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5 15:23: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就业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工作搜寻理论;大学生就业;薪酬待遇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2003年的夏季是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到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60多万人,一年的供给增幅高达46.2%,供需矛盾产生了。2004年以后至今的数年间,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长。根据我国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2007年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预计2011年7月,将有毕业生671万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具体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到2010年分别为:145、212、280、338、413、495、559、611、630万人(数据来源:2011中国教育年鉴)。
二、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和假设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是第一位提出“搜寻”的概念的人,他的关于搜寻理论的论文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代表作。工作搜寻理论是在搜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在一定的行为假定条件之下,描述个人如何采用一套理性的决策法则。工作搜寻理论有四个假设:(1)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是完全的;(2)搜寻时间与高薪成正比;(3)失业是一种投资;(4)失业是有成本的。
三大学生工作搜寻模型的建构
(1)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根据简单的劳动力市场的模型,劳动力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相互搜寻所获得的以及交易是瞬间完成的,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和金钱,只要双方在工作环境与薪酬待遇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谈妥,则交易在瞬间就完成。(2)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水平与进行工作搜寻的时间成正相关。大学生用于工作搜寻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水平与找工作的时间成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未来工作工资水平的提高幅度递减,就是说工作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递减。(3)大学生进行工作搜寻需要成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大学生为获取就业信息,参与就业招聘等等活动是需要花费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现实成本和隐形成本、现实成本包括通讯费用、材料打印费用、交通费用以及用于应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隐形成本属于机会成本的范畴,所以这一成本比较难于统计。(4)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保留工资”。大学生在进行工作搜寻之前,已经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获得了相应的收入水平信息,因此,他们对某一行业的收入水平有一个清楚的心理价位,这就是“保留工资”。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为大学生就业行为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水平函数为:W(t),它是进行工作搜寻时间t的增函数,也就是W(t)对时间t求导数大于0,但是因为工作搜寻时间t的边际收益递减,因此,其二阶导数小于0;大学生进行工作搜寻的成本花费为:C(t),它也是进行工作搜寻时间t的增函数,C(t)对时间t求导也大于0,但是因为工作搜寻时间t的边际成本递增,因此,其二阶导数大于0。根据以上分析,大学生进行工作搜寻的工资水平和成本花费与搜寻时间t构成的函数关系便能在二维空间表现出来(图1)。
图1工作搜寻收益曲线W与成本曲线C
从图1,我们可看出工资水平W和成本花费C都是时间t的增函数,W(t)是凹函数,而C(t)是凸函数,两者随时间t的改变,而相应的调整上升幅度,W(t)的上升幅度越来越小,而C(t)上升幅度越来越大。同时,在某一个时间点,两条曲线的斜率分别在A点和B点时相等,这一时刻,工作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根据经济学上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可知,这个时候大学生会选择工作,从而停止工作搜寻,在这一时间点之前,大学生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大学生会继续进行工作搜寻,而在这一时间点之后,大学生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如果这个时候大学生仍然进行工作搜寻,那么得到的将是负收益,因此,大学生会停止找工作。
四工作搜寻模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1)大学生毕业后的失业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只要大学生用于工作搜寻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大学生就会继续的进行工作搜寻,在这期间并不是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也是在大学生所获得信息的不完全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有些大学生不愿接受不满意的工作而宁愿选择待业或者失业,是因为他们想获得更高层次的待遇和收入水平,想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获得更高报酬,而并不着眼于眼前的短期收入。这是因为,他们接受不满意的工作会获得降低的工资,而一旦找到满意的工作,相应的工资也会很好,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满意的发展前景,因而终生待遇水平会比较高。所以,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们宁愿选择一定时期的失业,并承担这一失业成本(这一成本相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来说比较低),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暂时性的自愿失业其实是一种投资行为。(2)大学生的“保留工资”较高,导致就业难。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保留工资”决定着W(t)的走向,因此,如果大学生的“保留工资”相对比较高的话,大学生找到自己所中意的工作的时间就会延长,从而导致大学生失业期延长,而出现就业难现象。根据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09年全国本科主要专业大类毕业生的月薪期待的底线是2073元,其中工学毕业生期待月薪为2162元,理学为2080元,历史学为2054元,经济学2050元,法学为2045元,医学为2027元,文学为2023元,教育学为2008元,管理学为1982元,农学为1927元。哲学大类因样本不足,没有包括在内。而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2009年的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8198元,平均一个月为1500多元,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保留工资”设定的过高,对自己的工作薪酬期望过于理想化,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进行的模型分析,我们得知有一部分大学生出现就业难问题,只是正常失业的一种显性表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大学生应降低自己的“保留工资”水平,使自己的预期薪酬符合时代的步伐,不能定的太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地的工资水平来设定合理的“保留工资”;第二,高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多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引进人才招聘会到校园,以及帮助大学生进行网络招聘等等节省大学生资金与时间的活动;第三,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增大处罚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禁止用人单位在的招聘信息中出现的一些模糊性语言以及不确定性的信息等。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2]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一、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不合理
首先,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着性别歧视。大部分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普遍认为男生无论在体力、能力、精力、创造和实践能力方面都要优于女生。因此,很多招聘单位明确说明“只要男生”或者“男生优先”等。其次,贫困女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她们思想单纯,胆怯内向,不善表达,更多地表现出自卑。这种自卑心理更加加剧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窘境。再者,用人单位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愿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大多数企业认为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女大学生经验不足且很快面临结婚、生育等现实问题。这样就会增加女性劳动力资源成本,用人单位从企业效益角度考虑,不愿意招收女性。
2.高校在贫困生帮扶工作中职能的缺失
