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29 01:22: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决策;影响因素

一、问题提出

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的概念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关于职业决策的概念,研究者探讨的角度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职业决策观(以Bloland,walker 1981;Cohen,2003为代表),他们认为职业决策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理智的过程,还涉及到复杂的人生存在价值等方面;第二种是认知学派的职业决策观,认为对职业决策的解释应注重信息的加工过程。本文则比较赞同国内学者(如王淼2010、沈雪评2010等等)一般持认知学派的观点,认为大学生职业决策是指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参照外界环境变化,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去搜索相关职业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职业道路的全过程。

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而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未来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随着高校扩招、社会竞争的不断扩大,师范类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重、更加复杂的职业决策问题,即面临着从事师范专业所归属的职业还是另谋出路的问题,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的职业决策问题。因此,了解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努力给予解决,是需要我们着重关注的话题。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致力于:(1)了解当前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现状;(2)系统的分析影响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的主要因素;(3)为解决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现实问题,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为促进师范院校大学生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合理规划自身职业生涯提供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工具:第一部分,在林建珠编制的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师范大学生的特点将问卷进行了修订,问卷由职业知识、目标确定、行为准备、选择能力和自我评价五个维度组成,经测试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第二部分,通过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研究文献的分析,结合对学生的观察与访谈,自编“大学生职业决策状况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用以分析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各种因素。问卷共18个题目,分个人背景 (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等6题)、观念和能力 (职业价值观、决策风格、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共12题) 两个维度,问卷采用5级计分法(完全符合计5分、比较符合计4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完全不符合计1分)。

(三)研究对象与施测过程

根据研究需要,同时考虑到各种条件的有限性,本次研究主要以河南省为调查样本的选取区域,具体抽取了河南省师范院校的820名大学生为研究被试,问卷均以匿名形式,采取统一发放、集中填答、统一回收的方式进行。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20份,回收755份,剔除无效问卷26份,有效率为88.9%。所有问卷均在SPSS11.5上进行数据录入和相关的数据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现状

将所有被被试在“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上的作答情况整理后,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得出表1的结果。数据表明,被调查师范大学生在职业决策问卷上的平均总分为74.97,平均题目得分为3.75,这个分值显著地高于中间值3(因5级计分,3代表中间值,即中等水平程度),这说明大学生职业决策行为总体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在大学生职业决策的五个维度上,平均分高低的顺序为:目标确定、行为准备、职业知识、自我评价和选择能力。

(二)个人背景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

1. 性别因素。通过研究表明,在性别因素方面职业决策的总分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男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可能导致男生对职业选择的期望更大;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不公平对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女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有男朋友吗?你男朋友在哪儿工作?很多工作单位的领导都认为女生毕业之后要结婚生子,没有时间集中到工作上,所以导致很多女生在应聘的过程中会遭遇更多的挫折。

2. 年级因素。从表2可以看出,在年级因素方面职业决策的总分存在着极显著差异。通过调查和观察分析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大一与大二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大学,处处充满着好奇,还没有开始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而到了大三、大四,是否要工作还是考研则是他们面临的艰难选择,尤其是到了大四的下学期,很多学生都在为找工作做准备。

3. 专业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职业决策在专业差异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虽然职业决策虽然在专业差异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目标的确定上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4. 父母受教育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得分有显著影响。大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也影响着他的职业决策行为,因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会参与到学生职业规划中来,能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做出帮助。父母的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孩子成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职业选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工作的选择范围。长期形成的家庭教育观、价值观以及家庭文化氛围等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5. 家庭经济状况。从表2可以看出,职业决策在家庭经济状况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虽然会得到更多的经济补偿和帮助,但是在能力和信心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的还是一个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6. 学校职业指导。通过表2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干预情况与职业决策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接受过教育指导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未接受过指导的大学生。通过职业指导培训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求职知识和技巧,掌握更多的职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培训,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己有更全面和客观的认知和评价。

(三)个人内隐能力、观念与职业决策的关系分析

1. 职业价值观。通过统计数据发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的相关系数为0.167,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不高。通过访谈发现,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考虑到其他外界的因素,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观念来选择职业。

2. 决策风格。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决策风格与职业决策得分之间相关极为显著。其中,善于分析自己和运用策略风格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更能正确的做出判断,那些盲目的模仿和依赖他人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反而处于被动地位。

3. 情绪智力。分析表明,情绪智力因素与职业决策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相关,这与张尚萍(2009)的研究相一致,这说明了情绪智力高与情绪智力低的个体相比,具有较高情绪智力的个体,他的认知、管理情绪的能力就会越高,就越能够更好地处理他们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情绪反应,能更好的应对自我。

4. 自我效能感。通过统计数据发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的相关系数为0.437,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说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更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访谈发现,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倾向于选择稳定性高、有保障的职业,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则倾向于选择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单位。

四、结语

(一)学生个人层面:提高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时关注与职业决策有关的信息,要善于反思总结,不断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有效成分,消化吸收,提高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实现既定目标,为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二)家庭层面: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孩子正确的职业选择

在孩子的职业决策方面,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双方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观念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念。但是,父母不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适时地引导和鼓励孩子的职业选择。

(三)学校层面:调整专业结构模式,改进人才培养体制

除了个体和家庭因素,学校层面可以开展相应的职业决策辅导。职业决策辅导可由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交替组成,其中个体辅导关注反思与调查,团体辅导的范围从3~4 人的小团体到包括整个班级的大团体,在团体活动中可以交流不同的观点,为学生提供面试和观察的机会并进行分析,为学生的职业决策提出建议。

(四)社会用人单位层面: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用人机制

社会和用人单位层面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用人机制,社会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用人机制,既是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风向标,也是大学生确立人生目标,调整学习内容和发展维度的指挥棒,所以社会和用人单位,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科学的聘人、用人机制,注重知识、德性与能力,而不是惟学历是从,从而为大学教育培养人才提供正确的结构方向,为大学生职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董银银.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研究综述[J].商业文化,2012年5月.

