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0 17:35: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揠苗助长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第1篇

我工作室的每个成员在语文教学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有的甚至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教学风格。我的宗旨和做法是“五子登科”,即“结对子、搭台子、给梯子、树样子、摘果子”,大力推动他们走上名师之路。为此,我邀请省内外特级教师,策划了成员与名师同课异构的活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相信,与名师同台教学对工作室成员的精神感召力是不可估量的。

同课异构活动第一站到的就是隆亭实小,邀请的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建英,工作室安排施萍一与吴建英校长同课异构《如梦令》。正如施萍一自己所感受到的,她的课与吴建英校长的课一比较,课堂逼仄、不自由、不大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形不成气场。按照我工作室的惯例,每次上完课都要花几个小时来评课,我称之为“课堂CT”。大家对施萍一的课展开了全方位的“诊断”,提出了许多建议。

她后来受邀去区内的云林实小送教这一课,汲取了评课中的好建议,有了很大改进。两周后,她向我提交了《辩课》一文,对自己在同课异构过程中的不畅、不足进行了深度的自我剖析与案例研究,并结合送教,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理念转变、具体策略等方面提炼出了自己这一课教学的所思所得。课上得不算出彩,但课堂外她的勤奋与钻研劲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她的课上得一次比一次成熟,《珍珠鸟》、《揠苗助长》……每一课都不乏精彩的教学细节。2013年,施萍一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获特等奖,并受邀在颁奖活动中进行教学展示,得到了专家与同行的一致好评;2015年,施萍一在第十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她执教的《揠苗助长》一课还受邀到淮安、常熟、宝应等地进行送教。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找到一条突破旧我束缚、获得新经验的最佳路径――公开教学,每一次公开教学都是一个典型课例,都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剖析和深度省思。”的确,虽然公开课一度为人所诟病,但它仍然不失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教师对公开课这个教学“特例”能否自觉地开展研究与反思。施萍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近两年,我与工作室成员经常参与她的公开教学研讨与评课。教研中,看到她对“语文教学要带给儿童生长的力量”这一理念的思考与践行逐步清晰、敞亮;交谈中,得知她为上好一堂课,为使教学愈来愈有底气,经常会深入研读文本、文学评论等;每节课后,读到她富有思考、主题聚焦的教学设计以及论文……不禁为她欣欣然的生长态势感到欣喜。

成尚荣先生曾在报告中讲过,教师成长的第一动力是追求,第一品质是反思,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这似乎可以在施萍一身上看到一些影子。这三者之中,使她能在短短三年里迅速成长起来的内生原因,恐怕就是她善于反思实践。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认为,反思实践者是行动者,擅长在行动中反思:与情境反思对话―重新框定问题―行动中新的发现―新的行动中反思。这套从反思到实践再到反思的逻辑思维,在施萍一的《水滴集》中略见一斑。

第2篇

一、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构建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基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应以学生“学”的需要为出发点。

基于此,我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并整理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困惑,发现学生很容易体悟到作者对“绿”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但是对作者的行为却有诸多不解,例如:“为什么喜爱常春藤却又囚禁它?”“为什么发现自己的过失后仍‘不放走它’?”“如果不是因为要离开,作者会‘开释’常春藤吗?”“作者对‘绿’的行为到底是不是爱?”可见,学生对作者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深感困惑。于是我临时将教学重点进行了调整,由以往对“绿”的精神歌颂,转向人性的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作者情感、性灵进行一次深度体悟。

二、以学生自由和谐发展为过程,实现生态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可见,教育应顺着学生内在的发展规律,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让他们快乐自主地发芽、开花、结果。要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态课堂,就必须改变教师强行灌输的揠苗助长状态,也要避免学生自由随意的杂乱无序状态,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师生的平等对话、生生互助合作、教师的点拨引领,让课堂在尊重、唤醒、激励的生态氛围中,实现学生的发展。

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疑惑,我引导大家就“作者爱‘绿’与否”进行了探讨,学生在深入揣摩文本后,分为两种观点。

第一类认为作者“爱绿”。学生从文字中找到了有力的证据:如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潮湿、闷热、破旧的小屋,小屋的简陋恰恰衬托着“我”对“绿”的爱;如使用“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的排比强烈抒发爱与欢喜;如使用“把我的心等焦了”“急不暇择”“视同至宝”“揠苗助长”等颇为热烈的词语尽情抒发爱意;如运用“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之句来类比自己喜爱的浓烈情感……

