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7 16:04: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高校大提琴教学分析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得到广泛关注,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方面,近几年学习大提琴的人数逐年在增加。大提琴作为弦乐器家族中最接近人声的乐器,登上历史舞台已达两个多世纪之久,其音域宽广,音色热烈,被称为“人性化”乐器,其最高音比女高音的DO还高出三度,其最低音比男低音的FA还低四度,大提琴是弓弦乐器中的能够包括全部的人声音域,其演奏以接近人声、扣人心弦的旋律为特征,其声音使人感到温暖、真挚和亲切。我国大提琴的发展离不开大提琴教育家的辛勤努力,老一辈大提琴教育家朱永宁、马思琚、王连三和王友健等老师为大提琴的普及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王连三的《采茶谣》、丁孚祥的《西北民风舞曲》和刘庄的《浪漫曲》等推动了我国大提琴教学体系的建立,从而形成目前较为科学的大提琴教学模式。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演奏学派相互学习与融合,对我国大提琴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不过,在实际的大提琴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大提琴教学经验,提出一系列解决思路,以期促进大提琴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1、审美教育得不到重视
审美能力作为音教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对于学生建立音乐教育思想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学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不注重审美教育是当前大提琴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2、不注重实践锻炼
大提琴教学不同与其他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学,其以实践为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巩固、提高并有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大提琴学习,然而,目前的大提琴教学中,对其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3、教学方法及手段急需完善
许多大提琴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准确,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是单一、匮乏,致使教学效果差、不受学生欢迎,严重影响着大提琴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
4、忽略基本功的练习
练琴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扎实的基本功非常重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片面追求演奏技术,而逃避练习基本功,不注重音阶及练习曲的练习,仅对乐曲感兴趣,即便对乐曲内容理解的很透彻,而由于技巧不能运用自如,致使其在演奏过程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演奏效果大为逊色。
5、宣传力度不够
在很多人看来,大提琴只是一种伴奏乐器,并非舞台上的主角,此外,大提琴音域较低,仅仅适合演奏抒情类乐曲,不适合热情、欢快的乐曲,这是对大提琴的作用没有正确认识。作为弦类乐器,学习的难度大、时间长且费用较高,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学习大提琴的人数相对较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少数人学习乐器的效果比不上一群人一起学习。大提琴若一直是“小众”乐器,则会失去广大学习人群这一深厚的群众基础,便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三、提高大提琴教学效果的对策
1、培养学生特别是低龄学习者的兴趣
对于尚没入门的低龄学习者,大提琴教师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与之耐心的交流,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喜爱大提琴,再从最简单的知识讲解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而非被迫接受;对于成年的大提琴学习者,要格外注重激发其兴趣,激发方式包括两种:尽可能多的欣赏大提琴演奏作品,激发他们对高品质音乐的崇拜;此外,多组织或者参加大提琴演奏比赛,相互观摩,共同提高。
2、根据不同学习目的实施针对性培养
对于以培养特长为主的学生,大提琴教师应该多注重对其兴趣的培养,同时帮其掌握基本演奏技能,实现其能够独自弹奏简单曲目;就于高校学生而言,教师需准确定位其未来发展,降低课程难度,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构建适合师范生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3、注重大提琴演奏过程中节拍、节奏和速度练习
节奏、节拍和速度作为音乐作品灵魂的塑造师,正确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和速度就大提琴演奏而言非常重要。大提琴演奏过程中的节拍、节奏和速度,对演奏者而言,其关键不是如何选用,而是如何更好地将作品内容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所以,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必须掌握乐曲中节拍的强弱规律,熟悉音符时值的比例关系,掌握节奏速度,并通过长期实践,使之可以在内心形成节拍、节奏和速度的正确感觉。
4、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
音乐听觉指的是演奏者对音乐的节奏、音色、音调、风格及力度等方面所具有的感受力与想象力。在演奏乐曲时,能让内心的音乐听觉控制演奏全程。当然,演奏者对乐曲的感受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对乐曲的处理就会发生变化,同一首乐曲,每一次演奏,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一个好的演奏者,需要不断地将对自己音乐的感受积累,并不断创新,从而实现真实的情感表现。
5、掌握不同乐曲风格及表现手法
若想完美表现音乐作品,必须熟练掌握不同乐曲风格及表现手法,包括两个因素:首先是风格和手法,其次为娴熟的技巧。演奏过程中要将琴弓力度的强弱变化与揉弦相结合,要求演奏者需要具备对音乐作品细致的分析,切实增强音乐表现力,最终实现“人琴合一”的最高境界。
6、引入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教育呼唤现代教学手段,在当前大提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传统教学进行必要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来辅助教学,通过各种音频及视频生动地向学生传授大提琴技能,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7、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量体裁衣,因为每一个学生表现乐曲的能力和掌握技巧的能力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大提琴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因材施教,采用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综上所述:大提琴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对美的感知,作为大提琴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对大提琴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袁博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高校大提琴教学篇2
一、大提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大提琴在我国仅有两个世纪的历史,在国际交流互动合作及老一辈提琴教育家的共同努力下,各个演奏学派互相学习、相互融合,促进了大提琴的健康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大提琴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主要从学校、学生及社会三个方面分析。
(一)学校方面
首先,对审美教育不重视。在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其不仅影响到学生音乐教育思想的建立,也决定了学生的教学能力。在大提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对审美教育不重视。其次,教学中忽略了实践锻炼。大提琴教学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学重视理论学习不一样,大提琴教学主要为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巩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丰富的实践活动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大提琴的积极主动性。但是当前大提琴教学中,主要还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锻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后,教学方法单一,亟待改进和完善。
