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06 08:55: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学生物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又可以使他们志向高远,憧憬未来,应该是学生们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是学生最为恐惧和头疼的课程,本文重在解决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出现的问题。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沟通交流,发现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在谈到高中学习时,都反映高中的物理是所学科目中最难的,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感觉较难的原因主要有:初、高中物理教材研究的内容、深度及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要求不同,是学生感觉较难的客观原因;物理学习中没有斗志、毅力,不自信、心理素质差及学生的性别心理不同,是学生感觉难学的主观原因。作为物理教师对此问题如果认识不清,将直接影响学生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也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存在原因的研究,作者总结出解决方案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兴趣、有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因此可知,兴趣和很好的动机,能够很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其次,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新课改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加重了,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更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经过调查,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可以给学生亲切感,消除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

再次,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新课改下以多媒体技术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赋予传统教育以新的内涵。

认识到学习兴趣、学科情感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学生就会早日进入物理学习的正轨,主动克服物理学习的困难,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二、重视与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西方一位颇有名气的学者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美国的《九十年代的挑战》一书中指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不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应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物理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当前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师教法的探讨轻学生学法的研究的现象,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实践证明:学生学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因此,我们不仅应重视教师教法的探讨,更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研究。新课改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过程,毕竟,科学过程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活动的智力劳动过程。把科学过程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引入物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得其精髓,有所借鉴。所以,物理课程不应该把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擦去,科学家们曲折顽强而又闪烁着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过程,不能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离开了引向结果的方法过程,而只追求裸的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

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中学物理学习方法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预习、听课、做笔记、思考、作业、考试的方法等;二是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三是学生记忆的方法;四是学生运用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如等效法、联想法、类比法、化归法、外推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再如临界问题分析法、动态电路分析法等具体解题方法;五是学生选择合适学法的方法,如学生如何选择合乎自身学习特点的记忆方法、做笔记的方法等。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决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己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学生则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积极地把书本上介绍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

教师与学生都要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必然会喜欢物理并能够顺利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

三、注意性别差异,消除性别差异心理

虽然学生存在性别差异,但是要让他们都明白:每个人的大脑生理结构都是相同的,不存在思维学习上的差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女生处于劣势不是绝对的,不应盲目自卑,通过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比如,2007年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绝大多数是女生。所以,教师要多通过事例与学生交流、沟通,多给女生以充分的鼓励,树立其自信心,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让其明白“人人是可树之人”,绝不放弃与轻视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信心学好物理。

以上我们针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感觉较难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我们认为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其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当学生在物理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时,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早克服,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的过渡期。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关注教育的发展、重视学生的成长、思考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想法解决,必将取得师生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教育事业的明天也将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2007.

第2篇

当前高考主导下的课堂教学,学生课业负担重,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激烈,有部分学生由于饱尝失败而精神抑郁,失去对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则宣扬传统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学思想,在学生的意识形态中学习是毫无幸福感可言的。对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贯穿积极心理学理念,分析学生的学龄特征,从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出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思考、乐于学习的积极心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勇于战胜挫折,最终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我们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积极的自我,通过生物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对生物世界、生命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好生物的自信心,发展学生战胜挫折、勇于创新的积极心理,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特殊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在生物课堂中必须优化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借助于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和资料,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展示自我,分享成功。例如,笔者在教学“受精作用”这一内容时,给学生播放视频文件:“数亿的,其线粒体焕发出大量前进的动力,拼命向前游动,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与卵子受精的机会,虽然它们都前赴后继,但只有一个最优秀的子最终能够从数亿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完成受精,成为受精卵,再逐渐形成胚胎。”学到此,让学生感受到了“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曾经是佼佼者”,激活了学生的自信心。除了在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外,教师还要有积极的心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实践表明,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智、能、情健康发展。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互学、互谅、互助

1.正确定位师生关系

一个完整的课堂,应该有教师、学生和学习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处于主宰地位,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领跑者,是学生学习的同伴与益友,切勿一味地说教与命令,或是越俎代庖式地灌输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实践表明,教师和颜悦色的神态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自由,饱满真挚的情感让学生感觉到温暖,谦虚探寻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人格被尊重。唯有如此,学生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与教师沟通,对于自己努力探究得到的想法与结论才会积极地展示。