学生对文字有一些感悟,但是却容易浮于“衬托”“排比”等概念化的解读。此时,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感性意识,并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使学生增强对文字的敏锐力与鉴赏力。于是,我挑选了两个句子进行深入品读。首先,我用替换法将“涸辙的鱼”替换成“如同鱼儿盼着水”,让学生回归庄子的典故,理解干涸车辙中的鱼急待“斗升之水”的对生存渴望,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渴望、期盼,从而领悟作者视“绿”如自己生命一般的爱的迫切。接着我采用联想法引导学生品读“绿叶与我对语”,学生通过回忆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之句领会“我知自然,自然知我”的和谐所带来的精神的享受与愉悦,领会我与绿互为知己的幸福与欣喜。很快,学生举一反三,回忆起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词。这一环节,提升了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链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

第二类观点是否定作者所谓的“爱”。学生一方面从作者内心刻画中读到了爱的异化,如“自私的念头”“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一方面从作者的行为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分裂,如当“我”看到绿藤“好像病了的孩子”,内心已经有所省悟,“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立即改正自己的错误,“仍旧不放走它”,直到匆忙离开北平南归的时候,“我”这才“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当学生对爱的异化与内心的分裂产生困惑时,教师需要扣住文中时间变化与心理言行变化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心理与行为之间发生的矛盾。在学生讨论后得出启示:人性是复杂的,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人性的完善是需要不断反思的,正如作者当时可能并没意识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直到一年后写文章时才在自我反省与批判中审视清楚的。

在这一环节里,通过学生思考发言及生生之间的论辩,实现了课堂对学生“自我体验”的尊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实现了学生对文字感悟力的增强、文化品位的提升、思维能力的锻炼。课堂顺其天性,和谐发展,呈现自然的生态化特点。

三、以学生的生命提升为宗旨,创造生命课堂

生命课堂旨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价值,让学生在合作、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展示生命智慧,体验内在的人格成长。

我先展示德国作家歌德的小诗:“我看到荫处/小花一棵/好像是明星/又像明眸/我想采下它/它婉言道/难道采下我/让我枯掉?”接着请学生予以点评,并谈谈《 囚绿记 》与此诗带给他们人性方面的启示。

学生讨论后,分析出小诗里出现了两种欲望的挣扎:一方面诗人爱小花,想采下它;但是另一方面诗人也意识到小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它有自己的生命尊严及生存的权力,它会向“我”发出质问,这其实也是诗人对自己的质问,是诗人对自己灵魂的反省。

通过这一拓展,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这种人性的矛盾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为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可能会面临内心善与恶的挣扎。这时候,我们必须多一些反省,多一些理性。懂得尊重不同生存者的权力,认识生命的尊严,健全自己的人格。“我们是什么”将决定“我们做什么”,把这个人生的信条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至此,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已不仅是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升,而且是生命个体在人格意义上的完善,课堂实现了学生生命的发展。

第3篇

1.师资水平方面

所调查的教师中学历不同,社会阅历教学观念大不相同,他们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情意等三个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人不熟悉古筝门派分类和我国古筝各派别的独到技艺,对古筝发展缺乏了解,多混沌式教学;对很多古筝演奏技艺和古筝基础知识缺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整合的教学能力;知识面较窄,不能把古筝知识和音乐其他相关知识交融,不注意音乐之间交叉关联的特性,如固定 、首调音高概念的养成,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责任心不够,课前准备不够课后缺少教学反思。

2.学校办学方面

教学过程大多数是集体教学,没有因材施教,课堂上课人数多老师照顾不到;教学方式变革相对滞后,没有运用新科技和其他多媒体手段,学生缺乏听觉的训练,没有养成对美音的基本评价标准;培训途径单一,只有学校课堂式教育,教学模式固定不发散,缺少音乐实践活动。

3.学习内容角度

商业模式过于浓重,盈利性、目标性太强,过分追求考级、琴艺程度,导致古筝教材的难易程度跨度大,甚至不能衔接,起到了揠苗助长的作用;市面上各种琴学书刊众多,缺少从始自终系统的教程顺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琴者的选择。