(二)学生方面
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大提琴基本功练习的不重视。在大提琴教学中,除了教育者外,还有来自学生自身的问题。大提琴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但是在大提琴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单纯追求演奏的技术,忽略甚至逃避对基本功的练习,再就是不重视音阶的练习,一味追求乐曲。虽然学生对乐曲的内容理解透彻,但是因为不能灵活自如运用技巧,那么在大提琴演奏中往往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结果,使演奏效果大打折扣。
(三)社会方面
社会大众对大提琴的认知停留在其只是一种伴奏乐器,并非舞台的主角。加之大提琴音域较低,在演奏中只适合抒情类乐曲,很难驾驭热情、欢快的乐曲。这种见解是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大提琴的作用。
二、提高大提琴教学效果的解决对策
(一)培养学生尤其是低年龄学习者
在大提琴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互动交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采用趣味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学习,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发自心底地喜欢和接受大提琴教学。在教学中,教育者可分享经典大提琴演奏作品,激发学生对高品质音乐的热情,组织学生参加大提琴演奏比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针对学生的学习目的,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教育者针对学生学习大提琴的目的采取相应的培养方式,例如对特长的学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演奏技能,让他们能够独自弹奏简单的曲目。针对高校学生,教育者应针对其未来定位,降低课程难度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构建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在大提琴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对传统大提琴教学进行相应的创新改革,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优势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各种音频、视频等,将大提琴技能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生动,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丰富教学方法
大提琴教学方法应当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每个学生表现乐曲的能力和掌握技巧的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大提琴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因材施教和灵活多样的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大提琴演奏能力。
三、结论
综上可见,大提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美的感知。本文主要从学校、学生及社会三个角度分析大提琴教学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改革以及因材施教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大提琴的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仲秋 单位:兰州文理学院
高校大提琴教学篇3
高校近年来对音乐的重视逐渐增多,大提琴作为一种非常有感染力的乐器,进入高校课程中,在宣扬艺术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激发自身更多的音乐潜力,培养更优秀的音乐人才。大提琴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其课程在高校可以快速发展,但在实践教学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解决问题,促进大提琴教学的发展。
1高校大提琴教学的现状
大提琴具有音乐表现的独特魅力,在高校教育中发展迅速,相关教学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对于西洋乐器接触机会越来越多。高校大提琴学生除了能够获得乐器技术上的指导,还能更清楚的了解其文化内涵。
(1)高校大提琴教学学生培养存在盲目性。我国专业大提琴培养院校教师基本饱和,九大音乐学院连年扩招,学员不断增长,导致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缺少系统性、目的性。就普通高校而言,对于音乐表演技术性人才教育没有目标,教学没有就业性的方向,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如今大多高校对于大提琴教学不够重视,投入的积极性较少,导致学生无法更细致地了解相关课程,对于就业方向更加迷茫。
(2)高校大提琴教学缺乏因材施教。如今高校大提琴教学方式较单一,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使用教师熟悉的教课方法、内容,却忽略了新时代下学生对课程理解的方向,降低了教学质量。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相比,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相关培训,每个学生自身素养各有差异,造成大提琴演奏水平不一。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是传统的教育形式,会削弱学生对大提琴学习的兴趣,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3)高校大提琴专业招生目标不明确。大多普通高校考入大提琴专业的学生,通常都是来自于普通中学,没有经过正规的相关训练,经过艺术培训的学生非常少。因此,学生在学习大提琴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先天条件存在的不足,或者对于大提琴技术性理解不足,都会影响整个学习进度。长此以往,大学生对大提琴的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对自己的学习也失去信心。若对大提琴专业的招生不够明确,没有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专业选择指导,影响学生自身就业方向的选择,对学生和学校都有些不负责任。
2高校大提琴教学的对策讲解
面对当前高校大提琴教学水平的参差不急,需要不断寻求教育的改革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并能够明确就业方向。我们不断探讨高校大提琴教学中有效对策,结合学生本身情况,给予更有力的教学支持。
2.1提升大提琴学生心理素质
高校大提琴教师在培养大学生技术性知识的同时,需要重视其感情的投入及音乐表达、演奏等心理素质的综合提高,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的不只是基本功,还要综合、稳定的心理素质支撑。在大提琴演奏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消极的各种情绪,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调节,在完成一次成功的演奏后,应该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信心,不断积累更多舞台经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2重视大提琴学生乐曲分析能力
一个作品的完成,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基础技术的基础上尝试各种手法对作品进行展示,进而增强自己对作品的音乐表现能力。注意音乐表达中,引导学生正确的呼吸、唱的方式,结合乐器的展现,可以提高大提琴整体的音乐表现力。掌握乐曲中真正的意义、内涵,进而帮助学生多角度认识乐器及作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高音乐表达的创作空间。
2.3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同步发展
一次优秀的演出,重在大提琴演奏者的技艺和感情的投入,因此对于作品的演奏效果,应该做好情感和理智结合的投入。对作品背景、内涵等等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练习强化技术,并通过想象、理解等丰富的思维,强化学生对于大提琴演奏的多元化展现。在精神、情感综合投入中,会促进学生大提琴演奏发生更大地进步,取得更理想的成绩。整体而言,高校大提琴的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解决,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强化专业素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素质性人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大提琴的教育和学习之路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媛.浅析大提琴普及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教育,2015,(6):204.
[2]胡春姣.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J].明日风尚,2017,(21):123.
作者:邢刚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