[2] 林建珠.福州市大学生职业决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 王淼.大学生职业决策风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 张尚萍.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目前对未成年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多,但对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第1代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少,缺乏关于留守经历对此特殊群体的长期心理影响的研究。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水平较低。①社会适应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第1代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如何,本研究在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随机抽取了1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便为高校管理提供新思路,为有留守经历青年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父母双方或一方曾在其成长阶段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并与父母分开居住时间>6个月,现就读普通大学者为研究对象。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2所一般本科院校1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12份,有效率84.5%。其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518人,男生211人,女生307人;一年级256人,二年级101人,三年级98人,四年级63人;以794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照组。年龄在17~26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②由卢谢峰编制,共有66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1-5分),五个等级依次代表“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有点符合”、“非常符合”。量表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7个分量表。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72。

1.2.2 调查方法

由各学校心理学专业人员做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的基本现状

除在职业选择适应(t=2.01,p

2.2 不同性别和年级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多元方差分析

表1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多元方差分析

为探讨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在学校适应性各因子平均分上的差异,采用了2(性别)?(年级)MANOVA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七个维度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男女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选择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方面都存在性别因素的主效应,男生的适应性普遍好于女生的适应性。除生活自理适应外,在适应性其他因子上年级存在主效应,性别与年级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与环境的总体认同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其他因子均不显著。

对年级进行Scheff事后比较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学习适应性上,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四学(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3页)生得分,其他年级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在人际适应性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其他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角色适应性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本科四年级的学生显著好于本科一、三年级,大一学生显著好于大三学生;在职业准备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其他年级间未达显著差异;在生活自理适应性上,年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环境的总体认同上,大四的学生显著好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大三的学生显著好于大一的学生。在身心症状表现上则没有发现年级之间的显著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在职业选择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维度上,比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适应水平更好,这可能与留守经历大学生从小与父母分离,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有关,父母外出打工的经历和事件,使他们对职业的思考有更多的考虑。

在心理弹性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是:不利环境并不必然导致儿童的发展不良,在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影响下,儿童仍有机会保持正常的发展。自我心理学认为个体是具有自我适应生活需要的能力。③从本研究显示,逆境并不必然导致适应不良,留守经历并不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可见,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整体社会适应状况还比较乐观。

本研究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内部进行了研究发现,男生的适应性普遍好于女生的适应性。相关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控制性、学校和专业满意度、学习负担上比女生适应性强。④可见,有留守经历的男女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对于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适应方面的不足,高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适应教育;对适应良好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保护因素研究,找出其保护因素,从而使有特殊成长经历适应不良的青年可以充分利用此保护因素,让自身的适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四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好于其他年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经历大学社会化后,大学生日趋成熟,已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环境,已有稳定的交往群体,对自我的生活规划有更多的思考,更有能力去处理大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学者认为,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较多。⑤但在本研究中,未发现此现象。而且适应性无随年级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这些与普通大学生不一致。⑥此待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了解。从年级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需加强低年级学生的适应教育,使大学生能尽快缩短适应周期,从而更从容地面对大学生活,更早的适应社会。

总之,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总体社会适应水平不低于普通大学生,但需加强对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教育,且可以通过对此特殊群体中社会适应良好人员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为适应不良的青年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和改善方案。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 (08YB247)

注释

①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5):1199-1201.

②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③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④江巧瑜,许能锋,江雪莲.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705-704.

第3篇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 定义 结构 特点

职业价值观又称为工作价值观或择业观,在西方被称为“work values”,很少被称为“occupational values”。外国学者一般把“work values”既用来指参加工作的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又用来指在校学生的择业观。西方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而我国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目前职业价值观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我根据CNKI收录的中文期刊,从1980年到2010年以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论文有360余篇。多数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如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林院校大学生、女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国防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构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不同年代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区别。

一、关于职业价值观定义的研究

我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职业价值观的操作性定义。其中楼静波(199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其定义强调了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和指导性。宁维卫(1991)从价值标准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在尺度。黄希庭(1994)从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需要的关系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凌文辁(1999)等认为职业价值观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廖泉文(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作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态度。余华等(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喻永红(2003)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动力作用的成套信息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金盛华、李雪(2005)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其定义简单明了。而总结比较全面和操作性强,并且被引用较多的职业价值观的定义是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变化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它属于个性倾向范畴。

综观看来,我国学者从更加一般和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职业价值观的内涵,难以进行实验验证。

二、关于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是职业价值观问题的重点。我国学者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时普遍使用的是修订的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和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Super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分为15个维度:利他主义、美感、创造力、智力激发、成就感、独立性、声誉、管理权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监督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

赵喜顺(1984)首先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和经济型。宁维卫(1991)抽取了五个价值观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和经济价值。凌文辁(1999)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三个因素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阴国恩(2000)对663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概括出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充分发挥能力、收入、创造性、地位和名声、稳定性和将来的保障、自主、成为领导者、同他人合作、冒险、帮助他人等十个方面。于海波(2001)探讨了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结构,包括愉悦、自我提高、人际关系、家族、贡献、威望、物质和环境八个因素,其中家族和贡献两个因素显得比较有中国特色。王垒、马洪波等(2003)对北京四所大学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结构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因子的结构模型,分别是经济报酬与工作环境、个人成长与发展、组织文化与管理方式、社会地位与企业发展四个维度。金盛华、李雪(2005)借鉴台湾的吴铁雄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分成目的性和工具性职业价值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前者包括家庭维护、追求地位、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后者分为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六个方面。

