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1 13:02: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感恩母校社会实践活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提升
自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在2005年、2012年相继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基于使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实效性,长效性以及健康有序地发展,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湖南铁道技术学院两所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深化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5年、2012年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分别相继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内以吴满意、张兵亭、冯素玲、徐梅、王辉和王小云等学者将共青团组织联合其它部门开展的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按其内容可基本分为六大类型:专业实践模式、社会调查模式、公益劳动模式、志愿服务模式、技能竞赛模式和勤工助学模式。各高校的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实践+课题调研”模式、湖南科技大学的“334模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社团知行统一”模式等。在国外,马奇柯等国外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研究,将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分为见习实习模式、社会服务模式、“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劳动教育模式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等。在各高校的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有美国布朗大学的“必修学分”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真实教育”模式等。
2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的意义
深化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不只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育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高素质和培养全方位创新人才的必然需要。如何使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实效性,如何建立和维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如何保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如何实现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长远目标,只有解决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四个问题”,增强“四性”,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长效机制。笔者个人认为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存在“四个问题”,增强“四性”:一是解决管理混乱、职责推诿、队伍不健全问题,保证工作长效性;二是解决主题凌乱无序、缺乏规范问题,实现工作目标性;三是解决活动流于形式、效能不高、缺乏考核评价问题,增强工作实效性;四是解决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进而直接推动高职学院团员青年人才培养素质的提升。本课题的研究,必能为高职学院大学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必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工作体系和高校育人体系,丰富和发展高职德育理论。
3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
为了解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以一斑窥全豹,获取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会谈以及走访等多种形式,并综合假设法、内容分析法等论证方法,于2015年4月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湖南铁道技术学院主干道、教学楼、公寓楼、田径场附近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即时收回。调查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学校、就读年级等;第二部分是为了解被调查者对共青团社会实践普及情况而设计的题目,涵盖了对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的动机、以何种形式参加、相关兴趣、遇到的困难、提升的能力和活动后的收获等方面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以及对实践的态度以及收获等题目的设计采用封闭式方法,对每一道题都给出几种答案,被调查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第三部分是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开放性题目,旨在探索和提升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的理念。调查问卷随机抽查。在二所高校各个教学楼、田径场、绿荫道、宿舍楼附近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即时收回。整个调查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共收回928份,回收率为92.8%。
4调查结果分析
(1)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与目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不同的目的与动机,从调查中了解到其动机大致可为以下几项,分别是提升技能、为就业积累经验和服务社会等,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动机以及目的的选项区分度差距不大,有31.5%的学生是为了提升技能素质,有24.2%的学生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有20.7%的学生是为就业做准备使就业更具竞争力,有15.6%学生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其余的0.8%是抱有其他目的。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这是他们参与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与目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有很多学生觉得,无论初衷是出于服务社会或是提升自己的动机,在参与到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这两个目的会相互融合和联系,换句话来说,不同的两个动机会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达成一致。(2)学生参与面不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学生中只有78.2%的学生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其中,4.6%的学生参加过思想类社会实践活动,18.3%的学生参加过文明类社会实践活动,7.2%的学生参加过心理类社会实践活动,35.5%的学生参加过文化类社会实践活动,53.6%的学生参加过职业类社会实践活动,可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某些类型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够,积极性也不高。(3)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方式有待提升。一是吸引力不够,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创新,不能吸引多数学生参与进来。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如局限于QQ、海报、通知等。三是模式单一,如拘泥于“三下乡”和物质扶贫等传统活动等。四是专业指导不够。如社会实践活动中缺少专业指导老师辅导。(4)活动经费投入不足。在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哪些问题中,61.3%的学生认为学校每年下拨的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较少,其中包括企业勤工俭学活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进社区、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项目多,开支经费多,资金投入不足是主要问题。(5)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68.6%的大学生认为,在开展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该帮助联系实践单位,并提供相关专业指导。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除了班主任和大学生辅导员进行活动管理和指导外,很少有任课老师和专业老师参与进来,并开展前期辅导和相关专业指导,这就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5调研思考和建议
5.1优化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宣传方式
一是要在高职院校活动中建立多样式和有效的宣传方式,学院团委应在活动开展前、活动开展中,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站、团委网站、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团委微博、团干QQ群等多种新媒体,并定期进行学生座谈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实践活动心得分享会、典型表彰会等会议,对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集体进行新闻报道,同时将活动中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经验收获进行宣传,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共青团活动的关注率,同时扩大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并将实践活动中的正能量进行传播。二是完善更多层次的动员方案,团委应对学生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多层次动员。通过发挥好学生党校、社团联合会、系部团总支、学生支部的作用及影响,各方面都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并以学生干部为模范带头的作用,将学生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的亲身经验分享,培育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学生与学生的分享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5.2打造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色化、品牌化、多元化机制