4.社会要求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对人才层次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音乐教育已越来越多的走入人们的生活,已有的音乐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已需要相应调整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尤其在2011年新课标正式颁布后,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的新变化更可以为音乐社会教育提供主要方向,这也提醒广大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要相应转变,也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要求教师不仅要发展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职业品质,还要具备多元的知识含量和完善的能力素养。

完善古筝社会大众教育

本调查对于社会上商业化非专业古筝艺术学校的运营和古筝教师的讲授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具体如下:

1.多元的知识结构

新形势下教师首先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对于古筝教师而言,其专业知识结构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1)古筝发展演变史和全国各大筝派,并了解他们的独特演奏技艺;2)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知识;3)相关音乐知识,如音乐理论、视唱等相关学科知识;4)其他姊妹学科知识,如历史、地理、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5)熟悉当今国家对于音乐课程的标准方向;6)对于一些经典作品相关创作背景,承传发展的知识。教师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多阅读全国音乐核心刊物的专业性知识,学习人文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还应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以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现代的古筝乃至音乐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还要学习教育哲学、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这样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对古筝教师的要求。

2.过硬的专业能力

1)教师自身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如具有良好表达沟通能力,以应对不同阶层、不同阅历、不同专业程度的社会大众群体;2)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示范、教学评价、教学比较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3)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等;4)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现代器乐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时间和周围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来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适当对新的教育思想、方法、观念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也正是艺术教育工作更具有创造性和内在性的独特魅力。在发现、反思、总结的过程之,可以将此过程转化为文字与全国的艺术教师共同交流,并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5)较强的教学能力在社会化古筝教育中也占有很重要位置,古筝教师应在教学过正中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并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由“学习”转为“会学”。引导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达到音乐知识之间的融合,各姊妹学科之间的触类旁通。这样无论是学生的专业基本功的掌握还是参加各种比赛竞赛的能力都会得到巩固和提高。

总结

第4篇

小学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随着教育和学习活动的进行,小学生的心理特别是认知和个性的特点也逐渐发展变化,且发展过程出现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年龄阶段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思期,在这一阶段小学儿童的概念思维能力呈现出深刻化、丰富化和系统化的特点,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都逐渐发展起来。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很多。

儿童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准确地了解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正确地认识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儿童不是小大人,不是身体较小的成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深入地了解儿童,深刻地理解儿童,才能有效地教育儿童。首先,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面对这一崭新的世界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引发出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柏拉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之母;了解了儿童的好奇心,就掌握儿童教育的门径。另外,由于好奇而产生难以抑制的冲动使其喜欢与外界事物接触,而这种接触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发展

了他们的能力,使他们逐渐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最后,他们都会主动摸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方式,个体最初学会的种种本领,大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正因为儿童喜好模仿,所以他们容易接受教育,可塑性很大。

儿童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教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设置“富于弹性的课程”。即一方面多设一些课程,以适应儿童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另一方面同一课程的内容也可深浅不一,儿童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因材施教,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去活动,如同欧美的艺术教育那样,“爱护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自由”、“注重儿童的创作”,由此而引发儿童的兴趣,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发挥而国民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则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要标志。儿童本来就有一种创造欲,我们只要善于诱导启发,可以事半而功倍。

第5篇

可是,在语文教学中,十有八九的教师认为习作教学成了他们的拦路虎。不知怎样才上学生会写习作,写好习作。每完成一个单元的习作,就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但接下来的批阅又成了一座大山,直到下次习作才能彻底摧毁它。最后的评讲还是解决不了“心头之恨”。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当然没有谁乐意承担这“如狼似虎”的语文教学了。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已长达20余年,和习作早已打成一片。在教学中,同样遇到了困惑:如何克服学生习作的畏惧感?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我发现有以下几点原因制约着习作教学的“难”:

1未认清各学段目标,人为拔高难度

《课标》指出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第三学段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年级末写一段完整的话,在二年级时不会写的字还不能用拼音代替。孩子入学年龄6岁左右,习惯了平常的口语交流,一下子转化为书面交流,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身处农村的孩子更难)。而《课标》中还指出,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多认少写。俗话说,没学爬就学飞,这样的速成又有多少学生能达到呢?到了二年级,学生测评中得满分的就越来越少了,因为写话总不能让老师满意。习作,给一入学的孩子来了个下马威。第二段学段主要进行片段练习。可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要有事情的起因,具体的经过,文末还得有感受。这几点都做到了很不容易。如果只要把精髓部分,即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了,又何愁开头和结尾了,可要求才习作起步的孩子面面俱到,类似于《揠苗助长》,难怪常常老师抱怨学生不会写文章。到了高年级,又责怪写得平淡无味,不会潜词造句等等,这样的要求一个班没几个孩子能达到,,也没有多少孩子的习作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令老师满意者寥寥无几了。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给孩子刻上了深深的烙印――习作难。试问:多少孩子喜欢写作?摇头者居多吧。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厌恶写作,更谈不喜欢语文了。

2缺乏观察,实践活动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何在?生活中的人、景、物,所见所闻所感等囊括了写作内容。可很多时候,老师们在孩子习作前,在教师里指导后,就让孩子们下笔成文了。闭门造车,关门写文,效果会好吗?

在三年级起步习作时,我就意识到这点。在一次写景状物中,我带领学生带上纸、笔到操场上观察梧桐树。从整体到部分,从主干到枝叶,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再加上想象,孩子们边看边说,兴趣盎然。孩子经过这番动态,还愁没话可写?一些综合性学习,需要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走访,这些都必须让他们亲自动起来,活跃起来,他们亲自参与了,无形之中他们的活动又成了写作的泉源。语文课上的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空间。有次半命题习作:“我学会了……”,我请来了美术老师,教孩子们现场剪纸,那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会了剪纸这门技能,还写出了特别优秀的习作。这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科学课上的实验、体育课上的活动、孩子们的走亲访友等都为我们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泉源。生活是个大舞台,让孩子们尽情遨游在其中,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

3教师指导方法不够恰当

大多数教师在写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生怕自己说得不够详细。最后干脆要么自己来一段范文,要么请优秀孩子口述下习作。我也曾这样做过,才发现那是个错误的导向。全班几十个人,写出来的文章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模式,事例大同小异,,甚至用词都与范文如出一辙,这样的文章毛病不多,但没什么嚼劲。把别人的体会嫁接复制过来,没有一点个性化的成分,没有个人独特的感受。要么人云亦云,要么无病,缺少创意。后来,我才发现那是范文惹的祸。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作后指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生初稿完毕,再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来评改指导,而后学生修改誊抄,既能矫正一些问题,又避免了千“文”一面。”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才得以彰显。这也正是《课标》所要求,这也正是我们老师所期盼的百花齐放。

我们让习作教学由一只狼变成一只猫并不很难。我们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试图都培养成一个个小作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学生写作内容就不会不再那么单一,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

第6篇

暑假我拜读的是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在前苏联他撰写的《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这些书被誉为教师必备书。《和教师的谈话》一书读完,就像和大师促膝而谈,聆听大师的谆谆教导。书中阐述了低年级教学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还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方法,使我收获良多。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些学生容易写错字,看到一件事不能很好地描述。教师往往责怪孩子笨,思想不集中。这说的不正是在教学工作中让我们老师大伤脑筋的“后进生” 吗?尽管家校“双剑合璧”,然而收效甚微。有时都产生放弃的念头了。这类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大师指出,实际上是他们的观察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后进生”观察事物,让“观察观察再观察”成为他们的座右铭。大师还指出,要尽量设法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逐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树立起信心。读到这里,我的脸禁不住一热,反思自己平时对待这类学生,往往性子过激,不能对症下药,那个大谈“不可揠苗助长” 的人干的却恰恰是违反事物客观规律的事。总是拔高了要求,总是希望每个后进生能够达到自己要求的标准,结果是,学生因达不到而没有成功感,自己对这部分学生也越来越没有信心,以至于最终放弃这部分后进生。

对于大师谈到的“学习诱因问题”,我也很感兴趣。特别是他引述的列.托尔斯泰的那一席话让我深有感触:“为了使儿童对人们所教给他的东西能够理解和感兴趣,不要对儿童讲那些他不知道和不能理解的东西,也不要讲那些他知道的并不次于教师、有时是胜于教师的东西。”

我想,要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教材吃透了,教法自然就有了。哪些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哪里是学生的困惑点,哪里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哪些只需点到为止,教师心里都要清清楚楚,那么学生的学习欲望就自然地产生了。

