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1 10:55: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活动实践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职高学生 心理学教学 体验式探究教学
一、问题缘起
心理学的概念比较难懂,理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又比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较低,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心理活动,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尽量提供感性材料,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具体化、形象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自主体验、建构知识,增强教学效果。因此,体验式探究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心理活动中,诸如观察、调查、实验、沟通、游戏、角色扮演、收集材料等活动中,通过实践亲历和心理亲历,感悟、探究心理活动,亲自得出心理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心理活动的过程、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心理学的良好认知结构,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教学“情感种类”时,我首先创设情境,进行一个心理实验: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元旦放假一周”。因临近元旦,学生都很想回家,学生听到老师说的这个消息,入境,高兴得热烈鼓掌,产生激情。接着我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的情感体验有什么特点?”启迪学生思维,学生分析归纳,得出“激情”的定义。然后进行事例分析,即教学中应如何控制消极激情,使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种体验式探究教学,使心理学各项教学目标都能比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因此,在职高心理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探究教学是可行和有效的。
二、实施体验式探究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冲突。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的认知经验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提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的学习情境,如:创设真实的情境、想象情境、质疑情境、纠错情境等,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这是体验式探究教学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思维的过程”时,教师播放多媒体动画:很多学生在考试时,写着写着,突然被一个单词、句子或公式、定理卡住了。绞尽脑汁、冥思苦想,那些被卡住的东西才慢慢清晰起来,但至提笔正要写时,那些东西似乎已到了笔尖,却写不出来,真叫人苦不堪言……教师趁机提问:这种“思维卡壳”是什么心理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有效调适它?今天我们学习了“思维的过程”,就能解决以上问题。这样创设学习情境,既能为学生排忧解难,加强心理指导,又能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获,认识到心理学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喜欢上心理学,激发他们对心理学课的热爱之情,唤起他们的浓厚兴趣。
情境的创设决定着学生体验、探究的方向和意义建构的内涵与质量,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情境创设时,首先要营造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归属感,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彻底放松心态,积极主动地思维,展开想象,敢于标新立异,产生自觉参与和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2)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引问题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创设,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引发学生的心理体验。但教师更重要的是,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以教学任务为基础,使学生在丰富心理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新课,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心理问题的体验:①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以免学生思维混乱;④注意时机,即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以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⑤要少而精,做到教师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而深。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初步心理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学习的任务课题。教师通过重点讲授,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己发现问题,引发认知失调,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产生主动探索心理知识的欲望。激发创新意识并做出大胆猜想,在原来的认知基础上构筑新的知识结构。例如学习“记忆与遗忘”,在情景体验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学习课题:人为什么会遗忘,你想知道遗忘的规律吗?你想变成记忆超人吗?通过自由质疑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2.提供学习资源,积极感悟,体验探究。
教师借助于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经历观察与操作、比较与概括、猜想与验证,积极感悟新知,体会体验的乐趣,进行心理活动的探究。例如学习“情绪和情感”,学生围绕“为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不良或消极的情绪”的问题开展探究。学生搜集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自身的心理体验,通过沟通、交流,探究排解消极情绪和情感的方法。学生的看法有:当我难过的时候,我就想哭,哭完了就好了;我想找人倾诉或写日记;我想揍人;我想摔东西;我只想一个人喝的烂醉,忘记痛苦和烦恼……从而得出结论:发泄是情绪排解的重要方式。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排解痛苦的方法,请大家来想一想,这些方法我们分析归纳起来,哪些方法是可取的,哪些是误区?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画出下图:
教师要鼓励学生置于情境之中,借助于心理活动的载体大胆表现心理活动,去体验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把探究心理活动和心理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
3.合作探讨,共情理解,相互促进。
教师在这一阶段通过协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使学生积极探讨,达到共情理解,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合作应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心理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有重要作用。
心理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交流,尤其是同龄之间的交流。因而,心理学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心理活动交流过程,如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与教学媒体的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老师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猜想中交流,在参与心理表现的活动中交流。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有助于学生相互探讨分析,揭示心理活动和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规律,期望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实现学习互补,达到思维、智慧和成果共享的目的,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使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逐步提高,使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心理问题的共情(共感理解)能力,这是学会共同做事、共同生活的必备心理素质之一,也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平行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学习“记忆与遗忘”时,教师提供材料供学生合作探讨:有一位高二女生,在课上给同学写情书,老师发现后很生气,但她说是以前写的,不是上课写的,老师更加愤怒,推了她一把,她摔倒了,于是跟老师对立起来。再加上她以前经常无故旷课、逃学,在校表现不好。学校让她休学一段时间,回家深刻反省。她感觉委屈愤怒,老师对她不公平,想告老师又怕告不赢。后来,她自己厚着脸皮又回到了学校,老师对她不闻不问。她觉得这是对她很大的伤害,想忘记却无法做到,很痛苦。她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你是她,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再痛苦?
