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1 03:19: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校企人才合作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工作质量
[作者简介]闫朝鼎(1980- ),男,江苏徐州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中心合作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无锡 21415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36-02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断探索,已经历了初期的推荐就业阶段,正在向功能更加齐全、合作成效更加突出的订单式培养、合作培养、顶岗实习、资源共享、校企一体化等合作阶段和方式迈进,但是也应当看到大多数高职院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进行合作的企业层次不高、合作的领域过窄、合作的时间较短,导致合作成效较低,需要不断提升合作的质量与成效。因此,笔者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企合作工作质量作一探讨。
一、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国家宏观推力不够。虽然我国自1991年以来出台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法规达15项之多,但由于引导性多、强制性少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不匹配等原因,使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宏观管理力度上显得无能为力。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才市场。由于人才相对过剩,企业获得人力资源十分容易,所以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内动力。第二,弹性规定。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行业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的规定都缺乏刚性与强制要求,行业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完全取决于自身的需求与认识。第三,教育独立。没有设立由企业主管单位、工商、税务等部门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负责对校企合作的设计、监督、考核和推动,很难获得相关部门的充分支持。第四,没有出台对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奖励惩罚机制,使参与校企合作并有成效的行业企业得到社会形象上的提升与经济利益上的保护,而对不积极或拒绝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则应在社会形象上贴上责任不足的标签。第五,缺乏各级财政经费的支持。
2.社会舆论导向不力。目前,社会主流意识或公认标准仍然是上好大学。学生、家长、教师、亲朋等的理想目标排序仍然是“985”大学、“211”大学、“211”专业、普通本科、高等专科,最后才是高职院校。学优当白领、学差当灰领等观念,导致学生与家长不愿意到高职院校读书,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工作等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
3.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我国大多数企业通常认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因而缺乏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念。把企业的使命片面定位于赚取利润,比较重视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导致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上只是单纯停留在对人才的选择方面,不愿参与或很少参与高职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4.高职院校能力匮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力不强,如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不匹配、缺乏双师型教师、服务能力与水平不强等缺陷,导致高职院校对企业参与合作的吸引力不足。
5.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目前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中,政府主导由于仅仅体现在宏观引导上,往往缺乏有效的配套及可操作的措施,所以很难取得预期成效。而行业组织脱离了原来的政府机制后,其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导致其很难开展有效指导。因此,所谓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四方联动,在实际运行中,通常互动的只有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而高职院校对市场和企业不了解,企业对高职院校也不熟悉,双方来往不多,沟通不足,影响着校企合作的运行。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质量保障措施
1.校企合作工作法律保障。综观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都是以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德国1969年就颁布并实施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法《职业教育法》,随后为与之匹配,又逐步实施了《职业教育促进法》《劳动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法》《手工业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使整个经济界与教育界都有法可依。美国颁布的职教法规不仅多达155个,而且执行机构和配套措施齐备,合作各方的责、权、利也十分明确。我国尽管也制定了《职业教育法》、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法规,但缺乏对校企合作工作的具体化引导和约束。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对各方责、权、利都明确的,且有强制约束力的推动校企合作工作发展的政策法规,为校企合作工作的长久深入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2.校企合作工作政策保障。在校企合作中,政府要创造环境、提供政策。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高职院校遵循市场经济法则,面向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面对学生和企业,增强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必须主动担当领导者与倡导者、组织者与推动者、协调者与监督者的职责,引导和支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
3.校企合作工作制度保障规定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及合作的方式,从制度层面规范和推进合作。如《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其中重点建设的制度包括:(1)合作育人制度,主要包括合作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合作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2)合作培训制度,主要包括完善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提高企业员工文化技能水平、校企联合对外开展培训服务等。(3)合作开发制度,其中包括制定校企合作开发制度、积极吸纳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开展的技术攻关和项目开发等。
