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24 20:48: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域文化考察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第1篇

关键词:采风;实践教学;民间音乐;传承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一直中断没有。“五四”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增加学生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教育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触、体验和认识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发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珍贵民族文化财富,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掌握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学生终身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约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一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计划,让学生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能力、拍摄记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入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猛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喧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代,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收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情况,掌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收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情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强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察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深入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与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约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热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注视线与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满足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计划,达到深入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经过田野采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按照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事件产生的年代、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根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代、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准确。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珍贵的收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别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注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可存放教学单位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让更多的师生得以资源共享。如能长期持之以恒,势必成为学校甚至地方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之库。

实物也是采风活动材料收集的内容,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使用的乐器、道具等都是采风实物采集的重要物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乐种与其特有的乐器是分不开的,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乡土乐器原件收集上来,以供日后研究使用。如收集确有困难,也可详细了解其乐器构造、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便仿制。对采集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实物应进行消毒、除霉、保洁,使之能长期保存。

(二)撰写民间音乐文化考察报告

认真做好考察总结是田野采风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采风结束后,应按照采风计划上的具体内容,在认真整理采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其中包括总考察项目及子考察项目的总结。对民间音乐文化个案的考察分析,应从其民间音乐形态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流变、挖掘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事件要求真实,数据要求准。对民间艺人个人调查可从其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与历史贡献进行专题考察报告。学生也可对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作为个人参加采风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三)举行采风成果汇报展演

田野采风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以汇报展出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一方面让参与者重新回顾采风活动过程,加固学生在采风中引发的民间音乐感受与情感;另一方面能扩大采风活动及收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共享采风成果。将拍摄的各种采风照片整理编辑后,加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出版采风活动宣传版报;将采风中采集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等民间艺术,经过重新编排,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原生态地展示,使采风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也让更多未能参与采风的师生分享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田野采风的后续研究

(一)积极围绕采风题材开展科研活动

经过田野采风,许多关于民间音乐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题材也会让他们萌发研究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田野采风结束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音乐论文是音乐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传递和储存信息,传播与普及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流通形式。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论文的写作得以实现的。在田野采风活动中,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民间音乐的表现艺术或文化内涵都在感动着他们,不少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地方音乐需要人们去挖掘,去研究,因此,选择采风活动中引发的研究问题,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很有价值的题材。

(二)充分利用收集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是高校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构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采风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带进专业课堂教学,将采风活动中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充分应用到歌曲写作课程的实践中去,将会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题材,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我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就是歌与舞联系在一起的,在歌中舞,在舞中歌是不少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田野采风,琳琅满目的民族舞蹈艺术还给学生的舞蹈学习与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其鲜明的舞蹈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专业舞蹈形体教学带来了艺术借鉴,也为师生的舞蹈创编带来了创作的启迪与题材的拓展。

结语

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触摸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它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转变学生文化观念、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加固对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增强自身艺术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田野采风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他们带着被唤起的全新信念走向未来的人生。田野采风活动也给高校实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朝着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芳. 乐种学〔M〕.华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廖群. 周代“采风”说的文物新证〔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第2篇

关键词: 《康藏前锋》 ;《康导月刊》; 《康藏研究月刊》; 康藏研究

中图分类号:C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070-13

Commencement of Modern Tibetology in China: Three Academic Values of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betan Studies Pioneers in Kang Region, Tibetan Guide Monthly,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Monthly SHI Shuo YAO Le-ye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ree academic periodicals Tibetan Studies Pioneers in Kang Region, Tibetan Guide Monthly, and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Monthly, which are concerning Tibetan studie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aper expounds complete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ir backgrounds, time characteristics, articles contents and academic values. Meanwhile, by use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the numbers of publications and types of the three academic periodicals are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wo issues: (1) the reasons why the emergence of Tibetan professional academic journals, as an important mark of the rise of modern Tibetan studie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the close connection with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2) the position of the studies in Kang reg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of modern Tibetology in China.

Key words: Tibetan Studies Pioneers in Kang Region; Tibetan Guide Monthly;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Monthly; research on Tibetan studies in Kang region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藏学的兴起与发展,与康区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康区作为藏、汉及与内地之间的一个文化交汇与连接地带,对康区的认识与研究,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现代藏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发端。这突出地表现于以下两点:第一,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藏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如李安宅、谢国安、李有义、任乃强、刘立千、马长寿、刘赞廷、闻宥、李思纯等一批前辈学者大多同时也是康区研究的先驱,他们与康区研究结下不解之缘,或由康区研究而涉足于藏学,或是借助对康区的认识而始致力于对整个藏族历史、社会与文化的研究。第二,若从现代学术区别于传统学术的一个重要差别是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出现这一点而言,我们可发现一个重要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作为我国现代藏学兴起的重要标志——藏学类专业学术期刊的出现大多同康区研究有密切相关。总体而言,20世纪上半叶我国出现的藏学类专业学术期刊中,以延续时间长、发刊量大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三种,这就是《康藏前锋》(1933~1939年)、《康藏研究月刊》(1946~1949年)、《康导月刊》(1938~1948年)。这三种期刊可以说是当时研究藏事和康区的主要学术期刊,刊载了大量有影响和极具价值的论文、考察报告、政论性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期刊不仅刊名均有“康”一字,其所刊载的文章内容不少也多与康区密切相关。

为什么20世纪上半叶作为我国现代藏学兴起之重要标志的藏学类专业学术期刊的出现,竟均同康区有密切的联系?康区研究在我国现代藏学兴起过程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这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现代康藏研究兴起及

第3篇

蚩尤环与黄帝镯

其实说起来,良渚玉并没有什么神秘,早在清代,良渚地方就发现过大量的玉器,并为清帝所珍爱而走进宫廷。及至民初,良渚古玉已负盛名,甚至为海外人士青睐而远渡重洋(见费国平《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考察报告》,以下引述时简称《考察报告》)。只是当年未经科学发掘,尚未定名,不为人们所看重。

到了20世纪90年代,良渚地方古遗址经过连续发掘,并已定名为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不仅数量大而且品类繁多,制作精美。但当时出版的辞书在“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辞条中,对其遗物的释文却只有石器和陶器,不见玉器。

直到进入21世纪,良渚玉器才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不过人们对玉的看法和态度却不一样,有一种是物质上的,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另一种则是文化上的,即以玉鉴史,注重的是玉所蕴含的深厚内容。

古方在其《古玉之美》中谈到“臂环”涉及蚩尤时说:“过去有人把这种类型的臂环称为‘蚩尤环’,据说有辟邪的作用。”并引“传说黄帝战败蚩尤,把蚩尤的人首像琢在臂环上作为纪念”。然后断言:“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并说,此环的外壁表面雕琢四组兽面纹。而“兽面纹”又首先出现在良渚玉器上。

这是我头一次获得的历史信息,即将良渚文化实物与蚩尤其人直接挂靠,同时又与黄帝相联系。

《中国玉器定级图典》对这件被称为“蚩尤环”的玉器鉴评说,“此器为良渚文化中迄今所见最精美的镯。所饰龙首奇特少见。”又在其“定级要素”中称:“此器对了解良渚文化纹图的发展演变及品种类型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亦是玉镯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遗物”。

从良渚玉器制作的精美,足以证明蚩尤九黎是个智慧而又勇悍的氏族部落群体。他们不仅在长江下游创建了发达的农业文化,又在涿鹿多次打败炎帝和黄帝,而玉器的制作,则是其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如果说,历史上对蚩尤的传说往往将其神化,那么,今天面对着出土的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遗物,往日被神化了的人也就一个个活现在眼前,向我们展示其古老的能工巧技。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磨石为具到琢玉成器,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以南方的良渚玉文化和北方的红山玉文化为最杰出的代表。也就是说,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发现了玉,又用可以攻玉之石将其琢而成器。 从石器到玉器,也就是从“磨”到“琢”的历史过程,从中可以窥见人类行为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智慧形成,和思维能力及智能的日益增强。如果说石器是人类有意识的原始创作,那么,玉器就是智能增强后的优良作品。

攻玉之器 智慧之果

正如古方在他的《古玉之美》中所说,玉器的出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人类美感的产生;二是美石的发现;三是制作工艺的成熟。蚩尤族正是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制作出精美的玉器来。而这些条件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新石器时代长期的磨练,遂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而作为玉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则是攻玉之器的变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革新,乃是玉器产生的决定因素。

