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提升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提升

发布时间:2023-03-20 17:01: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提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制造业正向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以“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为主要特点,正成为各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能否适应发展潮流,顺势而起,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革新。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人才需求都在发生深刻变革。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转型,从国内领先走向全球发展,也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从规模效益向内生增长转型。同时企业人员结构也从劳动密集向智力密集转型,需求结构将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非技能和单一技能的岗位需求减少,复合型技术技能岗位需求增长,设备操作类岗位比重减少,运行维护类岗位比重增加,对人才的职业态度、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行业技术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变化也给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存在,落后专业、适合低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相对过剩,智能制造新产业、新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大量短缺,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智能制造发展新需求存在偏差,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亟须突破。“无有匠师,何来工匠”。为快速适应智能制造的大趋势,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就需要以大师、名师为引领,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突破,全方位拓展教师的视野、更新理念,全面优化“双师型”结构,开展全方位的技术研发、创新和培养、培训,建设一支能适应技术发展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1-2]。

1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1.1助力支持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改革发展的速度,将直接决定着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推进,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而培养一支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又需要高水平教学团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及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能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提供更高层次的技能人才支撑。

1.2鼎力支撑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提质培优的压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师资问题,一方面在于数量不足,另一方面还在于师资水平难以满足要求,主要就体现在“双师型”教师总体数量和所占比例均偏低[3-6]。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对教师不仅有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还对其工程实践、技术研发服务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

1.3适应行业技术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立德树人,师者为先。人才质量和服务贡献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目前,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教学团队普遍存在缺乏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双师素质不高,双师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欠缺,瞄准企业高端设备、核心工艺、关键技术培养人才不够,面向智能制造新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不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培育不到位等问题,创新理念、改革意识不强,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保守,在企业培训、合作研发、技术服务方面也没有对产业发展发挥足够的支撑作用。

2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策略与举措

2.1搭建由领军人才引领的人才梯队

一是按照不同类型领军人才的选拔标准,引进或内部培育选拔,以专业教学为重点选拔教学名师,以工匠技艺为重点选拔技术技能大师,以学术造诣为重点选拔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选拔创业导师等;二是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和专业建设规划的调整,补齐短板,不断引进或培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人才;三是通过在职攻读学位、访问学者进修提高、调整技术方向和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调整优化团队的职称、年龄、学历、技术领域的结构,使其更符合专业建设和教学的要求。

2.2建设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

一是要结合团队建设目标和自身基础或特点,每个团队成员合理设计个人发展规划,制定能力提升方案;二是以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等为核心和引领,建设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提升作为教学创新团队而言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教学能力水平;三是以国家和省技能大师为核心,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术技能大师在技能攻关和绝技绝艺代际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打造具有工匠精神、高超技艺、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实训优秀团队;四是以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企业技术专家为核心,通过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活动,打造技术创新优秀团队;五是以创新创业导师为核心,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与教育教学活动,打造具有创新创业理论功底、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和精通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2.3提升团队成员教育教学能力

一是要积极申报和承担重大教学活动或课题,针对制约本专业领域教学质量提升的共性问题与关键因素,开展系列研究,形成高水平教学成果并运用于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研究与改革推动提升教学能力;二是要建立教学名师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课程团队、科研团队等团队功能,通过传帮带,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业综合改革研究、教材与课程建设、学术交流等活动,着力培养青年教师,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三是积极遴选、推荐团队骨干成员参加国培、省培项目,行业学会举办的教育教学方法、课程与教材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专业或课程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资源制作、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评价与总结、团队协作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四是建立企业技术人员教学能力提升机制,采取自学、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听评课等方式让企业技术人员快速适应学校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五是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积极组织团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师职业能力大赛,通过参赛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修订及课程模块的重构,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2.4提高团队成员技术

技能水平一是以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为基础,在技能革新、技术协作、技能研修等方面,积极承担项目,实施技术改革,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教学创新团队技术技能整体提升;二是与华中数控、中国中车、中联集体等行业知名企业共建专业教师发展中心,团队成员进发展中心轮训,选聘大国工匠或企业领军人才担任团队产业导师和兼职教授,提升团队教师技能水平;三是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建立相关保障制度体系,选派教师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跟岗锻炼,了解行业新岗位体系和技能要求,掌握工程实践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能;四是围绕1+X证书的试点与考评工作,积极开展团队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师培训,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了解所有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的X证书,并熟悉掌握2种以上。

2.5增强团队成员技术研发能力

一是以产教融合一体化平台为载体,整合学校科技研发资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建校企合作科研创新团队,以项目研发技术要素为纽带,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项目推广等合作,激发教学创新团队的技术研发的活力,形成课程教学、技能提升和技术研发的协同育人机制;二是结合已有基础,结合相关课题项目申报与研究,建立面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不同细分技术领域的技术研发小组,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列研究成果;三是要加强推动科研成果或技术研发案例向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的转化,落实和促进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四是加强教学创新团队内部的交流及对外的合作交流,探索设立“智造未来”技术论坛,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催生更多研发方向和思路;五是以课题项目资金为引导、团队建设资金为主体、学校配套资金为补充,加强技术研发相关的实验测试硬件设施建设。

2.6培养团队成员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能力

一是围绕院校和企业的创新创业导师,组建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团队,在团队成员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为其提供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实用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联合企业和其他院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与经验交流,并积极吸纳团队成员参与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提升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以创新创业团队为核心,结合技术研发小组取得的成果情况,依托已有的实训室、创新创业基地等搭建创新创业实践与孵化平台,吸纳优秀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7提升团队成员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全面提升教学创新团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专业领域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注重建设经验与成果的总结与提炼,为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或专业建设等提供可参考案例,带动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一是要引进来,包括聘请境外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承担教学或讲座任务及指导团队和专业建设,引进境外院校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教材设备,引进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国际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设备与相关的培训资料等。二是要走出去,要选派教师前往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相关技术领域的课程体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标准;要选派骨干教师到国际化大企业跟岗锻炼,提升对国际化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的认识;要探索与西门子、ABB等创建产业学院等平台,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拓展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能力。三是培养双语化师资队伍,助力专业群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水准教师队伍,为“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服务,为学生境外实习、就业服务。

2.8加强团队建设经验的总结

宣传与推广一是以教研教改类课题、教学成果奖等的申报为契机,推进教学创新团队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成果案例的总结和凝炼;二是采用对口支援、研讨会、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外宣传推介团队和专业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扩大团队的影响力,并促进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进步;三是结合“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积极向建立合作的境外院校或办学结构宣传推介团队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做法,承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机器人方面的师资培训,对外输出中国特色的职教模式。

3结语

推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快融入智能制造大趋势、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引领,以校际、校企协作共生发展、共享人才、共用资源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团队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和培训能力,深化专业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实现团队师德师风高尚、结构科学合理、负责人能力突出、专业特色优势明显的总体目标,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打造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给智能制造的快速推进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领域高技术技能专业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扬,高正春,李娟,等.“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困境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21(1):56-57.

[2]李国成,徐国庆.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21,37(3):86-89,94.

[3]涂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重要性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9):131-133.

[4]曾照香,李良明.“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53-56.

[5]陈琴芳.职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242-243.

[6]欧阳波仪,易启明,汪炎珍,等.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88-92.

[7]陈超群,胡伏湘.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一流“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18):76-79.

[8]涂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8):116-117.

作者:赖春明 李培 孟少明 陈土军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