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8 17:44: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分层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任务驱动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的书本知识实现了大的突破,里面的知识容量加大了,知识面广了,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实行分层分组,实现以优辅差
“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因材施教。高中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信息技术基础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开展好分层教学。依据各层的学习能力,制定各层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练习题目,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同时将学有余力的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分组编排,实现小组互助学习,以优辅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恰当合理利用教学方法,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课程中需要理解的理论部分往往比较抽象,仅靠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必然的选择。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在多媒体教室利用CAI课件进行教学
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的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一个设计公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一方面,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奉行“拿来主义政策”,选择一些现成的CAI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如市场上有《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等软件,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现成的CAI教学软件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设计,或者和我们自己的教学内容有出入,那么我们就可以搜集各种素材,通过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及“课件大师”等软件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整理制作相应的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
2、在机房利用教学软件广播教学
在机房里上课主要使用“苏亚星”、“红蜘蛛”等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完成在机房里的班级集体授课。教师在教师机上的操作过程通过广播软件同步显示在学生机上,每个学生都可以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当教师演示操作完成后,学生可以立即模拟老师的操作过程,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进步。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极其重视操作技能,因此这种方式是目前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教学方式,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策划上机任务,维持学习喜兴趣
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特征。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付诸实践,手脑并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轻易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组织不成功的上机操作会使学生学习热情逐步冷却,最后感觉索然无味,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何使学生维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要明确上机目的。假如上机目的不明确,学生只是凭着新鲜好玩的心理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人云亦云”看到别人做什么也随着做什么,形成“无政府状态”,这样就没有一点课堂效果可言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机房上机操作之前,要通过屏幕广播把学习的目的和操作步骤演示一遍,使每个学生都知道今天的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还要把这次操作过程中的注重事项,通过广播通知、口头提示、帮助文件等方式提醒学生。
其次精心设计课堂操作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被证明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新题目、解决新题目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进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看,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无数实践证实,由学习者自己不断探索、甚至经历过失败而获得的知识经验最不轻易忘记。教师应该彻底摒弃以往满堂灌、填鸭子式的教学传统,在讲授知识点时切忌大包大揽、越俎代庖,在课堂内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建合适的学习情境,由学生自主地用探索法、发现法去获得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永恒课题,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走入课堂,不断地实践、反思、总结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及上机操作,使学生把握好信息技术这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进步技能的认知工具,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样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2]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和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93-9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立足实践,精选内容,激发兴趣
当今时代,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还在学习dos命令,连“因特网”这个词语都没有听说过,几年的时间过来,网络和电脑成为老幼皆知的的事物,电脑操作系统不断更新,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也要立足实践,精选教学内容,这样才不至于让我们的学生跑在时代后面,才能够学以致用。网络世界让好多学生为之着迷,那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网页真是变幻莫测。那如画的风景、优美的旋律、可爱的动画把很多学生迷住了,不禁说:“太美了,如果我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该多好啊!”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这个学期我们成立了制作小组,把网页制作的系统知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引导学生尝试着制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经过我们的精心指导,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学生们掌握了利用Potoshop制作图片的技能,还有很多学生能利用Potoshop和Flash结合制作出动感十足的动画作品。看着自己制作的精美作品,有个同学非常兴奋地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我们肯不肯去挖掘!”通过实践,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更为主要的是学生更加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现在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每个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信息技术课尤为重要,在电脑教学中,我们教师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事实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解决不同的问题可以用到同一个方案。引导学生努力寻找方法,不要用教师的经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的思维框死在一个胡同。再利用工具软件的作业的时侯,比如用“画笔”中的图画功能,我们可以规定学生作业的大致内容,具体细节需要学生自己去处理。学生可以异想天开自由地去想象,在作业的同时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作业没有完成的也会意犹未尽,自己主动完成剩余的作业。在这样的即兴训练中我们的任课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和肯定,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只是灯塔,学生才是航船。
三、加强程序设计教学