考古工作者在江苏草鞋山、张陵山等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出土的玉琮、玉璧、玉管,所使用的玉材均属透闪石、纤维蛇纹石、阳起石等。并从器物的平凸,隐起或阴线等的处理上判断,很可能是用砣具加工的。而玉琮兽面纹饰的眼部,残留有实心钻和空心钻两种痕迹,但其钻碾孔洞的过程却是要借旋碾来完成的。人们依此推测,良渚人很可能是从旋转碾孔中得到了启发,之后才发明了砣具,以专碾治坚硬玉料的(见《中华文明史·第一卷》,以下简称《文明史》)。

良渚玉器所使用的透闪石、纤维蛇纹石和阳起石,是自古以来玉器常用的玉材,而透闪石则是与新疆的和田玉类似的优质材料,而且比和田玉颜色艳丽,透明度高。我们的祖先早在和田玉还深藏异域人未知的年代,就在其所生活的地域(今太湖流域)发现了较之和田玉还要优胜的美石――透闪石。也就是说,蚩尤族是在南方最早发现玉的人群,进而又将其制作成器。这就说明,蚩尤族人已经萌生了对玉的美感,有了爱美的意识。可是,要将远比石头硬得多的玉制作成器,仅凭制作石器的“砸”和“磨”,显然是办不到的。而蚩尤族人不仅发现了“石之美者”,同时又发现了可以攻玉之石,即业内人士所说的“解玉砂”,如玛瑙和石英之类。有了“解玉砂”,如果没有工具还是使不上劲。有记载说,琢玉工是将“解玉砂”粘在一条绳索上,然后加水,置于玉材上,来回磨擦,使其擦痕深陷,终致断裂为二,史称“解玉”,还有砣轮、管钻,是用来碾磨和钻孔的。而制作精美的良渚玉器中,有的饰纹细如发丝,有的孔眼小到只能容一针尖,想来还有更精致的工具——实心钻至今尚未发现。仅就目前所知,蚩尤族人由于发现了解玉砂,同时发明和创造了琢玉的工具,形成一套有序的工艺流程。先将大料解开,然后按需要或圆或方,或有孔无孔,或有纹无纹,分别进行砣、碾、琢、磨,从而将玉琢成一件件堪称艺术品的美玉。

由此可见,美玉的出现,应归功于琢玉之器的发明创造,也是蚩尤族人智慧的结晶。

无奇不有 精美绝伦

良渚玉的30多个品种,是按类型划分的,即玉琮、玉璧、玉璜、玉钺、玉镯、玉带钩、柱状器、杖端饰、锥状饰、三叉形器、半圆形冠饰、圆牌形饰,及由玉鸟、玉鱼、玉蝉和各种瓣状饰组成的穿缀饰,还有用玉管、玉珠、玉坠组成的串饰等。

玉琮,为方柱体,由上至下,琢一孔穿通。也有孔圆外亦圆的圆柱体。皆以节分层,有一节、数节,最多的达19节。其高度超过40多厘米。器体有大有小。小的如拇指,大的似笔筒。最大的一件重达6.5公斤,为二节矮方柱体,被誉为琮王。琮面皆琢有纹饰,称神面纹。琮王图案繁缛规范,一般玉琮则为简化的兽面纹。

玉璧,为圆形片状体,内钻圆孔。术语称“肉倍好”为璧,即璧的肉(实体)大于好(孔)的圆形器。有大有小,一般不琢纹饰。近年发现一件玉器,上琢两个疑似文字的符号;另一件璧琢的是一只站立的鸟纹。

玉钺,形似斧,上琢简化的兽面纹。一般嵌在木柄上。有一件称为钺王的,还附有配饰。

玉环,亦称臂环,为扁平的圆环状。有的在外壁表明琢有4组兽面纹。

三叉形器,像汉字的“山”,左右两叉高于中竖。

冠状器,器体扁平,形状如冠,有的镂雕神人纹或神面纹。

而玉鱼、玉鸟、玉龟、玉蝉之类,则形如其物,栩栩如生。

林林总总,无奇不有。这些玉器都是蚩尤族人费尽心思,巧妙设计,精工琢碾出来的。传说伏羲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有考证说,伏羲、同出一源。闻一多亦主张“伏羲与槃瓠神话盖出同源”。而槃瓠乃是《苗族古歌》中“开天辟地”之祖。而苗族尊蚩尤为其族的始祖。传说中的蚩尤,亦有与伏羲相类似的神通,即能“明乎天道”,而被黄帝“使为当时”。“天道”者,天气变化之理也。“当时”者,即管理时令的“官”。时当农业社会,天气变化,四季更迭,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蚩尤能“明乎天道”,当是他善于观察,亦如伏羲一样,将观察到的天地鸟兽之形迹牢记于心。故而不仅在生产上不违农时,确保丰收,又能在琢玉的时候,将那些印入脑里的物象幻化成器,那就是玉鸟、玉鱼、玉龟、玉蝉之类的仿生作品。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蚩尤族人对事物观察之细微,摹拟之精到,令人叫绝。

蚩尤族人为了表示对自然的崇敬之心,不惜花费时间精力,竭力将玉琮的制作做到尽善尽美,其良苦用心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精美之玉 蕴涵深意

良渚文化玉之精美,不是偶然的,它与蚩尤族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对玉的需求密切相关。

浙江余杭瑶山7号墓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陪葬品,以玉器数量最多,竟高达148件(组),而且在墓主人身边依序放置。头顶部为三叉形玉器1件和锥形玉饰一组10件,头部西侧为冠状玉饰,腹部置玉琮2件。镯9件,其中7件对应戴于两臂,应为臂环和手镯。北部靠近陶器处,尤为特殊的是,1件玉钺由墓主人的左手把持。

这墓葬的发现,给我们认识和了解良渚玉文化的深邃内涵,提供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又鲜活生动的田野个案。从墓中的陪葬品可以看出墓主人的富有程度。富从何来?因为良渚玉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有了发达的农业,收益(劳动成果)不仅能自给,而且有了富余。因为手工业发达,能为族人提供所需的玉器。富的结果,给社会生活以重大的影响,从而产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些是很微妙的,需要悉心体察,才能领略其味。

物质资源的富有,受益者当然是全体族众。由于手工业的发达,蚩尤族人这时使用的是改进了的工具,不仅省力,又能提高效率。于是不仅体力乃至精神上就都获得解脱,同时又因为效率的提高,能为族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在心理上感到欣慰和自豪。再则,由于农业的增收,生活相对安定,而且有了余闲,很自然地要寻求精神上的愉悦,随着爱美意识的产生,于是用玉作为装饰品,将自己打扮起来,给人生增添亮丽的色彩。

从7号墓陪葬的玉饰品,可以想象墓主人及其所在族群的人们,平常生活的一般情景。

良渚玉器一般都琢有花纹、图案,并钻上穿孔。作为工具可以加上柄,便于操作;装饰品,可以系佩;玉钺一类象征权力的玉器,则要穿在或绑在木(竹)杆上,由专人握举。由于贫富差异,族众拥有玉器的多少不等,但凡有玉器的人,除了生产劳作之外,平时都佩玉,头上冠饰,胸前玉琮,臂上玉环,腕上玉镯,全身皆玉,以展示其财富的荣耀, 同时又获得美的享受。

玉作为一种珍贵的财富,对拥有者来说,既是一种物质的享受,又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而财富拥有量的增加,遂改变了其人在族群中的社会地位。即如7号墓的墓主人那样,不仅陪葬的玉多,甚至还有一件特殊的玉器——钺。良渚文化的玉钺,一般都琢有简化的“兽面纹”,即族徽,是权力的象征。其拥有者,当是其族的首领,或者就是酋长。

第4篇

【关键词】商洛花鼓戏 音乐 审美特征 多元化 价值

商洛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我国陕西省的商洛区域,是一种具有浓郁商洛戏剧特色的地方小戏。商洛花鼓戏婉转动听、活泼欢快,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戏剧形式。然而现代化文化的迁移给花鼓戏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文化文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注重并加强商洛花鼓戏这一传统戏剧文化的艺术特色以及自身的文化价值,真正促进商洛花鼓戏的繁荣发展。

一、花鼓戏的音乐审美特征

(一)锣鼓艺术

传统商洛花鼓戏锣鼓分为武场和文场。乐队武场分为铰子、鼓板和锣,通常由三个人组成,位于整个舞台的右方,而文场仅有一把大筒进行演奏。传统意义上的锣鼓分为帮腔锣鼓、起板锣鼓以及身段锣鼓这三种形式,并且每一种锣鼓点子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性和使用区别。

传统形式的商洛花鼓戏中小调戏曲牌和八岔戏的演唱形式是角色干唱,锣鼓与后台众声相帮腔。因此,凡是帮腔一定有锣鼓,不同于筒子戏在花鼓戏中的伴奏随腔,是商洛花鼓戏的一大音乐特点。