4.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保障。学校要形成院、系、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首先是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顾问单位、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会成员单位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理事长由学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由理事长提名,经委员会大会表决后产生。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和系统管理学校与企业的各种合作关系;负责开拓各种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关于实习就业、人才培训、技术开发、劳务管理和文化交流等领域进行密切合作。负责统一管理校企合作项目,审议、签订各类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合同,实现各类合作项目的资源共享。负责校企合作的公关工作,适时开展企业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等活动,建立校企之间长期的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配合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开展市场调研与预测,负责校企合作项目开展情况的跟踪调研和信息反馈汇报等工作,负责校企合作项目开展情况的跟踪调研和信息反馈汇报等工作。
其次是设立校企合作处(校企合作委员会秘书处)及各职能工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处(校企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主要职责是:校企合作方面的制度建设;制定全院校企合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督促、检查各教学系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引进企业,组织实施学校投资额度较大及跨系(部门)的校企合作项目;协调各系对学校已有合作企业间的资源共享;研究并推广适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合同管理等。各职能工作委员会包括体制机制建设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招生工作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实习实训工作委员会、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等。
最后是系企合作专业委员会。教学系校企合作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制订本系的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总结;按学校要求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实施本系的产学合作项目;配合校企合作处完成校级校企合作项目;开发新的校企合作企业、维持与已有校企合作单位的良好关系;配合校企合作处完成全校校企合作方面的评价、资料归档及管理等。
5.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保障。首先是创新学校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过紧密、全面、持久的校企有效合作,使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解难答疑的育人模式,逐步确立理实融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明确懂理论、会操作、重技能、明操守,以最终实现高质快捷就业目标为导向,使技能教育、技能就业、技能成才高效联接。其次是突出学校培训职能。学校在注重对全日制学生培养的同时,必须充分完成社会服务(培训)的使命,以市场观开辟与强化对在职人员的短期、中期、长期培训,从而在校企合作中建立全日制培养与社会化培训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新机制。再次是全面体现校企合作特色。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及培养环节的实施上,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教案制作、教师结构、教师能力、课堂教学等方面一定要与企业进行全面及全程合作,使所教、所学、所用等环节实现有效对接。最后是精心开设专业。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行业)的原则,不仅要满足现有产业(行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而且要广泛进行专业调研,前瞻性地设置专业,使专业保持一定的吸引力。
6.校企合作工作载体保障。一是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具体包括学校融入企业的“融入式”生产(经营)型基地与学校引入企业的“引入式”生产型基地。二是共建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库。三是共建专业和课程。包括优化专业设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专业评估、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等。四是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五是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7.校企合作工作信息保障。为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工作,需要构筑校企合作育人信息平台。其功能主要有校企合作门户网站、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教学实施等。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主要包括网络硬件系统、校企合作门户网站系统、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系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等。
8.校企合作工作考核保障。主要指标包括:(1)校企合作办学组织领导。一是机构健全,职能明确,具有校企合作办学的先进理念,思路清晰,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效果好。二是科学制订校企合作实施意见并根据计划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2)校企合作工作的管理运行。一是协调、调度科学。二是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三是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3)校企合作项目。一是内引校企合作项目,如引进企业产品、资金、生产线或生产车间,开展产学结合。二是外联校企合作项目。外联合作企业不仅要规模大,科技领先,而且能从生产、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合作。(4)特色或创新项目。特色既包括在校企合作的办学观念、工学结合思路上,也反映在人才培养的特色上。创新主要是指在联合办学过程中,具有新思路、新办法,并能应用到校企合作工作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协同创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77-03
一、职业能力培养与校企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校企协同创新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在需求
形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能力本位教育是对职业能力教育的最好诠释。能力本位教育思想(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方式是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1]。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校企协同创新主要指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校企合作是能力本位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才能准确把握企业用人要求,了解市场动向,同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
(二)校企协同创新是实现能力本位教育的必然途径
能力的实现必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才能完成,校企合作就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将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1]。能力本位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两项专业能力:一是政策法规执行能力。政府经济资源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将极大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需要既熟知政府政策又精通企业管理的桥梁式人才。因此,该专业从法律、政策、企业行政管理三个层面开设系统课程,使学生既熟练掌握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补贴政策、优惠政策等,又具备协助企业获得政府经济资源的能力。二是行政助理、办公室事务操作能力。通过现场观摩、行政管理综合实训、校外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办公室行政、内外关系协调、会议管理、文档管理、行政文书写作等实务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培养行政经理奠定基础。
