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园体育游戏教案

幼儿园体育游戏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26 22:03: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园体育游戏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园体育游戏教案

第1篇

管理者的意识水平和观念是一个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重要性高低的关键因素。如果幼儿园管理者的意识中没有安全教育意识,何谈安全教育的开展?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很多都不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而是从小学直接到幼儿园工作,思维意识仅停留于小学的管理思维模式。表现在,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大多数都知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安排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却没有将安全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统一安排与部署,更没有具体地、可行地、明确地提出要求。如果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都没有系统化、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思维,那么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很难重视安全教育活动的展开和落实了。

二、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不足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进行,必不可少的是安全教育的课程资源。但是在广大的基层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发展严重滞后。原因:(1)国家层面缺乏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课程资源的顶层设计,安全教育的读本、教材非常少;(2)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教师没有时间集体研讨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与适合当地实际的安全教育资源;(3)整个社会能提供的安全教育教学器具、视频音像资料匮乏。这样,导致教学形式停留于简单的说教形式。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劳动强度过大

农村幼儿园有政府投入不足、编制不足、班级人数严重超规、师资配置不到位等问题。如,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大班35人,中班30人,小班25人,每班配置“两教一保”的基本标准配置,但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没能得到完善。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以上,没有保育员,很多班只有一个教师。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量严重超标,劳动强度过大,导致身心疲惫,心理与身体能力超负荷运转。因而,出现很多教师工作精力不足、睡眠不足、心思不齐,很多农村幼儿园教师不安心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导致人员流动性大。

四、农村幼儿家长安全意识淡薄

第2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体育游戏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手段。但是,幼儿园教师作为体育游戏的设计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设计缺乏体育知识、游戏情境单一,忽视突发的情感问题、缺少及时的情感鼓励,过多成人化语言、指导方式单一等问题。

(一)教师作为设计者:缺乏体育知识,游戏情境单一

1.缺乏相关的幼儿体育知识

案例1:小班体育游戏“小小特警员”教案

活动目标:发展跪爬与匍匐向前爬的动作技能

活动重点:匍匐向前爬的速度和姿势

活动难点:匍匐向前爬时膝盖的发力

活动流程:热身运动一练习跪爬一练习匍匐向前爬一放松运动

在练习匍匐向前爬的环节中:

第一次体验匍匐向前爬一交流匍匐向前爬的要领(双臂屈肘向前爬行,两腿贴至垫子,屁股放下,不要抬头,膝盖要学会用力往前推)一第二次匍匐向前爬(解决第一次匍匐向前爬出现的问题)一第三次匍匐向前爬(速度和动作准确化)一总结匍匐向前爬的要领。

在案例1中,活动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匍匐爬行一般是在大班进行,对于初次进行爬练习的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显然教师没有相关的幼儿体育知识。虽然教师设计得很具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效果并不好,这也说明小班幼儿对于匍匐向前爬是不适应的。而且,活动重点不应该放在匍匐向前爬的速度和姿势上。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进行尝试,学习规范动作。对于大多数小班幼儿来说,只能作为一种尝试,而不是重点。

2.游戏情境过于单一

案例2:大班体育游戏“烧烤游戏”中的游戏规则

双人游戏的规则:先请一个小朋友扮“食物”平躺在垫子上,双手交叉握紧拳紧贴胸口。另一个小朋友扮“厨师”,从“食物”身上跨过去,当作烤一次;等到“厨师”跨过“食物”以后,“食物”要立刻翻个身,双手和脚尖撑地,屁股翘起呈拱门状,这次,“厨师”要从“食物”的身体下面钻过去,算作烤两次。这样的动作要循环持续做下去,一共烤六次,“食物”才算烤熟。(进行两轮)

小组比赛的规则: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一半幼儿扮“厨师”,另一半幼儿扮“食物”。“食物”依次平躺在垫子上,保持一定距离。第一个“厨师”出发,要跨越每一个“食物”,再从每一个“食物”下钻回来,拍下一个“厨师”的手,下一位“厨师”才能出发。重复前面的动作,直至组内所有的“厨师”都烤过所有的“食物”。哪一个组的“厨师”先烤完所有的“食物”,哪一组就获得“金牌厨师”称号。(进行三轮)

在案例2中,双人游戏与小组比赛的规则有一些区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双人游戏的时候,幼儿只是在不停地反复做相同的动作,显得十分单一,参与性可能会逐渐减弱。在小组比赛时,参与游戏的人数增多,同时设计三轮比赛,反复的比赛也会让幼儿觉得枯燥,渐渐失去兴趣。

