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22 16:18: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错误;成因;对策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初中化学的关键,在历年中考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单看2013-2015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中涉及到方程式间接或直接的分值分别为17,15,18。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严重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诊断出错误并寻找到成因,并能找到相关对策,就解决了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问题。

1 常见错误类型

1.1化学式书写错误。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原理理解错误,如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物写成Fe2O3,二是在书写错误的化学式,如Na2CO3错写成NaCO3,Cu(NO3)2错写成CuNO3等等。

1.2化学方程式“假配平”。学生对配平很重视,但是往往由于失误而导致没有真正配平。比如相对掌握较好的酸碱中和反应中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常会将2丢失。如:Ca(OH)+2HCl= CaCl2+H2O

又如以酒精燃烧为例的碳氢化合物的燃烧,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经常会将3错写成2,即C2H5OH+2O2=点燃2CO2+3H2O

1.3漏写或错写化学反应的条件。在学习之初,学生区分不清楚“燃烧”和“点燃”,“加热”和“高温”,想当然的想写哪个写哪个,不考虑实际情况;初三下学期进入酸碱盐的学习,好多反应条件为常温,通常省略不写,导致学生养成不写条件的习惯。进入总复习,各种习题的出现,出现陌生条件应对不自如,条件经常不写或错写。

1.4漏标或错标气体和沉淀符号,即向上向下箭头。在学习这一部分对学生本身就是一个难点。漏标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解水实验,二氧化碳的气体的检验。错标的像工业炼铁原理,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也出现气体,如何标注有些混淆。

2 错误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错误,我做了相关调查,归因如下:

2.1化学用语基础差。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初中重要的化学用语,前两者是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的基础,任何一环有问题,都会造成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前功尽弃。

2.2书写步骤不严谨。书写方程式不按规范步骤来,导致漏写条件,漏标上下标;最后缺失检查一步,导致假配平。

2.3解读和应用信息题的能力差。现在中考题给予的信息题很多,学生缺乏解题经验;第二是中考中涉及到一些初高中衔接的知识,学生理解困难。

2.4学生习惯的影响。粗心大意,学习方法不得当,有丢三落四等习惯,对学生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具大的影响。

3 对策

针对错误及错误原因的分析,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这些对策的应用。

3.1 遵守规则,规范书写。在化学方程式学习时,对学生要始终强调书写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次要规范要求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标四等五查,认真落实每个步骤,尤其是最后一步查,必须做到三查,即查化学式,查条件上下标,查配平。在学生配平步骤中适当补充一些常见的配平方法,如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归一法等。当要记住配平有法,但无定法。

3.2 重视实验,加深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的直观教学功能比教师说教强。利用实验从定性,定量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点。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方程式很多,但有近一半可以由化学实验得出。化学实验可以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理解记忆有效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中考中信息题多数和初高中知识衔接有关,所以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可以适当衔接。如讲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可以将钠与水的反应引入,进而学生对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原理及特殊要求,借助实验现象,可以将原理理解的明明白白。铝是高中另外一种比较重要的金属,在初中它的重要考点主要是抗腐蚀性。而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中招考题上也有涉及,一个小小铝质易拉罐很容易帮我们解决问题。

3.3注重总结,提升应用。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特点,将化学反应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其中复分解反应类型之多,若能条理清楚,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开展竞赛,激发热情。学生的学习受一定的动机支配,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就是兴趣的激发。展开多种形式的PK赛,有个人展示,有小组合作,在活动中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从对手身上反观自己的问题,另外也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小组竞赛结束,每次上课前的课前小练,多角度多方位的考察书写化学方程式;单元后的总结小练,不同阶段的阶段练习,使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越来越扎实。

找准学生化学方程式书写困难的成因,在实际教学中注意相关对策的应用,潜移默化,强化记忆,注意及时的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化学奠定扎实基础。

第2篇

化学语言是解释自然界化学现象,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概括化学变化规律的,其它语言所不能替代的特有的语言,掌握了化学语言也就掌握了学习化学的金钥匙。那么初中生该掌握的化学语言有几何?教材《初中化学(人教版)》中的化学语言,总共有五类246种(个),具体是: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化学式(108种),化学方程式(62个),电离方程式(11个)。

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反应规律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