一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项目,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仅限于常规志愿服务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传统类型活动,要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情况,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品牌活动项目。比如,华南理工大院团委与招生办共同举办“宣传华工,感恩母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其优秀毕业生返回所毕业的高中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所获成果等宣传资料,召开感恩座谈会、并发放宣传资料、使用PPT现场展示等方式宣传华南理工大的优势,展示硕果,扩大学校的招生影响力与知晓率。又例如该校的团委与校友办共同举办“感悟梦想,访谈校友”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不同专业的、不同行业的、不同年龄的杰出校友,展现他们努力拼搏、成长成才的艰苦奋斗历程与对感恩母校的深厚感情,从而来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拼搏、奋发图强,积极投身于学院建设与自身的发展。根据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再是以往一成不变的活动模式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推进了我们在与活动中的开发,创新的模式,也只有根据当代社会的情况而进行活动的开展,才能更好地打造出属于自己学校的专职品牌项目,同时在对于学校活动开发的模式中,只有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创新与开发同时进行,才能更为有特色、有质量、有品牌地开展活动,也能更好地将共青团实践活动开展得更为充分。二是将学院的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模式相结合,目前学院开展活动多是以社会实践模式以不变的主体,但是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忽视了大学生具有专业特色的特点,而在社会实践中融入专业特色的知识,便能让更多对专业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从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更好地将专业与活动相结合,让活动的模式不在单一,更加具有多元化,并且让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例如,贵州民族大学的学科专业较多,共青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地设计实践内容与形式。像这种带有专业特色机制的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三是将“学分制”融入活动。在建立了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同时,学校应该将考核制度融入其中,实行“学分制”考核制度,是更好地将学生与活动挂钩,可以通过选修课、奖励措施、素质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活动中应该完成的任务,同时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中,完成课堂上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以个人、团队的形式进行拓展,让“学分制”与学生日常的学习挂钩,并有辅导员进行考核,从而将对于共青团的育人机制进行有制度地开展,并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与“学生制”相结合。学院团委每学期向系部开展一次登记,让学生参与的活动有登记,有证实,并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融入进学生的大学生档案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具有确定性的依据。
5.3在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活动中建立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共青团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因此在活动中应该建立有效的长期保障机制,比如活动的经费、活动地点的安全性等因素,学院团委应该制定一套体系的保障措施,对于经费的问题除了向学院进行申请之外还可以进行向外来的商家寻求赞助,但是一定要确保赞助的高质量。同时学院团委应该密切地与各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共同寻找每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集中的讨论,研讨,建立一套有系统化、制度化、多元化的保障机制,确保活动的各种问题可以及时地解决,同时关于涉及经费的问题要拓展活动的方式,将活动与一些学生的补助向结合。利用周边的各种资源为活动进行“换血”。
参考文献
[1]罗敏.对高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环节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2]梁康建.高校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思考[J].高校管理,2013(7).
1996年,上海市七宝中学确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在学生中积极倡导“感恩在心,报恩在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自觉融入“常怀感激之心”的教育元素。多年持续的感恩教育的开展,大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一、多途径实施感恩教育,
为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搭建平台
我校的感恩教育特别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学校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感恩教育,注重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搭建平台,创设情境,提供机会。
(一)通过爱心援助活动实施感恩教育
“爱心工程”作为我校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是促使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奉献爱心、体验自身价值的过程。目前,我校已开展的爱心援助活动有:一是“情系大别山,爱心献老区”活动,学生在假期深入到超市、商场、饭馆、停车场、社区、街道等以各种形式勤工,把勤工挣得的钱捐献给我校爱心教育基地—安徽金寨县关庙中学、井冈山市新城镇中心小学等地的贫困学生。每两年一次,学校还专门组织学生到爱心教育基地开展爱心助学考察,为学生施恩提供机会。二是“尊老助残尽义务,奉献爱心在社区”活动。在活动中,我校学生“尽我所能,为社区尽责任”,各班团支部组织了一支支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爱绿护绿、爱心家教等活动,到闵行区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特困老人家中开展服务,帮助打扫卫生、整理内务,送去情感祝福等。三是组织校园爱心义卖和捐献活动。每学期都有几场校园义卖和捐献活动,同学或捐书捐学习用具,或把自己的闲置物品交换成钱,再由各支部集中起来或购买学习用品或直接汇给困难地区的中小学生。
(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施感恩教育
除了上海市教委规定的学军、学农社会实践课程外,学校还在每年的暑假社区挂职锻炼、日常的研究性学习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积极开展感恩教育。
在社区挂职锻炼中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自1999年始到现在,我校每届新高三学生都在暑假中分成几十个小组,从课堂走向社会,到七宝镇、莘庄镇、古美街道等乡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学生们配合居委干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居委会出黑板报,贴宣传海报,打扫办公室卫生,清理小区杂物,做社会调查等。学生们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了解了社会,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萌发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懂得感恩。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对学生们进行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多年来,同学们自由组合,调查研究感兴趣的课题,撰写出许多闪烁着人文关怀的调查报告,如《沉重的棉花》《闵行区弱势群体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等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调查研究不仅让学生们真心感受到读书的幸福,而且也激发了他们要学有所成,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情怀。
在志愿者活动中践行报恩。志愿者活动是学生们践行报恩的良好平台。无论是2010年世博会还是日常志愿者服务活动,如敬老助残、智力帮教、护绿保洁等公益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都在自己的行动中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自己所长,奉献一份力量,报恩于社会。
(三)在校园文化节日中实施感恩教育
2005年,出于文化立校的考虑,学校从制度层面上设立校园主题文化节日(狂欢节、体育节、感恩节、科技节、爱生节、读书节、班主任节、艺术节),其中“狂欢节”“感恩节”“爱生节”“班主任节”是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
3月份“狂欢节”,设计了“感恩情怀,与爱同行”活动板块,有爱心跳蚤市场,有广播台“校园空中祝福”,有“感恩之心饕餮宴”等内容,让学生在狂欢减压、活跃身心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感恩。
5月份“感恩节”,以祖国、学校和老师同学、大自然与生活、社会与亲友为感恩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系列活动,如“温馨亲情大行动”:每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或亲人的感激之情;“父母付出知多少”活动:算一算自出生至今,家长为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等有多少付出。
9月份“爱生节”(注:学校把每年的“教师节”作为学校的“爱生节”),教师们分别与各班学习困难、经济困难等五类困难学生结对,走访学生家庭,送去关爱。
11月份“班主任节”,每个班级的每位学生给班主任写一句话,制成心愿礼包,送给班主任;每班推举“……(如诚信可敬、可爱、幽默睿智等等)的班主任”,学校举办“老师,我想对您说……”电视谈话节目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班主任的工作,让学生懂得感恩老师。
学校从制度层面上设立的校园主题文化节日,让学校感恩教育的开展变为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保证了感恩教育的可持续性,也促进了学校感恩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
健康的心态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而感恩教育的成功又会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学校在心理辅导课堂上专门增设了“感恩父母”“命运之碑”“护蛋行动”等专题感恩活动,在“走近经典,体验感恩”的主题系列班会上,通过创设情境,师生共叙感恩话题等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此外,心理辅导老师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感恩价值观的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对待世界、人生和自身价值的观念和态度。
(五)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实施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开展,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外,还要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学校为学生搭建充分的舞台,将学生社团作为自主管理的组织保障,创设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环境,由学生会承办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由班级轮流主持每周升旗仪式;参与学校楼名和路名的命名活动;参与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讨论修改和参与奖学金制度的制定等,这些自主管理和自主参与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