(三)校企协同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学历教育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相协同,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才能促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并在实践中创新知识,形成良性的上升式循环[2]。
二、职业能力诉求之校企协同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应邀请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建设调整进行充分的论证。以校企合作和网络为平台,以信息化促进专业发展。教研室、实训室、工作室各司其职,实施“公共行政+企业行政+商业行政”的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公共部门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技能,实现人才专业技能的交叉复合。
(二)课程设置创新
从知识内容来看,高职课程可分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三类。专业理论深度和广度要适中,以够用为度,是专业技术课的理论基础。专业技术课直接反应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体现职业的针对性。课程设置要做到知识体系完整,职业技能培养突出,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另外,要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实训模式创新
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在现有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设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行政管理专业充分利用现有校内条件,在学校的一些职能部门为学生设立顶岗实习岗位。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依托行政和各教学单位设立实习岗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依托乡镇、城市社区和街道等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及各类企业设立实习岗位。
三、校企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
首先,企业对学生能力的担忧,承担损失风险会动摇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其次,学校与教师的学科本位观念尚未转变为能力本位[3]。第三,参与协同创新的校企双方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目标追求等存在差异,会导致合作效率低下甚至失败。第四,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师资来源单一、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技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难以承担行业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研发等协同创新工作。因此,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不高。第五,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仍停留在过去的中等专业教育思维上,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忽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不重视学校应用性科研工作的开展,也难以催生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
四、可持续校企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顶层设计的重视与支持
地方政府制定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对校企合作进行宏观调控,以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和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如美、英、日等国政府通过产学研合作计划,以经费匹配为纽带,吸引企业增加对研发的投入,多渠道筹集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资金。
(二)建立双赢理念,强化责任观念
一是强化学校的能力本位教育观念。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就是要深入研究和借鉴现代高等教育、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为突破口,扩充教学与科研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尽快实现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蜕变。学校要秉承服务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紧密契合产业升级、社会转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加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教育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
二是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学校要发挥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优势,鼓励教学系部面向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支持行业企业的发展;企业将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项目委托学校进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双赢互惠的长效机制[4]。
(三)建立校内评估和激励机制
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院、系、部由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备一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学校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必须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总结要体现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将作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和效果,每年评选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单位、优秀工作者,重点评选校企合作完成的研发项目,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专业课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和效果,将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选优秀教师等挂钩。
(四)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监督反馈机制是校企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多元评价则是监督反馈的主要形式。实施学生、学校、企业等多元评价,从不同角度看待校企合作及创新的利弊得失,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平衡多方利益,保证校企协同创新的持续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樊继轩.基于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民办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15-20.
[2]王茂莉.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协同创新的探索及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66-68.
[3]孙云志,何玉宏.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0):19-21.
[4]宁军胜,王樨锡.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9):32-33.