一、利用化学语言的特点进行教学

作为化学领域的语言,它具有其它语言不能代替的独特性和简洁性。充分利用化学语言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特别是复习阶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在总复习阶段可以相互比较、相互渗透、融汇贯通,加上适量的集中练习使学生由生变熟,熟能生巧。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化学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化学语言,其它的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复习练习中巩固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逐渐达到熟练地做题、熟练地分析解决实际能力题的程度。

二、结合教材知识结构进行化学语言教学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分解化学语言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和顺序,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语言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特别是复习阶段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效果更佳。

1、化学语言的识记阶段

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属于化学语言的识记阶段。让学生回忆总结已经学过的元素符号。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对于化学式,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总结,把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一一总结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与总结的方法。在学生第一遍学习的基础上再一次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化学语言的理解阶段

化学语言的精妙之处,简洁之处,无可替代的特点就从这一阶段开始体现。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语言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对于这些化学语言,要求学生达到熟练默写的程度,因为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与重点。

3、化学语言的应用阶段

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章,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语言。这是解决分析应用案例题目的基础。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对初中生来说是化学语言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举一反三。

三、提高化学语言的书写能力

化学语言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语言的特点是学生容易遗忘,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语言,学生应多练多用多默写,最长间隔不超过三天重温一次。贯穿于整个学习与复习阶段,并让学生养成使用化学语言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语言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语言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这样坚持一个学期,化学语言及其本质就会烂熟于心。

四、化学语言读写规范化标准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框图推断题;提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114-02

初中化学框图推断题具有考查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强、化学特色突出等特点,在近几年河北省中考试题中已成为固定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好的一类考试试题,区分度高。通过对此类题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试题常以四到五个化学反应为基础进行框图设计,由此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取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能将其有效的联系起来,运用严密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将框图中的物质推断出来,最终得出题中所设问题的准确答案。笔者在指导学生提高框图推断题的解题能力过程中分三步走:

第一步:总结常用“题眼”,降低解题难度。解答推断题,关键要找准突破口。学生必须对常用题眼做到心中有数,如常见的有色物质(包括黑色固体、红色固体、黄色固体、白色沉淀、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等)、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包括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常温下的无色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的液体燃料等)、有重要用途的物质(包括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常见的溶剂、重要的催化剂)、重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包括硫酸、碳酸钙、二氧化碳、水)、有特殊反应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为通电、加热、高温、有催化剂的化学方程式)。经过对已学知识的系统总结,学生可以轻松从题干中找到解题突破口,并能准确判断题干中涉及哪种物质或哪个化学反应,解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需要强调的是在解题过程中切忌顺着一条线推断,可根据实际题目前后左右呈放射性推断。

第二步:总结常考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在学生准确记忆常用“题眼”的基础之上,限时让学生对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解答,结果至少仍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无法得到满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常考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那么推断题中的常考知识点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方法如下:教师为学生提供四至五道典型的框图推断题,要求学生只需审题,不需作答。审题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关注每道题中的四个问题考察的知识点分别是什么。经过对几道题的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推断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为:①框图中某物质的化学式;②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③框图中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框图中某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⑤框图中某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框图中涉及的任意物质的化学式或任意化学反应均有可能成为考查对象,只有认真分析判断出框图中的所有物质,才能拿到高分。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将以上几道典型例题涉及的所有物质的化学式在框图中标明,并请同学将框图中涉及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逐个分析每个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当这项工作完成以后,学生对以上几道例题的答案早已心知肚明。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在框图推断题中经常出现,需重点记忆,如:Ca(OH)2 + CO2=CaCO3?邬+ H2O;3CO+Fe2O3=2Fe+3CO2;Fe+CuSO4=FeSO4+Cu;CaO+H2O =Ca(OH)2;Fe2O3+6HCl=2FeCl3+3H2O;CaCO3=CaO+CO2?邙;2H2O=2H2?邙+O2?邙;CaCO3+2HCl=CaCl2+H2O+ CO2?邙;2H2O2=2H2O+O2?邙。在对几道例题的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常考知识点,复习了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解题能力大大提高。

第三步:实战演练,增强信心。最后当然要检验一下教学成果,限时让学生解答一道典型例题,解题过程分三步:①找准解题突破口;②分析判断出框图中涉及的所有物质及反应化学方程式;③明确反应类型及应用价值,准确作答。

下面笔者用一道典型例题加以说明:

【例题】: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

(2)E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反应⑤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

【解析】:通读全题,本题题干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根据“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及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出A为H2O2,B为O2,C为H2O,D为Ca(OH)2,E为CaCO3,F为CO2,G为CaO,由此就可进一步确定框图中设计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及其重要应用。以上问题全部明晰后,学生对于根据题意设计的问题均能准确作答。