高等院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园地,大学生又是高校的一个主体部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高校在帮贫助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合理。很多高校仅凭新生入学时由家庭所在地的有关部门开具的列有家庭人口、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证明,而很少进行实地考察,致使一些确实贫困的学生因无法开具证明失去了受资助的机会。贫困女大学生往往因自卑和虚荣心理,明知家庭经济困难,却因不愿被别人知晓而放弃求助,这样也就严重影响了学校对她们的帮扶力度。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助学体系不完善。高校在多方面给予了贫困大学生许多帮助,但却没有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措施。高校贫困生总数迅速增长,而贫困生助学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奖学金、贷款比例有限,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奖学金制度的不完善,如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贫困生获奖比例不高,勤工助学岗位缺乏、贫困生贷不到款等,影响了贫困女大学生的脱贫和发展。
3.学生自身存在的制约因素
第一,自身综合素质偏低。随着高校办学的社会化和自主化,一些不良的校风学风滋长了贫困女大学生的金钱至上观和消费奢侈观,使其深受攀比心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等不良风气的腐蚀,制约着自身的健康成长。有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贫困女大学生,因为自卑,不愿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对社会持极端观点。导致了自卑孤僻、抑郁焦虑、自我封闭等心理障碍的产生,部分女大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她们的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第二,就业竞争力普遍缺乏。贫困女大学生因为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在评奖评优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雇主们看重的是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即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而贫困女大学生在这些方面都不占优势,这无疑会影响到用人单位的选择。
第三,自身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多数贫困女大学生认为父母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大学,甚至为此整个家庭债台高筑,因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毕业后就业来解决家庭中的一切问题。这样,贫困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就不得不把薪水高、工作环境稳定等作为就业的首要因素。因此,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原因。
二、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要充分认识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中国长期以来受“重男轻女”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如果因为女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甚至不能就业,其给父母的回报也就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回报国家、社会了。那么“女子读书无用”的思想势必会在广大农村和农民中重新抬头。一旦“男女平等”的思想不能被广大农民阶层所接受,那将是我们社会文明的倒退。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个别的家庭,更是关系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大批高学历的女性参与工作,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高素质、高学历的女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积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程度、对加快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政府宏观调控,完善资助和监督体制,保障贫困女大学生学而无忧,学有所成
首先,政府方面:(1)应将贫困学生(包括贫困女大学生)资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设立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只对贫困大学生)等专项资助基金。同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建立健全已有的助学体系,确保资助经费和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实。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等等。(2)要完善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奖助学金政策。(3)政府有必要从女性的生理特征出发,制定和完善劳动人事制度,通过立法和监督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对拒不录用女大学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录取男女比例不协调的单位,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
其次,学校方面:应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如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基金等。同时还应积极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有效机制。要端正办学思想,严格控制办学成本,规范收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再次,社会也应关注贫困大学生,企业和个人都可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如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奖、助学金等。
(三)高校要注重对贫困女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
我国目前的资助工作大多侧重经济扶贫,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却关注较少。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实行贫困女大学生的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政策:一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一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做到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并重,有效解决贫困生问题。对高校贫困学生要倾注更多温暖的人性关爱,帮助她们树立远大目标,找回自信。
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她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她们打破传统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等传统思想的禁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变,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求就业观随之改变。不断从思想上引导她们坦然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把视野放宽、眼光放远,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自身弱势,一些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自卑感强,她们不愿申请困难补助和接受别人的善意帮助,甚至自暴自弃,消极对待人生,严重影响其人格发展。所以,在帮助她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要关注她们的心理状况,帮助她们心理“脱贫”,增强自信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她们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要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她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多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贫困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政府和学校积极搭建女大学生就业平台,提供专项就业优惠政策,为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广开渠道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政府和学校要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多方支持,如举办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女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建立各种校企合作的行业协会等,积极为女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学校还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引导鼓励大学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在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贫困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帮助和建议,为实现女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保障。
(五)调整就业心态,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靠外界的资助,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身努力。在目前国内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贫困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真地设计好自己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和积极到基层就业的就业观。
高尔基曾说过:“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高校贫困女大学生要正视现实、重视自身的目标与理想,决不因一时的贫困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贫困女大学生应正确对待贫困处境,摆脱自卑、畏缩的消极心理,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生存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就业的压力。