纵观国内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发现:(1)尽管研究者从不同的深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划分,少的是两三个维度,多的则有十几个维度,但他们都倾向于将职业价值观归纳为三个大的维度:外在的、内在的和共存的或社会的;(2)国内的研究大都是翻译和修订国外的量表,在研究过程中再进行信效度检验,并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职业价值观结构。也有研究者是采用自编的量表,但大都以国外的理论为基础,而且量表都局限于某一类研究对象,缺乏广度。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研究

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大都结合各自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角度针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作了许多比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俞宗火等(2004)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当代硕士研究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及特征。结果发现:(1)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保健、人际交往、声望地位和自我实现四个因素;(2)在职业价值观的各因素中,当代的硕士研究生最看重自我实现因素,最看淡声望地位因素;(3)文、理科研究生对职业价值观各因素的重要性的评价无显著差异;(4)男性研究生比女性研究生更看重声望地位与自我实现两个因素。

重庆大学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研究课题组(1997)对182名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注重职业对生活的意义;职业动机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统一;注重职业的社会环境条件及其职业理想选择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并重。

施章清、牟丽霞(2008)通过对浙江省某重点师范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得出“变异性”、“舒适”、“安全感”是高师大学生的首选,而“智力刺激”、“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级最低。

吴彩星(2010)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当代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因子重视程度排序为:自我发展取向、工作保障取向、家庭取向、社会关系取向、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尊重及声望取向。

王金梅等(2010)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调查,概括了农业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农业大学生把收入、实现个人抱负、稳定性作为选择职业的最重要的指标,而专业是否对口、能否发挥专长、社会需要等因素并不被看重。

姚显志等(2009)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生和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民族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职业理想趋于实际;认知更加理性,但期望仍不够合理;自我意识与家庭依赖相互交织。

(二)不同时代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凌文辁、方俐洛等(1999)用自编的《Holland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90年代的大学生更注重实利,在看重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将“保健”因素列为择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突出变化,就是80年代人们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工作单位级别、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到90年代末期这些都被列入最不重要的位置。

吴谅谅等(2001)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1年的大学生比1996年的大学生更注重经济收入与福利条件,而对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要求则降低了。

喻永红(2003)通过对全国7个省13所高校的1055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职业评价和择业信心的特点。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主要以经济收入和符合自己的特长为主导,呈现明显的双元化特征。职业选择的自主性水平越来越高,他们更多地希望凭借自身力量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自己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当家作主。在职业评价方面,农民被大学生排在了最应受重视人士的首位。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和看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对找到一个满意工作较有信心。

孟续铎(2006)使用自编问卷对2006年北京地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职业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看重的职业价值观呈现8因子的结构模型,即工作软环境与个人发展成就、社会声望与地位、工作硬环境与职业安全、工作内在价值、成长机会与贡献、福利与保障、自由与经济报酬。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依然有新的变化。首先,经济方面的重要程度下降了,包括对收入、保险等的要求都不再是大学生最重视的职业价值观因素。其次,“人际关系”脱颖而出,成为大学生就业时最重视的因素。最后,成就感、行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前途等“稳中有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素“宝刀不老”。

殷雷(2009)利用《职业价值标准序列表》,并按照性别、工作与未工作、文科与理科三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比较关注职业的“收入和福利条件”、“发挥个人才能的可能性”、“个人素质适应性”、“稳定性”和“人际关系氛围”等。他们普遍不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

张库存(2009)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总结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个特点:职业价值观念自我化,趋向现实和具体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性;职业目标的短期化和功利化,实现价值的途径、手段的多样化。张库存的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变革年代中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适用。[4]

(三)不同区域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研究

龚惠香(1999)的《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意识比较》研究认为,特区学生对“有职有权”和“晋升机会多”的选择率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学生的选择。

罗晓等(2006)通过调查认为东西部大学生普遍重个人价值和功利价值,轻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在择业目标上,东部学生侧重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公务员”,西部侧重“科研教学工作”;在择业准备上,东部学生更强调提高人际交往技巧,西部学生更强调获得更高学历和文凭。

张库存(2009)分析了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动机、职业理想三个方面对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在职业评价方面,东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西部大学生看重职业的经济收入。东、西部大学生均看重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而技术性、半技术性职业选择靠后。东、西部大学生均认为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的职业是声望较低的职业。在职业选择动机方面,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选择动机有着显著的相似性,几乎不存在差异。在职业理想方面,东、西部大学生均把外资或合资企业作为首选的理想职业。东、西部大学生均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创业欲望。东部大学生青睐公务员工作,西部大学生青睐科研教学工作。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统计,发现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者大都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定义,缺乏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使得研究的标准不一,结论差异很大,验证困难。

(二)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仍存争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

(三)研究群体的范围狭窄。以大学生作为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数量庞大。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女大学生、军校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都是研究对象,而对于高职专科生及多科类对比研究甚少,对于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生源地、不同经济区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缺乏研究,对于贫困大学生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也缺乏研究。

参考文献:

[1]楼静波.当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J].青年研究,1990,(1).

[2]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3]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J].心理学报,1999,(3).

[4]郑伦仁,窦继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5]龚惠香,等.从两次问卷调查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

[6]余华,黄希庭.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0,(6).

[7]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

[8]张存库.九十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J].青年探索,2000,(1).

[9]张存库.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

[10]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3).

