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0 18:57: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课程与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兼容PC机以其价格低廉(相对于品牌机)而深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更为自己能独立组装计算机(DIY)而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很多高校开始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选修或开放实验课程来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由于现行的理论或实验教材,作者从编写到出版,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在不断升级,性能日益提高,带来了计算机新技术、新产品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相矛盾,要使学生能跟上硬件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要使实验内容跟上市场计算机硬件的变化,学生能产生该门课程兴趣,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学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用所学知识选购和组装计算机,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常用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搭建。
该课程的特点:(1)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包括计算机组成部件、硬件安装、硬件测试、系统BIOS设置、优化、硬盘的分区规划、软件安装、局域网的建设、计算机日常维护。(2)知识更新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知识、新产品不断出现,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实验)内容才能满足学生了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3)课程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要达到学习的效果和课程的目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3实验内容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要求内容新、更新快,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该门课程一般总学时32,占2个学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摒弃过去的先讲后练,甚至是只讲不练,在充分利用实验室计算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边讲边练,或者是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我们是理论为12学时,实验为20学时,基本内容大致分为6个独立的项目,现分别说明。
实验1.认识硬件(4学时)。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主板、内存、CPU、硬件、光驱、显示卡、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网上计算机硬件价格、性能的查询;结合市场调研,要求学生写出计算机硬件的调研报告[3],在某个价位的配置清单等手段,使学生从感性上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实验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学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进行拆装的成本较高,破坏性较大,为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现有实验室原有资源,例如我们采用03年购买的清华同方机型进行拆装,要求明确目标、拆装顺序、拆装过程中的注意点(曾经有学生拆硬盘上的螺丝);在此熟练的基础上,给予指导,我们准备了15套目前较流行的计算机产品组装,进行分组实验,经过教师检查,方可上电。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步骤,又能接触到新产品,不至于用到的都是过时产品。
实验3.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判别(2学时)。由于现行的计算机维修,主要是板卡级的,替代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实验2中的常见的一些故障能进行分析、判断,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能独立排错,以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4.系统的安装(XP和WINDOWS2000Server)(4学时)。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系统分区、硬盘格式化、BIOS的设置、系统的安装、网线的制作方法,利用H3C的交换机组建一局域网。
实验5.有关系统相关软件的使用(4学时)。该实验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涉及软件的下臷和使用。
(1)系统的备份(GHOST的使用)。
(2)系统的优化(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和注册表的了解)。
(3)系统的测试(SisoftSandra的使用)。
(4)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
实验6.多媒体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学时)。内容涉及
(1)图像处理软件
(2)声音
(3)播放器的安装与使用(豪杰、realPLAY、暴风影音)
4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7+3模式,即理论占70%,实验占30%;我们采取的方式是3+7模式,即理论占30%,实验占70%。理论考核为辅、动手操作为主。
笔试考核为辅、实践操作比重高于笔试,各单项实验项目独立计分。这不仅使学生在考核上把风险分散到各个实验项目中去,也不必担心考试通不过,再次重修,真正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验的考核方式上采取多种形式。
(1)分组讨论(实验2)
(2)调研报告(实验1)
(3)实验报告书
宽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在课内安排实验如不能及时完成的话,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由学生本人提出预约申请进行补做,达到规定的要求,分项目进行单独计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实践的练习,确实把按大纲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在轻松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项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5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懂得计算机的软、硬件安装,常见的报错信息、检测方法,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势必将成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尤其对于民办本科的学生来说,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消除学生对该门课程由于理论考试不及格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快乐学习,体会实验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确实让这门课程变成大家想学又愿意学的一门课程,事实证明,通过本学期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考核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收效甚大。
参考文献:
[1]徐鲁雄.改革计算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6,(8):57-61.
[2]张世伟.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5):165.
[3]周苏.专业课程教学测评的创新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88-91.
[4]高尚,别小川.“计算方法”实验内容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06-107.