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解答框图推断的能力和得分率普遍提高,师生均感受到收获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仁强,刘瑞元.例谈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

第4篇

关键词:化学用语 教学 问题

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化学科技语言,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但学生初学化学用语时,常会感到困难。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过关,导致进一步求知探索的兴趣下降,学习遇到障碍,甚至失去学习化学的动力。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点浅见。

一、提早渗透,分散难点。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不好化学或不愿意学化学往往是从记不住元素符号开始的,元素符号学不好,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就难以学好,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困难,我进行化学用语教学时采取了分散难点、化整为零的方法。

在学习第一节课时就有意识地给学生补充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告诉学生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引导学生提前记忆元素符号,让学生了解元素符号所代表的元素名称,初步会读会写。到学习常见元素符号时,学生学习起来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掌握就显得驾轻就熟了。由于把元素符号、化学式当作代表某种物质的普通符号陆续出现,学生多看多写,通过反复出现,使记忆自然形成,到讲这些化学用语时,再揭示它们的内涵,学生就较易掌握了。

二、师生互动、查找内在联系、狠抓书写落实。

学习了元素符号之后,化学式的书写就又摆在了教师和学生的面前。在这里学生主要是化学式的角码容易写错。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找内在联系,抓书写落实的方法。

在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后,要求学生画出1~20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对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加以比较、归类,学生总结出了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该元素的化合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化学式时,可让学生分类进行理解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在记住化合价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依据,依据如下口诀进行书写: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数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再检查。 转贴于

三、优化配平方法,强化训练。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化学用语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其关键是配平学生易犯错误。我在教学时采取了以下方法。

在学生熟练地书写化学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优方法。对于一些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设“1”配平法进行配平。所谓设“1”配平法中的“1”是指先让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为1,(所谓组成最复杂是指该化学式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原子个数最多),通过在其它化学式前添加适当的数字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配平之后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画等号,并注明相应的反应条件,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作阶段性的归纳小结。

四、以点带面,发散练习。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又不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五、注意检查督促,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

第5篇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

元素符号与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点浅见。

一、运用兴趣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二、要让学生理解所学化学用语的涵义,做到“名”与“实”结合

化学用语是代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系列符号或图式,化学用语不仅代表化学事物,而且表达特定化学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涵义则是化学用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在化学式的教学中,可以从复习元素符号及其涵义引入新课。这样既巩固了元素符号的知识,又为学化学式做准备。并提出根据物质的名称尚不能确切知道一种物质的组成,而化学式能简明表示物质组成,为学习和研究带来方便,进而引出化学式的概念。为让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再用形象图式描述原子、分子的变化过程,同时用元素符号及其组合与之对照,这样就做到了“名”与“实”结合,使学生能较容易地形成化学式概念,也就为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奠定基础。

学生学习化学用语,记忆负担是较重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涵义,把符号、图式与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和现象结合起来,丰富联想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加理解记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三、是要分散难点,合理安排

化学用语由于数量多,枯燥乏味,成了教学难点,如在教学中把难点分散,则可让学生感觉不难。所以在讲绪言课开始就把元素符号、化学式当作代表某种物质的普通符号陆续出现,让学生多见多写,通过反复出现,使记忆自然形成,到讲这些化学用语时,再揭示它们的内涵,学生就较易掌握了。例如:当学完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一个反应时,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经常碰到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且能很熟练地写出它们的化学式,那么即使是一个曾学过的较复杂的反应,写出其反应方程式也是水到渠成了。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作阶段性的归纳小结。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我们可以把前面课文中出现的化学反应通过边讲边练的形式,把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全部写出来,学完一章,就要求学生把这一章新学到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找出来,并结合经常性的小听写,以强化、巩固所学的化学用语。对一些相似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把它们摆出来进行对比总结,找出其异同点,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从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如在加热时H2与CuO或Fe2O3等的反应,CO与CuO或Fe2O3等的反应;高温下,C与CuO或Fe2O3等的反应;“酸、碱、盐”这章内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都可以作如此安排。

三、多练多用,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制取该物质时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四、严格要求化学用语读、写的规范化

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及任何示范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

第6篇

在教学过程中,化学用语之所以难教难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学用语的量大且符号性强。统计初中化学课本,出现的化学用语有: 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化学式(108种),化学方程式(62个)。 且这些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分布相对分散,每一种不同的物质都由相应的元素符号组合而成的,加以其中又变幻纷繁,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很难掌握。