许多人认为,现在让我们的中学生编写程序没有任何必要,只是白费功夫。我不敢苟同。无论是哪一种计算机语言,都有其极为丰富的内涵,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很深远的意义。一个程序看似简单,可是做起来要费好多心思,甚至是挫折,这其中包括设想、画框图、编写程序、调试、修改,成功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点拨,在学生丧失信心时要及时给与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在这种油然而生成就感的激励下,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促进思维能力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不正是我们发展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吗?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只有教师导得有新意,才能迎来学生学得有特色。例如,在进行XP教学时,在指导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编辑方法后,对一些修饰性操作,我们教师就没有必要多加讲解,面面俱到了,而要大胆地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适当为学生的自我拓展和提高留下一定的空间。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摸索体会,主动求知探索的习惯就会慢慢地养成,创新精神就会得到不断激发,创新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别的学科有固定的课堂模式可以遵循,我们应该以多样的课堂模式来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1.边讲边演示。这种教学模式应该有事先的教学设计和一定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网络教室等。而且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于软件操作的教学教程,如Windows、Word等。2.注重实践,以上机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每上一节信息技术理论基础课,就要以此为基础布置好上机的作业和练习,让每个学生独立去完成。教师在学生上机操作中发现学生的实践问题,以待下一节课进行解释说明。3.以网络为主的机房里上课,对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讲解后,让学生马上上机实践操作。效果较好,学生掌握很快。4.善于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于CAI和软件嵌于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其关键是合适的软件和课件,比如指法训练和鼠标训练等。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市面上使用的教学演示光盘,如开天辟地和洪恩等。
关键词:电子白板;交互;课堂教学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交互式电子白板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输出设备,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智能平台。简单说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的,既具有普通白板和联网多媒体计算机功能,又可以实现普通白板功能和计算机功能以及软硬件功能与教育资源以及人机与人际多重交互的电子感应屏板。
与传统的黑板比,交互式电子白板可选择区域一键擦除,省时方便且无粉尘,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用荧光笔进行随机标注,形式生动活泼,远远优于传统黑板;与多媒体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兼具有普通多媒体大屏幕的功能,可即时联网,且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师生沟通轻松愉悦。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着强大的个性化功能,如幕布工具、放大镜工具、聚光灯工具、绘图笔工具、拍照工具、钟表和倒计时工具等,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探索应用的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的动态生成,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灵动体现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性学习方式下,交互式电子白板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智能平台。交互性,是电子白板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将交互的类型分为人际交互、人机交互、认知交互和自我交互四类。
(一)人际交互,随心所欲不逾矩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充当着放映员的角色,必须通过鼠标控制课件,始终不能离开三尺讲台,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也不能发挥体态语言的优势。使用交互式白板,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教师不再受设备的约束守着计算机和鼠标,也不必一次次穿梭于主控台和屏幕之间,仅通过手指,即可巧妙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亲密的师生互动。
如教授《古诗两首》时,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依托,教师将课堂还原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检查古诗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的意思。通过抢答、挑战等游戏方式,学生们在白板上随机拖拽,轻松愉悦地交流了预习的内容,学习兴致盎然,学生之间得到了充分地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它彻底将教师从多媒体展示台前解放了出来,使教师能从容地走进学生中去,与他们自如地进行互动、交流,还原了本真的课堂,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白板顺利地将课堂由教师教授转为师生、生生互动。
(二)人机交互,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们普通使用PPT多媒体课件,往往实现的只是演示功能,虽然鼠标也能实现点击、拖放,但是这样的操作体验是死板、间接的,甚至是观摩性的,学生并没有主动直接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后,能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很清晰地展示出来。利用其个性化的功能,让白板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智能平台。
如教授《开天辟地》一课,在感受倒下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伟大的献身精神时,教师则用白板的画笔功能,伴着音乐,一边轻轻念旁白,一边用优雅的简笔画出了日月星辰、平原山川,那一刻所有学生的心都被深深吸引住了,利用白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得到了美的熏陶。
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给学生的不再是单调的黑色,而是五彩斑斓。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拖拖拽拽,写写画画,白板真正成了他们学习的工具。而师生在与白板交互的过程中,也碰撞出了灿烂的思维火花。电子白板顺利地将课堂上的教师中心转为学生中心,成为师生与白板交互的重要媒介。
(三)认知交互,柳暗花明又一村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数学能力,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可视化教学,有助于讲解某些难于理解的概念和演示技能。它易于表达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不易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的概念和事物,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显性化,较好地帮助了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白板顺利地将知识结果转为过程建构。
《人类的“老师”》一文中,因果倒装句这一知识点需要重点突破。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前果后因,在初次教学这个知识点时,学生不能透彻理解。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利用交互式白板的优势,拖动文字的位置,在白板课件中设置了两个文本框,当学生改写时,把这两个句子的前后位置进行了拖动调换,非常生动形象,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句式的特点。
(四)自我交互,温故知新细无声
1.在回放中夯实学生基础
交互式电子白板较好地保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写画在白板上的批注,也保留了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有利于复习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学生与原认知交互,尤其是与过去错误的认知交互,获得更深的知识体验。
在教授《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形象地明白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和海洋生物,教师在旁边罗列了许多物种,如章鱼、海星,乌贼、珊瑚、石油、锌、天然气等,让学生用拖放的形式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电子白板较好地保留了学生的拖放痕迹,教学过程结束时利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一节课知识概念习得的过程,较好地与过去错误的认知交互、与自我交互,在交互中再次夯实知识基础,得到了巩固提高。
2.在反思中促进教师提高
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来说十分必要,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完全保存,课后打开保存好的文件,稍加回忆,使得整个教学情境一目了然。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深入思考,有助于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电子白板模式下,对教师的反思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对象群体的行为、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问题与思考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新的教学设备下,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利用白板,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师的教学策略。如有人在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教学研究中,通过搜集和比较国内外教学案例,发现国外的教学案例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在课堂实施中设置了更多的“交互点”。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去设置这样的“交互点”?如何能充分发挥出白板的交互优势?我想,这还和我们一贯的课堂文化以及教学形式有关系。随着技术的推进,相信我们能探索发展出自己的互动课堂。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调控,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肯定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高李英.发挥交互白板优势,轻松、愉悦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6):53-55.
