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9 10:19: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有关重阳节的诗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

第1篇

学校2019重阳节活动策划一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坚强直挺的背影在岁月中淡去,脚步也变得逐渐缓慢和蹒跚起来。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物质回报,而是晚辈们深情的问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真诚体验与长辈间浓浓的亲情。

一、活动目的

结合本学期感恩亲情主题文化节开展重阳节各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设置简单的节日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积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

xx年10月1日——xx年10月5日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一:“小鬼当家” 亲情回报活动

1、学说感恩话:在日常生活中请记得对家人说感恩的话,如:当父母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爷爷奶奶做饭或做其他事情说“谢谢”,平时做到不与家人顶嘴等等。

2、学做家务活: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家人减一份辛劳,添一份惬意,送一份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

具体说明:一、二、五、六年级完成以上两项感恩小作业;三、四年级学生在本次活动后和父母共同完成一次亲子通信,对本次活动进行简单总结,加深对亲人的理解。该材料可由班主任收藏,在亲情互动主题班队会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三、四年级每班上交3份。

上交时间:xx年10月8日

活动二:“最美夕阳红” 节日探究活动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在这一天,人们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渊源和耐人寻味的故事,你了解了多少呢?

具体说明:五、六年级学生利用十一小长假了解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的习俗、故事等,填写完成活动反馈表。每班上交3份。

上交时间:xx年10月8日

活动三:“别样的亲情” 亲情公益活动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作为晚辈,请让我们发扬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把“别样的亲情”送到老人们的身边吧!

具体说明:少先队员可在重阳节(10月5日)以敬老爱老假日小分队的形式,组织前往各敬老院看望老人们,陪老人们说说话、聊聊天,听听老人们的故事,给老人们表演节目。低年级小朋友可在家长的陪同下把亲情送到鳏寡孤残等家庭,展现淮小学子及家长朋友的公益精神。活动照片可上交德育处存档。

学校2019重阳节活动策划二

一、活动的提出

重阳节,每一年都过,但是有一些古朴的习俗却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地流失了。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也都有着独特的节日韵味。了解传统节日,既是学生丰富对社会的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契机,何不开发一下好好地利用呢?尤其是重阳节,因为还是我们中国的“敬老节”,就更有活动的空间了。

二、活动的目标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感受、积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锻炼、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调查访问、与人交往、协作等能力。

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关心老人、敬重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

三、活动的时间

一个月

四、活动的准备

1、调查同学们身边的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1)家乡的重阳节风俗是怎样的?

(2)过节的时候家里做重阳糕吗?谁做?怎么做?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组织同学们开展那围绕主题的哪些方面的研究、活动?

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

(1)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大家了解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提得最多的是吃重阳糕、登高。

(2)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有的是爷爷奶奶做,有的是妈妈做;做法上也有一些出入。

(3)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有不少同学在调查的过程中得知了重阳节在我国又叫“敬老节”。

3、调查情况分析。

(1)学生很认真地参与调查活动,有的是请教家里人,有的是请教邻居,还有的是打电话询问亲友,还有一些进行了网上搜索。学生对该活动主题有热情,这个活动可以开展。

(2)学生的提议很有价值,或说重阳节的故事,或做重阳糕,或拜访敬老院的老人,都体现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由此,活动的顺利开展有了保障。而学生的能力与活动,定能互相促进。

4、全面了解有关重阳节的信息,确定活动子课题。

(1)学生利用网络全面查找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2)讨论、确定活动的子课题: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风俗(做重阳糕、赏菊、登高、饮酒、配茱萸、赛风筝)、重阳节的文学作品、重阳节的祝福、其他相关资料。(敬老作为后续活动)

5、分组,确定每个活动小组的成员及组长。

五、活动的过程

(一)重阳节的风俗汇报活动

1、各小组分头准备。

(1)集体商讨:汇报的方式有哪些?(表演小品、制作幻灯片、制作祝福卡等。)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适合的汇报方式,自由准备。

准备的过程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做重阳糕小组”。他们为了带领同学们一起成功的做出重阳糕,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请来了自家的奶奶,亲自向奶奶取经,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做重阳糕的过程,掌握重阳糕的做法。他们的精神可嘉!