(二)教师作为支持者:忽视情感变化,缺少情感鼓励

1.忽视突发的情感问题

案例3:大班体育游戏“垫儿乐”中翻跟头接力赛环节

在翻跟头接力赛时,幼儿甲无意中脚碰到了幼儿乙的脸上,这使幼儿乙情绪激动、言语激烈,教师并未注意到此时幼儿乙的情绪变化,继续按教学计划中的内容进行教学。

在案例3中,教师完全是为了教而教,对非教学计划中的情况不加关注,只是留意要教的动作和幼儿的完成情况。幼儿在活动中相互碰撞是教学预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而教师对其并未注意,也不敏感。虽然教学内容能顺利地进行,但是由于教师观察点的局限,忽视了对幼儿心理安全的支持。这样的教学虽然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得到完成,但是没有达到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的目标。

2.缺少及时的情感鼓励

案例4:中班体育游戏“小小特警员”中练习单人滚环节

幼儿体验自由滚动后,教师让幼儿示范自己想到的不滚歪的方法。示范的幼儿方法不是很好,还是会滚歪,在一旁观看的幼儿不停地大笑。教师对其他幼儿的大笑行为没有制止。

幼儿练会有做得好与做得不好的情况,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要时刻以关怀、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水平的幼儿。在案例4中,教师并没有对做得不好的幼儿及时鼓励,予以积极回应,肯定幼儿积极思考的精神。对于其他幼儿的大笑,教师也没有制止。此时,进行示范的幼儿会感到羞愧和害怕,积极性可能也会减弱。教师及时的鼓励才是幼儿安全情感氛围的有力支持。

(三)教师作为引导者:成人式提问,指导方式单一

1.成人式的提问过多

案例5:小班体育游戏“小小特警员”中练习跪爬环节教师的语言

介绍要求:

师:“今天的活动与垫子有关,通过垫子我有一个要求,听清楚了如何通过这块垫子,请你们双膝着地,通过这块垫子,然后回到座位上坐好。”

师:“听清楚我刚刚的要求,通过垫子的时候是什么要求?双膝着地!”

幼儿第一次体验过程中:

师:“甲听清楚这个要求:双膝着地!”

师:“乙听清楚要求没有?双膝着地!”

师:“丙双膝着地,听清楚。”

幼儿第一次体验结束。

师:“刚才所有小朋友都通过了这块垫子,我提了什么要求?”

师:“记得很清楚,但是在刚刚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

师:“你发现什么?请你来说一说。”

师:“有的人噌噌噌爬过去了,有的人相对要慢一点,双膝着地爬过去。”

2.教师要给予幼儿情感安全氛围的支持

情感安全氛围主要是给予幼儿鼓励和安抚,且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体现。比如,当幼儿出现畏难情绪时,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和拥抱;出现小组比赛输的一方,教师要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帮助总结失败经验,同时告诉他们比赛输赢不是最重要的。

在案例3和案例4中,教师对活动中幼儿情感问题的忽视,也是对体育游戏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

(三)教师作为引导者

1.教师要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教师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究的方式。有效提问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数量适宜;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征,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比例要合理,适当启发幼儿;提问要有目的性,与活动内容有关等。

在案例5中,教师的提问启发性问题少,针对一个问题反复问,多次强调要“双膝着地”,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幼儿缺少思考的机会,教师可以反问幼儿“谁来告诉我动作是什么”。教师提问时语言随意,问幼儿“为什么速度不一样”,这种问题难度大,十分宽泛,不易回答,可以改成“速度不一样与身体动作有关,请小朋友注意一下他们的动作有哪些不同”。当幼儿已经掌握动作时,就应该将问题与活动内容相结合,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2.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

直接指导是大多数教师喜欢采用,并且觉得简单有效的一种指导方式。在现今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这种方法具有争议性,因为过多使用会产生幼儿被动学习而脱离幼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情况。所以教师更多采用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对幼儿来说具有难度的、陌生的一些动作,教师的直接指导只是一个直观的印象。真正要让幼儿掌握需要的是幼儿自己的主动思考和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的间接指导,比如游戏规则、角色分配、幼儿示范等。教师的指导要直观、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意识。

在案例6中,教师首先应把“双手抱膝滚”的标准动作进行示范,然后让幼儿集体进行尝试,在尝试中思考和探索双手抱膝滚的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选出做得好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做示范。首先,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提出观察重点。其次,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总结出动作要领。最后,教师将幼儿总结的内容进行规范化,精练化。教师将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尝试和探究的机会,才能使幼儿实现自我学习和发展。

第3篇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力度,努力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杜绝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幼儿园卫生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得分99分以上。

3、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幼儿健康知识考核知晓率达100%。

4、幼儿年度健康体检率达100%。

5、及时控制园内传染病疫情,杜绝二代病例出现。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专职教师、有课表、幼儿有读本、老师有教案、期末有评价)上好健康教育课。健康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2)开展好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要根据时间安排组织好,如开学第一周是防近宣传周,我们就大力宣传防近的知识和重要性,要用多种形势、板报、宣传窗、广播、电视、讲座等。3月15日至4月15日的卫生宣传月活动、520营养日活动、920爱牙日活动、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专题宣传活动。

