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现状

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现状

发布时间:2023-03-02 11:37: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现状

乡村学前教育是乡村教育发展的起点,也是振兴乡村教育的重要内容。乡村幼儿园教师是办好乡村学前教育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指的是对自己作为教师这一专业人员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与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矛盾冲突之下,了解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建设新时代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研究除了从理论层面探讨教师专业身份的困境与重塑之路,就是在实践层面以城市幼儿教师为案例开展调查,缺乏以乡村幼儿园教师为主体的实证研究。因此,从动机驱向、效能体认、情感归属、地位感知和角色确证五个维度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身份建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并探求专业因素、编制因素和收入因素对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有利于较为详细地了解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总体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辽宁省20所乡村幼儿园的417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发放问卷。剔除填写不合格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43份,问卷有效率为82.25%。下页表1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课题组编制的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调查问卷测评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身份建构水平。问卷共22题,包括动机驱向、效能体认、情感归属、地位感知和角色确证五个维度。

(三)数据处理

所有题项均采用7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所有题目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说明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水平越高。课题组运用SPSS26.0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运用LISREL8.7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调查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总体情况及各维度情况如表2所示。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整体均值是6.23分,高于平均值4分。在动机驱向、效能体认、情感归属、地位感知和角色确证五个维度上的平均值分别为6.12分、6.29分、6.33分、6.03分、6.30分。这表明,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现状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五个维度上,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水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情感归属>角色确证>效能体认>动机驱向>地位感知。

(二)教师专业身份建构在各维度的表现

1.动机驱向维度:有15%的幼师不愿终身从事幼教事业

调查结果显示,有96.17%的幼师是出于热爱而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但有15%的幼师不愿终身从事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尽管大多数幼师是因为热爱而选择了这份职业,但是这份初心在工作中并没有得到永葆,仍有部分已经从事幼师行业的教师会选择中途退出。因此,未来乡村幼儿园教师改革,要更加关注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引导教师守护入职的初心,使其坚守幼儿园教育岗位。

2.效能体认维度:有90%的幼师能够从反馈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数据显示,有90%的幼师能够从领导的鼓励、同事的合作、幼儿的进步、职后培训和以往的成功中感受到幼师工作的成就感。幼儿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成功的工作体验、再造培训的学习机会等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其工作信心,使其体验工作的快乐,明确工作的价值,从而在幼师岗位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3.情感归属维度:有85%的幼师能够对工作产生归属感

调查显示,有85%的幼师能够与同事志同道合,获得归属感。归属感是个体与群体之间在心理上的联系,具有归属感的幼师能够与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

4.地位感知维度:有30%的幼师未能感受到教师地位

数据显示,有30%的幼师不认为自己在教师群体中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并没有体会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这可能与幼师的工作性质和传统的社会观念有关。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让幼师切身感受到公众的肯定: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正向宣传力度,重塑幼师良好形象。

5.角色确证维度:有90%的幼师能够灵活调整自身角色

幼儿园教师既是幼儿安全的守护者,也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本次调查结果中,有90%的幼师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幼儿园中承担角色的多样性,并根据不同场景灵活调整,保障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

(三)教师专业身份建构差异分析

1.专业差异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幼师工作动机更明确

为研究专业因素对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水平的影响,本文分别对学前教育专业、其他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教师等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水平在效能体认、情感归属、地位感知和角色确证四个维度中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在动机驱向维度呈现显著性差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身份建构得分明显高于非师范类专业教师。

2.编制差异分析:有编制的幼师对幼教事业更为忠诚

为研究编制因素对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水平的影响,课题组分别对有编制的幼师和无编制的幼师及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显示,有编制与无编制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在效能体认、情感归属、地位感知和角色确证四个维度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仅在动机驱向这一个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讲,有编制的乡村幼师比无编制的乡村幼师有着更高的动机驱向。

