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1 10:40: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高校陶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3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四坝文化的简介
安志敏先生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甘肃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出土的大量特色陶器命名为四坝文化。之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在玉门火烧沟、酒泉干骨崖、民乐东灰山遗址等地出土了千余件陶器文物,它以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彩绘图案,继承又区别于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的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四坝文化。代表四坝文化的陶器多以罐、壶器型为主,着彩方面多使用黑色、红色等艳丽浓重的色彩,纹饰方面既有代表形状的三角纹、折线纹等,也有动物纹饰。四坝文化的陶器是我国陶艺文化发展史上的特色代表,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陶器,体现了独特的区域特色,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开发幼儿园陶艺课程的意义
陶艺课程是将平面绘画、立体雕刻等艺术,通过泥土塑性或火温定型的方式制成并展示陶瓷工艺的一门课程。四坝文化应用于幼儿园陶艺课程开发上,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了解四坝文化陶器独特的线条美和色彩美,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深远意义。
(一)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动手能力
3~6岁的幼儿智力开发主要通过其动手实践,陶艺课程就是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课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运用高超的技艺制作出精湛的陶器,将历史文化蕴藏其中,彰显出传统文化精神。陶艺课上,一方面,幼儿通过观察、模仿陶艺品,了解陶艺美和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认同陶艺制品,对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幼儿在观察、模仿中发挥联想、想象将平面绘画制成具体陶器作品的过程,是其开拓思维和迸发创造力的过程。
(二)塑造健全的内心世界
泥土以其自然健康的特性和光滑的质感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内心非常单纯,将水与土混合在一起就能吸引其注意力,在玩泥土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乐此不疲。泥土的可塑性非常强,幼儿可以揉出小面团的形状、捏出可爱的小动物、搓成小面条的造型,或直接利用工具,制作盘子、杯子、水壶等。泥塑的形象就是幼儿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内心世界。
(三)促进手脑协调发展
幼儿园阶段是小朋友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发现、了解和创造美。陶艺活动中,幼儿不仅要观察模仿的陶艺作品的形状、颜色,还要在脑海里形成整体架构,从哪一部分着手,捏个大的还是小的,颜色如何选择和搭配,所以陶艺创作的过程是调动幼儿身体和头脑共同运用、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协调发展的活动,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四坝文化在幼儿园陶艺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一)利用环境资源,形成浓厚的陶艺氛围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的窗口作用,让陶艺不仅出现在课堂上,还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幼儿在陶艺课上的照片,或穿着陶艺服,或认真听讲,或沉迷于制作,或专注于烧制,将幼儿学习和接触陶艺的各个环节都展示出来,用他们的笑容、专心、兴趣去感染更多的小朋友。陶艺展示台通过展示幼儿优秀陶艺作品成为幼儿园创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方式。可以选择操场一角构建陶艺文化角,陈列出教师专门为突出四坝文化彩陶艺术而烧制的彩陶罐以及幼儿制作的彩陶罐、盘子等,在每个作品前都写上对应的幼儿姓名、年级和作品名称。陶艺教学不仅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学校环境资源充分展示和宣扬陶艺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
(二)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在幼儿园陶艺课上,不要简单地给出模仿事物让学生自行探索和学习,而是和幼儿一起动手操作,先把泥捏成团,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捏成不同的形状,调动学生的潜在兴趣,在陶艺课上享受自由创作。以四坝文化彩陶为主题开展课程,让幼儿认识四坝文化,了解彩陶艺术。在展开教学前,通过微课要学生展示四坝彩陶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研究探索该时期彩陶的器物造型、纹饰发展和色彩搭配,总结四坝文化彩陶的特点。利用微课和作品展示,让幼儿更深层次地了解陶艺特色。
(三)开展亲子活动,加强家园交流
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教育和悉心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对学生兴趣的支持和对学校对教学内容的参与、认同,将幼儿的教育空间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生活,发挥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性。让亲子陶艺活动走进课堂,是幼儿园开展陶艺课程的重要创新。每学期进行1~2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学陶艺”的亲子活动,孩子跟着家长玩泥巴,家长做孩子的小助手,一起完成陶艺作品。
(四)多样化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陶艺课程宽松、自由的环境为幼儿自主动手提供了更多创造空间,但是也要结合该阶段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思维认知不成熟等情况,适当引导,多样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陶艺兴趣和技能。一是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阶段,对所有学生或个别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给予动作和制作过程示范。二是先让学生自主创作,天马行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再适当引导,开拓思维。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学生兴趣为引导,适当地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大开脑洞,自主创作。
