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制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06 15:01: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财务制度;财务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27.01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新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建设活动中不断地开展各项活动进行完善,在事业单位中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同时也在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中的财政改革。就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新状况,将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的财务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是当前时期的主要任务。

1在事业单位推进信息化财务管理体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就信息化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的程度来看,会计电算化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以会计核算为目的,主要通过这两项工作来完成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但是问题也就在这里出现了,简单的两项工作根本无法将事业单位的资产信息全貌完全、确切的描述出来,而事业单位中的宏观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好,有待完善。主要薄弱的财务管理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1现代管理思想缺乏,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个好的想法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迅速解决关键问题。就现代的财务管理这个问题来说,信息化并没有很好的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对信息化的概念并不是很了解。成本效益性问题没得到重视,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的信息化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这就给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带来了麻烦,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缺乏整体性。

1.2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信息系统也不健全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新时代计算机技术和财务软件的出现也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统一的要求和一些系统的规划是达不到的,再加上财务管理体制本身所拥有的机制问题,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信息化基础薄弱的特点,没有相对完善的、系统化的处理会计信息的系统,这就使得财务会计的有效信息没有得到最大成都的利用和整合大打折扣了。

1.3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缺乏

新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实施,不然需要与此相关的管理人才的出现,但是对于具有着特殊属性的事业单位来说,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来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和不断地创造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的思维意识在管理层中相当缺乏。同时,高素质管理人才也比较匮乏,相比之下死板、墨守陈规的管理员工比较多,因此信息化的管理体制的建设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解决信息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措施

2.1目标的设立

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信息化的引入,只有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将原有的的就财务管理模式焕然一新,适应新时代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只有信息化才能将财务管理实现整体的实施、监督、控制,将财务管理活动变得全面、具体,最终实现财务的动态监管和有效监管。

2.2详细措施

(1)以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进行推进。

任何制度的推进都需要思想的推进,财务管理制度的推进也是如此,而科学的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清晰的管理思维才能理顺管理关系,才能有助于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推行实施。

(2)建立集成式的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第一、从实际需要出发,以信息化要求为基础,对原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业务重组,建立一套标准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第二、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明确,确定会计信息化系统所建立的具体内容。第三、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以及设立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信息的安全使用。第四、注重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使各单位能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业务娴熟的会计信息管理化人才。

3总结

事业单位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的完成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财务管理作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把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不断完善信息化财务管理体制,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集成式转变,更好为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蕾.简述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5):23.32.

第2篇

[关键词] 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分散办学、集中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33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227- 01

0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逐步取代传统的工作模式,我国的高等学校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引进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手段,以规范管理并提高效率。然而,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管理手段,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各高校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制度化、法规化的管理模式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否生存的必备条件。本文结合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普遍出现的实际问题,探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化建设的关系与矛盾。

1 基本管理模式的变化给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挑战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应遵循其设计理念,如果违反基本的编制、算法原则,则不仅不能体现其优势,反而容易出现较大的疏漏,导致严重后果。

根据高等学校的管理现状,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学年学分制管理为核心设计基础,但是由于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改革政策与信息系统运行模式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了以学分制改革为核心的培养方案,与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相互脱节,导致实施中遇到困难重重,并只能采取后期的补救措施,强制要求教务管理系统不断地进行修改,使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出现错误。

实例1:在不打乱其他课程行政班教学的前提下,强行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分级教学。大学英语属于学年制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无法从“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下达”直接实现分级教学的形式。系统管理员被迫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逐个挑选学生名单,大大降低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率。

实例2:以进行学分制改革为目的,试行通识教育必修课网上选课。由于前期准备不足、调研力度不够,以及受学校资源限制,基本采用了选课讲台的等额选课方式,不但未能突出学分制选课的优势,反而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2 规范性教学文件的频繁变化以及法制化缺失给信息化管理造成的不利

教学管理文件作为学校的法规性文件,应遵循基本的法律原则,坚决摒弃人为因素的干扰。高等学校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不断加强改革力度,频繁修订管理文件,打破了教学应有的稳定性,导致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处于不稳定状态。

实例:学籍管理采用学分绩点,然而文件在制定执行过程中严谨性不足。在新文件刚出台的时期,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资审采用传统模式和学分绩点模式混合使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得不进行程序修改以适应此种管理模式,但程序修改只在短期的运行周期内生效,为短期效应修改程序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决定,极大地影响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另外,任何法规性文件的制定均应遵循一个基本的法律原则――“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即:不能用新制定的法律去约束过去的行为,否则将会造成教学管理的混乱和不严谨。

3 行政机构整合与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对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

针对多校区办学的新建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二级管理体制与三级管理体制并存,极大地制约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  信息化