2.相互尊重,分工明确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合作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必须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能够尊重学生并虚心听取学生的主张和意见,将这种交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模仿,才会彼此尊重。当然,分组探究的目的还是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小组内部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这样不仅让学生习得了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精心设计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交相辉映的过程,充满了灵性与智慧,不是静态且无趣的。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倡导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其实说到“探究”,我们很多生物教师觉得“探究”就是实验,其实这个认识是有问题的。探究不仅仅是实验,还包括理论探究和知识应用。既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有效的教学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受到多方面影响,因此学情也存在复杂性。笔者认为学情分析,应该从“已知”“未知”“想知”“能知”这几个方面入手,梳理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最终能够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效果。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应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为此,我们的问题设置必须新颖有趣,要能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尤其是导入环节的问题引入。例如,在教学“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课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设置问题情境:“长江离我们很近,大家都听说过‘长江三鲜一毒’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有效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三鲜一毒”分别为刀鱼、鲥鱼、鮰鱼和河豚,感受到刀鱼、鲥鱼之所以价格不菲,原因在于其越来越少。那么为什么把“河豚”称为一毒呢?民间“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有什么科学根据呢?这是学生所不知道却又想知道的,此时可以给学生讲解“河豚毒素的来源———神经毒素”,河豚毒素的威力为何如此巨大,在于神经毒性比氰化钾的毒性要高近千倍。说到这里,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被有效激发,很自然地生成新的问题:它的作用机理到底是什么?这样,很顺利地过渡到教学的主要内容上来。

2.设置“我思故我在”的情境

好的问题情境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步入情境,融入角色,感觉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在学习枯燥的生物知识。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人流落荒岛,随身携带一袋玉米和一只鸡,请问他先吃玉米还是先吃鸡才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抛出来后,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了角色,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处理。“我思故我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更多的问题。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不妨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虽然在情境中学生有困惑、有焦虑,但笔者认为恰恰是这种轻微的焦虑和思维上的困惑让学生的心理萌生出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望,继而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3.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问题情境是“梯子”,设计一定的情境,提供学习问题,给学生一个有力的“梯子”,学生就可以自主思考问题,化解疑难,并用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教学“生长素的发现”时,可创设问题情境:“放在窗台上的植物,为什么会往窗口的方向长?”然后再引入多名科学家做的一系列实验,让学生分析。在整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只需适时、适当地加以提示和点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最后导向成功的目标,实现知识的内化,促成智慧的升华。

三、总结

第3篇

一、梯度分层教学措施

1.对例题进行梯度分层: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学生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掌握分析与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2.对作业进行梯度分层:老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实施梯度分层教学,还要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进行梯度分层。老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要是精选的,题目是难易适度,题量适中,依据各层次学生留不同层次的作业。老师可以多选一些题目,将同一类型的题目中精选合适的计算题实施改编,这样就能够达到不但巩固了学生的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显著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

二、审题能力的训练

1.说题法:原来比较陈旧的计算题教学是老师讲解得多,学生独只是机械地背与记笔记,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学生说题法指的是让学生用说话的方式来将自己对计算题的分析充分的表达出来,将题中的已知条件、隐含的条件等等都分析出来。学生说题法在进行例题的教学中是最为适用的。例题都是比较典型性、代表性、灵活性的题目。学生说题法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找出计算题中创设的物理情景和物理实际过程,这是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基础条件。而学生在说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时候,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大大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是有利的。

2.图解法:图解法指的是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将题目中的场景画出来,并且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等也画出来[1]。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教会学生将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确保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过程。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示意图的思维跨度是需要很宽广的,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有的学生自己是不会画图。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示意图的画法,将学生的思维障碍消除,这个过程老师不能完全包办代替。比较复杂一点的题目只是凭借学生头脑去思考,不管你有多么聪明,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将正确的答案想出来。草稿纸就是人的第二个头脑,将一些已知的条件或者是数据在草稿纸上写一写,不但是为了不易忘记,易于寻找方法,还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比如:在教學电学计算题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数据,题目的变量也是比较多的,应用图解法对串联还是并联进行详细的分析,标上数据,统一单位,这样解题的效果是很好的。

三、一题多解能够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在解计算题的时候其实对学生系统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是比较高,有一些学生在读完题之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这就是思维能力不足所造成的。一题多解指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应用多种的解题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它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综合思维得到显著的进步[2]。