感恩教育中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不仅要充当教育者的角色,还首先应该是“常怀感激之心的人”。因此,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以一种感恩、理解、宽容的人文情怀,投入到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作为校长,既是感恩教育的倡导者、策划者,又是身体力行者。学校无论是教师,还是普通职工,或是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只要他们有困难,我都会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学校的许多干部也都是感恩教育的实践者,他们也都纷纷以帮困助学、捐款、捐物、家访、谈心等各种形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学校领导的爱心实践行动带动了学校教师的爱心热情,我校土家族教师柴本胜,为了报答老家湖南贫困山区母校的培育之恩,到我校工作的第一年,就拿出全部收入2万元,为母校门前铺设了一条路。此后,他每学期还拿出3000元在母校设立了“本胜”奖学金。他感恩母校的行为在校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学生的爱心和感恩行动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从1998年开始至今,学校把每年一次的“教师节”定为教师的“爱生节”。教师节前后,教师走访学生家庭,送去对学生的关爱,以实际行动回报学生,回报社会。可以说,教师知恩、感恩、报恩的行动乃是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感恩教育。
三、加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
提升感恩教育工作实效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把“感恩”内化为一种内在的感恩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学校要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感恩教育持久实施。
学校理顺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工部、年级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职能关系,落实责任和目标,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德育机制。通过设立班级德育管理目标考核及“德育十佳先进工作者”评选等众多激励考评制度,逐步建立了一支有爱心、负责任、讲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还成立“两院五中心”(学生科学院、学子人文书院、艺术教育中心、体育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科技教育中心、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为学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资源平台和管理支撑。此外,学校对外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发挥家长委员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让感恩教育与社区有机接轨和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感恩教育上的合力,提升感恩教育工作实效。
1.1缺乏对父母辛劳养育的感恩之心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既是美德的传承,也是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一些学生丢弃了父母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品德,在学校不比学习成绩比消费水平,讲阔气、讲排场,超前消费,买高档电子产品、出入高档餐厅,荒废学业,不求进步;有部分学生极少主动关心父母,不能准确记得父母的生日,只知道向父母要钱,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激之情,还常常拿自己与他人的父母比较,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
1.2缺乏对老师谆谆教诲的感恩之心
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老师的辛劳付出,正所谓“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一些学生对待教师缺乏起码的尊重,如遇见老师,装作低头看手机而不打招呼;在老师的答疑解惑之后,不懂得说句“谢谢”;更有甚者,随意缺课迟到、随意进出课堂,带头违反课堂纪律。
1.3缺乏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无私帮扶的感恩之心
现在的大学生对来自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他们把此类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后不思回报,甚至不愿提起;在申请奖助学金时,同学之间互不体谅,争先恐后,有学生认为这是机会,不申请就吃亏了,即使是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在获得资助后,也认为资助金本来就应该发给他们,何谈感恩,有时还会埋怨资助力度太小。有不少贫困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的帮扶下,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在毕业后,其中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不予偿还;一些大学生对学校催缴贷款表示厌烦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有些企业为到本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垫付了所欠学费,然而工作一两年后,有些学生选择跳槽,更有甚者,早已忘记企业曾经为自己垫付的学费。
2感恩教育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人与人之间存在诸多关系,恩情就是其中的一种。“感恩”是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给予自己帮助的高度认可,并将付出真诚的回报。感恩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懂得感恩、积极施恩的人一定是明礼诚信的人,时时处处知恩情,他们在实践中定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因而成为有责任、敢担当,受欢迎,实现中国梦的栋梁之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3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思考
国家的资助政策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带来了希望、信心和力量,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求得真知,习得本领。每位学生理应感恩,对于感恩缺失的现象,必须在资助的过程中,加强育人,创造条件,让恩情永驻。
3.1拓宽教育途径,夯实大学生道德品质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旗帜鲜明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在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层面,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付诸实践,莫让这些道德知识书面化,给学生造成“假、大、空”的感觉。在教师教学层面,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相结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资助育人层面,要教育学生领悟道德的重要性。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优良的道德品质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体现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可以在大学生中开展模范引领计划,表彰那些懂礼貌、讲文明、有爱心、尽孝道的好学生,宣传典型的道德模范案例,用情景融入的方式引导受助学生试想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得不到帮助,自身的感受如何?使学生真切感悟情操的境界,做一个有优良道德品质的人。
3.2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责任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能够时刻体验“责任感受”,将内在的责任感外化为责任行为,并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因此,高校就要重视营造“负责”的校园氛围,依托校园广播、宣传栏、教育网站等媒介,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组织各类具有道德责任教育意义的讨论会、辩论赛,使责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把“负责”作为行为准则,建立从入校到毕业、学习到生活、从教育到教学的责任教育体系,将学生置于这一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使享受国家资助的学生明白,有责任和义务去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签订了合同,就必须诚实守信,按时履约,负责到底。
3.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大学生心理品质
在心理学理论来看,品德问题往往与个体心理有关。高校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物质匮乏的压力,而且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忧患意识是他们共同的标签,但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也一直困扰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价值观的扭曲,沉寂于自己的偏执理解,认知不到他人赐予的恩惠,不能也不愿帮助他人,私欲代替了责任。因此,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对心理贫困学生的专项辅导,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认识事物,修德博学、明礼诚信,知恩、感恩、报恩。
3.4开设法律课程,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
法制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犯罪)的人送到社会,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有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他们疲于专业文化知识的研修,很少接触法律这一学科。高校应有意识地调整法律教育的内容设置,将专业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更有利学生消化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在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进而增加学生学法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法规、制度的敬畏感,使他们自觉按照要求,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凡事能从法律的角度去考虑,促进其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法、懂法、知法的新型大学生。
3.5组织感恩实践,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大学生磨练个性、锻造人格,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是社会实践。学校要积极组织和带领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始终贯彻“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借助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开展“知耻感恩实践”等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党团支部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寒暑假“三下乡”、专业实习、毕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感恩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实际行动。当“知恩图报”形成风气时,人的良知将得到彰显,境界将得到升华,生命将得到完善,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4结语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93-02
