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4 00:48: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图式理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信息驱动模式
在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两种不同的方式,在其中人们分析和处理语言作为理解和学习的一部分来加以对比。其一,被称为自上而下的过程,利用“高层次”感觉的信息来推测或阐释数据中存在的"低水平"的信息。例如,我们都有经验的读一些东西不包含任何新单词或新的结构,但我们还是无法理解其全面性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已动用我们关于这一专题的知识来帮助我们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先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背景,以便学生可以从书本上猜测词义。这是说阅读过程遵循自上而下的模式。
(二)意念驱动模式
一种方式是反映了阅读加工过程的方法。一些教师首先通过引入新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然后复习文本逐句、逐段地学生教授阅读。接着提问和回答,检查理解,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阅读水平提高缓慢,识别单词,短语,句子,段落,再到语篇的意义它基本上是线性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是遵循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型。例如,在字的识别,更高层次的信息是允许语言知识以及语言实际的词汇,而较低级别的信息是实际的语音输入。
(三)交互模式
交互模式的第三种类型,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模式元素,假设模式的基础上同时是对几个知识来源的合成。第一种是读者和文本之间双向互动的背景知识理解过程。第二种概念涉及两者过程之间的交互。完成对迄今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的第一和第二语言的研究,我们知道阅读集成了几种技巧策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描述而是有目的的,互动的,理解的,灵活的,并逐渐发展。图式有序地在大脑记忆中储存预设对信息处理体系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三种模式相结合,帮助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提高语言运用的效率。
二、阅读定义及理解过程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也可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认知过程,读者需要利用视觉信息与非视觉信息,把预设信息源能够进行脑处理。阅读不仅仅是认识词句文章,是涉及到读者的先验知识,语言水平和元认知策略的整合。理解水平分为推理和批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基础发展的必要。学生必须学习技巧,发展进步到一个更高的认知秩序即推理和批判使用的熟练程度。
(一)从最低级别的理解移到最高级别,认知加工涉及的理解能力称为推理
要了解所选内容与文本交互的深层含义,得出结论,预测结果与合成思想等基本技能必须受雇于这一进程。了解语言模式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上下文线索和信号词推理技能,这些技能如下
(1)预测结果;
(2)解释性格特征;
(3)得出结论并概括;
(4)感知关系;
(5)理解隐含的因果关系;
(6)解释比喻性语言;
(7)理解情绪和情感反应
(8)理解作者的意图;
(9)利用信号词意义的理解;
(10)检查语言模式包括大写和标点符号;
(11)识别隐含序列;
(12)利用上下文确定词义;
(13)综合信息。
(二)认知加工是学生所需要的最高水平
这些技能都需要更高水平的认知来对阅读材料判断和评价。批判性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因为推理能力也影响学生一生。势在必行的是学生学会认知偏见,区分事实和观点,批判性分析各种其他情况,基于健全的评价标准的能力作出决策。有效认知发展的本质是
(1)确定有关和无关的信息;
(2)解释宣传手段;
(3)认知偏差;
(4)理解作者的可靠性;
(5)区分事实和观点;
(6)真实与虚幻的信息分离;
(7)理解谬误的推理。
三、目前阅读的趋势和问题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基本能力。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学习和阅读理解更高的要求。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中心,怎样是阅读过程和效果最优化?关键是要运用图式理论。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有指导作用。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些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局限性。
(一)目前的一些趋势
在过去,在英语阅读教学课,教师只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使而忽略阅读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应该更注重语篇的理解。他们应该使用话语分析来分析话语、文脉和段落来把握作者的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交际功能。通过调查,61%的学生反映词汇知识的广度制约着他们的阅读理解。28%的人反映,他们将失去耐心,当他们遇到一些困难和复杂的问题。11%的人认为由于阅读速度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想。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都很低。
(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图式理论的应用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前提。然而,在英语阅读中图式理论却低效使用,首先,学生缺乏真正的阅读实践。语言能力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等待被老师填满。他们积极性不高少有机会去观察,思考,想象的体验阅读过程,从而导致阅读理解的接收受阻。其次,文化差异也在图式理论教学的局限性。每一种语言具有民族特殊的和独特的功能。它是学生通过阅读外文资料掌握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许多教师不重视背景知识导致学生不了解文化差异,呈现出的态势是图式理论的局限性是语言能力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四、对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探析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严重挫败了学生的主动性,妨碍了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激发。阅读理解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许多学生不喜欢英语阅读理解,主因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的不足。
(一)学生背景知识的积累
语言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如果学生缺乏文化背景,他们无法深入了解的内容。为了丰富图式在学生头脑中的映像,我们应该使用实为了了解这些内容,我们需要知道周围的婚礼习俗的东西,对阅读教学的主要含义是一个预读阶段可以激活现有的先验知识,并介绍了缺少先验知识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具等实例,收音机,地图和图表。它不仅扩大了词的数量,而且扩充了学生头脑中的图式。
(二)激活学生的预测技能
预测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技能。读者的预测无论对错,会使他的心绪更接近文本的主题,然后阅读中可以确认或拒绝预测。阅读的预测可以使阅读更有趣和有意义,通过预测的话题,学生已有的图式可以被激活,可以帮助记住单词相关的话题从而促进阅读理解的阶段。激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建立新的内容图式,学生的理解负担减少就可以更有效地阅读。
(三)学生新模式的理论建构
构建学生的图式理论在阅读前后活动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的背景知识,还需要分析和把握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用浏览或扫描的方式助力学生建立图式的文本架构。阅读过程是让学生获取文本的总体思路和结构。这个任务是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和模式的形成。在阅读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材料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举办各类活动以增强兴趣。这部分是巩固图式合成阶段。它应该提供学生机会与他们所读到并知道他们的感觉。
(四)建立自信的英语阅读
学生可能会有负面的阅读想法。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学生是通过读来获取信息、学习和吸收和享受来建立信心。告诉学生没有必要感到任何压力。只想得到你需要的信息或者享受自己,这就足够。一个好的读者也应该积极与作者沟通,猜一猜作者的言外之意,即使有一些新单词,那没多大关系,要从上下文猜出这个词的意义。
