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3 06:43: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笔者创建的《中国的疆域》教师支持材料,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形式。
第一部分:使用说明
1.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是开篇之作,是学习整个八年级地理课程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更多学习地理的方法,我把学生支持材料、学生演示文稿、学生成果汇报表格融进这个教师支持材料里,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参考材料自学或课堂师生课件学习。
2.学生此前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纬度的判读、简单的幻灯片和网页制作、进行网上搜索及多媒体操作等。
3.考虑到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工具使用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差异,材料除了做超链接,还按照使用的顺序整理编辑,方便学生观看、交流。
4.材料不但支持师生课堂学习,还支持课前预习、课后作业与拓展。
第二部分: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半岛和岛屿,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根据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我国的疆域和国土面积。记住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和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并使用中国政区地图的能力。能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南北两端的直线距离。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部分: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引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对父母的热爱。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爱升华为对伟大祖国的关注和发展。
教师指导:这里提供一份学生支持材料: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进行有关本课的资料搜集、整理或制作演示文稿。所谓学生支持材料,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支持结构,帮助他们组织和支持自己的调查或探究过程。学生支持材料可以是文档、模板、表格等。
表格里“要解决的问题”是笔者提出的本课题的内容问题。内容问题是指向事实性知识与基础性技能的问题。内容问题和以下提到的单元问题、基本问题构成框架问题。
1.第一小组:展示演示文稿《我国的位置和四至》。
2.第二小组:用表格汇报他们的成果。
3.第三小组:展示演示文稿《我国的海域》。
4.第四小组:用表格汇报他们的成果。
第四部分:师生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学们都完成了课前所提的问题,有很多同学在思考现在最热点的问题并作为新问题提出。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单元问题):
1.我国与哪些邻国有领土(包括领海)争议,为什么?
2.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3.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这里笔者再提供两份学生支持材料,要求学生讨论为本课题设计的单元问题。单元问题是与单元具体情境直接相关,旨在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问题。
教师建议:
1.同学们的讨论意犹未尽,大家课后思考这个问题(基本问题):怎样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辽阔的国土和海洋?
2.可以再继续搜集、整理资料,制作有关中国问题的网站,然后师生相互观看、交流。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一、根据地理学习的特点,多引导学生读图、用图、绘图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应重视对地理图像的运用,通过阅读、合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读图: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地图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便于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易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用图:引导学生读图不是说顺手拈来,越多越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认真考虑怎么使用地图才以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效的用图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一节的教学中,P35图“大陆的漂移”一共包括三幅图,分别展现了2亿年前、6500万年前及现在的海陆分布情况。我让学生在第三幅图(目前的海陆分布)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并据此依次填写6500万年前海陆分布图、2亿年前海陆分布图,提示学生会在填图时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2亿年前地球上仅有的那个大洋是太平洋,太平洋的面积会越来越小的结论。同时他们会好奇地发现亚欧大陆在两亿年前有两部分,这两部分是由于大陆漂移而组成了一整块。此时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小的哪一块是现在的哪里?这样不仅与之后的板块运动学说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绘图:在教学中让学生绘制简化图,有利于学生对图的记忆和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节的教学中,考虑到让学生同时记住它们的名称、分布和形状不太容易,而这一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了首先读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并填图的方法。这样首先通过读图进行观察比较,再通过绘图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形状。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在回答地图有哪三个基本要素这一问题时,没有出现我预想的正确答案,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指向标、图例”,这是他们从教材13页地图中得到的答案,这时候如果我简单地作一个纠正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不解,于是,我让他们自己从教材的文字叙述中获取正确答案,再提问“指向标是属于哪一个要素的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又可加深印象。
在面对这种难度的知识点学习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得出正确答案,这时,如果老师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教学效率不一定高,而且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采用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纠正、自我评价的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导到一定高度,而且还拓展了教师思维,提高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置有效提问。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这些知识其实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擅于寻找这种联系,在教学中体现这种联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3、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切入。
在地图上判别方向的三种定位法中,按难易程度排列的话依次是: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我的教学内容也按照这一顺序进行安排。在学习经纬网定向法时,先让学生熟悉并总结在方格状经纬网上判断方向的办法,然后再展示圆弧形经纬网,最后展示以南北极为中心的圆弧形经纬网。这样一来由浅入深,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节中学习五种地形时,在学生读图后提问:在这五种地形中,哪一种地形是贵州没有的呢?学生经过思考一般都可准确回答贵州没有平原,这时就可以将其余四种地形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追问,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贵阳市就是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内,而贵阳到安顺一带分布着大面积的丘陵,贵州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就是山地,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及差别。
关键字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35-01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