“感恩”一词是舶来语,是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词汇,最初源自于基督教教义,带有浓厚的宗教味道。《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在我国,“感恩”最早出现在晋朝陈寿的《三国志》:“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对于感恩,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概括起来,我们把感恩理解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恩惠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精神体现。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要遵循着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以感性的形式,使他们切身感受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给予”;以理性的形式,通过感知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经历,由此产生对他人的“恩”,最终形成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恩的道德教育以及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一、“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
我国自2008年以来,“90后”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思想独立开放、个性鲜明张扬、敢于直面现实和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为社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叛逆而幼稚、缺少团队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感恩意识淡漠等不容忽视的问题。“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理念过于现实;身处在复杂的社会中,面临着多元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缺乏理性思维能力。这些原因导致了“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庭层面,孝亲观念薄弱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学说称“孝”是所有美德的本源,一切教化皆由此产生,子女以孝的形式回馈父母之恩。然而,现今的大学生中,“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事件屡见不鲜,孝道之举不尽如人意。子女往往从父母身上索取得多,回馈得少;不能正确理解父母,过度攀比造成抱怨父母,甚至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情。
2.学校层面,培育之恩缺失
尊重教师早已成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90后”大学生多数能够珍惜上学机会,对家人和社会的帮助懂得感恩,但是也存在着漠视师恩的现象,如不尊重老师、随意缺课迟到、上课不听讲、随意进出课堂;对母校的情感淡漠的现象,如在上学和就业的过程中把出现问题的责任归咎于学校、对学校的事情漠不关心、对母校感恩之心淡薄等。
3.社会层面,回馈意识淡薄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单独存在,由于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乐意为他人而活,恩情便是维系这种关系的伦理和道德情愫,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受社会上的一些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部分“90后”大学生缺乏公民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强,理想信念缺失。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不公,把不良现象当成社会主流,把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帮助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着诚信缺失、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对自然甚至存在着掠夺式的心理。
二、“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自身感恩意识淡薄
“90后”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情绪情感逐渐丰富但波动性大,自我意识强但发展不够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父母的过度溺爱导致“90后”大学生容易出现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对待事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缺少理性支撑,不利于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完善。
2.家庭教育的偏失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由于物质条件的优越,父母过度的溺爱导致学生缺乏自立精神,物质上的无限满足造成学生始终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过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无法体会父母的辛酸。单向的接受导致学生缺乏对父母的孝亲和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家长对学生的成长赋予了强烈的欲望,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这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成了“冷漠一代”。
3.高校教育人文关怀的不足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教育更多的是如何通过考试选拔英才,忽视了受教育者应受的人文关怀。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放到核心的位置上,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忽视人文课程的安排,甚至出现削减课时的现象;在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僵化的理论缺乏现实基础,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学生在接受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教师甚至把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当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管工作队伍的责任,部门人员之间缺乏联动机制。
4.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成长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网络传播方式、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及市场经济等。首先,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市场竞争为社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损人利己和唯利是图等现象给正值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90后”大学生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部分“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偏颇,物化和异化现象严重,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个人的社会价值。其次,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的误导。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网络新闻和影视作品在制作上为了吸引眼球缺乏对“90后”大学生精神上的鼓舞、心灵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促动,甚至一些不良现象在“90后”大学生心里形成了暗示效应,社会的正能量在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90后”大学生身上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分析
“90后”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提倡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不断从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五个层面加强“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1.注重将感恩教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
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把感恩教育纳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首先应加强教师对感恩教育的重视。感恩教育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教师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全员育人作用。其次要加强“90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关怀,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感恩意识,为识恩、知恩提供理性支撑,进而达到内化的作用。再次要不断提高“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90后”大学生真正体会到感恩与施恩。
2.重视家庭熏陶的基础性教育引导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教育对“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要转变思想,控制过度的溺爱,教育“90后”大学生在接受“恩”的同时更要给予回馈“恩”,懂得在家庭生活中关心体贴家人。其次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从注重智育到德育的转化,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亲社会行为,促进“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恩意识,让“90后”大学生在细节中感悟到施恩的幸福感。
3.净化社会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社会舆论是道德的守护神。社会应该立足公正合理的奖罚制度,发挥榜样的影响作用,激励“90后”大学生感受人间温暖。社会应该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影响人,使知恩、感恩、报恩成为主流的舆论共识,发挥正能量的作用,营造感恩的社会风尚,建立一个充满感恩与博爱的和谐社会。
4.提升“90后”大学生自身素养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除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大学生要有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成长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培养自己的感恩品质。勤于学习,提高感恩意识。提高感恩认识是培养良好感恩品质的基础。一个人只有获得真知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分清善恶,懂得感恩。勇于实践,升华感恩情感。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也是道德的源泉,人们的感恩品质正是在社会实践和待人处事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完善的,并且升华为个人的感恩情感。做到“慎独”,养成感恩习惯。“90后”大学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利荣.浅析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价值工程,2011(12):224-225.