(二)理解记忆难度大。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相应的表示符号,符号周围会出现许多数字,位置不同的数字与元素符号的有条件的组合又表示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含义,及其反应变化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九年级的学生缺乏对化学变化与物质整体系统规律 地了解,学起来只靠死记硬背, 理解、记忆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三)符号之间关系复杂,可把握性差。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各有表现形式,又相互联系,不同的化学元素符号组合起来构成不同的化学式,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物质有条件的反应又构成不同化学方程式。有时甚至相同的元素由于一个简单条件的变化,它所代表的物质和表达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如H、2H、H2、2H2就分别表示氢的元素符号、一个氢原子;两个氢原子;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一个氢分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两个氢分子,因此,如果不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想透彻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很不容易的。

根据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状况和化学本身所固有的几个特点,为让学生快速高效的掌握好化学用语,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打好基础,过好三关(一是突破元素符号关、二是突破化学式关、三是突破化学方程式关),搞好化学用语教学。

1.激发兴趣,突破元素符号关

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加强化学用语的教与学已为当务之急。在教学中为了变机械记忆为趣味记忆,我重点在“兴趣”字上做文章,采取“多种方法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记忆效果。

1.1讲故事:在讲授化学元素符号时,我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元素符号的发现史和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我国化学的发展史,给学生详细的讲解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是如何艰苦拼搏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向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和成就,启迪学生树雄心立壮志,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2顺口溜:为了让学生便于掌握元素符号,我采用了编顺口溜和猜谜语的方法,增强学生兴趣,强化记忆效果,对元素符号的记忆,我总结的口诀是:氧O磷P硫S,碳C氮N氢H,氩Ar氖Ne,镁是一个Mg: Ba钡,钾是K,钙的符号是Ca银Ag铂Pt,铁是一个Fe。锰Mn铝Al,汞的符号是Hg。 钠Na碘是I,硅的符号Si。Cu铜Au金,锌是Zn要记心。并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朗读记忆;根据元素符号的组成特点,和汉语拼音的组合原理,我还精心编制谜语,让学生在猜中学,在思中记,例氢元素,我给氢元素符号编的谜语是:“横为工,竖为H、为气体,易燃烧能还原”。针对银和汞元素的不同特点,我又编了“银汞两兄弟,哥固体且坚硬,弟液体分量重,不注意难分清”经过实验,我发现利用口诀和谜语诱导记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探索欲,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化学元素符号的牢固记忆。

1.3小竞赛:为了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课内,我还举办了化学元素符号抢答题,限时背诵,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的化学元素符号多。在课外,我布置学生制作化学元素形象卡,供学生课下复习或相互交流,便枯燥的记忆为趣味化和生动化,既训练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又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到一举两得的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元素的记忆和理解。

1.4小测验:以上几个步骤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兴趣学习,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我还采取了一周一次化学用语小测验,把握学生掌握情况,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限期补考,力争人人过关。

2.掌握组合规律,明确写法和读法,突破化学式关

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物质,化学中常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这种组成的式子就是化学式,针对初中化学课本共出现的108个化学式,我把它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单质化学式除O2、N2、H2、Cl2四个是双原子分子,其余单质一律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二类是化合物的化学式,一般组合规律,“正价前、负价后,求公倍、价除它,得个数、写右下、代数和等于零”。例氧化铝的化学式写法如下:铝元素的化合价是正三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正负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是六,用六分别除以铝和氧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得数分别写在铝、氧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六除以三等于二、六除以二等于三,即得铝原子的个数是二、氧原子的个数是三,按化合物组合规律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另外,关注特殊现象,铁元素在初中阶段有两个常见的价态,正三和正二价,当它在化合物里显正三价是,读作“某化铁”,显二价是读作“某化亚铁”,随着学习了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后,要告知学生,铁在参加置换反应是,生成物中的铁元素显得是正二价,即亚铁化合物。在读法上,对单质化学式一般读其元素符号名,如:Fe读铁,Si读硅,若单质为气体读时元素符号名后加一“气”字,如O2读氧气,Ne读氖气;对化合物可按照“正写倒读”,或“先写后读”,如NaCl读作氯化钠。另外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在学习化学的记忆方法上我还采用了“化整为零,整零结合”的方法,学一个,记一个,会一个,积少成多,逐步全面地掌握初中阶段的108多个化学式,为将来学好化学方程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巩固上,采用多次检查的方案,督促学生早日掌握。