(二)音乐艺术形式

合理的唱腔设计与戏剧音乐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唱腔音乐进行戏剧布局的关键。它是刻画人物、塑造形象、表达与突出人物情感和性格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它还是一种地方独具特色的审美标志,而商洛花鼓戏在既有多种唱腔形式。

(1)独唱。独唱主要是指运用大段独唱对情境、身世、情节等人物基本的感情思想。资料显示,花鼓戏在宋代是尚处于萌芽时期,而当时歌谣主要以单一散装的表达形式,因此花鼓戏在演出形式上类似山歌号子一般,一个人领唱而众人在一旁帮腔,而这中表演形式一直保留到现在。

(2)对唱。对唱的表演形式最早出现在清朝,实质上也就是艺人之间的二人演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自由,两三人简单着装,略施粉黛,哪怕一顶帽子,一方手帕也可以拿来作为道具,可以乐器伴奏,也可以徒歌清唱,表演者甚至可以在地垄庭院或者是山野田间进行即兴的表演。这种对唱的表演形式愉悦、欢快,感情比较细腻,通常被称为“打花鼓子”。

(3)三小戏。以小旦、小生和小丑这三个行当进行主要表演,并且戏剧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演唱、念白等形式,但表演场地以小型舞台居多,并且不断增强和发展表演内容的戏剧性。

(4)舞台戏。舞台戏表演得主要是比较大型的戏剧作品,剧团是最主要的载体,是一种能够有效借鉴并吸收其他剧种精华的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用商洛花鼓戏的传统调子加上话剧的表演模式,有效发挥灯光音响、舞台设计来强化舞台效果。可见,舞台剧不仅让商洛花鼓戏对传统意义上的表演风格有所保留,而且还充分体现和满足了现代化社会的审美需求。

(5)衬腔、虚词运用。因为不同语系以及唱腔的需要,所以花鼓戏中常常会在唱腔中夹带一些衬词和虚词,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陕西地区楚汉文化交汇所产生的独特文化风格。此外,商洛花鼓戏在早期的表演中没有一定的表演模式,也没有行当上的划分,只是随意进行编演、扭唱,并且内容上多为言语和民间语言,所以在唱腔中会习惯加入一些虚词,例如哎、啊、呀伊呦等等。

(6)真假声运用。商洛花鼓戏在传统表演中对演唱嗓音有多种方式的运用,各具特色。其中,大筒子戏就属于板腔体戏曲的一种,并且在板路上比小调戏和八岔戏要丰富得多,并且艺人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会对板路进行各自的创造,所以大筒子戏比小调戏和八岔戏在戏剧情绪上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大筒子戏在演唱上通常会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强烈的情绪变化。而小调戏和八岔戏的音乐素材主要来自民间,因此旋律较平稳、音律适中,所以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假声,只要放开嗓子演唱即可,并且曲调中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能够充分体现出商洛戏曲的戏曲韵味以及音乐美感。

二、花鼓戏的文化价值

(1)学术研究的价值。目前,商洛花鼓戏已经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保护剧种,并且花鼓戏在商洛地区戏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可见,商洛花鼓戏的保护工作对中国地方戏剧的发展研究具有相当大的学术发展价值,并且对陕西地方戏剧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然后,商洛花鼓戏蕴含着巨大的民间文化精髓,因此对商洛文化、经济以及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最后,商洛花鼓戏不管是从传播、文化还是社会的角度来看,都与商洛周边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审美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术研究价值。

(2)艺术表演的价值。商洛花鼓戏是经过时间的发展和实践,从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传统和、成果,从而形成具有语言美、唱腔美和表演没等多种艺术特点。所以,从商洛花鼓戏中,观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商洛戏剧的语言艺术、表演艺术以及唱腔艺术,而且还可以从整个过程中亲身领略到陕西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例如,脸谱、演出习俗、戏服装扮以及砌末道具等等们这些都可以说是珍贵的艺术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商洛花鼓戏自身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具有文化艺术的多元创新与发展的潜力。但随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各种文化艺术也在发展中产生着日益激烈的碰撞,作为传统剧中的商洛花鼓戏应该在寻求更还对发展吗,充分显示自身的艺术审美特征以及多元化的文化价值,做好商洛花鼓戏继承和发扬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世鹏.商洛花鼓戏的历史与现代传承[J].中国戏剧.2007,(05).

第5篇

一、项目概述

(一)缘起

陕西省境内的唐代十八座帝陵,坐落于渭河以北的北山山系南沿的山腰塬地,东西绵亘300余公里,是唐文化杰出的成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留存至今的集中典范。虽屡遭劫难,但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一些旧时的风貌。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多次的勘察、试掘、发掘和保护等工作,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就目前陕西省帝陵遗址的保存现状来看,人们只能通过对遗址上遗存物,遥想历史的辉煌,不能直观地了解到古时陵区建成时的基本规制、规模以及建筑群等。“项目型课程”是影视动画系课程组(知识型课程、技术型课程、课题型课程、项目型课程)中的一类,它利用影视动画各专业与社会联系紧、活动广、层面深、委托多等特点,结合教学规律与学生专业进展,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学术价值与教学意义的项目,带入课程教学,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课程内容。能促进学生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目标,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项目就是尽最大可能将帝陵――传统的象征之物,用影像实践的方式进行当代的艺术呈现,并实现部分虚拟再现。培养学生关心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综合能力。本项目也是美术院校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试点项目。

(二)工作目标

本项目型课程以唐帝王陵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数字影像手段,遵循田野调查的手段,拍摄并整理地上所有遗存物的影像资料,以艺术创作的心态,去深入遗址及周边的现场,利用学生专业能力,在规定任务范围内完成具有创造水平的艺术性训练。使项目融于课程,教学带动研究,成果支撑项目。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调研和田野考古的能力,引导对传统文化深切关注,并以此培养其艺术创作的创新意识。

本次考察对象主要是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六县的十八座唐帝王陵,分别是献陵(高祖)、昭陵(太宗)、乾陵(高宗、则天大帝)、定陵(中宗)、桥陵(睿宗)、泰陵(玄宗)、建陵(肃宗)、元陵(代宗)、崇陵(熹宗)、丰陵(顺宗)、景陵(宪宗)、光陵(穆宗)、庄陵(敬宗)、章陵(文宗)、端陵(武宗)、贞陵(宣宗)、简陵(懿宗)、靖陵(僖宗)。

(三)基本思路

项目按照“策划―考察―收集―整理―研究―展示”流程展开,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唐十八座帝陵遗址,深入地调研遗址及周边的生活生产。结合专家意见,合理设置适于项目需求的教学方案和研究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任务并展开教学。同时,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复锤炼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四)项目研究与实践活动

项目组自2009年成立起,考古专家张建林多次前往陵区,认真研究陵区现状,尤其对近年来乾陵、崇陵、建陵遗址区的考古现场进行探访,布置了工作计划与目标。2009年10月、2010年4月和10月、2011年4月四个考察时间段,影视专业、摄影专业的2007、2008、2009级6个班,以及动画专业2008、2009级4个班,对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六县的唐帝陵,进行了14次深入考察,从历史地理、人文地理两方面,对现在地上所有石刻、碑表、建筑遗址、地貌等进行了详尽的、专业性的拍摄与绘制,并细加整理。每次考察前,系里根据不同专业的班级与年级,按照整体的工作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安排,对考察对象进行大量的学术准备。每个专业班级按照对象任务进行分工,成立一个个行动小组,对整体项目中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

摄影专业3个班,按照分工分为六批次,对唐帝陵进行地毯式的考察。对陵墓遗址周边的村落的人文与生产生活进行详细的调研,拍摄近2000G、万余幅照片。影视专业3个班,分为四批次,对乾陵、崇陵、桥陵与建陵的地面遗存进行拍摄,为纪录片制作与动画模拟生成提供基本素材,拍摄500G800余分钟的素材。动画专业4个班,分四批次对乾陵、崇陵、桥陵进行考察,完成大量的写生。相关成果在教学汇报展和2012届的毕业创作展中均有所展示,影视专业有两组学生选择将唐陵作为其创作的题材,本项目组与系里也将给予学术与技术支持。

开展田野调研和影像实践的思路,是以“地理”与“图像”为两大构成部分。其中,“地理”部分以历史、人文为主,“图像”部分是学生根据田野调研而创作的影像作品。

第一大部分――“地理”,分为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

1.历史地理完成的内容

(1)帝王陵形制。包括唐十八座帝王陵墓的整体概况、形制、布局、风水、地形特征等,分类比较了“因山为陵”与“覆土为陵”的陵园分布结构,绘制考察线路。同时,对唐帝陵的每一座陵墓都进行单独绘制,对现有遗存物按照现布局顺列进行图像呈现,并选择乾陵、崇陵、建陵等初唐、中唐、晚唐的代表陵制,展开动画虚拟展示,并以青山绿水作为动画美术的基本风格,还原陵区的地面建筑。

