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7 20:29: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园林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分析作假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设计选题,加强过程管理,真实性承诺与审查,设计进程图的答辩展示等针对性管理对策。
关键词: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
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性。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毕业设计作假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主要表现是通过扫描、拍摄、拷贝、网上下载、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窃取他人的设计成果。毕业设计作假行为会引发一系列危害,如破坏学术诚信,破坏师生关系,损害学位制度,损害教风学风,导致人才培育质量和就业率下降等[1]。不可否认,弄虚作假行为是工科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每个专业会有自身的专业特点,作假行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会有较多意向图,而建筑学专业则基本没有,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尚有较多手绘效果图,而机械设计专业已基本淘汰手绘效果图。基于此,本文探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并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
1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1.1作假行为的主要原因
1.1.1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包括:①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②专业基本功不扎实;③手绘制图和电脑机辅助设计制图能力不足;④沉湎于网络游戏或赌博等恶习;⑤毕业前恋爱投入时间和精力过多;⑥在毕业设计之前已经找到与园林行业无关的工作,或对毕业后从事园林方面的工作根本没有兴趣,因而对毕业设计采取敷衍态度。
1.1.2环境影响方面的原因。
①虚假宣传、作弊、欺诈、以次充好、冒名顶替等社会上各种不诚信现象的影响;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③抄袭雷同已成为园林设计行业的普遍现象;④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容易,成本低,而找到确凿证据并进行查处则很难;⑤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与找工作、毕业实习、考研复试、公务员考试、毕业清考等存在客观上的时间冲突[2]。
1.1.3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①重视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结果,即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图件和文本,轻视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存在监控漏洞,对毕业设计过程放任自流;②选题环节的制度性漏洞,如设计题型不丰富,与上届相同的题目多,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占比偏高等;③针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欠缺,没有制度约束,仅靠自律意识,影响指导教师的工作成效;④毕业设计的答辩通过率太高,一般全班仅有1~2个人不能通过,争议答辩又沦为走过场;⑤缺乏园林专业设计图件和文本的规范化细则;⑥对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小,缺乏举报及奖惩制度。
1.2作假行为的主要表现
1.2.1请他人代做。
请他人代做毕业设计是设计类专业普遍存在的一个老问题,园林专业也不例外。现在校园常见一些小广告宣传毕业论文、代做毕业设计是值得警惕和打击的。
1.2.2扫描或拍摄。
很多书刊杂志上有园林设计图,以往还要依靠扫描仪、数码相机,现在的智能手机就能办到。有些园林专业的学生也做与室内设计有关的毕业设计,在一本室内设计杂志上就能拍摄到全套设计图。
1.2.3拷盘或下载。
在高校里,学生可能直接把上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拷盘,稍加改动即剽窃成功。也有学生会到网上去下载园林设计图,目前有筑龙网、园林人资料、天工网、百度图库、建库网、土木工程网等很多网站都提供园林设计方面的电子图件下载服务,有些是收费的,有些是免费的。
1.2.4滥用设计意向图。
以一个雕塑为例,如果用一张相似雕塑的照片来表达设计构思,即是设计意向图。互联网的存在,使得设计意向图正在被泛化和滥用,花架、廊、游船码头、门房、喷泉、茶室等很多本来可以亲自设计构思项目,都被用设计意向图来表示,因为网上随便就可以搜索下载到一大堆。意向图的滥用和泛化,使毕业设计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1.2.5偷换设计场地。
例如在选题环节,学生的选题为A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指导老师也提供了现状地图,但是教研室可能并未对现状地图存档保存。到了毕业设计制图时,该学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进行设计,而是到网上下载一套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设计图,指导教师也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其参加答辩,并顺利通过。
1.2.6抄袭设计文本。
园林设计文本的作假主要是拷盘、抄袭。不可否认,很多场地的园林设计原理和方法是相通的,但即便如此,设计文本也应该由本人亲自完成,而不是拷贝。甚至有的指导教师直接把上届学生的设计文本拷贝给自己指导的学生。
2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假行为的管理对策
2.1优化设计选题
应鼓励毕业设计题型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作假行为。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工厂绿化设计、校园景观绿化设计、风景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休闲农业园规划、湿地公园设计、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公共建筑绿地设计、道路绿地设计、滨水景观带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室内设计、庭园设计等都可以,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场地,虚拟的设计场地也是可以接受的。在选题环节,一定要将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场地具体化,并提供地形图建档保存,在答辩时进行对照,以免学生偷换设计场地,在网上下载全套园林设计图蒙混过关。
2.2加强过程管理
