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27 13:25: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化学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化学教学

第1篇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德国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说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不竭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知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学生进入初三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尤其是记元素符号时认为很难记忆,就认为《化学》这门学科很难学。甚至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望尘莫及。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机械记忆就行。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每接到新班就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门捷列夫创制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好化学很有用处,化学学习很有意思。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们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1、规律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钾,钠,氢,汞一价银;二价镁,钙,氧,铜,锌;三价元素有铁铝;四碳,五氮,六硫清。”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2、动手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加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好化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学生讨论热烈,最后发给每个学生10ml醋酸拿回家清洗有水垢的热水瓶,第二天回校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所看到的现象、结果及化学原理。又如在讲到环境污染及防护时,结合我市造纸、印染、日用化工等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又是污染大户的事实,教育学生可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或今后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发展生产,减少污染这对矛盾,造福人类。

3、社会实践促进学习兴趣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结合课本教学内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习CL2的性质后,学生知道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HCLO有漂白、杀菌的作用,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我镇现代化自来水厂,学生每闻到自来水中的余氯的气味,就回想到CL2的性质,想到化学知识的应用在为人类服务,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又如学习完硅酸盐工业的知识后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我县水泥厂,让学生看到化学知识在一道道工序中得到应用,化学知识在人类创造巨大的财富,坚定了学生一定要学好化学的信心,同时又巩固了水泥生产的原料、原理、设备、流程等知识。丰富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受益非浅。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是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真正驾驭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一点带面,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亲自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各知识点,举一反三的目的。绝不可越俎代庖,或敷衍了事。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二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三、因材施教,强化学生投入情感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如何大面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呢?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指导学生科学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分钟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预习前,我都会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等。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又开阔了学生眼界。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根据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不同物质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也得到培养。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解题能力

第3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地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教学语言在字斟句酌、符合学科知识的前提下,还应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疲劳,激发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我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是对化学实验。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精讲多练 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精讲,指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庞杂,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了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实验教学是抓好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我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教学。我认为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很重要的方面。实验是使知识生动活泼的再现,常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忆,也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青少年们好奇心强,对观看实验很感兴趣 ,若教师预先不引导学生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地观察某一现象,结果得出结论五花八门,有的抓不住要害,达不到目的。所以老师一定要先强调应如何观察,观察哪几点。如先观察镁条的形状、颜色等性质,点燃时要注意看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要正视,防止伤眼),放热等,把点燃后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和反应前的镁带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产生了新物质,(氧化镁)等等。这些细节都要交待清楚,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如点燃、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火焰的外焰加热等等。对不同的实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观察项目也逐渐增加,要求也逐步提高,只有不断地使用感官,才能促进青少年感官的发展和见微知著的思维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要充分创造条件,尽量减少实验小组人数(能达到1-2人一套仪器最好)让学生独立自己动手去做实验。这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技能的好形式。只有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才能达到熟练的掌握。对基本操作要高度重视,严格训练,发现缺陷及时纠正,务必使操作规范化。一旦让学生掌握了,这是受益终身的技巧。

第4篇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教学的前提

马卡连柯曾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有效地来参见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升华,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事实上,现代社会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也在随之改变,教师的形象也应该有所变化才对。学生们需要的不再是那种不苟言笑的严师,而是和蔼可亲,既能传递知识又能带来快乐的“益友”,让学生轻松学习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积极的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教师的爱似鲜花盛开”,正因如此,每天我都带有微笑着走进教室,精心设计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用最轻松最幽默的语言来阐述知识,让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走进教师。

二、突出教学主体是愉悦教学的保证

“施教之法,重在启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导的关键。

1.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初中应用性较强的实验科学,科学家为之奋斗的故事不胜枚举。例如在适当的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有趣的或者游戏化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增强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既能调节课堂的快乐学习气氛,又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设计成喷泉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等。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效果。