高校贫困女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对这一特殊群体,只要国家和政府重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扶持,加上她们通过自身努力,相信就会有更多贫困女大学生能够走出就业的困境,顺利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对策
1.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
首先,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上趋于现实化、功利化,对所在城市、薪水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要求较高,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缺乏主见的同时眼高手低,在择业中常常出现感性与现实间的偏差,这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由于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致使用人单位选择性增多,随之要求普遍提高,毕业生间的竞争加剧。据调查表明,当前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越来越注重对毕业生成绩、个人素质以及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选拔,除个别紧缺专业外,几乎都是百里挑一、优中选优,这也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传统思维观念与当前形势不符
近年来,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灵活就业和创业者不断增多,这更加丰富了以往的就业模式。但是,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把就业的目光还仅仅局限于一些国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上,认为只有“端上铁饭碗”才能算就业,把就业的观念仍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上,不能接受风险就业,追求保险就业。
2.2多数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且缺少职业规划
大学生处于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转型时期,他们往往对社会表现出较强的热情与新奇,但同时却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与职业规划,而且多数大学生不能摆正自己的合理位置,期望值过高,片面追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所在地等因素。在这种状态下,毕业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和功利化,而很少真正考虑到自己的能力范围、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以及内在潜力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但一片渺茫”。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必定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人生定位。
2.3毕业生自身实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明显
当前由于社会发展迅猛,致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且越来越重视人才自身的素质、学习以及适应能力。但对于我国现阶段多数毕业生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致使他们对此信心不足,往往会出现心理素质差、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以及缺乏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等问题。这种要求与实力的差距,导致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4就业过程中不诚信现象经常发生
有报道称,在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80多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竟有十多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二十多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另外,一些学生在签约后屡屡违约,也成为当今大学毕业生不诚信的主要标志之一。
上述现象之所以在多处大量发生,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社会大环境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不诚信。其次,学校诚信教育的淡薄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缺乏。再次,用人单位的高要求迫使部分学生“不诚信”。
因此,高校对于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使"诚信"观念深入学生大脑,变成他们的自觉意识和品质。
2.5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存在误区
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首先,过分强调工作经验。多数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及时创造效益,在招聘过程中常常打出必须具备2年至5年不等的工作经验要求,致使缺乏工作经验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弊端之一,但多数用人单位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可塑性,其实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多数大学生便能胜任工作;其次,部分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多数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愿意招聘男性为其工作,认为女性员工在日后的各项事宜多有不便,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再次,多数用人单位过分关注应聘者学历。多数单位错误认为,学历越高,能力越强,这不仅给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提高了门槛,还会造成部分人才浪费,致使不能各尽其能。
3.有效应对大学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3.1更新就业心态和传统理念
(1)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市场状态的条件下,转变传统就业模式,结合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利好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新兴就业理念,树立就业成功者典范,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大学生利用自身智慧和优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此带动部分大学生就业。
(2)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根据不同时期的就业市场需求和变化,及时作出心态调整,在着重培养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扬长避短,从而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决策去面对就业,在心里上做到提前就业。
3.2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加竞争实力
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着重培养自身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养成,只有通过自身培养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在就业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论文大全。论文大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仅凭一纸文凭就能轻松就业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更加注重自身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选拔,当代大学生必须从个人实际能力入手,注重自我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养成,通过自我检查、自我教育、自我总结和自我改造逐步达到自我完善,从而适应市场需求。
3.3高校要因市场需求而不断调整
高校要因市场需求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现在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首先,说明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从数量上已过于饱和,市场容纳不下,自然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其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学生所学知识过于陈旧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一些高校不要在一味追求规模上宏大的同时却忽视了与市场的完全对接,更应在学生质量、专业设置、诚信教育以及所学文化知识的更新速度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就业形势。
3.4完善就业指导机制和思路
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既要领进门,又要送出门”。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机制,指派专职部门和专职老师负责指导,要针对自身学生特点制定相应指导方案,不要把就业指导单纯看成是几天或者几十天就能完成的事,要从新生入学初期便开始对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必备的求职技能和相关知识,从而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竞争水平。
4结束语
随着大批毕业生的陆续涌入社会,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妥善安置大学生使其能够各尽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大全。我认为,只有通过社会各部门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当前就业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缓解和改善,才能让众多大学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玲.诚信缺失,就业市场谁受伤.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2003,04.