五、结论
论文摘要:以在阅读和听力领域广泛运用的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时图式理论和口译以及口译训练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口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牵涉到源语和译入语的理解和转换,时源语的理解是口译中的重要部分,而图式理论主要解决背景知识在理解中的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突出并解释跨文化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图式”(schema)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邓刚(2001)’对图式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图式是记忆结构,包括语言知识,社会一文化知识和其它知识,也包括己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吻合。图式理论现己被广‘泛地用于听力和阅读研究。阅读理解或听力理解实际上是输入信息中的前景(foreground)信息和读者或听者头脑中已有的背景(background)信息的动态交互过程,背景知识其实就是已存入人头脑中的图式信息(schematic knowl-edge);语言的缺陷可以通过激活图式的能力来补偿,从而提高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
口译(包括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一种即席的口头复制过程,将一种语言所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再表述[,涉及如何由源语(source language)向译入语(target language)转换的全过程。与笔译不同,口译有它的特点,即译员必须及时地、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翻译。这就要求口译人员较强的自身素质,如双语基本功、口译技能、记忆力、知识面等。同时口译人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具体表现为翻译员、接待员、导游员、宣传员和联络员(李郁青,2005)。但对于译员来说,口译中最难的莫过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可以说,口译是翻译文化而不是语言。因此,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决定其能否把握翻译尺度且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已成为衡量一名优秀译员的重要准绳。
刘件福(2001)已尝试以图式理论为框架,用实验的方法来探讨中国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背景知识在英语口译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其研究结果如下:(1)背景知识与口译成效(success of oral interpretation)呈正相关,背景知识对口译的各个环节均有促进作用;(2)在语言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有无背景知识可能会导致口译成效的显著差异;(3)口译成效与语言(包括源语和译入语)水平相关;(4)口译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并非完全取决于某一个因素,如背景知识。本文只就背景知识中的文化因素在口译中的作用用图式理论加以理论阐释,突出跨文化意识在口译实践和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文化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
(一)口译中图式的分类
口译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包括口译人员自身素质(如双语基本功、口译技能、心理素质、记忆力、背景知识等)和外界非语言因素(环境舒适度、外来帮助、话题难易度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用图式理论来解释,总结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文化图式(culturalschemata)和语言外图式(extralinguistic schemata) 。
口译中译员的语言能力主要体现为双语基本功,如听力敏锐度、语音语调、句法和词汇量等。语言图式主要通过语境(上下文)、源语和译入语的篇章差异(句法结构)、文体差异(正式或非正式,特定文体或一般文体)等体现出来。非语言因素如译员的心理素质、背景知识、话题难易度、讲话人意图动机和环境等可归结为语言外图式。下面重点谈谈文化图式与口译的关系。
(二)文化图式与口译
刘明东((2003)认为,文化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脑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可以调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得到结论:文化翻译包括口译就是要理解并编译(decode)源语中的文化图式,然后重建(reconstruct)译入语中相关的文化图式。这就要求口译人员能够通过自己头脑中的文化图式信息来解译源语中的文化图式,且译入语中文化图式的重建要能激活起译员头脑中的文化图式信息。只有做到这两方面,口译才能表达出原讲话的全部内容,并且易于听懂。比如,在翻译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时,把西子比作Chinese Cleopatra,就很好地建立起英语语言中的相关文化图式,突出了西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遇到外国人不熟悉的建筑雕刻一一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由于与西方的独角兽(unicorn)相似,于是解释为Chinese unicorn就比较好。
在此,难免要提到语言的文化可翻译性(translatability ofcultural schema)问题。不同的翻译理论家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就中英文来讲,是可翻译的,口译更是如此。就以有中国特色的习语"三教九流”为例。译者可以翻译为people ofall sorts or people of different origins and backgrounds,但听者可能还想知道”三教”和”九流”具体指代哪些。这时译者要加以解释,”三教,,指儒教(Confucianism)、佛教(Buddhism)和道教(Daoism);”九流,,指((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s),分别为儒家(the Confucians)、道家(the Taoists)、阴阳家((the Yin-Yang),法家(the legalists)、名家(the logicians),墨家(the Mohists)、纵横家(the political strategists)、杂家(the eclectics)和农家(the ag-riculturalists)。再tEi如,我们称赞女子美丽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种情况,译员可以翻译为’’Her beauty isbeyond description",再进一步解释”In Chinese, we often saythat her beauty would make the fish sink, the wind goose falldown and the moon hide herself,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 。
(三)跨文化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实际口译实践中,译员就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是显著的。比如,中国食品的种类之多可谓世界之最,每个地方除了所属菜系之外还有风味小吃。我们将“小吃”一般译为”snack food" ,而在美国,"snack food”一般相当于中国人平时吃的”零食”。现在已听到用”small eating”代替”snack food"来表达中国的”小吃”概念。还以小吃为例,我们有馄饨和饺子,但英语将其统称为’’dumpling"而不加以区分。但外国人现在也用拼音”huntun"〔馄饨),"jiaozi"(饺子),"toufu"(豆腐)来表示此类概念。这些都是作为口译人员应该注意的文化现象,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源语文化内容并建立起相关的译入语文化图式。