[2]朱智红.浅析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6):261-262.
10年我带过一个学生,任课老师反映他很聪明。但他整天无所事事,萎靡不振,学习不用心,成绩很一般。于是我去教导他,学生说自己并非学不懂,也不是没时间,只是不想学。因为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用,现在能应付过去就行了,以后用时再努力学也不迟。我们师生争论了很长时间,谁也不能说服谁。
这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我在班级中广泛开展了学生学习方法讲座、感恩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品行教育……并时常与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全力支持,方法活动用尽了,但收效甚微。没想到12年该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在回母校领毕业证时,他对我说,在学校时你为什么不严格要求我,我不听话,你应该像老爸一样打我的!我感觉到非常震撼,学校教育花了那么多的精力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他能立时明白过来呢?经过交谈最终我明白这是企业文化的使然。
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学校教育所不能及的。尽管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教育人员,有成套的教育管理体系,但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受教育是交学费的,是消费主体,约束力大多针对学校,而对学生的约束力太少。相反,学生到企业订岗实习是拿报酬的。企业文化的约束力主要针对员工(实习学生),学生的企业行为直接与工资薪金挂钩。这就使许多校园文化办不到的事情,企业文化很简单可以办到。比如;男同学的留长发,染发问题。在学校,老师只能根据校园文化的要求,一味劝说,不能强求。结果是老师磨破了嘴皮子,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能混且混,很难缠。而企业文化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到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不按企业文化要求做就扣除工资薪金。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让学生穿校服难,但员工穿工作服就好办;在学校爱迟到,在企业就能做到不迟到;在学校内务需老师检查,在企业就会自觉整好........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学校教育,乃至校园文化的尴尬。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叹服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也不得不承认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脱节,使本来学习兴趣就不大的中职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校园文化、学校教育为主导,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学校教育渗透企业文化,坚持校企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他们将来成为企业优秀技术人才。
校企一体化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理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如此。中等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理念。实际,就是要符合当地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与可能。实用,就是要有能够学以致用的专业技术,符合企业生产需要。实效,就是要学有成效。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因材施教,而且要主动和学生一起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培训企业急需的、有综合素质的、动手及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能人才。甚至可以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工学结合教育。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专职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骨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一方面要鼓励中职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激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术水平。同时,积极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渠道,努力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专业要求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老师。
3. 大胆进行教材教法改革 目前所用的中职教材内容陈旧,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而且过于强调理论性,缺乏实用性。 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生产活动的过程。在内容和体系构架上,要彻底打破传统教材形式的影响,大胆进行从形式到实质的改革创新,要从过去大纲规定什么内容就组合什么内容转到学生易学到什么内容,企业需要什么内容就组合什么内容;从学生应学到什么内容安排什么内容落实到学生能学好什么内容安排什么内容。教学中提倡采用任务驱动法、模拟企业活动的情景教学法。
关键词 学风 制度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03-02
一、以管理促进学风
(一)建立和完善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领导机制
成立以系主任、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系副主任和副书记为副组长,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干部为成员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系部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使得系部学风建设严格按照院系各项学生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计划开展。每周系部都会召开一次学生工作例会,由系党总支书记和副书记主持,辅导员老师参加,讨论近阶段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将要进行的活动和工作。
系部学风建设领导机制图
(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以统领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最内在的因素是学生能够自觉、自主的学习。目前影响学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为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1.开设辅导员系列讲座
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在系部开设了辅导员系列讲座活动,辅导员分别从法制安全、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全系各个班级轮流开设讲座。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视频短片都能使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其自理、自律、自制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2.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
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向班主任强调学风、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要求班主任按照系部安排的政治学习的计划开好每次班会。要求各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深入到学生宿舍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存在的困惑,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贯彻落实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制度
辅导员每周对旷课、迟到、早退及晚归、夜不归宿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做好谈话记录。
4.开展诚信教育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以“诚信考试”为主题的考风、考纪动员大会,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同时,通过严肃考风考纪推动学风建设,近年来我系学生考试违纪的现象已经逐步减少。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并不断完善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是学风建设的侧重点。以严格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生活条例,严格按照《大学生手册》及学院关于学生各方面的规章来做。
1.规范管理学生电脑进公寓