1.发散性思维:比如,在进行密度的练习的时候。我就选用了这样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 kg酒精,使用容积是4.5 L的容器能够装下吗?我先让学生进行分析解答,结果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用求4 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进行判断。为了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的效果,我启发学生从4.5 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与4 kg的某种液体体积是4.5L,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这个思路开始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实际的练习,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不断的提升了,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神奇效果[3,4]。

2.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指的是应用物理定理之间的关系与相关的规律,并与物理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找到了一种科学、新颖的解题模式。它能解答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物理计算题,作用是积极的、重要的。

四、归纳解题心得体会提高解题的经验

第4篇

关键词:创造环境;激发兴趣;实验探究

一、引言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更倾向于研究生物的微观领域,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散、内容抽象的特点,这在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中得到了突出表现。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与其他科目相比而言,生物学具有天然的趣味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趣味教学法将各种趣味因素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一般而言,趣味教学法是把与生物学科有关的趣味知识以及生活当中的有趣事例融入教学过程,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它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

1、教学导入

要有趣教学导人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巧设悬念、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植物生命调节部分,可以设问:在反季节种植番茄、西瓜等蔬菜时,如何使它们快速成熟?怎样才能吃到无籽西瓜?等等,学生顿时就会热情高涨,情绪激昂。还可以通过选择与当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故事作为导人。

2、充分利用多媒体

高中生物学内容抽象、微观.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趣的途径视频、课件等,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有趣,实现化繁为简,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方便理解和记忆。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前卫,喜欢网络,追求时尚,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可根他们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布置一些网上作业,比如让他们搜集与书本内容相关的知识.利用动漫制作实验过程,利用网上博客、微博、论坛等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利用计算机写生物研究小论文,等等。当然要严格控制时问,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3、巧设疑问诱导兴趣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有一种使用率极高、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目的地巧设疑问,诱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求知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和精心设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白化病》一课时,笔者先讲述了一个“月亮女儿”的故事。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居民,皮肤白的吓人,头发几近透明,眼睛怕光、视力很弱,白天深居简出不敢见阳光,只有晚上才走出家门,在月光下的海滩上载歌载舞,被称之为“月亮女儿”,即白化病。然后笔者问到:“为什么岛上的人都患白化病呢?大家猜猜看。一时间,学生们议论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有少数同学直接猜中了答案,是岛上居民近亲结婚的恶果。

4、引导学自制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生物探究兴趣

教师不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同样,学生进行生物实验也不应仅仅是为了实验而实验,而应该在实验的同时既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还应该培养其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获得实验的既定的结果,完成实验过程,实现实验目标,而且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自主动手能力,积极探究学习生活中自行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参考教材中的实验器材,思考如何结合生活中常用的东西,进行替换,这个替代品具有相同的实验功能,不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得出和实验结论的论证。比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在教材中要求运用不同颜色乒乓球和小桶开展实验,但是,由于条件有限,课堂上没有乒乓球和小桶,这时学生提议可以采用彩色粉笔头代替实验器材,不仅方便、简单,而且能够有效地对生物学中抽象和微观的遗传规律进行模拟。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分离定律的本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5、用好词语提高兴趣

充满幽默诙谐的语言是最有感染力的。现代的高中生视野广阔、知识面广,很容易听出话语的弦外之音。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语言的幽默性,很容易在笑声中激发学生的思索,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教学较为枯燥的生物理论知识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样子,笔者调侃地说道:“大家知道人注射了过量胰岛素的状态是怎样吗?缺少甲状腺激素的人的表症是怎样吗?学生听了,眼睛一亮,沉思起来。笔者趁这间隙,接口说道:“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们刚才有气无力、昏昏欲睡的样子,有谁能告诉我,你是被注射了过量胰岛素还是被切除了甲状腺呢?”学生一听恍然大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一时间转变过来。这是巧用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两个词语设计的幽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另外,巧妙引用诗词歌赋俗语,也能增添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内容时,通过赏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等诗句名篇,分析生物的生长、分布、开花及生活会受到温度、光照、水分等的影响,形象生动的讲解很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进行生物探究实验的兴趣是生物课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或者借鉴优秀生物教师的教学方法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探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杨守菊等.生物课堂教学应“五味”俱全[J].中学生物教学,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