[2]杜德省.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5,2.
[3]蒋旭平.浅议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6.
[4]李世广.大学生就业指南[M].广州:华龄出版社,2004,(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当前2013年来说随着各地春季招聘的陆续开始,大学生就业有一次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日前,调查显示,2013年应届毕业生已经签约的人数不足三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平台正在取代传统的招聘会,成为应届生投递简历的最重要的渠道。求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底,仅有27.5%的毕业生在秋季招聘中受到了企业的offer,超过7城的人尚未被任何单位录用,签约率不足三成,在秋季招聘中,有36.1%的应届生因为准备考研、出国深造等原因,尚未参加过求职行为。随着考研成绩及录取工作的完成,这部分应届生里还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加入到春季求职大军中,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毕业等于失业”的恐慌则像一把利剑,时刻悬在应届毕业生的头上。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也即将面对就业的考验,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
2.2 大学毕业生误区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态度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
2.3 高校的误区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3.1 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择优录用。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3.2 大学生自身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事而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
3.3 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3.4 社会等其他方面对策
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最后加强宣传,切实改变大学生择业观。通过全社会的宣传力量,引导毕业生脚踏实地,先从最基层做起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有志向的年轻人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不仅是关系大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也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都应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劲宝.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高校探索,2007.
[2]中国大学生就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010.
[3]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
[4]徐平福.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南.2010.1.
[5]程克坚.信息不对称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2009.10.
[6]周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2007.03.
[7]董笑.大学生就业之我见。2009.11.
论文摘要:为了能够提出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深入地分析了韩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分析了STW理论基础,研究了该理论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对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韩国大学生;启示;高职生;
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地阻碍了韩国大学生的就业,经济危机使得本不景气的韩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就遭受了打击,韩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地降低。韩国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到了2010年,经济危机开始慢慢消退,全球的经济状况开始趋于缓和,但是全球固有的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在全球经济相关的问题上还具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韩国大学生毕业的就业仍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为了能够企业的正常运作,大部分企业纷纷地降低劳动力成本,因此一些对学历要求不高的岗位,就聘任专科大学毕业生,从而使本科学历不得以考研,来逃避就业。其次,就业的不公平现象加剧,人才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岗位不断地减少,因此韩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层次,一些岗位只招研究生,同样对大学生也是一个冲击。最后,韩国的传统是女性要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因此女性的精力要比男性少,许多企业优先选择男大学生,从使女大学生的就业更难。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韩国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得到有利地解决,韩国处理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对我国高职院校有很大的启示,为我国高职院校有效地处理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一、STW理论基础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西方学者提出了从学校到工作的理论,即STW就业理论。STW稳定是针对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过程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STW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就业通常情况下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大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后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第二阶段是大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后进入劳动力市场谋求职业。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韩国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市场岗位明显不一致,韩国的就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大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从而使韩国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下降,从而致使了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
为了能够应对后经济危机时代韩国大学生综合能力不断降低的缺陷,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高校会依据STW理论对韩国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增加大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机会,从而使韩国大学生在就业难的环境下实现顺利就业。
依据STW理论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以下几种服务:
(一)后经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待遇相对较抵,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前途也一片渺茫,依据STW理论企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使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优越感,并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采取积极地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晋升的机会。
(二)后经济危机时代,企业对招聘的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应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目前韩国大学生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实践环节少之又少,不利于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和企业实际操作相关的实践课程。高等学校要根据大学生专业就业去向,不断地调整课程计划,依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来进行课程设置。
(三)后经济危机时代,就业对韩国大学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机会,积极地为大学生提供机会获取各行各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从使学生在就业中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得成功。