3.收入的差异分析:工资水平影响幼儿教师留任动机

为研究收入因素对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水平的影响,课题组对工资处于各个水平的幼师及各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收入的幼儿园教师在动机驱向这一维度有显著差异,在其他四个维度未呈现显著性差异。动机驱向维度中,月工资为1500元及以下教师的专业身份建构水平显著低于月工资在2501元~3500元的教师,同时也显著低于月工资为3501元及以上的教师。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现状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情感归属最高,有85%的幼师能够对工作产生自豪感;角色确证和效能体认较好,有90%的幼师能够灵活调整角色,并从外界反馈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动机驱向有待加强,有15%的幼师表示不愿终身从事幼教事业;地位感知亟待改善,有30%的幼师未能感受到教师地位。乡村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水平呈现出专业差异、编制差异和收入差异,具体表现在动机驱向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幼师的工作动机比非师范类专业幼师的工作动机更明确、有编制的幼师比没编制的幼师对幼教事业更忠诚、工资待遇高的幼师留任动机更强烈。

(二)思考

1.明身份,确定位,提升幼师自我地位感知

依照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如果社会大众对一个组织的评价是积极的,那么从属于这个组织的人会对组织产生积极正向的情绪情感。对于乡村幼儿教师这个群体而言,社会大众往往轻视其职业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乡村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自信和认同感,导致其地位感知较低下。由于历史、社会等因素,我国学前教育起步晚、发展慢,直至目前,尤其在乡村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等地区,还有部分群众尚未认识到学前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家庭和谐、国家进步的重要意义,对幼儿园教师也存在“阿姨”“保姆”等错误认知。我国幼儿教师身份长期不明、地位不清也成为影响社会对幼儿教师群体形成正确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幼儿园教师是在附则中被列入“中小学教师”的行列,在部分关于教师的政策文本中尚未提及幼儿园教师这一群体,政策本身的模糊导致社会甚至不少政府部门对政策理解产生偏差,幼儿园教师长期被忽略或排除在“中小学教师”及其待遇保障政策之外。因此,提升乡村幼儿教师自我地位感知,首先需要从政策层面发力,明确幼儿园教师的法律身份和地位,从源头保障幼儿教师的职业地位。其次,社会需要不断挖掘乡村幼儿园教师先进典型,通过媒体渠道加大优秀榜样宣传力度。最后,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座谈会等活动帮助大众认识到学前教育对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进而重塑幼儿园教师在大众观念中的形象,逐渐提升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职业的地位感知。

2.保待遇,稳工作,提高幼师工资福利水平

课题组研究发现,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编制分配会影响其专业身份的建构,具体表现在动机驱向。在艰苦的环境从事繁重的工作,较低的工资和较差的待遇成为乡村幼儿园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要想保持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必须提高行业内教师的工资和编制等待遇。一方面,有关部门应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政策要求,提升教师的工资水平,绩效工资要对位置偏远地区、教学力量薄弱的乡村适当倾斜。另一方面,要严禁有合格教师来源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和以任何形式占用教职工编制的情况,保障乡村幼儿园教师获得编制。针对没有编制的教师也要不断提升福利待遇,实行同工同酬,保护其在岗在职的意愿,尽最大可能减少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流失。

3.育人才,供师资,提速幼师队伍培养步伐

专业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过硬的专业能力是乡村幼儿园教师胜任保育与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研究数据显示,在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比非师范类教师有更强烈的动机留在当前的岗位中,这与其接受过的专业学习密不可分。因此,要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水平,就要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占比,加大非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一方面,在公开招聘本专业教师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各地政府要积极与师范院校合作,开展定向师资培养计划,保证“入口”供给。另一方面,针对已经在职的教师,要抓住专业培训的契机,利用好送教下乡、校本研修、网络研修等机会,使其树立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的科学理念,掌握保育教育的基本技能,逐步提升专业能力水平,从而加快建设稳定且高质量的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杨雄,杨晓萍.乡村振兴战略下幼有优育的实践逻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4).

[2]肖起清,洪清.聚焦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第二届全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教师教育研究,2021(3).

[3]单文顶,袁爱玲.身份重构: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之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5(3).

作者:申轶群 但菲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