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15:16: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政课教学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作用和影响为切入点,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进行教学,既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7(以下简称“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渠道和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实践的反思
(一)从教学实践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因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376。为了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对原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出现的一些不合理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原有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空洞僵化、苍白无力、与学生疏离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固化形态,教学过程中老师唱独角戏、唱独白,搞单口相声、满堂灌输。为此,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1.要从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变。很多老师因为没有把教材话语转变为教学话语,只能照着教材念,没有融入老师自己的思考,也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转变教学话语,因材施教,其结果只能是唱独白。2.要从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变。理论话语具有抽象性,也比较深奥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尤其是“90后”“0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一些流行的话语和词汇,而实际上,每年新的一些流行语,很大一部分就出自当代大学生。从他们生活的语境中结合理论的高度和深度进行讲解和教学,不但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缩短老师与学生的“代沟”,也会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3.从固化形态话语向动态话语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随着时代和理论的创新而变化和更新的,不像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几十年可以不用变。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时代和理论的创新变化把新的思想理论不断融入教学中,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正是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动态化体现,在此过程中,教学话语实现了由固化向动态化的转变。4.由灌输独白向平等情感转变。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独立个体,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并成为主角,采取有效的交流、互动的“对话式”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性教学,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和习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理论魅力、平等沟通、生活关怀、情感共鸣和实效指向等方面的转向”[3],才能有效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唱独白。同时,也使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具有理想导向力、思想引领力、价值吸引力和现实阐释力,使学生的抬头率提高,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活”起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教育。
(二)从教材内容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的内容,“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4]125。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实质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地理环境关乎人类的生存、稳定、和平、发展。“自然”“大自然”是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自然规律的总称,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载体的哲学概念。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从教材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的内容追问,引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首先,立足于教材而源于教材。其次,立足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要向学生讲清楚人与自然关系理念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新的决心,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最后,立足于教材而转化于教学。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从学生特点分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在中学时期学过人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但大多数同学只停留在抽象的认知层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当进入大学阶段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喜欢思辨,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也渴望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高校要针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等特征,引导大学生树立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1.从学生的认知目标上,高校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熟记并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解和掌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让学生从知识层面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也让学生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知002识。2.从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上,高校通过促进思辨能力、概括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能运用唯物史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态环境问题,科学考量自己的学业、情感和职业,阐释相关社会现象,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3.从实现思政目标上,高校通过强化对唯物史观和“两个结合”的认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使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助于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环境的创设
教学环境创设的逻辑演进:1.情境导入:通过播放“恐龙为人类维权”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别短片(微视频)引起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关注。2.问题提出:通过切入教材内容关于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中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引出其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3.问题追问:为什么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设置小组任务,探究讨论:人类文明史上诸多文明古国为何消失?思考“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何只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4.观点“落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5.教学升华:归纳讨论成果,阐述人类文明发展的实质就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6.课堂小结:思维导图展示,作业设置,在升华观点中布置作业,同时强化学生思考和实践。最后,进行教学评价。
(一)情境导入与问题提出———人与自然关系内涵作用和意义
播放“恐龙为人类维权”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别短片(微视频):2022年11月6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召开。与会各方希望凝聚政府、企业和公众力量,将口头承诺转化为切实行动,尽快减缓升温速度、增加气候融资、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在大会开幕式上发布《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今年的极端热浪、干旱和破坏性洪水已经影响了数百万人,并造成数十亿的损失。通过观看“恐龙为人类维权”微视频引发思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1.关乎生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资料,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16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来自大自然,一旦离开了大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但如果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地理环境,会产生生态危机,也可能会导致人类走向灭亡。2.关乎稳定:人类独特生态系统有稳定临界点。当人类的活动能力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系统,突破了生态系统的临界点,导致地球整体升温,冰川两极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将是毁灭性的。为此,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阈而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本质上也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关乎和平:生态资源会引发大规模冲突战争。地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大量丰富的资源,在近代经历工业革命后,至今已经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到处掠夺生态资源,甚至不惜通过发动大规模战争和冲突来实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都与争夺自然地理环境的生态资源相关,自然资源直接关乎人类的和平与安宁。4.关乎发展: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发展资源。人类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得益于自然提供的大量资源,但人类把自然资源长期以来当作免费的资源,当某一区域的资源被消耗完了,造成人类在那一区域无法生存和发展,被迫或主动迁移,该区域的人类文明就此消失。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消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作用于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也愈演愈烈。如果按照人类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很难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50。