2、集体汇报活动。

(1)赏菊小组汇报

①介绍重阳节赏菊风俗的来历。

②利用幻灯片向大家展示众多的图片,让大家体验赏菊的美好感受。

③马杭节的信息。

(2)做重阳糕小组汇报

①利用幻灯片展示制作重阳糕的步骤,讲解制作方法。

②提供事先准备好的做重阳糕器具,请进爷爷奶奶,带领同学们一起(分组)制作重阳糕。

③采访同学们制作重阳糕的感受。

(3)来历小组汇报

①以小品的方式汇报重阳节的来历故事;②谈排练过程中组员之间发生的矛盾,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4)饮酒小组汇报

①利用幻灯片介绍重阳节喝什么酒、酒的用途、和酒有关的诗词等。

②请大家喝茶。

(5)文学作品小组汇报

介绍有关重阳节的文学作品(对联、诗歌等)。

(6)登高小组汇报

①利用幻灯片向同学们介绍有关登高的诗词、登高的切身感受。

②向同学们推荐常州适合登高的地方。

(7)品尝重阳糕

①每一小组的同学品尝自己制作的重阳糕。

②一起说一说品尝自己做的重阳糕的感受。

③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场打电话给外地的亲人。

(8)其他资料小组补充有关敬老的内容

①告知同学们:从1989年起,重阳节被确定为我国的“老人节”,也叫“敬老节”。

②为同学们播放一段某小学开展敬老活动的录像;③请同学说说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敬老活动。

(9)祝福小组送祝福

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张张精美的写有重阳节祝福的小贺卡送到同学们手里。(前期准备:①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卡纸;②从网络上搜集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祝福语;③把卡纸剪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誊写祝福语。)

(二)重阳节的敬老活动

1、回顾、集体讨论:我们可以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些什么?

(1)送一些适合老人的礼物给老人们;

(2)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3)为老人劳动。

2、怎样的礼物才是适合老人的礼物呢?

(1)麦片、豆奶粉、牛奶、蛋糕等;

(2)毛巾、肥皂、热水袋、围巾、手套等;

(3)扑克、象棋等。

3、可以为老人们表演什么节目呢?

同学们手到擒来:唱歌、跳舞、表演小品、朗诵诗歌、说笑话、陪老人玩。

4、联系敬老院。

为了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锻炼同学们的能力,特请住在敬老院附近的同学负责和敬老院的负责人员进行联系。反馈:负责敬老院的叔叔在了解了我们的心意后,非常欢迎。联络小组的任务顺利完成。

第2篇

一、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除夕吃年夜饭体现了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节的禁火寒食体现了尊老敬祖的精神,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赏菊据说是由晋代陶渊明而起……但很多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上,未能体会到传统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而现行语文教材中,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课文也为数不多。在人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六册语文课本中,只有《过故人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社戏》《端午的鸭蛋》《春酒》《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共七篇(首),但涉及的传统节日较多,有重阳、中秋、社日、端午、春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教学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适逢端午,家家户户吃粽子。我从这一点导入,引出汪曾祺在文中谈到的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习俗。在体会了作者借端午习俗抒发浓浓思乡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潮汕地区的端午习俗。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各地端午习俗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端午节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二、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为了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少的缺陷,语文教师还应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教师首先应广泛搜集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名篇佳作、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如丰子恺的《过年》、钱钟书的《辛巳除夕》、哈尔滨出版社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知识出版社的《清明节·中华传统节日诗歌选》……其次,在课后阅读训练中增加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多设计与节日内涵有关的练习题。比如教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要求学生收集、诵读有关中秋赏月的诗文,在同步训练中选择《中秋咏月诗三首》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设计与中秋节“月圆人圆事圆”的精神内涵相适应的题目。除了挖掘阅读资源,有意地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外,还可以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写作教学的资源,在节日到来之际,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搜集作文素材,将自己对这些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悟真切地表达出来。我在初一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中,就设计了《清明情思》《端午粽香》《中秋月色美》《登高说重阳》一系列题目,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其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第3篇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4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学生 道德教育

