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科护理

儿科护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4 02:54: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科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儿科护理

第1篇

儿科护理工作技术操作难度大,医患关系复杂,家长要求高,护士面临更大的思想压力和工作压力。确保为病人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是每个儿科护士长追求的工作目标[1]。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流程,制度落实监管,实施人本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

队伍建设是前提

合理的结构比例:儿科护理工作繁忙,责任风险高,护士思想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队伍不稳定易流失。往往存在高年资、高职称护士流失,低年资、低职称护士比例偏高的情况。因而在人才选拔时要发现适宜人才。选择整体素质高,性格活泼温和善于沟通,富有爱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专业思想巩固,持久耐性好,面对繁杂琐碎事物时能乐观积极应对,不断学习善于总结,富于钻研精神的人;用人时采取能者善用,知人善任策略;同时根据儿科工作特点及对护士年资、学历、职称等方面要求制定远近期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多途径、多渠道加以培养,形成合理优质高效的人才梯队。

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护士本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2]。儿科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多年来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和带教模式,不断优化人员的知识和学历结构:①按照《五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纲要》要求,综合利用当前多种在职教育方式,如自学考试、函授、远程教育、外出进修等,广泛开展学历教育和岗位教育;②创建“学习型”组织,使学习和知识更新经常化、常规化,拟订中长期学习目标,设立每周学习日,根据计划和现实工作要求,坚持晨会提问,重危病人、特殊病例床旁考评,科室护理人员轮流讲课等;③岗位练兵强化技能训练,对新上岗护士强化50项基础护理操作培训,达到人人过关,专科技术操作训练由高、低年资人员分别组成帮教组,在实践中帮教、把关、提高,并以优带劣,促进整体素质提高;④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在护士中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陶冶护士情操,端正价值趋向,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培养良好的医德修养和职业情感:儿科病人多是各系统功能发育不健全的孩子,甚至是重危病儿,既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病情快,相对成人更具危险性。护士长要让每一个护士在工作之始就能明确护理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修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尤其是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医疗争议不断增加,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越来越高的今天,医德操守和职业情感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思想基础,工作中经常教育护士要换位思考。

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护士的工作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为避免高压力环境中负性情绪的积聚、蔓延和爆发,往往多渠道、多方面为护士创造机会、解决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注重工作中减压。

制度落实是根本

从观念入手让制度落实在每个人心中:近年来,因制度落实不到位或不遵守操作规程导致的护理差错、事故常有报道。经常把在网络、媒体等多途径听到、看到的有关医疗纠纷或事故作为反面教材,教育护士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定期组织大家学习相关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并认真落实到工作中去。

监管到位让工作流程更加科学:监管是制度实施的外在力量,是对护士自我信念和慎独意识的补充。按儿科工作内容分别成立了基础护理,感染控制,危重病人管理等质控组,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或专项检查,有针对某制度的追踪检查,重点是制度在日常工作细节的落实。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定期梳理研讨,实行责任追究,工作考核与评优评先及奖金挂钩。确保制度落实的经常、连续、有效性。

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护士长工作别要善于抓关键人,如:新上岗的年轻人员、个别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和有纠纷倾向的病人家长等。其次要抓住关键时段,如节假日,交接班、工作繁忙、抢救病人时,护士身体不佳、有负性情绪时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护理工作虽然各班有其职责,分工明确,但工作中必须做到分工协作,拾遗补缺,绝不准互相拆台,以病人的安全为出发点,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人本管理是关键

护理工作苦、脏、累、重复性操作多,繁琐枯燥,这些在儿科更为突出。护士每天要面对孩子父母焦灼而暗含挑剔的目光、不配合且稍不留神就有生命危险的患儿、难度较大的静脉穿刺操作。作为护士长要成为护士的压力缓冲器和能量加油站、工作和生活中的知心朋友,经常同护士交流沟通,洞察护士的情绪变化,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尽量减少护士工作与生活的冲突。如工作中实行弹性排班,在护士或其孩子、亲人患病时,要及时问候或帮助治疗,调整休息,尽量既保证工作完成,又不让护士对家庭和孩子有更多的愧疚。在家属对护士出言不逊、无理指责或行为过激、护士受到委屈时,要让护士诉说、发泄,待分析原因后给护士以宽慰,会使护士感到被理解被关怀而消除怨气;给节假日值班的护士打个电话,送上节日的祝福和感谢的话语,会使护士感到温暖而忘掉孤寂;对年轻护士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善于发现其优点并鼓励。总之,护士长应是护士的知心朋友,让人性之光照耀每个护士心里。