        0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应用,其影响已波及到传统建筑业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日益成熟,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活动与日俱增,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要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相应提高。5.12汶川地震和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使建设工程质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究竟如何搞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仁人志士也是各有己见。在国际上日本的建设工程质量名列世界前茅,同时日本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也是世界最好的。管理体制信息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捷径,也是我们当前建筑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从信息化入手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契机所在。下面谈一下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粗浅看法。

        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质监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而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信息的查询、统计主要依靠逐层人工统计,书面或简单的报表方式上报,不能有效、准确、及时对工程有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严重影响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掌握准确、完整信息,可以使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更加透明和公正,可以对管理目标进行更好的评估、预测和控制,可以使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及相关单位更加重视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通过质量监督工作信息化建设,用公正、公平的监督标准来保证整个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与程序化,强化监管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可以使监督人员耳聪目明,卓有成效地开展监督工作,近而推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提高。通过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可以达到加强管理力度和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目的。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信息化建设紧迫感的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认真抓好信息化建设。

        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部于2003年了《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也随之进入政府规划的快车道阶段。伴随着“纲要”的出台,各地陆续推出了建筑业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意见。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上海、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区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整体水平和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发达国家(日本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利用市场化手段研发相关软件方面、信息化标准制定方面、相关数据库建设方面及整体规划方面。因此,全面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

        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于互联网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海量信息,包括文字、图形文档和声音、视频资料实现有效存储和快速查询。

        2.2 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采用摄像监视系统,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用以监视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消防等工作,降低施工现场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2.3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将系统行为和形态、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及其时空表现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求解,然后进行纠偏校正,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有效控制。

        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解决的主要问题

        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用来解决如下问题:

        3.1 解决监督检查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问题 针对某一个单项或分项工程,系统通过随身电脑的嵌入式软件或其它形式的客户终端,以国家和建设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程、规范、强制性条文,法规文件为依据,引导确定监督检查的内容。

        3.2 解决监督检查过程中所采用的标准问题 系统通过随身电脑的嵌入式软件或其它形式的客户终端,提供向导性的监督检查程序和强大的现场帮助支持查询计算系统,引导监督人员在施工现场完成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测评,并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给出处理意见。

        3.3 解决监督检查结果的管理运用问题 整个信息化系统要建立一个与随身电脑或其它形式的客户终端可进行实时信息传递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库,方便管理者对监督检查信息和监督人员的实时管理控制。

  4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的主要功能

第4篇

关键词: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监狱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趋势加强,并影响着监狱企业管理状况;同时,适应企业改制需要,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控制度、预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发生创新变化。而在现代信息化大环境下,监狱企业要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关注信息化建设和进行制度创新。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制度创新关系

1.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制约着制度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制度建设起到一定作用。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入,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这需要健全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来支撑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其职能,但是,现阶段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仍旧相对落后,如监狱企业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核算水平、市场分析能力等不能适应监狱企业发展要求,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仍主要采用传统模式,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并未推广应用。在其影响下,企业的财务观念得不到更新,进而影响了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如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缺乏信息收集、并未实现网络化、公开化信息管理,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落实。

2.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

从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来看,成本管理理念缺失,基本的预算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报表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并不健全,这造成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相对独立性不强,管理层结构不清晰,工作职责模糊,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工作。

3.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制度建设的支撑条件不足

充实的资金、物资保障是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监狱企业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且社会责任高于经济责任,因此,现阶段监狱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但是,由于国家款项数量限制,很难满足监狱企业发展需要,这就直接影响了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措施

1.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加强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监狱企业的特殊性要求监狱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加强日常性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其一,加强成本管理与应收账款管理。监狱企业要将重点放在成本控制上,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原材料购置费用、人工费、业务招待费、出差费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控制,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监狱企业要明确应收账款余额,对应收账款进行计划管理;实行账款责任管理制度,将每笔账款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实现账款与责任相统一;全面评估客户的信用度,确定赊销规模;建立合同,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推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地拨款制度,以刺激资金运转,保证资金安全。其二,全面使用信息化技术。对财务管理进行信息技术创新,实现财务管理全部事项的联合管理,以一个软件实现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统一化管理,或采用相互连接可转化的多个软件进行统一化管理。其三,建立统一化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从资金、技术上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并规范会计核算、预算编制、结算等财务管理工作,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严密监控资金流与信息流。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教育,运用激励制度、绩效考核、监督制度等促使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使其深入了解监狱企业财务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其行为与社会服务相统一,促使财务人员提升其责任意识、职业道德,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2.加强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