[11]于海波,张进辅.从职业价值观中分析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

[12]喻永红,李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12).

[13]王垒,马洪波.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

[14]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

[15]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简述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职业理想、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等方面引导。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的标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择业与就业,影响着他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认真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深入分析其成因,加强教育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

传统的社会主导的职业价值观以倡导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能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正确的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判断就业的方向、职业的性质、个人的责任态度等,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发挥积极创新的动力,影响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1.1职业价值评价标准现实化和具体化。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和重要性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价值判断,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

1.2职业价值目标短期化和功利化。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应该做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目标的追求上,已由以往的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追求事业前途、实现人生远大志向等精神状态和行为取向逐步向实际利益转化,常常不进行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重视短期效益。大部分学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和农村工作。

1.3职业价值取向复杂化和矛盾化。由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处在自我主体与外在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因而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求稳和求变中存在着困惑。比如在择业意识上,既希望主动竞争,又不愿承担风险;在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上,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准备随时改行;在岗位和待遇问题上,既渴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又向往较高的经济收入等等。总体上看,大学生的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1.4职业价值实现途径个性化和多样化。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多种多样,宽泛的就业渠道和多样化的就业途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个性,强调自我奋斗,传统的择业热点即从政、经商、做学问已有所改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看好自主创业,还有的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弹性就业。在职业选择上,改变以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爱一行,干一行”。跳槽和人才外流现象的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

2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成因分析

2.1经济社会变革是根本原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种社会体制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对功利性价值的最大追求,这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反映的尤为突出。同时,随着不同地区、行业、职业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人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一个人工作的质量和强度,而是取决于地区、行业租职业的差别。社会职业评价标准及各职业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引导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促使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地区、行业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职业评价的主要标准也引导着大学生不断流向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三资企业等地区和企业。

2.2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是深层原因。长期以来,传统的民族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熏陶人们的心灵,塑造人们的品格,成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落后的价值观开始回潮,如封建迷信腐朽的人生观念、儒家的某些保守观念等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后,外来文化渗透进我国,西方文化思潮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个性张扬的同时,其本身固有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也影响着他们。同时,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风气,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辐射。在这种多元、多层面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甚至矛盾性也就成为必然。

2.3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滞后是直接原因。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是传统的绝对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迅猛发展的大众化教育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显得滞后,部分大学生没有适时转变观念,仍固守着传统的“精英”岗位职业价值观,择业时报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另外,家庭对职业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职业价值观。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父母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2.4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是潜在原因。例如,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毕业生畏惧“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失业无救济”;就业程序繁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人才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妨碍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迅速获取和就业面最大程度的拓宽,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3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作为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高校责无旁贷。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力度还不够强,更多强调的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侧重于求职方法、择业程序等操作的传授,职业价值观教育整体感觉比较单薄和零散。笔者认为,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容忽视,这是治本之策,大学生就业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教育引导。在教育内容上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3.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反映人们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大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会正确地选择职业,并激励自己去克服职业活动中的困难,勇往直前地去实现目标。因此,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使之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保持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清醒头脑。

3.2加强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职业选择中以自我为主体还是以社会为主体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看待职业待遇、职业苦乐、职业地位等方面,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点部分。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既要物质待遇更要享有精神待遇。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胸怀祖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是职业苦乐观的最高境界,仅把职业当成个人谋生手段和致富途径的思想,是与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不相适应的。当然,在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还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却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通过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3.3加强职业选择教育,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职业选择必须以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基础,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和就业制度的变革紧密联系。在进行职业选择教育中,一方面,要系统、全面地介绍不同职业类别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目前人才分布不均衡的趋向,帮助大学生搞好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要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充足,层次较高。而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精英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极其短缺,这样就必然要求大部分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工作。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一般工作岗位对劳动者受教育层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岗位在生产方式和生产111具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职业选择教育,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减少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脚踏实地地立足于现实,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沉下心来,用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平常心态去选择自己的未来职业。

3.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诚信和团队意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作为一种操守,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行为。同样,人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对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除了重点进行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还应突出三方面:一是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即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使大学生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二是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三是团队精神教育。在竞争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平时因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缺乏合作意识乃至团队精神,普遍表现为协作能力低。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为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的行为,把自己锻炼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影响

随着政治的民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我国女子的平等受教育权逐步得到保障,越来越多的女子有机会进入象牙塔里接受高等教育,从而接受到高深学问的熏陶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然而,在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前景下,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部门、学校、媒体纷纷对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择业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不同程度地进行引导、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作出合适的职业选择。

一、价值取向内涵及特点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它是一个人的内心向导,其中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则指女大学生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决定、支配着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主体自身、其他主体以及主体间关系均有重大的影响。从整体看,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的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从个体看,多数女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价值取向观,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当代女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如下。

1.自主意识下的独立性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学为核心,倡导男尊女卑的宗法观念。在这种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性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从而决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国际背景下,20世纪初,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不断兴起,女权运动如火如荼的发展,从政治运动转入意识形态,继而向整个文化界、学术界弥漫,并由人文社会科学逐步渗透到自然科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从寻找“女性在科学中相对缺席现象”的原因为起点,对科学活动中的性别偏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标志着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随后知识女性脱颖而出,这批素质较高的女性,从男性和社会的认识与评价中挣脱,她们主动寻找自我的价值,有了自己较为独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她们主动投入社会领域,并要求社会和他人尊重自我的价值,她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其中不少女性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们有较高的文化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主意识,开放的思维方式,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思想观念,因而有更多的实现自我的机会。女大学生作为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她们自主意识更加强烈,在追求独立人格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这种价值导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强调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从而打破了由社会尺度规范自己的历史格局。在价值实现中她们主动寻求社会的需要,自觉的设定和选择自我的价值目标,追求属于自己的能施展才华的工作,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式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自主意识下的独立性孕育而生,她们更大程度地追求经济自我、思想自由、行为独立,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充分的发展空间以实现自立自强。