学生1:写情书、旷课、逃学等都是错误的,违反了中学的校规校纪,老师推学生有违师德规范。双方都有错误。
学生2:老师推学生,主观武断,让她休学,她感到不公平,伤心、难过,认为对她的人格是一种侮辱。
学生3:不管怎样,老师最后还是让她进教室学习,这对她也是一种宽容。
学生4质疑:为什么平时要逃学呢?高中生是不准谈恋爱的,难道不知道吗?写情书、旷课、逃学,老师当然会生气,在校表现一贯差,老师也不喜欢。老师误解了,为什么不向老师解释清楚呢?
学生5:事情的发生,两个人都有责任。如果当时她认错态度好,跟老师解释清楚,老师就不会生气和误解。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已没有机会改变过去发生的一切,只能采取正确的态度,调整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尽快地释怀,淡然处之,时间就是心灵最好的良药,会治愈一切心灵的创伤,从教训中成长。
学生6:不要再拿过去的事情折磨自己了,振作起来,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
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学生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色、观点出发,阐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体验和理解,积极主动地交流、讨论、探究,获得心理问题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学会了从多角度思考、理解心理活动和规律,学会了共感理解,学会了平行思维,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做到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4.知识整理,实践运用,体验内化,思维创新。
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对心理问题所提出的猜想有可能各不相同,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体验心理、探究知识的途径也不是单一的,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对心理知识产生多种理解和认识,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没有规律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监控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在自主体验、探究学习中出现的难题,引导学生结合各心理学知识点及重难点进行强化和系统整理,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心理知识,同时验证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体会到学习心理学的价值,教师在实践应用阶段,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围绕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目的,利用网络容量大、形式生动的特点,组织设计有趣味、有层次、与生活密切联系、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如在学完错觉后,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设计一些错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错觉的知识和原理,再次体验、探究,获得思维的创新。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遗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为什么有些让人内心痛苦的事情想忘却忘不了,有人耿耿于怀,以至产生心理障碍,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5.反思总结,强化体验,意义建构,拓展延伸。
为了达到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的双丰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体验式探究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反思和评价,并通过交流促使学生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概括和反思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有效拓展学习的空间。总结要把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总结的“主题”,通过总结巩固知识,建构意义。例如学习了“情绪和情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反思:我们发泄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能把我们自己的痛苦转嫁到别人的身上,更不能搞破坏。进而拓展探究:你了解的情绪和情感的障碍有哪些?如果同学有情绪和情感问题,你应如何帮助他们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回顾和总结、反思和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作出,教师只给予必要的辅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活动的变式训练,获得心的体验的进一步强化,促成心理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延伸、体验升华。
三、教学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1.重视发展学生的情商,给予成功体验。
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也会使学生深受鼓舞,始终沉浸在好奇和成功的喜悦中,会使学生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验成功会使人们自强、自尊、自信。通过亲身经历的心理事件和事实使自己从内心深处感到“我能行”,从而摈弃那种“我不行”的自卑感,增强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敢于争取更大胜利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体验式探究教学。
体验式探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尽可能地因材施教。教师的活动主要体现在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做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指导、监控、调节就是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提供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力争使每一个学生每次课都有提高。对心理发展比较好的,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通过课堂心理水平测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情况,增强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信心和练习的兴趣。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又能控制个别学生的非学习行为,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监控系统进行循环监控和个别指导。
3.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启发的教学形式,通过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心理问题思考。教师则应走到学生中去,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及时引导,不苛求统一的结论,从而鼓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效实现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郑金洲.体验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以《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素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心理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感悟和体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增强广大师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提升心理素养,健全人格品质,持续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活动主题