(2)石刻艺术。图文并茂地对田野采集的图像资料进行归纳,绘制南门石刻总图以及部分北门、东门、西门等石刻,对有代表性的唐陵石刻进行位置复原和特点展现,尤其对石刻遗存现状较好、艺术水准高的乾陵、桥陵、崇陵、泰陵、贞陵做重点分析。汇总比较了石狮、翼马、鸵鸟、翁仲、华表、仗马等,结合现场测量和考古数据,通过其特征、佩饰、体量等分析早、盛、中、晚唐的特征变化。尤其石刻的体量,从初唐到盛唐,逐渐变大变壮,手法更加丰富,中唐之后,体量逐渐缩小,工艺也变得粗糙起来,数量也逐渐变少,这种变化清晰地对应着唐代的国势沉浮。

2.人文地理方面,以“人与经济”为主题,对遗址周边乡村进行调研,完成大量的调研考察表,收集生活、生产、家庭构成的情况,以及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等。一共完成600余份调查表,采编了现场访谈等影像资料,并完成一批拍摄笔记。

(1)“人”的主题。涵盖遗址留守者、遗址保护者、遗址闯入者等;

(2)“经济”的主题。涵盖唐陵周边生态环境与经济状况,包括唐陵周边传统农业发展现状、遗址区周边破坏性的工业,尤其是丰陵、光陵、泰陵、崇陵附近的采石场,有些已经侵入到大遗址保护区的内部,的山体、被切断的山梁,现场使人触目惊心,对陵区原有自然山体形制已造成不可挽回的毁坏。同时,还调研了唐陵附近新农村建设,主要考察了袁家村,这是一座以“农家乐”和新民俗生产结合,以旅游来支撑产业发展的乡村建设模式。

第二大部分――“图像”,主要是学生考察期间创作的影像作品,其中2008级摄影专业拍摄的《家庭》系列,以家庭为单元,关注周边村落的人员流失与固守的现状,每位学生都创作了一批作品。我们举办的教学汇报《“地理与图像”――唐十八帝陵影像展》涵盖了影视、图片、动画3个专业的考察成果,按照以上“地理与图像”两个大框架,通过图文展板、摄影作品和录像短片等形式,集中展示了田野考察和影像实践的成果。艺术影像作品与田野考察素材的并置,形成一个既有扎实学术基础,又有创造力、对传统的再认知的场域。展览由项目组规划,由学生担当执行工作,这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策划和执行能力。

通过田野考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其去质疑、调查、分析、研究、总结,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既有共同目标又兼顾个性眼光的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使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在本阶段的研究和实践中,还注重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前期采集的信息进行集成,着手建立唐帝陵影像数据库,树立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图像呈现的实例,为今后的深入研究与创作奠定基础。

二、对项目实践的思考

本次项目实践,不仅留存了2009至2011年这个历史阶段唐帝陵的最完整的田野调查与影像资料,而且积累了一批摄影、影视、动画等专业的一手教学文件(大纲、讲义、计划)、教学笔记、考察报告等,对于今后开展此类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期间,邀请了考古专家张建林举办《唐代帝王陵考古》讲座,多媒体艺术家赵小涛举办《解读动画电影〈迷雾〉》《〈萨迦〉动画电影的制作》等讲座,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与艺术想象。以帝王陵为重点的传统文化考察课程,已经作为影视动画系本科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进入到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得以完善。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对本地域以汉唐文化传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精粹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入跨学科的多媒体手段,通过数字化的艺术表现来呈现当代、遥想并复原历史,使得学生建立一种与历史对话并进行艺术再创作的文化意识,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并且提高了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能力。通过田野考察,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帝陵的考察中,考古与保护、传统与当代、遗址地保护与区域发展、工业与新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等社会问题,都引起了学生的重视,考察过程成为富有个性、饱含人文关怀的过程。学生独立的精神,不断被激发出的创造力,催生了一大批感人的艺术作品。由普通的课堂技术训练,转为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磨砺的过程,这对于数字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于课程改革的启发

本研究选择重大历史文化为课题,探索教学实践与重大文化课题的结合,以重大的社会、文化主题为教学实践,对推进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发挥新兴专业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社会意义与传承文化责任的项目进入教学,具有独创的教学价值,是一次积极的尝试。陕西省作为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的地区,天然地具备了艺术创作的优势。学院“借古开今”的院训,将“辉煌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学院的“四大传统”之首,本次选题立项,就是引导此方面的创新,树立了利用传统资源开展艺术再创作的文化意识。艺术创造,往往是创新的文化意识与传统对话的过程。影视动画等新兴专业,从个人的创造意识出发,立足当下、关注历史。王林曾说,“在转换传统中创造传统,在超越时代中揭示时代。”

项目型课程是学院近年来教学改革一个新的生发点,也是影视动画系的课程改革重点。充分发挥影视动画系在教改中的探索、示范、辐射作用,形成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带动研究、成果支撑项目的良性循环的局面,拓展专业美术学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这也是践行影视动画系“创新为先、贯通内外、浸透人文”教学理念的一次积极尝试,同时,实践意味强、主张创造力的教学环节,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解决问题过程,发现、解决问题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全方位的锻炼,也为学院的课程改革拓展新路子。

(二)对唐陵田野调研后的反思

通过两年持续的调研,我们也不断呼吁对以唐陵遗址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遗迹进行切实关注。唐陵遗址作为陕西文化遗产的代表,经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遗址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只有旅游开发才能促进保护与管理。目前,只有乾陵和桥陵有较为完整的保护区,其他多数还处于开放式的状态。传统农业及其依赖的乡土社会不可挽回地凋敝着,破坏性工业蚕食着大片遗址保护区,造成陵区地貌的重大变化,不计后果地毁坏生态环境,牺牲的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项目建立了一种持续对遗址的监控机制,留存每个时间段的历史影像,我们坚信,予以关注就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我们也深深认识到,那些“对传统的创新”等口号,任重道远。但那些具象的生活,给人以无限的温暖,永远成为艺术创新的源泉,而且,传统应在艺术家个人切肤的记忆中才能被激活,在转换传统中创造传统。

影视动画系根据专家意见,总结项目实践中已取得的成果,将“汉唐帝陵考察”设为固定的课程,一方面不断关注历史遗存的变化,另一方面,作为长期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学习的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了解不同工作环节的专业知识、技术指标、专业规程,这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发挥拓展能力的空间。美术学院学生缺乏考古知识以及相关学术训练,但艺术创作是他们的长项,用艺术与考古结合的方式去扬长补短,持续关注历史遗存的变化。同时,多方聘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与课程,丰富学生对陕西历史文化传统的关注与考古相关知识的认识。

第6篇

一、活动设计背景

社会是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历练的大课堂。社会活动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发展最终要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实现。

如今的中小学校园独生子女占多数,独生子女特别之处就在于一个“独”字,他们从小缺少亲密的交往伙伴,生活条件和教养环境相对优越,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唯我独尊。这些“独”、“特”的品性,给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宋代和民国时期许多的文化景点,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古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辉煌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在中国革命史上,所辖瑞金市和兴国县留有光辉篇章,被列为革命教育基地;赣州还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给我校“周末有约”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我校从2006年9月开始,成立了素质教育――“周末有约”实践活动开发课题研究组。通过调研,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确立了以“周末有约”为名称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课程纲要和落实课程的行动方案。在每两周的周末时间,教师、学生和家长如期赴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拓宽育人渠道,创新育人模式,形成了我校“部颁课程打基础,兴趣课程扬个性,实践课程求拓展”的三级课程体系,成为落实“关注社会、尊重理解、互助互爱、和谐发展”育人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活动设计创意

1.合理利用“周末”时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全面提升素养。

2.高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活动育人的品位,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涵,让育人的手段颇具特色,范围更加广阔。

3.改变以往学校、家庭、社会孤立育人的方式,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创造性地开辟校本课程,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活动,提高育人的实效。

三、活动设计“菜单”

(一)“探索自然”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各年级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同学们迫切想探索的问题选择实践地点,带着问题,走进大自然,寻找答案。于是,奶牛场、林业园、农科所,农家田园里留下了同学们探索的足迹,在一株株不知名的植物旁、蔬菜地、稻田里,处处回响着同学们因找到答案而雀跃的欢呼声。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前所未有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文化之旅”实践活动