2、加强幼儿园卫生工作

(1)规范管理幼儿园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做好卫生健教工作资料的整理:对相关文件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建档项目齐全、内容准确无误。

3、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4、传染病控制工作

要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幼儿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5、幼儿年度健康体检工作

要保证幼儿体检质量,要确保幼儿参检率达100%,体检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体检情况,写出分析报告,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体检工作结束后半月内将体检统计分析上报市妇保所。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二

(一)规范体育锻炼管理

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线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汽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五)开展保健知识宣传栏。

每学期开展健康快车、育儿知识宣传栏,把每个季节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及时传达给家长。还有各年龄阶段幼儿适宜的运动,幼儿感冒期间的饮食等育儿知识。

除开宣传栏等,我们还将在各种育儿报刊中看到最新育儿知识复印发给各班张贴,与家长共同成长。

第4篇

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线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汽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五)开展保健知识宣传栏。

每学期开展健康快车、育儿知识宣传栏,把每个季节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及时传达给家长。还有各年龄阶段幼儿适宜的运动,幼儿感冒期间的饮食等育儿知识。

除开宣传栏等,我们还将在各种育儿报刊中看到最新育儿知识复印发给各班张贴,与家长共同成长。

第5篇

关键词: 体能锻炼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1、《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以学前儿童健康为目标,对幼儿进行健康领域里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育活动。健康教育领域包涵面比较广,我园专门针对通过体能锻炼这一形式进行研究。丰富多彩的体能锻炼活动,是让孩子在愉悦的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健康发展, 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效地落实纲要的目标是当前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活动的愿望。

2、幼儿健康包括个体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发展是有机结合。在幼儿期实施“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身心健康为目标,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

3、健康的身体是有赖于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养成。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形中使得幼儿锻炼的空间、时间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幼儿体质普遍加强的今天,幼儿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幼儿缺乏锻炼人数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娇嫩、肥胖症有增多趋势,参加活动中遇到一些麻烦、困难就退缩不前、失去信心的情况还很多。开展本课题对改善当前问题尤其重要。

二、实验方法与过程:

(一)主要是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教学等活动进行的自然实验。

采用的实验方法:1、自然实验法2、测验法3、观察法与个案法4、问卷调查法

(二)实验对象

本课题于2003年2月开始——2004年6月止,在本园随机选取叁个中班120名幼儿,分别为实验一班和实验二班、对照班,每班40名幼儿,进行了一年半的实验跟踪。对照班幼儿不参加本课题组织的体育活动,按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进行体育活动,定期参加项目测试,实验组幼儿按本课题组制定计划组织体育活动。

(三)、研究过程:

1、分阶段进行前、后测试:

观察、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走步、跑步、投掷、爬、立定跳远、平衡、钻,记录运动成绩。进行家长问卷调查。进行幼儿生长发育指标测试及来园患病记录。

2、实验过程。

遵守《规程》《纲要》精神要求,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保证幼儿每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每周认真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晨间体育锻炼活动,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教学、游戏活动;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并开展创造性的体育活动。在教育研究工作中:教师做好幼儿个案记录、月研究工作小结、课题论文、月教学展示活动。对幼儿进行定期的测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开展活动提供依据。对幼儿常规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加强晨间锻炼活动,从培养幼儿兴趣入手。B、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基本动作发展。C 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开展体能锻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三、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一)、生长发育数据分析

1、2003年至2004年幼儿身高体重测查情况变化如表一、二、三、四所示。

表一 03年幼儿身高均值统计结果 表二 03年幼儿体重均值统计结果

表三 04年幼儿身高均值统计结果 表四 04年幼儿体重均值统计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2003、2004年幼儿的身高与体重P值〉0.05,表明这些项目的有差异但不显著,实验班幼儿在生长发育上优于对照班。

2、肥胖症幼儿情况分析:测试中发现对照班40名幼儿中有五位幼儿是属于肥胖症,而两个实验班80名幼儿中只有一位幼儿是属于肥胖症。

3、幼儿血色素测查情况表明:实验班幼儿原血色素11克以下的有9人,锻炼后下降为2人,其合格率为78%。对照班幼儿原血色素11克以下的有4人,锻炼后下降为2人,其合格率为50%。说明体育锻炼对幼儿的营养均衡摄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幼儿体育锻炼活动中,适宜的幼儿体能锻炼,没有造成实验班的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反而,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质量变化,有效地达到了目的。

(二)、幼儿对疾病抵抗能力分析.