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选题在大四第一学期9月初即完成,接下来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11月左右进行开题答辩,到下学期6月中旬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跨度长达6个多月,而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找工作,参加招聘会,考研及复试,考公务员等。学生在大四第二学期前两个月根本不在学校,大部分学生真正开展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是在返回学校后的5月份。因此,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重点在毕业设计答辩前的一个多月时间。要防止学生的作假行为,应要求学生在手绘设计室和电脑辅助设计室开展毕业设计,并安排督导教师和指导教师巡查,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并形成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的到位情况及异常原因,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进度,对毕业设计质量、进度不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出整改意见;布置下一阶段毕业设计工作并进行辅导。要求学生在记录册上签字,以便检查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出勤情况。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寝室用电脑开展毕业设计,也无人监管。另有一些学生借口返校前已完成毕业设计,根本无法对其监管,而实际上他的设计作品可能是网上下载的[3]。
2.3真实性承诺与审查
真实性承诺,即要求学生签署毕业设计成果真实性承诺声明,指导教师和辅导教师也要签名,以防止有些指导教师或辅导教师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作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还要求1/4左右的同班同学提供真实性证明签名。真实性承诺能够在心理层面、道德层面、信用层面对毕业设计的作假行为产生震慑作用。资格审查的重点是指导教师相互交流评审,对于评审结果不合格者或存在弄虚作假者取消答辩资格,必须进行修改或重新做。不过,很多学校未实行盲审,评阅教师即使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也可能碍于情面放水。要查证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真实性,较好的办法是成立真实性审查小组,除园林专业教师外,最好有学生参加。审查内容包括是否变更设计题型,是否变更设计场地,是否由本人亲自完成,是否完成真实性承诺手续,毕业设计工作手册是否记录完整,文本是否存在抄袭行为等。在真实性审查阶段,可接受毕业设计作假行为举报,被举报者一经核实即取消答辩资格。
2.4设计进程图的答辩展示
目前,大多数高校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都存在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弊端,学生凭借手绘图或电脑辅助设计图及文本即可参加答辩,至于其毕业设计成果是否由学生亲自完成,则无人考究。要改革这一弊端,可以引入设计进程图,所谓设计进程图,即学生在电脑辅助设计完成到50%~75%时,将其利用autoCAD、photoshop、3Dmax、sketchup等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图件保存为JPG格式文件,在毕业设计答辩时作为设计图件真实性的证明在ppt文档中展示。参加答辩的图件是一套完整的最终设计图,可通过扫描、拷盘或网上下载等途径获取,可以随时打印。而设计进程图是未完成的设计图,根本无法通过拷盘或网上下载等途径获取。对于手绘图件,因不便于制作设计进程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采用手绘图件答辩的学生集中到设计室绘图,由管理人员对其设计进程进行记录,防止雇请他人手绘设计图件的事情发生。
3结语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毕业设计作假行为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园林专业作为边缘学科,更容易受到冲击。要想遏制各种类型的作假行为,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从各方面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加大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精力投入,而不是幻想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只有在严格、公正、公开的规章制度监督下,学生毕业设计中的作假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不断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相军,张卫东,何卫忠.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
2苏艳红.本科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9)
关键词:蔬菜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24-02
随着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目前已成为解决就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为了满足蔬菜行业对蔬菜方面专门人才的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早在原西北农业大学建校之初(1934年),就非常重视蔬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产业新的发展要求,蔬菜学科务必要在“宽口径、广适应”的“博才”教育上下功夫,培养具有现代综合集成的系统思维能力与触类旁通、驾驭不同知识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适应性、实践型人才。
一、蔬菜学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以“三农”发展为主题,以德、智、体全面发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特色,以多模式、多样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为模式,立足西北,力求培养农业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作为园艺学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的蔬菜学,就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全面掌握蔬菜持续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了解蔬菜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蔬菜学课程体系的组成
按照园艺专业培养方案及蔬菜学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构建了较为合理的蔬菜学课程体系(图1),由蔬菜学理论课程、蔬菜学实验课程、蔬菜学实践环节3个模块组成。这3个模块之间由蔬菜学理论课程作为基础,通过蔬菜学实验课程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技能,然后在蔬菜学科的实践环节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为高层次蔬菜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一)蔬菜学理论课程的建设
蔬菜学理论课程主要是学生通过学科导论及科研基本方法的学习,系统掌握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蔬菜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并掌握相应的科研方法;使学生了解蔬菜产业的新进展及新知识;应用所学原理、方法和技术联系蔬菜生产实际,能够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同时对蔬菜学中重要的种类,比如茄果类、白菜甘蓝类、根菜类、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等重要类别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有明确的理解和掌握,并掌握上述蔬菜作物的高产优质的生产技术,能在生产中应用。在这样的理论课程体系的培养下,学生对蔬菜学的知识由浅入深,既保证了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确保了专业理论技术的学习。