现在情人节、圣诞节在商家大力宣传下,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被淡化。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一种吃的节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节日都不了解,没有感情,那意味着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向孩子传播节日文化,让孩子们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中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养成良好的美德。

一、让孩子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众多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的。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这些传统的风俗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等。历代的文人墨客们,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人们格外珍重这些节日的到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的学生存在着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学习懒惰,诚信缺失,考试作弊;有的学生“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攀比成风;有的学生不注重言行举止,把粗鲁无礼当作个性等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思想道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下面谈谈我校是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

1.营造节日的校园氛围

每当传统节日快要来临之际,我们学校都会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展开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课、班会课等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再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台和教学楼门厅里的橱窗等在校内进行宣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让学生时时感受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内举行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文诵读活动,为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2.利用课堂渗透节日人文教育

在《国学》课上通过对杜甫的《登高》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象征意义、重阳节的节庆活动,让学生知道敬老日的由来,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逐步养成尊敬和关爱老人的好习惯。

3.在实践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由于许多传统节日小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在节前学校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人们的年俗庆祝活动异常丰富多彩。春节不仅仅是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那么简单。它更是人们对过去的一年,一家人劳动和生活的总结回顾,以及做出对来年的计划和打算。人们还要利用春节的闲暇走亲访友,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乡情,这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可近些年来,“年”味却越来越淡。因此,我校在寒假来临之际,让学生在家里和长辈们学着做馒头、包饺子,让学生感受到春节的饮食文化;学剪窗花体验民间艺术文化;收集春联,张贴春联了解春节的诗词文化;学生将一系列的活动拍摄成照片、录像,写体验日记。再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了解春节的由来及习俗,在开学后与全班学生分享春节的传说,朗读、背诵有关春节的诗歌。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深地领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再如例如端午节,利用班会活动课,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带领学生包粽子、缝香袋透过碧绿的粽叶,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演一演端午的传说: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报国无门,他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故事的演绎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5篇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是浙江省一级幼儿园,以义乌历史名人“骆宾王”命名,地处以宋朝名将“宗泽”命名的宗泽路上,同时又毗邻繁华的国际商贸城,是一所文化底蕴相当丰厚,但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幼儿园。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实施传统文化、本土文化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一、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吸引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注意

1. 传统园所文化――熏陶

骆宾王曾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咏鹅》,这首诗将鹅在水中的模样描述得形象生动。我们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园名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吸引幼儿注意,创设了一系列有关宾王传统文化的环境。如在一楼大通道,我们将骆宾王和鹅的形象印在墙面上,并在一旁配上诗歌和注解,每次孩子们经过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念起这首诗,看着图就能理解诗歌的含义。在大型玩具旁,利用废旧的可乐瓶,和孩子们一起塑造出大白鹅的形态,用来种植孩子们喜欢的植物。

2. 传统艺术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将这些艺术瑰宝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我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在二楼大通道上创设了一个文化长廊,将最具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融入其中,整个文化长廊包含了戏曲工坊、编织工坊、剪纸工坊、天书吧、茶艺吧、弈棋吧等。让幼儿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在游戏和操作中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民间文化――渗透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活动和主动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游戏为途径的自主学习活动。我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对适合幼儿操作学习的民间文化内容进行筛选和挖掘,将传统民间文化渗透进班级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别样的民族风情。我们在区域里投放了颜料和白色脸谱,幼儿可根据戏曲中的人物特点画出脸谱。幼儿还可用毛笔和颜料,在画纸上体验水墨画的创作。我们还在区域中投放了剪刀和彩纸,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用剪、贴、撕等方法进行创作。在操作过程中,幼儿会发现将纸用不同的方式折叠,剪出的图案也会不同,他们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剪纸的乐趣。