2.物质追求下的功利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二重性给当今社会整体价值取向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作为当今社会的先锋力量,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受到的冲击亦为强烈,造成其价值取向的变化。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消极价值取向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女大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女大学生在物质、精神价值取向方面明显偏于物质取向。大部分女大学生内心里认为金钱为代表的物质价值是无可置疑的基础价值,脱离金钱的价值是飘渺的、虚无的、难以理解的;金钱是衡量人生成功的基本的和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尺度,也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基础和前提。[2]她们心里常常在认同着“金钱几乎是万能的”,因为她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以越来越多的现实事例演绎着金钱似乎万能的故事,相反学习只是为了提高地位,谋求工作,赚取钱财。其功利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在政治理想方面,把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政治资本;在知识学习方面,是“有用”就学、“没用”就不学;在就业目标方面,追求待遇高、工作轻松;在实现手段方面,考证热”,而且“逃课族”规模不断壮大,她们逃课之后,往往把目标锁定在考取各种证书上。这种功利化的倾向,势必导致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下降。

3.网络生活下的不稳定性

毫无疑问,网络的便利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丰富的信息资源不断地充斥人们的生活,然而女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情绪鲜明、波动,丰富多彩是其情绪与情感的主要特点。由于她们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因而网络生活时不时的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从而导致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不稳定性。时尚、前卫、个性似乎是潜意识的选择。网络上播放的各种各样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娱乐新闻中对歌星影星的大肆报告,五花八门的选秀造星活动(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另类“芙蓉姐姐”式的突现等等无形之中注入女大学生的头脑,使女大学生在性价值观、婚恋观和择业观等方面,倾向于张扬不羁、追求新颖奇特,但由于其受已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又处在矛盾之中。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由不同环境影响而确立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发生转变。因此,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网络生活下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性。  二、价值取向对职业的影响表现

价值取向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方向的重要指标,是保证人职匹配的决定性因素。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可想而知,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职业白领化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女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使她们能在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上“作为改革的力量—作为发展的规划者、实施者、监督者和批评者,积极参与发展的过程”,加之女性自主意识下的独立性要求女性自由解放,自立自强,从而促使女性趋向在社会各个领域(如政府部门、企业高层)施展才华崭露头角。而白领阶层是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阶层,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营策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源,收入年薪在15万到40万之间。这个阶层不一定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但拥有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技术和经营权。在其公司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有六大特点:追求生活的多样化及高质量;职业的高流动性;强烈的务实主义精神;关注个人职业发展;普遍具有紧张感和焦虑感;具有社会责任感。这些特点迎合了自主独立女性这一发展趋势,而女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中最具典型、具活力的代表,因此,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在自己就业选择时倾向白领阶层。她们更愿意从事政府企业管理、公务员、医生、律师、教职人员的工作,旨在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物极必反,这种趋势导致工作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自信心受挫的恶性循环,极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职业金钱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交易充斥全球,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的物质的渴望和追求有甚无减。从而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蔓延并异化为知识改变经济地位,滋生了女大学生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潮。刻苦学习对今后工作有用的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考取各种证书,其目的只有一个——选择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一种舒适的生活。然而工薪的高低成为其工作是否体面的唯一标准,物质的多少则是生活是否舒适的硬性指标。因此,女大学生在利益驱使下,往往会选择在中心城市、工资高、福利好、工作轻松、环境优雅的职业以追逐更多的金钱财富。这种趋势可能会导致很多女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失业率高的不良后果。