在书中大师认为课堂应该让学生充分交流国家重大事件,他说:“这种无拘无束的谈话,对于班集体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每一个孩子听着同学们的发言,就同他们体验着同样的内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于集体的团结。”“如果班级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 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第7篇

【关键词】十;农民;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65-01

十几年前,妈妈是农民,我是学生。

十几年后,妈妈还是农民,我是教师。

几年的时间,妈妈种地的技术是精益求精。

妈妈,凭着对土地的一份热情、一份执着,一路坎坷、一路收获!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她把我们几姊妹带进梦一般的童话世界里,尽情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她用汗水一次次磨练,一次次丰收,换来其他农民的称赞。

而我,则在教育战线上徘徊,苦恼。

一天晚上,妈妈坐下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种庄稼是讲方法和诀窍的……听完,我豁然开朗:“同样是种庄稼,同样是辛苦,为什么有的农民发了家,致了富,而有的农民暂时还不能脱贫?问题在于是否掌握了种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同样是教师,为什么同样的课时,有的学子满堂,桃李满天下,一分耕耘,三分收获;而有的,三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应该也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妈妈的话再一次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来教语文。

一、“爱”字当头,要像农民爱土地一样爱自己的职业

能爱土地的农民是好农民。农夫离不开土地,在春雨中蹲中田头,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住,让它从他的指缝中油油地挤出来;每次播撒种子时都很虔诚,因为每一粒种子都会成为一个世界;即使在烈日下,哪怕土地龟裂,还得把汗水洒在他的土地上,因为他有期待。

能爱教育的教师是个好教师。能爱学生的教师则是个完美的教师。教师离不开学生,在秋去夏来的日子里,在风雨岁月中要努力地践行着“当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庄严承诺,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学生,把真诚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得到母亲般的呵护,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爱,一定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为“每一个人虽然只是一个班的几十分之一,但在他们家里的是百分之百,是父母的全部,作为老师,不管是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都要制定好计划,挤出时间,每天去了解一两个学生,足膝交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学生良师益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才不会让任何一个家庭失望,才能做到“十”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班级似土地,优化班级管理

农民有了土地,就好比老师有了学生。农民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整地、消毒,要施足底肥。种子要进行浸种、消毒处理,为更好地收获做准备。

刚接到初一新生的老师,也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对所有学生进行洗脑、消毒,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好班规班约,营造和平共处、公平竞争、互助互爱的学习环境,更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打闹等中学生所有的行为习惯。安静而沉稳、活泼而聪慧。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可见,心态决定一切,环境影响一切,习惯决定一生。

三、优化课堂教学

1、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庄稼种下后,农民得根据各种植物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收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效果。

班级成立了之后,同样,几十个学生,性格不一样,人生经历也不一样,成绩更是参差不齐。我们老师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循序善诱,多赏识教育,多给人以信心,多给予爱,让好的更好,让差的见贤思齐,而不是堕落腐化。比如,背诵《出师表》这一环节时,成绩好的同学,要求背全文;语文在六十分左右的同学,则只背诵名句,这样,学生在掌声中不断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2、解放头脑,让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自己才发现,教学理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堂课,留给学生的时间是真正是多少? 30多分钟?甚至满堂,学生听老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养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

举个典型的例子,我刚刚踏上考上教师那年,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就对我说:“上公开课,选择七年级”。我问为什么,他的回答是“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爱思考、爱提问,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呀。”听后,我不理解的一笑而过。弹指一挥间,我的第一届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在这三年中,我渐渐发现,那句话慢慢变成了“真理”。而自己的内心,反复打着问号,三年,我们真正让学生解放头脑的课堂有多少,让他们真正思考的问题有多少?反思,再反思:少了几分循序善诱,多了几分条分缕析;少了几分畅所欲言,多了几分被动接受;少了几分自由呼吸,多了几次揠苗助长,少了主动思考,多了几分死记硬背。是我们教师,慢慢把学生变成记忆的机器,慢慢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在启迪他们智慧。所以,我希望,以后尽可能的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3、解放空间,让学生像风筝一样去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农民对种庄稼是很有一套,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搭棚,什么时候该揭掉大棚……如此等等,都源于他们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各种庄稼习性的了解。而,庄稼,只是幼芽时期需要大棚遮风挡雨,稍稍长大,则是亲密接触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的一切。