针对学生带电脑进公寓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规范学生宿舍内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维护学生宿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真正发挥计算机学习的功能,结合系部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学生宿舍计算机管理的补充规定》。学生带电脑进公寓必须执行相应的申请、审批和登记制度。辅导员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对公寓定期进行检查,若发现有学生逃课打游戏、宿舍卫生情况特别差、晚上熄灯后使用计算机,影响他人正常学习和休息者、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者,系部将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其在宿舍内使用计算机的资格。
2.完善先进班级评比制度
在各年级、班级之间进行学风评比(包括早锻炼、课堂纪律、早晚自习纪律、政治学习和寝室卫生等有关学风建设方面),并每周公布评比结果,对学风良好的年级、班级或个人给予表扬、奖励;对违纪面较大,违纪次数多的班级或个人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同时作为每学期先进班级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以环境培育学风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为进一步加强全系班风和学风建设,鼓励先进,系部充分利用奖学金评比、表彰大会等契机,大力宣传,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新学期开始,根据奖学金评比条例,认真做好各项奖学金制度、条例、办法的政策宣传工作,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奖学金评选的公正性。通过召开表彰大会,鼓励先进,树立典型,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2.关心弱势群体
通过积极为学生争取勤工助学岗位,指导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公开、公平分配学校各种补助等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情况和思想上的负担。辅导员、班主任还经常与学习成绩差和有心理障碍的困难学生交流,定期召开贫困生座谈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整心态,改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
3.传经验之道,解学习之惑
为了解决同学们在英语和计算机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提高学生英语和计算机考试的通过率,系部定期组织学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大学生信息技术论坛等活动,让一些成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的同学把自己成功备考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其他同学。通过交流,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学习备考必须要有决心、信心和恒心,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完善督察制度,拓宽沟通渠道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细致深入地开展好学生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了系领导、专业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系书记分别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楼层长、系贫困生开设了座谈会,会上,学生干部代表畅所欲言,就贫困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学生党员应发挥的作用、晚自习管理和宿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与系领导深入交流。对于学生干部代表反映的问题,系领导予以解答。系主任就学生在学习和将来就业中存在的一些困惑给予指导。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老师又分别对各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此次活动,切实拉近了师生距离,有效加深了师生感情;进一步巩固和稳定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和调动了同学们学好专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信息系围绕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三)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搞好学风建设
1.开展“主题班会观摩课”活动
主题班会一直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大特色,为让学生感受责任,学会感恩,对未来做好规划,系部各班精心准备、积极部署,顺利开展了感恩、职业规划等主题班会系列活动。班会紧紧围绕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系部领导、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作为嘉宾出席了班会,见证了同学的成长。活动中,不少同学流下感动的泪水,并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优异表现回报老师与父母。主题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有利于优良学风、班风的建设,让更多的同学懂得了感恩,学会承担责任,追求自己的梦想。
2.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为贯彻学院“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利用暑假和寒假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学后系部又召开了暑期社会实践交流大会,让优秀员工给在校学生分享打工的体会,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背后凝聚着很多的辛勤汗水。许多同学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赚取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份工资,切身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更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学习机会。系部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联系用人单位来做培训,让学生能参与到公司项目的运作中,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真知。
三、以典型推动学风
(一)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骨干是学风建设的排头兵,为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系部一向重视学生干部的成长和培养工作。通过团学双代会,做好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对新上任的副班主任、学生干部定期进行培训,切实发挥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作用。
(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建促进学风
将学习条件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先决条件。学生申请入党首先要具备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将学风建设视为学生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全体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学风建设中。在学生公寓正式挂牌成立党员服务站,每天安排学生党员在服务站值班,旨在增强党支部与广大学生的联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协助物业做好公寓的安全稳定工作。辅导员定期给学生党员召开党员大会,鼓励并号召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督促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搞好学习,以点带面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发挥榜样作用,促进提高
在学院和系部的共同培养下,学院优秀校友不断涌现,通过定期组织优秀校友回到母校召开校友报告会,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社会的现实情况,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目标,以优秀学子为楷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学院通过“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学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时代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也给高校的学风建设赋予了新内涵。我们将认清这一新形势,不断总结学风建设的经验,努力探索学风建设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岚冰,律明.对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学教育,2008,(17).