3.实验搭桥,现象做媒,突破化学方程式关

心理学指出“人通过感觉器官,才能把观察到的现象传到大脑,达到记忆的目的”。在突破化学方程式关时,我注重了以实验搭桥,以现象做媒来加强对化学方程式记忆和理解,以大量丰富的感性知识,变抽象的机械记忆为具体的形象记忆,从而达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第7篇

[关键词]整体学习法 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周期律 化学用语

经过高中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处于处于一知半解,考试成绩总是不尽人意,不知道如何把化学学透彻;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初中化学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第二、高中必修课程又学习了哪些内容?下面我就结合初中化学和高中必修课程的内容来探讨如何用整体学习法来学好高中化学。

一、初中化学学习了哪些内容

我们学习了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学习了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学习了酸碱盐及相互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等。

二、做好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过渡

要做好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过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扩充。

初中化学仅仅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高中应做到从化合价的角度和得失电子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来书写常见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2.对置换反应的扩充。

初中化学学生在学习置换反应时,是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来判定一个反应是否发生的。通过高中必修模块的学习后,我认为学生对置换反应必须做到以下四个层面的扩充:

第一,置换反应是“强制备弱”思想的体现;

第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没有的金属元素,我们可以依据元素周期律相关内容来判定金属性的强弱,从而判定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第三,不仅金属能置换,非金属也能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元素周期律是判断该类反应能否发生的工具。

第四,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类氧化还原反应同样满足“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如果能做到这四个层次上的扩充,学生对置换反应就非常透彻了,也就不会觉得化学难学了,所以我们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化学知识进行扩充和系统化。

3.对复分解反应的扩充。

通过必修1的学习,应该引导学生从实质上理解复分解反应,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使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向着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方向进行。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和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三、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学习了哪些内容

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必须做好对知识的提炼与重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1.学会“一个工具”――物质的量

要熟练掌握m、N、V(气)、c与n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量n是立交桥,)

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其余量先转化为物质的量再计算”的思路。

2.掌握“两大理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

(1)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应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层次对知识进行重构:

第一,有关知识点的记忆,可提炼关键字“升、失、氧、还”和“降、得、还、氧”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二,升降是放第一位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先看化合价变化”的思路来处理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系列问题,因为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第三,掌握原电池的基本知识。

(2)元素周期律

对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应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层次对知识进行重构:

第一,“位―构―性”的思路。位置是放在第一位的,一切问题先看位置,所以要记忆常见元素的元素周期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这样运用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第二,熟悉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第三,熟悉微粒半径的判断依据。

3.会用“三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电子式

(1)化学方程式

要会写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学方程式,而不是单靠死记硬背。例如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引导学生总结书写步骤――首先写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时先配平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然后再按照“金、非、氢、氧”的顺序来配平。

(2)离子方程式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学生往往在“拆”和“查”两个步骤上出问题。

第一,引导学生总结要拆成离子的物质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第二,检查离子方程式查三项:要符合客观事实、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3)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很好写,活泼金属将电子给活泼非金属。最难处理的是非金属之间共用电子。引导学生总结出“缺几个电子、拿出几个电子、共用几对电子”来指导共价键电子式的书写。

在学习完电子式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化学键的分类及其类型判断就容易多了。

四、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学好化学必须有一些化学思想做支撑和一些具体措施来实践,最关键就是首先把初中和必修的知识整体划分成以上几大部分。然后确定每一部分整体学习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化学思想),要引导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道题都要有自己的重构,这样化学也就非常容易学好了。

1.必须具备一些化学思想来指导日常的学习

第一,守恒的思想。包括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对于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强制备弱的思想。该思想在化学中有很多内涵,如: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注意Na不能置换出CuSO4中的Cu元素)、活泼非金属置换不活泼非金属。强酸制备弱酸(CaCO3和HCL反应)、强碱制备弱碱、强氧化剂制备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备弱还原剂、溶解性强的制备溶解性弱的(即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等。

第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

此思想在有机化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了这个思想作支撑来学习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内容将非常有系统性。如:CH3OH和C2H5OH都含有羟基,因此有相似的性质――酯化反应等