其一,建立全面预算-资金支付一体化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是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监狱企业要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管理监督、预算分析、预算偏差纠正等统一到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预算执行、管理、监督一体化,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核算相统一,并以等级审批制度对各种费用支出进行管控,以有效控制资金运行,避免产生各种风险。其二,推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将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支付程序转化为会计核算的内容,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预算管理、制度管理、业绩考核等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作用,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其三,建立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监狱企业要将财务与业务紧密结合,实时反应企业业务运行情况,并根据业务发展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化、准确性。同时,监狱企业继续强化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比监狱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状况与上一时期财务状况,对比同行业、同时期的相关指标,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后期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其四,健全风险责任制。监狱企业的特殊性使其承担的经济风险较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遵循风险均衡原则,建立等级化的责任制度,并形成以会计师、财务管理者、基层财务员为主体的多层经营责任制,进而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将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在市场经济下,监狱企业不仅承担着社会责任,而且承担着经济责任,因此,其财务管理必须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与制度建设对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创新财务管理制度等方式,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进而实现监狱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袁靖.当前形势下的监狱财务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

[2]沈玉萍.浅析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3]孙美凤.监狱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8).

第5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信息化 公众满意度 PLS路径分析

[分类号]C931

在城市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的CompStat、CitiStat和GMAP就是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中较成功的例子。

公众满意度指数是从公众或社会需求的角度,采用多等式计量经济模型来评价经济运行质量的一种新型经济指标。它对真实把握公众需求,了解公众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客观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众是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公众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的依赖程度直接反映出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服务水平,他们的满意度是检验城市管理服务质量的标尺。因此,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指标体系,定期对城市管理信息化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有利于城市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和把握公众需求,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促进城市管理服务创新,为城市管理部门提高其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1、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1.1 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内涵

公众满意度是在公共部门顾客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与顾客满意度的内涵基本相同。根据满意的定义,可知公众满意度是指在对政府工作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对公众心理状态的量化与测量。

在城市管理的研究中,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市民满意度调查来评价地方政府的管理绩效,Gregg G等采用ACSI模型对纽约的城市管理市民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填补了顾客满意度模型在城市管理领域的研究空白。在我国,尤建新、陈强将私域部门的“顾客满意”概念引入城市管理,认为“公众”是城市管理部门的“顾客”,城市管理应当“以公众满意为导向”。吴建南、庄秋爽认为,“政府要保持其地位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竞争意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形象,提高政府的服务努力程度和水平,提高‘顾客’(公众)的满意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从公众满意的角度对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行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提出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的内涵: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是指公众在享用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对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期望与实际得到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相比较后得出的一个对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总体感受与主观评价。

1.2 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公众满意度是客观评价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质量的一种指标体系,是一种来自公众方面的对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客观评价。作为一种累积性的满意度评价,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项:公众期望、感知绩效、城市管理信息化成熟度。

1.2.1 公众期望 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公众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期望由两部分组成,即基本期望和潜在期望。前者是指公众认为理应从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中得到满足的基本需要;后者指期望值超出基本期望的、公众并未意识到而确实存在的需求。随着公众对所需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越来越熟悉,公众的基本期望和潜在期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公众期望”作为公众在接受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过程中最先产生的变量,对满意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1.2.2 感知绩效 感知绩效是公众在与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接触中形成的,是公众表达需求与城市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互动结果。服务接触是满意度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本文将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感知绩效作为公众满意的“关键驱动因子”,即公众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

1.2.3 城市管理信息化成熟度 公众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个人价值观等的不同导致对城市管理信息化期望层次存在着高低差异,因此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子不能全部取决于公众的感知绩效,城市管理本身的信息化成熟度也是满意度模型的重要影响因素。

2、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

2.1 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的变量选取

2.1.1 潜在变量的选取 根据对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选取了公众期望、感知绩效、城市管理信息化成熟度、公众满意度、城市形象以及公众信任作为模型的潜在变量。其中,“感知绩效”是个十分复杂的变量,涉及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准确合理地对“感知绩效”这一潜在变量进行测量,模型将“感知绩效”变量进行细化。公众在感知城市管理信息化的绩效时,主要是从“管理信息化系统”、“管理信息化服务获取途径”、“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来感受的。因此本文增加了这四个变量,以使指标能够较为科学地测量公众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绩效的感知。

2.1.2 可测变量的确定 借鉴Fomel构建CSI模型的方法思想,笔者采用多维可测变量来度量潜在变量。在确定可测变量时,应该关注所选的可测变量能够尽可能地解释和测量对应的潜在变量,同时也要遵循指标体系建立的相关原则,保证可测变量体系的可操作性。本文建立的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可测变量如表1所示:

2.2 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

根据模型的潜在变量和可测变量,笔者建立了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由10个潜在变量和28个可测变量构成,模型以公众满意度为核心变量,包括“公众期望”等7个前因变量和“城市形象”、“公众信任”2个结果变量,以及13个相关关系。其中,“公众期望”是指公众使用城市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化服务之前根据经验、传闻等对各项服务是否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预期;感知绩效是指公众在使用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之后的总体评价,是公众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是指城市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包括系统的覆盖范围、响应速度等;管理信息化服务获取途径是指公众如何得知与利用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并涉及利用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的频繁程度;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指城市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施;公众参与是指公众与城市管理部门的交互程度,如公众提供建议、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城市管理信息化成熟度用于衡量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它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公众满意是指公众在对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高低的预期与实际感知到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比较而产

生的是否满意及满意程度;城市形象特指公众对城市管理部门进行城市管理信息化的看法,借鉴Waltertsll。对企业形象的分类方法,城市形象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城市管理部门整体信息化形象、功能形象、品牌形象;公众信任是指公众对城市管理部门进行城市管理信息化活动的信赖和支持程度。

3、实证研究

3.1 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次实证研究以湘潭市为研究对象,检验城市管理信息化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有效性,并且得到模型中潜在变量与其可测变量以及各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本文选取使用Chin开发的PLS路径分析的PLS-Graph 3.0软件对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

3.1.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以网页问卷调查为主,兼顾实地问卷调查,由调查人员录入。调查工作于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7月5日之间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8份,样本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3.1.2 信度与效度分析 为了检验收集数据的可靠性,应用SPSS 15.0软件对28个度量项目进行数据的信度及效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可见,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设计的量表是合理的。

3.2 模型估计的PLS路径分析方法

本文使用PLS-Graph 3.0软件运行PLS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主要包括内生潜在变量的复测定系数(R2)值和潜在变量之间路径系数的比较。计算得到的内生潜在变量R2及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公众满意度变量的67%被前面的潜在变量所解释(R2=0.6721),城市形象变量的58%被公众满意度变量所解释(R2=0.5836),公众信任变量的54%(R2=0.5432)被顾客满意度变量所解释,说明整个模型有很强的预测能力。从各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可以看出:

・公众满意与公众期望之间为弱相关(-0.1142),即公众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期望越高,公众满意度越低。这符合一般满意度的描述,说明:①城市管理信息化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公众还没有能够累积起足够的使用经历来理性地调整自身的期望值;②当前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城市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化服务尚不能很好地达到公众的需求标准。所以城管部门要采取各项措施逐步、稳健地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政府也要合理管理公众期望,引导公众树立理性的、符合实际的期望。

・在影响公众满意的其他两个潜在变量中,感知绩效较大(0.6746),城市管理信息化成熟度影响较小(0.5358),同时都是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感知绩效和城市管理信息化成熟度的提高均能带来较好的公众满意度值;而且感知绩效的权重系数更高些,这也与前面将感知绩效作为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一致的。在感知绩效的四个影响因素中,管理信息化系统影响最大(0.4931),其次是城市管理信息化服务获取途径(0.4785)。所以城市应该着力建设城市管理各部门内部系统,并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城市管理由粗放、落后、盲目方式转变为高效、便捷、精确的方式。同时,城管部门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地运用到城市管理中,实现城管部门内部作业网络化、决策科学化、资源共享化,让公众能够更加便捷、快速地办理业务。另外,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影响力也较大(0.3604),而现在我国城市管理部门相互独立,“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应该在建立公共数据库的基础上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城市的信息化管理真正地运作起来。

・公众满意对城市形象(0.3127)和公众信任(0.3968)都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公众的满意度越高,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的信任程度就越强。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公众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参与热情,然而良好的城市形象并不是天生的,需要城管部门对城市管理信息化做长远的规划,来逐渐改善城市管理部门与公众的关系。比如,城管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引进信息技术时要以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不能盲目跟随其他地区,也不能认为“贵的就是好的”,而要从公众需求出发引进最适合本地区的先进技术。城管部门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媒体的重要作用,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城市管理信息化理念,展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使公众在了解信息化的基础上给予城管部门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4、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劳动组织;优化管理;薪酬制度;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28-01

1.前言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再好的机制和制度之下,如果没有人才去执行,那么这些都是空话,所以在当今的社会之下,人才是一个企业的宝藏,如何去吸引人才和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电力企业的现状是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混乱,没有薪酬的激励机制,为何这么说呢?首先在人才的引入方面,电力企业采用的是职工子弟优先的原则,在某个层面上可以理解为靠关系进场,在这种选拔的制度之下,能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劳动组织显得累赘,人力资源缺乏管理,有什么空缺的地方就往里面塞人,就算没有空位也要创造岗位,这种管理领导思想让电力企业打造成一个高效的稳定的员工队伍造成了障碍。