表五幼儿疾病统计表

分析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幼儿易患疾病情况见表五所示: a、对照班幼儿月平均患病人数比率高。 b、对照班幼儿月平均患病天数多。由此可见,通过锻炼,实验班幼儿身体状况比较好,提高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三)、幼儿基本运动能力分析

前测数据分析

幼儿经过一年体能锻炼后,其基本运动能力得到了发展。对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组幼儿运动能力在各个项目上差异的T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如表六所示:

表六两组在各运动能力测试项目差异的T检验结果

2003年10月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表明:①、跑、立定跳、摸高、垂吊、跳绳、拍球、攀爬七项的P值在0.01水平上非常显著。从平均数上看,实验班这七项优于对照班。②、投掷、顶物平衡、攀爬各项P值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顶物平衡走从平均数上看,对照班的平均数是6.22、实验班平均数是7.01,此项对照班优于实验班。其余两项实验班优于对照班。③、单脚站立项目的P值在0.05水平面上差异不显著。

2、后测数据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幼儿体能锻炼,对照班与实验班测试结果见表七:

表七两组在各运动能力测试项目差异的T检验结果 2004年6月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的基本运动项目的P值在0.01水平上均为非常显著性变化。而且,所有项目的平均数表明:均为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3、前后数据相减所得结果分析

经过大班一年来开展体育锻炼后,将两次结果相减在各项目上进行差异性T检验如表八所示

表八前、后测试相减结果在各项目上差异的T检验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①、平衡、单脚站立两组项目的P值在0.01上差异极其显著。 单脚站立项目从平均数上看,实验班比对照班强。平衡项目是从前测的实验班的弱势转为后测的强势,说明变化非常显著。 ②、跳绳项目的P值在0.05上差异显著,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③、其余各项中,两个班之间的有差异,且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四)、家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幼儿参加体育锻炼一年多来,家长对此项活动的认识与参与意识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由表九可见)

1、家长从认识态度上加深了对幼儿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认同。

通过幼儿体能锻炼提高了实验班家长对此的认同。a、有86.25%家长认为: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b、有68.75%的家长发现了体能锻炼对孩子有所帮助。家长认识态度与观念的转变是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2、家长认为幼儿经过锻炼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变化。

家长在幼儿自身的发展变化上,看到了参与活动有利于促进其能力的发展。由表九可知实验班家长对幼儿能力的变化看法。a、在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得到发展。b、运动中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c、在活动中幼儿的承受挫折和做事的毅力得到增强。

3、幼儿的行为意志品质有所变化。

表九

从实验班幼儿与对照班的幼儿对比可见,实验班的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数据表明实验班幼儿:a、增强了幼儿自信心。b、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c、锻炼幼儿勇敢、大胆的参与体育活动。

4、促进了幼儿开朗向上的性格变化。

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有利于幼儿的性格向活泼开朗的方向发展是两班家长共同的认为。

5、幼儿身体状况得到改善。

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幼儿的身体状况调整。以下几项可见,实验班幼儿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a、实验班幼儿睡眠状况比较好。b、实验班幼儿犯病人数在减少。c、实验班幼儿运动后体力恢复比较快。

6、家长自身行为变化上看。由表十可知:

表十

通过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活动,促进了家长配合幼儿锻炼的自主性。a、孩子在家户外锻炼1小时以上,与一年前相比上升了72.12%的家庭。没时间让孩子到户外活动的家庭由41.86%下降为0。b、03、04年对比发现实验班幼儿在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的人多于对照班幼儿。

综上所述, 经常性的开展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毅力发展,能够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锻炼。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求知欲、自信心、情感的发展。增强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行为上发生转变。

四、结果与讨论:

一年半以来,将幼儿体质健康的目标物化为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入手,积极地开展晨间体能锻炼、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区域性体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从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探索“幼儿基本动作发展与体育活动方式”研究入手。尝试从体育环境的创设以及体育活动的科学化、游戏化出发,运用适宜幼儿发展的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幼儿参与锻炼并协调其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幼儿体质健康是行之有效得,并值得推广。

(一)、幼儿体育锻炼全面促进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1、全面、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利用各种体育器材和教师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的器材进行游戏,让幼儿在室内外锻炼中,调节身体各部位和动作,从而,达到比较和谐而统一的综合性能力培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锻炼中,幼儿的内脏器官等生理功能得到锻炼和改善,增强了幼儿体质,完善和提高机能;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形成正确姿势;幼儿身体素质得到发展;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

2、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如,情景性探索体育游戏——过悬崖峭壁,在活动中,幼儿要重新认识自我,要用敏锐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判断,运用语言表达方式与同伴合作,发挥智慧、坚强勇敢的克服困难渡过险境。体能锻炼是在生动愉快的活动进行,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对意外事故的防范。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增进幼儿心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大部分的活动项目是小组或集体合作进行的,幼儿在活动中与人际交往会产生各种社会,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责任心、同情心、自制力、合作意识等社会性品质,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行为习惯也都得到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所获得的这一些都将使得他们受益终生。