四、结语
陶艺课程的特色性和全面性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图片、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动手打造具有创造性的陶艺作品,同时感受和发现艺术之美和科技之美。为了充分发挥陶艺教育的作用,利用地方资源,将优秀的四坝文化引入课程研发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挖掘、探讨。
作者:邓婕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幼儿园
高校陶艺教学的改革篇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园从2018年开始对陶艺活动课程和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创建“陶泥馆”发展我园特色园本课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经验,从大自然和生活中获取可利用材料、主题来制定陶艺特色课程,体验陶艺作品制作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审美水平、想象与创造力,促进幼儿综合性的发展。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陶艺区的课程实践探究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陶艺文化内涵,明确课程研究方向和组织形式
(一)阅读学习与向大师学艺交流
在2018年08月笔者参加泉州市举办“美育·陶艺”指导教师培训及研讨,前往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福建德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与交流。在2019年专门请专业陶艺老师对我校教师进行技术学习,通过专业的培训和专家的引导,深入了解陶瓷的文化,知道制作陶艺的基本方法。在学习林燕著作《亲近自然,玩沙、玩水、玩泥巴》(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书中“陶之彩·蕴慧焕美”关于陶泥的章节,为我们陶泥中泥塑课程框架发展提供方向。
(二)陶艺课程组织形式
《亲近自然,玩沙、玩水、玩泥巴》书中提倡:“玩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会玩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的理念以及《指南》中指出:“自主性能使幼儿巨大的潜能得到自由释放和充分开发,调动全部智慧,在自主的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再者,陶泥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多样性”“独特性”“创造性”,在陶泥艺术学习中提倡主要以馆区自主学习为主,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为切入口,例如:《生日派对》幼儿可以围绕游戏主题情境制作生日蛋糕、饼干、水果、礼物等物品的创作而后进行游戏扮演。馆区自主学习形式能避免了集中教学很强的目的性、单一性和统一性,教师不进行过多的示范和讲解,多关注幼儿生成的活动,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初步实践研究课程框架,促进陶泥艺术的学习与发展
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通过定期召开陶艺课程的研讨,一方面,我们从季节主题、动物主题、乡土文化以及幼儿兴趣从大自然、生活中去挖掘与陶泥相关的材料,预设陶泥艺术课程。例如:秋天到了,幼儿园的树叶掉落了,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树叶盘》的活动课;在闽南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开展《砖瓦房》在主题创作中,为幼儿提供了生活中常见低结构材料,如:树枝、小石头、稻草、沙子、贝壳、珍珠等生物,支持幼儿创意想象制作。另一方面,通过实践,陶艺课程我们分为四大类别,泥塑、拉胚、彩绘,注浆印模,让幼儿感受泥的特性,游戏陶泥,走进陶艺。具体如下:
(一)泥塑中“趣味拓印”
小班《主题拓印》,我们为小班幼儿提供多主题的物品和材料,如水果主题、动物主题生活物品等让幼儿拓印丰富多彩的图案,既丰富了小班幼儿对各种物体感知,也体验到泥拓印的独特美和有趣;中班《树叶碗》,让幼儿走进自然,贴近生活经验,利用生活自然物———树叶,不同形状拓印出不同的树叶碗,幼儿在揭开叶子的那一刻,树叶的造型、叶脉都清晰可见,幼儿是非常兴奋和喜悦的,让幼儿充分体验树叶拓印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大班《瓦缸》,让大班幼儿追寻传统瓦缸文化记忆,联系现实生活的陶缸陶罐,利用肌理印画磨具、辅助材料及挖掘生活中能够进行拓印的物品并且进行创意想象;泥塑中除了有“趣味拓印”,还有“泥条盘筑”“泥片雕刻”“手捏塑型”以及泥塑特殊材料“挤泥器”的创意运用等。
(二)拉胚
我们在陶艺馆中投放了儿童拉胚机,让中大班的幼儿拉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杯子、汤碗、盘子、衣钵、有趣的花瓶等。在拉胚《汤碗》中,幼儿需要用心的感知在转动的陶泥中随着手姿势的轻微变化及力作用点与泥的变化关系,拇指轻轻地将汤碗施加向外的推力,碗口会变大,轻轻抱紧碗口会收紧。在动手动脑中,探究手势、力度与泥的变化。
(三)彩绘
幼儿可以在自己拉胚后泥塑后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也可在现成的花瓶、盘子、碗、小茶壶等陶器作品上发挥自己的想象,体验图纸绘画与陶器上作画的不同感受。例如小班在陶器上创意涂鸦,中大班幼儿开展青花瓷画,风景画、创意绘画等。
(四)注浆印模
我们在陶泥馆投放大量陶艺石膏模具,将泥浆注入石膏模具中,静待几分钟幼儿就可以做出精美、造型丰富的陶艺作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投放不同难易程度的石膏模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进行选择模具。小班可以选择简单、不需组装的模具如《动物》系列,中大班可以选择如《茶与具》系列,注浆成型之后需要一定修胚、组装多个零部件。幼儿陶泥课程我们主要通过四个类别来推动幼儿有主题、有意识、有系统地陶艺游戏。课程研究一方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生活经验制定相应的陶艺特色课程。另一方面,也从内容的难易程度、动作发展进程循序渐进开展活动课程,建立初步的陶艺课程框架。
三、初步梳理出陶泥教学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陶泥艺术学习与体验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指出: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尽量利用幼儿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情的教育。对此,如何让幼儿在陶艺活动中“玩中学”,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多感官、多形式地充分地感受和探究,促进陶泥艺术的体验
