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6 19:44: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的意思;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
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学习重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学习难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具与媒体演示电流表、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投影、微机、挂图、手摇发电机一台、小灯泡。
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由以前学过的奥斯特实验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
现在我们所用的发电机是可以产生电,它是由磁产生的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能生电?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12min)
1.由奥斯特实验,当导线中能有电流时,小磁针会转动,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让小磁针转动,导线中会不会有电流产生呢?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了运动,那么反过来,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先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
3.【实验】课本图8.5—1所示的装置,探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电流。
培养辩证看问题的习惯
反过来思考习惯的培养
4.尝试的角度
(1)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2)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这说明没有产生电流;
(3)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导线中产生了电流。
(4)将直导线在磁场中斜着运动,电流表指针也发生了偏转,说明导线中产生了电流。
【结论】如果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我们把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视频】电磁感应现象。
(二)发电机(12min)
1.老师出示发电机模型。
〖实验〗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
〖实验〗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现象】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
2.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1)【发电机的构造】
看书后回答:发电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它是由磁体、线圈、滑环、电刷组成。与电动机相似,但没有电动机的换向器。
(2)【工作原理】
当线圈在外力的带动下在磁场中转动时,线圈的两个边分别切割磁感线,且切割的方向不同,所以它们主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也不同,这正好使线圈沿着某一个方向向外流出电流。
当线圈转过图中的这个位置时,两边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变成了倾斜的方向,使得切割磁感线的条数减少,故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减小,所以出现一大一小的指针摆动现象。
当线圈转过了180度以后,线圈的每条边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故它们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也会相反,所以还会出现电流表指针方向一会儿向左偏一会儿向右偏的现象。
(三)交流电(6min)
1.概念: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变化两次,所发发电机发出的电流方向是周期性变化的,我们把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电流,简称交流。
2.频率:在交流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线圈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我国照明用电的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秒。
3.交直流电的转换
如图8.5—4所示的发电机发出的是交流电,因为线圈本身产生的就是大不上、方向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如果我们把两个圆环换成一个换向器,它就可以把线圈内产生的交流电经过转换,输出的是方向不变的直流电,但大小也是要周期性改变的。
(四)实际发电机的构造(5min)
1.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小型发电机采用线圈转动,磁场不动的方式;大型发电机采用线圈不动,磁场转动的方式,因为大型发电机的电流大,电刷与滑环间容易产生电火花,很不安全,故采用旋转磁极的方式发电。
2.【能量的转化】发电机发电过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际发电是由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
(五)话筒的原理(5min)
作用:把振动的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原理:振动声音的运动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这样线圈中就产生了变化的电流。
尝试失败不一定都是坏事,起码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
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先由直观的现象吸起讨论的话题
原理图直观、明了,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
工作原理以简约为主,主要针对一个原理图说明一下大致的过程即可
把它与演示的现象、照明电路结合起来是不难理解的
体现了了从物理走社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磁生电的知识,认识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了发电机的构造、原理和工作过程,知道了交流电的一些基本常识。
磁能生电是有条件的,即当导体切割磁感线时能产生感应电流,这时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就是根据这样的原理而制成的,发电机由磁体、线圈、滑环、电刷组成,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线圈两边的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线圈中就产生了感应电流,由于线圈的转动,线圈产生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这样的电流我们叫做交流电,把这样的电流直接输送出来的发电机就是交流发电机,如果输出时通过一个换向器,则就成了直流发电机。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1.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二、发电机
