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04 12:35: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第1篇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加大检查力度。学校制定了《阳光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成立了以教务主任为组长的常规工作检查督查组,每月开展一次检查,每周开展一次督查活动。在检查之前,教导处召集检查组成员,确定检查内容、形式以及具体要求,以表格形式将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培优转差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课堂教学效果逐一检查评比,然后将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打印发至全校,让每位教师了解自己,对比他人,找差距、找不足,同时学校还针对每次教学常规检查和督查情况组织反馈交流会,使检查的效果真正落实到实处。

2、加强备课创新。备课以教材分析为主,做到备课、上课、练习、检测四统一,备课过程中做到“四个要”,即“钻研教材要深度、教学环节要清晰、作业练习要精选、单元检测要严格”。教务处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校级备课评比展示活动,让教师相互促进提高,教务处、教研组长负责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备课水平。

3、加强教学评价机制创新,重奖重罚。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抓好“两个环节”的评价。一是在学校每月组织的各种常规检查中,必须进行量化评分,市教育局和办事处的检查评价结果得到肯定的双倍奖励,出现问题,上了通报的双倍处罚。二是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科教学质量进行横向+纵向对比评比,横向考评成绩以曙光小学为标准,优分率+及格率+均分=教学成绩,以百分点为单位,少一个单位扣1元,多一个单位奖3元;纵向考评以期中成绩为标准,每多一个单位奖3元,每少一个单位扣3元,六年级毕业考试按照科任教师与学校签订的质量结账方案进行结账,办事处奖励后学校再进行同等奖励,这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调动了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近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把精力集中放在抓课堂教学效果上,提出了符合校情的起点教学策略:“低起点,快反馈,细分析,必落实”,即:教学知识起点必须照顾到中差等生,每节课重点、难点必须当堂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学生没有弄懂的地方必须仔细分析,保证每节课教学内容必须落实。同时学校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随时检查教师教学内容是否和备课一致,现场出题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达标,知识点是否落实,并做好记录与科任教师及时沟通,及时总结,促进提高。

三、抓基础、促平衡,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1)六年级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没有1—5年级的基础,六年级再怎样拼搏也是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将1—5年级定位为“地基”,将六年级定位“大厦”,抓六年级的同时将1—5年级也纳入“三年规划”,即语、数主科科任教师必须做好三年教学循环,从一年级带至三年级一轮回,从四年级带至六年级再轮回,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连贯性,也保证了教师评价机制的合理性。这种模式在我校抓质量提升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始终持之以恒的抓牢学困生的补救工作,我们借鉴许多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转差经验,每位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科学困生补救计划,做到学科补救及时,辅导耐心细致,每学期只要能转差一名学生我们就会对这位教师进行肯定,并把转差成绩纳入教师考核内容,由于转差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学生的及格率也有了稳步提升。

四、抓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素质。

近年来,我们把年青教师的培养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和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学校把“怎样提问”、“怎样布置、批改作业”、“怎样进行反思”、“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等浅显与课堂有关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分解到各年级各年青教师,大家围绕这些研究课题,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学校每周组织一节观摩课,课后教师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三年的不断探索,我校承担的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成功结题并得到专家的肯定,与之相应的我校青年教师王海燕、陈莉、宋海燕等人的优质课在市级比武中获奖,王玉娟、曹永平、肖艳丽、王华荣等教师的论文获国家级奖。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也带动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2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

小学科学教学主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为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课改的不断深入,家长、学校对于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与学生和睦融洽地相处,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顺利保证。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课堂氛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2)小学生在对于自然科学的认知上比较浅显,教师如何利用这一特点来转化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是关键所在。小学生正处于对于生活中发生的自然现象无比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以引起学生对于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从而顺理成章地进行一些科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不再枯燥,而是充满自主性和积极性。比如,通过进行试验来解释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使科学教育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探究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生活。”让学生与材料实物亲密接触,也是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蕴含着科学概念的材料,能够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带给学生真实感受的亲身体验。同时,可以通过进行相关的科学小实验,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知程度,而教师也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实行对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

三、鼓励学生组成科学实验小组,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对于学生组成科学小组应该遵循优势互补、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动手能力、性格特点和知识基础进行分组。这样能够实现学生的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也增进了不同特点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总之,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有效性的要求对科学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第3篇