Study on the Appealing f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of Occupational Abilities
LIU Ying
(Guangdong Administ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 China)
一、校企合作 共建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二、校企合作 共建"订单"培养模式
我系2013年与鑫广安集团、株洲云田公司、三益葡萄园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企业按照岗位特点提出培养要求,并提供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由教师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或由企业派技术骨干到学校来开设讲座,将岗位工作要求、员工素质要求、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教授给学生,实现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三、校企合作 共建"工学交替"合作模式
我系与鑫广安集团、株洲云田公司、三益葡萄园校企合作,是一种典型的"工学交替"合作模式,开展了包括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教学观摩、勤工俭学、学生实习、生产——技术指导——销售一条龙服务等多方位合作。对三年制中职开展校企合作"2+1培养"模式,即在校集中学习两年,在对应的企业综合实习1年,前两年有效的保证了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内容的开展,最后1年学生通过面试进入企业实习。借助企业的实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参加技能鉴定获得中级技能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争取更多的竞争筹码。与三益葡萄园合作,将教学实习基地作为该公司的生产基地,他们出资金,我们提供场地,共建校内实训实习基地。部分课程的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教学观摩即可在基地上完成。
四、校企合作 共建优秀教学团队
我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安排5-6名教师在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教学服务。同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我系教学任务,形成了专兼结构合理的"双师型 "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
五、校企合作体会
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校企合作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2014年1月15日
校企合作工作总结(二)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改革要实现五个对接即职业教育要对接产业,职业学校要对接企业,专业要对接岗位,课程教材要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工作过程。2014年我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实现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的校企合作要有起色,学校与接企业深度融入,专业对接地方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学校要成为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合作企业要成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企业现场专家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实践"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公司实习+正式入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与湖南唐人神集团特深度合作,实现联合培养。湖南唐人神集团现场专家参与制定"唐人神"的教学方案;开设专题讲座,植入唐人神企业文化;完成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真实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的要求;选拔合格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根据综合考核聘用合适的学生为正式员工。形成专题讲座+在校专业课学习+公司实习+正式入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按照"专题讲座+考核、组建‘唐人神班’+在校专业课学习两年+公司实习一年+正式入职"的培养流程,实现"订单式培养"目标。
二、与湘潭市月意生态园林公司、中南农机大市场、湘潭市三益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
(一)由企业现场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技师、课程专家、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企业实习和学校专业技能模块教学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二)本学年我校共派出200多名学生4名指导教师带队到这些企业为期3到6个月的教学顶岗实习。行政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先后20多人次到这些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与一线工人技术人员交流进行调研了解农业行业各工种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相关知识要求、职业素养、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过程,企业文化、产品开发、生产组织管理过程,及现场"6S"管理标准及要求。为下一步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校企合作教学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基本技能都有较大提高,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劳动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顶岗实习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企业已成为我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 三、校企合作"服务就业、服务经济、服务企业" 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高技能培训
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积极拓展技能培训的领域和项目,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积极服务湘潭市产业群;探索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长效机制。本年实现为农业从业者提供高技能力培训共341人、劳动力技能培训450人,学校已成为湘潭市10大培训基地。
通过今年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 "技能型"人才的提供保证。校企合作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同时在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同时,更需要加快完善法律规章,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工学结合 数控编程 职
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50-02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最早出现在一百多年前的英美国家,其理念与传统的学科式教育模式有较大不同,即以职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这一理念在我国职业教育界已得到广泛认可,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需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为企业提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硬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奠定基础。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模式下数控编程课程改革实践进行探讨。近两年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对工学结合模式下数控编程课程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一、根据职业能力分析,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数控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主要是数控编程员、工艺员、设备维护、调试员、数控设备销售员等,在对以上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与行业、企业中的技术专家共同探讨与研究,按照“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数控铣/加工中心中级操作工的能力要求,共同制定出数控编程课程的课程目标,即包括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使学生通过对数控编程课程的学习,不仅具备过硬的数控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在个人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组织与纪律观念等各方面也有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创新开发典型工作项目