1.原理:电感感应现象;2.构造:磁体、线圈、滑环、电刷组成。
三、交流电
1.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2.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四、实际发电机的构造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大型发电机的电流大,通常采用旋转磁极的方式。
五、话筒:把声音振动在磁场中转变成电流。
这节课的内容也较多,但教材中明显地去掉了原来抽象难理解的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代之的是对原理的简单介绍,几句话,我们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也是关键,实践证明:不过深地追究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只是对图8.5—4作一个简单的描述、趋势分析即可。
关键词 彩色电视机;原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036-02
彩色电视机是在黑白电视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彩色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黑白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化,加入了新的技术。彩色电视机的维修相对于黑白电视机也复杂一些。在进行维修时,要根据利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操作,提高维修水平。
1 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人眼彩色视觉特性来看,在彩色重现这一过程中,重要的就是使获得的彩色感觉与原景物相同,而并不是要求将原景物光谱进行还原。彩色电视机的设计以及工作原理是以三基色原理为依据。所谓三基色原理就是,任何一种色彩都是以另外三种色彩的相互混合而制成的。这也就表示,只要是选定三种基色,就可以混合出任何一种色彩。
彩色电视机就是以人眼机能及三基色原理为基础,设计出显示器及彩色摄像机。
在一般的彩色电视摄像机中,是利用三个摄像管对光学图像中的红、绿、蓝分量进行分别拾取,以此来模仿人眼中的三种锥状细胞,来使彩色电视信号中的红、绿、蓝三种基色分量得以形成。CRT显示器彩色显示的基本原理是由加性混色法则构成的。将大量由红绿蓝三种基色所组成的荧光粉点涂在彩色荧光屏内表面上。荧光粉是一种化合物,在接受电子轰击之后会发光,它的发光强度是由电子束强度来决定的。在图像重现的时候,利用接收到的三基色分量对三个电子枪进行控制,对相应颜色的荧光粉点进行轰击,由于荧光粉点比较小,在一定距离进行观察的时候,通过人眼的混合作用,使我们看到的混合色是均匀的。
2 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巧
在笔者看来,要想掌握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巧,提高彩色电视机维修的水平,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做起:
1)对彩色电视机机电路能够科学分析
在进行彩色电视机维修时,要想将故障迅速排除,前提条件是要能够对电路进行正确识读及分析,对电路的识读及分析快慢是修理工对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具体反映。一般来说,对专业知识以及基础知识掌握越广越深,对电路的分析也就越透彻,也就能很快找出故障。掌握一定的识图方法以及技巧对分析电路是有帮助的。
对电视机电路图的识读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即了解电视机电路图原理,画出电视机功能框架,解决电路图中疑难,最后对故障清楚了解。
首先,对于要进行分析的系统基本工作原理要有进行学习和掌握,并且能够应用到各电路分析中。
第二,要将分析的原理图,根据各个部分的功能将功能方框图画出来,这样一来,可以使电路图更加简化,而对系统的认识却是更加深化。有助于弄清原理图中各个方面的联系。
第三,对于看不懂的电路图要借助有关工具书或者是利用网络来进行查找,并且将其掌握。
2)掌握常见维修方法
在彩色电视机的维修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维修方法:
(1)电压法
所谓电压法就是利用万用表对电视机内部各点的电压进行测量,它在对电路进行判断的方法中最快捷、准确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电源电路的末级关键点电压进行测量,基本上能够将故障发生在哪个部分判断出来。
在开关电源中电压法的应用:
开关电源与负载电路是靠开关电源中各个电压的输出端来进行来进行连接的,对各输出端电压进行测量,能够将开关电源电路是否是正常工作判断出来,还有故障出现在那一部分。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各个输出端电压和原理图中的标准电压是相同的,这表示电源是正常的;
第二,各个输出端一直没有电压,这表示开关电源出现故障;
第三,只有一个输出端没有电压,其他输出端都是正常的,表示在开关电源中的直流输出电路出现故障;
第四,各输出端的电压与电路图中的标准值相比要低5%,这表示开关电源滑的工作是正常的,有可能是电源开关发生故障,也可能是负载电路发生故障。
(2)电阻法
电阻法主要是对电路中的短路、击穿、开路以及严重漏电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单元电路来说,利用对单元电路电压输出端电阻的测量,能够判断出单元电路中是否存在漏电现象,以此来对电路中是否有短路现象进行判断。
在开关电源中电阻法的应用:
电阻法是对开关电源各输出端电压进行测量,从而判断输出端和负载是不是有故障。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比较低或者是没有输出电压时,利用电阻法可以对开关电压各端电阻值进行测量,从而判断出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是不是有故障。可能的测量结果有:
第一,输出点的电阻值近似于0,或者是小于正常值,这表示在输出端都短路或者是漏电现象。
第二,输出端的电阻值超出正常值很多,这表示在输出端有开路故障出现。
第三,各个输出端的电阻都是正常的,表示在单元电路内没有故障出现
(3)电流法
电流法主要是对输出端是不是有过流故障以及输出变压器是否出现局部短路进行判断。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对输出端的工作电压所供给的电路中某一点进行判断,然后以电流流向为依据,将电流表串入到判断点,电流表所使用的量程是500mA。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一,进行测量时,电流表指针很快由左端到右端。这表示在输出端有严重短路或者击穿现象。
第二,电流表指针不动。这表示所进行测量的输出端电路没有工作电源存在。
第三,电流表指针正常。这表示测量电路中没有故障存在,一切正常。
3结论
彩色电视机在现在生活中的使用十分广泛,电视机维修人员,对彩色电视机的原理依据维修技巧要有一个熟悉的掌握,提高维修水平,将出现的故障及时找出来并且进行合理维修,保证电视机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常伟.快速学习彩色电视机维修理论精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1).