3.职业畸形化

网络生活的极大丰富,形形的生活方式,各种各样思想的展现,在这种文化冲击下,女大学生传统的三从四德价值观,贤妻良母角色的扮演,相夫教子责任的担当等等受到极大地挑战。她们已从家庭的樊笼中走向社会的广阔天地来并受到网络新思想新文化的无形熏陶,思想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张扬,才华得以施展。她们愿意从事打破传统观念,新颖独特,极富挑战的职业,甚至那些有违社会风俗、道德规范的工作也越来越被其认同。于是异类畸形的职业就诞生了。充当企业老总小秘的女大学生趋之若鹜,娱乐场所女大学生陪侍的现象屡见不鲜,通过网络炒作以婚介为职的女大学生层出不穷,为奋力迈进演艺圈以参加选秀节目为生的女大学生不甚枚举,以及为嫁富二代整日以搜寻富豪隐私为活的女大学生也大有人在……这些都表明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存在一定程度的畸形化。这既不利于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也不利于女大学生及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发展演变中的永恒主题,时高校确立科学发晨的就业指导观意义重大,并就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活的灵魂,是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丰富的哲学和辩证法思想。“与时”就是要与时代同行,“俱进”就是要顺应潮流,反应迅捷,应变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灵魂和主线,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指针。就业指导从其诞生之初起,虽历经沧桑演变,但与时代同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成才的指导理念一直是其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使命,这与“与时俱进”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高校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发展演变始终渗透着“与时俱进”的思想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产生发展无不得益于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的职业指导。而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在发展和演变的进程中无时不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职业指导兴起于2O世纪初期的美国。当时日益加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威胁着传统的就业结构,社会职业分工日益复杂,使人很难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致使许多人从事的职业不适合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而遭受挫折,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进行合理的定向与分流,接受就业教育和辅导。此外,当时欧美正兴起心理测验运动,心理学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前者对职业指导提出了现实的需要,后者则为职业指导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依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各国都先后确定了以心理测验为手段进行定向分流与就业安置的职业指导制度,职业指导便应运而生。这个时期职业指导以帕森斯(Par-8or1$)的“人职匹配理论”为代表。职业指导的目标就是根据人的兴趣、能力与社会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相匹配,为人谋职,为职找人,实现充分就业,人尽其才。但“帕森斯模式”关注的焦点是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如何根据心理测验来帮助他们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对学生进行升学和就业分流的指导,这种静态的职业指导观所隐含的理论假设是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特定的职业领域与之相匹配,人的职业选择是一次完成的。但这种指导观在实践过程中突显了其弊端:一是人的职业心理、行为存在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组织动荡增多和社会变更的加剧,人的职业发展呈现流动性韵特点,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三是在进行职业指导时,过于强调指导者的作用,指导者与被指导者角色错位,不利于调动被指导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指导效果。四是人的个性品质是很难进行客观测量的,因而很难对人的个性品质进行精确分析并形成“刚性”的匹配模式。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由先进的工业国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社会经济结构与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6年美国白领职员人数首次超过蓝领职员,而且各种职业的本身也发生实质性变化;新旧职业更迭加速,职业要求日益复杂化,职业的专业界限也日益模糊,这些复杂性与不稳定性给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也对职业指导提出了挑战和要求,昔日鄂种传统的静态的指导观已显然不合时宜。此时金兹伯格(Ginzberg)和萨帕(Super)等人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理论,试图去弥补传统理论认识和实践模式上的误区。萨帕认为:“人的职业态度、意识和要求等并不是在面临选择时才具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孕育了职业心理的萌芽,随着年龄、资历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人的职业选择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职业发展如同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不回阶段,要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等价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职业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职业发展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导致职业选择时发生障碍。”职业指导就是要研究人的职业心理发展阶段,引导人形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实现自我价值。这种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人们历来把职业选择看作是个人生活定时期出现的静态事件的观点,明确指出了人的职业选择是人的一生中一系列连续的行为过程,职业指导也应看是一个系统地贯穿人的一生的动态过程,从纵向上拓展了职业指导的时空,无疑是职业指导史上一个里程碑。但到了2o世纪8O年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劲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的谋生职能在逐步弱化,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则成为人的兴奋点。萨帕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生涯发展理论,认为职业生涯发展不只是包含职业生涯,还包括人的家庭生活。将生涯定义为“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变方向和历程,包括人的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类型;它也是人自青春期至退休之后一连串的有报酬或无报酬职位的总和,甚至包含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生涯辅导应根据生涯发展规律,对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辅导。而哈佛大学教授雪恩(Schein)则从组织心理学角度,在系统研究人的生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人的动力理论:即组织和个人互惠。在他看来,个人与组织双方同处一个社会,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同样的成功标准和生活道路,个人和组织是相互依存的,为了组织和雇员的长远利益,组织应通过提供自我评估的工具和机会,进行个别辅导,实施培训等,来满足职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促进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生涯辅导就是要使人们促进工作和家庭的有机统一,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完美人生。从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发展演变进程来看,一条顺应时代呼唤和大学生要求“与时俱进”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使之形成了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实践模式。

二、在就业指导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是要顺应时代呼唤,重视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创新就业指导机制,建设服务型和负责任型的高校

大学生就业牵涉千家万户的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各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就业工作,把之视为“民心工程”,但我国大学生就业近年来似乎遭遇了“寒流”,就业景气指数不容乐观,“就业难”让学生焦虑,家长焦心,学校焦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一直以来存在着重就学(招生),轻就业,忽视就业指导的现象。认为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不能整天想着“销售”,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不承担责任。据国内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6.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视不够。”腓不知,就业状况是招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没有哪一个家长和考生愿意去报考一所毕业生无人问津的学校。因此没有较高的就业率就不会有充足优秀的生源市场,而没有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也就不会有高就业率。那种只重视招生,忽视就业和轻视就业指导的做法是一种短视行为、急功近利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按理讲,向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服务这是高校的庄严承诺,也是高校应尽的法律和道义责任,是建设服务型和负责任型高校的必然选择。因此高等院校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充分认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及时了解和预测各行业、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各种职业的最新要求、标准,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规模、课程结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从而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的要求,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要创新就业指导机制,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发展大大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发展,满足不了大学生的要求和愿望。据调查:在“你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了解吗?”和“你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自己的特长?”的问题调查中,“有49.8%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而后者“有80%多的大学生知道自己特长是通过自己判断和周围的人说的,真正通过科学测试的只占3.43%,”在“如果想接受有关前途(就业升学)的辅导,谁最适合?”的调查中,“大学生首选社会上服务机构人员”。因此我国高校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大胆地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鼓励有实力、资质的社会就业指导机构参与高校的就业指导,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展开竞争,以竞争促“特色”,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对这些社会指导机构的监督,规范其行为,防止出现违规、违法的操作,损害学生的利益,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影响高校的稳定工作。

三、在就业指导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是要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观,推动就业指导走向开放、多元和动态

“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就业指导中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变,区别对待,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和时代化的特点,推动就业指导走向开放、多元和动态。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校要树立动态的就业指导观