通过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研讨,按照企业相关岗位的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织和安排,对企业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中级操作员的岗位能力、工作过程和员工职业素质进行分析,以实际工作中出现频率高而且较重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据,参照工作计划、决策实施以及工作成果检测和评价等完整工作环节内容,形成融设备操作技术、维护保养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于一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将具有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符合学习规律和教学目标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构建还应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量与度,尽量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顺序安排上按照由易到难的四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层次以简单零件为载体,学习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训练学生数控机床操作的基本技能。第二层次以中等复杂零件为载体,学习工艺编制和数控编程能力,训练学生熟练操作机床及参数修调能力。第三层次以中等复杂或复杂零件为载体,学习工艺及程序优化能力、CAM应用能力、检测能力。第四层次以技能大赛项目为依据,设计包含典型特征的项目载体,以技能竞赛要求为标准,训练学生复杂零件的工艺编制能力和CAM应用能力。
三、以行动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本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思路,采用边教边学、学做合一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的实施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分组教学,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教学过程采用“六步教学法”,即任务分析及资讯提取—决策及计划—新知学习—任务实施—检测—反馈与评价。每个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也是工作经验的积累。通过对每个典型任务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强化了自我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为将来成为一名企业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既能体验工作任务的挑战性,又能体会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和现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生动积极的双向学习氛围,并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四、模拟企业工作氛围,创新管理机制
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对实训中心进行生产管理,引入企业生产技术规范、生产管理流程、质量规范和安全规范等,并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布置在实训中心内,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职业素质的潜性教育,感受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设备的操作者和维护者,不仅需要按照真实的生产要求生产出真实的产品,而且要按规范完成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在生产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为将来的工作实现“零对接”。教师既是授课者,也充当着技术主管和管理者的角色,负责生产组织、技术咨询、过程监控、日常考勤、故障处理、质量控制等工作。其中,设备管理、工具、量具和工件毛坯等管理是实训中心管理的重中之重,应做好出入台账记录,控制好实训中心的生产管理成本。
五、融入职业考核标准,优化评价体系
在评价标准上,立足岗位需要,融入国家中级数控操作工职业标准,从安全操作、加工质量、维护保养、工作态度等方面综合考评。理论考核以期末笔试为主,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的内容有综合技能考核和平时实践考核。综合操作技能评分主要根据零件加工质量、动作规范程度、熟练程度和学习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平时实践考核则采用提问、现场操作、讨论陈述等方式多角度考核。考核的主体除教师外,还有学生本身,即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学习小组互评主要根据工作积极性、团队协作、贡献大小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等作出综合性评价。
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广西清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柳州市江航工贸有限公司等,为数控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数控机床操作工员、数控机床编程员、工程技术员、质量检验员等实训岗位。但如何使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一直以来是推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主要难点。学校作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实施中的“主办方”,有责任和义务设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这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基础设施等,企业提供工作任务、技术标准、管理机制、技术骨干等,共同组建加工实训中心或技术开发中心。企业减少了征地、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的投入,而学校可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习,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企业技术骨干在现场亲自指导实践,教师则以技术员身份进入企业职员角色,共同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工作,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和科研水平。这实现了企业生产和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和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促进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的良性循环。
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模式下数控编程课程改革初步取得成功,不但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数控专业的学习热情,近年来学生在技能竞赛和认证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用人单位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也表示了充分肯定。当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逐步解决。今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和探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出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人才,逐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李志雄.冲突论视阈下高职工学结合的社会动因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周新源.浅谈教学层面校企合作制度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4]钱建栋,杨毅红.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瓶颈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2(32)
1、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宏观环境营造乏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宏观政策支持,国家还没有出台具有操作性的对合作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几部委还没有联合下发关于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有关文件,导致校企合作出现院校“一头热”现象,难以深度合作;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参与度不高,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发挥不好;三是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社会资源,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