1.1巧引歌曲。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电脑、大屏幕播放光盘,先让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再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吗?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1.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情况,然后学生同桌为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图尤为重要。
3.1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讲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
3.2学会填图。填图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利用好《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
3.3学会画图。让学生学会画简图,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再让学生离开课本,自己画,慢慢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对学生综合地理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3.4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多媒体的教学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声形色画并茂,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集中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在地理教学中有的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要想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就必须把这些抽象的原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运用简易的图片、图示和图表甚至动画,使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内,为理解基本概念、地理过程原理创造条件。而传统教学方法表现这些概念、过程和原理,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使用多媒体则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动与静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抽象问题迎刃而解。
5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关键词:地图;识图;绘图
地理是以一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科学,具有突出的空间性特点。在地理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使学生的感知具有可行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记忆大量的地理材料,而是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懂得运用地图并能进行简易图表的绘制,养成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好地图呢?这不仅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对传统理念的转变,而且也是对当今的地理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地图的挑战。通过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地理教师在地理地图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挂图要“整装”
“整装”地图挂图就是要对需要的各种地图首先进行精选、然后排列出先后次序,最后再进行地图教学。
1、精选。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地域特点、内容特点以及环境特点等,结合学生实际去选用重点挂图。挂图使用太多,范围太广反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选图要精。
2、次序。挂图的使用应有一定的顺序。首先挂图要按地图的基本方向摆好。其次是搞清楚比例尺并熟记图例,教师指图位置要准确,语言要准确,“东南西北”不要随口称作“上下左右”,多让学生上台指图分析效果会更好。
二、指导学生学会“读图”、“简图”、“用图”、“绘图”
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时根本没有读图的意识。鉴于这种情况,我主要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将地图展示给学生,从以下及格方面着手解决:
1、教会学生读图
首先,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其次,看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利和注记)。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
最后,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如我在讲东南亚一节,指引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通过学习我们要了解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指导学生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及范围,并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学生们非常热情地讨论,很顺利地总结得出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利用好图文转换
教师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教会学生图文转化的方法。它包括了文转图、图转文、图图转化等,掌握了此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上的温度带图”,我们很难记住各温度带的范围,但我们可将它转变为这样一段简要的文字:从纬度看,热带介于23.5°N-23.5°S之间或小于23.5°的纬度地区;温带则介于66.5°N-66.5°S之间;寒带介于66.5°-90°之间或大于66.5°的纬度地区。从纬线来看,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介于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寒带则位于回归线以内。
3、注重学生绘图、填图能力。
在讲解地图时,我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纸,然后照着课本地图,画出本地图的轮廓,我讲出该地图的识记重点事物,自己对照课本填写在轮廓图内,并且自己尝试画出包含刚才讲解的重点事物的简单地图,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出该地图的简单地图,最后要求学生自己对照修改完善,这样一副包含识记重点事物的简单地图顺利完成。
如我在讲黄河的内容时,我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人海口处,并且延伸到注入海洋―渤海(用虚线表示)。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汉字“几”,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河口和孟津两地名称用红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三条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条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是生动灵活的,有效地培养学生记忆边绘图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重视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教师应适时提出一些问题或课本中的插图等,以激发学生阅读地图的兴趣。如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4个省级行政区”时,可以先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出被称为“东方之珠”的香港的位置等,以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然后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同学们从本地乘车去海南旅游时,需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可以走哪些路线,经过哪些省,大概有多远,那条路线最远等等,既让学生理解了地图中所包含的地理信息,也使他们懂得了地图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