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尤其是电极的判断、电极现象、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燃料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电镀等内容是高考考点,也是学生们最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本教具将电化学教学中的两个知识点,即原电池与电解池放在同一个教学仪器中进行演示,使学生通过比较来学习各自的原理,进一步加深对电化学的理解。
制作材料
木板2块,饮料瓶4个,电流表1个,直流电源1个,开关2个,固定带、螺丝若干。
使用方法
将本教具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液。断开开关S1、S2,将1、2号瓶瓶底上的胶头去掉,通过加液器向1、2、3号瓶中加入滴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使食盐水的水面高于电极的下端。
实验
电解池部分
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例:
工作原理:
阳极:2Clsup>--2esup>-=CI2
阴极:2Hsup>+-2esup>-=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I2
操作方法: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
实验现象:1、2号瓶中均有气体产生,经验证1号瓶中的气体为氯气,2号瓶中的气体为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瓶中的溶液变成粉红色(2号瓶中)。
原电池部分
以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组成原电池为例:
工作原理:
正极:Cl2+2e-=2CI-
负极:H2+20H--2e-=2H2O
总反应:C12+2H2+2OH-=2Hsub>2O+2CI-
操作方法: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l(1、2号瓶中的液面未脱离电极)。
实验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教学效果
将原电池和电解池放在同一实验中,并以电解池部分电解产生的产物为原料来演示原电池部分实验,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比较来学习各自的原理。
1.教材分析: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则必须通过一定的装置。研究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过程和效率的科学叫电化学,其应用很广泛,如电解、电镀、电冶金、电池的制造等,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电化学反应所遵循的规律,知道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同时一些有趣的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树立研究化学的志向。
必修2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的基础上已经学习了Zn―Cu稀H2SO4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本节进一步介绍带有“盐桥”的复杂的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原电池中闭合电路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原电池构成和工作原理的认识、应用。
内容结构上具有上承氧化还原反应,下启电化学腐蚀和防护、化学电源、电解电镀等并与能量转化,元素化合物以及电解质溶液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教材。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已经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基础上学习了Zn―Cu稀H2SO4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正(负)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以及电极反应产物的判断。
能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思维和自学能力,但分析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Ⅰ.知识目标
(1)判断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设计原电池,选用正、负电极的原则,电解质溶液的选择及电极反应产物的判断。
Ⅱ.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3)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Ⅲ 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带盐桥的原电池)
2.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包括带盐桥的原电池)。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发现、讨论法。
五、教学用品
大烧杯、电流表、铜片、锌片、导线、稀H2SO4、苹果、酒精溶液、盐桥。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提出问题:从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并设疑为:
2.学生实验
实验一:将铜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实验二:将锌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实验三: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但不接触
[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产生气泡但铜片上没有,写出离子方程式?
实验四: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并用导线连接(有气泡产生)
实验五:用干电池证明实验四中的正负极
[设疑]①是什么气体?②Cu片上产生H2,是否说明铜片能失去电子?
[提出假设一]铜片若失去电子,应观察到什么现象?
[启发学生思考]铜片若失去电子,应看到溶液成蓝色而实验无此现象,说明H+得到的电子不是铜失去的!
③H+得到的电子哪来的?④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片上?沿导线呢还是从溶液中?怎样来证明?