(二)蔬菜学实验课程的建设
蔬菜学的课程实验起到连接基本理论和综合性实习两个环节的作用。在课程实验上,主要使学生加深理解蔬菜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甚至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室内和室外的实际观测、动手操作、深入探究等实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蔬菜学理论和技术原理、实践和操作技能的认识和掌握,通过感知过程,增强实践知识,强化和提升理论知识,并通过相关的育种学实验认识了解重要科蔬菜花器官结构特点及熟练掌握授粉杂交技术等。在课堂试验中,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条件、空间内,让学生多建立对蔬菜学全方位的认识,为综合性的实践性环节奠定基础。
(三)蔬菜学实习环节的建设
蔬菜学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田间技能训练、暑期教学实习、科技市场调查、蔬菜综合实习(秋季、春季)、蔬菜育种学综合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同学们深入到国内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亲自参与蔬菜生产管理,了解蔬菜生产过程,掌握蔬菜主要的生产要点及管理要点,使学生系统了解蔬菜产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初步掌握蔬菜生产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加速理论知识向生产实际的转化。蔬菜育种学综合实习使学生掌握重要科、属蔬菜的杂交授粉技术及制种技术。
三、对蔬菜栽培学进行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
1.教学内容的调整。在原有的蔬菜学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设置的新要求,构建了蔬菜学课程新体系,更新了部分教学内容,强化了知识应用,并完成了相应的内容调整,对相互之间重复的内容或课程进行压缩,对能够强化蔬菜植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方面的内容给予适当的延伸和强化,以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性思维及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随着教育部制定了“厚基础、强实践、广适应、有特色”的教学目标及对学科专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蔬菜学课程体系的学时也有了较大的调整,比如蔬菜学的主干课程“蔬菜栽培学各论”在调整前内容比较庞杂,种类多,难以突出重点,调整后,以生产上栽培较多的种类为主,学时数也由原来的80学时调整到48学时,大大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2.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在带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真正创新,教师不要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主,要以现有的资源、特定的环境,最大限度、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新知识、新理念及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与学双方都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学生一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3.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设计上,每章设教学目标帮助阅读、理解和记忆文字教材,设计“导读”和“复习思考题”,帮学生检测自己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情况。同时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并附上大量图片帮助说明课程内容。对文字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加以分析、强化、讲解、示范,收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素材,充分发挥教室、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的作用,并依托学校的网络平台,实现了网络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设置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及敢于质疑的科学批判精神,对于重要的科学问题常常设置讨论环节,通过专题讨论及结论的形成,锻炼了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1.扩充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是沟通理论和实际生产的桥梁。实践课程的设计核心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题组倡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训练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观察分析和总结中,学习理论知识,学会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各种措施强化学生蔬菜学方面的学习兴趣及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训练,从而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田间实验包括感性识别与动手操作两类,通过田间实验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学实习包括系统性的实践操作,通过这些集中安排及前后连贯的实习安排,使学生在整体上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校外调查实习是通过社会调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触动,对锻炼学生适应社会,了解真实的生产状况,检验自身各方面能力,都非常有益。
2.实施综合性的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为了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过多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科技创新只存在于专业教师层面的做法,从2005年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创业实验及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田园使者”项目,这些综合性的项目为通过引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基本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利用这个有利的教学环节,老师也更进一步地让学生理解了蔬菜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化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实际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活动能力,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工业和其他领域的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让他们得到全面的锻炼。
参考文献:
[1]惠竹梅,房玉林,刘旭,张振文.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葡萄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