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中职舞蹈教学探究3篇

中职舞蹈教学探究3篇

发布时间:2023-01-11 10:40: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中职舞蹈教学探究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职舞蹈教学探究3篇

中职舞蹈教学篇1

舞蹈是由演员通过动态的肢体动作来表现的一种艺术,舞蹈表演不仅需要与时俱进,同时还需要表演者能够有很好的表演意识,才能够将舞蹈艺术完美地体现出来[1]。在现代舞蹈表演中,不仅需要表演者有熟练和高超的技巧,同时更需要有良好的表演意识。但是在现代中职教育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关的技巧,表演欲望也不是很强烈,这就使舞蹈表演教育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不光要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表演意识,让学生有一定的倾诉欲望,从而积极投入舞蹈表演中。

一、中职舞蹈表演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舞蹈灵动性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意识,没有一定的标准,舞蹈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不需要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只需要将表演思想通过舞蹈的肢体动作来完成,通过将身体的动作与情感的表达相结合的方式,来调动观众的观官感受,从而使观众在理解舞蹈的真正内涵上进行欣赏,从而达到观众情感与舞蹈欣赏的统一。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表演者需要真正理解舞蹈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赋予舞蹈更好的形态,从而使舞蹈具有更高的灵动性,而这也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够与舞蹈表演和表演者产生共鸣,使舞蹈表演大放光彩[2]。

(二)有助于提升舞蹈的感召力

在舞蹈艺术中,感召力能够更好地发挥舞蹈的魅力,让更多的人进行更深入的欣赏,同时在欣赏舞蹈的时候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感染和教育作用。舞蹈的感召力与音乐的感召力不同。舞蹈更具有直观形态,观众通过欣赏舞蹈更能够深入其中,促进观众感知能力的提高。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舞蹈演员通过将舞蹈表演意识运动到舞蹈表演中,使舞蹈表演能够更好地塑造角色,达到情感与角色的统一,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的韵味,这种方式将观众吸引到舞蹈情境中,从而使舞蹈表演更具有感召力[3]。

(三)有助于渲染舞蹈的意境

表演意识也是衡量一个舞蹈演员素质的重要指标。优秀的演员都有良好的表演意识,他们在表演的时候能够将表演意识融入舞蹈中,从而提高舞蹈的渲染力,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也使现场的气氛更加浓烈,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的思想和内涵,体会到舞蹈所蕴含的美。随着舞蹈演员的一举一动,观众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或悲或喜。但是在实际表演中,仅凭几个简单的动作还不能营造良好的意境,因此,需要表演者有良好的表演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舞蹈表演中,使舞蹈表演更具有氛围,从而更好地展现舞蹈的精神。

二、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有强烈的表演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舞蹈表演中,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不断刻意练习。这虽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当学生一旦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有影响。因此,在学习中,学生需要能够经得起磨炼,并了解相关知识,要有目标地去学习。在舞蹈教育中,有部分教师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并将学生的考核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舞蹈学习的唯一指标,忽略了教育学生舞蹈练习的自然节奏,更忽略了舞蹈意识的学习和训练。殊不知,舞蹈意识才是学习舞蹈的核心所在。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表演意识时,学生才能够积极、自主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并发挥自己的想象,使舞蹈表演更具有渲染力[4]。可以说,舞蹈者在表演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是舞曲的流露,有十分广泛的含义,如果舞蹈表演者不具备这种能力和表演意识,那么就会使舞蹈表演变得空洞,毫无韵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表演意识作为重点内容去培养和教育,加强训练。将学生的表演意识融入理论教育中,并通过实践去表现出来,这样就使舞蹈表演更具有渲染力。在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内容,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舞蹈表演的意图和目的。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意见,或者利用多媒体教育方式对具有表演意识行为的舞蹈演员的动作进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弥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改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良好舒适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