在地图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重文轻图”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地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本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课标要求看,其核心内容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和划分界线;初步感受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异;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用事例分析说明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强调图片资料、地理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运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善于发现地理问题,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开展专题地理知识竞赛活动,表达和交流地理学习的成果。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地理”中第一节,属于中国区域地理的内容。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划分的综合地理区,在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相关综合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地域差异。主要介绍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突出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地理区域内部的相似性。本节教材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学习本章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及八年级下册中国分省地理的基础。
第一框题:“秦岭与淮河”。在阅读材料中,介绍了秦岭和淮河的基本概况。教师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并且说出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再通过学生在地图上读出秦岭、淮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及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主要的省级行政区,进一步加深其对秦岭、淮河地理位置的认识,也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中国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第二框题:“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通过本框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领会地理区域内地理特征的共同性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本节教材对四大地理区域的介绍,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地理差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中国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寻找区域共性,突出地域差异。以往知识的运用、问题分析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上述两点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所在。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反映了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本框题内容是对前面学习的中国的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归纳梳理,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进行对比归纳,从而强化对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进一步认识。教学中要复习巩固、归纳总结前面所学的我国一月0℃等温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等重要地理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线大体一致的相关知识。通过大量地理信息的展示,突出我国地理区域的差异性。强化前后知识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掌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突破教学难点,本框题教学中,可以开展专题地理知识竞赛活动或者“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分组角色扮演活动。
第三框题:“四大地理区域”。本框题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所在。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领会地理分界线所体现出的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说出名称。由于在前面两个框题的教学中已经完成了对秦岭—淮河线地理位置和地理意义的认识,本框题重在对青藏高原边缘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地理位置和地理意义的教学。教学中以读图、识图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在空白地图上准确指出两条分界线的位置;让学生了解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地理差异的对比分析,了解这条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在掌握三条地理分界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是一种宏观尺度的地域划分,在这种尺度上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在同一个地理单元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差异性是绝对的,共同性是相对的。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秦岭的走向和淮河流向的特点,在地图上指出秦岭—淮河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和大致的纬度,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通过复习中国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对比分析秦岭—淮河线北侧和南侧的差异性,从而深入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通过读图练习在地图上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范围。
过程与方法:阅读地图,分析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准确指出秦岭和淮河的位置;通过地理趣味知识竞赛,复习中国的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相关知识,列表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深入领会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在图上指出400 mm年降水量线的走向,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比较两侧自然条件和农牧业生产方面的差异;通过学生的读图、识图练习,准确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图片信息的收集、展示和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梳理,引导学生对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的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学生从地理角度了解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的兴趣,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正文中有7幅图表(表1),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教师可合理选择使用。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3个活动,涉及6道题目,内容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强调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为最佳途径,提高问题解决效果,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围绕“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或者“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分组角色扮演活动。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地图,说出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同时结合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秦岭和淮河的认识。第2题和第3题,属知识巩固类。找出秦岭—淮河线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及界线以南、以北的省级行政区。既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行政区划的知识,也加深了对秦岭—淮河线位置的认识。
一、小组分配
小组分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每个小组中小组成员的人数应当适中,不能太多或太少。太多不利于操作,太少不能体现合作的目的。最好4到6名学生为一组。另外,同一小组中成绩相当的学生不能太多,否则会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不能达到合作的真正效果。最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不尽相同),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便于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同时需要一位有责任心、有一定管理能力、对地理学科有浓厚兴趣的组长,构建组内合作、互助,组外竞争的学习机制;或者是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