2、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合作流于“形式”。学校只注重校企合作协议的签订,而忽视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如何操作或实施等具体条款的签订。院校一方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工学结合”,把最常见的“放羊式”项岗实习等同于“工学结合”。再加之由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大部分是经短期培训后改行的,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和技能,在科研和技术方面积累的也不多,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有限,缺乏吸引力,因而限制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业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限制了校企合作朝更高、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3、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是物流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物流企业尚未认识到合作教育带来的益处,总是狭隘的认为物流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物流服务,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天经地义份内的事,企业没有义务和责任,企业没有必要花较大的成本与高职院校合作,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二是物流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把校企合作只当成选择人才的途径,很少关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与物流企业岗位工作要求的差距较大,学生难以真正顶岗,导致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顾及成本问题,只能安排学生在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规范且成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培养。
4、“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够。“院校”拥有一支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展校企业合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办好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健。然而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其“双师型”教师队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职称明显偏低,实践经验严重匮乏,师资结构突出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且不稳定,由于校企业合作制度上缺失及认识上的不足,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物流专业人才跟本请不动,只有一些实践经验不足的物流专业人员在其主管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暗地里做兼职教师,或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碍于人情面子让其业务不精干的手下做兼职教师,这样从质量和数量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由于院校经费有限,培训机会少,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专业教师没机会和时间参加培训,不利于“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由于上述原因,即使院校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由于多种原因,教师的实践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进入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的不多,影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持续有效推进。
二、解决当前高职物流管理校企业合作问题的途径
1、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政府要出台校企合作的法律性文件,以立法形式保障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并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尤其是要明确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相关优惠的政策。同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及开展相关的研究,指导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2、学校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要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只要是有利于双方效益提升,有利于人才培养,各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都可以尝试。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担负起应尽责任,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主动融入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
3、寻求互惠多赢的动力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推动校企合作顺利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是校企合作良性循环的纽带。只有激发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望,才会形成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才会更有生命力。否则,校企合作协议只能是一纸空文,合作只是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院校的动力机制,包括院校管理层的动力问题、教师的动力问题和学生的动力问题。参与合作企业的动力机制,包括企业管理层的动力问题、实习基地督导教师的动力问题。要搞好校企合作,就必须形成一整套动力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方互利互惠、院校、行业、企业、学生和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4、认真审核校企合作的可能性,扎实搞好校企合作。为了避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对合作双方的可能性及实现校企合作双方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可能性审核。首先,院校一方要审核本身专业性及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如果物流管理专业本身专业性强、行业内认可度高就要与规模较大、比较注重员工基本素质、企业长远经济利益的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否则,只能与规模较小、对员工基本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物流企业合作,即所谓的强强联合;其次,院校要根据确定的校企合作对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院校专业教师要根据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有的放矢的制订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教学工作计划,并协同企业参与管理并组织实施;第三,院校和企业要根据组织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同时,还要根据双方合作的基础,对合作协议进行完善和提升,并寻求其他合作项目,力争扩大合作范围和合作深度。
5、建设满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双师结构”型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校企合作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要从如下方面建立一支符合校企合作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一是建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教师聘用制度等相关制度,建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情况做出相应的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职务晋升等挂钩,引入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激活教师队伍。二是重视校企平台的搭建,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取得“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或“注册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在物流岗位一线培训教师,培养教师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培训在职教师为主,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双师型”条件的人才是有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辅助途径。引进企业中那些博学善讲、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不仅能满足教学需要,还能够为学校课程建设带来生机。