(二)形象美感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更要让学生学会领悟舞蹈的美以及舞蹈的流畅和形态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美。做到这些,在舞蹈表演中能够为学生加分。在同样的舞蹈中,由于表演者的思想不同、意识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而这部分就是由学生对舞蹈美感的领悟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决定的。如,在《青春有你》中,蔡徐坤总能比其他表演者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就是因为他具有很好的舞蹈美感意识,对舞蹈的动作具有流畅的表达能力,从而使舞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灵动性[5]。由此可见,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具有对美感的感知能力和较高的表现能力的表演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舞蹈的内涵,当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之后,再着重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将这种情感与舞蹈进行结合,使舞蹈具有更高的情感,让观众能够从舞蹈的形态中体会到舞蹈的思想情感,从而使观众能够与舞蹈发生共鸣。不同的舞蹈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是不同的,要想让学生很好地领会其中的含义,就需要着重教育学生的感情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舞蹈中的各项知识和影响内容,如舞蹈的背景、时代环境、作者的感触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舞蹈思想。其次成功的舞蹈表演是讲究与音乐的高度配合的。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舞蹈表演者需要有很好的律动感,要能够随着音乐的旋律做出相应的动作,使舞蹈与音乐高度融合。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

舞蹈表演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作品需要舞蹈表演者能够站在不同的角色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将舞蹈融入角色中,传达出不同地方的情感。因此,学生在学习不同的舞蹈表演课的时候,不仅要能够深刻领会舞蹈相关的知识,还要对相关人物角色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将舞蹈的精神内涵真正表现出来,让观众有更好的感受,从而使舞蹈具有更深的精神内涵,而观众也能够深入体会到舞蹈精神和情感的表达,从而使舞蹈更具有感染力。舞蹈是跟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代的人对舞蹈有不同的追求。因此,它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而在舞蹈表演中,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舞蹈表演的两大重要因素,它们能够赋予作品更大的感召力。在设计舞蹈的时候,需要表演者将表演意识和想象能力贯穿到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从而使舞蹈表演的精神更加丰满。如果表演者一味按照实际来表演,可能会使舞蹈缺乏思想和灵动性,从而降低了舞蹈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想象将自己与角色进行融合、统一,通过想象赋予表演一些新鲜元素,让传统的作品跟上时代的步伐,重新焕发光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清楚教学的目的,并注重提高学生的表演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舞蹈表演更具有灵动性和感染力,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舞蹈。而就中职舞蹈教育而言,一直以来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针对这种问题,教师更需要攻克难题,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具备很强的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从而推动舞蹈事业的发展。

作者:吴玉梅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篇2

舞蹈这门艺术具有突出的表现力,演员利用身体动态来表情达意、塑造形象、感染观众,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演员要有良好的表演技巧和突出的表演意识。舞蹈演员既要具备舞蹈艺术相关的表演能力,还要有对不同舞种的敏感性,要深刻理解所表演的角色,主动体会舞蹈中的情感,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舞蹈的内涵,并运用肢体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培育,也要关注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

一、影响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

舞蹈表演意识与先天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的学生的父母从事舞蹈事业,这样的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会较为突出。目前,先天遗传、后天教育、成长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可,遗传能够造就个体的潜能,环境能够影响人,教育能够改变人,三者缺一不可。每一个个体的遗传潜能都不同,要开发先天潜能,科学的教育、良好的环境必不可少。

(二)后天因素

1.家庭社会环境

民族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生活习俗对个体表演意识有深刻的影响,当然,这种意识也可后天培养,比如,有的家长并非从事舞蹈事业,但从小对孩子进行舞蹈教育,为孩子学习舞蹈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样也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表演意识。这说明,表演意识既与先天遗传有关,也可通过后天教育来强化、培养。

2.学校教育

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学校教育有重要作用。以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为例,影响舞蹈教学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课程设计。中职舞蹈课程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舞蹈课程的设置比较单一,就会影响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在目前的中职舞蹈课程中,课程单一的问题普遍存在,比如,一年级只开设了基本功训练和毯子功训练,二年级增加了初级民间舞课程,三年级又设置了排练课和身韵课,而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穿插舞蹈基础理论课程,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表演意识发展;二是教师的综合能力。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师有三类,第一类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此类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比较扎实,但缺乏舞台经验,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套的问题;第二类是专职表演人员转行为舞蹈教育老师,此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教学能力,他们尽管有良好的表演意识,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在教学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第三类是进入文艺团体后又转入学校教学的老师。他们从事了多年的舞台表演工作,之后又从事教育工作,这类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较强,在舞蹈行业颇有建树,但是,此类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近年来,中职舞蹈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现有的教师队伍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忽视学生兴趣,教学方法未与时俱进等问题。