电力行业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也就是人才应该是属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在这里应该去思考如何去吸引这种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某个层面上说,进入电力企业有人就认为是做了公务人员一样,形成了一种优越的心态,在企业的制度之下,薪酬分配基本是按照平均主义和按劳分配进行,在大体上是平均主义,在加班工作的状况之下就按劳分配,如此人员对于工作并没有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让很多人在企业当中并没有任何的建树。如何才能够为改变这种现状呢?在此,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看劳动组织的优化和薪酬制度的安排,以下笔者将探讨这两部分。

2.优化劳动组织形势

组织优化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个企业员工都能够在企业当中呈现他的存在价值,也就是有他们的岗位并且这个岗位有存在的合理性,避免重复的岗位和工作内容,避免人员没有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能,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呢?首先从职能部门的权责优化开始,繁琐的管理流程和复杂的企业组织体系都是不科学的,它们都是会在市场竞争当中被淘汰的,所以需要企业设置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应该权责明确,工作流程上都应该是清晰流畅,不能够出现职能的交叉和重复的现象出现。当权责有交叉和重复,这不仅仅是一种人员劳动力的浪费,同样减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人人负责人人有权便会成为了谁都无需负责的情景。所以这个权责的明确非常重要。其次就是必须把企业内的服务性岗位,交给社会市场,也就是把电力企业的结构更加的清晰和简约,把社会化的职能机构交还社会。再次,管理岗位的职员数目设置,合理确定劳动力标准,让每一个人员都能在岗位上有所作为。最后就是要求管理岗位上的员工水平,抓住高效精干的原则,去调动和任命员工,水平不高、素质不高的员工应该接受在训练和培训,在一定的情况下有必要进入淘汰的机制。

3.竞争岗位就是企业水平

在开篇之初说道,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满为患,一劳永逸。这个现状表明了现在的电力企业并不是一种竞争上岗的方式,人员之中不存在竞争力,试问企业的竞争力又往哪谈起呢?所以一定要引入结合现实的科学岗位考评制度,根据每一个岗位和项目进行制定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对于一些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应该采用调岗处理,在调岗仍然无法胜任工作的职工,企业应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让不具备岗位水平的员工在岗位之上,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危害,因为既然有这样的人员能够在岗位之上,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就是通过人员进行传递,每个人都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是让整个部门和组别甚至整个企业形成一种不良风气,不劳而获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员工的心态,那么企业的竞争力会在何处呢?根本没有办法找到,所以必须制定定期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一种人员的合理流动性,让这个企业盘活起来,血液流动起来,如果人员不变动,企业会变成一种缺乏竞争力的死水。

尽管这个绩效考核制度并不是本文要探讨的,但是必须一说,部分电力企业为了走形式,会采用安全规则的考核变成了绩效的考核,笔头上面的成绩就能够核定员工的水平和日常绩效,这是不科学的,必须要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日常表现上面,不能够片面地走形式化主义。

4.激励机制的作用

在整个电力企业的机制当中,如果谈论薪酬用来挽留人员,其实是贴合现状的。笔者认为在电力企业当中并不存在人才留住的情况,因为如果能够电力企业当中担任一个职能岗位的情况下,这种人才都会是向上升迁的情况,如果是向上升迁并不是存在留住人才的问题。因为在平均主义的影响下,员工在电力企业的待遇是中等的,也就是员工通常并不会在这边厢的电力企业主动去跳到另外一边厢的企业。但是薪酬激励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薪酬激励的机制,那么人员在企业中也就不带着竞争力,这样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收到削弱。薪酬激励机制带给企业几点好处,首先,能够让员工有了竞争意识,这样子能够让企业遇到问题的时候迎头而上,而不是面面相觑,无人挺身而出。其次,留住员工,在某个层面上激励形式是薪酬增大的一种形成,所以员工对于企业更加有归宿感。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落实薪酬的激励机制,那么形成了一种管理手段,也就是每个人都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因为有了激励机制,所以工作的内容和权责需要更加清晰,这样就带动了整个企业的机制的改善,让所有员工真正在激励机制上体现自身的价值。

如此看来薪酬的激励机制会带给企业的双赢的场面,也就说明了薪酬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也就是在此。下面简述一下这个制度。

5.工作评价的方式

电力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如果要落实到薪酬的鼓励,那么就需要有三个制度进行配合,如果下面三个制度中缺少一个,那么这个薪酬的奖励就失去了功能和作用。

1、 工作评价制度的建立是一种用工作内容作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目标。这个工作的评价原则却是内部薪酬分配的公平基础上。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岗位所作用的工作环境、工作的强度和技术的要求水平,综合这些部分才能够为看出薪酬的评估标准。