例如在《魅力陶艺》中大量地欣赏各种陶器作品中,利用丰富的图片、动画视频、陶艺作品实物以及聆听陶瓷乐器来调动幼儿多感官,感受陶艺作品的美。在彩绘《青花瓷》中,借助丰富的图片欣赏、实物观察、欣赏青花瓷舞蹈,让幼儿感知青花瓷盘花纹和文化,感受与表达青花瓷独特的韵味。
(二)以问题为导向指导策略,促进陶泥艺术学习与体验
我们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指导策略,启发幼儿进行观察、思考与实践。比如在拉胚《杯子》活动中,拇指可以往下开口开多深?为什么杯子漏底了?首先,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发现。其次,在拉胚的过程中,幼儿是需要控制手的动作不随陶泥的转动而转动,幼儿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动脑寻找自己身体部位一个有力的支撑点控制手不随陶泥转动而转动;在擀平泥片时,如何让泥片厚薄较为均匀,应该在什么位置使力,泥太干应在哪个位置加水;在泥塑中,猜猜这个作品是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陶泥作品会裂开;在注浆印模中,引导幼儿观察模具,猜猜看这是什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促进幼儿陶泥艺术的学习与体验。
(三)观察,教师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
例如在泥塑《动物盘子》的活动中,笔者发现幼儿做的动物耳朵无法立起来,于是我就及时引导幼儿借助支撑后晾干;在擀泥片时,发现幼儿用力不均,泥片厚薄不一,幼儿花了一定时间,薄的地方越来越薄,厚的地方依旧很厚,于是笔者就及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应该再在哪里用力能把厚泥的地方擀薄一些?这样不仅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擀泥片的方法,同时也留出更多时间进行创作。
(四)足够的游戏时间和空间
经过多次实践探索,活动操作实践由原来30~40分钟调整为80~120分钟,充足的时间给幼儿平稳的心理状态和创造提供的保障。例如,我们会在陶泥区放置“时间沙漏”,让幼儿对自己活动时间有一个调控的能力。其次,陶艺活动创造不仅局限于室内,空间和天气允许也可以鼓励幼儿到户外进行创作。最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主观地对幼儿进行评价、建议,当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这样避免教师过度的干预和保护,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这也是幼儿陶艺特色课程的核心和最初的目的。
(五)评价
幼儿的每一个看似笨拙、不完美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和情感,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说一说:我做的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想这样做?我做的这个作品还可以用来做什么?等方面进行表达,为幼儿创造表达的机会和条件,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四、营造陶泥艺术氛围,促进陶泥艺术学习与体验《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陶泥馆的活动环境要营造艺术的氛围,环境对于成长中的幼儿具有默契、耳濡目染的作用,要创造具有艺术氛围的环境刺激,熏陶幼儿的心灵,加深幼儿对陶泥艺术的喜爱。例如馆区播放陶制乐器的轻音乐,营造陶泥的艺术氛围;在幼儿园各个角落摆放陶艺工艺品;以及利用幼儿认真、专注的活动照片布置一面照片墙和将幼儿泥塑、拉胚、注浆印模的作品进行彩绘、烤制完后呈现在馆区作品展示架,让幼儿体会作品从无到有的快乐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陶泥活动是能促进幼儿综合性发展的一门艺术课程,从陶泥课程开发、活动组织形式、有效教学指导策略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探究、完善,初步形成一套从小班到大班的陶泥课程,在接下去的陶泥活动课程和教学的实践探究工作,将继续挖掘幼儿感兴趣、贴近生活经验的活动课程,丰富陶泥课程的内容,让陶泥活动课程和教学逐渐完整化、系统化,并尝试将陶泥课程与美术、音乐、语言等多领域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唐桂珍 单位: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心幼儿园
高校陶艺教学的改革篇3
叶朗在《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指出广义的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它是和智育、德育在同一层次上的三种并列的教育形态,是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范畴和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于1793年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提出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崛起,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和利益,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忧患和危机,浮华的社会与人性的扭曲冲击着整个社会,在此背景下席勒试图通过美育使人的感情和精神力量达到和谐一致。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首先要使他成为审美的人”。现代美育理论于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以来,美育逐渐与美学学科一起在我国得到了融合式发展。然而大众对美育的认知尚存在局限性,美育并不是单纯指一些音乐、美术的课程,而是指美的理念、情操、品格与素养。高校教育应把美育课程扩展到所有学科,而不是只作为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课程。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缺失,会给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弊端。
中国美育发展历程