一直到今天,其提供的许多有益的理论思考对历史研究仍然具有借鉴和导向意义,但同时,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反映在认识论层面,其共同的错误就是把文本的历史混同为真实的历史。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把历史认识客体———文本,理解为客观的历史客体———真实的历史,肯定了文本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忽略了文本与认识主体的相关联性,完全混淆了文本与真实的界限。兰克学派所指的“如实客观”的历史事实,实际上指的是文本的历史,而他们却把这些认为是曾经的历史,这实际上是将文本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混为一谈。过于绝对地认可文本历史的客观性,而否认历史认识主体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过于看重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同一性,而忽视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之间存在的距离,这既是兰克学派的成功所在,也是其被后继者否定的原因所在。历史相对主义虽然承认有两种历史事实,认为世界上“不但包含着保存下来的历史事实,也包含着没有保存下来的真实事件”,但同时又认为“历史事实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3]231。也就是说,既有限地认可真实的既往,但无法确认有真实的既往;既承认认识主体能够生成历史知识,又彻底否决历史叙述的客观性与解构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相对主义本身存在的矛盾,使它无法证明“自我指涉”的逻辑性。而最终结果是,相对主义只认可有一种历史,即头脑中的历史。一个是把文本的历史等同于真实的历史,一个是用主体观念中的历史取代了真实的历史,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虽然推演的程序不同,但两者殊途同归,都把观念或文本的历史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后现代主义则在历史认识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过分夸大语言的作用,强调历史书写过程的艺术手段,强调文本的独立性、个体性,根本否认或割断语言与历史的关系,完全将真实的历史与文本的历史混为一谈,从而否认存在过真实的历史。这些史学虚无主义的观点显然是建立在对语言或文本这种独立物认识的基础上的,仅把语言看成了结果,完全没有意识到语言只是建构历史的工具。
文本不能承受真实历史图景建构之重
“文本”一词源自英文text,被后现代主义引入研究之后,其指称相当广泛,从粗糙原始的器具到制度化的繁文缛节,从衣衫褴褛者的浅唱低吟到肉食者的豪门盛宴,举凡和人类活动相关的一切事物都被视作文本。在历史学的视野中,文本当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遗留下来的社会活动痕迹,它与人类所进行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仅仅是真实历史的“残存信息”。这些“残存信息”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遗存实物”,包括历史遗址、图像、器物、服装、建筑、风俗等在内的能够反映人类过去活动痕迹的存在;二是“元生文献”,包括当事人亲历、亲闻、亲见、亲感而撰写的反映人类过去思想和活动的文献;三是“解构材料”,包括历史认识主体在研究前两种类型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和口碑传说。这三种类型的文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已非元生的历史镜像,而仅仅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在个别方面反映历史镜像。因此,试图以文本的方式进行历史图景的建构是一件异常困难甚至是难以完成的事情。首先,文本的维度仅仅具有编年的意义,而不具有建构的本质。文本表达的是观念中的历史信息,是通过话语符码化构成的一幅臆想的图景,而非真实历史本身。真实的历史是不在场的“存在”,是过去了的或消逝在未知时空体系中的存在,那种存在并不在历史学的视野当中。在场的历史是关闭的,认识主体通过文本经由分析、推理或想象来“再现”过往的历史。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也正在于此,它不是以当下的实在作为认识和研究的对象,而是以过往的人类社会作为认识和研究的对象。文本是经过认识主体深思熟虑、经心筛选的结果,它不会也不可能重置于另一个时空中人类的生活镜像和情感体验,它所表达的是事实的信息和概念,而不是事实本身,文本的存在仅帮助我们建立与真实历史的联系。不管是“遗存实物”、“元生文献”,还是“解构材料”,它们在反映人类过去活动时,都不是以完整清晰的面貌出现的,而是以模糊不清、残缺不全为表征。而且,文本是一种“为我存在”,而“为我存在”是与主体认识相关联的,并非所有的人类社会活动都能进入认识主体的视野,为主体认识所指向的、纳入主体认识范畴的仅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很小一部分。文本仅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这些过往的一小部分,或者说文本仅反映历史遗留或历史书写者所指向的那一部分。以“元生文献”为例,中国传统历史文献可谓浩如烟海,但用这些文本去勾画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历史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因兵燹、灾害、自然淘汰及人为的删改禁毁等原因而造成损毁缺失,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反映历史的文本虽然从数量上讲是很可观的,但这些可观的文本不是以连续不断的、完整的方式体现过往人们的生活,而仅仅表现了人类过往的模糊片断。而且,这种仅仅流于文字的反映,与活生生的人类过往社会生活相比,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别;与全部的人类社会活动相较,其量有差何止沧海一粟。所以,由于文本自身固有的支离破碎、断缣寸纸的特性,虽然我们坐拥汗牛充栋,但有时仍然不能表现真实历史的九牛一毛。其次,文本的解析不等于历史的建构。今天普通人所认识和了解的历史,它既非来自“遗存实物”,也非源于“元生文献”,而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解构材料”。这些“解构材料”本身不可能形成真实的历史,它仅是历史认识主体对“遗存实物”和“元生文献”分析、推理的产物。历史认识主体通过对“元生文献”和“遗存实物”的提炼而形成文本意义上的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它是一种精神产品,被历史认识主体赋予了精神性的成分。由于不断地解构与建构,又形成新的整合,而随着“文本”形态的变化,又不断形成新的“解构材料”,由此不仅“元生材料”、“遗存实物”被解构,“解构材料”本身也处于不断地被解构的过程中。[4]16而且,“解构材料”不仅是历史认识主体认识历史的一种方式,也是历史认识主体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和结果。一个历史叙事者不单是叙述历史,也在叙述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和社会,也在叙述他自己。历史认识主体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历史文本表现出来,既在结构过去,同时也在结构现实、结构自我。“只有现在是被经历的。过去与将来都是视界,是从现在出发的视界。人们是根据现在来建立过去和投射将来的。一切都归于现在。历史难写,正在于它与我们的现在有关,与我们现在看问题的方式以及投射将来的方式有关。”[5]7“任何成就都不是最终的。可以用来解决任何给定问题的证据,都是随着历史方法的每一个变化和历史学家们的能力的每一种变动而在改变着的。”[6]345对于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历史认识主体会“解析”出不一样的认识结论;而对于同样的文本,不同的历史认识主体也必然会“解析”出不一样的认识结论;即使同一历史认识主体面对同一文本,在不同的认识情境之下也可能“解析”出不同的认识结论。被孔子所褒美、为史家所称道的“古之良史”董狐也是通过“书法”来表达他对“赵盾弑其君”的主观思想的。更何况大多数文本是经由选择性记忆或针对性失忆的产物,任情褒贬、随性抑扬情况在所难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历史,它是历史认识主体对部分历史文本所进行的重构和解释,它是文本历史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文本是认识主体意志的产物,一切文本的历史均是主体化的历史。世界上存在两种历史,即文本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文本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而我们了解并接受的历史是历史认识主体研究和写作的结果,对于自身不去研究历史的读者来说,他们接受的历史恰恰是历史学家创造的文本历史,而真实的历史是不断逝去的过去和已然的“曾经”,它独立存在于认识主体之外。但由于时空的位移,这些过去和“曾经”暂时无法重现。[7]9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事物的概念和它的现实,就像两条渐近线一样,一齐向前延伸,彼此不断接近,但是永远不会相交。……这种差别使得概念并不无条件地直接就是现实,而现实也不直接就是它自己的概念”。[8]744文本的历史是“概念”的历史,而真实的历史是“现实”的历史;文本的历史经过历史认识主体的精心重构和针对性选择,而真实的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生活的全部镜像。文本的历史即使饱含高度的客观性,它仍然与真实的历史存在悬距,仍然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文本的建构不等于真实历史的建构,文本的建构更不能承受真实建构之重。
种图式知识, 这会使对新闻源语的解码更加迅速、准确。在对译语进行编码时, 译者应做到有
利于激活译语读者的已有图式,同时也要有利于帮助译语读者建立新的图式, 以便全面了解新闻
传递的信息。
[关键词] 图式理论; 新闻英语翻译; 源语解码; 目标语编码
Abstract: Based on the schema theory, in decoding source English news report, translators fully trigger related schematic knowledge so as to make decoding more easy and precise. And in encoding target news,translators attempt to make it beneficial to activate the translation reader’ s relevant schematic knowledge and help them to set up more new schemata so as to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ormation conveyed in the news.