教师:我运动 我快乐
学生:我阳光 我快乐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五、活动时间:5月21日—26日
六、活动内容
(一)准备阶段
1.召开教科室成员会议
活动目的:研究部署活动月有关事宜,研究活动内容,明确具体分工。
活动时间:5月16日第二节
活动对象:教科室小组成员
活动要求:要求教科室成员增强责任心,立足我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好每一项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负责人:
2.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规划活动月活动安排,落实负责人和活动要求。
活动时间:5月16—17日
活动要求:全面、具体、科学规划。
负责人:
(二)实践活动阶段
1.教师心理瑜伽活动
活动时间:5月18日
活动对象:聘请瑜伽教练引领教师进行瑜伽活动。
活动目的:聘请瑜伽教练,根据教师群体的特点,设置一些基本动作,舒展身躯,拉伸颈部、肩部,带领老师们进行瑜伽冥想,舒缓压力,放松身心,以此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幸福指数。
负责人:
2.观看电影
活动时间:5月16日
活动对象:全校教师
活动内容:观看心理电影《国王的演讲》
活动目的:通过影片观赏,活动心理感悟,增强心理认知。
负责人:
3.观看心理视频
活动时间:5月16—17日心理活动课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内容:心理励志视频《尼克胡哲》、《生命爬行》
活动目的: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学会感恩等心理品质。
负责人:班主任
(三)总结阶段
时间:5月18—23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各类学校日益普及,网络上各种心理教案、课件资料也日渐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教师实行“拿来主义”,在网络下载资料后拿来即用,或者只稍作调整。教师对学科定位不准,对教材理解不透,对学生了解不够,对自己风格不明,导致心理活动课沦为游戏课(只做游戏不求甚解,以活动为惟一目的)或思品课(作道德评判,强调教育性,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做)。
这些状况的出现,反映出中小学心理活动课的学科性、专业性不突出等问题,导致本就是边缘性学科的心理活动课更加不受重视,让师生觉得心理活动课谁都可以上。针对以上问题和现象,结合两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对如何把心理活动课上出“心理味”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确定课堂教学主题
心理活动课作为非考试科目,在学校里的地位似乎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有一位教师曾抱怨:“心理活动课课时本来就不多,还总是被其他科任教师要课……被要课也算了,上心理活动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好,要不就是写作业,要不就是吵吵闹闹不好好听课。”另外一位心理教师则回应说:“我也曾被要课,但被学生知道后,纷纷表示抗议,甚至罢课,还到班主任那里去投诉,以后再也没有教师敢要我的心理活动课。”两种不同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被要课的原因是科任教师觉得心理活动课不重要;上课写作业、吵吵闹闹是学生觉得心理活动课没意思,老师讲的东西没用。
如何让学生爱上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应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其他教师才会理解。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许多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需求而编写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辅材料,但这些材料只是切合学生的年级及心理特点,而不一定能满足各地区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当课程设计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时,学生不感兴趣,那么心理活动课就成为一节放松课。上课的教师也会没有成就感,越来越懈怠,这样的心理活动课难免会走上形式化的道路,渐渐没了生存之地。如何能了解我们眼前这些学生的真正需求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课前调查。编制课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想要在心理活动课上学到哪些方面的知识、解决哪些困惑。设置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并且将需求具体化、精确化。所以调查问卷中除了封闭式题目外还应该有开放式题目。
什么样的调查结果才算是达到了具体化和精确化呢?如人际交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对于学生来说,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哪些呢?有一位教师的调查结果值得参考:
学生的交往困惑主要有(不分先后):
1.发生一些小矛盾后,控制不好自己的言行,愈演愈烈,导致吵架或打架,事后又不知如何和解。
2.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好友,结果好友却未能守密,告诉了别人,自己感觉被背叛了。
3.想与别人交流,却找不到共同话题,不知道说什么好,很尴尬。
4.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有矛盾,或是要求自己远离对方,自己很为难,不知如何处理。
5.被传绯闻。
6.经常被人捉弄,没有找到改善的办法。
7.一起活动时,意见不合,不会处理,导致不欢而散。
在这样的调查结果中,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展开作为一个课程主题,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第二,咨询内容。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困惑最多、最需要老师的帮助,可以在咨询中略见一二。所以,每个学期末的咨询总结应该成为下学期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三,课后聊天。课堂上一些学生的行为通常是经过“包装”的(包括学生的回答),所以教师应在课后或课间多留在教室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了解到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观察和倾听,用真诚的态度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二、教师要重视自身的成长,自利才能利他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个人经历、感受能力和对自我的深入分析非常重要,这些会影响着咨询师的伦理观和咨询方式。对自我的剖析越深入,就会变得越“通透”,在咨询和教育过程中,“自我”介入得就会越少。这也是在精神分析师培训中要求个人督导达到150个小时,并非常重视自我分析的过程的原因。
一位小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确日常生活中消极标签对自己的影响,特意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体验“消极标签”的活动。在这个体验活动中,部分学生十分投入,不禁落泪。教师很敏锐地感受到学生情绪的变化,在活动结束并作分享后,不断重复指导语引导学生走出活动中的情绪:“同学们,刚才只是一个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了,已经结束。”并临时加入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对刚才被贴消极标签的同学表示肯定和支持。