(二)、促进了体育活动科学化和游戏化、自主性发展

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根据健康领域教育目标,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克服了以往片面性理解体育教育目标,不能全面的发展幼儿能力;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活动过程的设计缺乏科学性、趣味性,从而造成幼儿对参与体育活动兴趣不浓或运动不到位;存在着动作质量要求过高或过低,运动动作的经验贫乏,动作创新设计能力差等弊端。设计出了适合幼儿发展的体育活动教案、游戏方案,通过循序渐进、动静交替地实施,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量、有针对性地指导动作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充分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幼儿自制了大量的体育运动器械,创设了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乐意参与的体育游戏活动,扩展了幼儿体育锻炼活动内涵,从而为促进幼儿机体锻炼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智力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教师在幼儿体育活动科学化和游戏化中自主性。

(三)、深入贯彻执行《纲要》精神,体能锻炼研究为幼儿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服务。

促进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去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理论与行为的转化变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针对健康领域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调整,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案例和幼儿个案观察、分析研究,教师们学会了在研究中了解幼儿,在幼儿发展中提升教育质量。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实现全民健身的教育思想理念,培养家长从我做起,树立起与幼儿园共同协手教育孩子成为己任的观念。家庭、社会、幼儿园互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幼儿体能锻炼研究促进了幼儿园园本化的教育研究水平提高。同时也已成为了幼儿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班内幼儿情况:

本班幼儿共31人,男生16人、女生15人,幼儿的年龄、对幼儿园的适应性、社会性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电访和个别交谈,也了解到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情况,有个别孩子是新生,而有些孩子却能够认读一部分汉字了,这些个别情况和幼儿间的差异,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二、教育要求

1、遵循幼儿园教育新纲要及规程,在本班开展区角活动中环境、材料与幼儿的发展的研究。从儿童的需要出发,随教育的内容,主题的深入,给幼儿提供最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环境,注重孩子的参与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适合的活动区,提供富有想象和可变的成品或半成品材料,使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成长。

2、在班级加强幼儿的学习常规与生活常规的培养,从劳动、集体生活、游戏、作业、其他活动五方面加强幼儿常规的培养。

3、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认真上好每一个活动,根据幼儿兴趣及年龄特征选择主题内容,采用分组、集体和个别的不同形式,活动前书写教案,结合主题让幼儿参与制作教、学具和布置墙饰和活动区,让孩子们能身临其境感受事物的特征,引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尽量用直观的教育形象、生动的语言体态动作、有趣的游戏、优美的音乐来调动幼儿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加强语言方面的沟通,让幼儿结合现实生活来简单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感受、体验和见闻。通过识字游戏、数字游戏、英语游戏、绘画游戏、剪纸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等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玩耍中掌握知识。在组织各类活动中老师也不断加强自身的教研、教学质量和水平。

4、在本学期继续开展主题活动,开学第一周以稳定幼儿情绪为主,顺便了解幼儿假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准备从《我喜欢上幼儿园》等主题活动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从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本学期我们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的培养,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以避免大小事故的发生。培养幼儿主动、乐观、合作、勇敢等优良品质。加强幼儿的团结合作和环保意识。为幼儿提供表现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本学期我们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了解一些简单的节奏。通过美术活动让幼儿感受色彩、感受线条、创造自己喜欢的画面。

7、本学期我们通过各种社会和科学活动来提高幼儿和家长的环保意识,通过每周的谈话活动、自然科学活动、观察活动、探索活动和户外远足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明白要珍惜环境、爱护地球、节约用水用电、节约能源等等。同时,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环保的重要性及如何从自我做起支持环保、宣传环保。

8、配合幼儿园做好各项活动。

配合年级组完成年级组的各项工作。

三、保育工作

1、为使幼儿生活在干净整洁、绿色的环境中,我们坚持做到每周安排幼儿护理班级自然角的花草。老师也做到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做好各项绿化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外的绿色环境和卫生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幼儿自己成为绿色幼儿园的小主人。

2、坚持阳光、紫外线、消毒水消毒玩具、被褥等,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传。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正确进餐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成长。

4、教育幼儿不乱丢垃圾,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和卫生。教育幼儿从我做起节约用水用电,节约能源,真正做到环保。

5、配合园医做好幼儿的体检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四、家长工作

1、以家长会、家长学校授课、家长园地、幼儿反馈本等多种渠道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使他们认识到,不光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家长汇报幼儿园情况,家长也需将孩子在家的情况告诉老师,双方要相互交流信息,反馈教育效果,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实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家园双方都有责任。

2、积极主动的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对家长的提问一定有问必答,多和家长电话、网上沟通,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取得共识。