二、课堂设置
教室内四面黑板,学生分组对桌而坐,形成学生之间质疑、探究、互助、交流的合作环境,达到课堂的百家争鸣、互助共赢。
三、课堂教学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四个环节:明确目标――自主探究――交流评价――巩固拓展。
(一)明确目标
这是课堂教学前的探索(包含了温故知新、创设情境、分配任务)。教师可根据课标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明确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学什么;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节时,可以先后出示几个词语“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塔里木盆地”“手鼓舞”,请学生根据这几个词语猜测所指的地区。这几个词语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具代表性的。在学生的联想中引入新课。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发挥想象,掌握知识。教师还可紧紧围绕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编制并印发“预习提纲”或布置“预习思考题”,学生依据上述“提纲”或“思考题”,进行搜集资料或思考预习。比如,在上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节中,我让学生搜集各地区不同聚落的建筑特点。在预习中,小组成员可以由组长安排,每人找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不同的聚落建筑,再由组长或其他同学整理准备汇报。这样既分工又合作,共同配合完成预习任务。
(二)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基础。如果在讨论之前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独立思考,那么讨论的问题就没有在学生头脑中生成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个时候就匆忙让学生展开讨论,势必会造成小组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占领很大优势,中等生和学困生无法提出自己真正主观的意见,而小组中的优等生也没有办法真正采纳有效的建议。这样的讨论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因此,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集体来解决,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力量。
(三)交流评价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分成几个步骤:1.各小组将各自的学习成果、感受及有价值的信息,采用板面演示的方式书写在小组黑板上。2.小组代表阐述本组学习收获,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质疑。3.各组交流对所学习知识、疑难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及时评价引导、启发思考,提升完善。落实学习目标,突破学习重点,解决学习难点。4.学生记录下对问题讨论、释疑的结果。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地球表面有六块大陆,为什么却被划分成七个大洲?印度在我国以南,但印度南北方的饮食习惯的差异为什么与我国相似?世界两极为什么不在赤道附近?等等。
(四)巩固拓展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归纳学习要点,整理学习笔记,说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总结。还可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检测,相互检查学习目标完成情况;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课堂检测,如背诵、默写、提问、答题等,确定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要求学生当堂巩固。或组织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智力竞赛等等。
四、小组评价
有效实施评价策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教师注意从每个教学环节对小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记录入档。保证每天、每节课都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并注意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转换为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同时,教师要改变往的观念,不能针对一个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
关键词:各种气候类型共同特点;差异性;自然景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008-01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类型这节书是本册的教学难点。本人经过十几年的经验总结,现对本节书的教学提出自己的心得。
一、热带的气候类型
1、共同特点:A.复习初一知识,要求学生回忆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热带的纬度范围:北回归线到南回线之间,(23.5°N---23.5°S)。而且我们知道在北回归线到南回线之间是太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最多。所以,他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全年高温炎热。B.指导学生读课本P32页的热带的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从读图得出,热带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全年高温炎热,最冷月气温大于18°C。2.差异性:A.赤道附近地区(新加坡),容易形成对流雨,降水全年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自然景观是板状根、植被茂密,种类繁多。B.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巴马科),降水分干湿两季,为热带疏林草原气候。自然景观是湿季时高温闷热,多雷雨,植物生长茂盛;干季时多晴天、少雨水。甚至滴水不下,植物凋萎。形成一片枯黄景象。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比尔马),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全年降水少,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炎热干燥。自然景观是大片的沙漠风光。D.在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部(孟买),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量多,冬季降水量少,为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全年降水比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多。自然景观是常绿阔叶林。
二、亚热带气候类型
1、共同特点:A.亚热带的纬度范围:纬度25°--40°,夏热冬温。由于纬度比热气候类型地区高,所以,冬、夏气温都比热带气温要低。B.指导学生读课本P35页的亚热带的三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诺洛斯港(位于南半球):最低气温七月大约15°C,温十二月大约25°C。雅典:最低气温一月大约12°C,最高气温八月大约28°C。上海:最低气温一月大约3°C,最高气温七月大约30°C。从读图得出亚热带气候类型共同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C。
2、差异性:A.在南北纬25°到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诺洛斯港),受洋流和 海陆位置的影响,全年降水少,为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炎热,冬季温和,全年干旱少雨。自然景观与热带沙漠相似,沙漠风光。B.在南北纬25°到35°的大陆东部,受季风的影响,夏热冬温,降水较多,而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自然景观为常绿阔叶林。C.在南北纬30°到40°的大陆西部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由于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所以,又叫地中海式气候。自然景观特点:植物较矮、叶厚、多水,叶子上又蜡质保护,为常绿硬叶林。如:柑橘。
三、温带气候类型
1、共同特点:A.温带的纬度范围:回归线----极圈之间,(23.5°N--66.5°S)太阳光不能直射到的地区,所以,接受太阳光热量较热带地区少,气温也比热带地区较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是温带气候的共同特点。因此,温带气候类型气温年差较大。B.指导学生读课本P37页的温带的三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伦敦:最低气温一月大约2°C,最高气温七月16°C。乌兰巴托:最低气温十二月-29°C,最高气温七月19°C。北京:最低气温一月-8°C,最高气温七月30°C。从读图得出温带气候的共同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2.差异性:A.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伦敦),受洋流(大西洋暖流)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景观是阔叶落叶林。B.在温带地区的大陆中部(乌兰巴托),由于距离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寒带的气候类型