建立实践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务必遵循客观性、实效性、全程性的基本原则。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管理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客观地、准确地、严格地符合实践课程教学基本规律和实践课程发展趋势,真实反映实践课程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及职业素养的提高。同时,也要努力全方位、多角度、全程性地审视、评价实践教学过程,力求真实、全面、准确地掌握各种教学信息,客观、公平地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1.实践课教学检查日常化针对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检查不能一味采取突击式检查,应由学校教务处、督导办等部门制定相关检查制度,坚决避免“查一查、动一动,不检查,就随便应付实践教学”的恶劣现象的出现。学校教务处、督导办及各学院相应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实践教学的日常化。注意在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对实践课进行检查、核实,确保相关实践课程按要求全部开出。同时对实践教学条件进行检查、落实,为实践课程的开出提供物质保障。学期初,应对实践课程的相关准备情况,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等再次核实。期中实践课教学检查则应注重教师教学进度的把控及实验、实践报告的批改等。同时,搭建教师观摩、学习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期终则应重点检查老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及课程考核的科学与否,督促教师对本学期实践课程教学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从而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牢固的基础。
2.实践课教学检查主体的多样化要充分利用学生评教平台,大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抽样访谈。同时推进校领导听课、院长听课、督导听课及同行教师听课活动的开展。多主体地开展实践课程的教学检查工作,促进教师对自身工作的不断总结和改进。在实践课程教学检查过程中,应对同行教师听课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观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实践课教学检查的全程化针对实践课的教学检查,从教学大纲制定是否合理、实验设备是否完好、实践课教师数量是否充足开始,止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就业后的适应能力的跟踪调查。坚持对实践课程的全程监控,避免监控、评价的断章取义,做到监控工作的有首有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控结果的科学、合理,从而保证信息搜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为所出现问题进行准确的原因分析奠定基础。
4.实践课程教学检查的内容要全面化、具体化根据检查内容,详细制定相应指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艺术、师德师风等都应包含。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实践课特点,对更具体的内容进行监控,例如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是否符合学院教学计划和课程基本要求、是否有符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实践课程讲义或实践课程指导;是否严格按课表开出实践课程,无私自串课现象;实践课程能否严格按规定的分组数、组人数进行;新开或首开实验是否有试讲、试做记录等。
二、实践课立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采用多级、多层次的立体监控体系建立方式。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1.校级层面由学校的教务处、督导办统一安排,其检查贯穿实践课教学的全过程。做到在宏观上把控学校的实践课教学质量情况,监控内容侧重实践课是否正常开展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具体做法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教师、工作人员及学生等座谈,对实践课程的开展进行宏观上的质量把控。
2.学院、部处层面由相应学院及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本学院实际情况来安排,原则上,院长、相关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每学期没门实践课至少听课两三次,而且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避免为“完成听课任务”突击式听课。听课后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及时总结听课情况。监控内容侧重于课程进程和教学方法及实践、实践报告的批阅。
3.教研室层面由教研室主任安排,选择专业相近的同行教师互相观摩、学习,为教师的共同进步搭建平台。原则上,每学期至少开展三次,通过这一活动使实践课教师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同时为其他教师进步提供有益参考。此次活动可以计入对实践课教师的年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监控内容侧重于课程进展、方法改革及课程考核评估。
4.教师层面要端正教学态度,谦虚、好学,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积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改正。每一位实践课教师应每学期为所担任的每门实践课制订教学计划,期末做出教学总结。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及教研室相关检查活动,坚决避免对检查产生抵触情绪及带着情绪上课等不良现象。教师的自我检查贯穿整个实践课教学,教师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等都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存入档案。
5.学生层面可以通过评教系统进行评教,也可以由教务处或者督导办组织,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抽样访谈等,编制《实践课教学质量调查表》由学生填写。监控内容要从学生视角入手,引导学生客观填写,避免“好好老师、好好学生”等评价不公现象出现。学生监控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风、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三、结语
这30篇稿子的标题是
1.抓住联系异中察同(高林生)
2.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起步(高万同)
3.“三维”融合各有侧重(郝敬华)
4.因文而宜,遵循规范,便利教学(汪晓铅)
5.二年级上册(苏教版)口语交际"教学建议(杨新富)
6.对写字教学的再认识(张庆)
7.苏教版识字教学的策略(张庆)
8.苏教版的“汉语拼音”(张庆)
9.“一专多能”的词串识字(张庆)
10.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二上、三上)“百问”系列(朱家珑王向东)
11.强化三环追求三境(陈永平)
12.小学习作教学应有的突破(高林生)
1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高万同)
14.在整合中优化和建构(黄达)
15.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李亮)
16.苏教版四上阅读教材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孙景华)
17.重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汪晓铅)
18.直面生活,形成口语交际素养(魏星)
19.写作教学中的“乐”与“放”(张庆)
20.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张庆)
21.整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高林生)
2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胡丽萍)
23.五年级下册习作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马建华)
24.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学会交际(马建明)
25.把握标准循序渐进(许小慧)
26.读出教材特色教出阅读本色(张敬义)
27.吃透文本精神深化语文课改(张庆)
28.试说“对话”(张庆)
29.《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解读及教学建议(周玉谦)
30.语文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百问”系列(朱家珑王向东)
五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的标题是
1.王梅:一下《识字》,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实验小学。
2.于永正(特级教师):二上《梅兰芳学艺》。
3.武亚娟:三下《七颗钻石》,陕西渭南临谓区北塘小学。
相对于西方,我国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教育模式改革起步较晚,始于21世纪初。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已经或将要实施课程整合的改革计划。黄蕾等人2011年的一份关于我国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全国22所医学院校样本中,12(54.5%)所院校已经开始实施相关课程改革,2(9.1%)所院校计划实施,8(36.4%)所院校未开展。该结果表明,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已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界的共识。我国医学院校在课程整合教育改革中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缩短了总的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程教学时数;采用了诸如以问题、案例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方法;部分院校还采用形成性的考核评价方法等),但总体上我国医学院校课程教育模式改革仍处在探索试验阶段,存在许多不足。“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相分离。黄蕾等人调查结果显示,14所医学院校中,仅有1所院校采取“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两种课程模式相结合的整合模式,单独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或“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的医学院校各6所,余下1所甚至不确定。课程整合涉及的学科面局限,学科间界限仍然存在。在实施课程整合改革的院校中,仅个别院校彻底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所有相关内容形成新的课程或模块,大部分院校采用的是一部分学科保留,一部分学科整合形成新的课程模块的策略,如针对部分“基础医学课程”或部分“临床专业课程”分别进行整合。课程整合的实践尚局限于个别专业。