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就不怕这门课学不好,关键就在于教师怎么来设计这个实验才是最适合学生的。适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求知欲的强弱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搞个明白,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教师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必须趣味化,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在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要求,让他们自觉地有效完成实验。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实验的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制造悬念,诱发学生在课外去探究实验,以此来提高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验指导儿童化

一是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正确看待“异想天开”。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如果能够突发奇想,那是值得高兴的现象,教师应该要加以正确引导,对孩子有些幼稚的幻想或想法不要轻率地视之为“胡思乱想”,更不能嘲笑指责,而要保护他们的幻想,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孩子向往美好的未来。同时要帮助学生提高想象的现实性,去完成幻想向现实的转化。二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实验小助手。让小助手去帮助学习较弱的学生,同龄人之间往往更好沟通,这就是“儿童化”的一个有效措施。让小助手帮助老师一起准备实验的材料,尽可能缩短材料准备的时间。下课之后,帮助老师一起整理实验材料,并且一起归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助手对于实验材料的位置、放置和拿取都非常清楚,材料员的角色可以基本固定,不轻易轮换,从而提高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验方式探究化

小学科学课通常是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交流、得出结论”等环节。小学科学课本中的实验,大多数是探究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目的。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去说、去做、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去验证,让他们亲身经历实验探索和科学发现的全过程,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引导学生朝向发现问题的方向发展,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再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要有不断探究事实的精神,教师采取的实验方式要有足够的探究性。实验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化,实验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性探究学习方式。为了更好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实验小组成员进行有效分工,并明确实验探究目的、探究任务。组织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活动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勇敢探索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谐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

周光召先生说:“科学教育不应该传授给学生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应当慎重选择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用恰当、生动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近三十年来, 对学生的科学概念和以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实践的研究成为了科学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然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概念教学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的总体合格率为 48.2% ,低于国外公众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的程度。科学教学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我们的学生不能牢固掌握科学中的关键性概念,即使经过详细的传授,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

因此,加强基于以探究活动为基础的构建科学概念的教学刻不容缓。以构建科学概念为主线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是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指向,也是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的主要体现。

一、“暴露”前概念,引起有效注意

学生并不是脑袋空空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现实生活中通过长期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获得的感性经验,即前概念。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暴露学生的前概念,重视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构建新的科学概念。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次执教时,按照教材的编写我安排了两个实验: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最后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讲出“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这些新概念时,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前概念状况,设计用方块糖代替白糖,实验一将方块糖击碎,观察方块糖的变化;实验二加热白糖,观察白糖在燃烧过程的变化。通过对方块糖形状从“块状――颗粒状――黏糊状”变化过程的比较,帮助学生构建新概念的“中介平台”,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更正错误前概念,建立新概念。

二、创设概念情境,巧设认知冲突

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景,并尝试用前概念去解释实验现象,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科学对比,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它们的探究欲望,进而进入新的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如《机械摆钟》一课,交流发现学生前概念认为: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有关。有些学生认为摆幅大,摆运动得快;有的则认为摆幅小,摆运动得快……此时,我顺势提问:那么摆的快慢究竟与摆幅有怎样的关系呢?孩子之间的交流,很巧妙的引出了认知冲突,片面地打破了学生认知上的平衡,动摇了学生原有的心理图式。

通过探究实验,学生很快就发现:摆具有等时性,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在这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步向“摆的等时性”靠近,但并不表示学生已经真正建立了新的概念图式,因为学生的原概念仍然顽固占据他们的头脑。所以,“不断反复的实验与研讨,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教学才能从众多的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特征。

三、选用结构材料,促进概念整合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借助科学探究或构建科学概念,只有指向科学概念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比如《磁铁有磁性》一文中,针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准备三组实验的材料:

第一组:铁钉、钥匙、回形针、笔、布、钢珠、玻璃珠等;第二组:不同材质的硬币;第三组:饮料罐。

这三组活动材料均不同。第一组材料是学生较为熟悉,辅之以学生的前概念,学生能很容易猜测得出答案;第二组材料虽然都是银币,表面形状相似,但材质不同,学生猜测开始出现一些困难;第三组材料猜测难度愈加。这样三组具有分时、分层的结构性材料呈现,指向不同的思维层次,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使学生的概念在探究中得到更好的建构。

四、开展合作交流,应用科学概念

新构建的概念要想完全在学生脑海中占领阵地并不是一蹴而就,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去巩固,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科学概念的引入、辨析、形成、应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古城,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合作学习可以克服学生个体认知的局限性。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讨论,使他们超越自己原来狭隘的认识,了解彼此的简介、不同的观点。而且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在自由平等相互信任的气氛中最适宜表达各种原始的观念,显露出各自的前概念,在交流中促使学生认识到原有认知的片面和不合理,从而促进新科学概念的构建。

科学概念不等同于科学知识,不仅包括一般的科学事实和知识性概念,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孩子们对科学的思考、想法和看法。科学概念的学习,使促进学生更加本质地认识事物与现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系统化与机构化,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韦钰,译.背景: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序言.