自我影响力是效能剂

护理工作质量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护士长在工作中应是领头雁,排头兵,不但要管而且要干。如每天交班前查看夜班工作和危重病人情况,下班前检查各项工作有没有遗漏,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监控,疑难危重病人现场处理和指导,平时工作安排得当,突发事件面前指挥若定,对事业博学求精,对工作严谨从容,对同志宽厚真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避免,凡事先人后己,小事不计较,原则性问题不让步,台上有令必行,台下姐妹、朋友等品质作为效能剂会无形中感染并凝聚大家,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第2篇

目前儿科临床上护理安全相关因素有许多种,有患者家属、患者本身、医技后勤以及护理和医疗等等。现如今医院出现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越来越多的安全事件以及护理安全指数逐渐下降等现象,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儿科护理工作的现状,细致分析目前影响我国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对策[2]。本项研究结构显示,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儿科临床上出现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资源的配置问题、护理人员本身的法律意识浅薄、护理人员技术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和患儿的沟通存在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和患儿的沟通,实践表明,这两者之间的沟通在护理安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护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倘若能够良好沟通,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这两者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医患纠纷的产生[3]。有效沟通的概念是,双方可以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而且还能够同时影响对方,二者的意见相同,缩短了心灵之间的差距。医护人员要以主动地语气和患儿或者是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耐心的安慰他们,并且要主动帮助、关心以及体贴患儿以及患儿家长[4]。在和患儿、患儿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目标,组织较为简洁和清晰的语言,重视每一个细节,注意倾听反馈和非语言暗示。

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医院要对护理人员不定期进行实操性强以及高指导性的培训工作。增加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有效的沟通,让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的状态,意识到护理人言和患儿良好沟通十分重要的,要大力促进患儿的康复工作,通过护理人员和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良好沟通,可以增加对患儿的了解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护患纠纷等情况的发生[5]。加强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要求护理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保持积极地工作态度,对患者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医院还有必要组织护理人员反复研究琢磨相关的规章制度,所谓的规章制度是护理人员为社会人群或者是患者在医疗服务中应当履行自身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权限及工作职责做出的书面规定,也是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与严格执行的规则。包括输血查对制度列为10项关键制度、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抢救工作制度以及质量监控制度等等,要坚持学习一些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本身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活动。

③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合理配置,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可以对其进行弹性排班,避免出现因为护理人员精神不济、疲劳工作而导致最终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情况[6]。各个医疗科室应该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以及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弹性排班。基于我够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的一定特点,加大夜班以及中午的人力资源投入工作,对医疗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也要加强管理。除此之外,节假日的管理工作以及护理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放假期间,值班人员的警惕性会大大降低,思想也处于放松的状态,还有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护理人员有章不循,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不耐烦、不周到、不能做到床头的交接工作、对患者体内的不安全因素并没有及时采取方法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也不细致。这些情况都极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7]。针对这种情况,管理人员应该在节假日期间不定期到病房进行检查工作,让护理工作保持连贯性,提醒护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的状态,对医疗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加强管理,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150-02

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陪护家长多,目前多是独生子女,陪护家长的情绪多不稳定心态偏激,激惹性高,加之小 儿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这些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同样的护理和治疗工作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往往要比其他科室护士高2倍,甚至更高,因此护士不选择或根本不安心于儿科护理工作,造成儿科护理工作更加被动,压力更大?