在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14所医学院校中,有7所院校的课程改革针对五年制医学生,有3所院校的课程改革针对七年制医学生,有3所院校的课程改革针对八年制医学生,还有1所院校在不同学制的临床医学生中挑选50名学生组成一个试点班。课程整合后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尽管实施课程改革的院校部分已经尝试采用形成性的考核评价代替终结性考核,提出新课程体系培养的医学生在某些方面优于旧课程体系,但均为阶段性考核手段,缺乏对课程改革的长期效果评价。另有一半左右的医学院校尚未进行课程改革后的效果评价。
2.对我国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改革的建议
每一位体育教师不仅是新课改的执行者,又是新课改的不断完善、提升和实验的创新者。体育教师要加强本专业的学习,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应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走近学生,要以平等、民主、关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他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最后,体育教师应成为课程内容设定的开发者和较强的体育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教授体育动作要领和体育拼搏的精神,还应该把新的体育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要摆脱头脑中陈旧的教育观念和狭隘经验,形成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塑造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新课改目标背景下,教师可选择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教师应考虑地区、学校、学生的现实实况;应考虑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应考虑学校资源的可利用性与课程开发的成本等问题。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体育教学当中要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如果教师单纯讲解动作如何去做,或者动作示范,这样,站在不同角度的学生或者领悟能力不同的学生获得效果差异性很大。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门课产生厌倦。教师需要根据高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特点,组织和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比如,学校的晨练中,一般以陈旧的跑步或传统的体操为主要内容,这就扼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采用乐曲或搏击操等多种形式的晨练来丰富学生的体育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使学生愿意主动参加到晨练中来。
3扩展课堂设计思路
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多数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易于管理,课堂具有严肃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思路必须得到改变,体育教师的思路必须与时俱进,拓展课堂设计的思路,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比如,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上台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化意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例如,在篮球的学习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和身高等特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先观看NBA赛,然后再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NBA球星的经典投篮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小组派代表进行示范。在学生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进行系统练习,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帮助和相互监督,教师对动作进行纠正,达到熟练掌握篮球此项技能。
4创新课堂组织模式
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主动性与参与性不高,这除了其自身的身体条件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教育体制当中课堂组织模式的固步自封。其实,体育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主要是对学生意志的坚韧性与健康锻炼养成的一种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模式。目前,高中体育在课程内容上仍然是以篮球、田径或者足球为主导,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体育运动如游泳、瑜伽及网球等则涉及较少。学校可以开设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选择项目参加学习,使体育教学成为一种人生享受,找到乐趣,找到自己所愿意终身热爱并从事的运动项目。
5学生学习评价
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发展了自身的大众化特点,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非常独特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上的需求。目前,教育新形势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逐步被引入到学校的教育章程之中,基于这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在教育新形势的背景下正在展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实行人本管理的课堂管理方法
所谓的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实际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目的和中心,也就是指学生本身是管理活动开展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前提。第二方面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所以,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解放,包括学生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意在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校在实行人本管理时,首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学生开展一些良性的活动,并且通过这些活动,以较小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际效果,达到完善学生品格、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的。
(二)对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想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主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课堂,增添小组讨论形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开展小学语文课堂辩论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投身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来。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指导学生学习为重点,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最新的现实生活案例,在教学方式上引领学生学习。同时在课上多注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充分活跃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把学生放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要想改变传统单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展热点话题讨论,并组织小学语文小组讨论会,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多选取贴近生活的小学语文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地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严谨教学风格,幽默和轻松的氛围更容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可以运用多媒体数学,例如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画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1.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既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多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了以往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忽略这个基本目标。