二、提供丰富的民间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民间游戏,感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魅力

《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将民间游戏有选择地借鉴运用其中。如在语言活动“有趣的汉字”中提供汉字卡片,玩文字配对和词语接龙的游戏;在综合活动“四大发明”中提供吸铁石,尝试制作指南针;在“中华美食”中提供特色美食,玩角色扮演游戏,等等。

2. 在户外活动中融入民间游戏,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我园老师集思广益,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了许多民间体育器材,并将它们投放在户外活动场地上,如用竹筒和布做成龙头和龙身,孩子们可用来舞龙舞狮;用废旧纸箱做成小动物张大嘴的样子,孩子们可以玩赶小猪;用木板做成小推车,孩子们拿来运东西;用木棒做成小木马,孩子们可玩骑木马和跳格子……

3. 在亲子活动中加入民间游戏,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因此,我园在举行的“大手牵小手,运动乐翻天”运动展示活动中,请家长们提供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结合地域特色,选择了集竞赛性、游戏性、趣味性于一体的24个民间体育游戏,如独轮车、滚铁环、转陀螺等。让家长们重温了童年的美好回忆,更让孩子们了解了如今已不常见的民间游戏,体验了传统民间游戏的乐趣。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传统节日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熟悉传统习俗,养成优秀传统美德,还能让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例如:在教师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中为老师和长辈送上祝福,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学习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中,使幼儿对诗词的含义有更深的理解。

第6篇

一、欣赏法,把学生带入诗境

所谓欣赏法,就是指导学生诵读,感觉体味文章内容,以陶冶情操,在美的情境中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古诗语言凝练、准确而神兼备,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古诗教学,应该运用欣赏法,使学生进入意境,激起学古诗的兴趣。如教师范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训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下面加点的词要读得重一些,这些词都是每句诗强调的重点,“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强弱,比如“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

教师只有充满感情地范读诗句,处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顿,产生起伏壮观的诗情画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古诗的欲望。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实践与探索

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充分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充分感觉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感觉到实践与探索的个中滋味,备受古诗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

磨磨叨叨的“满堂灌”,眉毛胡子一把抓,收不到一点的实际效果。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不能单靠教师的空洞说教,最华丽的辞藻、最富于逻辑的解说,都不如学生实践和交流过程的感受来得深刻和真实。如《题西林壁》这首诗字面的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懂得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师没有必要一词一句的解释,如果唠叨的解说,反而会徒劳无功,唯有教师精心设疑,提出问题,使学生思维因“疑”而动,缘着“问题”而想,通过动手亲自查询有关的资料,学生动口才有源泉。教师应结合回答问题的内容,进行理顺、总结和提升,并精讲不足之处。

又如我教学古诗《赠汪伦》,放手让学生采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的形式,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体验,想象人物离别时的心情。接着,让学生自由走动,和平时闹矛盾的同学手拉手深情地齐读一遍,然后将诗中的“汪伦”改为对方的名字,在将此诗互读一遍。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附着耳朵说悄悄话,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情感宣泄,从而使学生懂得了友情的珍贵。

三、读读议议,读读演演,感悟人生

除了感受到《题西林壁》的意境美之外,这首诗重点应放在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诗人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为什么时候总“不识”庐山的真正容貌呢?此所谓“先启后发”,留给我们思考的余地,然后摆出答案:只因为自己始终还没有离开庐山的范围啊!最后诗人慨叹一声,嘎然而止,余下的意思,就留给读者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索。

如果直接地把大道理告诉学生,他们肯定一知半解。于是,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来讨论:如我们班有个长得很丑,但是学习却非常优秀的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呢?讨论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学生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首诗所蕴含的道理。这时,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我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采访内容是学习这首诗后受到的启发。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是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思维活跃。

四、转变角色,发挥想象,体验情感

古诗往往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真实写照和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因此,我认为转变角色,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是古诗教学的关键。可是,具体到每一首古诗,怎样诵读?如何在读中有所感悟?从何想象?这要回到古诗的内容上来。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抓住题眼“忆”,整体感悟古诗。我让学生思考:题目中哪个字最能反映诗中的意思?应该怎样读?当人们在重阳节用传统的方式庆祝节日时,诗人此时会怎样“忆”家乡的亲人?