一位职校班主任在人际交往主题班会中设计了一个成对进行的活动,上课当日,一位学生请假,班级的人数变成单数。这位教师就临时决定加入一个落单者的角色,让学生体验在人际交往中被落单时的感受。然后再让一个成对小组接纳落单者,组成三人小组。
这两位教师在谈到为什么能设计出优秀的体验式活动而且还能临时调整课程设计时,答案都是:“这个活动我自己参与过、体验过,所以能体验到在活动当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变化)。”
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最能与他人感同身受。若是没有亲自经历过,也应该是在现场融入过,而不仅仅只是听说过或是想当然。所以,这就要求心理教师重视自身的成长。当我们能够超越自卑,才能感受到学生在超越的路途中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当我们能够突破自己,才能感受到学生在自我突破后有多么喜悦。
三、增加对学生和课堂的开放性,保证课堂生命力
在心理活动课上,有时候教师的态度远远比课程设计本身更能体现课堂魅力。
在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中,我通常会借用许多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有一道要求续编结尾的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人去看牙医,当他看到医生拿来的工具时,被吓坏了。医生为了使他安静下来,给他喝了一点酒,病人感觉好多了,随之又要了一杯酒喝了下去。这时医生问他:‘这次有勇气了吧?’病人在这个时候大声说:……”
这道题已有的答案是“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答案本身既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出奇制胜,非常有创意。
在课堂上展示出题目,经过几分钟的小组讨论后,学生们开始兴致勃勃地分享答案。如何对待学生们的答案呢?刚入职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如果学生们没有分析出“标准答案”,我会鼓励地说“很有想法”“很有意思的答案”,但仍不放弃,很有耐心地引导他们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如果他们实在没想到,我就会故作很有趣地告诉他们“标准答案”,然后在学生“哦!哈哈……”的惊讶加佩服的神情中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正好有学生看过题目,一下就说出了“标准答案”,那么我就会很高兴地夸奖他,然后直接跳到下一环节。
看似我很包容,课堂氛围也很和谐。但这样的课堂缺乏了开放性,因为在教师心里一直在追求“标准答案”。当教师在等待着某一个答案时,学生的其他想法是不那么受教师关注的。所以,一节课下来,除了“标准答案”,学生们的回答我已经没有了印象。
今年再上这节课,当有学生说出那个“标准答案”时,我的回应是:“这确实是个很有创意的答案,还有吗?”于是,我收获了更多的答案:
“再来一瓶!我中奖了!”“糟糕,赶紧帮我转到肠胃科去,那颗牙被我吞进肚子里了!”“好酒,服务员,再来一杯!”“不用你动手了,我自己来!他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牙掉了……”虽然教案中有预先设计,但在课上学生的即时反应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沉默、乱接话等现象时,教师应停下来了解一下学生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比如一提问就沉默,可能是因为想回答却害怕出丑,那就干脆与学生即兴聊聊突破自我的问题,鼓励甚至奖励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又比如乱接话,可能是学生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进入上课状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提醒他注意课堂纪律。乱接话行为的出现也有可能是因为课堂纪律太过松散,那就需要教师重新整理课堂,树立课堂规则。这样我们才能处变不惊,不然只一味地按照课前设计的思路,“拉”着学生走,心理活动课就少了一种活力。
关键词: 足球裁判员 心理素质 判罚准确性 对策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影响裁判员判罚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而在众多因素中,裁判员的心理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足球比赛场地大,比赛时间长,从准备工作开始到现场执行裁判工作,裁判员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高度敏感、高度兴奋和高度紧张的状态,裁判员必须努力控制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灵活地运用规则,解决场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裁判员的心理状态,旨在有效促进裁判员能自觉、随时、有效地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巩固和发展有助于执行裁判工作的积极性心理活动,如沉着、专注、自信、坚定等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意
志品质,提高在各种不同比赛环境中的自控能力、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
一、足球裁判员的心理素质与判罚的关系
裁判员心理的稳定性与其判罚的准确性有紧密的联系。心理学研究者研究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行为和心理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心理支配行为,行为反映心理,提高心理素质也就能提高行为素质。将其运用到足球比赛中,裁判员的判罚是在运动员、观众和媒体注视监督下进行,来自运动员及观众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可影响裁判员的判罚心理,如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判罚结果。足球裁判员的心理素质与判罚的准确性密切相关,提高足球裁判员的自身心理素质可以极大地提高判罚的准确性。
二、影响足球裁判员判罚的心理素质因素分析
影响足球裁判员判罚的心理素质因素多种多样,意志品质、注意品质、准确的时间空间感觉、思维反应能力及气质与性格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裁判员的判罚产生影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判罚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所在,判罚的众多心理因素不是单独存在于判罚的过程中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是在以规则为依据的前提下而存在的积极的心理活动,可以体现裁判员的实际执法能力水平。
(一)意志品质分析
裁判员的意志品质是以他的主见性和自信心为基础的,对已经作出的正确判罚,无论运动员怎祥用假象迷惑,或者有倾向性的观众干扰,裁判员都不能丝毫动摇自己的判罚的信心,否则就无法贯彻执行规则,难以实现裁判员应有的职责。对因比赛紧张激烈、球队攻防转换速度快、自己体能下降等主、客观的原因造成的裁判失误,出现有争议的判罚,或是“漏判”、“错判”、“反判”现象时,可能会遭受来自队员、教练员、主场球迷的指责、谩骂,甚至是围攻,裁判员要用坚强的意志品质来消除、克服来自外界与自身的各种压力,提高抗干扰的承受能力,确保执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注意品质分析
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开端,没有注意其它心理活动就无法进行。一个裁判员要想在临场执法中获得理想的判罚效果,就必须很好地把握注意的紧张度,自始至终保持宽广的注意范围、持续的注意稳定性和良好的注意转移能力。
(三)准确的时空感觉分析
准确的时空感觉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感觉,比赛中人和球在广阔的空间迅速运动,瞬息之间千变万化。因此,足球裁判员必须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了解双方的技战术变化、队员的跑动配合,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机智地选择最佳的跑动路线,调节奔跑速度,使自己处在最有利的观察位置和最近的判罚距离。
(四)思维反应能力分析
由于足球运动速度快的特殊要求,所以从事足球运动的裁判员操作思维能力要强于常人,但不是说足球裁判员需要的只是操作思维。实际上,在足球竞赛中逻辑分析思维能力同样重要,这就要求裁判判断思维过程有极快的速度,才能适应场上快节奏的情况,不是在球场上盲目判断,而是根据场上的变化灵活机动,一定要有预见性地作出判断。