1、共同特点:A.寒带的纬度范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66.5°N--90°N、66.5°S--90°S )。有极昼极夜现象。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光热量最少,所以气温很低,终年寒冷。由于气温低,空气中没有水汽,终年干燥。B.读课本P39页寒带的二幅气温曲线和降水的柱状图。卡扎奇耶,最低气温一月大约-45°C,最高气温七月大约8°C。东方站:最低气温七月大约-63°C。最高气温十二月大约-28°C(由于东站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从读图得出,寒带气候的共同特点:终年寒冷,最高月平均气温小于10°C。2.差异性:A.北冰洋沿岸地区(卡扎奇耶),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干燥为苔原气候,自然景观是苔藓、地衣以及小灌木等。B.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太阳斜射厉害,地表接受太阳的热量极为微弱,气温终年在0°C以下,为冰原气候。自然景观特点:由于终年酷寒,植物无法生存,地表面几乎被冰雪覆盖。
课程改革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来说:“兴趣的激发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习兴趣在课程的开始部分,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要设计好开头,教师要对教材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语”。教师可以通过讲与本节课程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也可以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还可以巧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习惯对人的影响》的第一节课时,刚好前一节课是体育课,学生多玩了一会,教师进教室时,很多学生还没有准备好,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件创设关于养成学习习惯的情景来导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交住是心灵的呼唤》内容时,运用多媒体经典再现《鲁宾逊飘流记》电影片断,让学生看“片断”后置疑:如果你是鲁宾逊,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答:孤独、寂寞)。在遇到“星期五”后鲁宾逊的心情又是什么样呢?(学生答:欣喜若狂),在此情景教学下,学生很容易得出:“与人交往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内在需要。”
二、联系现实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思想品德课堂是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课程,它的内容大多来自于道德、经济、文化和生活。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寻找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教师选择的“点”必须是学生熟悉并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公共利益的维护》关于政府的职责一节内容时,例举现实生活中的地震、洪灾、旱灾、雪灾、泥石流、金融危机、疫情的控制等事例,让学生更明白和理解在突发事件面前,政府是如何组织各种资源,聚集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来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的。这样,既剖析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执政为民这一理念。
三、灵活教法,因需而教
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立足“知识点”深钻教材及新课标,结合教学参考资料,大胆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教法。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课堂的活力,营造课程的激情和美感,形成师生民主的双向交流关系。
1.巧用案例,升华情感
针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道理较深奥,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实际,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来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参与故事情节的认真分析,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学生在案例所包含的意境中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动大脑思维的机器,对比体验自己的感受,从而使自己的智力得到开发,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升华。一则生动有趣的案例,可以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处于一种意味深长的情境体验中,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
2.运用漫画,扩展思维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学习情趣盎然,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漫画的演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维。在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中,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打开洞察事物的“阀门”。经过这样的思维所生成的认识,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3.幽默情景,深化内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威特洛夫认为: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富有智慧的笑话,脍炙人口且内涵深刻的经典名句,耐人寻味的顺口溜等,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幽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能起到调味剂的作用,幽默相伴就能使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变得轻松、诙谐,自然活泼,“死”道理变成了“活”课堂。例如,有一次上课,发现两名学生还正在擦黑板,尘烟弥漫,不少学生还在大声吵闹。教师本想训斥学生,忽然想到这节课的内容是环保问题,便幽默地说:“同学们请看,这里风景独好,粉尘飘飘洒洒如飞画,教室吵吵嚷嚷似闹市。”学生不知老师的用意,很快就不作声了。教师趁机大声地说:“这种环境下学习能行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行。”“那么,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环保环境,从我做起》这一课。”这样,乱糟糟的教室成了导入新课的话题,既维护了课堂秩序,又教育了学生,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以爱心为前提,构建和谐的情感课堂
课堂教学追求“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心灵”的统一。教师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使它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心性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前苏联教育论专家斯卡认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变得冷漠,由于他们不能很快地拉动人们的心扉,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现代教学要求构建积极的情感课堂,要求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交往需要一定的氛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爱心为前提的,努力创设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成功。
五、培养学习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现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学生的心理上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把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个阶段进行有序的强化作为重点,使学生形成稳固的学习自动化模式,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结论与建议
总之,教师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不断去总结、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效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也要求教师更多地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现实,第一时间收集有利于学生学、有利于教师教的实践资料。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