(二)问题追问与观点“落地”———人与自然关系及人类文明兴衰进程取向
人与自然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明兴衰断流的缘由。人类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曾断流,而其他几支文明皆因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衰落或消失。或许人类曾经在文明兴盛时期,因为自己能征服自然某些区域取得的胜利而沾沾自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6]313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趋向上,原始文明阶段,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奴婢;农业文明阶段: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关系发生根本改变———自然变为人的奴婢,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生态文明阶段: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7]274因此,要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而处理的关键就在于: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应成为发展的题中之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吃穿住行更放心、更称心、更安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教学升华与教学总结———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挑战
当代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为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迅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对生态安全等造成威胁。威胁着整体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195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的升温速率为0.26℃/10年。2021年,全国地表年平均最高气温较常年值偏高1.01℃,与2007年并列为1951年以来最高[8]。全球地表温度的上升,几乎所有的陆地地区都正在经历更多炎热的天气和热浪,这会引发更多的高温病,让户外工作更加困难,还容易引起野火燃烧和蔓延,甚至造成森林火灾。气候变化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当前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人类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快1000倍。在未来几十年内,100万个物种有灭绝的风险。极端天气、害虫入侵和疾病等威胁也都与气候变化有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种,约占其总数的25%[9]。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当代世界生态环境风险凸显,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担当和应对。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治理,不仅能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展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担当和影响力,而且可化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永续发展带来的风险。
三、课堂教学的创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从理念上、内容上、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课堂教学的创新,不但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也要让大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理念。这样,才能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运用时代鲜活材料,紧跟时代热点,使高校思政课教学真正“活”起来,具有理想导向力、思想引领力、价值吸引力和现实阐释力,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思路上: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在思路上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把思政课程真理性的问题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用真理的力量打动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无鱼可打。由反面典型案例———20世纪发生的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可见一斑,说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遭受的报复和危害;由正面典型案例———河北塞罕坝几代人驰而不息所创造的“绿色奇迹”,让学生理解和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共生的真谛。同时,让学生懂得,我国生态文明是以生态规律为依循、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的文明新形态。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是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是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是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而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因为“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10]363。生态系统是一个系统整体,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相依共存、有机关联的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生生循环、绵延不息,葆有着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根基。
(二)内容上: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引入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科学而深入地阐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创造性讲授了树立什么样生态文明理念,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新的决心,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让学生明白坚持和发展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的重要意义。高校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实质也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绿水青山的诱人景象及其宜居宜业宜游特征,不仅会成为当地人民的生态福祉,而且会使游客、人才和投资者偏爱有加,成为引来“金凤凰”的“梧桐树”和激活土地、劳动力、资产等要素的“催化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一种良性相互促进作用,绿水青山在社会生产中持续“为劳动提供材料”,促进金山银山量和质的双重提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绿色发展,而这又将回馈、绵延绿水青山的生机,保护和改善自然生产力。
(三)方法和手段上:实现育人性与成才性相统一
高校要通过设计适当的问题进行反思,把教学的内容落到实处,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如智慧树APP教学平台、雨课堂学习小组划分、及时反馈等,推动教学活动有效进行。在落实“人与自然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不仅仅是停留在理念层面,既要有具体举措和政策落实,也要有法律规范和监督执行。同时,要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安全屏障,各种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的比例和空间关系得到维持、恢复、优化。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1]210党的十八大以来颁布和实施了大量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文件,建立了最严格的执行机制,以制度力量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体来讲,就是增加碳吸收,减少碳使用,加强碳转换,控制碳排放,最大限度地克制“生存和发展排放”。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设中,要注重处理好四对关系、落实六项举措,即处理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和短期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四对关系;落实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等六项举措。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监管考核体制,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对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作出新部署,进一步理顺环保管理体制,使监管“一杆子插到底”,提出要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同时,各地在建立多场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专项监督长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结语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绿色家园的共同期盼。”[12]要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创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世界新局面。高校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融入思政课程,从思路上、内容上、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不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让高校思政课与时俱进,使高校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具有理想导向力、思想引领力、价值吸引力和现实阐释力,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吴海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1):60-64.
[4]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8]中国气象局.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EB/OL].(2022-08-10)[2023-02-11].
[9]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EB/OL].(2020-03-10)[2023-02-11].
[10]余玉湖,李景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态图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5):42-48.
作者:余玉湖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