[提出假设二]若电子从溶液中传递到铜片上的,那么在传递过程中H+就能获得电子产生H+,而实验中却看到的是在铜片表面上看到气泡。电子若沿导线传递则可以用电流表来测定,引出实验六
实验六: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并用导线连接且在导线之间连接一电流表
[设疑]若将上述装置中的稀硫酸溶液换成酒精溶液,电流表指针还会偏转吗?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概括整理]
现象:______,结论:______。
[教师小结](1)原电池的定义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教师设疑]根据原电池构成条件判断: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直接接触,然后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电流表指针会偏转吗?
【实验7―1】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直接接触,然后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铜片表面明显有铜析出,电流计指示无电流通过。
[问题与思考]上述实验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吗?如果没有发生原电池反应,铜片表面为什么明显有红色的铜析出,并且锌片逐渐溶解?如果实验装置就是原电池,为什么电流计的指针又不动,表现出元电流产生?(实验中可单独置―铜片于该CusO4溶液中,以作对比,说明铜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设想]如果要证明上述装置就是原电池,确实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就必须证明锌片与铜片之间确实有电流通过,如何证明?
【实验7―2】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触,再同时浸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移,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在铜片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结论:发生了原电池反应,可以肯定【实验7―1】中的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并且,其中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
现象:随着上述实验时间的延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角度逐渐减小,最终又没有电流通过。同时锌片表面逐渐被铜全部覆盖。
[分析]:由于锌片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在反应一段时间后,难以避免溶液中有Cu2+在锌片表面被直接还原,一旦有少量铜在锌片表面析出,即在负极(锌)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负极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相当于短路了)。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反应终止了,也就无电流再产生。
[教师讲述]:如果我们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的两区域进行再以适当方式连接起来就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电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盐桥来连接。
[演示实验]教材P71实验4―1提出半电池,电极等概念,分析带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描述现象:
解释原因:
[教师小结]
(3)原电池工作原理
(4)电极名称:
(5)电极方程式以及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书写
3.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设置几组课堂练习如下
[思考题]投影: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答案:B、C
[课堂练习]教材P73
T1、T3、T4、T5
[课堂练习](拔高题)已知Al、Mg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分别构成下面原电池A和B
(1)指出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并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从构成原电池的组成看,判断电极的正负除了考虑金属活泼性还要考虑什么?
4.运用原理解决问题
4.1 简单原电池的设计
(1)将反应:2FeCl3+Fe一3FeCl2设计成原电池(右图)。