第7篇

摘要: 声乐艺术的自身规律与特性,对应着社会中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灵结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不同的声乐表现形式和内容代表着中西方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要求和主张,并由此逐步形成了具有审美心理定势的带有民族、时代色彩的声乐艺术。本文从声乐审美心理的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为逻辑引发点,从中西方声乐文化的整个宏观图景出发,探究了各自属性的中西方声乐文化的审美观。

关键词:中西声乐文化 声乐艺术 审美心理 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声乐艺术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自诞生起,便与社会历史文化一起同步阐释着社会中人的文化心理与精神追求。声乐艺术中的音乐旋律与节奏、歌词内容与内涵、故事情节与戏剧冲突、表演者的声腔造型与表演动作以及由此形成的综合视听觉功能,共同构筑了其审美内容,而人类对声乐艺术的审美得以在此基础上展开。

一 声乐审美心理的产生

声乐中的美不会凭空产生,也就意味着审美心理不会凭空产生,审美心理的产生必然是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发展起来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的满足,不愿自己仅仅作为一种食宿起居的生物物种时,便产生了更高级别的审美需要的精神需要。

1 审美心理

所谓审美心理,主要是指审美者的美感产生和体验,它具体地体现于审美主体的感觉产生、知觉运用、情感表达、创造能力、性格因素,以及审美效应等一系列环节之中。在实践中,人和歌曲作品发生了审美关系,领悟到歌词和旋律中美的形式、内容和意境,通过审美过程,使自身的感觉、思维、情感、心理能力和声音技巧不断得到提高。所以马克思曾说: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审美心理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向审美对象之间的桥梁,各种艺术形式对应着人的不同的审美需要,如雕塑的美、舞蹈的美,反映着人的不同的精神追求。同样,声乐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对应着人类特定情感的需求。声乐自身的特性为审美艺术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并使人的情感、思维和意志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的声乐艺术,是人的心理需要的外化;声乐艺术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领悟到了美,是人的心理需要的内化。

2 声乐审美心理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句话表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美,是人类审美心理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声乐审美意识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也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声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声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声乐审美意识的发生。声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音乐节奏、旋律、语言、表演等综合审美功能,构成了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审美前提和物质基础,而对声乐审美的各项活动在此基础上逐一展开。

以声乐美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审美意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审美心理的产生实际上是依赖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而存在的。有了主客观条件,即有了客观存在的美和接受美的耳朵,这时审美作为一种系列心理活动才刚刚具备了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作为更本质的力量,审美心理需要推动了审美活动的展开,并且对于声乐艺术来说,审美需要还有它自身的特性和规律。

3 声乐审美心理的本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并指出审美需要是人类较高级的需要,仅次于人的终极需要。这种需要层次划分有着较为浓重的理论色彩,但层次内部却有着严格的逻辑性。

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贡献在于审美过程的动力方面,他们认为审美经验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之中,揭示出审美心理的深层结构。弗洛伊德用艺术和神话中的生动故事来说明他的心理学理论,如恋母情结;又用这种理论去解释文学艺术中的奥秘,如莎士比亚、达・芬奇的作品和创造心理。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论述是审美心理学中最深刻的部分。

还有其他一些学者阐述了审美心理过程和审美因素的产生。例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以及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和叔本华等倡导的审美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德国美学家菲舍尔和李普斯是移情论的倡导者,他们认为审美的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倡导审美的生理基础和过程是对于审美对象的内模仿。

总之,审美活动是需要原动力产生的,并且审美心理过程存在着诸多可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审美需要是观众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前提。就艺术中的声乐而言,声乐艺术作为最早的音乐艺术形式,运用了人声这一无与伦比的乐器,因此具有了先天的亲和力和表现力。声乐艺术审美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一种历史的能动构成,代表着人民大众长期的审美经验总结。在美妙的歌声中,人们任由思绪飞扬,展开丰富联想,进入一种忘我境界,获得一次听觉和视觉上美的享受。演唱结束,人们亦由如幻世界回到了现实生活,但却还有可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和情感共鸣中,这就是声乐艺术的魅力,也是人们热爱声乐艺术的动因。

声乐作品或声乐表演是观众心理需要的对象化存在,是观众审美心理需要的物化体现,这具有本质意义。黑格尔曾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以此推断,如果把这一句话作为“果”的话,那么它的“因”可推为:“存在源于需要。”黑格尔认为现实是包含了合理性的存在,那么存在的基础必然源于物的需要或心理性需要,这从进化论上可以找到答案。一首声乐作品的诗情词章、曲调旋律及表演者的声腔造型设计,归根到底取决于观众的需要。也就是说,声乐表演作为“此”艺术样式而非“彼”艺术样式,完全对应着观众特定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对应着观众在该领域的美的体验。