3.学生身心特点

如今,中职舞蹈专业学生的入学动机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比以往更容易放弃,甚至一些学生还出现了厌学情绪。学生心态的变化还表现在,他们不满足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会主动对教师提出教学要求,甚至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怀疑,在学习上,学生也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多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严重限制了学生表演意识的发展。另外,舞蹈学习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运动训练,有时,学生会出现阶段性的训练停滞表现,而教师的指责也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学习质量。

二、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方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原则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育学生表演意识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具备扎实表演技艺的同时,对舞蹈动作和情感有对应的舞蹈意象、体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终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点滴渗透原则。点滴渗透原则是指,在中职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舞蹈表演意识培养内容。学生要想具备良好的舞蹈表演意识,就要在平时下功夫,在欣赏他人的表演时要细心揣摩、全神贯注,关注其中的细节。在自己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肌肉的张弛动静,做到心领神会。作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遵循点滴渗透原则,这不仅符合舞蹈专业的教学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舞蹈认知规律。二是兴趣至上原则。实践显示,人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能用积极、愉快的心情来探究,这样,认知过程和活动过程就不再枯燥乏味,在舞蹈表演中也是如此。当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时,这种兴趣能够使他们主动排除困难,从而坚持寻求知识、刻苦训练。中职学生的兴趣各有不同,为了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教师需要做到“兴趣至上”,让学生始终对舞蹈表演保持浓厚的兴趣。三是对比理解原则。对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还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对舞蹈表演规律进行研究,形成符合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从狭义来看,就是要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各种对比方法,让学生对表演意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四是氛围创设原则。要提高学生的表演意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造发挥和实践的舞台,单一的舞蹈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模拟舞台表演既能够提升学生投身于实践的主动性,也能够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五是协调发展原则。舞蹈艺术的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舞蹈表演技巧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创造、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基于舞蹈教育的规律,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的审美修养、舞蹈表演能力和创作表现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表演意识的培养方法

1.培养表演兴趣

从心理学来看,兴趣是个体接触、认识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兴趣是持久的,在学习的征途中,兴趣十分重要,否则,时冷时热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舞蹈是一门艺术,要学好这门艺术,学生必须要有强烈的兴趣。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形体训练无疑是枯燥费力的,作为教师,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刚刚入学后,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表达对学生的关心,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在基本功训练上,教师要多用鼓励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选定的舞蹈专业保持恒久的兴趣。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前途和社会需求,有强烈的求知欲,经过几年的舞蹈专业熏陶,其专业兴趣也更加浓厚。教师还要注意的是,兴趣培养并不是单一将学生的兴趣集中在专业范围内,而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只会让学生成为一个四肢发达的舞蹈匠人,如今,社会迅速发展,培育学生的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是培育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客观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多个学科,尤其是与舞蹈相关的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定期为学生推送相关的图文、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护、关心和期待,这种积极的态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表演意识,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从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转化为融知识水平、专业素质、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于一体的综合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构建起宽知识、强能力、厚基础、素质全面的舞蹈教学模式。一是中职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改革的本质是理念、课程观的改革,教师要从教条、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用全新的开放式的姿态对待舞蹈教学,教师要主动树立新型教育理念,让自己成为“平等对话的首席”,成为学生舞蹈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二是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课程观。丰富的课程观是对舞蹈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多层面构建,这种丰富性来自舞蹈的假设性和开放性,这为师生互动、合作提供了渠道。同时,教师要具备关联性的课程观,寻求意义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以学生的表演意识为依托,科学优化课程设置,在传统舞蹈教育的基础上,开设《舞蹈技能理论基础课程》《中外舞蹈史论》《舞蹈作品欣赏》《舞蹈创编》《现代舞观摩》课程等,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家的表演风格、创作思想、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这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博古通今,了解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舞蹈流派、舞蹈思想和舞蹈事件,从而深刻意识到表演意识在舞蹈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如,舞蹈创编课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用现代社会的要求培养多元化人才,培养具有表演意识的舞蹈人才,学生不仅要能够在技术上胜任舞蹈表演,还要具备良好的创作能力,而多元课程的设置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表演意识。三是要让学生积累舞台表演经验。舞台表演实践能够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表演意识,在低年级,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上台机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比如,在六一儿童节,教师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进入中小学,为孩子们表演舞蹈,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生就能克服怯场心理,树立表演信心。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开设《模特表演》《影视表演》等选修课程,以夯实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四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要指即兴表演能力和舞蹈编导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开发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激活学生的表演意识。研究显示,一名出色的演员往往是出色的教学家、编舞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能够让创作、表演、教学等各个环节互相促进,使不同专业的教学协同发展。五是锻炼学生的创编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加入即兴表演的内容,随着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逐步增加创编难度并进行考核,考试内容中要增加与即兴舞蹈创编相关的知识的分值,根据学生的年龄,考试内容要有所差别,对高年级学生,要侧重于其创编能力的考察,从而让学生适应就业和学业的新变化,并有效激活其表演意识。