利用周末休息日,针对性地邀请部分家长与学生一道参观郁孤台、通天岩、古城墙、文庙、蒋经国先生故居、龟角尾公园、客家风情园等地,感受名人、大家的人格魅力,感叹山河秀丽,人杰地灵。之后,再以考察报告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向往之情。

(三)“生活体验”实践活动

1.生活琐事,学会自理。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自主自立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低年级以“穿戴服装、洗小件物品、叠衣物、整理床铺”为竞技内容;高年级以“学做家务、厨艺荟萃”为生活命题进行竞赛。在同学们的互助合作间,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掌握一些生活小技能,增强自理自立的意识和能力。

2.野外生存,磨炼意志。在登山、郊游、钓鱼、户外野炊等活动中,学生们面对寒冷、炎热、干渴……没有了舒适的环境,没有家长的身边呵护,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和不适,需要忍耐克服,在这种艰难的现实体验和实践中磨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互助互爱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换位体验,感恩教育。开展以“体验一天,感恩一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进大山脚下的农村小学,与农村孩子同吃饭、同学习、同劳动,在与农村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农村孩子学习与生活的艰辛,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优越生活、学习条件来之不易,表示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城乡孩子牵手体验生活,互助互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角色演绎,公德教育。为配合赣州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树立身为一名社会小公民的责任感,学校开展“争当文明小卫士,守护赣州大家园”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们自发组建志愿者小队,上街担任“环保卫士”、“文明使者”义务角色,维护环境卫生,向路人宣传社会公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力所能及的努力,支持、配合全市创建工作。

3.身临其境,爱国教育。爱国首先爱家,为让学生了解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了解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开展“小眼睛看大世界体验新农村变化”主题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基地,用小眼睛观察家乡的大变化;用手中的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拍摄农村发展的美景;开展绘画大赛,用手中的彩笔描绘新农村新风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家乡昨天与今天的对比中,树立身为家乡一员的责任感和远大抱负。

4.创设情境,励志教育。学校开展“踏寻足迹,立民族精神之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为让学生们更生动、真切地体验精神,学校模拟“报名当”活动,组建百名身着服、头戴八角帽、脚缠绷带的“小”队伍,浩浩荡荡向红色根据地兴国县进发,到将军园参观将军馆,在将军广场开展“颂”活动,学习体会先辈们百折不挠、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坚定了不怕困难、乐于吃苦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周末有约”实践活动,以极具人性化的特点,给我校师生留下了“难忘教育,教育难忘”的育人成效。

――通过“周末有约”实践课程的实施,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有较大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得到锻炼。师生的文明程度、公德水平、身体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师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宽了,心胸也更宽广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亲密了,师生关系更和谐了。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良好的改善,提高了育人工作实效。

――探索出“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方式。“周末有约”实践活动,打破了平时教育在时间、空间、人数上的限制,增强了对“问题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拓宽了“问题学生”的育人渠道。

――确立了大德育观。“周末有约”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校育人活动进一步向社会延伸,向家庭渗透,构建德育活动社会化模式,合作育人,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第7篇

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主打建筑风格——如地中海风情、新中式田园、美式现代等,这三种风格为当今比较流行的建筑风格,也是目前各地开发商普遍采用的建筑风格。建筑风格体现了小区的文化理念,有了理念就有了文化,和整个城市及开发商的背景、思想,居住人群的品味有机的结合,就形成了小区的整体设计理念。

地中海风情建筑以黄墙、红瓦为特征,楼层比较低,拱门与半拱门、马蹄状的门窗。建筑中的圆形拱门及回廊通常采用数个连接或以垂直交接的方式,在走动观赏中,出现延伸般的透视感。绿化植物种类丰富搭配错落;房前屋后处处有景;小区内道路蜿蜒自然,地面铺装丰富,景观小品尺度近人;整体环境给人以舒适而又恬静,豪华不失高雅,私家花园感很强。

新中式田园结合中国古代文化特色,将小区内景观赋予人文内涵。运用现代造园手法体现古代造园理念,在设计中把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和元素加以运用,突出建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这方面“大有恬园”做的比较好。

美式现代建筑立面简洁运用一些欧式建筑的装修手法,展现的是一种大都市风格。其景观以人工手法体现模仿原生态,小品上多运用造型简单现代的亭廊架,铺装丰富但整体以暖灰色调为主给人以素雅的感觉。

在整个小区的环境设计上重点考察了竖向设计和景观布置及绿化植被方面,这些高档楼盘中多数结合原有场地的高差布置景观,个别没有明显高差的楼盘也都局部设置了坡地来满足景观需要。结合现有场地的地形,后者的做法比较可取,可在建筑与建筑间构筑高差变化比较缓的坡地为将来植物及景观的布置创造条件。以东方圣荷西和唯美品格为代表的高档小区,绿化植物种类丰富,高中低搭配错落,以乔木、灌木为主且以成树为主景观效果较好,但是相对成本也比较高,考虑到地区气候差异,树木成活率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建议与本地绿化部门沟通,根据高低搭配原则选用宜成活的本地树种代替。在小区入口处和大型公共活动场地周围设置草坪,这样易于保养且投资费用低。人行与车行系统:利用竖向分流和横向分流方式来实现。车库做在地上时,人行位于车库上方,车库屋面做上人屋面和种植屋面,形成地上二层大广场,车库位于地下时,车库上方做绿化和种植屋面,上方做采光井和通风井,用自然光源做为白天的主要光源,可为物业管理节约大量费用。道路全部采用沥青弹性路面面层,场地多为各种面材铺装。

夜间景观照明:可在小区入口和中心广场等大型公共活动场地设置丰富的灯光效果,在建筑组团之间,不宜设置照度较高的光源,应以草坪灯或微型景观灯为主。景观细部设计:好的景观设计,其细部设计也很优秀,既体现效果又节省维护费用。体现小区品质必须从细部做起,铺装用料必须体现设计意图,要有颜色变化,分隔明确。如路缘石的选择、铺装快料选型的多样化与搭配、树池的多样化、检查井盖的美化处理、微型景观的随式造景、垃圾箱的隐藏和美化、休息座椅的布置、儿童游乐场和健身器械的安置等等,形成一步一廊一步一景的环境景观。建筑设计风格与景观设计的配合:这些高档楼盘的景观效果比较出色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与其建筑风格统一。文化内涵:根据相应的建筑及景观设计风格,在设计中运用一些有人文内涵的设计,不单单是对元素的模仿,也要将该风格的精髓融入设计。小区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根据国家节能要求,建议小区利用中水即生活水回用技术和太阳能热水供应,为职工降低生活成本。

单元入口、大堂及电梯前室:

根据小区风格,住宅单元入口可采取多种形式,但多层及小高层住宅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都突出于住宅本体,形成一个突出门楼式入口,两侧及楼盖采用不同形式加以修饰(如图)。高层或超高层住宅多采用大堂式入口,两三个单元公用一个大堂,显得大气明朗,既节约建筑成本,又便于物业管理。电梯前室及大堂象住宅玄关一样精装修,顶棚分层吊顶,棚角石膏线装饰,吊兰花灯照明,墙体多为石材或面砖饰面,地面为酒店大堂式装修,电梯门垭口多为石材口线(非平面)或不锈钢垭口。

二、材料及产品选用:

在建筑墙体保温材料设计上,三个城市我们所看到的楼盘中设计基本一致,均采用EPS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没有发现使用X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

在外装饰装修材料设计上,不同地区和不同品质楼盘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比较传统的设计,主要以面砖和涂料(液态)搭配效果为主,用于高层住宅较多;二是整体面砖(非釉面、勾缝)设计,主要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颜色协调搭配效果,用于多层住宅较多;三是底层(裙房)采用石材(干挂),其余楼层为仿石漆设计(EPS板打磨找平、贴网、刮胶泥找平后再喷“仿石漆”);四是底层(裙房)采用石材(干挂),其余楼层为“弹性质感外墙漆”(胶泥状)设计(EPS板打磨找平、贴网、刮胶泥找平后再抹“弹性质感外墙漆”)。后两种多为高品质楼盘、高层住宅设计。

外墙外保温材料使用EPS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设计。其优点是:EPS板相对XPS板而言变形系数小,不易起鼓和开裂,易于打磨,从而保证基层平整度;EPS板相对XPS板而言价格要低;其缺点是:EPS板相对XPS板而言保温系数有差异,其厚度要有所增加。

针对外装饰装修材料设计,按照我们目前开发的两个楼盘定位标准,认为后两种设计比较适合高层住宅,尤其是第四种形式效果更佳,即:底层(裙房)采用石材(干挂),其余楼层为“弹性质感外墙漆”设计。典型案例:长春市——“万科洋蒲花园”;沈阳市——“万科金域蓝湾”;“洪浩左岸慧晶”(正在外装饰施工)。