原因分析,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为了尽可能减量减少患儿的痛苦,家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近乎苛,挑选护理人员的事情经 常发生,要求护士各种操作必须一步到位,“一针见血”,一旦发现有不满意的地方,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从事维权活动,无 形中造成护士高度紧张,长期持续使护士心身疲惫,甚至导致 心身疾病? 恶性疾病小儿病情发展迅速?变化,急?危?重的患儿往往急救途中就已经死亡或濒临死亡,医护人员经全力抢救仍不能挽回生命时,家长仍要求继续抢救,甚至无理取闹?患儿的死亡家长的不理解,致使护士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消耗量的精力?体力,主观疲劳明显上升?久而久之对工作产生厌恶感,出现脾气暴躁?易怒?言行举止失常,加重心理负担?患儿不合作,加重工作负担大多数患儿不能自述病情,在临床工作中要求护士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患儿不合作,造成护理操作反复进行,加重护理工作量,且患儿哭闹,家长易产生不满,常迁怒于护士,护士身心俱疲,且产生厌烦情绪?环境差待遇低 儿科护理工作量大?琐碎,所担风险高, 个人价值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儿科护士专业性强,人员相对 固定,一般情况下无从替代,而自身发泄的机会又少,其工作付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补偿?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失望?焦虑?抑郁,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所以对于我们护士来说,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注重培养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与技术操作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在专业上树立自信,取得患儿陪护的信任,拥 有价值感和尊重感? 注重加强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心理平 衡调节和完善情感发泄,促进心理健康?保持愉悦的心情合理的宣泄不满情绪,升华积极情感向同事?关心自己的亲属 和朋友倾诉?培养业余爱好,使自己的苦恼得到宣泄,疏导?松弛精神,促进健康?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许多护士不安心儿科工作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 生子女,是“小皇帝”,一旦生病,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前呼后拥,就怕孩子遭罪?一针没扎到血管,张口就骂,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任,不当一回事,把人气的难受?憋闷,还不能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衡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来看待他们,理解特们的心情,要采取宽容与忍耐的度,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其次,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要多说对不起,使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过激行为的发生?

第4篇

关键词:儿科;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69-01

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有经验的母亲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躯体疾病的初期,往往表现为情绪烦躁、好哭、不安等。事实上,许多躯体疾病都可以伴随着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既要配合医生治疗小儿疾病又要考虑小儿的心理要求,并要顾及家长的情感需求,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护士要成功地完成一项护理措施,必须懂得心理护理的原理与有关知识,具有必要的动手能力。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坚持做好心理护理,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求,也是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医院发展的保证。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谈一下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1 儿科患者的心理特征

1.1 恐惧不安。幼儿期的孩子生病住院,离开了熟悉、温馨、备受呵护的家庭环境,被迫与家庭成员分离,对患儿心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再加上疾病、检查、治疗带给患儿躯体的不良刺激,以及生疏的环境、饮食的不适应等多种因素,都会使患儿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

1.2 爱的需要增强。幼儿在生病时,对爱的需要更加强烈。他们依赖母亲,希望母亲陪伴,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引起患儿食欲不振、沉默少言、精神萎靡,失眠多梦,甚至行为异常。

1.3 依赖性增强,情绪自控能力差。目前的儿科患者,大多是独生子女,日常在父母和家庭成员的百般呵护下成长,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生病后住进医院,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精神上受到打击,加上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进一步减低,而依赖性加强。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脑神经发育还不成熟,表现为耐受力低,尤其是生病后,感情更加脆弱,稍有不适,既表现出焦虑不安、哭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表扬艺术,有效的实施心理护理,影响和转化患儿的消极情绪,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情绪,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2 了解患儿及家属心理活动,用言语技巧满足心理需要

患儿从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到陌生的医院,由于受到家长的宠爱和娇生惯养在无形中养成了任性、霸道、自私等不良习惯,加之生病后家长对其的同情、迁就,使其变得更任性,不愿意接受治疗、讲条件等。对此,护理人员必须用自身的职业素质去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绝不能有责备或用不良的行为惩罚患儿,要以高尚的护理情感去接触、亲近患儿,做好说服工作。在治疗前努力用语言技巧去解除他们的紧张恐惧心理,千方百计使患儿从情感上接受并信任护理人员,同时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协作,因为家长的行为情绪、言语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应使其以积极的心理支持给患儿增加信心和勇气,起到良好的心理传导作用,从而诱导患儿在不愿意的前提下同意治疗。

3 巧妙语言和娴熟技术是顺利完成患儿治疗的保证

在儿科治疗护理中,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造成患儿痛苦、恐惧的主要原因。如输液、注射等均可给患儿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恐惧和肉体上的痛苦,导致患儿产生反抗行为。对此,在治疗护理中要抓住患儿的心理特点,在治疗前尽量使用巧妙的语言排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消除见医生就哭、谈针色变的恶性刺激,主动诱导和鼓励并争取他们患儿的合作,千万不能因他们年龄小就忽视他们的感情,用吓唬或强迫的行为来完成治疗任务。在做各种治疗时应用娴熟的治疗技术,稳、准、轻、快地完成操作过程,把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向患儿保证许诺,使患儿从心理上确认许诺是真的,从感情上依赖护理人员,完成从不愿接受治疗到主动配合治疗的心理过渡。