3.彰显舞蹈课程的地方特色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定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舞蹈采风等特色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艺术精品都根植于民族文化热土,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我国有种类繁多的民族民间舞蹈,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类舞蹈的表演要领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侧重点上,教师可以增加本地区的民间舞蹈内容,让学生学好、学透本地民间舞蹈,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掌握各类舞蹈的风格特点和体态律动,从各类舞蹈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另外,中职学校可根据学校状况、学生情况调整舞蹈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是从积累到提高的过程,不能贪多求快,应当坚持求稳,利用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对舞蹈样式、地域文化产生感性和理性认识,在组织舞蹈体验、传授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述舞蹈的变迁历史、现实状况以及发展历程,让学生朝着会看、能说、善编、可跳的方向发展,成为具备表演意识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三、结语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一直都是一个重点问题,新时期的舞蹈教学应当在培养学生舞蹈技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舞蹈文化素质,培育其洞察力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舞蹈表演,并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作为教师,要对表演意识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从教法、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田玥 单位:淮安文化艺术学校

中职舞蹈教学篇3

随着素质教育开展,教育部大力提倡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中职学生在舞蹈教学上难以快速实现健全发展,中职学生舞蹈学习难以取得质的突破。对优秀的舞蹈者而言,不仅要熟练掌握舞蹈动作,行云流水地表演舞蹈,更重要的是传达舞蹈感情和主旨,掌握舞蹈精髓。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领悟舞蹈本身,以此更好地提升中职学生的艺术素养。

1.中职学生舞蹈表演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肢体表演僵硬

中职学生的舞蹈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中职学生有一定舞蹈基础,但部分中职学生才刚走上舞蹈学习这条路,导致在实际舞蹈表演中存在肢体僵硬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肢体”未达到一定训练量,且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很多之前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在学习时非常吃力,学习动作记不住、动作要求不达标以及动作不熟练等情况非常普遍。而且,舞蹈动作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力、耐力以及柔韧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素养不够,跟不上舞蹈训练进度。在实际训练中,不合适的训练方法也会导致学生达不到训练成果。部分学生为达到舞蹈效果只会反复地对动作进行重复性训练,使身体陷入疲惫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对舞蹈学习没有实质性提升。基于此现实情况,在进行舞蹈训练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采用合适的训练方法。

1.2学生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情不足

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偏低,且处于青春期,部分中职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腼腆,但舞蹈表演需要很夸张的表情进行配合,而部分学生由于害羞以及不好意思等心理影响,没有将舞蹈配以的丰富表情展示出来,舞蹈表演具有一定局限性,导致表演效果难以达到更高层次。此外,部分同学的审美观以及审美意识不到位,缺乏对舞蹈表演正确的认知,对夸张表情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差,认为夸张表情是做作以及狐媚的表现,因此在舞蹈表演中没有办法借助表情更好地诠释舞蹈精髓,过多地掩饰情绪,学生不正视自己的内心,不利于表现舞蹈所传达的感情。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的不自信表现会严重影响舞蹈效果,阻碍学生舞蹈学习能力以及舞蹈综合素养的提升。

1.3舞蹈表演动作延展性差

优秀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整套舞蹈动作如行云流水,和音乐非常契合,融合得天衣无缝。很多中职学生是舞蹈学习的初级入门者,达不到优秀舞者的水平是很正常的,中职学生应不断向优秀舞者看齐。部分中职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更多的是掌握舞蹈动作,只是为记住舞蹈动作而选择去记动作,因此忽略了舞蹈动作延展性的重要性。基于此现实情况,很多学生所表现出的舞蹈动作非常生硬,更多像“套公式”,缺少舞蹈活力,舞蹈效果欠佳,整体舞台表现显得不够高级。