(四)后经济危机时代,高等学校应该关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并且将其体现在正规教学和课外教学之中,同时,在教学环节上增设职业规划课程,通过将职业规划知识传授给大学生的同时,提高大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把握自身的就业意向,从而为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困境中为实现顺利就业做准备。高等学校也应该积极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机会,比如,各种规模的招聘会。另外,高等学校应该建立一个集家庭、高校和社会于一体的就业网络,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机会。
二、韩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对我国高职院校就业难成因的启示
后经济危机时代,导致韩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非常复杂,依据STW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结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从韩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上可以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成因提供参考。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低靡,我国企业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变,尽管经济危机已经渐渐地恢复,但是后经济危机时代,危机仍然四伏,还有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需要应对,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地阻碍我国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高职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仍然存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裁员的措施仍然存在,从而人才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的趋势不够明显,韩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在后经济危机时代,韩国大学生的失业现象也相当严重。除了以上原因以后,导致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人口增多使得我国的成年劳动力不断攀升,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有大量的成年人涌入人才市场,这样就使得韩国的社会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就业需求和人才市场人才需求的不平衡,使得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更为严重,人口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无法在就短的时间里完成。
(二)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企业的对人才的供求关系正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但是,高职学生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这样每年毕业的高职学生的人数也不断地增加,从而打破了人才市场供求平衡的状态,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加剧,失业现象普遍增多。另外,扩招使得一部分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具有高职学生应有的水平,综合能力较差。大部分高职学生不具备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探索的能力,仅仅有一个大学生文凭,但是在能力上却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高职学生在入学时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没有结合自己特长来选择专业,主要选择那些热门的专业,这样,高职学生的潜能无法获得极大地释放,高职学生缺乏较好的专业能力,另外,由于在热门专业上,高职学生的人数较多,竞争激烈,导致了我国高职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也是引起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在人才市场中不仅存在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企业不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问题,这说明高等教育的结构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不符合。很多高职院学校只是追求综合性,增加了许多专业,但是在增加专业的同时却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因此,这些新设的专业缺乏特色,导致了专业结构不合理,从而是新设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优势。同时对于原有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导致了人才失衡。
(四)企业招聘和学历层次也是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根据韩国统计办公室和央行的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上半年,韩国大学学历就业率为39%,比1999年提高了14%。女性高学历就业率比十年前同期提高了34%,男性高学历就业者比提高了42%;从收入水平上,高学历的员工在企业所获得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低学历的员工,这样也导致了韩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中,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制定了许多条件,比如,非名牌大学不要,非研究生不要。从而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不能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被这些条件阻挡在企业门外。后经济危机时代,随着经济状况趋于缓和,企业开始有了招聘人才的计划,但是,在企业招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节约成本,减少培训时间,企业总是想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而不愿意招聘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另外我国高职学生的毕业时间比较集中,通常在每年的2月份全国的大学生都会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这样,就导致了人才市场的饱和,而我国的企业招聘不集中,是根据需要不定期的进行。这个时间差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进入了失业者的行列。从就业情况来看,高职学毕业生的毕业学校办学条件越好,声誉越高,就业的机会也就越多。
三、后经济危机时代韩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后危机时代,韩国提出了有效地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策略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在应对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提出了非常价值的依据。我国高职院校也应该从中获得相应的启示。
(一)转变就业观念。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对高职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高职学生能够掌握就业形势,了解人才市场的用人机制,从而及时地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通过就业指导使高职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渠道,转变就业思路,从而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优惠的就业政策,从而可以解决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就业难的困境中,高职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不断地加强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调整就业的预期,实现顺利地就业。
(二)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我国高职学生在就业难的困境中求职,肯定会遇到被拒绝的情况,或者面临着选择,比如,爱好和收入、家庭和本身等,这样就会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有许多困惑,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必须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从而能够及时地调整情绪,进行正确的判断,而且就业心态的好与坏也是企业所在看中的,因此,良好的心态是高职学生能够在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三)鼓励高职学生创业,为了能够使高职学生摆脱就业难的境地,政府部门提出了一些鼓励高职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每年我国政府都会可以设置创业团体提供资金上的资助,从而能够有效地挖掘大批的优秀创业团队,能够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高职学生,从而使高职学生创业者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另外政府和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采取一切措施,在不同地区开展一些大规模的招聘会,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机会。