观众的需要推动着声乐表演的发展,并进而时时校正其声乐发展方向和轨迹:当观众的信息反馈对声乐表演的内容美、形式美提出进一步要求时,便常常迫使词曲作者、演唱者采取措施或使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满足观众对情感的需求。如中国古典戏曲悲剧中常常采取大团圆结局的方式,其中便包含了观众审美心理倾向和情感需求作用于创作者的结果,这种审美心理倾向称为集体审美心理定势,这种集体审美心理定势虽然从某些方面说,妨碍了中国戏曲的发展、使其不能向更深刻的戏剧形式结构和终极思考迈进,但却生动明确地体现了观众审美心理的推动力量。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审美需要产生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推动了审美心理的形成,审美心理的发展将会推动和影响审美观的建立。

二 中西方声乐文化审美观之概述

审美心理定势不断调节着声乐表现形式的需求,在使观众的心理活动渐趋稳定和推动的同时,自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审美心理定势成熟和稳定以后,便成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观。

中西方声乐艺术作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艺术形式有着植根于审美心理之上的独立的审美个性。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与欧洲古典声乐艺术有着许多相似的审美需求。但从声乐艺术体裁及表现形式上来看,二者又存在着鲜明的审美差异。不同的声乐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取决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审美观,而不同的文化审美规则与不同民族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影响下的基本审美心理取向有着很大的关联。中国和西方声乐艺术都萌发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传统声乐审美理想,不仅具有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共性,又具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在一定的审美心理影响下,中国古代声乐艺术注重美与善的统一,常常把艺术审美与艺术欣赏看作是传播教化、塑造人格、独善其身的修养之道。“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儒道思想,集中代表了中国文化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基本特质。儒道哲学的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艺术鲜明的价值取向,并对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审美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对于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追求,造就了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简淡的风格;道家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向往,则形成了中国古代声乐艺术清雅的神韵。”

在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中,中国人主要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中国人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内在心理体验,更注重艺术的意境美,以潜移默化的浸润诉诸审美客体。中国古典声乐艺术注重人格修养及伦理内容的和谐,从而形成了礼乐协调、形意统一的传统音乐风格,并深刻地影响了雅乐歌曲、琴歌及戏曲等传统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念。

西方古典哲学、美学观点认为文化源于模仿,艺术是对自然世界及人的性格行为、心理感受模仿的产物,这体现出西方文化重物、重模仿的艺术观。西方古代声乐艺术注重美与真的一致性,把艺术审美和艺术欣赏看作是探寻知识、追求真理,乃至追求上帝的信仰活动。他们认为美是一种善,惟有善可以引起。亚里士多德主张美是对善的模仿,而的目的是为了“求知”,人类模仿自然的同时,也就获得了知识。西方艺术中“善”的价值观念,不像中国儒学那样去进行道德评价,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去揭示真实的生活,求得对生活的某种哲理性认识。

西方人对“美”的向往,常常具体地体现在对艺术形式感官美的追求之中。西方古典音乐及传统声乐艺术正是在对形式美的实践追求之中不断完善的。“西方系统的声乐艺术学派,产生于中世纪对以美的声音赞颂上帝的探求。早期西洋歌剧对宣叙调的探索,要求改进声音共鸣以取得充分的音量,从而产生了被译为‘美声唱法’的Bel Canto风格。”在此后歌剧艺术的发展中,“要求歌唱家必须具备充足的呼吸支持、丰满明亮的共鸣、清晰真切的咬字和洪亮致远的声音音质,以获得足与管弦乐队相适配的宽广明亮的声音及灵活多变的技巧。意大利传统美声学派正是在这种对形式与感观美的不断发展中,完善了自成体系的声乐技术理论和声乐审美观念。”因而,Bel Canto不仅是一种歌唱发声技术体系,更集中体现了西方声乐艺术的审美理想,反映了西方人的声乐审美观。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积累起来的,作为这种审美意识理论形态之表现的美学思想,也是和本民族的传统分割不开的。”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审美体系,以及西方传统文化以认识论为基础的美学原理。不同的文化艺术体系和审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中西方传统声乐艺术审美表现的形态和审美类型的构成。

三 结语

在上述文脉的引发下,将声乐艺术置身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探讨声乐艺术的审美观,足见不同民族传统声乐艺术的基本特质取决于各自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简淡的风格与清雅的神韵,决定了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以意境美为自己的最高境界,以简约的音乐语言唤起人们对善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而西方声乐艺术则注重美与真的和谐,并把它具体化为和谐形式的创造,以瑰丽的形式美化人们对真的理解和对善的认识。在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对意境美的探求中,中国传统声乐艺术逐步完善了以文艺美学为特征的歌唱审美理论体系。而在以审美心理为基础的对形式美的追求中,西方传统声乐艺术日益健全了以自然科学为依据的歌唱技术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中国与西方以各自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追求,构建着不同特色的声乐艺术体系,并贡献于人类文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 张晓农:《传统文化审美视野下前声乐艺术审美观――兼及中西传统艺术的审美差异》,《音乐研究》(季刊),2004年第3期。