4 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儿童患病后家长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的情绪倾向可以转化为患儿的情绪倾向,这会直接影响医患配合和患儿自身的康复。作为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对患儿的不恭言语和家长的抱怨都忍让在先。适时地向家长介绍情况,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告诉他们稳定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利于患儿的配合,减轻患儿的痛苦,并利于疾病的康复。

5 对恐惧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理护理

入院后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以客观、理解、关心的态度向家长讲解和说明该疾病可能发生的各种事项,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面对即将发生的所有问题。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操作前应向家长说明检查步骤、方法以及检查目的,求得家长的配合。静脉输液治疗时,要告知家长头皮输液和其他部位是一样的,并且头皮静脉穿刺更易于固定和观察,一旦出现渗漏,可以立即发现。进行护理操作时一定要有自信心,特别是新护士不要慌慌张张,避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比如“我试一试”。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和家长交谈,告诉他们“我们将会最大程度地减轻孩子的痛苦”。努力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儿静脉穿刺争取一次成功,这样可以减轻家长的恐惧感。

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和加强,使患儿及家属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不但提高了医患合作的效果、增强了医患关系,而且对完善儿科整体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戴晓阳,佟术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杨秀丽,刘前,孙莉莉.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78

第5篇

关键词:细节护理;常规护理;儿科

受儿科患儿年龄小,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并具有好动等特征的影响,在沟通过程中存在交流障碍,进而造成治疗配合度不高[1]。同时,加上患儿家属往往存在过度紧张的心理,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2]。为了提高儿科护理工作中的质量,我院对在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患儿分别采取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以探讨各自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年龄(5.48±2.89)岁;护理组44例,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年龄(5.62±2.71)岁。两组患儿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实施细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树立细节护理观念,建立友好护患关系。若想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友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对待患儿便需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并体现于自己的语言、行为及体态等任一个细节中。例如,在每日护理之前需向患儿及其家属亲切问候;在对患儿进行操作前,需对其进行鼓励,即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可责怪患儿及其家属;每日对病房进行巡视时,应多传递关爱。通过多关心、爱护患儿以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的距离,让其充分信任护理人员。2)提高整体素质。现阶段,出现护理细节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护理人员存在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水平不高以及缺乏临床经验的问题。所以,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并将其应用于细节护理工作中。3)树立风险意识。患儿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长格外关心患儿。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强化风险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每个护理工作细节中。即便是一个细小的临床活动,同样可能发展为危险事件。所以,应格外重视护理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查找并发现,同时对周围环境需加强管理规定,严格落实告知制度,通过多方努力共同规避风险。4)加强护理管理工作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医生、护理人员以及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研制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从患儿入院开始,到患儿出院为止的每一个细节均可实现有章可依。对危重患儿加强监控,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遵循“三查七对”的原则,建立透明合理的医疗费用机制,做到每个细节均有管理标准以实现有据可依。

1.3观察指标

1)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依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有关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高:>90分;中:70~90分;低:<70分。2)对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项。其中护理满意度=(满意患儿人数+基本满意患儿人数)/总患儿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讨论现阶段,虽在护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细节护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极易增加护患纠纷的风险[3]。护理工作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细小的临床活动,均可能导致发生不容小觑的损失[4]。同时,大部分儿科患儿由于起病急,病情较重,加上语言表达及认知能力较弱,导致存在交流障碍,进而造成治疗配合度较低的问题,增加了护理意外的风险[5]。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加强细节护理对减少意外的发生,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具有重大价值[6]。细节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通过转变护理理念,处处以患儿为中心,努力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进而获得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7];同时通过提高整体护理服务人员的素质以提高护理质量;并通过树立风险意识以规避不安全隐患的发生,进而实现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的目的[8]。本文中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充分表明,将细节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减少护患纠纷,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静 单位: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普儿科

参考文献:

[1]陈艳平.细节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09):1709-1711.

[2]韩清蕊.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究[J].健康前沿,2016,23(04):62.

[3]郭玉变.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27-128.

[4]占利凤.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3):144-145.

[5]霍燕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08):200-201.

[6]张瑞霞.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09):241,245.