3、及时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采用家访、电访、个别谈话、家长园地、家长会等不同形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情况,提高家长对幼教的认识,使家长能及时了解教学内容,及时检查教学效果,配合老师对幼儿进行教育。耐心解答家长的问题,与其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虚心接受家

4、鼓励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做到让家长了解并共同商讨班级事务,将班级各项活动安排合理、组织有序。

5、对家长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支持孩子进行环保活动,并鼓励他们宣传环保。

五、班级管理

1、班级三位老师做到保教相结合,对孩子们做到“四心”——耐心、细心、关心、爱心。

2、三位老师分工合作,一起制定主题,遇事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在完成班级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团结同事。

3、重视班级请假制度,老师、幼儿不无故迟到、早退,做到有事、有病请假,不无故缺席。

4、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做到让家长了解并共同商讨班级事务,将班级各项活动安排合理、组织有序。

5、合理安排班级物品,培养物归原处的习惯,爱护公物,爱护大自然、节约用水、用电、用纸、节约能源等等。

第7篇

既然体育课的密度指的是体育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因此,不难看出,课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是否合理而充分地被教师和幼儿所利用,进而也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一节好的体育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尽量减少浪费的时间,以提高体育课的效率,达到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那么,教师应怎样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呢?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要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必须首先了解制约体育课的密度的几个因素,然后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一、影响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人体单位时间的生理负荷量,一般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一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大,后者小。运动强度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练习密度,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呈反比的关系,即运动强度越大,幼儿的练习密度则应越小,反之,运动强度越小,幼儿的练习密度则可适当提高。这就提醒教师,绝不能让幼儿长时间连续从事大强度的运动,否则,幼儿将承受大大的运动负荷,易造成其身体的伤害。例如,幼儿在做迫逐躲闪跑或连续立定跳远等大强度练习时,其练习密度可适当减小,而且练习中应增加休息的次数,一般幼儿练习一至两分到后应作适当的休息,而后再继续练习,教师应严格控制大强度练习的总时间。在幼儿园体育教学内容中,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有跑、跳跃、攀登、下蹲走、仰卧起坐、传接球等;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有走、钻、爬、投掷、走平衡木或窄道等。

2.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示范、讲解密度、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学习新教材和较难的教材(如投远、投准、立定跳远、抛接球、夹包跳、夹包掷远或掷准等)时,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的密度都应加大,每个幼儿的练习密度也应提高,要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和充分的时间进行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相反,幼儿复习旧教材或学习较容易的教材时,教师则应减小讲解和示范的密度,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巩固。

3.组织措施。组织措施合理,教学的节奏则会紧凑,且环环相加,上课的时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排队、变换队形迅速可大大减少浪费时间。幼儿队形的设计应符合教学的需要,分组轮流练习或竞赛性游戏时,幼儿的分组太少,都会导致幼儿轮番等待的时间太长,进而易使幼儿产生厌烦,甚至注意力的分散。

4.准备工作。准各工作充分,可大大减少浪费时间,提高上课时间的利用率。有的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上课时才临时布置场地,摆放器械,结果无端地浪费了许多本该用于教学的宝贵时间。

5.幼儿的年龄差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的讲解、示范的密度也应不同,对年龄越小的幼儿(如小班),教师的示范密度应越大,对年龄越大的幼儿(如大班),教师的示范密度应适当减小(较难的教材除外),而讲解密度应提高。

6.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兴趣性。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具有兴趣性,幼儿练习的积极性则高,就愿意参加各种练习,因而可提高幼儿的练习密度;相反,幼儿则不愿意练习,这又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和态度,易使教学过程显得松散,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调节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诸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周密计划和科学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

教师在准备体育课时计划时,应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幼儿身体发展的特征及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做到计划周密,心中有数。例如,教师在什么时候讲解,什么时候示范?各几次?大约用多少时间?幼儿分别要做哪些练习?各几次?各用多长时间?幼儿排队和调动队伍约用多长时间?幼儿什么时候休息和以什么方式休息(即采用全体幼儿停止任何活动的休息还是分组轮流体息)?休息多长时间?等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课前备课时都应周密计划。

教师必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清楚地认识到在任何一节体育课里,幼儿的练习密度都应是最大的。据研究,幼儿在体育课中合理的练习密度的范围是35——55%,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幼儿的年龄段在这个范围内确定具体的练习密度,但必须注意动静结合,严禁让幼儿连续长时间做大强度的练习。如果幼儿是学习新教材,教师应首先详细示范讲解1——3次,紧接着就该马上安排每个幼儿及时进行练习,教师再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练习的情况,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如发现幼儿普遍犯有某种错误,教师应再次示范讲解。教师在教授新教材时,示范、讲解应适当增加次数和时间,但讲解要准确、精练,抓住动作要领,切忌冗长、繁琐;示范应正确、规范、舒展,讲解与示范应紧密结合。对小班幼儿的示范应多于讲解;对中、大班,尤其是大班,讲解的密度可稍大些,可适当减少示范的次数,但学习较难的教材除外。对强度大的教材,可多增加幼儿休息的时间。排队和变换队形应尽量迅速,而且要符合教学的需要。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措施。