(2)判断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
负极(铁):Fe―2e―=Fe2+
正极(石墨):2Fe3++2e―=3Fe2+
4.2
[练习]教材P73T2
5.作业(1)教材P73T6
板书设计
一、原电池原理
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要素
(a)电极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②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b)电解质溶液
(c)闭合回路
(d)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四个要素相互联系,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
3.原电池原理:(教材P71页实验4―1为例)
(1)电极反应:正极(Zn)Zn―2e-=Zn2+
负极(Cu)Cu+2e-=Cu2+
(2)电池总反应:Zn+Cu2+=Cu+Zn2+
(3)微粒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离子: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简单原电池的设计(以教材P73T2为例)
(1)根据电池反应写出电极反应式
(2)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极必须能导电。一般负极必须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容易失去电子,多为较活泼金属。正极负极间要产生电势差,所以必须和负极不同。
(3)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一般要能与负极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负极中的电解质溶液中应有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
【关键词】液位 电动浮筒 实验室 在线 校准
电动浮筒液位计是油田开发中常用的液位测量仪器,主要用于各类水、轻烃及其他较为洁净的介质,是油田的锅炉、容器、塔等装置常用的液位测量仪器,也是容器的安全附件之一。电动浮筒液位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气、机械老化易造成测量准确度下降,为了确保锅炉等压力容器的平稳、安全运行,须对电动浮筒液位浮球进行定期校准,以确保电动浮筒液位计测量的准确性。
一、电动浮筒液位计校准的必要性
(一)电动浮筒液位计构造及原理
电动浮筒液位计主要由壳体、浮筒、杠杠、重力(或位移)传感器、信号放大板、表头等组成。电动浮筒液位计是利用阿基米德定律及力平衡原理进行工作。当液面上升时,测量液面高度的浮筒悬挂在杠杆下部受到浮力时,浮筒失去自重,向上浮起,支撑点的杠杆力发生变化,通过称重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测量出浮筒浮力大小,即可得到液面的高度。
(二)电动浮筒液位计误差来源
电动浮筒液位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机械、电气性能的老化,会对电动浮筒液位计的测量准确性构成影响。在运行中,介质中含酸、碱等物质,轻烃介质中含有的硫化氢等物质会对浮筒造成腐蚀或结构,造成浮筒重量的变化引起测量误差;脏的介质在浮筒杠杆护管中结垢,造成杠杆位移变化量缩小引起测量误差;电动浮筒液位计连接部位渗漏,负压所引起的测量误差等。
二、离线校准方法的开展
(一)称重校准法
称重法校准一般在实验室内完成,室温应控制在(20±5)℃,校准设备推荐使用托盘天平及准确度优于M22级砝码,砝码单只规格2kg、1kg、500g、200g、100g、50g、20g、10g、5g、2g、1g,标准电流表和24V直流电源。
1.校准前准备工作。校准前应对电动浮筒液位计进行解体,清洁各部件,检查浮筒无变形、裂缝,破损,检查内浮筒挂钩无锈蚀,定位螺丝完好。称重内浮筒(含连杆、挂钩),以确定称重砝码质量。固定电动浮筒液位计变送器在平台上,确保电动浮筒液位计杠杆为水平位置,在杠杆吊杆端挂上砝码吊盘,将电源连接到电动浮筒液位计的接线端子,流表串连进电源中。选取浮筒液位计量程上限0、25%、50%、75%、100%为校准点,计算砝码值(见式1)。
零点时砝码重量值,应按式(1)计算(1)式中:G0―零点时砝码重量g,P―内浮筒重量g.
满量程时砝码重量值,应按式(2)计算(2)
式中:G0―零点时砝码重量g,P―内浮筒重量g,F―浮筒在测量介质中所受浮力.
(3)式中:D―内浮筒直径mm,H―浮筒测量高度mm,―测量介质密度.
校准点的砝码重量值,应按式(4)计算
(4) 式中:G?n―浮筒在某测量点对应的砝码值g,n―浮筒的测量点%.
2.零位校准。在砝码吊盘上放入计算好的零点时砝码,砝码吊盘静止不动时,电流表应为4mA,浮筒液位计显示值为0。
3.量程校准。在砝码吊盘上放入计算好的满量程时砝码;砝码吊盘静止不动时,电流表应为20mA,浮筒液位计显示值为100%。砝码盘上依次放入25%、50%、75%校准点对应的砝码值,电流表应显示为8mA、12 mA、16 mA,电动浮筒液位计应显示为25%、50%、75%。
(二)水校准法