Key words: schema theory, English news report translation, source news decoding, target news encoding
图式( schema) 理论自衍生以来, 一直受到了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师的极大关注。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阅读理论的研究,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图式理论不仅对阅读理论的研究和阅读教学大有帮助,而且对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转换过程,这种过程“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活动, 但从翻译的主体即译者的角度来说,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1]。
在这一思维活动中, 译者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环节, 即: 图式的转换。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源语图式进行正确解码才能达到“信”,同时还必须将了解的源语图式恰到好处地移植到目的语中去才能达到“达、雅”。也就是说, 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图式转换的过程[ 2 ]。
新闻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 有其独特的篇章结构、句法特征与选词特点。要准确无误地传递新闻所传载的信息, 译者既要正确解码,还要移植源语中的图式( 包括语言图式、语境图式、文体图式和文化图式) 到目的语中。本文尝试将图式理论运用于新闻英语的翻译之中, 以便更加真实、全面地传递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一、图式理论及其可行性
18 世纪康德认为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lett 认为, 我们对语篇的记忆并不是基于直接的复制而是解释性的。这一解释过程运用所接触语篇中的信息连同与手头语篇相关的过去的经验一起构建出一种思想表达[ 3 ]。这里所指的过去的经验并不是单一的事件或经验的简单堆积, 而是组织好并易于驾驭的。他把这一结构块称为“图式”[ 4 ]。Cook 将图式定义为“语篇过程所必需的思想表达” ( a mental representation essential to discourse processing) [ 5 ]。
张怀建、黄建滨认为, 图式可以比作一个庞大的档案系统, 它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贮存在大脑中。大脑接收一个新的信息后, 便会设立一个新的文件夹( 或先验图式) , 或把新的信息输送到现存的先验图式之中[ 6 ] 。
图式理论认为, 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 需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已知的信息( 或概念) 及背景知识联系起来。换句话说, 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必须与图式网( schemata) 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图式网简而言之是指“世间典型情景在大脑中的反映”[ 7 ]。通俗地讲,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储存着世间无数的事实。
这些事实在大脑中按情境分门别类, 组合成网络图式, 给读者提供一种参照系, 使读者对所阅读的文字材料能够正确理解[ 8 ]。这样一来, 随着知识的增加形成了不同门类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图式群。它们相互联结,相互嵌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图式一般分为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是指一组关于物体、思想或现象的概念或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即狭义的背景知识。它一般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 8 ]: 关于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文章中涉及的有关学科或专业方面的知识。一般说来, 译者的背景知识越丰富, 就越能够对原文进行理解, 背景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水平的不足, 以保证译文的真实流畅。形式图式是指关于篇章结构的知识( 即语篇知识) 。具体地说, 是指对文章的格式安排、结构排列等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对于理解和翻译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中西语篇结构有异, 不同文章有不同的风格, 如果读者对写作格式相当熟悉, 就能十分容易通过格式的结构和发展, 理解原文结构并为重构译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闻英语包含的是信息, 翻译的目的也是传递信息。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信息准确传译的关键一步, 这就要求译者除了具备相应的语言素质外还必须对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文体结构、与消息相关的背景和文化知识以及相关的图式有所了解。因此, 图式理论用于新闻英语的翻译之中不仅对译者解读原文有指导作用, 而且对目的语的再编码也有所帮助。
二、图式理论在新闻源语解码中的运用
翻译的核心是对源语的正确理解和解码。根据图式理论, 阅读理解归根到底是给合适的图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图式具体化的过程, 整个理解过程是在图式指导下进行的。在大脑长期记忆中, 过去的经验已在大脑中形成各种图式, 当有足够的信息时,相应的图式被激活。因此,译者在对源语的解码过程中应成功激活大脑中与文本相关的图式以求得对源语的正确理解。
例如:
(1) Hans Blix, the former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n Vienna,was the unanimous choice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to head the new arms inspection commission for Iraq yesterday, ending weeks of wrangling.2000.1.27. Financial Times
这是一段新闻的导语, 要正确理解和翻译这条新闻, 必须激活译者有关新闻导语的特点及其功能的有关图式。导语作为新闻的开头, 用最精炼、简洁的文字反映消息的要点和轮廓。导语一般会交代五个要素即5 个“W”。激活了这个图式, 译者就对这条导语的结构和内容有了了解。这条导语交代了WHO( Hans Blix, the former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n Vienna) ,WHAT( was the unanimous choice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to head the new arms inspection commission for Iraq) , WHEN( yesterday) 等问题。因此, 可以将此导语译成: 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主任的汉斯.布利克斯, 昨天经联合国安理会一致同意, 被任命为新的伊拉克核查委员会负责人, 从而结束了几周来围绕此事出现的纠葛。
(2) The death of princess of Wales unleashed outpourings of newly- coined honorifics, for instance “a present- day Cinderella whose clock struck midnight all too soon.”