(五)气质与性格分析
足球比赛竞争激烈的气氛对人各方面的刺激都很强烈,同时足球运动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球场上的攻防变化,战术与队员之间的行动配合始终处于种迅速变化之中。足球运动的这一特点,要求足球裁判员神经活动类型最好属于活泼型与安静之间的混合类型。相对气质来说,就是属于多血质与粘液质之间的中间型。足球裁判员应当具有的性格类型特征是理智型和意志型,具有理智与意志型的裁判员,才最善于控制情绪和稳定处理球场上的各种突发事件,始终如一地执行裁判法规。
三、培养足球裁判员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足球裁判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必要条件,但培养裁判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裁判员除了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外,还应该注意陶冶情操,完善心理品质。裁判员应向有关的运动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帮助自己进行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以提高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技能,放松技能和运动表象技能;也应在长期的裁判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自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足球裁判员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
1.意志品质的培养。
加强足球裁判员意志品质的培养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自我心理调节和对动作的判断与控制能力。裁判员在判罚过程中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而内心的稳定和克服困难的斗争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一特征发展得不好,其他个性特征将失去原有作用,甚至会导致消极因素的产生。所以,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确定是完成执法任务的关键所在。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强对自己进行意志品质的训练,以提高意志力。
2.注意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提高注意的范围。足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很快,不良行为真假难辨,犯规动作隐蔽,裁判员的注意力不能只在控球队员身上,而要根据有利原则进行判罚,注意观察面,重点观察点,点面结合才能提高注意的范围。其次要提高注意的稳定性,这是评定较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考验。在执法过程中,注意能力接近某一水平上,对判罚的尺度,应统一到底,对双方的判罚要均衡,不然难以控制比赛局面,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要提高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特别是在罚球区内不仅要注意犯规的判罚,还要注意助理裁判员的旗示,力求自身跑动选位的正确性,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和转移观察角度,便于准确地判罚。
3.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点的能力,即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攻方队员带球疾进到罚球区附近,直接对守方球门有威胁时,守方防守更凶猛,动作更隐蔽,此时裁判员的跑位要及时,观察要敏锐,才能做到正确地判罚。只有提高观察的视野和广度,才能把握好有利无利的原则,才能充分体现判罚的对等原则。
4.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良好思维能力是迅速判断场上情况的前提,只有积极思考,才能很好地执行规则的精神,才有准确的判断。裁判法规提倡的裁判员要拥护,规则禁止的裁判员要制止,注意区分犯规的性质,要立即做出判断并提出解决的手段。例如罚球区内有犯规出现时,是鸣哨或是给有利手势,裁判员瞬间要做出判断,否则会影响比赛的进行,这是思维能力的表现。总之,思维是执法的前提,也是判罚准确性的前提,赛场上所有队员的行为和发生的事,都需要裁判员在短时间内积极思考,思维敏捷地把规则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互结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控制好全场比赛。
5.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是客观事物引起的,是对这一事物的心理反映所持态度的体验。积极的情绪,使裁判员的反应迅速,判断正确,不拖泥带水。在执法过程中,判罚的情绪受多因素的干扰,其中裁判员在发生错判、漏判、反判时,情绪变化起伏较大,往往不能从失误中调整过来,结果又造成新的错误,对“判”与“不判”产生犹豫不决的现象,就会对比赛执法信心不足或失控。总的说来,裁判员要学会控制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到下面的比赛中去,减少判罚失误,更不能感情用事,脱离规则的指导,要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裁判员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前提,做好赛前的准备工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情绪,才能提高判罚准确性,把一场比赛的裁判工作圆满完成。
(二)培养足球裁判员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
1.积极预防和调控心理健康问题。
裁判员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应该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事先加以防范,注意心理健康,不要等心理问题出现后才去调整和调控。裁判员应该经常反省自己比赛前或比赛中可能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加以预防和调整;也可以经常设想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具体情况,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这样场上遇到问题时才不会不慌不乱;还可以有意识地、系统地回顾自己在某场比赛中的个体表现,必要时可以借助比赛录像,帮助自己总结心理上的得与失。与此同时,总结每一场执法工作,应始终有一种公平竞争的心态,排除杂念,积极开动思维,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困难不畏惧。既要敢于肯定自己的长处,又要克服某些短处。
2.坚持系统和长期的执法训练。
调节、控制自己心理缓和行为的能力,同任何运动技能一样,要达到运用自如、炉火纯青的地步,必须经过千百次的系统练习,才能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发挥效力。裁判员在执法实践中,应努力寻找自我心理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并长期坚持用这些方法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整,积极巩固已有的冷静、沉着、自信、专注、坚定等心理因素,排除和克服焦躁、慌张、迟疑、涣散等消极的心理现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有效地提高自控能力、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必要时也可以系统地进行一些心理技能训练,裁判员的心理训练包括:有目的地进行足球技战术理论的专题讨论;实践中的执法经验;战术与心理状态的有机结合;在不同比赛环境下对异常情况的适应能力;在顺境或逆境中加强自我暗示,增强必胜信念;不断地克服惰性,陶冶情操,从而达到理想境界。
3.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持之以恒的精神。