[2]加拿大斯马特技术有限公司.关于交互式白板在小学应用的总结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5):116-117.
一、把教材当作“例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把教材作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学着运用字、词、句、段、篇抒写自己的生活。
句式例子。用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模仿文中的关联词进行写话练习,如“不但……而且……”“没有……没有……只有……”等,也可以模仿文中写作手法,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通过对这些句式的模仿练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技巧,这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叙述顺序例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在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西湖》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写写“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在学生秋游活动之后,指导他们模仿本课写作顺序练习写游记。
段落结构例子。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3课《庐山的云雾》,课文语句优美,特别是第二、第三自然段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非常有特色,值得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学习,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相应的仿写练习。
篇章例子。笔者在教二年级时就常常训练学生仿写课文。如学习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英英学古诗》一课后,学生把《古诗文诵读》中背诵的诗拿来改写,有“方苏学古诗”“李彤学古诗”“宇轩学古诗”……学到第4课《乡下孩子》时的仿写就有了创造,下面是一个称后妈为阿姨的学生写的“城里孩子”,他把自己的生活用课文的句式表达出来了,仿中有创。
城里孩子
曾是阿姨枕头边
怕吓的“受害者”
曾是爸爸手心里
欢乐的“小囚犯”
吃一次肯德基
让我知道了美食
喂一喂家里的小狗
让我知道如何交朋友
玩一会儿电子游戏
让我手脑更灵活
看一本好书
让我增加了许多知识
哦
城里孩子
生在高楼里
长在甜梦里
语文教学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去解读文章的遣词造句,学生就能学到活的语言知识,就能发展语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例子”有用词造句的例子,有篇章结构的例子,有思维方式方法的例子……只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例子,再模仿这些例子,在模仿中有创造,学生必将“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
二、把教材当作“料子”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仅把教材作为例子仿写句、段、篇还不够,还应该进一步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即把课文当作料子(素材)进行改说、改写。课文改说、改写可以是缩写、扩写、改对话为短文、改诗歌为散文(故事)、改散文为诗歌等形式。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改说、改写课文,不仅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复习,更有助于训练语言运用、创新思维等能力。在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借鉴课文中的句子、课外阅读材料、自己的生活体验等,运用刚学的词语、句式来表达。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九色鹿》时,引导学生练习改写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把课文改写成三种人称口吻的现代诗歌。二是模拟国王写给王妃的转述书信。三是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如想象故事情节:景色秀丽的山林会是怎样的,调达求救时是怎样的焦急、害怕,调达告密后如何设置悬念,九色鹿在刀枪箭斧包围之中是如何危险;再如想象故事结局:国王是如何惩罚调达的,又是怎样劝说王妃的……这样,既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又使他们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把“善良”这颗种子深深栽进学生心田。把教材用足了就能使效益最大化,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所要求的:“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把教材当作“引子”
杜威说:“教材成为学生的向导,靠着它可以节省时间,少犯错误。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实际上整个身体都成了知识的源泉,而教师和教科书分别成为发起者和检验者。任何书本或地图都不能代替个人的经验,它们不能取代实际的旅行。”在一定意义上,杜威是在说教材的引领作用。语文教材是引子,就是引出它自身之外的更多东西,把学生引向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里,去徜徉,去领略,去传承。几千年的文化累积已使我们拥有了丰厚的文化文本,新时代的发展更是使文本以几何级数递增。面对浩如烟海的文本世界,我们何去何从?这也不是几个例子就能够解决的。语文教材是引子,就在于为学生指引一个流派,指引一个大家,指引一本经典,学生可以沿着引子指导的方向,自己摸索着进入文本的世界,从而汲取更为丰富、宽广的知识。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桂花雨》,引导学生读琦君的《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以及《琦君自选集》;教学第13课《开天辟地》,阅读《中国神话故事》;教学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阅读《希腊神话故事》;教学第15课《一路花香》,阅读朱瑞玟著的《佛教故事》……把教材当引子,就是从教材这个例子出发,引出内容上的多元性――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引出形式上的多元性――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辨,用不同的体式去“点化”。如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陶校长的演讲》,引导学生把演讲稿改写成诗歌“每天四问”。在改写中,学生对文本理解已透彻了,语言已内化了,但笔者继续提出要求――除了这“四问”以外,你觉得还可以给自己提出哪些“问”,请你模仿着再写两三段。有的学生从学习上提了“三问”:今天你预习了吗?今天你认真听讲了吗?今天你复习了吗?有的学生从文明上提出了“三问”:今天你讲粗话了吗?今天你随地吐痰了吗?今天你闯红灯了吗?有的学生从“三好”上“问”:你在家是个好孩子吗?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吗?在户外是个好少年吗?有的学生从环境保护上“问”:今天你乱扔垃圾了吗?今天你踩踏小草了吗?今天你浪费财物了吗?