(二)转变角色诵读、品析诗句。

1 你认为那个诗句最能表达诗人此刻的思念之情?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你认为从哪些字眼最能流露出诗人思念、孤独之情?读一读,想象诗人的此情此景。(诗人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会常常产生思乡念亲之情,尤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会更加强烈。从“独”、“异”、“倍”可以想象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 旁白引读,体验情感。

师:重阳节佳节,家乡的兄弟们此刻一定插上茱萸香草在登高了,唯独我——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此时此刻,家乡的兄弟们也一定在想念着我,遥知——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是呀,遍插茱萸少一人。怎能不让我——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去诵读,将诗人的情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样学生不只是学习者,而是完全沉浸在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怀乡思亲的情感,接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教育。

五、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第7篇

关键词: 国学经典 文明礼仪 养成教育

一、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

(一)认真学习国学名句——知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在国学课上或者课前,我们总能够听到学生朗读经典的声音。经典的国学内容包含了人生哲学、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是我国无数圣贤智慧的结晶。学校开设《小学生必备古诗》和《弟子规》这些与国学有关的课程能帮助孩子们在诵读这些与礼仪相关的国学经典时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经典的国学内容时要把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和学习这些国学名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二)认真了解国学故事——明辨

在对孩子们教授经典的国学内容时,不应该只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在对国学经典烂熟于口的时候,逐渐懂得国学经典中的内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所学的国学经典内容讲述与其相关的故事,让学生真正了解名著;可以把国学经典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列举生活中的礼仪故事,在故事中认识对与错,强化对国学经典文化中礼仪的理解。如《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讲述的是儒家文化首倡的“孝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也提到“孝行”。很多孩子们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主动找这些经典中的典故故事,开始主动观察身边的很多礼仪现象,这不但有利于孩子们深入了解国学名句,还能帮助孩子分析判断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二、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榜样示范法

《弟子规》是古圣先贤教育子孙后代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为人处世等方面基本品德修养的教育宝典。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古圣先贤的文明礼仪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教育孩子见到老师和客人要行鞠躬礼,老师要给孩子们起到示范作用。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向老师鞠躬问好,老师也要用相同的方式回应他们。在平常生活中,孩子们向老师问好,特别是早上和中午都会看到戴着红领巾值日的学生不断地向老师问好,礼貌仪态都很规范。笔者每次看到这样的孩子都会点头和他们打招呼。在上学途中,老师见到孩子们也要主动地和她们打招呼。在放学的时候看到来接孩子的家长,笔者都会热情地向家长问好。老师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要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则,对孩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生活中的学习榜样不仅有老师,还有其他同学,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渴望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笔者针对孩子们的向上心理和喜欢表扬的特点,因势利导,树立正面形象,从正面进行教育,让榜样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孩子们的文明礼仪行为。

(二)制约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指的是用一些常规手段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左右摇摆、交头接耳的学生,下课后,笔者先找他们谈话,讲与文明礼仪有关的道理和重要性。再比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喜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久而久之班上的有些同学也跟着效仿。我就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告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既不卫生,又不文明,极易传染疾病,不仅污染生活环境,而且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梁启超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这些有益身心的圣贤格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养成好的礼仪习惯,提高讲文明和懂礼仪的自觉性。

(三)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示范活动、重要节日、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学习文明礼仪的知识和技能。

1.教师节活动

教师节不但是教师的节日,还是学生对老师表示感恩的日子。在教师节这个节日里提醒我们所有人,如果没有老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希望我们国家更加重视老师这个职业,也希望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不要把对老师的感恩只停留在教师节这一天。如在教师节教学生朗读“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尊师则不论其贵贱富矣”这样关爱老师、尊重教育的名句,可提醒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尊崇。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尊重老师并不是体现在给老师买礼品、送礼物等方面,好好学习,认真思考,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老师最希望得到的报答。