第8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软件、应用产品不断开发,各类财务会计应用软件的出现,使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向前迈进、向前发展。使财务会计工作者不再为结算报表烦恼,不再因为结算报表、年度报表不及时而被领导批评教育或扣罚奖金,不再为现金进出账与会计总账不对应而烦恼,不再为和银行对账而烦心,不再为发放工资时与同事纠结几元钱而争吵。财务会计应用软件、财务会计管理系统不仅减轻了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负担、精神负担,还方便了各级管理部门的查看、审核,形成了财会信息资源共享,不用劳累辛苦的跑路去每级送报表、送资料、去汇报,减少交通费用节约了旅途成本,提高了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办事效率,改变了财务部门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使财务部门的工作更规范、更科学、更严谨。

二、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应用的不足

自从有了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相对规范化,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如下。

1.内部监控机制欠完善

一些行政单位虽已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但思想观念一时未能转变,实际工作中一些人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不强,加上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工作方式不断更新改变,财务内部管理控制、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没能及时修订完善,依旧有一支笔审批资金、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依旧没能明确资金审批流程、审批资金权限,依旧没能完善委托、授权审批制度。依旧存在因人员编制有限,工作岗位无法细分,有时会计和出纳还兼职,有的依旧代管单位公章,完全违背了财务和公章相关管理制度和原则。

2.信息技术运用操作水平不高

单位有些工作年限较长的财务人员,拥有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对会计法等财务知识和相关管理规定已经牢记在心,但对新时期现代科学知识学习的不够好,计算机应用操作不够熟练,对信息化技术缺乏深入的了解,在日常工作中实际运用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操作速度较慢,时常会出错,有时数据忘记保存一切又得从头来,致使工作效率不高。而一些工作年限较短,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会操作财务会计管理系统,财会软件应用较熟练、信息化技术较好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却又缺乏财务会计知识,缺乏财务管理经验。

3.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行政单位各类规章管理制度都已经制定,但经济社会的形势不断变化,财会工作模式也相应进行某些调整,财务部门实行电算化、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运作,如何管理、如何监管现代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尚需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系遗留下的管理弊病依旧存在,财务部门审批流程尚未理顺,多部门管理、多层面管理财务部门使得管理权限比较复杂、比较混乱。一些行政单位上下级财务会计部门在数据方面存在误差,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数据快速传递、数据快速交替的作用。

4.信息化暂未达到共同分享

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财务工作属于保密性质,除了分管、主管领导知晓具体情况外,普通工作人员一概无权过问、不得知晓。改革开放后,国务院下发的第492号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了财务会计管理新规定,一些不涉密的财务收支账面向每个员工公开,实行公开透明、阳光民主的管理机制。但由于个别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传统的工作思想依旧存在,陈旧的财务管理理念还未抛弃,习惯的工作方法延续使用,对财会电算化管理实际运用不行、实际操作不精,按老思路走很多路径不通、处处遇到问题,只能传输一些原始数据、简单的数据,使信息化管理运用无法达到目标、无法达到高效率,对一些经过财务会计统计、核算后的数据无法及时传递,更无法实现财务信息共同分享、充分利用、相互整合的目的。

三、加强财会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应用实效

1.完善内部监控管理机制

行政单位工作人员、财会管理人员应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应尽快脱胎换骨不再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在现实工作中除应严格执行国家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还应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意识,还应根据新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工作方式必须改变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管理机制、管理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资金审批流程,确立审批资金权限,进一步修订完善委托、授权审批制度。严格单位公章管理制度,杜绝一支笔审批资金、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杜绝会计和出纳工作岗位无细分还兼职的现象。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操作水平

行政单位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工作年限长财务工作经验丰富,熟知会计法等财务知识和相关管理规定,但现代科学知识学习不够好,计算机应用操作不够熟练,信息化技术缺乏深入了解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或要求他们参加此类科目的培训,使他们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熟练操作财务会计管理系统、财会应用软件,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反之,对缺乏财务会计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也应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行政单位应根据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运作的具体情况,逐步健全、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逐步理顺财务部门审批流程,认真清理复杂、混乱的多部门、多层面管理财务部门的现象,保证财务管理权限合理符合实情。同时,应加强与上下级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工作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应及时反映尽快解决,减少各类数据的误差和失误。应尽快建立财务会计工作网上监管、财会系统内监督相应的、系统性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和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快速传递数据、快速交替的作用。

4.共同分享财务会计信息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