第6篇

循证护理,又被称为实证护理,主要是将来自医学专家的研究、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资源的整合后作为最好的证据,进而制定病人的护理保健计划。循证护理更加注重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分析所了解的研究依据,然后根据分析的情况进行护理计划,同时还考虑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从而制定出最为完善的护理方案。

二、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2.1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对儿科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儿童的血管一般都比较细,再加上儿童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不配合护士人员的操作,使得治疗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进行循证护理后,通过了解儿童的心理和采取直刺法进针等有效的手段,同时加大进针的角度,减少进针给儿童带来的疼痛。还要保证一次性进针的成功率,护士人员应该掌握无痛进针的技术,了解进针所学的时间等,这些都是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有效体现。

2.2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家长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表现出焦虑等不好的表情,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心理,从而影响了整个治疗的过程。使用循证护理治疗法,首先在对儿童治疗前就尽量减轻家长的焦虑心情。例如,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要及时地了解情况,并且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能有助于儿童早日康复。而在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法,以及将康复方案制定的明确到各个阶段,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2.3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现代的医学证明支气管哮喘完全是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当然预防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这类儿科疾病进行预防和健康教育很有效果,对于支气管哮喘疾病,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查找一次有关哮喘的教育管理的循证证据,并及时调整教育的有关内容。最先进的技术是使用计算机对并且进行跟踪和管理,进而保证病人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矫正,这种方法取得了很理想的效果。健康教育也是儿科疾病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措施。现在,使用系统的方法将同类疾病的共性进行以总结,进而进行一定的教育活动,从而有助于制度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同时,还应该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对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删减或者增加,还要注意对计划进行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最后,根据家长对医学的认知能力,循证护理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因此,通过循证健康教育,保证患者能够接受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治疗的疗程,就能进一步减少患者的痛苦。

三、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综合循证护理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儿科的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掌握还不够完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实际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严重缺少对病人的观察,因而对其可靠性值得怀疑。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的在职护理人员受的教育大多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专业素质还不够高。进一步导致他们理解和利用国内外优秀专业文献的能力不足,进而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等也非常困难。第二,循证护理的资源还比较贫乏。主要表现在循证护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进而造成科研型论文的数量较少,并且论文的质量也不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循证护理在我国的有效应用。

四、总结

第7篇

关键词:整体护理;心理护理;需要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17-01

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有经验的母亲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躯体疾病的初期,往往表现为情绪烦躁、好哭、不安等。事实上,许多躯体疾病都可以伴随着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既要配合医生治疗小儿疾病,又要考虑小儿的心理要求,并要顾及家长的情感需求,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护士要成功地完成一项护理措施,必须懂得心理护理的原理与有关知识,具有必要的动手能力。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坚持做好心理护理,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求,也是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医院发展的保证。现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1临床资料

选择2003年以来收住的468例患儿,年龄14岁以下,病种包括小儿肾病综合征38例,小儿肺炎300例,腹泻19例,新生儿78例,其它33例。全部病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均施与整体护理。

2护理体会

2.1重视患儿和家属的行为角色转变:

现在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 平时经常受家长宠爱, 多有任性、好动、爱哭、娇气等特点, 加之疾病给患儿带来身体上的痛苦, 又从熟悉温暖的家来到陌生的医院, 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 面对医生和护士穿着白色工作服, 大部分患儿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疑虑, 针对儿童患者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他们对医院环境的恐惧感, 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儿科病房走廊悬挂一些卡通画, 或儿童喜欢看并富有教育意义的趣味画, 使住院患儿产生好奇感, 进而消除他们的陌生恐惧心理。多数儿童喜欢明亮的颜色, 因此, 将儿科病房墙面粉刷成淡粉色, 儿科护士选用淡绿、淡蓝色服装, 病房内配备的被服、窗帘等用品装饰有小动物、花草等图案, 让患儿在病室如同在家里一样舒适、温馨。儿科推出24h 陪护, 病房设立单间, 实现病房家庭化, 满足了患儿生理和心理需求, 提高了治疗和护理效果, 缩短了住院日。

2.2培养护士语言沟通技巧:人际交往、医患沟通、医患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满意度,也影响治疗效果。我们给患儿治疗护理时,多说鼓励性的话,边操作边讲故事以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我们还通过手势、表情、触摸、拥抱患儿等方式建立护患感情交流,使患儿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住院环境,减轻恐惧心理,配合治疗。针对儿童情绪易感染的特点,我们以一些年龄较大,有一些号召力的患儿为重点,对他们给予鼓励,由他们带动整个病房的气氛,促使其它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