要理解这段话, 需要译者激活有关黛安娜王妃和灰姑娘故事的图式。黛安娜只是贫民之女, 却嫁给了王子, 颇像灰姑娘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灰姑娘得到神仙的帮助, 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但是必须在午夜钟声敲响之前回来。激活了这两个图式, 译者就能够正确解读这段话。“whose clock struckmidnight all too soon”是比喻黛安娜王妃死的过早, 又因为灰姑娘的故事家喻户晓, 这段话可以直译为:黛安娜王妃的逝世导致了大量新敬语的产生,比如“一个当代灰姑娘的故事, 只是钟声过早地敲响”。
三、图式理论在新闻目标语编码中的运用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理解原文之后, 对目标语的编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好坏。图式不仅帮助译者理解原文而且对目标语的再编码也有很大的帮助。目标语编码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最大限度地传递作者想传达的信息。根据国外语言学家的研究, 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成功地激活读者脑海中与阅读材料( 译文) 有关的图式。因此, 译者在目标语编码的过程中, 一定要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既能激起潜在读者的相关图式, 以便能够充分了解原作者借以传达的消息, 又能够帮助不具备此方面图式的读者建立新的图式, 以促进世界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例如:
(3) Japanese prime ministers tend to have a short shelf life and a weak brand image.Asiaweek, Feb.26, 1999
在例( 3) 这段新闻中用了两个商业词汇: a short shelf life 和a weak brand image。“Shelf life”指商品的货价期, 即商品摆在货架上的最大期限, “a brand image”指品牌形象。中国人对于后者并不陌生, 而对于前者可能很多人并不知其含义。考虑到这一点, 为调动读者有关日本首相频繁更换的图式, 译者采取了解释的翻译方法, 将此句翻译成“日本历届首相往往是上台不久就下台, 而且品牌形象也不佳”。如此这样, 源语的信息就成功地传给了读者, 同时, 翻译也就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再如:
(4) “The bubble has burst for the generation that expected to inherit the “the Pacific Century”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ar.22.1999
“太平洋世纪”指的是美国人从东海岸( 大西洋) 向西海岸( 太平洋) 开拓进展的19 世纪, 也就是开发西部的那个世纪。此处, 通过增译的方法将其文化意义译出, 能够帮助读者建立有关美国太平洋精神的文化图式。因此, 此句可译为“一度期望发扬‘太平洋精神’( 美国西部精神) 的那代人的希望像肥皂泡那样破碎了”。
四、结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 图式理论充分体现了人类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这种作用贯穿于信息加工的全过程。图式用于新闻英语这一特殊文体的翻译时, 一方面是激活译者的相关的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 从而帮助译者充分理解新闻所传递的信息, 即完成对源语的解码; 另一方面, 译者将新闻翻译成目标语即目标语的编码, 也要注意图式的转换, 帮助潜在的读者在阅读新闻的翻译文本时, 激活已存的相关图式, 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图式, 达到跨文化的交际目的。因此, 为在全世界更快更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 翻译工作者要尽可能的获取更多新的知识, 从而积累尽可能多的图式知识, 以备翻译过程中的随时调用。
[参考书目]
[1]范勇.文学中的形象思维[J].外语学刊, 2001,( 2) .
[2]刘明东, 刘宽平.图式翻译漫谈[J].外语教学, 2004,( 4) .
[3][4]Bartlett, F.C.Remember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197
[5][7]Cook, Guy.Discours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197、201.
[5]张怀建, 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外语界,1995,( 4) .
所谓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就是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整合,是一个兼容的管理体系。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少,大部分人们越来越喜欢光顾网络信息服务,人们已经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现代图书管理模式
1.现代图书知识管理模式。
所谓图书馆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原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活动,对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从而达到图书馆的预期目标、工作过程和图书馆的任务。这将对社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主要是对于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储存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使得资源的配置得到了优化。这种图书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即侧重点、管理对象和理论基础方面都存在这差异。
2.现代图书数字化的管理模式。
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图书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即将大量的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储存于计算机之中,把信息的“储存、管理、检索、和产权保护”等综合在一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服务。它具有三个特点[2]“:文献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网络化、文献资源共享化”。所谓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将文献信息转化为用计算机设备存贮的,二进制代码的信息,实现了对形式转换后的信息,计算机的管理;而文献传递网络化,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数字文献的传播;在数字图书馆时代,文献资源共享化,就是人们通过网络在网页上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文献资源。
3.服务主导型的管理模式。
所谓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就是以“为读者服务”为中心,“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是它的管理理念,要达到六个基本目标:“管理的互动性、管理的专业性、管理的服务性、管理的高效性、管理的系统性、管理的开发性”。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做到:“转变管理的理念,明确管理的目标;完善管理的机制,提高管理的效率;创新管理的方式,提升管理的活力;强抓管理队伍的建设,保障管理的实施;拓宽服务的领域,创新服务的模式”。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原则,图书馆就会整体优化,步入现代化。