[2]DuitR,Treagust D.Conceptual Change:a Powerful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3,25(6):671-688.

[3]樊琪.科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怎样才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又是摆在各位科学教师眼前的一大难题。从事该学科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可以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

一 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亲自收集和获取资料和数据,有时也包括运用已经证实的第二手资料;在实证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再思考等,公开研究作出判断和结论,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地科学研究活动。

教师要彻底了解探究过程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

推测和假设

设计实验

寻求证实

信息和数据处理

获得结论和表达。探究式科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 "动手"、"动脑",结合实验材料与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大胆实践,勇于实践、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

二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守时的良好习惯,每个探究活动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一到就停,停止操作、讨论、交流。不是用等所有的小组做完、做好后才进行下一步。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倾听同学发言时,目光紧盯说话人,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如有疑问或补充,待其发言完毕后,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可以举手示意同意方可起立发表看法。

学会交流时控制音量,交流讨论时不要大声喧哗,要尽量将音量控制得最低,本组内成员能听清楚为宜,不要影响别的小组。同时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探究应该是冷静的思考,而不是表面上的热烈。

三 处理好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1.课前活动准备做到充分全面。

探究活动需要多少实验材料,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考虑并准备好相关的各种材料,或是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这里所讲的充足,是根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效率而定,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好,而需做到恰到好处。

2.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探究目的和任务不明确,就会导致学生置身于探究活动之外。虽然有时学生的兴致很高,但却没有达到探究活动的目的。因此在组织探究之前要让学生明确所要探究的问题和目的,知道他们要完成的任务,并以适当的激励语言去激励他们,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讨的主动性。

3.合理组织,分工合作 。

小组合作是当今课堂组织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一个好的分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而一个合作意识差的小组只会阻碍每个成员的学习进程,不利于探究活动的推进。那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小组的分工合作呢? 通常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合理搭配成合作学习的小组,分工明确,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操作员、协调员等。可以让角色随时轮流互换,也可一学期搭配一次。同时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的培养。 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还要在组间巡视,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4.指导动手操作。

教师指导,要做到适时,做到适度,指导恰如其分,能让学生说的,教师决不说,学生能观察到的,教师决不提示,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决不告诉。对于一些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过程较复杂的探究活动,我们应在探究之前进行集体的指导,以便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一些能力较弱的小组在探究时一定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活动中个别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与总结 。

科学课上的汇报的方式可以是演示、实验、展览、表演、图片、动画等生动有趣的途径,同学们可以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将问题表达出来。 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倾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习惯。

6.评价激励,使学生形成探究兴趣 。

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集体评价和个别评价等等。

无论什么评价方式,不仅要及时,还要真实,不能夸大其词,坚持正面的肯定与表扬,尽量避免负面的否定与批评。特别是学生创造性的见解,要及时给予肯定,表示赞赏,并使学生知道,科学学习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同时评价中,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也要肯定他们的一些做法与态度,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把他们在探究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

总之,只要我们科学教师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精心备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处理好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课前活动准备做到充分全面,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合理组织,分工合作,充分动手操作,积极交流、总结、 评价激励,使学生形成探究兴趣 ,优化探究活动,就能使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有序有效。

参考文献

[1] 国培计划201,贵州省师范大,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讲稿

第6篇

【关键词】小制作构思制作交流展览

小制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制作作品的探究性过程。北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3-5年级)中有七个科学小制作活动。学生在这些作品构思、制作的过程中,对科学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并能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是极有帮助的。

那么,如何开展“小制作”活动呢?根据笔者的经验,觉得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一、构思作品——将科学溶于生活

构思是学生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的第一步。为了帮助学生深入观察,以问题促发奇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拟制作的作品进行科学构思,具体可以围绕四个结合:

1、与日常生活问题相结合。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的终身学习和生存发展打下基础。

2、与所学科学知识相结合。一般小制作都排在每个单元的后半段教学时间,此时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已有所了解,启发他们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构思所要制作的作品。

3、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制作的选择必须从小学生喜爱的作品开始,如制作纸汽车、造一艘船、制一架红绿灯等。

4、与地域环境相结合。制作作品的材料选择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以方便为原则,倡导节约观、环保观,作品的用途也要体现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想象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要激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构想,要保护小学生敢于想象的意识,使之成为提升科学素养的有效起点。

二、制作作品——让过程提升素养

探究是开展小制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制作活动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构思好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小制作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解决办法,然后形成制作方案,并依据方案落实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提醒学生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开展制作活动尝试,并强调做好有关活动记录。这个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过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需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扶学生制订计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在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但小学生的思维严密性不够,生活经验也不够,有计划地制作作品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前提,所以必须由教师扶着学生制订计划。如造一艘小船,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不断完善计划:第一是准备,决定造一艘什么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第二是制作,应考虑到的问题:怎样才能使船浮着?怎样才能使船装更多的东西?怎样才能使船在水中平衡?第三是改进和完成,把船放入水中试验,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放学生查找资料。这里包括两方面的资料:一是知识的充实。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查找制作作品时解决计划中问题所需的知识,对所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如制作小船时,学生在解决计划中的问题时了解到浮力与材料有关、与体积有关,稳定性与对称有关。学生在兴趣与欲望的推动下,还会认识超越教材的若干知识,例如本节教材上重点讲的是浮力的知识,但学生想在船上设计船帆和指南针,这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气流、风力、升力等知识,还有地球南北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等。二是材料的选择。要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访问,选择恰当的制作材料。如制作一艘船时,学生除了书本要求的用橡皮泥外,还想到用纸、木板、易拉罐、废盒子等,还有一位同学用积木搭好船后外面用彩油纸糊上,作品各式各样。特别一提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鼓励他们就地取材,并最好能变废为宝加以利用。

3、领学生制作作品。引领学生分组,并明确各自分工,合作交流,根据计划所构思的船型,计划中所提到的问题,利用准备的材料,有步骤地尝试实践,并互相交流计划中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完成作品的制作。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在有些制作中,学生走了弯路,甚至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家长,但此时学生对答案的渴求正好可以成为教师讲授的一个很好的前奏和准备,而且,学生仍可以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

4、帮学生试验修改。作品完成后要放在实际情景中试验,发现不足之处,查找资料,寻找原因,修改再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所用原理更深入地认识。如造一艘小船时,有一组同学用积木搭成一艘漂亮的船,但是放入水后,水渗进了船仓,他们后来用彩油纸把船糊好,成了一艘可入水的船。

三、交流提炼——辩论中提高科学品德

交流提炼是小制作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亲身制作体验,有了许多收获和新的认识,但这些收获和认识比较零碎,不够全面,有些也许是错误的。在交流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开展辩论,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交流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交流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的品德。

四、成果展览——体验成功与快乐

成果展览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制作作品的成功与快乐,能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作品做比较,有些在制作中的疑问可能会有醒悟,参观同类作品会产生联想,会产生灵感。这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手段,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开展成果展览的范围可以是班级,也可能是全校性的,还可以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有关比赛。如我校艺术节就要举行全校性的科学制作作品展览;近几年我校学生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都获得优异成绩,特别是江山市2007年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有22个作品获奖,其中五个一等奖,六个二等奖。通过展览、比赛、表彰,学生的创作热情更高涨、更持久。

总之,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能克服课内没有足够实践的材料和时间等方面的困难;有效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和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操作实践和创新能力。科学小制作是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2、俞生尧,《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探究学习的策略初探》,教育信息报2007年第99期教师专刊第三版。

3、王一迈,《奇妙的探究活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7篇

【摘 要】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泛,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科学;研学后教;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和学生精心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运用“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学生先行,教师后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探究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导学上下功夫,主要是导兴趣,导学法,导创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科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启迪小学生的科学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教学方式,确立了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自学、合作、质疑、创新的能力。“研学后教”模式要求教师要在“研”上着力,在“教”上有所突破,打造灵动课堂。“研学后教”改变了科学课堂缺乏效率的教学,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活力无限。