2.重阳节活动

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给孩子树立尊老爱幼的观念,引导孩子尊敬、爱护、帮助老人,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重阳节时我们举办了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朗诵会,全体学生诵读《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主要目的是教育孩子在家或者外出待人接物举止时都要讲究文明,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做出详细规范,让孩子们认真背诵国学经典,认真听读尊敬老人的故事,认真去做尊老承诺。

三、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成效

文明礼仪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自觉行为上,为促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的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要认真细致、扎实反复、坚持不懈地抓,树立正面的身边的榜样,让榜样去带动和影响他们。老师应对学生认真观察,对有礼貌表现的学生及时做出认可,对精神面貌好和文明风气强的学生给予及时评价。一段时间后,良好的班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班在2011—2012年度获晋江市“先进班集体”;在2012—2013年度获泉州市“先进班集体”;中队活动《文明城市从我做起》荣获“福建省中小学优质主题班队会活动”三等奖。

同时,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逐步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如征文比赛、故事剧片断表演、故事经典语句解读、践行国学礼仪表演、国学经典品行吟唱团等。汪福庆、何闽等同学荣获第五届“海西”杯暨第十五届“海峡冰心”杯“学习雷锋争当先锋”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小学高年级组二、三等奖。王涛、何闽等同学荣获“泉州市第四届少儿电视艺术节校园剧”比赛三等奖。张云鹏、黄隽萱等同学荣获“新闻花苑杯”2011年晋江小记者文化艺术节之少儿现场涂鸦大赛(少儿组)、晋江市中小学《建设幸福中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演讲(讲故事)比赛、晋江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共15人次。张云鹏、陈芳、朱娜等同学荣获池店镇开展的“辉煌六十年”、“小小主持人”、“校园歌手”、“讲故事”的各项比赛一、二、三等奖(20人次)。郝啊健、刘嘉敏等同学荣获池店镇“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称号(5人次)。

第8篇

感恩,就是一种感谢、感激之情,它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来自心灵的震撼,永远挂在心头的情感,难以磨灭的情怀,它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心态。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高中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我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从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一、从认知层面着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命运”。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教育之要,更精练地说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所以说,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为学生创设“感恩”的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首先,要经常用经典故事启迪学生。我国自古就有“韩信报恩”“陆绩怀橘”“子路负米”“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经典感恩故事,也有“饮水思源”、“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感恩谚语,用这些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故教育学生,既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的感染,同时还能激发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自觉地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弘扬者,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正确的感恩观,就是既要懂得知恩图报,但又不必因为他人恩重于我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若是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生负累,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型化和罪恶化。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施助心态。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有这样一句名言:“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要积极引导学生时刻谨记并深刻理解华罗庚所言“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做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施恩不图回报,为了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积极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要学会感谢帮助自己的人,理解不帮助自己的人。能帮助自己,是基于其美好心灵及其力所能及;对于不能帮助自己的人,则要体谅别人的难处,哪怕是故意不施以援手的,也要从人的道德水平差异的角度予以宽容和谅解,而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二、从情感体验着手,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美德。白云奉献给蓝天,于是蓝天便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它便把晴空万里给予人们;树叶奉献给大树,于是大树便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它便把一片片树荫撒向大地。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知恩。让学生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感谢父母,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令你不断进取、努力。其次要用生活故事感染学生。时代是与时俱进的,感恩等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薪火相传,有了不同的演绎:钱学森感恩祖国,致力于科学;田世国感恩母亲,为母捐肾;孟佩杰感恩继母,不离不弃;李伟感恩生命,执着追求……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事,虽是平平凡凡的,但却深深地传递着“感恩”。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利用班会、晨会等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美文欣赏、诗歌朗诵等,通过讨论、反思,明白道理,落实行动。再次要激发学生的感恩热情,并焕发“报恩”动机。对广大高中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要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就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就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就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丰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