原子结构决定性质――如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卤族元素的相似性等。

分子结构决定性质――如在氮气分子中,NN键能大,所以分子能量低,比较稳定,因此可用作保护气。

2.不断对知识进行提炼和重构

对知识的提炼和重构,是巩固、理解和提升的过程,这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在学完一节课后,要问自己“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在学完一章课后,要问自己“本单元我学到了什么”;在学完一册内容后,要问自己“本册书我学到了什么”。这就是对知识的提炼和重构。

第二,对于陌生或者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至少总结出一条结论或者记住一些特例。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很多小结论,如:在学习离子共存时可总结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等。

第8篇

关键词:化学用语 教学问题 应对措施

化学用语在初中学校的教学存在很大问题,也是国际性的化学科技语言,是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化学教学贯穿了整个初中的教材,如果不能合理的找到教学的方法就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大的降低学习的兴趣。化学用语在教材中占有很大一部分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化学的重要技能和基础的知识,在学习中很多的同学感到十分的困难,对化学的学习也没有兴趣,导致化学教学也非常的吃力。在实践中同学们也很难过关,对学习的探索精神也的下降了,主要是同学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化学用语,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动力,我应该更具化学的特殊性制定学习方法,并对老师的教学模式加以革新,主要方法有:

一、将难点和重点分散,增进学生理解

初中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不好化学,对化学不感兴趣都是对化学用语不够了解,也就是从我们学习元素符号的时候,很多的学生记不住元素符号,然而元素符号是化学的基础知识,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也就跟不上,在化学中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都是元素符号为基础。所以要学好化学首先就要记住化学符号,并深入学生们的心中,这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采取难点和重点分散,增进学生理解。

在化学教学中,我最重要的就是要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让学生有主动探索的精神,这也就是在我们学习化学的第一节课的时候就给学生留下悬念,有目的的讲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化学式,告诉学生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引导学生提前记忆元素符号,让学生了解元素符号所代表的元素名称,让学生们初步认识一下化学元素,并对这些化学元素要会读会写。到我们学习化学元素符号的时候也就会减少学生们的陌生感,学生们也就不会对这些化学元素感到排斥,反而会更加有学习的精神,而学生学习起来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对元素理解起来也就更加的劲松。我把化学符号在学生学习中反复的学习,学生看多了也就会形成自然记忆,到学习化学用语是学生们也就会更加的容易接受,掌握起来也就比较的容易。

二、教学时要落实的学生书写,加强师生互动

我们学习了化学元素,也掌握了这些化学元素。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中,所以化学式的书写也就是老师们重要的教学问题,在书写化学式的时候怎样学会化学式的组合,这也是书写化学式的关键。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的同学就是化学式的角码是最容易出错的,对于这些应该采取关联的方法,理解他的含义,理解学习化学式落实到书写。

在学习化学原子结构意识图的时候,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独立的画出结构意识图,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最外层的电子数,互相对比做出总结,总结出了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该元素的化合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化学式时,可让学生分类进行理解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在记住化合价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依据,依据如下口诀进行书写: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数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再检查。

三、对学生加强培训,使用优化配平方法

在化学的学习中,有很多的化学方程式,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在什么反应中化学方程式是相互平等,很多学生在化学配平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方法是我们教学的关键,平时使用的方法有。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首先要熟练的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在熟练掌握了化学是的书写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书写的方法,找到最优化的配平方法,平时我们可以采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这也是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设“1”配平法进行配平,所谓设“1”配平法中的“1”是指先让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为1,(所谓组成最复杂是指该化学式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原子个数最多),通过在其它化学式前添加适当的数字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配平之后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画等号,并注明相应的反应条件,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在教学过程中作阶段性的归纳小结。

四、加强学生的发散练习

化学教学中,化学用语贯穿了化学的整个教材,和化学教材的各个部分紧密结合,我们学习化学用语主要是应为化学用语学生不容易忘记,也方便学生们理解,所以化学用语贯穿了化学教材的各个环节,学习好化学用语是相当的重要。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使用化学用语解答问题,能够解答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有主动性、求异性、独立性、发散性;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问题,最终找到问题的解答方法。

五、加强监督,提高学生书写与记忆效果

在我们学习化学用语时,老师要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加强巩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等;强调规范化,及时发现、纠正错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减少了学生们犯错,这些责任主要在于老师们的监督和管理,只有老师敬职敬责,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结束语

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我们只要掌握好以上几点教学方法,也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们对化学用语的掌握,只有大家共同的学习社会才会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会的学习是增加见识的最好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发展了学生们的记忆能力,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能力,为今后的学生也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