1.“研学后教”的内涵

研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先研,即让学生自己看书,自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钻研性学习,进行检测和当堂训练,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精神;后教就是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教学。教师针对学生钻研后留下的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进行生生互教,教师点拨、拓展和延伸,主要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主旨。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2.1.自主预习,激发兴趣

自主预习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科学的自研能力。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明确科学课预习的重要性。课前教师要做好动员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预习的自觉性。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探求科学知识就会成为“心理需要”,就有了自主预习的意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有效的预习学案,设定自主预习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设计预习题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学生要解决预习问题不看书不行,光看书不实验也不行,光实验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也不行,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演示“用热水烫瘪乒乓球”的实验,观察:(1)是什么力量把乒乓球瘪的地方推鼓起来的?(2)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物体形成推的力量呢?(3)从这个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学生看得预习题时,觉得特别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详细记录。教师让学生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动眼、动脑、动口和动手,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酝酿,最后去碰壁。“学起于思、思起与疑。”求知欲是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疑问和惊奇,是最容易于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教师对学生预习的过程或结果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和反馈,注重发扬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对学困生采取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课前预习很有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增长知识的目的。

2.2.自主研学,体验快乐

自主研学就是在科学课堂上,让学生依据“研学案”,自主、独立地进行实验后,主动提出问题、交流信息等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不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自主研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课堂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动脑筋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体验自主研学的快乐。例如: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也用热水把瘪了的乒乓球烫起来了,实验很成功。在进行新课时,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演示乒乓球在热水中烫一下,就鼓了起来。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使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了?”学生纷纷发表自己意见,有的人说乒乓球被烫鼓了;有的人说乒乓球内气体受热把球给胀鼓了。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呢?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引导。教师给各个小组提供了气球、烧杯、冷水、热水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再次自己进行设计实验研究。学生实验,认为乒乓球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球的外皮受热膨胀变大后鼓起来了;二是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把球瘪了的部分顶了起来。面对着争议,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收获很大。

2.3.自主交流,及时评价

自主交流是研学后教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后,会遇到问题,需要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进行解决,这里要有教师的及时评价和点拨。学生在实验时记录了不同的结果,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最佳结论。让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会倾听、学会讨论的能力,养成善于发言的习惯,能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和评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了解各组探究实验的情况,让交流的活动达到预期目的。例如: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学生在自主研学时产生了两种意见,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是乒乓球的外皮受热膨胀变大鼓起来的,还是球内空气受热膨胀,把瘪了的乒乓球部分顶了起来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实验:用两个瘪了的乒乓球,其中一个有破洞的,同时放入热水中,实验证明:乒乓球受热变鼓跟外皮没有关系,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了这个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生机勃勃,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安瑞兰.略论小学科学的教学艺术[J].学周刊.2013(03): 56

[2]江丹.浅析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3):33

第8篇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当我们每一次在实验室准备好实验材料等着学生走进教室时,都会想这堂课我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带着这个不变的问题尝试了一堂又一堂不同的科学课堂教学。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高效课堂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探究。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巧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时,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和油这两种液体,发现它们都会流动。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液体:洗洁精(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到底谁流得快一些。这样,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猜测。

二、妙用有效提问策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出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师生沟通手段,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教学《增强抗弯曲能力》一课时,在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中,通过“同学们推测形状改变可以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我设计了“下一步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可以折哪些形状”、“估计哪些形状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怎样进行测试”等一系列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更好地把握住观察的重点,更好地控制相关变量,使实验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实验操作结束后,又通过“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的研讨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指导准确把握,促进学生有效建构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现代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然而,现在的有些教学中,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常常忽视教师的指导,认为教师指导多了,就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有失偏颇,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完美结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全程参与指导,只是要掌握好指导的“度”。指导并非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启发思维,适时地点拨,指导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表现为启迪和激励。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可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完善方案;在学生开展实验时,教师应全程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关键问题开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在上述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不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急”,不能学生稍有犹豫就马上脱口而出,向学生出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惟恐学生对问题理解出现偏差,不给学生思考、停顿的机会,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此种教学行为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无法建构自己的理解,对新问题更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质疑、猜想、探究、归纳,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与需要探究的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果学生还有困难,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些观点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交流,从而从学生中产生新的想法。有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信息方面的支持,比如利用一些图示、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

四、创设民主教学氛围,促进师生有效交往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构建师生的有效交往、营造民主的氛围是使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