(四)就业难使得一些高职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处于失业状态,政府部分应该成立机构,专门负责对该部分学生进行实际情况的了解,有效地分析这部分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并且结合这部分高职学生的专业和特点,给予他们培训,从而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应该及时地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通过实习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使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为正式工作提供了支持。另外,还应该提高高职学生毕业生的应聘技巧,在简历的设计、面试过程中的穿着、交流等进行指导。通过指导,使高职学生能够学会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不同求职方法,使自己的特长能够引起企业的关注,顺利实现就业。
(五)高职院校应该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用人动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从而能够保证教学和市场发展一致,使高职学生能够保持有利的竞争优势。通过高校的教学改革,使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高等学校还应该建立实践基地,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实际,转变纸上谈兵的状况,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信。高职院校应该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工作上下工夫,不仅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还要培训高职学生能够诚实守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论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和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展开分析,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基于就业导向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专业调整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就业;教学改革;专业结构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产业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颁布实施以后,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僵化的就业体制、解决劳动低效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综合考虑就业环境、就业体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从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则并不乐观。从2008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23.3%[1]。虽然增速较快,但从总体比例上来看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40%以上的标准。从人才供需现状来看,高校毕业生供给量的不断增加和市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之间还存在矛盾,导致社会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从2007年开始逐年递增,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来看,不同学科专业、不同院校和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差别较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毕业生不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因高校扩招所引起的人力资源供给数量增长过快,同时和国内就业市场岗位供给不足、市场机制落后等因素也有关系。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得最根本原因。首先,高校的连年扩招是造成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直接原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人才输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从而激化了高校毕业生的总量矛盾。其次,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市场就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实践表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衰退将会引发事业率增长和就业乏力[2]。而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得另外一方面原因。最后,高校学科专业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差异的重要原因。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应充分参考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相契合,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根源[3]。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专业调整对策
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主要是指在进行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充分参考职业岗位对人才的专业要求,使高校输出的人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服务就业市场职位和岗位的要求,实现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与就业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在增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上岗就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很快融入职业环境,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4]。实践教学是推动高校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对接的重要手段,基于就业导向实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应从高校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考核、教学师资队伍以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综合展开。基于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专业调整具体实施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就业导向推动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应结合市场就业需求开设相关实践教学课程,将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实践教学的主线,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的技术含量和注重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高校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树立高校就业导向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专业教学内容应具有动态性,紧跟市场岗位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应突出技术应用和能力教学,坚持就业导向,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通过改革创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就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三)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践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和专业调整的中坚力量,在高校人才和社会就业市场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高校应综合应用教师走出去和人才引进来政策,构建和培养一批结构合理、实践操作技能过硬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形成有利的人力支撑。
(四)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基于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应坚持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训相结合,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校外实训“岗位化”和“顶岗实习”等具体制度加强对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产学合作是实践教学中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创新思维,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就业质量视域下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及其审视———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34所院校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88-93.
[2]冯成志.从象牙塔到人才市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实证研究———基于在广东就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3(6):111-116.
[3]黄金来.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专业设置改革[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6-119.