2.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师语言营造快乐学习气氛

单纯的知识记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恶,且记忆效果也不好,但是教师变换生动形象的语言,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物”的感觉,给学生以美得享受。固有启发性的语言不仅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如:在讲解“催化剂”时,可以讲讲生活中的媒人的作用,媒人只是加快了双方认识的速度,而自身的质量和性质是不变的。再如,在讲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时,溶剂溶解溶质的多少好比人的饭量是因人而异的,吃饱的达到饱和了就不能再吃,没吃饱,没有饱和可以继续吃。这段趣味性的语言引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能够的求知欲,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和任务,从而自然地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开始了思维活动。再如:讲解除杂问题时,可以把杂质比喻成敌人,对待敌人的方式有两种:消灭或者俘虏,也就是说杂质可以除去,也可以把他转化为主要物质,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敌人。如固体铜中含有少量铁,学生就可以从两方面想办法,一是让其溶解,而是让其转化为铜,根据已有知识便可迎刃而解,并且对此类题做到举一反三,既易化了知识,又加深了印象。

三、先进教学设备的恰当使用是愉悦教学的手段

第5篇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

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内45分钟的教学效益,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各阶段的课堂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有步骤、有重点进行教学,要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新授课时,要以教材编排体系顺序的一章一节地传授;当单元复习或第一轮复习时,应将章节作整体安排,把分散的知识点依据相互的关系连接起来,这样可使无序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当第二轮复习时,则采用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并举的方式,将有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分成几个板块或编成网络,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复习效果。

2.精心选择课堂作业并认真指导解题

考虑到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要求教师自己动手编题或精心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完成,避免机械重复做题。此外,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1)对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指导;(2)加强规范化解题的指导。许多学生解化学题目时,思路不清,过程紊乱,缺乏条理性,一般只停留在题目的表面,没有真正“深”下去,一旦题型一变,就束手无策。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这个薄弱环节上多下工夫,帮助学生归纳出各类题的解题规律、解题格式,养成一题多解、解后深思的良好习惯。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表明,初中学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得到迅速的发展,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他们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文字、图形、动画、影片等多种信息帮助教师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充分发挥听觉、视觉感知活动的作用,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增强化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认知过程进行得更顺利,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组探究,有效提高群体的总体学习质量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但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要科学地对待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开展分层递进课堂教学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将不同层次学生分三大类,组成含有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小组,即异质分级分组。在此基础上,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践出发,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指导,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训练,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反馈,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个个有兴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具体的课题研究中,要求化学老师做好以下工作:

1.分层次分级编组

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学生情况,按前期的课堂提问表现,平时形成性测试情况,学习能力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班的学生分成含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

2.按级定标异步达纲

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具有多向性和科学性。制定分层目标必须精心钻研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解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层次目标要明确具体,从教材内容上来说可分为记忆性目标、理解性目标和运用性目标。

3.通过“自主探索”、“精讲导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范例教学

采用范例辅助教学是目前教学的主要方法,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教师而言,应当尽自己的努力将这种教学方法带入教学中,在化学课堂上将专业知识采取引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专业知识内容。

一、范例教学的优点

范例教学可以将比较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更加感到有乐趣,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了兴趣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范例教学的方法可以给学生营造更多思考问题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中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范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中成长。

二、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应用范例教学

1.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

教师需要对教学有明确的目标设定,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范例辅助教学。范例不仅可以帮助教学,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大概检查,所以在选择范例时需要考虑所学课程的专业知识,也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挑选。教师在上课时一定会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学范例,让学生明白课堂的主要内容,

并且通过范例的分析与讲解吸收课堂知识。

例如,在讲酸碱性的专业知识时,教师可以将钠作为范例,在课堂上以钠做实验,教师在做实验时将钠放入盛水的杯子中,这时会发现钠发出白色的光,白光很快融合成一个白色的球,一边发出声响一边在水里滑动,这时候在水中滴入适当的苯酚,会发现水奇迹般变成粉色。实验到此就结束了,可是学生的好奇心才刚刚开始,学生会自发地向教师提出疑问:水为什么会变色,而且还会变成粉色?学生会自行研究思考,如果思考不出来他们就会选择倾听教师的解答,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在听课时也会显得尤为认真专注。