4.图书一体化管理模式。
图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是将“收藏、借还、阅览、导读、参考咨询”等多项服务融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即尊重读者,体现人文思想,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信息资源,保障共享化,布局形式超市化。现代高校图书管理,采用“全开放式”服务模式,给读者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3],为今后在查阅资料方面更加快捷。
5.注重网络阅读导读的引导。
所谓导读,即为引导读书者阅读起到指导的作用。导读的作用在图书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图书馆应该多多培养一批图书馆员,这些人要具备广博的网络阅读知识,同时,他们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活动方面的指导,让这种指导特别有效。同时,及时推荐专业的站点和热门网站,使得光大的读者学会鉴别精华和糟粕的方法,防止误入不好的网络。例如:在我校的图书馆就曾经在校园内开展“读书咨询”、“新书介绍”的活动,我们在校园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把一些新出版的新书,向酷爱学习的学生进行大力推荐,让他们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三、总结
关键词:后理论;知识图景;知识生产;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2-0011-08
收稿日期:2011-10-12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1ZDll3)
作者简介:李西建,男,陕西大荔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贺卫东,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牛。
“后理论”命题的提出已有多年,这是进入新世纪后经西方理论家的鼓噪,又一次移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学术话语。然而,与以往西方批评形态及研究模式的移植有所不同,“后理论”话语的提出更具全球性与根本性,它带有某种程度的价值定位与方向选择等方面的展望与规定。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After Theory)的出版,到拉曼・塞尔登等在《当代文学理论导读》一书中对“后理论”现象的专题介绍,①再到国内学界对该命题的持续关注与探讨,②种种迹象表明,文学理论在历经后现代主义大潮的冲击与“理论终结论”的影响后,是否已经无可挽回地进入了一个衰落的状态,其发展的前景与出路何在?人们是否还可以继续预测理论终结后文学理论的走向与这一境况下的知识生产等等,这实际已成为国内理论界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的一个焦点性问题。正是基于如上背景,本文力图进一步分析“后理论时代”的文化场域与文学理论的知识景观,并对这一背景下文艺理论的知识生产作尝试性的探讨。
一、“后理论”及其文化场域
依国内学界的看法,詹明信是最早发出理论终结“讣告”的预言家。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初,在《德国批评传统》一文中,他曾不无惋惜地慨叹:“今天在理论上有所发现的英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了,其标志是下述的事件:巴特、拉康和雅各布森的死;马尔库塞的去世;阿尔都塞的沉默;尼柯、布朗特日和贝歇的自杀为标志的‘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终结;甚至还有更老一代的学者如萨特的谢世等。所有这些事件都从不同的角度表明,结构主义的有所发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能再指望能够在语言的领域里找到堪与60年代的地震图标转移或结构主义诞生所引起的震动相比拟的任何新发现。”进入新世纪后,伊格尔顿以《理论之后》的出版,宣告了一个理论时代的终结和对一种新理论到来的期待。他不无悲观地指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拉康、列维一斯特劳斯、阿尔都塞、巴特、福柯开创性的著作距今已有数十年之久了。威廉斯、伊丽格瑞、布尔迪厄、克里斯蒂娃、德里达、西苏、哈贝马斯、杰姆逊和萨义德等人早先开拓性的著述也有数十年了。这以后并没有很多可与这些奠基者的雄心和独创性媲美的著作问世。他们中的一些人此后遭遇了不测。命运使巴特在巴黎的一辆洗衣行的车下命丧黄泉,福柯因艾滋病而备受痛苦,送走了拉康、威廉斯和布尔迪厄,阿尔都塞因弑妻被罚而关进了精神病院。看来,上帝并不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伊格尔顿预言的依据是,一代思想家的纷纷离去与新的理论思想的空缺及贫乏。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近由拉曼・塞尔登等学者编撰的《当代文学理论导读》一书的结论中,作者以“后理论”命名,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问题I生。该著作认为,新千年开端的一些著述奏响了新的调子,一个新的“理论的终结”,或者说得模糊一点,一个“后理论”(After-or Post-Theory)转向的时代开始了。①且不论我们能不能有意义地进入“后理论”,我们最终发现,这一预告更像是在复位方向,而不像一个戏剧性的启示录。对许多人来说,来到“后理论”似乎意味着从文化研究与后现代主义控制的时代走出来。在这种情形下,文化研究或者说更一般意义上对文化文本(包括文学文本吗?)的研究以及当代的种种理论都处于视野之外。这种对最近的过去的弃绝是令人惊异的。难道这个时代有太多错误的构思吗?难道这类弃绝的术语不应该更仔细地思索吗?难道现在的任务中没有一项要重新承担起对文学和文化以及对当代的理论化,以便更完整地理解这些转型的或者说另一种思路的术语吗?拉曼・塞尔登等人的思考,揭示了“后理论”时代所隐含的两个重大问题域,其一是我们如何对待“文化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遗产,其二是理论之后的出路何在,我们是否需要理论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等。而要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则需要依据对“后理论”时代所呈现的文化场域的科学认知与理解。诚如伊格尔顿所指出的,“种种文化观念随着由他们所映照的世界的改变而改变”。
“后理论”时代所依赖与生成的文化场域是复杂且极富悖论性的。这是一个“失与得”并存,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乱像杂糅共生的时代。一方面是某种观念的快速生产与炮制,而另一方面是思想、价值等具有根基性的东西的衰落、遗忘与所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人文性危机。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把这一时代称之为消解文化整体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形象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与其说出现了统一的全球化,不如说全球化进程呈现出一个强劲趋势,即全球差异阶段的出现,它不仅开启了“文化的世界橱窗”,让相距遥远的异域文化直接比肩而存在,而且提供了一个场所,让文化的碰撞发出更嘈杂的音调。因此,全球化进程似乎并不是在制造文化的单一性;相反它是差异、权力争斗、文化声望的竞争将在其中进行到底的一个场所。伊格尔顿的判断是,这正是一个消费社会蓬勃发展,传媒、大众文化、亚文化、青年崇拜作为社会力量出现,必须认真对待的时代,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各等级制度,传统的道德观念正受到嘲讽攻击的时代。社会的整个感受力已经经历了一次周期性的改变。我们已经从认真、自律、顺从转移到了孤傲冷漠、追求享乐、拼命犯上。如果存在着广泛的不满,那么,同时也存在着虚幻的希望。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起,文化也逐渐意味着电影、形象、时尚、生活方式、促销、广告和通讯传媒。符号和景观逐渐充斥着社会生活。伊格尔顿的结论是,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早已消失,后现代主义对规范、整体和共识的偏见是一场政治大灾难,其结果是造成了一种“遗忘的政治”。这些新的文化观念涌现于文化本身正变得日益重要的资本主义,这个发展非同寻常。“文化”表示的就是这样辉煌的综合,文化是摇摇欲坠的掩体,工业资本主义厌恶的价值观念和活力正好在此藏身。