回想,十几年的我们,就是素质教育,一直提到今天,究竟进步了多少,改变了多少,又多出了多少人才。实验班书桌上满满的都是教辅书,资料,习题;作息时间是被学校、家长排得满满的,一个个学生被当成产品一样加工,死记硬背古诗词、作文、答题模式等等,他们没有自由呼吸的机会。普通班,三点一线,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时间也慢慢变成了手机的世界,游戏机房的海洋,可畏呀!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农民对待庄稼一样把它方飞出去自由呼吸?因为手中还紧紧拽着一根“秋收”的风筝线。

所以,以后我的语文课,会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器官,去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多听、多体会,真正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策略

一、物理创新实验要以“趣味性”为叩门砖,要采用“上楼梯”式的实验设计方法,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和热情,要先唤醒学生的“为什么”意识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要由“易”到“难”设计创新实验,首先,要用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让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但是要切忌“揠苗助长”,不能一开始就设计难度太大的创新实验,这样容易适得其反,让学生觉得实验如此之难,对实验教学失去兴趣和动力.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喜欢实验,体验实验,要从简单地创新实验入手.

比如,在摩擦力教学时,教师不能在教学内容开始阶段就急于向学生灌输摩擦力的理论知识,要巧设悬念,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瓶矿泉水,并在瓶盖上抹上油,然后挑选三两个个学生,班里力气最大的男生,班里最瘦小的女生,然后让他们分别拧瓶盖,第一次,两人均为成功,然后教师可以让男生再试一次,仍未拧开,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好奇“瓶盖这么难拧开吗”教师随后用抹布擦干瓶盖上的油,让女生再试一下,结果女生轻松拧开了盖子.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力气最大的男生拧不开瓶盖,女生却可以,老师为什么用抹布擦瓶盖?”在学生有了这些问题意识以后,他们会主动在物理课本中,物理概念和知识中寻求答案,也会主动要求亲自试一下.教师可以再适时引入“为什么抹了油的瓶盖难拧开?手和瓶盖间有没有摩擦力?”然后再向学生讲解静摩擦力相关知识.

二、物理创新实验要注重演示实验的“启蒙”作用,强化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他们“做什么”的意识

教师要利用一些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一些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知,有助于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物理现象结合起来,会让他们产生这个现象是怎么得来的?蕴含的玄机是什么?继而会产生怎么做的探知欲.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要注意适时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垫脚石”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演示实验的内涵及所蕴藏的现象.比如,在做“压缩气体点火”实验时,要想让学生一下子接受压缩气体能点火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关联性实验达到铺垫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即准备一个足球,打气筒,教师用气筒给足球打气,并压下活塞几次,直到足球鼓起来.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触摸打气筒,学生会感觉到打气筒有些发热.教师可以适时抛出问题“为什么打气后气筒温度升高?”学生因为学过了“摩擦生热”知识很容易联想到这一原理,这个时候教师不需要立刻纠正学生,而应该问问学生有没有别的想法.然后教师再继续实验,这一次可以将打气筒的出气嘴敞开,直接握着把手将气筒的活塞压下几次,此处可以与之前给足球打气压下次数相同,然后再让学生用手摸打气筒.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会得出,原来气筒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摩擦,而是压缩气体做功.在学生对压缩气体做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对压缩气体点火装置进行演示,学生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会自觉反思,对压缩气体可以点火自然就不会感到意外.他们对实验在“做什么”也会有更深地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联想生活中有没有压缩气体点火的实例,激发他们的思维冲突.

三、物理创新实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进行合作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激发他们“怎么做”的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物理知识,因此,不能只让学生做物理实验的“旁观者”,要让他们做“参与者”,让他们亲身体验物理实验的奥妙.

首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高中物理中很多实验是可以学生独自设计完成的,教师不能“剥夺”学生的这一能力,要适当地把实验课堂交还给学生,比如,让学生设计“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并说明自己的实验原理.有的学生善于思考,设计了一个“废纸实验”,即将两张同样的纸张,一个平铺,一个搓成一团,把他们从同一高度丢下,会发现,纸团的下降速度要快于平铺纸张的速度.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原理呢?学生会利用自己所学的自由落体知识进行解答,物体下降的快慢和质量无关,而是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既要发挥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引导作用,又要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的物理学习简单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1]程云.浅谈物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4).

[2]聂兵.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素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