三、我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
1、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加强物流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为了保证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校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我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制定了校企合作制度,编制了校企合作标准协议,规定了合作内容、合作形式,完善了校企合作内容要求,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机制不断完善。在学校校企合作总体框架下经管系认真与物流企业开展合作,使物流管理专业合作企业数量达到30多家,在人才培养、技术咨询与服务、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合作。
2、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建立真实或仿真的物流企业环境。学校与北京络捷斯特公司合作共建了仓储管理等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8处,为培养技能型管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校企双方互聘骨干人员。学校聘请物流企业技术骨干与核心管理人员来校承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物流职业能力;聘请物流企业技术骨干与核心管理人员在企业指导顶岗实习学生,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企业聘请学校的教师为企业技术咨询与管理顾问,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实践。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术服务;思考;规划
国际上公认的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有三项,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其自身的类型特点更是强调必须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而技术服务是社会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服务能力的高低和技术服务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志之一,这一点从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指标体系上就能得到有力佐证。为了使我院的技术服务能力与学院办学水平相适应,必须大力进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一、技术服务内涵定义
技术服务是指我院单位及个人开展的科技推广(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规划、指导、论证、咨询等服务方式,把科学技术普及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活动等);与企业(公司)合作或受企业(公司)委托而独立进行的技术开发(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与改进、试制试验等);技术咨询(指学院就特定技术项目为外单位提供的项目论证、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技术预测、专题技术分析、分析评价报告等);技术支持与技术协作(指学院与外单位联合建立的产学研联合体、研发中心、研究所、工程中心、公司产品地区研发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技术承包等)等活动。
二、成立技术服务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技术服务落到实处,学院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院的技术服务工作进行管理,各分院(处室)必须有对应的技术服务管理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本单位的技术服务工作,责任到人。全院的专兼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技术服务上归属相关教学部门,非教学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归属相应处室。为了使技术服务的奖惩客观有效,成立学院技术服务项目认定委员会,设立严格的委员任职资格。
三、建立技术服务保障措施
一是学院与各分院(处室)为技术服务项目成员提供固定专用工作场地,配备必要的设施。项目结束后如无后续工作可能的须立即交回,以供其他职工技术服务使用。
二是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使技术服务工作能顺利展开并持续发展,为此,必须配套出台激励措施(根据确定的项目类别,分类进行科研积分,科研积分与奖励,资金支持且科研积分与奖励等)。鼓励学院和各分院(处室)的技术服务管理人员为学院和自己单位联系技术服务项目,协调和后勤支持的义务与责任。学院出台技术服务项目支撑团队建设的经费支持和激励措施,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三是要建立技术服务工作的考核机制,技术服务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基层单位任期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技术服务建设的思考与规划
目前,技术服务在各个高职院校都处于初级阶段,是个薄弱环节,主要是因为该项工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滞后。目前,我国正实施产业转型和升级战略,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提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高技术的工作招不到人才的局面已经出现。技术服务工作已不是一项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而是一项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工作。以下以两年为限,提出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实践规划。
第一阶段:成立机构,出台文件,各单位动员,分配两年内各单位的技术服务指标,理清技术服务思路。各单位制定第一年技术服务年度规划和完成任务的措施。
第二阶段:跟踪本年度技术服务规划执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照第一阶段制定的指标,检查本年度技术服务完成情况,做出总结。制定下年度工作计划。修订完善技术服务管理文件和激励相关文件。
第三阶段:通过本年度技术服务规划和完成任务的措施,跟踪技术服务规划执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结合第一阶段制定的指标,检查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下半年改进计划与措施。
一、会计专业职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
1.同步教学实训
同步教学实训指以理论内容为主或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如会计基础实务、会计核算岗位实务等。同步教学实训在完成日常教学时设置相关实训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要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入手,基于企业职业岗位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确定实训教学内容,同时要在过程管理、考核上科学设计。
2.短期独立实训
短期独立实训指独立安排以实训为主、内容主要针对某门课程或某一岗位,时间相对集中、但通常较短的实践教学,如出纳岗位实训、财务分析实训。短期独立实训一般指4周以内的实训,一般安排在校内完成。少部分专业也可能统一安排到校外模拟实训,主要适用于行业背景较突出的部分专业和学校。校外模拟实训由学校与有关单位统一联系,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统一安排到实习单位,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校对实训内容可以借助企业真实的环境组织实施,但联系实习单位困难,实习组织难度大,实习费用高。
3.综合实训