2.3掌握好患儿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患儿的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疾病的不同,他们对外界的反应也不同。婴儿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唯一的表示就是"哭"。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分析哭的原因给予不同的处理,如:给患儿输液后哭闹,经详细检查没发现异常,就让家属在不牵扯动输液管拨出的情况下,轻轻抱起患儿哄着玩。对于幼儿,由于从熟悉温暖的家庭环境来到了陌生的医院,外界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已经习惯了的活动受到了限制,因此,心理状态由轻松变得紧张、恐惧,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性格,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同时,我们护理要针对性地启发、诱导他们一块做游戏,学习讲故事等,消除他们对医院及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治疗、检查、尽早康复。

2.4儿科护士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儿科护士同家属之间的矛盾往往表现在一些护理技术操作上,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有时穿刺一次不成功,家属就产生紧张情绪,使护士的心情更加紧张,穿刺成功率降低,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心理稳定因素对于静脉穿刺成功率有直接影响。所以,儿科护士不仅对病人要有饱满的热情,还必须在操作中有过硬的基本功,使自己有坚韧不拨的意志,调节支配行动,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2.5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现在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甚至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病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转化为病儿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在临床,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长的恐惧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但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主体感受不同,使家长有一些患儿没有的心理表现。如针对家长刚人院时的焦虑心情,我们首先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并对主管医生、护士进行介绍,让家长尽早熟悉环境,我们还通过对家长的健康教育、介绍病情、介绍治疗护理措施,如高热时怎样护理,怎样喂奶,怎样喂药,怎样翻身等。饮食护理:给家长讲解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等。家长有时对因疾病预后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就针对患儿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疾病,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后的希望,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予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

3总结

在儿科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全面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要求: 耐心周到, 细致入微的"人性"护理, 温馨舒适的家庭化病房。"一针见血"的操作技术, 减少了护理纠纷和投诉,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体现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爱之心, 实现了以人为本, 以健康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 使我院护理工作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更提高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质量, 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婉珍,薛金增.住院患儿人性化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6(40):450.

[2]Daleen Aragon. The effects of harp music in vascular and thoracicsurgical patientsJ . Alternative Thera 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2002 ,8 (5) :52 - 60.

[3]刘晓红, 周秀华. 护士职业的人格特征研究[ J] . 心理科学, 1995, 18( 1) : 20.

[4]马立平,王颍,王洪涛.儿童病人的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60.

第8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儿科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91例,男109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4±1.3)岁。所有患儿均患有儿科常见病,并无特殊性疾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这些患儿进行治疗。

1.2方法

以本组患儿的具体评定为根据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跟踪检查所有患儿的护理情况,记录下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最后汇总并且分析这些护理问题,从而将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确定下来。

2结果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以及护患沟通问题。其中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导致的护理安全问题共计有62例,大约占到了31.0%的比例,护理人员技术因素共计有40例,占到了20.0%的比例,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共计有30例,占到了15.0%的比例,护患沟通问题因素共计有24例,占到了12.0%的比例,患儿及其家属因素共计有23例,占到了11.5%的比例,其他因素共计有21例,占到了10.5%的比例。

3讨论

在本次研究当中,影响儿童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以及护患沟通问题等。因此要想有效地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就必须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①要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在儿科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会对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将护患沟通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使护患之间的心理差距得以缩短,从而对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对医患纠纷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主动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安慰,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要将沟通的目标确定好,对沟通的细节予以充分的注意。②积极地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要让护理人员将良好护患沟通的方法和理念掌握住,并且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具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可以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地了解患者的需求,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护患纠纷。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对护理规章制度进行反复的学习,在具体的护理工作当中要让护理人员严格地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护理人员操作失误情况的发生。③要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医院要以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为根据实施弹性排班的制度,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护理人员由于疲劳工作从而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护理部的各科室要以本科的临床护理工作特点为根据,大力的投入中午及夜班的人力资源,这样就能够使薄弱环节的管理得以加强。与此同时,要充分的重视节假日的护理管理工作,一些值班人员在节假日期间容易放松思想,而且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还容易降低警惕性,不会去仔细的观察患者的病情,这样就很难有效地采取防范措施,最终导致很多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护理部的管理人员需要到病房当中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实现连续性的监控节假日的护理工作,能够让临床护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性,使护理安全隐患得以有效减少。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