1.4缺乏气息

每个中职学生舞蹈学习的时间并不相同,很多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才刚刚接触舞蹈,作为舞蹈入门者,接触学习舞蹈的时间很短,对舞蹈练习技巧和练习方法的探索时间比较短,缺乏气息对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重要性的认知。气息作为练习舞蹈的关键要素,对舞蹈动作的呈现以及舞蹈气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而舞者气息不够很容易使舞蹈动作和肢体缺乏生气和活力,舞段和舞段之间缺乏顺畅感。

2.中职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培养和训练的意义

2.1有助于学生养成舞蹈习惯

舞蹈习惯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表演的艺术形式,通过肢体语言以及表情等传递舞蹈所蕴含的文化以及所诠释的感情,因此舞者在表演过程中的状态非常重要。而舞蹈状态的养成取决于舞者在日常训练中所累积的舞蹈习惯意识。舞蹈表演意识能帮助舞者更加准确地把握表演过程中塑造的角色感情,能更加生动地传达出舞者想要传达的含义,让观众们能在观看过程中更加舒适,让舞者在表演中更加自然,因此对于中职舞蹈教学过程,舞蹈表演意识不可或缺,而有效训练能准确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使学生对肢体表现更加熟练,表演更加成熟。

2.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形象美感认知

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表演意识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形象美感意识。舞蹈教师在训练时,通过引导学生的舞蹈思路,深化学生对舞蹈本身的认知,使学生更能体会舞蹈所表达的感情,促使学生在表演时更能把握每个舞蹈动作的节奏以及情绪等,最终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形象美感的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舞蹈本身的韵律,帮助学生更自然地舒展肢体动作,展示肢体语言,增强舞蹈的连贯性和美感,便于学生掌握舞蹈节奏,使音乐和舞蹈能更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提升舞台效果,增强舞台高级感。

3.中职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策略

3.1基础训练是开发学生肢体语言的重要课程

基础训练作为舞蹈学习中的重要课程,对提升学生舞蹈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开展基础课程过程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舞蹈素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充分表明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只有在基础训练课程中,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才能使学生后续舞蹈课程开展得更加顺利。学生在接触舞蹈学习的初级阶段,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肢体僵硬,舞蹈动作缺乏生气;舞蹈动作不协调,出现同手同脚以及顺拐等现象,该阶段学生缺乏舞蹈表演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需要通过基础课程训练,提升学生舞蹈能力,比如学生表演艺术所需要的力量性、柔韧性、协调性以及灵活性等,使学生的日常舞蹈动作完成得更加完美。

3.2剧目是舞蹈表演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

部分中职学生是舞蹈初学者,其表演技能和表演能力都有待提升。很多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相对偏低,舞蹈肢体语言不够娴熟,所以舞蹈表演所呈现出的效果欠佳。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选择舞蹈练习时应选择相对简单的舞蹈剧目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步提升舞蹈专业素养。若学生一开始就选择难度较大的舞蹈,一方面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过程较为艰辛;另一方面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畏惧舞蹈学习的心理。

3.3开展艺术实践增强学生的表演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职学生舞蹈学习中,艺术实践活动有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训练和舞蹈表演时完全不一样,课堂训练是不断改善不完美的动作,从而实现舞台上的完美呈现,而且舞台上学生的表演欲望会更加强烈,学生会以最好的状态呈现舞蹈效果。学生要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多争取在舞台上历练的机会,丰富舞台经验,提升舞蹈自信,使自己的舞蹈更加成熟。此外,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剧目,将舞蹈优势发挥到最佳,最大化提升学生表演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丰富学生舞台经验,提升学生舞蹈学习能力,掌控更多的舞蹈学习技能。

4.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不仅需具备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艺术能力。中职舞蹈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但中职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应深刻意识到自身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提升舞蹈能力,使自身肢体语言能完美诠释舞蹈的内容主题和情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基础课程以及艺术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增强舞蹈学习能力、舞蹈表演意识以及舞蹈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琳霭.浅谈提高中职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6(07):50-51.

[2]李绘.舞蹈基础教育阶段舞蹈表演意识的开发与培养[J].戏剧之家,2016(04):151.

[3]毛侃.论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起”和“收”的重要性———以学生舞蹈感觉和表演意识培养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324.

作者:黄越 单位:江苏省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