2.过程与方法
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因为有时候过程与方法比结果更重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将对学生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因为在资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仅仅读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学会收集整理信息,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积极发掘教材的内涵,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神奇与奥秘,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深刻的记忆。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打破学科界限,从不同学科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创新;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的语文课程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内容陈旧、固定、呆板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到生活,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指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新的语文课程体系要突破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障碍,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做到了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最终达到了让语文教学变得加开放、更有活力的目的。
三、教学方式
新《课标》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自交给学生。合作是指教师确定一个主题,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学习,得出结论。探究是指教师将课堂内容延伸更深更广的范围,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广泛深入地讨论,把探究结果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教师作点评。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地位,建立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手脑并用,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思考的乐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讨论,更多的发挥组织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参与对话讨论,但不能放任不管,注意纠正明显的错误。
(一)课程设置的问题
各大高校为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并且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开设了多种复合专业。而这些课程的叠加,更是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同时又降低了对纯语种学习的要求。语言学的学习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际的应用。这种复合专业课程的开设减少了英语语言学的课时,会导致学生无法在规定课时内学到相应的内容,教师在课程的教授上也会缺乏详细性和系统性。长此以往,教学质量便得不到保障,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也无法真正实现。
(二)教学理念和内容的缺陷
课程的设置体现高校教学理念。很多高校的教师仅仅把语言当作是交流工具,根本无法深入挖掘语言的魅力。与此同时,高校选择的英语语言学教材内容多且难度大,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教师也难以很好地向学生诠释教材的内容。语言本就是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英语语言学课程难度较大,偏向于理论性、抽象性,内容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没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师仍是纯粹讲授教材,学生被动学习,更是让英语语言学枯燥乏味。学生会觉得该门课程毫无实用性,不愿意学,进而老师也不愿意教授。如此恶性循环,语言学的发展会越来越缓慢。
(三)教学方法尚有不足
除了上述问题,教学方法也还存在缺陷。现阶段,我国的英语教学还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的课堂参与受到限制,课堂显得枯燥无趣。众所周知,只有在活跃的语言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英语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突破传统英语教学中的瓶颈,改变英语理论知识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脱节的现象。只有从改善教学方法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英语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且一味地灌输知识会造成学生的厌倦情绪和排斥心理,最终致使教师的辛勤教学失去意义,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
二、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的改革设想
(一)更新教学观念,活跃教学气氛
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自从开展素质教育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更加关注教育理论的动态,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拓宽事业,学会换位思考,认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探究能够最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到知识的教学模式。课堂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之上只知道不停地把知识往外拿,却没有了解学生接受的情况,没有交流就没有了解,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就永远不会知道学生在想些什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打破教师拿、学生接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第一,可以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才有可能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第二,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错误的理论和解答要及时采取合理的引导,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和思维方式。第三,教师要退居到引导者的地位,积极促成学生间的语言交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式学习为主要方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模式、以教师教学为辅助动力的英语教学。
(二)慎重选择教材,创新评估形式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同时还要考虑到该教材的实用性,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这门学科的魅力。只有达到以上各项条件的教材,才能承载英语教学实用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要求,在传达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通俗化的语言,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外,还要积极创新评价方式。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为出发点,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整。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课堂评价重心,以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增加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评估,包括课后作业、课堂参与情况、课外实践活动等。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数字设备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遵循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深入研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式,为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以学生的诉求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英语教学课堂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音频、视频、图片),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实质目标。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