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6-107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_葛亮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_鲁迅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

主管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674-5310
国内刊号:46-1076/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海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2552
总被引量:4071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10.0411
立即指数:0.0031
期刊他引率:0.9822
平均引文率:10.8567
  • “革了文学的命”——论“革命文学”的艺术缺失

    作者:王智慧 刊期:2010年第02期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崛起的"革命文学",有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追求,文学的宣传性、煽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与极度张扬,艺术审美性则遭到了空前的集体性忽视。大多数"革命文学"作品因对政治观念的简单图解而沦为粗陋不堪的标语口号;艺术性的缺失更使人觉得"革命文学"实乃"革了文学的命"。

  • 乡土叙事中的直线与循环历史观

    作者:禹建湘 刊期:2010年第02期

    直线历史观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当现代性成为乡土叙事的最终追求目标时,直线历史观在乡土叙事中得以充分体现出来,意在表达一种对乡土现代性的渴望。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对于乡土的种种破坏,在后现代语境下,一种循环历史观重又返回在乡土叙事中,这种历史观的轮回表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犹疑心态,也表明了中国现代性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雄强女性形象

    作者:刘宁 刊期:2010年第02期

    新中国建立之后,所有工作的重点是在生产领域解放妇女,这不仅为"十七年"文学诞生雄强女性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而且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妇女有幸在政府支持下获得了和男性相同的平等权利。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家庭的模式根深蒂固,所以雄强女性虽能驰骋社会各个领域,却不能改变无法别离家园的历史宿命。更有甚者,波澜壮阔的妇女解放运动带有...

  • 构建当代文学相对稳定的学科形态

    作者:崔志远 刊期:2010年第02期

    同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相比,当代文学尚未建构起相对稳定的学科形态。主要原因是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思潮化"以及由此形成的狗熊掰棒子式的否定性思维。治本的策略是建构文学史的科学评价标准体系。它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基本内涵,一是在历史发展和中西文化浑融的宏阔背景上考察当代文学的自然生成形态,把握其发展走向,二是以开阔的心胸承...

  • 后革命的“转折”

    作者:赵牧 刊期:2010年第02期

    我们已经置身于后革命的时代。后革命的"后",一方面是革命之后,表明革命及其话语已成为历史;另一方面是对革命的反思,表明革命及其叙事的解构化或笑谑化态度已成时尚。其之所以能被当作调侃对象,是因为它不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而成为了充分历史化或者说资源化的事件。它已经不再处于国家舆论严格规约的核心地带,但同时还没有退出民间的集体记...

  • 经典需重新定义

    作者:张军府 刊期:2010年第02期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整体成就相对现代文学三十年,存在被严重低估的现象,已经成为经典的现代作家作品本身成为一种伟大传统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再让我辈追认似乎已无必要。对于新时期文学我们在看到存在问题的同时,没必要自卑而持一种价值虚无的态度,产生不必要的创新焦虑情绪,这样才能用更积极自信的态度去看待前世经典,发掘当今的文学经典,对...

  • 论“个人化写作”叙事立场及其审美风格

    作者:陈璐 刊期:2010年第02期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骤然兴起,一种面对个体生命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个人化写作"在90年代成为突出的文学现象,它对当时的文学秩序和平庸的写作予以激烈的抨击,表达了自身的文学理想和纯粹的创作理念:拒绝普遍意义的话语实践,疏离意识形态化的重大题材和时代的共同主题,更重视个体感受力和想象力,以个人性、主观性、内在性为表现特征,以自言人身...

  • 永恒的生命之舞

    作者:甘莹 甘以雯 刊期:2010年第02期

    《散文海外版》的《百期精华》选编的是100期中100位名家的100篇散文力作。编选时十分看重作品体现出的生命感悟和人文情怀。生命感悟和人文情怀,是散文的灵魂和生命线。

  • 北大评刊(2009年第5期)——看《青年文学》

    作者:徐妍 王琪玮 刊期:2010年第02期

    第9期《青年文学》主打栏目“留学主题文学”领衔推出的是旅居新加坡的青年作家张惠雯的小说《完美的生活》(长篇)。近年因《岛》、《迷途》等小说而引起读者关注的张惠雯,在《完美的生活》中显然试图调整她以往小说注重实验的倾向。她不再醉心于女性视角下现代小说的形式实验,转而讲述都市饮食青年男女的婚姻和爱情。为了故事的通俗与好看...

  • 看《中国作家》

    作者:季亚娅 林碧鸢 刊期:2010年第02期

    这两期的《中国作家》让人想起王国维的一句话,眼界始大,境界始阔。这改版之后一路艰难的“突围”,有心或是无意,逼仄或是从容,终于开始有点渐入佳境的意味。第9期作品在纵深与宽广两个向度上均呈现出令人难忘的“中国”经验,它是海外与海内、历史与现实的拥挤、碰撞与潮水般喷涌,几乎每一篇都可圈可点。

  • 看《收获》

    作者:颜妍 刊期:2010年第02期

    《风和日丽》(艾伟,长篇)的结尾,是杨小翼随着游客一起参观已经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的自己的童年故居,听导游介绍身为显赫将军的父亲和母亲的爱情故事,那故事对她而言,浪漫得近于陌生。正是寒冬风和日丽时,站在故居阳台上的杨小翼潸然泪下,这是“放下”的时刻,她要放下的正是之前50年的山高水远——不被承认的将军血脉,敏感的私生女出身...

  • 看《上海文学》

    作者:顾虹 刊期:2010年第02期

    关乎来年的征订数量,原本满心期待9、10两期《上海文学》会有出挑的表现,不料绝大多数小说都没什么作为,有的甚至连差强人意都够不到,读来难掩失望。倒是被排在第9期边角的短篇《好笑的爱》(黄雯),却以新鲜的经验给人不少的惊喜。

  • 看《当代》第5期

    作者:张岩雨 刊期:2010年第02期

    适逢建国60周年华诞,《当代》奉献的长篇纪实作品《解放战争》(王树增)在本期刊登完毕,作家王树增用其独有的视角对这段历史进行勾勒叙述。在宏观上,他纵观全局,对战争的总体布局做全方位的勾勒,对国共作战区的战争局面和各大战区之间的不断变幻的关联做全景式的再现;微观上,作者在对大量书面历史材料和口述历史材料的占有和消化的基础...

  • 看《人民文学》

    作者:陈思 刊期:2010年第02期

    本期最值得评的是毕飞宇的《睡觉》(短篇)。毕飞宇惯用女性主人公内视角来构筑叙事,从《青衣》、《哺乳期的女人》开始,他总是郑重交付给读者一种带血的入木三分。然而到了《睡觉》,滋味却与之前的作品迥然有别。小美大学毕业就“入了行”:从没恋爱过的她跟了温文尔雅、不失浪漫的“先生”,成为了时下人们熟知的“二奶”。谁知“先生”的...

  • 看《十月》

    作者:丛治辰 刊期:2010年第02期

    出生于1980年的南飞雁21岁时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相比少年成名的诸多“80后”明星,出道并不算早,但是至今也已9年。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大瓷商》以此前少有人关注的豫商的历史与文化为题材,对于一个年不满30的年轻人来说,无论如何算是大手笔。在写作这部作品时查阅大量文献,亲至实地调查,在第一手的经验当中萃取小说的材料,这样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