语文学了学习知识点的内涵、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以外,还要通过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艺术,去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并通过这些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和审美意趣,进而形成思想认识和表达、审美等语文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锡庆指出:“编课本的初意,我想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是的,语文教材这个引子,可以引导学生吸纳生活中的语文内容,可以链接课外学习资料,沟通学科内外的知识联系,还可以开拓理解和发展的空间。
无论是例子、料子,还是引子,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刘寿华老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设计】
一、解题、认人
1.揭题。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板书课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
2.审题。从题目知道了什么?
3.质疑。由这个诗题你想问什么?
4.简介。简介净慈寺,简介杨万里和林子方。
二、质疑、释句
1.初读课文。(1)自由读诗。要想知道是怎么送的和送的结果,就要细读全诗。(2)邻座相互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读准字音,是否读通畅了。(3)指名读。齐读。注意节奏。
2.小组交流。读了诗句,明白了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读不懂。
3. 理解诗句。(1)诗中最后两句很有意思,老师这样改,你们看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映日 )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2)你还可以怎么改?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接天莲叶(别样红),映日荷花(无穷碧)。③(映日)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④映日莲叶(别样红),接天荷花 (无穷碧)。(3)小结:上下文意思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很有趣。
三、联想、悟情
1.启发想象。诗人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经过西子湖,他一下子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脱口吟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后两句诗。(1)读到“接天莲叶”就要想到这里的莲叶,荷叶是怎样的?(2)读到“映日荷花”你头脑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3)想象的画面还要两句合起来,应该是怎样的?(4)面对这艳丽、热烈的西湖美景,难怪诗人要发出这样的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领悟诗意。(1)诗题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你看出“送”的意思了吗?是不是跑题、偏题了?(2)你还知道有哪些“送别”诗?(3)送别朋友不仅可以以歌相送,以酒相送,还可以以画相送,以景相送。送别时,有人豁达、豪放、感伤,有人感谢、感激、感恩,有人鼓励、勉励、激励,有人直抒胸臆,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有人含而不露,含蓄委婉。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属于――含蓄挽留,是婉言相劝朋友留下来。
3.补充介绍诗中含蓄之意。
4.小结:从这首送别诗中,我们不仅读出了西湖的别样景,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四、内化、拓展
1.学习运用。⑴杨万里看到西湖荷花、莲叶的美,脱口吟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看到下面的画面、景象(提供桃红柳绿、春天绿油油的麦地与金黄菜花、儿童放风筝等图片)会怎么说?⑵以后你们看到某个特定的景色就可以化用这首诗:毕竟________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____。
2.扩展运用。
(1)其实,杨万里的这首诗千古流传的原因不仅在于含蓄留客的方法,还有虚实相生、阳刚与柔媚统一的独特写法,更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寓含的哲理,今天,我们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诗做文章的题目。(出示报刊刊载的几篇以此诗句命名的文章)
(2)你以后在写什么文章的时候,也可以用“映日荷花别样红”做大标题。
【评析】以上设计有以下特点:
第一,遵循“以学定教”。读题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读诗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学生已会的,不讲、不教;学生想知道但有可能自己解决的,也“把皮球踢回去”,让他们自己解决;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再加以引导、点拨或讲解。这就是课标“教学建议”中强调的“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第二,课标在诗歌教学上要求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要求高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上述设计既落实了课标要求,又遵循学习古诗的方法――想象画面,进入情境;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读出诗情画意;在比较中明白这首送别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
第三,把教材作为例子,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如看图仿写,让学生知道名句可以引用、化用,使课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