楼宇门、进户门及塑窗产品档次非常高,全部为国内知名品牌,富贵华丽。

配电柜、书报箱、空调(通风)格栅、护栏、小区围墙、花园围栏等几乎都是厂家来的成品,档次高,质量好。

三、施工工艺做法及质量通病防治:

本次考察主要针对外装饰面施工工艺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弹性质感外墙漆(彩色胶泥)”整体观感效果立体感强;整体立面效果可进行随意分割,既可大块分割,又可做成“面砖”式分割(缝路均匀,面砖效果非常逼真);整体观感质量好,保温层拼接处无明显凸凹和裂缝现象,表面顺平,是较为新颖的做法,也是本次考察最大的收获。其缺点是:“弹性质感外墙漆”相对普通外墙涂料(液态)而言,其造价要略高一些。

另外,在卫生间及盥洗间方面,整体式淋浴间和卫生间是较为实用和流行的做法。

几点建议:

1、在规划设计中逐渐形成我公司独有的建筑风格,赋予相关的文化理念,突出建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2、在保证节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保温板设计体系;

3、住宅单元入口、大堂及电梯前室适当提高装修标准;

4、提高楼宇门、进户门产品档次,尽量选用名厂名家产品;塑钢窗型材选用国内名牌产品(如万达、实德、海螺),厂家只负责生产加工,安装由施工单位完成,利于成品保护;

5、小区车行道路宜选用沥青面层,人行路及场地应分级别进行多样性设计,选用不同材质拼接,形式丰富,效果好;路缘石选用工艺花岗岩;

6、要去绿化应根据大庆的地域特点,多种植大型乔木和成簇灌木为主,分层次、错落布置,尽量少种草;

7、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上逐渐谋求质量信誉好的长期合作单位,管理及施工人员稳定,对提高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8、以学习考察、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引进新工艺、新材料,在学习中成长、进步,赋予工程新的内涵,全面提升管理经验及水平,从而保证所建工程的品质。

项目考察报告(二)

一、考察目的

宜川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女童入学率,改善教师教学质量。为此,项目此前多次邀请兰州中英项目教学专家为项目县教师做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培训,希望教师们对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很顺利。为了更多了解新教学方法如何具体运用到实际中去,社区如何与学校发展计划相结合等问题,项目设计了此项考察活动。

二、考察日程安排

4月21日:

在兰州教育大厦会议室与中英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座谈,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前往临夏市东乡县参观乔鲁小学和团结小学(因中途修路,未能到乔鲁小学参观);

与临夏市项目办人员座谈,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4月22日:

前往临夏市和政县参观二甲小学和新集小学,在参观的过程中,与学校有关人员座谈、听课、参观学校等;

4月23日:

考察人员谈论考察收获。

三、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概况:

2、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内容框架:

3、项目所关注的领域及目前所取得的效果:

4月21日与项目办的负责人员巴处长和白处长以及张勇座谈,听取了他们对项目的整体介绍,了解到中英项目关注的领域以及目前的进展,以下做以简单介绍:

(1)学校发展计划: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是鼓励学校与社区建立紧密的联系,鼓励县和学校联合起来为学校的发展想办法。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还在于改变学校和县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供给者)的关系,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关系改变为"自下而上"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改变要通过给学校更多权利参与自己的发展问题达到。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也于通过学校与社区更密切关系的建立,通过关注教育中存在的阻碍儿童入学、巩固和提高学习成绩的社会发展领域的问题,来改变二者之间的关系。

(2)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平等参与”。此项目的目的是改善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方法,侧重于强化教师教学方法,不是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教师培训还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当地资源以降低教育成本,保证在教学中考虑弱势群体(比如女生和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需要。目前已经培训了四个项目县79%的教师,培训总数达到5700人次。

(3)早期教育:主要给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师培训一些从事大班和复式班教学的技能。

(4)特殊教育需求:主要是帮助教师将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纳入整个班级中。

(5)校长培训:主要是提高校长的实践知识。此培训的8个模块正在开发之中。四个项目县685名校长接受了全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校长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6)教育财政预算改革:承诺提高预算内教育投入,尤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

(7)新的督导制度:以学校发展计划和评估支持教师为基础。

(8)开发补充读物帮助儿童语言的获得和发展,(已出版3种)。

同时特别关注贫困儿童、女童和少数民族儿童等弱势群体,贯穿项目理念,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

(10)学校布点规划:新学校布点规划更高效、科学。以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使学生就近上学,方便了学生就学。

(12)教育规划:支持县教育局提高教育规划能力。

(13)研究课题:注重行动研究,所有参与者都成为研究者参与研究。

(14)监测与评估:通过监测与评估来评价项目的影响。

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当地教师和教育官员的教育理念和态度的变化,这也是项目最宝贵和最富建设性的成果。这些变化包括:学校和县教育部门之间关系的变化;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变化;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变化。

四、对中英基础教育项目的总结与思考

在两天的考察过程中,我们与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办公室人员座谈,了解到项目的整体概况和实施情况,并在后面的两天里到几所小学校去实地参观考察。以下是对中英项目的一些总结与思考。

1、对参与式教学方法及其如何推广有了更多的了解,结合考察对我们的项目有了更多的思考。参与式教学及其培训的目的是在于改变传统的讲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上教师的角色由讲解着变为指导者、合作者,学生由接收者成为探索者、练习着,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首要是教育管理部门要改变观念;再次我们的教师也需要转变观念,而观念的转变是很困难的。同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将主要知识点设计进教学内容,而且有些老师提出参与式教学在相同的时间内给出得信息量很少。目前我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参与式教学如果理解不透彻的话,很容易形成形式主义。只是简单的将教室布置改变成参与式的,但是教授内容依然是传统型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这里如何理解参与式。参与式其实没有任何形式和模式,他需要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授课内容、教师的授课特点等因素相结合,创造和摸索属于自己的参与式,如何内化参与式是一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将参与式与传统式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要讲解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式,可能会更好一些。

(2)、对教师评价标准的问题。目前我们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可能更多的侧重于学生的成绩上面。如果不改变我们的评价标准,那么参与式教学是很难继续的。中英项目面对这一问题,从体制上进行尝试,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以教学成绩为主(教学成绩占30%),而是从师德、班级管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科研、作业批阅、活动开展与辅导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这就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3)、对教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应该是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并且有一支督导队伍。意识和技巧是一个不断强化、不断支持的过程。仅仅靠一、两次培训是不行的。但是就我们的项目而言,教师培训仅仅是宜川综合发展项目中的一个活动,我们没有那么大量的经费来支持这一部分。不过,教育部门下半年开始进行新课改的工作,有我们项目先前奠定的基础,相信宜川的下一步工作会进行得更顺利一些。

2、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校长角色的根本转变。传统的校长是行政型的,主要处理学校行政事务,很少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参观的和政县新集小学校长何龙,是中英项目教师培训教材的开发者,对参与式的理念理解得比较透彻,经常给教师上导课。并且在管理学校上也是以“服务”理念为宗旨。这一管理宗旨大大增加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同时新集小学的教研活动做的扎实有效,学校定期确定教研课题,由青年教师组成课题研究组,进行研讨,平时开展上“四课”活动,即:帮扶课、教法研讨课、教学资源开发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我们参观的项目县学校,都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回族、东乡族等居多),属于国家贫困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包括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等),条件艰苦,目前那里还有几百名代办教师。但是在此种情况下,大家在项目的支持下秉承理念,为学校的发展寻找出路,与社区相结合,充分发动可利用的资源,来发展教育。我想我们的条件比那里好很多,如果我们的教育人员都能转变观念,具有新的意识,我们教育事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考察体会与感想

在兰州的最后一天,我们就此次考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汇总,每位老师都谈了他们对这次考察的感受、观点以及在未来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以下就是各位老师的体会:

赵友三:谈三点。第一点到东乡县,比较艰苦的地方,许多教师特别是那些民办教师一月只有100多元工资,还很敬业的坚持在岗位上,挺不错的,同时也增强了我的事业心,激励我们;第二点昨天我们参观的新集小学,从学校的管理,到教师的素质方面来讲都很好,人家的参与式教学,我注意了一下,课堂设置的问题,非常切中要害,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三点:从学校管理上来说,我感觉到他现在和咱们还有差距。对教师的激励没有和工资挂钩,我认为在现在经济时期,还是走不长远的。