【论文摘要】全面系统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也关系着每个毕业生的职业前途,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性措施。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大学生本人也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提升就业能力的必要,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环境,努力解决好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结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社会公平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透明社会竞争中无法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能否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合格大学毕业生是检验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同时,大学生顺利就业也是维护社会和谐,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标志,是一项联系千家万户福祉的大事。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结构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力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业能力体现了职业特性、个体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用人取向的有机统一。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尽管就业能力的定义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
就业能力是由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结构。美国的SCANS(1991)报告认为,就业能力包括36项能力,并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基础方面和工作胜任力。其中基础方面包括基本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体特质三个部分;工作胜任力包括资源、人际交往、信息、系统和技术等五个部分。荷兰心理学家海吉德等认为就业能力为“通过运用胜任力不断地实现、获得或创造工作”,包括五个主要维度:职业专门知识和个人的灵活性(适应性)等。近年来,我们在对我国大学生个人特点、就业市场状况、用人单位需要等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明晰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各个要件,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可靠的方案。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高低是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的本质原因。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职业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很多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培训,不但增加了企业了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限制了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具体表现为:
第一,职业认知度和认同度不高:职业认同是个人在整合有关自我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职业志向和愿望,是对个人未来职业的自我定义。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有的大学生盲目跟风,不能根据身的特点进行择业,还有的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目前,社会、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在观念上还停留在以前计划经济的时代,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不能认同,认为大学毕业就应当马上就业,接受不了大学生失业的现实等等。这些势必会使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二,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大学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够熟练的运用他们指导实践,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大学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的需要,大学生的赖以生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满足岗位的需要。
第三,社会资本对于个人成功求职和未来职业的成功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是个人实现职业志向的关键要素。社会资本是个人在社会网络建立起来的信誉,是在社会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些能力和个性品质。个人获得信息、赢得资源以及在职业生涯中得到帮助的多寡,对一个人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长期形成的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严重影响其在组织和社会中的发展。
第四,个人适应能力是指个人在工作和组织之间进性灵活的转移,以适应内在和外在劳动力市场各种改变的能力。一个人对事物及事件的观点、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对学习的态度及对自我内外环境改善的能力都将在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工作中产生重要影响。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接受教育年龄小,大多数都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抗压能力不强,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强。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要,是出现“有业无人就,有人无业就”的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打破结构性失业的壁垒,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摆在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很多,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都有责任,高校作为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更是负有直接和主要的责任。2008年金融风暴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很多毕业生无法再激烈的市场中谋取生存空间,不得不降低择业标准和职业期望,对国家的人力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虽然经济复苏后这种影响日渐远去,但是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却日益加剧,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制订和落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专业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要分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纳入整个大学生的教学体系,并且从入学开始就作为必修课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始终。课程安排密切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相联系,按照学校的专业设置,专门制定各专业行业领域中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要求学生按照具体的岗位变迁顺序制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分专业、分行业、分岗位的手把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职业对个人就业能力的具体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增加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操作性。 转贴于 第二,充分发挥学校团学组织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机会是通过各类校园社团组织的活动进行的,是大学课程体系之外的必要补充。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团队配合能力。例如通过“暑假三下乡”、新农村调查、企业参观、寒假实习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积累学生的社会资本,为其走上社会铺垫平台。同时,学校相关部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及地市举办的各类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也通过活动带动其他同学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在大学生涯的初期制定自己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能有侧重的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和见习基地,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实习和见习基地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前的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训练,增强工作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和社会工作需要的差距,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心态,找到自己进入社会合理的行业目标和岗位目标,避免盲目自信和悲观失望。从实习实训中找到自身的优缺点,尽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市场岗位需求相匹配,减少进入社会的障碍和壁垒,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创业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今年来大力提倡和发展的项目之一,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社会交往能力,都会在建立公司或者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过程中得到磨练和提高。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创业可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可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为背景的投资。大学生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储备,可是要想创业成功,社会资本的积累往往是占重要地位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创业难于普通就业,创业者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比一般的就业者要高,换句话说,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就是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1]。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2]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3]。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4]。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6]。
1.3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7]。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8]。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9]。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10]。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11]。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12]。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13]。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14]。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入、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15]。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16]。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17]。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18]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19]。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入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20]。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还包括政府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盲目就业。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9,(03).
[3]曹殊.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人才,2002,(05).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C].北师大北京社科联.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138.
[5]于伟,郭庆童.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C].安国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7-324.
[6]李宏,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CHINALABOR,2009,(02).
[7]罗开礼.西南农业大学创建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就业工作成效显著[J].科学咨询,2004,(10).
[8]杨静,张庆亮.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
[9]黄洽宾.在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9).
[10][13]季荣臣.大学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原则和方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11]余彬,潘烈.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12]苏静.就业信息筛选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以湖南省三所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09,(01).
[14]韩伟平,王凤岭,徐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 13,(4),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6A35.
[15]余菜花,赵耀,袁勤俭.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本文系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课题“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77.和致公党江苏省委2008年A类课题“我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16]李晓静.求职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11).
[17]李权.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