1.校准前准备。校准前应将电动浮筒液位计进行垂直固定,确保内浮筒与地面自然垂直,对电动浮筒液位计下法兰进行密封。浮筒液位计下部放空阀连接透明软管,透明软管出水口超过浮筒的上法兰。直流电源连接到浮筒液位计的接线端子上,电流表串联进电源中。取浮筒液位计量程上限0、25%、50%、75%、100%为校准点,计算出对应的液面高度。
水校准时液面上限高度按式(5)计算
(5)
式中:H水?―水校准时液面上限高度mm
H―浮筒液位计实际测量高度mm
P实―水的密度值
p?水―该浮筒实际测量介质密度
2.零位校准。当浮筒液位计内无液面时,输出信号为4mA,液位变送器显示为0。
3.量程校准。对电动浮筒液位计内缓慢注水,当内浮筒没入水面1cm时,测量值应有变化;缓慢注水,当液位高度达到25%校准点时,停止注水,稳定20s后,电流值应为8mA,液位变送器应显示25%;缓慢注水,液面高度达到50%、75%、100%校准点时,停止注水,电流值依次应为12mA、16mA、20mA,液位变送器应显示50%、75%、100%。
(三)在线校准方法的开展
电动浮筒液位计在线校准是利用现场的介质,在运行装置上进行校准的行为。
1.零位校准
2.量程校准
3.示值跟踪检查
三、结论
电动浮筒液位计是油田常用的液位测量仪器,其校准时间间隔一般推荐一年,使用单位也可根据电动浮筒液位计及装置的使用特点进行制订,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或数种校准方法进行,确保电动浮筒液位计安全、可靠、平稳的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氧化锌避雷器 运行监视 异常分析 泄露电流数据后台机监控
1、绪 论
避雷器是电力系统各类电气设备(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发电机、电动机、PT、CT、断路器、接触器、线路等)绝缘配合的基础。由避雷器的保护性能确定电力系统所有电气设备的内外绝缘指标(短时工频耐压、雷电冲击耐压和操作冲击耐压等)。
氧化锌避雷器由非线性氧化锌电阻片叠加组装,密封于高电压绝缘瓷套内,无任何放电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下,避雷器呈高阻绝缘状态,当受到过电压冲击时,避雷器呈低阻状态,迅速泄放冲击电流入地,使与其并联的电气设备上的电压限值在规定值内,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避雷器主要用于对运行设备限制雷电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避雷器在变电运行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监视
2.1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
在变电运行工作中,避雷器如果发现异常,对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危害。定期的对避雷器泄露电流表抄录数据,对数据进行记录和横向比较,发现避雷器的异常和缺陷。现在500kV变电站每天都对避雷器泄露电流抄录一次。避雷器也可以通过巡回检查制度中的正常巡视、全面巡视、特殊巡视来发现异常。
2.2避雷器正常运行巡视项目
避雷器正常运行巡视项目:
(1)引线线夹压接牢固、接触良好,无发热现象;
(2)瓷套表面积污程度及是否出现放电现象,瓷套、法兰是否出现裂纹、破损;
(3)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指示数是否有变化,计数器内部是否有积水;
(4)避雷器泄漏电流指示正确清晰、数据差异不超过20%,对带有泄漏电流在线(5)监测装置的避雷器泄漏电流有无明显变化;
(6)与避雷器、计数器连接的导线及接地引下线有无烧伤痕迹或断股现象;
(7)避雷器均压环是否发生歪斜,表面无锈蚀变形;
(8)避雷器内部无异声、放电声;
(9)带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串联间隙是否与原来位置发生偏移;
(10)避雷针垂直、牢固,本体完好,无严重锈蚀,基础无下沉和倾斜;
(11)站内接地体无锈蚀,连接牢固。
3、氧化锌避雷器的异常分析
3.1通过避雷器泄漏电流表进行监测
避雷器泄漏电流表是目前可以直观的通过数据来判断避雷器的工作状况的唯一手段,所以泄露电流表指示是否正常就显得非常重要,实现避雷器的故障早期发现,将故障遏制在萌芽阶段。下面我就对避雷器泄漏电流表指示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
3.1.1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表回路的工作原理
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表工作回路主要由避雷器、屏蔽环、上底座、绝缘衬套、下底座、引线、泄漏电流表、接地等组成。在氧化锌避雷器运行当中,内部原因和大部分的外部原因都可以通过一个途径来监视,这就是氧化锌避雷器的在线监测器,即常说的泄漏电流表。该毫安表与计数器为一体,串连在避雷器接地回路中。用于监测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峰值,也可以有效的监测出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或内部元件是否异常等情况。
3.1.2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表指示异常原因分析
(1)避雷器屏蔽线脱落