(一)开放性
新媒体是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通过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观点。比如,通过发送短信息、网络微信群聊和博客日志等。与此同时,参与者也不可避免地接受来自外界的评价、建议等方面信息的影响。这种交流平台不仅完成了交流互动,而且拓宽了公众的参与度,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发言的局限性。高校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优势,把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制度设置、感人事迹等对学生进行公开宣传,使大学生成为积极、热情的参与者。此外,在感恩教育主体方面,只依靠学校单方面作出努力的封闭式教育,不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重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把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教育平台。
(二)平等性
新媒体给公众创造了一个信息平等交汇的空间,每一个人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在触及敏感话题,沟通交流的双方甚至多方同时可以把年龄、性别、身份、地域和种族等基本情况隐藏,在这样虚拟的情境下,没有传统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相对平等。高校感恩教育是在平等的环境中得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心理特点更为突出,他们需要被尊重和肯定,在生活细微处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新媒体虚拟的社交环境,为大学生感受爱和传播爱积极、热情、团结地走到一起提供了可能。因此,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三)多样性
新媒体是一个承载着复杂多样信息资源的广阔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网络门户等众多渠道接触各种文化和思想,并深受影响;同时他们运用网络视频直播、文字同步互动、短信即时群发等传播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利益诉求,向外界输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多渠道、多方式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给高校感恩教育带来挑战。高校要抢占新媒体阵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提高感恩意识,必须适应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主动开发和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媒体注重于服务大众,提高用户体验,这个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采取单向强制性灌输的手段,应该采取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显性与隐性有机结合的教育方法,使高校感恩教育生动活泼。
(四)及时性
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及时。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要经历人为操作的呈递环节,这些环节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意义上说不具有时效性。而新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改变的不仅是空间,而且还有时间。这种改变有利于人们对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都有较多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实效的取得必须重视信息的及时传播和舆论的引导。就信息传递的效率而言,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参与度,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意义。当校园涌现感恩事迹,学生们会在第一时间参与讨论并发表看法,学校应该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及时引导舆论,把感恩事迹的闪光点迅速传播,形成校园正能量,使感恩教育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
新媒体热潮强势席卷校园对感恩教育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在校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给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带来挑战。高校必须把握新媒体形式下感恩教育的新特点,善于借力新媒体优势,通过完善制度、培育校园文化、优化舆论、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四者合作等措施,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构建高校感恩教育新环境。
(一)制度环境:建立相关制度,完善感恩体系
新媒体下高校相关制度的建立是高校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的体现,是高校教育理念得以落实和大学生健全人格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应对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必须建立有章可循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明确思路、原则、方法、机制等,为感恩教育正常运行提供条件。高校感恩教育制度的建立,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文化的传承,从指导思想、工作方法、运行机制到人员构成、资金配备、活动方案等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感恩教育的评估体系。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快速涌现、传播,网络交流呈现情景虚拟化和参与大众化,感恩教育评估体系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感恩教育是否取得成效,必须通过与之相配套的评估体系来监测,有效的信息反馈才能不断巩固感恩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规范、激发、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社会政治制度是政治心理的重要产生根源,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会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特征。”换言之,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会受到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深刻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与大学生接触的频率,没有制度的引导,行为和意识会偏离轨道、失范。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体现有赖于感恩教育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催人奋进、鼓舞精神,激发、引导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赋予感恩行为以生命力。另外,制度的运行起到“他律”作用,是感恩教育中“自律”的重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的感恩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二)校园文化环境:创新感恩主题活动,培育校园感恩文化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而且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在特定时期的集中反映,成为自觉不自觉地支配、引导、熏陶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因素。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借助传播媒介展现前所未有的魅力,同时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营造浓郁氛围。校园感恩主题活动的开展和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是营造感恩氛围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背景之中,自身感恩意识的养成会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紧密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开展主题活动烘托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大学生是一群对未来充满活力、热情和好奇的年轻人,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活动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表达个体的客观存在;同时在他们的内心也充满悲悯情怀,对人间社会的冷暖极富同情心,容易被爱所感染。这种心理需求与主题活动内容的契合,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体悟感恩,增强责任。比如在网络上开展“我要感谢的人和事”博客征文比赛,帮助大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一些感人小细节,让善的种子生根发芽;比如开展“感恩母校,回报社会”的网络视频秀,并在学校网站主页链接精彩片段,同时在校园广告显示屏上轮回播放,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育、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让爱播撒校园的每个角落;比如设立“感恩日”等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加强人文景观建设渲染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每一座山、一片水、一面墙,甚至每一棵树木、一条道路、一栋教学楼办公楼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它们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气息感染着每一位大学生。这些历史和故事需要讲述和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功能使这些历史和故事更加生动活泼,更易于受感染和深入人心。比如,大学生通过网络或电子校史馆知道了学校教学楼等诸多设施场所的名字的由来,是缘自杰出校友的爱校情怀、社会热心人士的助学善举、学校教师模范的显著功勋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施恩的荣耀。加强对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就是让学生“浸染”于校园感恩文化,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舆论环境:强化校园媒体舆论功能,发挥榜样的力量