同任何技术能力的提高一样,心理调控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裁判员不应该试图一次性地解决所存在的所有的心理问题,切勿急躁,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充分了解人类感观、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逐步培养自己的“稳定的、恒常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促进执法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葆沽.足球竞赛规则[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委员会.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分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李议.足球裁判员的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1,(7):68-70.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的任何行为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感觉和知觉,表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等;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在声乐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现象:一种是有的学生歌唱的欲望非常强烈,歌唱时精力旺盛、情绪饱满、越唱越想唱,他们渴望显示自己尽管还不够成熟的才能;而另一种有的学生恰恰相反,他们缺少表现欲望,演唱时精神过分紧张、情绪畏缩、越唱越慌乱、呼吸失去了平衡,以致平时所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得不到正常发挥。这两种情况是学生在面对客观现象和现实给予他们的刺激时,不同歌唱心理状态所造成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歌唱的心理很复杂,它受每个人心理因素中的情绪、意识、个性、气质等方面的影响。
(1)情绪对歌唱影响:情绪或情感是建立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发声、演唱,虽其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但当其心理产生情绪异常时,也很难成功地演唱一首歌曲。因此,我们可以说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支配。
(2)意识对歌唱的影响:在心理学中,把人格结构分为无意识层、潜意识层和意识层三种。我们在正常的歌唱表演过程中,存在着大脑对动作“有意识”控制与“潜意识”控制两个方面。前者有一定的目的性,例如想着什么地方该处理成怎样的速度、力度、音量等;但由于要通过思维再作用于身体器官和肌肉,所以反映比较缓慢。后者是由于习惯而成自然,我们平时在声乐训练时,不断使声乐有关肌肉活动按一定运动轨迹行动,久而久之形成机制,这种机制是第二性的,由潜意识控制。因为声乐活动是动作组合,是在同时间内完成多种活动的过程。而我们知道,人的有意识只能调节完成一个动作,而不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动作,所以,在声乐活动时,我们只能把有意识用于应付主要的动作,而其它动作则要依赖于“下意识”的控制。我们在声乐演唱中一定要科学地认识到这一心理特点,不要顾虑重重,否则将会顾此失彼。
(3)性格对歌唱的影响:个性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所谓性格,就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另外,人的气质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一般来说,前两者属于外向型。表现在性情开朗、活泼好动、好表现,不大容易“怯场”;后两者属于内向型。表现在缺乏自信、孤僻害羞。由于性格上的紧张趋势,他们对受到贬低和遭受失败的反应比别人更为敏感。而我们大多数人则属于两种类型兼而有之的中间型。
声乐演唱如何把握心理状态,是每一个歌唱者都必须面对的。在歌唱演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失常的现象:一些歌唱者在演唱或者比赛或声乐考试时都会出现情绪紧张现象,或感觉喉咙不舒服,发不出声音更有甚者,面部表情僵硬,心跳急速加快,四肢不停地颤抖,记忆模糊,意识意识处于瘫痪状态,忘记歌词、跑调、甚至失声,平时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荡然无存,整个人处于失控。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怯场。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律要求歌唱者真唱。很多节目由于演唱者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得不临场换人。这不难发现,一些著名歌唱家,面对全国亿万观众也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这些症状。那么一些初学者或者名不见经传的歌唱者发生这些现象就不见怪了。我们将如何克服怯场呢?良好的演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歌唱技能技巧
声乐艺术是一门科学,作为歌唱者首先是不断地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准确的吐字、咬字、娴熟的表演技巧。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有序的,有目的训练,“艺无止境”,歌唱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不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歌唱方法就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也就很难在歌唱道路上自由驰骋,只有有了科学的歌唱方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歌唱,才能做到声情并茂,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每一个成功的歌唱家都是在不断学习中才能永葆艺术的生命。所以说,不断地学习科学歌唱技能技巧是克服怯场心理的有力保证。
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为一名歌唱者,要正确对待每一次演出和比赛。不要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特别是对初次登台演出者。更要有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心理准备。也就是常说的平稳心态。善于总结每次演出和比赛的得失,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进而完善自己的歌唱。对每次比赛或演出都要做到全面的总结。
三、适度的减压运动
对于每一个演唱者来说,在演出和比赛前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而歌唱又受心理意识的直接控制。所以在演出或比赛前,歌唱者要镇定情绪,转移注意力;做一些头,颈,胸,背,手臂,腿脚等部位的放松运动,再做一些徐缓的深呼吸,使血液循环减慢,使各歌唱器官相对放松,镇定情绪,安定心神,抛开一些杂念,进入忘我的歌唱境界。
四、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演唱中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让感情成为脱缰的野马,无从驾驭,如女高音演唱《黄河怨》不要使自己真正处于十分悲痛的境地而无法自拔,表演是“真亦假来假亦真”。不要忘我地真正哭泣,而是要随机调整控制自身的情感。在演唱中,如万一出现忘词或者破音等现象,不要自乱阵脚,要及时补救,切忌停下来,尽量使歌唱顺利进行下去,要做到乱而不惊,沉着冷静。
五、多锻炼多演出多实践
每一名成功的歌唱家,知名歌手,都是在不断的演出和比赛中锻炼自己的歌唱能力和驾驭舞台的能力的。每一个歌唱者要敢于在专门挑剔你的不足的老师和专家面前,在不熟悉的不同欣赏程度的听众面前歌唱。克服心理上的胆怯畏惧,加强自信心的锻炼,逐渐养成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尽情表演的习惯,提高自身忘我歌唱,忘我表演的能力。无论是学习声乐表演的各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生或是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学生,都要不断锻炼自己的歌唱能力,不放弃任何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理论上的歌唱者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无数次的实践当中才能检验自己声乐学习的成果。
六、善意的安慰和鼓励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现象