人文科学的生存危机及其生产危机,也是形成“后理论”时代文化场域的重要根系与基础。早在
20世纪后期,一些思想家就注意到了这种状况。美国人类学者马尔库斯、费彻尔在谈到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时指出:“知识的现状,与其说是根据它们本身的情况,还不如说是依其所追随的事物来界定和解释的”。而人文学科“现时代的表述危机是一种理论的转变过程,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变幻时代,与范式或总体理论处于支配地位的时期让步于范式失却其合理性与权威性的时期、理论中心论让步于现实细节论这一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生的前提在于,人们越来越发现大理论无法解释社会现实细节。”这似乎是当代社会文化景观的一种真实写照,随着后现代文化的转向,许多时尚的、大众的、流行的、通俗的以及形式多样的文化样式已纷纷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文本。“事实上,后现代主义迷恋的恰恰是这一完整的‘堕落了的’景象……”在《理论之后》中伊格尔顿的分析更为深刻与彻底,“人文科学已经丧失了清白之身;它不再自诩不受权势的玷污。它如还想继续生存,停下脚步反省自己的目的和担当的责任就至关重要”。人文学科或“文化”,是敏锐地显示现代性整体危机的所在。文化涉及礼仪、社群、想象力的创造、精神价值、道德质量以及生活经验的肌理,所有这些都陷入了冷漠无情的工业资本主义重围之中。科学、哲学与社会学似乎都已臣服于这野蛮的秩序。哲学沉迷于“什么都不重要”与“什么都非不重要”的逻辑区分里,因而对改变世界不感兴趣。当然,伊格尔顿并非一个文化悲观主义者,后理论时代也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化价值的生成与开启,依某些学者的看法,《理论之后》并不标志着理论的死亡,而是预示着一种新的走向。文化理论必须重新积极进取地思考,这并不是为了给予西方世界的生存以合法性,而是为了能够寻求新的价值方向。在“失与得”一章的结尾,伊格尔顿强调,“我们坚持的文化理论许诺要尽力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但总的来说却没能兑现承诺。在道德和形而上学的问题上它面带羞愧,生物学、宗教和革命问题上它感到尴尬窘迫,在邪恶的问题上它更多地是沉默无言,在死亡与苦难上它则是讳莫如深,对本质、普遍性与基本原则它固执己见,在真理、客观性以及公正方面它则是肤浅的。无论怎样估计,这都是人类生存失败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表明的,自己对这些根本问题建言甚少或无所建言,是历史上相当尴尬的一个时刻”。作者的这一论断,既是对20世纪以来文化研究与理论生产中的某些重大失误的深刻反省与批评,也是对“后理论”时代人类的思想和价值创造所寄予的展望与期待,对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的发展及其知识生产是极富启发性的。
二、文学理论的知识图景
知识图景是沃尔夫冈・伊瑟尔在探讨文学理论的理论视角时所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理论构型的一种整体样态。“被表现的事物并不具有客体的性质,而是具有图式的性质”。知识图景的显著特征是显示思想的全景,它通过干预现实,对现存的事物进行重组,从而也提供了一种阐释方法的综合性框架。“如果理论框架是建构性的,则它实质上是加诸于作品之上的一组坐标体系以对其进行认知;如果它是操作性的,则是为了解释事物的生成过程而构造的一套网络结构。”。由此可见,知识图景与马克斯・韦伯所讲的“文化是富有意味的网”,福柯的“知识型”以及布迪厄的“场域”等,均是含义相近的概念,表明知识图景也是特定时代知识系统所赖以形成的一种更具根本性的话语关联总体,正是这种关联总体为特定知识系统的产生提供背景、动因、框架或标准。由此观之,文学理论的知识图景就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种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其中既有丰富的思想取向、文化观念与相对稳定的学理基础,又有审美与文学批评实践活动的不断积累与建构。从这种界定来判断,我们所理解的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的知识图景,既不是基于“语言学转向”视阈下的知识范式,也不是为“文化研究”所取代且脱离了文学性的理论形态,它呈现出或者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从文学理论基本的知识面貌看,大理论的消退与小写的、众多的“理论”形态的孵化与生成是一个重要的转向。伊格尔顿的观点是,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早已消失,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的种种主义已风光不再。不管怎样说,正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使我们确信,宏大叙事已经成为了历史,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很有可能正在走向终点。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在“理论之后”,而应以一种新的质疑提出自己的文化理论。如果说它注定要和雄心勃勃的全球历史紧密结合,它一定有着自己可以响应的资源,其深度和广度与自己所面临的局势相当。拉曼・塞尔登等人指出,1985年到2005年之间的“当代文学理论”领域发生了许多动荡和变化,首先,单数的、大写的“理论”迅速地发展成了小写的、众多的“理论”――这些理论常常相互搭接,相互生发,但也大量的相互竞争。文学研究的领域充满复杂性与多样性,过去30年来的理论论争留下了不少重大的教训。这些教训是:所有文学批评活动总是要由理论来支撑;不论是什么样的理论都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如果不是明显地政治的――立场;而不是看起来哲学上绝对的;大写的理论不再显然是单一的、令人敬畏的;理论是要被使用的、批评的,而不是为了理论自身而被抽象地研究的。所谓“大理论”的消退,是指现代性宏大叙事的衰落,这种理论以雄心勃勃的创造解释一切,尤其是先验地预设文学理论的整体面貌与标准话语,在以往文学理论知识构成中,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观念的流行,定于一尊的大原理与概论性书写,大都与“大理论”的思维模式息息相关。“作为一种知识的系统生产,‘大理论’的知识构成往往具有一种‘学科帝国主义’的局限性,其知识系统在急剧膨胀的同时,扩大了这一知识视域中的某些问题,而遮蔽了另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学科帝国主义’缺乏自身的反思批判性,因此需要调整知识生产的策略和视域并形成另类视域,而小理论则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所谓“小理论”是指具有反思性且面向文化与文学实践的理论,这些理论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行动而不是文本或立场观点;它“提供的不是一套解决方案,而是进一步思索的前景”;这种理论或许会重新奠定文学性的根基,回归诗学,甚至重新恢复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生机,重建文学文化的公共领域。因此,伊格尔顿的“后理论”其实是“更多的理论”,是“在一种更宏伟、更负责的层面上,向后现代主义逃避的那些更大的问题敞开胸怀。这种问题包括道德、形而上学、爱情、生物学、宗教与革命、恶、死亡与苦难、本质、普遍性、真理、客观性与无功利性等。这就是说,他的这个宏大的新构想既包含了一种拓展的,也包含了对自由主义某些原则的重新评价。”
其次,知识范式上的跨界性即跨学科性将愈来愈突出,从而为所谓“小理论”的生成提供学科的依