人的职业态度、意识和要求等并不是在毕业生时才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孕育着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阅历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变化,人的职业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职业选择不是学生面对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事件,而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可以预测的动态过程。同时职业发展包含一生所有的角色,每个年龄和生命阶段都有不同的角色使命,角色的转换和角色的多样性也折射出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就业指导也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是系统科学的工程,要通过研究和探讨各个职业选择过程的规则与脉络,引导大学生以动态的眼光看待职业和职业选择,职业不是一个固定的工作,而是一个人一生一系列连续的生活过程,不能以一次职业选择成功与否来判断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辉煌,要在动态、竞争和流动中发展和培育人的职业态度、信念、兴趣,使人在职场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职业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并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就业指导的魅力所在。

2.高校要树立发展的就业指导观

职业发展探讨的是人生的发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可能一步登天,尽善尽美,成就事业辉煌。职业发展如同人的心理、生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任务,前一阶段任务完成与否,会影响后阶段的职业成就,并导致职业发展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发展与自然法则一样环环相扣,没有春耕、夏播,哪来的秋收和冬藏?职业发展的终身性与整体性从大自然发展中可以得到最好的注释。因此就业指导目标就是对人的职业发展的援助活动,援助人们在职业选择与适应上的发展,使人形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实现自我价值,不断走向职业成熟,达到自我开放,自我理解,自我实现的目标。对高校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指导教育看作是大学生所接受的终身发展教育的一部分,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去,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规划中,使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接受较为规范、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在一年级侧重性向测定和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二年级侧重职业能力培养,了解和熟悉职业发展状况;三年级侧重职业定向,开展实践和培训活动;四年级侧重政策程序和择业技巧指导。四个阶段相互衔接贯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和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还要“前移”,与中学阶段相衔接,又要将之“后移”,关注大学生的职后发展,并寻求建立一种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动力。

3.高校要树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观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罗安(Roe)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特别是童年时期受挫或满意的经验,对于职业选择方向有重大的影响力。“生长于关爱、过度保护及过度要求的家庭者,将发展出倾向于人的性格,而选择与他人有关的职业;生长于拒绝、忽略或不稳定的家庭者,将发展出倾向于人无涉的性格,而选择与他人无关的职业。”安由此提出了个性化的职业选择理论。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力特长、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职业适应性、发展潜质等,在职业选择时要根据这些差异性、特点来选择职业,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模式,做到因人而异。但目前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忽视择业的个别化和差异性等问题,存在从众、攀比等心理,导致择业期望值攀高,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对职业声望要求高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评价职业声望的标准,使之明白声望高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高,挑战性强,竞争压力大,别人适合,而你未必适合,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对工资待遇要求高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职业和市场动态行情,了解影响工资待遇的因素,引导毕业生合理报价;而对性格外向、协调管理能力强、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则要鼓励其增强信心,走自主创业之路。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不要攀比从众,随大流,择业时充分考虑自身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能力素质、职业适应等特点,主动走个性化就业之路,避免出现“橘化为枳”的尴尬局面。

第7篇

论文摘要:利用文献法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在职业决策困难领域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就业指导机构的启示。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加剧。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值得每一个大学生思考。因为职业选择的成功与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以及生活满意度。职业决策困难就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对职业决策困难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个体的职业决策水平,帮助个体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回顾与总结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个体及就业指导部门做出相应的对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职业决策困难理论研究现状

相关理论研究重点分析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代表性观点有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社会学和认知行为学方面的理论。

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较典型的困难均与职业发展的正常阶段一致,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相应的产生不同性质的职业困难。如在职业进入期,面临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在职业巩固期应主要考虑如何适应和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等等。与职业决策困难直接相联系的内容主要是在职业进入期。

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类型和水平进行了分类,假定职业决策困难由职业认同困难、缺乏关于工作或训练的信息以及环境或个人障碍等因素引起,并提出未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亦是影响因素之一。该理论产生的研究工具是Holland,daiger和Power于1980年编制的我的职业情境量表(MVS)。共26个项目,3个分量表:职业认同量表;职业信息量表;障碍量表。量表采用0, 1计分,分别表示与被试实际情况不一致和一致两种情况。MVS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及团体测验。

在社会学和认知行为学方面,Crites提出职业选择过程成熟论,提出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两个重要的过程变量。Taylor和Betz}3}结合Bandura的自我效能结构理论,提出个体在感知成功执行任务能力上存在差异,以此来解释在职业决策困难上的个体差异。依据这两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Taylor和Betz在1983年编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CDMSE ),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自信程度。量表包括五个部分,50个项目,采用10点计分。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同时性效度。Betz} Klein和Taylor修订了其简化版,仅25道题,但效果良好,缺点是因素结构还有待完善.我国学者龙立荣等在CDMSE的基础上编制出针对大学生的中文版本,修订为采用5点计分。国内实测证实其独特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较强的辨别效度,但缺少常模数据。

除以上量表外,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工具还包括职业决策量表(CDS ) ,以及美国心理学家Osipow和以色列心理学家Gati于1996年依据信息加工观点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该量表测量三种困难:缺乏准备性;缺乏信息以及不一致的信息。我国学者刘长江等杜睿等、李西营均对CDDQ进行修订,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并不十分理想,说明编制适合中国人自己的职业决策困难测量工具十分必要。

2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

2.1职业决策困难与人口学因素

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发现性别、年级、家庭收入状况等人u学因素在职业决策困难上存在差异。刘长江等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总体_>;处于职业未决的状态,女生比男生更加犹豫不决,更缺乏准备性,具有更少的不良信念,而男生的职业认同感较高。这个结果和Hijazi等对于高中生的跨文化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由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差异的期望造成:年级差异分析表明大学二年级生有着更多的不可靠信息,择业动机和职业决策信念都低于其他年级。李莉等研究发现女生在选择目标,解决问题方面感受到的困难显著大于男生,二年级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发展的转折期:本科毕业生在多项维度_L均比硕士毕业生感受更多的困难,文科、理科的毕业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困难感受无显著差异:而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在选择目标、制定规划上困难更大。李西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整体还是各个维度上,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大学生其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差异,收入越高困难越小。