李天纪:新集小学的管理体现了教学的创新。在教学中,你给我讲,我可能就把东西忘了,但是你让我参与,我可能就会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从他们参与式教学中的互动、辩驳、教师指导,就可以体现是师生共同的成长。在那种条件下,能把学办成这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韩德峰:关于参与式教学这种方法,回去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试试。参观的感受有两点:从人家学校来看,上至校长下至教师教学的思想、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再一个是新集学校育人环境方面(包括学校的一些标语)都非常有新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警示作用,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李翠霞:我们参观了三所学校,现在我主要谈谈第三所学校,他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很浓,教室里的布置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每一个教室都各有特点。从听课上,我听了一节教学研讨课,授课的老师参与,同时听课的教师也参与进去,氛围很好。他们的电教室是让学生在里面看,而不完全是教师用的。拿我们学校和他们学校相比,我们学校的班额都比较大,在大班该怎样开展参与式教学。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薛长琼:通过这次学习拓宽了自己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以前认为那就是一种方法,但是在教研活动中、在班级管理中都可以运用参与式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让大家知道班级管理不是老师个人的事,以学生为主,这样他们会很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其实,我们那里的硬件设施比这里要好得多,但就是我们没有动起来,缺乏这种意识,让每个老师都有这种意识,我想我们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张芸:参观了三所学校,条件都很艰苦,特别是民办教师,精神令我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二甲学校的学校布置非常有特色,能够体现平等参与的理念,比如:墙上的很多学生绘画作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新集学校的硬件条件比我们还是差了很多,但是人家老师的理念新,参加的培训多,我工作了13年,今天是第一次出来,所以给我的感觉比较深。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学校管理、教研活动等,他们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此次学习,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尝试着运用参与式的方法,配合今年我们要实行的新课标,都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这是不谋而和的。

杨梅: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它是融会到我们教学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我们日常中的备课,就可以使用参与式,共同提高。

杨海林:我们宜川教师的学历比这里要高很多,但是人家这里却能把参与式搞好,我仔细看了他们的校园文化,处处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理念。在新集学校,他们的校务公开栏在校门外面,上面公布了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名单。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观念,呼唤参与式教学,希望大家回去后,能够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带给其他的同事们。后半年,我们要实行新课改,但是我们的新课改能不能顺利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能不能掌握,今后的工作还是很大的。

通过此次兰州之行,同去的考察人员每个人心底都深有感触,在自己的意识中已经有了认识,这对下一步的工作会有所帮助,不过教育改革毕竟是一项大的工程,特别是意识的转变是最困难的,但是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

项目考察报告(三)

20**年6月26至6月30日公司组织前往四川绵竹的孝德镇就江苏援建项目进行了考察。我们参观了新建的安居房、新建的小学校舍、年画村,“苏州水街”等相关设施,大家都感到新的孝德镇建设总体规划起点高,体现出苏州江南水乡的秀美风景,年画村周围还建了许多的门面房用来出租,是为以后的长期有效的管理提供提供资金保障。在考察中,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现场咨询等形式,了解了四川绵竹安居房建设和规划设计情况,看到了他们物业管理的光明前景,探求了物业管理的宝贵经验,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见闻

五天时间,我们重点考察了新建的安居房、新建的小学校舍、年画村,“苏州水街”等相关设施。在江苏省苏州市对口援建的孝德新镇,我们惊叹于苏州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高速度建设的援建工作,见到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派江南小镇的秀丽风光。

(一)五角星——新镇是梦想起飞的地方

在考察中苏州援建指挥部的办公室主任***现场为我们讲解了新孝德镇总体规划:“新孝德新镇是个‘五角星’形状。在一个五角星的区域里,分布着富有苏州特色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卫生院等建筑。这个由苏州人设计的“五角星”也寄托了苏州人、孝德人对孝德这个地方共同的美好希望,真是一个绝妙的设计。同时苏州援建指挥部在四川灾区的援建工作中创造了因快而闻名的“苏州速度”,苏州人为灾区人在新址上以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创造一个漂亮的孝德新镇,让灾区人看到了美好未来,孝德也是灾区重建中进展最快的新城镇。苏州的援建业绩令我们肃然起敬。我们看到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苏州的援建者就在孝德建起了如此漂亮的医院、学校、住宅区,我们觉得新的城镇、新的学校将是孝德人美好梦想的新起点。

(二)裂纹——碎片凝聚的“纪念柱”是向上的动力

在孝德学校的正门前,有两根设计得别出心裁的“纪念柱”,一根柱子上布满了裂纹,而那些裂纹是用地震后孝德学校旧址上遗留的碎瓦片拼成的,而另一根柱子的花纹则像是有脚印在一步一步往上走。两根柱子连成一体,一根代表过去一根代表未来。江苏援建者认为,将这样带有地震遗物的“纪念柱”树立在校门口,对人是种激励,是种提示,是战胜灾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动力之源。

(三)田园诗般的年画村——美得像是世外桃源

绵竹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列为中国四大年画,绵竹年画因为是直接画在房屋外墙面上的,视觉冲击力更强。苏州援建者为此在这里倾力打造的一个民俗色彩浓厚的地方——田园诗般的年画村。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派世外桃源般的田园景象:在绿油油的田野上,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在绿树环绕中若隐若现的,雪白墙上都画有巨幅五彩斑斓的年画,年画的内容都是喜气而富足的。根据介绍,年画村今后会发展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特色景点。

(四)一条苏州水街,——将成孝德人民“聚宝盆”

踏上绵竹市孝德新城的“苏州水街”,一条小河曲径通幽,摇曳的柳丝挂在小河的两岸。一排排白色的墙腰,开着扇扇轩窗掩映在河中……眼前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这是一条商业步行街,是苏州援建留给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苏州水街共有商铺2万多平方米,由当地政府统一出租管理,目前商铺租金为每年120元/平方米。靠着苏州水街,当地政府每年就可以“赚上”两三百万元。在“苏州水街”两侧的街道上,一些酒吧、水吧、茶吧陆续开门迎客。35岁的杨立是“苏州水街”第一个开业的茶楼老板,时尚的她把自己的茶楼装修得很别致浪漫。“苏州援建者把水街建得那么漂亮,自己会用心经营茶楼,以后这里一定会热闹起来的。”对于水街的未来杨立充满了信心。

(五)苏州援建力量——是股撤不走的力量

二、考察体会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创新贯穿于安居房建设始终

在学习考察中,考察团成员强烈感受到江苏援建工作者思想解放,观念创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引入大量高规格设计理念。我们要本着“穷则变,变则通”的理念,在单位本职工作安居房规划建设中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把创新贯穿于安居房规划设计的始终。

(二)提速增效,只争朝夕,全力加快**安居房建设

苏州援建工作者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使孝德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苏州速度”。城市建设日新月异。20**年,我市将累计完成投资约**亿元用于安居房建设,我们要在新一轮的建设中学习“苏州速度”,提速增效,只争朝夕,加快我市安居房建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强烈发展意识为**市加快发展做出贡献。

第8篇

一、“扬州”的地理范围及环境

作为地名,“扬州”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禹贡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淮海惟扬州”。《尚书・禹贡》中“淮海惟扬州”的“惟”字本来是个虚字,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但是,后来扬州的别名恰恰截取了《尚书》中的“惟(维)扬”二字,“维扬”一名从此沿袭下来,明代专门在扬州地区设置维扬府,而在古典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以“维扬”称呼扬州者更不可胜数。这些都是从扬州最初得名引起的。

《尚书》中“扬州”的具体地理范围,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

一种是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提出的,他在1959年发表的《禹贡注释》中如此解释:“从淮水以南直到东海,跨今苏、皖两省的南部以及江西省的东部、河南和湖北的东边一角,唤做扬州。”按照顾氏的观点,扬州的地理范围,覆盖今天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等省部分地区。其中心地区应该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相邻地区。这和今天扬州中心地区大致吻合。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尚书・禹贡》一书中的扬州,辖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区的广阔土地和广东省的一部分。其理论依据除了《尚书・禹贡》,还有《周礼・职方》“东南日扬州”,以及《尔雅・释地》“江南日扬州”等。综合上述文献,推测扬州的地理范围“区域广大,差不多把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都包括在内了”(朱福炷,许凤仪:《扬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这就把扬州的地理区域范围,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沿着东海向南辐射到闽粤地区,其中心地区也较顾氏的理解向东、南偏移。

在我看来,由于历史久远、文献磨灭等等客观原因,现在已经很难准确界定扬州的区域范围,但是,在华夏文明中第一次出现的“扬州”,我们可以通过还原当时地理物产、自然气候等方法加以证实。