当前,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中,没有将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受此影响,我们很难从大多数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方面,找到精神分析理论的恰当位置。而在新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普遍看到的只有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及行为主义等理论对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说明,这就难以体现出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那么,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探究
研究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心理根源,是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质,是从主观上对社会文化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普通科学,这一观点和社会心理学的理念完全一致,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一样,都是借文化现象的心理根源研究这条道路走进社会心理研究殿堂的。文化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弗洛伊德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该作品中,弗洛伊德从俄狄浦斯情结视角,就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解释。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社会、道德、文艺及宗教起源的根本,这与精神分析过程中归纳出的心理症结构相一致。弗洛伊德的思想在卡尔·荣格(弗洛伊德的大弟子)那里有了不一样的表述形式--集体无意识论。这里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指在个人思想深处存在的无意识存在的一些东西。具体来讲,无意识论的内容,并非个人获得物,通常是遗传而来的、潜在的心理功能,也就是大脑支配的结果,即神话联想。从某个层面来讲,集体无意识是所有社会文化活动形成或出现的决定因素。不管是科研还是文学创作,虽然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实质上都是集体无意识作用下的产物。弗洛伊德及之后,许多学者发展了他的心理学理论,社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原则。
二、社会文化决定与心理现象
将社会文化中的诸多要素当成决定人的心理生活的核心力量,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类型的社会文化研究学派,与弗洛伊德提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学根源观点相反,认为社会文化才是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根本。因此,探究心理活动对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是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任务。而社会文化研究学派在相关论坛研究中的各种观点,也成为精神分析中的重要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阿德勒作为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第一人,其认为人的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力量,只有对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及其社会关系进行透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评价其人格。阿德勒的这一主张,为精神分析理论重视对个体因素及本能方面研究社会群体指明了方向。霍尼认为西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而冷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体极易产生孤单、无助的感觉,许多人甚至在儿童时期就会出现一种焦虑情绪,这将成为未来出现神经症的不良因素。假如西方社会认识不到这一点,也不能有效改变现有的社会状况,就会导致神经症的肆意蔓延。从霍尼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活动是映射社会条件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个体内心根深蒂固的潜在心理,其实是其身处的具体文化中具体矛盾的反映。总而言之,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社会文化研究学派获得与现代科学精神相关联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也就是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全部的思想情感,均受具体社会文化背景所影响。
三、心理学视角的社群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视角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古典精神理论经常会被归于心理学理论的范畴,这和精神症患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分析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心理学,弗洛伊德及很多精神分析研究人员的研究,大都涉及了群体心理相关问题。具体来讲,群体心理也是涵盖有精神分析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论题。在对人类精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最早对群体普遍性心理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他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这部作品中,弗洛伊德接受了G.勒朋(群体心理学的提出者)的群体心理思想,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在与:首先,个体可从人员数量上,体会到力量和无敌感。其次,群体中的个体在情感与行为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再次,群体对个体有着较强的接受性暗示。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作为主要立场,认为能将群体联结在一起的力量,也可以将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这个力量就是爱的本能。弗洛伊德提出,暗示能影响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拥有和他人保持友好的、爱的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存在这种融洽的爱的关系,才能形成群体心理。虽然弗洛伊德的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但是值得赞赏的是,其将研究群体心理当成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者对群体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由上述可知,在新时期,精神分析是非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从精神角度分析了社会心理学的渊源,提出社会文化是心理现象的决定因素,倡导对社会群体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使得精神分析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也为社会心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维燕.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OL].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6):918-920(2017-12-01).