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最佳的组织措施。前面已谈到幼儿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是各种密度中最大的,尤其是学习新教材和较难的教材时更应做到这一点。那么,在选择幼儿的练习方式时,就应充分考虑其科学性。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材和幼儿园场地、器械,以及幼儿的实际,选择以下练习方式:(1)个人分散式练习。如练习立定跳远、从原地往上跳、跨跳、自抛自接高低球、拍球、夹球(或夹包)掷远或掷准等项目就可采用此方式。(2)两人合作式练习。如两人配合练习滚接、抛接大小皮球时可采用。(3)多人合作式练习。如5、6个幼儿为一组练习“蜈蚣竞走”(后面的幼儿抱住前面幼儿的腰,下蹲,步调一致地向前走)。(4)集体集中式练习。如追逐躲闪跑、小组竞赛游戏、原地纵跳触物等。(5)分组轮流式练习。指各组轮流做几种不同的练习。(6)循环式练习。指幼儿循环做几个不同的动作练习。(7)鱼贯式练习。指全体幼儿按一定的次序依次做几个不同的动作练习。(8)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指一组或两组幼儿练习,其余各组观摩,之后,再交换。

在幼儿做集体练习时,教师必须考虑幼儿的队形,使队形符合教学的需要。例如,大班“学习投远的动作技能”,结合投掷教材的特点,个人分散式的练习虽可提高练习密度,但不安全,因而并不适合在此使用,可把幼儿分成两组,相距1米背对背方向站立;每人两个沙包分两次分别向场地两端(距幼儿各队3——4米左右)的投掷区投远,这种方式显然比个人分散式安全,又比把幼儿分成四路纵队每四人一组投掷的练习密度大。又如,在教幼儿练习活动目标投准时,可把幼儿分成二至四组(视幼儿实际人数而定),让幼儿轮流充当活动靶标和投掷者,这样也可提高幼儿的练习密度。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备好课后,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例如,发现幼儿在练习强度较大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式练习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幼儿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全体幼儿休息1——2分钟,教师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种种错误。相反,如果幼儿积极性很高,玩兴正浓,又无疲劳感,教师就可让幼儿再练习一会儿或再做一遍体育游戏。教师还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解和示范,如幼儿动作掌握不好,就应抓住要领增加讲解和示范的密度,相反,则可减小示范、讲解的密度。如发现幼儿分组少,轮番等待的时间太长,则应马上调整队形(如变两队为四队),以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

4.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备好课和做好物质准备。如准备好幼儿所用的沙包、头饰、球、腾圈、拱型门、垫子、小旗、记分牌、绳、皮筋、木桩等玩具和器械,提前画好场地,器械也应事先摆放到位,如条件许可,应把做准备活动的场地和摆放好器械的场地分开,如需音乐伴奏,还应准备好录音带。

5.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第8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 内涵建设 特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65-02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校教学水平整体提高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学团队、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实践条件、一流教学资源的有特色的示范课程。[1]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明确指出:“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分值来看,“课程特色”所占分值最高,表明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灵魂。[2] 由此可以看出,精品课程内涵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创新、打造自己的特色。只有形成独特而鲜明特色的课程,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名牌课程”、“示范课程”。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2004年开设,从2006年的校级精品课程、到2008年的省级精品课程、再到2010国家精品课程,历经七年开创性的建设,其中,最有成效的工作就是坚持围绕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以突出技能培养为“特色”,打造课程的“一流品质”。[3] 本文拟就《学前儿童游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特色与创新进行介绍,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一、课程概述

《学前儿童游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第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与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第二,通过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教育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设计与指导幼儿开展各类游戏的能力;第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特色

1.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前瞻性

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我们开创性地建构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框架,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基础理论单元,科学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分类游戏单元,则全面系统地涵盖了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内容涉及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集体娱乐游戏、婴幼儿游戏十一类游戏内容。