为了使避雷器的外绝缘爬距降低不多,屏蔽环多加在最末一级磁裙下,由于固定不良,使得屏蔽线脱落碰触避雷器底座造成毫安表短接,泄漏电流表指示降低或无指示。这样会引起值班人员的误判断,以为避雷器内部出问题,上报不必要的缺陷,造成设备停电。500kV惠泉变惠张2X01避雷器屏蔽线脱落过,运行人员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没有盲目上报危急缺陷,待线路计划停电时在同时处理此缺陷。
(2)泄漏电流表表计卡涩或损坏
由于电流表机械机构问题,造成卡涩使得泄漏电流表指示为零或是指示没有变化。不利于对避雷器的正常监测。所以在发现泄漏电流表指示不正常时,应首先排除是表计的问题。
(3)雨、雪、雾等潮湿天气
泄漏电流表晴天指示正常,但是阴雨、大雾等潮湿天气时读数会减小,这种情况为避雷器底座脏污受潮引起绝缘电阻下降,对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有了较大的分流作用,使泄漏电流表的读数变小。这种情况虽对避雷器的运行无大碍,但如果避雷器内部受潮或电阻片老化,造成泄漏电流增大,但是由于底座的分流作用,使其读数降低,以至接近正常值,给运行人员巡视带来误判断,误认为泄漏电流表指示正常,有可能造成事故。
(4)泄漏电流表与引线接触不良
有的表计与引线接触部分已经锈蚀,造成过渡电阻增大,使得表计指示偏小。运行人员在日常巡视中应加强对避雷器外观的检查,重点查看避雷器连接线,以及支持瓷瓶是否断裂的缺陷,500kV梅里变就曾处理过泄露电流表计后绝缘小瓷瓶断裂的缺陷。
(5)避雷器内部绝缘受潮
氧化锌避雷器内部受潮,会造成绝缘下降,泄漏电流表指示异常增大或满偏。220kV XX变就曾发生过110kV旁路母线C相避雷器因受潮发生内部绝缘损坏的故障。
3.2通过红外测温仪辅助监测
3.2.1红外线测温的作用
红外测温是监测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氧化锌避雷器长期工作在系统电压下,内部的Zno阀片要长期通过工作电流,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并且该功率损耗产生的温度直接影响其预期运行寿命。所以,进行红外测温可预防由于氧化锌避雷器受潮和部分Zno阀片老化后发生热崩溃而引起的氧化锌避雷器爆炸。
3.2.2红外线测温的注意事项
当应用红外成像方法对各类避雷器进行故障诊断时, 如果根据热像特征发现有不正常的发热、局部温度升高或降低, 或有不正常的温度分布, 则可以判定为异常, 应该引起注意, 或者跟踪监测、进行其他试验等。如果作相间互比, 则当温升相差一倍以上时, 可判定为危险故障, 应尽快安排处理。 假如没有发现明显故障特征, 则可按正常温升上限值来判定有无故障。 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避雷器, 最高温升超过上述相应表中所列数值一倍以上时, 应尽快安排处理。
2008年7月运行人员在正常红外测温时发现220kVX线氧化锌避雷器B相有明显发热现象。现场测温图像与其它相避雷器和标准图片相比有明显发热点。值班员立即上报缺陷检修后发现B相是受潮发热,通过红外测温发现了设备缺陷。消除了一个设备隐患,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由上述缺陷处理,可以看出只有认真总结避雷器的运行经验,深入研究避雷器的工作特性、异常或故障情况下的外部症状和表面形态,探索对避雷器进行运行监视、检查分析的方法与手段,实现避雷器故障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预警,对变电所乃至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避雷器定会向着运行安全可靠、试验方法简单、动作
准确率高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在很多地区采用集中监控,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尤其需要监控人员和现场运行人员相互配合处理,提高综自站监控系统的信息和数据采集能力,在电网或变电站内发生异常和事故时,能准确快速地对事故的类型、性质及范围做出判断,自动生成对运行人员事故及异常处理指导意见,提示运行值班人员根据指导意见和操作程序进行快速处理,使监控系统软件更好地满足运行的要求,增加对数据变化分析的功能,使氧化锌避雷器保持良好状态,为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Y10W-100/260W型ZnO避雷器说明书
笔者用具体的实例来谈谈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一、等效阻抗在理想变压器中的应用
图1例如图1所示为理想变压器T,其原副线圈中接有两只规格完全相同的灯泡L1和L2,K闭合时,两者均能正常发光,问K断开后,L1和L2的亮度如何变化?
解析:存在的困惑:大家能够理解,K断开后,L2熄灭;但大部分同学很难分析出L1的亮度变化情况.
解:用等效替代法定量探究.由图2可知,当接于理想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负载电阻RL变化时,I2变化,I1也随之变化,也就是说,RL虽接在副线圈电路中,却间接影响着原线圈的中的电流.因此,可用一个电阻RL′等效替代变压器及负载电路,定量研究RL对I1.
由图2可得:U1=n1n2U2 ①,I1=n2n1I2 ②,I2=U2R1 ③,由图3可知:RL=U1I1 ④.
根据①②③④方程联立求解可得:
RL′=(n1n2U2)/(n2n1I2)=(n1n2)2·RL.