[2]光.社会转型期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适应性重建初探——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OL].北京社会科学,:1-9(2016-02-02).
【关键词】心理护理
常言道:三分治病七分护理。人都具有感情知觉,语言思想和意识。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掌握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是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是评价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在多年的骨科护理实践中,我体会到,将心理护理恰当的运用于临床工作,对治疗效果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现在体会总结如下:
1 热情而诚恳的语言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根本需要,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
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必须取得病员的信任,特别需要在入院时就取得信任。新来的病员,对病区环境陌生,加之疼痛的折磨,往往心情非常忧虑,痛苦。所以,我们首先要热情接待病员,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尽快消除了因环境而引起的不适感。再加之准确熟练的操作,病人就会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耐心中肯的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关键
病例:患者,女,50岁,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腰痛,活动受限。医嘱绝对卧床两月,坚持用药。病人显得焦虑,烦躁不安,经常发脾气,每天急着问为什么不能早点治愈,让他早点下床,这时我们护士耐心向她解释每一问题,用温和的态度安慰病人。在医务人员的热情帮助下,患者以最佳心态治疗两月余,痊愈出院。
3 细心观察病情,与病人认真交谈,有利于了解掌握病情及心理活动,是心理护理的重要保证
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病情也不可能相同,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经常巡视病房,关心体贴病人,与病人谈心,全面了解病情,协助诊疗。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乐感”是个十分熟悉,但又难以诠释的词语。这一方面是因为音乐教学活动经常以“乐感”作为一把准尺,对学生进行音乐表现和技能训练的要求,进行音乐能力水平的衡量和考评,而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音乐辞书中,在有关音乐教学的指导文件中又难以找到关于“乐感”的权威性解释。因此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差异。但是,在人类长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乐感”的概念已经被确立,并得到广泛的使用。这无疑是建立在充分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概括的升华。因此,对乐感进行一些具体的探讨,不论是对于了解和掌握音乐规律,还是帮助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十分有意义的。首先,我们认为乐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过程,它是客观的音乐音响通过听觉感受后而产生的心理反应。通常所说的乐感不是对单一乐音要素的感知觉(如音高、音长、音量、音色),也不是对某一音乐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等)的听觉鉴别和判断,而是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和效果总和的概念性表述。当然,音乐是多种音响要素的有机组合,任何一项“指标”的缺失,都会影响到乐感的完美构成,
由此可见,乐感是人们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从技术层面来看,它包容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音准感、节拍感、节奏感、调性感、和声感等构成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段的感知能力,这说明了良好的音乐技能技巧是获得乐感的基础。但是这种感知能力的内涵决不是单纯技术层面的,而是建立在良好音乐技能技巧基础上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例如音乐进行的通顺感、乐句乐段的完整感、音乐语言的自然流畅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音乐情感表达等,都是乐感所包容的范畴。所以,从根本意义上说,乐感就是美感,而人类的音乐审美活动就是围绕乐感所展开的创作、表演和欣赏活动。
由于音乐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运转网络,因此,乐感的内涵就不仅仅是感知音乐能力的显现,它必然包容了在表现音乐过程中所传递和表达出来的乐感。具体地说,在演唱、演奏时,所表演出来的音乐,同样应该具有乐感,这样才能被他人感受到音乐本体属性之美的品格,也才能体验和感悟到音乐的丰富内涵。反之,那些存在某些缺点和错误的演唱、演奏(如跑音走调、节奏不稳)自然是谈不上富有乐感了。
二、乐感的审美价值
值得提出的是:乐感的感知和表现是进入审美层次的心理活动,它不是由单纯技术决定的,而是良好音乐技能的美学升华。它是音乐灵魂的体现,是音乐生命力之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优美的音乐无动于衷,领略不到音乐的美,于是出现了“对牛弹琴”之类的贬义成语,而缺乏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力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我们也常听到有些歌唱和演奏,完全按照乐谱表演,在音高、节奏等方面无可挑剔,但是听后却感到没有音乐的“味道”,即使是经典作品也被表现得平平淡淡,缺乏感人的魅力,这显然都是乐感短缺所产生的弊端。
由于乐感是音乐感受和表现过程中的美感心理活动,它直接体现着音乐美的本质属性,因此,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