媒体舆论是一面镜子,对行为主体的言论和举止起到即时的引导、监督、评价作用。一方面,正面宣传感恩教育的正能量,弘扬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让感恩教育的意义和施恩报恩行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同。大学生有崇拜英雄偶像、要求进步的心理特征,高校要发挥新媒体舆论宣传优势的导向作用,使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在校园舆论中闪耀光芒,让感恩事迹在大学生的心中产生共鸣。榜样的力量会吸引大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进行效仿,进而主动把爱传播出去,把感恩意识传递给别人,形成扩散效应。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负面素材,公开曝光社会中忘恩的不良行为,在舆论的批判和声讨中对感恩意识淡薄或缺失的大学生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通过案例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的不良行为,将承担严重后果或付出巨大代价。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形成感恩光荣、忘恩可耻的舆论氛围,能激发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大学生成为懂得感恩他人、善于奉献社会的高尚的人。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教师言行激励学生。“榜样历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榜样。”教师感恩行为的示范作用不应该在感恩教育中缺位,品行端正、知识渊博、乐善好施的教师深受学生喜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是疏远了彼此的感情,而是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该用真切、温暖的情感去帮助和感化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贴心互动,对于当面难以启齿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要发挥新媒体的功能,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散爱的种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同时,高校要通过新媒体等手段积极宣扬典型优秀的感恩事迹,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为感恩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实践环境:加强社会实践,实现感恩内化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状况如何,主要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美妙的方法都培养不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恩意识的形成来源于自身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或者是通过学习和效仿他人的行为获得的心理认同。这种体验和认同需要再次置于社会实践平台,不断地发展和深化,进而转化成为内在品质,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周而复始的过程,最终实现感恩意识内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是否经得起社会实践的考验,必须要从虚拟的媒体网络中走向现实社会的田间地头。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只有融入社会实践转化成为感恩行为,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和社会,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从一个低俗的“自然人”转变成为高尚的“社会人”。高校要为感恩教育搭建实践平台。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接地气”,紧密联系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避免出现封闭、抽象、静止、教条的灌输现象。社会实践平台的搭建,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社会现实开放式地直接对话,不仅可以检验、坚持、强化乃至升华自身的道德品质,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感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比如参与假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爱心进社区公益活动、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等,这些都需要高校在其中发挥桥梁作用,有意识有计划有成效满足大学生知恩报恩施恩的内在心理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环节,把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紧密融合成为一体,从而内化为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需要的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道德人格,使感恩教育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五)合作环境: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不可能纯粹地由单方面做出努力就能够完成,从感恩意识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内化、升华为道德品质到个人感恩行为的完全实现,受着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其中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教育都不可或缺。新媒体充当着载体的作用,把各个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学校仍然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战场,学校的正面教育必须与社会的舆论导向、家庭的氛围熏陶以及个人的要求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合力作用,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一,坚持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是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重要场所,感恩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正面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并扭转大学生对感恩教育存在的误区。第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新媒体时代,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与交流,社会舆论的渲染给感恩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挑战。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就是充分弘扬社会正能量,极力打击忘恩负义等不良行为,规范新媒体舆论空间,大力宣传感恩事迹,使温暖灿烂的阳光照亮大学生心里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第三,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成长环境。父母在子女心中的高大形象不会随日月变幻而黯淡无光。父母的言行举止一直引导、激励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温情、和善就是最好的无声教育,在特定的情境下,由这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因此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孕育一颗向善之心。第四,健全人格的自我要求。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新媒体时代,对个体的自我要求提出更严格的标准。感恩教育实效的获得,不仅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发挥合力作用的结果,更是大学生要求进步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是感恩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三、结语
【关键词】少数民族 出国劳务 留守学生 关爱 临时家长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161-01
近几年,我国与韩国的关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许多朝鲜族家长凭借语言优势和涉外关系,纷纷到韩国打工赚钱。在我校,就有不少学生家长加入到了这一外出务工的队伍中,于是我校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留守学生”。今年“留守学生”的数量比例更是占到了全校学生人数的54%。由于常年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非常自我。因缺少关爱,留守学生逐渐变得冷漠,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对亲情的认识与人性的感知,自己已经不知道如何去爱与被爱。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喜欢和父母对着干,最终导致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2)花销较大。父母常年在国外打工,为了补偿对孩子的爱,他们会用金钱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学生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根本不体谅父母在国外工作有多么辛苦与不易。
(3)容易早恋。因为缺少父母的管束,留守学生遇到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同学,容易产生共鸣,双方的好感日益加深,逐渐形成早恋。
(4)没有热情,缺少集体荣誉感。留守学生喜欢五行我素,不善于关心他人,不知如何与他人相处,在班级出现“不合群”的现象,从而导致集体意识较差,不愿意进行团队合作,不愿意为集体做贡献。
(5)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目标,甚至出现厌学、弃学现象。
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留守学生”多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祖辈们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再加上“隔辈亲”的思想,对孩子过于溺爱,听之任之,使孩子在畸形的爱中成长。
二是,父母外出打工后,长期的两地分居导致婚姻破裂,孩子成了一个被别人踢来踢去的皮球。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情绪易波动,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出现异常举动。例如,我们班的林才俊同学,父亲去法国打工多年,一直杳无音信,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和弟弟,生活过得捉襟见肘。几年后,久别的父亲突然从国外回来,却提出要跟母亲离婚。母亲一时间难以接受,每天总是以泪洗面,埋怨生活对自己太不公平。渐渐的,孩子心中也对父亲充满了仇恨。后来,母亲选择离开伤心地,举债上韩国出劳务,将他和弟弟托付给二姨照顾。日子久了孩子心理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在班级里没事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无缘无故的破坏班级的桌椅板凳,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用手砸瓶子的方式来自残。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来改变留守学生所处的现状呢,本人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现将以下几项有效方法和措施介绍给大家:
1 精心谋划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1)开学初期,对班级“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细致调查,登记成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立家长制度。由校级领导带头包保“留守学生”中问题最多、监护人难以承担监护责任的学生,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即知道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多关心,多谈心,多帮助的职责,主动履行好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建立教育记录单,定期谈心教育。在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学生”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3)大力加强班主任工作,增进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班主任要经常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要争取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增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合力。
(4)学校通过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我校还组织了“十大孝顺儿女评选活动”、“十大不文明行为大讨论”、“绿色网上行动”等教育活动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提升了他们的素质。
(5)建立(心灵驿站)博客网站,耐心解答“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
2 建立家庭教育网络体系
为了优化“留守学生”教育环境,我们利用家长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
3 创建活动载体,充实活动内容,重视活动过程
(1)每学期都开展各种学科的知识竞赛以及文艺汇演,并带领学生到我是大型企业单位进行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组织“留守学生”利用假期到韩国探亲,了解、体验父母在异国他乡的艰辛和节俭,逋过回校汇报等方式进行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