在课堂理论讲解的同时,我们着重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54学时的课程教学,理论课时3时,占总课时72.2%;实训课时15学时,占总课时27.8%。与此同时,我们紧扣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脉搏,把国内外幼教改革的新理念、新信息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使教学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现代化、网络化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在实施中,始终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两条腿走路。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应用讲授法、观摩法、角色扮演法、练习法、操作法、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课程教学活动。例如,在角色游戏单元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评价幼儿角色游戏行为以及评价与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我们主要运用观摩法,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见习或观看幼儿角色游戏实录,根据实际观察填写记录表。此外,我们还定期组织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活动,如结构游戏技能大赛、儿歌故事表演赛、童话剧展演、教学游戏设计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展示专业技能的平台。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还致力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课程教学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积极开发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全面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发可视化精品课程网站,实现课程的网上学习、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网上自测练习等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3.实践教学环节的模块化、项目化、仿真化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各类教育机构、不同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书本+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训练环节。《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将与游戏相关的教育技能具化为“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和“游戏设计与教学的技能”三个实训模块,并分解成18个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采用项目导向的任务化学习模式,通过“幼儿游戏活动情景教室”和“幼儿园玩教具资源教室”等仿真实训室,把学前、特殊教育理论与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按照幼儿游戏教育和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际操作项目,进行仿真环境的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的创新点

1.教育理念新

在《学前儿童游戏》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群。我们立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坚持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以强化教育技能为核心,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强化教育技能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2.课程结构新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我们以精品教材建设为中心,开创性地建构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框架,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同时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学前教育领域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来不断改进与完善课程设计。

3.教学模式新

我们坚持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以强化教育技能为核心,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打破了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模块化的实训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项目化的任务学习模式、引入仿真化的技能训练模式以及开发现代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4.评价手段新

本课程建立了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模式,运用书面考试、技能展示、方案设计、作业、提问和态度等多种考核评价手段,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技能展示与理论考察相结合、书面作业和网上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来综合考核评价学生对儿童游戏理论及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学前儿童游戏特点、游戏设计与指导的方法和基本教学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训体系新

我们积极整合学院与社会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努力构建校内外实训体系相结合的共享型平台。在校内实训系统中,不仅对本专业学生开展实训教学,基础技能实训模块还与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共享;专业技能模块还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儿童康复、社区康复等专业共享。

四、课程内涵建设的“一流品质”

1.课程开设具有领先性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开设是我们应对现代幼儿教育师资培养的新需要所采取的开创性举措。在过去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游戏并不单独设置,与游戏教育相关的内容包含在《学前教育学》课程里,是作为一个章节内容出现的。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学前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我们从应用性人才培养出发,将原来《学前教育学》关于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分散在各类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关于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内容,整合成《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并于2004年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之际正式开设。2005年在京召开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教材组稿会上,我们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全国学前教育界的认同,与会代表一致把《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列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并且推举由我校主持编写该门课程教材、2006年《学前儿童游戏》教材出版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后,全国同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已普遍形成共识。

2.教材建设具有引领性

《学前儿童游戏》教材建设坚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强化突出实践教学与训练的理念,立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课程设计突出实训训练,打破了过去从理论到理论的课程框架,将教师与幼儿园游戏相关的教育技能具化为“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和“游戏设计与教学的技能”三个实训模块。这种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的课程设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领域开创了模块化技能实训的先河,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学前教育领域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针对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小龄婴幼儿入园比例增多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突破了一些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只关注3~6岁幼儿游戏的惯例,结合我国早期教育最新研究成果,把0~3岁婴幼儿的游戏写入教材,纳入到课程内容体系中来,以满足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此外,《学前儿童游戏》立体化教材还配有多媒体光盘和电子教案,这也成为全国同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同类教材中极具优势的,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课程在全国同类课程中所处的领先水平。

该教材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以来,先后11次印刷,前10次印刷总数30100册。销往北京、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云南、广东、贵州、浙江、江西、湖北、江苏、广西、新疆等20个省市自治区相关院校。

3.网站建设具有示范性

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级精品课程以后,我们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建设目标,根据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标准,认真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天空教室开放式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前儿童游戏》精品课程网站,实现了教案、习题、实训指导、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图书资源、参考资料等教学辅助资源上网;同时,我们利用这一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性,努力做好课程的网上学习、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网上自测练习等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环境。2009年我院其他专业《儿童游戏》选修课和全院《儿童游戏》公选课的三百多名同学全部进入该网站进行网上学习、网上作业和网络考试,《学前儿童游戏》精品课程网站精美的制作及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受大家欢迎,网站访问量在天空教室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上遥遥领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0月份,“天空教室2010数字化教学高层论坛”在宁召开,本课程主持人作为专家应邀在论坛上做了题为“《学前儿童游戏》精品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在创造性地利用可视化网络教学平台、深化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向全国200所高校的专家介绍了我们的经验,博得一致好评。此后本课程主持人还受邀为南京多所高校做专场专题报告。《学前儿童游戏》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取得良好的示范性。

五、结束语

与国内很多具有百年历史的幼儿师范院校相比,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非常年轻。通过《学前儿童游戏》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体会到,唯有立足自己的特色,并且不断突出特色,使其“独特而鲜明”,就有可能具备“一流品质”而后来居上。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一定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要有新思维、新突破,努力形成并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创造出生机和活力,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 吴启迪.国家精品课程[J].科教文汇,200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