可知,通过等效可知,当接在副线圈上的负载电阻值RL变化,RL′也随之变化.当K断开后:RL∞,必导致RL′∞.所以有I1=U1/R10,即图1中理想变压器负载电阻断开后,原线圈中的空载电流趋向于零,流过L1的电流为零,故L1灭.
二、等效电源在闭合电路中的应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节课中的重点难点是:分析实验结果的验误差分析.
图4当电流表相对电源外接的实验电路时,如图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U=E-Ir中的I是通过电源的电流,而图1电路由于电压表分流存在系统误差,导致电流表读数(测量值)小于电源的实际输出电流(真实值).产生的相对误差也可以根据等效电源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把变阻器的阻值R看成外电路的电阻,电压表看成内电路的一部分,如图4虚线框所示,由电压表和电源构成等效电源,E、r的测量值即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内阻r误差分析:等效电源内电路为电压表和电源并联,等效内阻r测小于电源内阻r真,r测=RVRV+r真r真,相对误差为r真RV+r真,因为RVr真,所以相对误差很小,满足实验误差允许范围.
电动势的误差分析:电流表的读数为等效电源的输出电流,外电路断开时a、b两点间电压Uab即等效电源开路电压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即为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等效电动势E测小于电源电动势E真,E测=RVRV+rE真
因此,E、r的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三、等效物理模型在实验中的应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这节课讲述了三相感应电动机是利用电磁驱动的原理工作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要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谈起.
电流表内部转动部分的结构如图2,电流表的线圈绕在铝框上,铝框和指针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两端跟螺旋弹簧连接.将线圈、铝框和指针以及转轴作为一个整体称之为系统.线圈中的电流受到的安培力是系统的动力(见图3).螺旋弹簧的弹力是系统的回复力.铝框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对转动起阻尼作用,使指针不会出现来回摆动的现象.
动力矩的表达式为M动=n1BiS(1)
其中n1为电流表线圈的匝数,B为辐向磁场的磁感应强度,i为线圈中的电流强度,S为线圈回路(或铝框回路)的面积.
回复力矩的表达式为M回=kθ(2)
其中k为常数,由螺旋弹簧的力学性质决定,θ为指针转过的角度.
阻尼力矩的表达式为M阻=B2S2ω1r(3)
其中r为铝框回路的电阻,ω为铝框转动的角速度.
当给线圈通入恒定电流时,动力矩使系统开始转动,在回复力矩和阻尼力矩的共同作用下,系统很快停下来,指针指向某个位置.此时系统的角速度v为零,阻尼力矩为零,动力矩跟回复力矩相平衡,由①②式得
i=k1n1BSθ(4)
由(4)式可知,线圈中的电流强度跟指针转过的角度成正比,即指针转过的角度越大,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就越大.
要强调指出,(4)式只适用于线圈中通入恒定电流的情况.用图1装置做演示实验时,线圈中的电流不可能是恒定值.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磁铁的插入速度很慢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较小,动力矩的作用时间较长,系统转动的角速度较小.根据式(3),阻尼力矩很小,系统可近似地视为平衡状态,(4)式近似成立,此时增加磁铁的插入速度,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增大.
(2)当磁铁快速插入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很大,动力矩的作用时间很短,系统经历了两个过程:①动力矩的瞬时加速过程;②阻尼力矩与回复力矩共同作用的减速过程.
a.瞬时加速过程
设条形磁铁的插入时间为Δt,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变化为Δ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1)式变换为
M动=n1n2BSΔΦ1RΔt,
式中n2为螺线管的匝数,R为螺线管和线圈的总电阻.动力的冲量矩为
M动・Δt=n1n2BSΔΦ1R(5)
由于插入时间Δt0,系统在瞬间获得角速度ω0,系统转过的角度θωΔt=0.回复力的冲量矩为
M回・Δt=kθ・Δt=0,
电磁阻尼的冲量矩为
M阻・Δt=B2S2ω1r・Δt=B2S21r・θ=0.
根据角动量定理有
M动・Δt=Iω0-0(6)
式中I为系统的转动惯量.
由(5)、(5)两式得ω0=n1n2BS1IRΔΦ(7)
可见,对于给定的实验装置,系统获得的角速度ω0为定值,跟磁铁的插入速度无关.
b.减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