(一)根据《禹贡》所记,扬州境内“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这里所谓的“岛夷”,按照顾颉刚先生的考证:“岛夷,胡谓指今日本,杨守敬《历代地理沿革图》说‘当以琉球、吕宋诸国当之’,即今冲绳岛、菲律宾群岛等地,恐《禹贡》时地理观念尚不至于到此。《定海厅志》引元吴莱甫《甬东山水古迹记》说‘昌国即禹贡岛夷,后属越日甬勾’。昌国即今舟山群岛之定海,但少根据。”而“厥篚织贝”的地理物产显然与今天的扬州相去甚远,更具有今天苏南、浙江、福建等地理特性。考古学发现,古扬州的太湖流域出土的古代动物遗骸说明,在新石器时代太湖地区有象群存在,甚至发现了象、犀、红面猴等遗骨,这就说明扬州地域曾经有过比今天温暖得多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期。考古学家发现,“杭州湾以南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下文化层也出土亚洲象骨骼,并出土红面猴和猕猴骨骼”。也就是说,古代的浙北苏南地区曾有过类似今天福建、广东一带的温度。“亚洲象现今生活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红面猴和猕猴现今生活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气温较高的地区,这些动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长江下游生存,说明当时的长江下游较现在温湿。”但是,今天扬州地区尚没有发现明显的《禹贡》中所说的热带自然物产情况,即使当时气候温度与今天存在较大差异,热带、亚热带的北纬线明显比今天更偏北,也不可能北距长江太远,达到淮河流域。考古学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对江淮东部地区的古文明遗址考古发现,张之恒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一书中指出:“所出土的陆生动物有麋鹿、梅花鹿、獐、麂、獾等,以鹿的数量最多”,“这些陆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反映出遗址周围有混交林、草地、灌木丛、沼泽、芦苇塘等”。

(二)据《禹贡》记载,扬州贡品有“瑶琨”。顾颉刚《禹贡注释》对此解释为:“《说文》说:‘瑶,玉之美者。琨,石之荚者。’《尚书》疏引王肃说,‘瑶琨美石次玉者’,则是以瑶琨为一物。”概言之,玉石是古扬州的地方特产。而在古扬州地理范围内,玉石属于良渚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物产,学者童恩正指出:“良渚文化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平原,南至浙江杭州湾,北达江苏北部,西到南京附近,中心在太湖平原及其邻近地区。”与扬州地区最直接相关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是江淮东部地区。张之恒认为:“在长江北岸(今扬通古沙堤的北缘)有海安青墩和吉家墩、东台开庄等遗址;在高邮湖以东的有高邮龙虬庄、唐王墩、周邶墩,兴化南荡王家舍等遗址。”而上述几个文化遗址的考古成果表明,玉石器的数量较少。这证明古扬州与今天的扬州城市范围相距较远。古扬州的中心地理区域应该在长江中下游偏南地区,今天的扬州应该属于古扬州的北部边缘地区。

(三)竺可桢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过去两千年中,中国气候经历了10次比较大的变化。而一直到秦和西汉时期,中国气候还是温暖时期,气温要较今天高,亚热带植物的北界当然比今天的纬度更向北。从降雨量上看,根据郑斯中等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在公元初以来,水灾相对减少,而旱灾相对增加,也就说,在此之前,我国尤其是长江流域的降雨量要比今天大得多。这就是说,古扬州的温度和湿度普遍比今天要高。而在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周围的古气候应与今日两广中南、海南、台湾较为相近,属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自距今6000年起,气温明显下降,大体上在距今6000――5600年间,气候已降到略高于现代的水平,距今5600――5400年期间,气温和湿度都继续下降,距今5300――5000年间,这是一个气温回暖的高峰,气温达到比现在高1~2℃的水平。(吴维棠《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地理学报》第38卷第2期,1983年6月)按照这个温度进行类推,今天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扬州地区,夏商时代的气温不可能特别明显地高于今天的长江以南,这和《禹贡》中所说的地理气候、自然景观显然有很大差距,由此可以推知古扬州的中心区域应该在今天扬州以南。

综合上述文献记载、考古学成果,对于华夏文化中最早出现的“扬州”的地理考证,至少可以做如下几点判断:一是古扬州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扬州地区是确定无疑的;二是古扬州地理范围的中心,大约在今天的苏浙皖交汇地区,这和今天扬州都市中心地区存在着非常大的距离;三是古扬州地理范围虽然极其广泛,但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是,真正保留扬州之名的,恰恰是位于其北部边缘的江淮地区,而不是苏浙皖交汇的核心区。

二、扬州古城文化溯源

今天人们说到扬州,一般指的是作为城市的扬州,那么,扬州古城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学发现,扬州以城市的面貌出现在华夏文化中,最早来自春秋时期的邗城。邗城建造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即公元前486年。早在周代,扬州地区存在一个叫邗国的小国家。当时扬州属于古邗国地域。据《墨子・兼爱(中)》记载:“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据清代孙诒让《墨子f诂》注:“干,邗之借字。”这里的“邗”指的就是古邗国。

考古学发现,古邗城的遗址在今扬州市西北约2公里许的蜀冈南沿,至今仍保存相当完好。根据地质考察报告,这一带地质地貌以蜀冈为界,有明显的区分。蜀冈和蜀冈以北的地方属下蜀黄粘土,蜀冈以南地区,属冲积黄沙土(冲积母质上孕育起来的黄色沙土层),它形成年代仅一万年左右。下蜀黄粘土地区,无疑是适宜古人类居住的。而邗城就在蜀冈北部一块平地上。197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调查和发掘。古城周长7公里左右,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址西起蜀冈东峰的观音山,东达小茅山,北到古雷陂之南,南临蜀冈南沿的长江古岸,即今观音山下东西一线。古城遗址的地面上仍残留不少版筑城垣、壕堑和古河道的遗迹。有学者研究证实:城的南沿临蜀冈南麓断崖,断崖下即是长江。城系方形,为版筑城垣,周长约十华里。城南有两道垣,外城垣和内城垣之间有濠,外城之外,也有濠环绕。传说城没有南门,北面为水门,只有东西两面有城门,这种形制,与江南的越城、奄城遗址很相合。20世纪50至70年代,考古学界多次对蜀冈上的古城遗址进行挖掘考察’发现古城城墙有内、外两重,内城周长大约5000米,外城周长大约6000米,不仅在内城和外城之间筑有城壕,而且,外城之外还有城壕环绕,学界认为是古邗城所在,并出土了大量印纹硬陶罐、青铜兵器和工具等文物,经鉴定为春秋时期吴国文化遗存。这表明邗城时期,扬州已经创造出了相当发达的城市文明。需要指出的是,邗城是扬州在漫长的城市文明史中第一次登场,虽然此后城市名称不断更改,但是,考古学发现证明,封建时代扬州城屡次改建、扩建的地址,大都在邗城旧址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扩张,“汉广陵城的内城是重复于邗城旧址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扬州城市一切文明的产生都是以邗城为基点的。

在华夏文化中,扬州一向以“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浪漫奢华而著称,但是,创造了这样灿烂文化的扬州古城,最初不仅与此毫无任何关系,而且,完全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因为扬州城市最初完全是被用于血腥的军事目的。

春秋末年,邗国被江南吴国所灭。此后,江南吴王夫差企图吞并中原,当时吴国版图主要在苏南和浙北地区,齐国远在淮河以北,如果实现攻击齐国的军事计划,就必须穿越长江至淮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而当时两大水系之间并无直接的河道相通,一向以水军力量取胜的吴国,要么沿长江口出海北上伐齐,要么开挖一条直接沟通长江和淮海之间的河道。无论从当时造船技术水平、出海远航的风险,还是江淮之间河流湖泊纵横的便利条件,吴国无疑要选择后者。于是,公元前486年,“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水经注》)。《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经学者考证后具体情况如下:“吴国在今扬州市北面筑邗城,于邗城下挖深沟,引长江水向北,经广武、陆阳(旧高邮州南三十里)两湖之间,入樊良湖(旧高邮州西北五十里),转向东北人博芝(今宝应县东稍南七十里)、射阳(今宝应、淮安两县东六十里)两湖,又折向西,经白马湖(今宝应县西北二十五里)到末口(今淮安县北)人淮河。从此,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贯通起来了。这条人工开凿的沟通江淮的运河由于临近邗城,便被称为邗沟,又称‘邗江’(亦作韩江)、‘韩溟沟’、‘中渎水’等。”另据运河城市专家傅崇兰先生的观点,邗沟自吴王夫差开凿为了运粮、运兵之外,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以后,也曾利用邗沟北上伐齐,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越王无疆攻楚失败被杀,越国并入楚国以后,邗沟不被军事所用,便消失无闻了。此后第二次、第三次疏通分别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事情了。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学表明,史料中的邗沟南连长江,北接淮河,其故道至今仍然保留在扬州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