2.2职业决策困难与其他因素

职业决策困难不仅和人口学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索的影响。李莉、马剑虹研究发现学业表现对职业决策各维度都有着较高的贡献率,自我评估中的社会关系和个性特征对职业决策的自我评价和制定规划维度有主导作用。王玮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可以通过影响幻想型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型应对方式、特质焦虑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影响,而且自我概念还通过应对方式影响特质焦虑,从而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影响。 刘长江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决策困难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且报告较高水平的决策效能.低自我评价、低规划制定、低信息收集以及低目标选择的人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决策困难:问题解决能力高的人更容易解决职业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李西营研究发现除了在错误的职业信念和错误的决策信念两因子上无差异外,在其他因子上职业未定者都比职业已定者有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在缺乏信息和不一致信息维度_匕未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学生比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学生有更大的决策困难:职业适应水平越高,职业决策困难越小。

2.3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研究

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研究主要是由学校的职业教育辅导机构和专业的心理咨询研究者来完成的,关注点多是实际的操作和技术卜_[的问题。刘长江等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研究,将生涯未决类型分为五种:不知所措型、犹豫不决型、不良信念型、动机不足型、应对良好型,在进行职业辅导的时候可以分别根据这五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辅导计划,以达到有针对性的更好的辅导结果。沈雪萍研究采用团体辅导为主、课程辅导为辅的干预方式,同时配合外在的技术支持系统(如心理测评技术)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进行了千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玮等对大三学生的职业生涯决策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千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生涯决策团体辅导中的心理辅导能够改善成员的职业生涯决策困难的状态,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决策技能。袁小娜、徐畅等都对职业决策生涯辅导的团体辅导模式和辅导方案进行了设计,便于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生涯辅导,对职业决策困难进行干预研究。

3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

3.1研究工具问题

现有的量表大多都是翻译修订国外的量表,是否具有跨文化的特点并没有进行大范围的取样验证。以CDDQ量表为例,各种修订版本的CDDQ量表实测时从内容到结构上均存在问题,在准备性维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我国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所以如何根据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开发适合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研究工具,从而有效的测量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是首要的问题。

3.2国内尚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论

从理论研究出发的思路,理论性研究很强,但是用这种理论所编制出来的问卷需要检测;从经验研究出发的思路可能难以建立系统的理论,但实证性很高,可以准确地考察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程度。如何提出并解决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的冲突也成为了一个我国研究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3.3关于我国的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

第8篇

论文摘要:着重关注通过生涯发展理念指导,有效帮助高职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其中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是否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能否在职场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正确自我分析、职业分析。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培养职业所需要的摹本素质生涯发展理念是职业生涯理论经历了人职匹配思想后的一种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它强调的是个体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在生涯发展理念指导下.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引导。

一 生涯发展理念分析

随着心理学领域对人认识的发展与深入.职业生涯理论开始产生并不断变化和发展同绕生涯发展理念.早期的职业生涯理论都是同绕人一职的最佳匹配问题展开的.而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职业指导实现人职的最佳匹配.职业指导是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适切的职业角色形象.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

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人们历来把职业选择看做是个人生活定时期出现的静态事件的观点.明确指出人的职业选择是人的一生中一系列连续的行为过程.职业指导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贯穿人的一生的动态过程。

二、生涯发展理念是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导向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确定,就能让他对各种职业价值拥有基本的认识.能调适自己的择业心态.坚持自己择业的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等。大学生所具有的职业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自己、对社会和未来的看法,也影响着他们的前途.因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相当重要。

大学生一方面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另一方面却面对很多用人单位而不知如何选择出现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大学生没有进行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有关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转变为一元为主、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新结构和新格局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也不在是单一的考虑社会的需求,而是增加更多的自我选择.考虑以实现自我价值和兼顾经济收入为标志的价值取向以“利他”为核心的一元价值观向多元取向的价值观转变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复杂性的基本表现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形成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正视社会现实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给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思考.

从第一节来看.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已经有5O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较完善的学说理论和系统的教育机构而近年来国内学者、许多的高校以及学生本人都逐渐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目前国内一些高等学院也将就业指导的机构转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有效地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价值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应该说,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生涯发展理念则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日益成为正确价值观确立的重要理论导向。

三、基于生涯发展理念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从生涯发展理念来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育,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成为大学生一种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通过生涯认知、生涯安置、生涯进展等步骤,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天赋才能为目标.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上,使个体从幼儿园直到成年能逐渐形成自我引导的能力,最终目的是让每位学生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的生活。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涯发展理念指导下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第一,体制机制层面。一是加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念教育。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大学生发展重要性认识,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课程建设,将该课程列入大学的教育教学计划中.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负责地参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活动要做好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互相汲取经验,借鉴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全国的各所高校中开展起来二是加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决定了国家教育部门或高校应组织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领域学科的专家学者,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经济、文化特点和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特点.打破学科界限.相互融合渗透.共同研究适合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开发一套适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职业测评系统另一方面.在高校从事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也应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三是加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整合校内外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从业经验的人员等多种资源.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势互补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教师k伍是基础根据教师个人优势和潜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一支专业队伍.作为学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基础力量扩大社会联系.联合多方力量,充分调动校友、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人士、人力资源专家、政府高级公务员、成功创业者等资源.加入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工作队伍中来,成为学生的“生涯导师”.或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专业讲座.或进行个别辅导等.为学生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有益指导和经验.作为学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