能力,制定更加适合的形式和内容,这就对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乡村宣讲的形式深入农村,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高校思政工作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视野、更为广泛的信息来源,及时输送乡村发展的有益信息,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六、积极开展新时代背景下培育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研究新时代孕育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开展新时代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需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针对乡村文化的现状、乡村文化的特点、现存文化发展的困难等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不同乡村地区的文化发展之路,从而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通过乡村文化的研究,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层面提出助推乡村发展的对策,从而避免乡村发展走弯路,引导乡村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发展。
作者:张瑞瑞 韩东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区域产业生态发展湖北工业大学 协同创新中心
乡村振兴战略篇3
一、通过课堂向高校学生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政治、现实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只有被广泛的认可与接受才能获得切实的拥护,建立良好的实施环境,而通过高校思政课堂这一阵地去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的缘由与意义正是创造这一理想条件的有效途径。首先,我国受小农经济观念、农村生活方式的惯性与动荡的时局影响,错过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契机,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农村为工业发展输血的时代,当时农村为国家、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与生产、生活必需品,城市在这一背景下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目前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也提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性。其次,由于历史因素我国形成了城乡之间具有不协调性的二元结构社会,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机会远高于农村,行至今日,城乡人口的比例、工农产业的结构仍然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化,农村劳动力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仍有较大差距,这样不均衡发展的状态阻碍了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稳定。最后,尽管我国的城市与城市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与农业的落后问题依旧对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产生了较大的滞缓作用。通过上述三点的论述,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对振兴农村战略的必然性、必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从而将其转化为振兴农村战略的认同者、倡导者、践行者与宣传者。
二、树立高校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节操
大学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动力,这是因为掌握着前沿科学知识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有生力量。如果要将这种力量最大限度地在帮扶农村中发光发热则需要充分激发大学生群体扶弱济困的高尚节操。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应让当代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与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剖析乡村的现状与解决策略,要让其认识到因二元结构带来的乡村发展落后现状以及乡村对先进知识、技术的渴求,同时还要让其深刻感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背景下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此外,还可从历史的角度激发大学生振兴乡村的情怀,例如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革命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是延安将中国革命思想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是井冈山将中国革命的火种燎原散播;是众多农村子弟为抗日战争冒着风险和作出巨大牺牲才让中华民族得以战胜外敌,中国乡村是中国振兴崛起的摇篮。因此,我们要反哺乡村,为其发展与未来的建设谋取更大的福利。通过让学生理解上述社会现状及思想文化可以激发其帮扶乡村发展的自发意愿,为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创建更多的机遇,以此来提升乡村振兴的速度与质量。
三、培养与引导农村高校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倡导者
受历史因素、传统文化以及发展惯性的影响,乡村文化中还残存了部分本位主义、小山头主义以及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乡村的健康发展。因此提升乡村精神风貌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农村人对知识分子具有天然的尊重感,所以农村大学生在其间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与说服力。对此,高校思政教育要着重培养农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让大学生积极主动的成为该理念的倡导者与宣传者。大学生则应加强针对农村建设和各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素养与专业知识来扩大对乡村的影响力,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构建乡村新时代所需的精神风貌添砖加瓦。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建设强国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具有深刻长远的意义。因此,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进展,通过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农村大学生是一个必然的手段。为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新时代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来探索出不同乡村地区的文化发展之路,针对乡村文化的特点、现状、现存问题制定发展策略,从而为培养农村大学生人才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资料,从而避免乡村发展走弯路、走错路,让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邵晨曦.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和实施路径[J].现代化农业,2018(10):49-50.
[2]李明.职业教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支撑研究[J].现代商业,2018(16):160-161.
[3]文丰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之理性审视[J].重庆社会科学,2018(04):16-24.
作者:俞茜 邓丽娟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