2.明确教学形式,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范例

初中化学课程采用范例教学方法是教师所认可的,但是在选择范例的时候也是有考究的,不是所有的范例都适合引用,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本节课的具体知识点,另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些范例是初中生暂时还不能理解的,难易程度需要教师有个掌控。在选择范例时教师尽量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范例,通常范例都是有针对性的,应当能够对所学的课本教材知识有很明显的帮助,另外,在教学时需要细心和耐心。

3.尊重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设定具体范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挑选的范例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争取让学生对化学学科充满新鲜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化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生活的技能。例如,在讲催化剂一课时,可以将催化剂进行一个巧妙的转换,让学生贴近生活地去学习,可以多选取生活中的例子,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4.正确地组织范例教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对于初中的化学学科采用范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关心学生,适当地运用激励政策,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如果学生有回答不正确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应当给他们更多安慰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会对化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使用范例教学时可以给班级的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探讨与研究,这样课堂才会呈现出融洽和谐的气氛。

总之,给初中化学学科采用范例教学,在这其中教师作为重要的一环,应当选取合适的范例,采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另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必要的,让学生在结合范例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希望通过范例教学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在理解化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范例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主要方法。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教学法;能力

一、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前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化学的启蒙阶段自然也离不开实验。学生总觉得化学的内容没有头绪,要记的很多。但是学生唯独都对化学中的趣味实验很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更是能激发他们对化学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初三化学中的教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教师要上好化学实验的第一节课。

通过绪言课讲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趣味性实验,做一些简单并且现象明显的小实验,比如说,教师先准备好一些澄清的石灰水,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留意好实验前的现象,之后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不一会儿,试管中的颜色就变了,变成了乳白色。学生不禁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可以在语言做一些铺垫,简单的说说原因。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本质,就要好好的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向学生充分展现出化学实验的魅力。将学生带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让学生有一种迫不及待想听下一节课的欲望。期待老师下一次的小实验。

2、教师要做好平时课堂中的演示实验。

一定要尽可能的多做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创造积极的思考氛围。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观察实验,独立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演示实验有良好的持久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要让学生多多参与到试验中来,多设置疑问,与教师一起互动,还要尽量使学生也能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这样的一堂化学课,对教师就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大信息量,充分准备好实验,保证实验的成功性、趣味性、探究性。

3、一定要让化学与生活中化学反应的例子联系起来,让化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能够解决身边的许多的问题。通过这些实际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提高教师语言表达艺术,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关键

1、就是教师对于知识内容的表达要准确。

在这基础上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比拟,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化学,使学生愿意上化学课,从而对化学这一学科产生好感。缓解某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及抵触心理。

2、就是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的使用兴趣教学的方法,使用合适的语言来鼓励学生,重拾对化学的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在重要的形成时期。心智的发展依然没有成熟。对于他们遇到的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并且着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探索新事物,同时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对于挫折,他们在心里上不但难以承受,而且还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而退缩。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从而失去信心。甚至一步步的到厌学的地步,严重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生活。针对中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兴趣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设置不同层次的的问题。也就是说有难易的区别。不同层次的问题叫不同的学生来回答。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有了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并且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使用鼓励学生的话,少使用批评的话,来挫伤某些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兴趣需要培养

3、教师要从语言的上下功夫,将教学的内容讲好,从而实施兴趣教学。

要注重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化学,从而不会失去对化学的兴趣。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变化,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积极的引导学生。上课之前,要为今天所讲的内容做铺垫。 通过这种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内容,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实施兴趣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作为教师就应当会使用并且合理的运用这些现代化设备。现在的学生,成长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接受着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也要随时掌握很多有关化学的信息。给以学生感官上得刺激。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兴趣教学的保障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与学生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展开教学活动的的基础,也是教师能够顺利工作的前提。有了更大的挑战。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应该勇敢的面对挑战,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要争取教师要坚持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不同的兴趣教学方式,来激发并且是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赢得孩子们的尊重。作为一名合格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激发学生兴趣我之见.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2001年02期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35-0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活跃的课堂气氛

我们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