毕业综合实训一般指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的时间较长、以校内模拟项目为主、内容综合、接近顶岗实习的综合实践环节,如代记账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从经管人才培养目标看,经管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不仅要对物,更要对人;从教学组织看,这些工作又难以完全安排到企业真实环境中去完成,因而以校内为主的实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指学生在毕业前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企业担任企业岗位员工,独立完成企业工作任务和学校实习相关任务的实践教学,如工商企业实习。顶岗实习是职业学生更快更好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真正实现“零适应期”的紧要训练时段,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是形成职业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的关键步骤。顶岗实习任务和要求具有双重性:学生既是员工又是学生;既要完成单位的实习任务,又要按学校要求完成学校的各项实习任务;既受单位管理,又要接受学校的管理。顶岗实习的经历将影响学生的一生,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到位、实施到位、总结到位,教师对学生指导到位、关爱到位,就会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提高,对于促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会计专业职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探讨
1.关于仿真项目的开设
模拟项目指为了满足特定课程内容学习的需要,模拟实际项目所设计的学习项目。真实项目指直接来源于消费对象的实际加工或服务项目。会计实践教学究竟是采用模拟项目还是真实项目更好呢?模拟项目虽然缺乏真实感,但它来源于真实项目却又高于真实限度,能充分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因而在项目课程设计中是非常必需的。
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会计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至少体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完成会计实践教学的部分工作,如通过各类实训软件完成各种课程、单项及综合实训;通过信息技术完成会计数据的处理及信息传递,如运用电算化软件进行核算,运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通过税务软件进行税款申报处理。因此,在会计实训中,既要注重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同时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3.整班实训还是分组实训
会计专业教学中,营造适当的职场氛围,将教学环境模拟“工作氛围”,将课程在会计仿真实训室进行,模拟若干个单位财务科,同时配有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满足项目化教学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职场氛围不仅是硬件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营造,指导教师(或者师傅)自然是软环境的关键因素。从教学效果看,真实职场项目的训练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分组为宜,基本能力训练以整班制为宜,学校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均衡办学成本与效益,做到整班实训和分组实训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会计的实践教学。
论文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式,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做,考,一体化模式
引言:“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100亿元重点建设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各地也投入相应的资金加强职教实训基地建设。各高职院校已经普遍建立“职业教育面向行业实际、面向岗位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的办学思想;也广泛采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活动”的新的教学模式。然而,建设教学硬件易,推广使用配套的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难。怎样才能更有效用好实训基地,缩短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这就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问题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实训基地建设虽初具规模,但没有相对成熟的与实训基地建设相配套的实训教学模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探讨与高职实训基地相配套的实训教学模式成为当今高职重要的课题。
一、当今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史,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史,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如果横向比较,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差距。
1.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深入,难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训练效果不佳
实训基地的建设难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表现在:一是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台位数有限,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学生训练量不够,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二是有些学校先进设备维护运行成本较高,成了展品,仅供学生和校外的各方人士参观,难以真正的用于教学;使得高职院校实训环境中先进的教学模式改革难以推进。
2.高职实践基地教学模式没有配套更新,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提高不到位
高职院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虽然都作了相应的改革,但自身由于受到师资条件的限制,很难在短时期内培养出一支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先进技术项目训练不够,不能与企业技术应用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二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以进行,大部分企业对接纳学生顶岗实训热情不高。同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政策和机制保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在操作中难度很大。
二、高职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客观需求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作的纲要性描述。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但是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
2.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是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从职业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来看,涉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大范畴(如图1所示)。专业能力是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跨职业的“人性能力”。数控技术专业要明确着重培养如下的职业行为能力:
(1)专业能力
操作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及制定工艺方案、程序编制、输入及调试、切削加工及运行监控、常用工艺装备的使用与选择、常用刀具的使用与选择和获得“数控机床操作工”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2)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工作中的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具有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保护、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3)方法能力
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能力、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评价工作结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显然,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求,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能拘于使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差异,探索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实践
根据调研确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企业交流,使学生成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通过多次与兄弟院校交流,确立了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方案。共同探索适应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