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这深刻且完整地论述了美育的内在含义,并终身践行将美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明确指出要通过艺术教育、美感教育和素质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教育改革。在诸多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99年6月,美育被正式写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2015年9月,第一个美育指导性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这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美育明确了发展的方向;2019年教育部再次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及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保障。美育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并一度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
高校美育的现状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一书中就曾说道:“心灵的构造和实现都是人类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美育的过程是视觉欣赏美的过程,更是建构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观的过程。高校将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先行者,并将美育发展成学科教育,专注于培养美育职业人才。但是目前高校在美育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单一
当前,高校对美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片面地认为将传统的艺术具体学科开足、开全即是美育,将美育简单地理解为音体美学科的综合体。一些学者认为,每年高校举办艺术节、艺术展览和展演就是美育的呈现,甚至可以认为是美育教学的繁荣。这些狭隘的认识,直接导致美育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高校的美育课程局限于艺术理论的学习,而另一部分高校则着重技能的培养,看似教会了学生一技之长,但是美育课程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艺术课程虽然是开展美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但是要充分论证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需要强调美育所特有的审美世界观培养作用、文化养成作用与综合中介作用,说明美育的特有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都不可代替的。高等教育需要深化美育课程改革,将美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美育的高等教育终究是不完整的教育。
美育尚未被纳入高校通识教育体系
目前高校对美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认为美育课程是为专业院校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阶段,与艺术不相关的学科并没有学习的必要。美育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综合大学里,美育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教育。在实用主义的教育时代,任何与科技相关的专业技术都会被人们所推崇,但是高校未意识到科学知识与美育之间的关系。美育的发展并不像科学技术可以一味追求创新,美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追根溯源,躬身自省。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曾明确提出:“只有处理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才能培养创新思维。”由此可见,只有将美育纳入高校通识学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美育对创造力的培养,使美育在物质改造和文化改造中转化为生产力。正如罗恩菲尔德所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富有创造力。”
发展以高校陶艺教育为依托的美育
朱光潜曾说:“理想的教育不是摧残一部分天性而去培养另一部分天性,以致造成畸形的发展,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从这一角度来看美育,就需要从现有的艺术学科中寻找与美育的契合点来进行有效的探索,大胆地将处于边缘化的高校陶艺作为美育改革的试验学科,具有指导意义。
高校陶艺教学与美育的内在关联性
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过程,与绘画、书法、雕塑以及其他工艺美术有紧密的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高校陶艺教学与美育进行深度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美育是综合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某种艺术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态度。陶艺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艺术产生的源头尝试思考“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从一次次与泥土的碰撞中,体会泥土这种材料在手中不断地变换形状,从而思考如何改变生活。第二,美育与高校陶艺在“知、能、识”三层面相得益彰,高校陶艺教学恰好从技术与艺术两方面入手,不仅教会学生制作日用陶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而且将传统制瓷技艺与现代人文思想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创作出表现当代人理想、个性、情感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高校陶艺教学与美育目的的同一性高校陶艺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实现艺术教育的过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审美需要生产了艺术作品,反过来艺术作品又进一步培养、发展了人类的审美能力。一方面,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即人类生产了艺术,艺术又生产了审美来影响更多的人类,这便是人与艺术之间互相创造的辩证统一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长,尤其是对高级审美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当代社会愈发重视美育的教育功能,并着重从国家层面培养专门人才,以提高国民审美,培养生活的艺术家。高校陶艺教学具有形象与情感相统一的特点,人们常说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不同程度地给人以启发教育,高校陶艺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领略优秀作品的同时,以最直观、最丰富的形式接受审美教育。另一方面,从高校陶艺教学寓教于乐的角度来看,即艺术不同于一般科学知识,而是在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陶艺教学相较于其他艺术学科而言,无论是教学还是作品创作,其所需要的时间都更为漫长,学生常常需要逐渐被艺术形象征服,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陶艺教学的愉悦感并不单纯指娱乐这种感觉,而是在愉悦中融入情感教育,实现对学生心灵的熏陶与浸染。
高校陶艺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却仍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阶段,高校美育的主阵地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艺术课程上,但美育又不完全等同于艺术教育。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文中提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创新的人,而不是培养只会跟在前辈后面亦步亦趋的模仿者。”李政道先生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由此可见,美育的实施是一项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依赖一定的艺术手段,并135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且必须凭借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三种手段。从现有的高校陶艺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方式虽已满足以上三者的要求,但因教育观念陈旧,仍停留在陶艺学科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样便无法满足美育在具体实践中的要求。因此,高校陶艺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高校陶艺教学改革坚持体验式教学法相结合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大卫·库伯创建体验式学习圈,提出学习是系列经验再体验,学生学习是原有经验的再现,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及思考的过程。高校陶艺教学因其学科特点本身具有可体验性,但是并未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因此,需要有更为科学和完备的体验式教学理论支撑。第一,在陶艺教学中将模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给学生足够的体验空间。目前高校陶艺教学注重对传统陶艺技术的继承,缺乏作品创作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校陶艺教学还需从课程开发角度入手,坚持“理论上深度探究,创作中亲身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深入研究陶瓷艺术理论,对不同历史阶段的陶瓷艺术发展背景、风格特征、工艺技法作等进行深入探究,防止浅尝辄止。第二,在学生的创作阶段,教师可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发掘创作的主题,从创作观念到制作技巧技法上加以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总之,教师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陶艺教学改革坚持创作过程与认识过程相统一
高校陶艺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学生的创作过程也有这个特点。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是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世界。所以只有认知而没有感情欲望的作品并不是优秀作品。陶艺教学的心理过程,一方面是感受思考——知识和智慧、能力、技巧发挥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审美行为、品质、道德、世界观体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坚持将社会热点、责任担当融入日常陶艺教学课题中,比如建党百年之际引导学生学习革命精神、英雄事迹等,让学生的创作有史实依据,从而使其创作的作品更加鲜活生动。今后的高校陶艺教学应立足于本地实际,将区域特色融入教学改革中,例如将革命老区、民族风情、边疆地区和艺术扶贫等素材纳入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解决实际的审美困境,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总之,情与知是陶艺教学的一对孪生兄弟。陶艺教学强调情与知的辩证统一,而美育的过程实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从认识能动的情节到表现宁静的世界,在鼓舞情绪、振奋精神、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
高校陶艺教学改革坚持大中小一体化体系
陶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困境,将美育进一步落到实处,但是如果仅着眼于高校阶段,美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而不是片段式教育或阶段式教育。“学校美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艺术课上增强艺术体验,掌握基本艺术知识、基本艺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专项艺术特长”。因此,高校陶艺教学不应只面向专业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让每一位学生享受艺术的熏陶。高校陶艺教学改革与中小学阶段的美育课程相结合,一方面促进了美育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自上而下的美育氛围。在线上教育日益完善的今天,高校陶艺教学只有坚持大中小一体化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高校陶艺教学为中小学美育提供优质美育资源,中小学美育为高校陶艺教学提供改革实践基地,将科学研究与辐射带动相结合,使美育均衡发展。以高校陶艺教学改革为起点,最终推动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高水平的美育,实现审美跨越。高校应从战略高度方面加强美育实践作为建设高水平教育的重要认识,应教会学生树立“有鉴别地面对与接受”的态度。积极应对正在蓬勃兴起的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是现代美育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杰罗姆·布鲁纳.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5]宛小平.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朱光潜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徐玉玲 程红璞 单位: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