据和学理的基础,有利于突破文学理论的单一学科化模式,强化与延宕理论的多元性、具体性和差异性。文学理论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跨界研究与跨学科性。卡勒对理论的界定有四点:“1,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话话。2,理论是分析和推测――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了什么。3,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4,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它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在“后理论”一节中,拉曼・塞尔登等强调,后理论时代的理论,重要的不仅是理论的含义,还有那“某种东西”(“文学的”、“读解”、“文化”、“政治”)的含义以及如何理解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一些新的批评还引进了一些更专门的领域,譬如与法律、生态、空间、地域等相关的话题与讨论。这类话题与讨论也常常被称作新的跨学科的创造,既不是狭窄的文本,也不是完全理论的,而是内在形式的精微与深刻之处以及当今社会与政治的介入。审视20世纪西方文论及批评方式的意义与经验,从知识范式的层面看,它所彰显的价值就在于跨界研究与跨学科的构型作用。20世纪西方的诸种理论及批评实践,主要呈现为一种阐释性的话语系统,其特征是把某种具有构型性的学科观念与文本内涵有机结合,在与学科观念相统一的方法论的指导下,通过生成具有范导性的理论话语概念,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特定知识系统、方法论意义与阐释空间的话语模式,即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范式”创造。无论从学理的构成,还是从阐释空间的拓展看,诸多批评形态大都体现出重要的理论生成效果,起到类似詹姆逊所说的“元批评的作用”,这当然是跨学科互渗的结果。所以说,学科的范围不存在神圣的规定。如果历史驶入另一个阶段――如果传统的学科框架成为进一步认识的遮蔽,人们没有必要效忠于某种“学科领土权”而拒绝敞开边界。许多学科的疆域始终游移多变。从一个学科内部的积累到多学科交叉导致的视域调整,从社会需求的浮动到学院建制的改变,这一切均有可能成为重新勘定学科版图的理由。但是,文学理论的跨界研究与跨学科互渗,绝不意味着文学性及其知识谱系的消解,作为文学理论知识形态自主性依据的学科理论范式层,似乎更应是这种跨界性与跨学科性所依持的圆心,而那些借助于某种思想与观念实施文学批评实践的诸多理论实验与探险则更多地游移于这一圆心的周围。
最后,鉴于对文化研究阐释经验的深刻反思,后理论已显现出回归文学的某种表征。戴维,凯洛尔和乔纳森‘卡勒在90年代曾指出过,倘若文学经典的现状受到质疑,倘若文学、艺术和一般文本证据已经形成的完整性被内在矛盾、边缘性和不确定性等观念驱逐,倘若客观事实被叙事结构的观念取代,倘若阅读主体规范的统一性遭到怀疑,那就必然是,很可能根本与文学无关的“理论”在捣乱。在一些学者看来,20世纪80年代后对文化研究及其诸多理论的兴趣与依赖,似乎起到了一种更阔大的作用,但也可能让人感到的是对文学正业的一种偏离,一种令人畏惧的、受到挫折的偏离,或者是一种时髦的偏离。文学与文学性的显著标志被种族、性、性别的种种规范、律条遮蔽了,如卡勒所强调的,“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研究及其文本分析的方法就只能遵从社会学意味很强的文化研究的模式,沦落为文化研究的一种‘症候式解释’”。事实上,文学理论与研究已拓展的太远,它变成了自觉虚构的后现代文化的共同语。这样的拓展在卡勒看来,势必使文学的特征与批评锋芒丧失,因此,他合理地指出,也许该是在文学中重新奠定文学性根基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回归诗学,回到被理论“抛入外圈黑暗之中”的文本细读的传说……按照我们的理解,“后理论”在关注大问题的同时,更应关注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符号的艺术性建构,关注审美性经验及其阐释在文化研究中的归位。这种归位或者侧重文化诗学的理论取向,或者侧重一种元批评的阐释方法,或者更注重新构筑理论场域中的文学与审美的深度结合等等,无论理论与学科的跨界有多广,作为“与文本相关联的诗性(审美性)阐释理论”,它应始终保持审美性的质量,即通过审美价值判断,把生活与作品中蕴涵的美发掘出来,以超越人类的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具体形态。
三、知识生产的路径及选择
“后理论”时代知识生产问题的提出极为重要且极为复杂,它无疑面临着诸多的困惑与焦虑,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选择。诸如全球化语境所带来的文化身份的认同性危机与趋同现象,高度体制化的知识生产与消费语境的日渐建立,文化建构的日益功利化、世俗化与精神价值趋于消解的状况,理论生产的空前冷落以及无可奈何地被边缘化的现状。更为严重的是,“全球化经济活动中,物质商品与文化产品往往是共生的,经济的全球化时代要驱动文化思维、审美趣味的一体化,甚至文艺产品的克隆化。面对异土情调、异样风格的西方消费文化的大举挺进,第三世界往往显得惊慌失措,精神阵地溃不成军,其文化核心阶层大抵最后借助民族主义的政治权威或的道德律令作生硬的限制与抵抗”。从广义的文化与价值层面表现出的消解性危机,到精神生产领域内人文学科所呈现的时代性焦虑,再到文艺理论和文学研究的困惑与茫然,诸多现象无一例外地表明,面对后理论时代的知识生产的多重性危机和焦虑,只有科学的思考和探索知识生产的合理路径及其选择,才能找到文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依照我们的理解,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知识图景生成的价值定位,将可能构成其知识生产特定取向与路径的关键所在,进而也成为当代中国文论需要深度反思及其认同性选择的重要面向。
其一,与“大理论”消退及“小理论”的孵化与使用相关联,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则更多地转向文化政治,强调理论生产应承担公共领域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在伊格尔顿看来,理论中缺失的“另一半”并不是文学、读解、文化或美学,而是政治。后现代主义对绝对真理和普遍性等概念的厌倦意味着它已经丧失了深度与雄心。后现代文化理论远非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而更是其同谋、附隶于――正因为是资本主义――其侵略性、杂交性与多元性之上。至于价值问题,伊格尔顿评论说,对固定的等级制的解构“轻而易举地与人们熟知的市场对一切价值的革命性铲平同时诞生了”。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理论之后的价值选择是什么?伊格尔顿提出的补救办法是一种雄心勃勃的政治批评或文化政治。他说,“文化可利用它漂流在社会之中这一事实,超越社会偏狭的界限,探究那些对全人类至关重要的事件。它可以具有普遍性,而非仅局限于狭窄的历史性。它能提出终极问题,而不仅仅是那些实用的或狭隘的问题”。“后理论”其实是“更多的理论”,是在一种更宏伟、更负责的层面上,向后现代主义逃避的那些更大的问题敞开胸怀。这些问题包括道德、形而上学、爱情、生物学、宗教与
革命、恶、死亡与苦难、本质、普遍性、真理、客观性与无功利性等。“文化理论的作用就是提醒传统的左派曾经藐视的东西:艺术、愉悦、性别、权力、、语言、疯狂、欲望、灵性、家庭、躯体、生态系统、无意识、种族、生活方式、霸权。无论任何估量,这些都是人类生存很大的一部分。要忽略这些,目光会相当短浅”。如上表述应看作是伊格尔顿“文化政治“观念的核心所在,即文学理论生产中的”微观政治”取向。
历史地看,面向社会文化公共领域,指出社会发展中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问题性,是20世纪西方文论在知识生产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由此推动和形成了西方文论参与文化政治建构及新观念的不断生成。伊格尔顿作为政治批评的倡导者,坚信所有的文学批评都是政治批评。现代文学理论的历史乃是我们时代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历史的一部分,与人的意义、价值、语言、情感和经验有关的任何一种理论,都必然会涉及种种更深广的信念,涉及那些与个体和社会的本质、权力和性的种种问题。……纯文学理论只是一种学术神话。时隔20年在对后理论时代的描述中,伊格尔顿秉承其“政治批评”的信念,继续依持那些形而上学的宏观政治的大问题,但却更加强调知识生产向文化政治的转向与渗透。所谓文化政治,即是指区别于具有宏大叙事特质的社会政治的一种微观政治。它更多地指向性别、种族、族裔、性、年龄、地缘、生态等文化权力关系。与社会政治相比,它更富于生存的具体性与文化意味,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被文化所规定和塑造。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政治是社会政治的实践性呈现与延伸,它构成了文学生存的栖息地,是文学理论面向公共文化领域的基本寓所。诚如伊格尔顿所认为的,“所谓微观政治现在就成了时代的命令。……如果所有的理论,就像有些人所怀疑的,天生就是总体化的,那种种新型的理论就得是一些反理论:局域性的、部门性的、从主体出发的、依赖个人经验的、审美化的、自传性的、而非客观主义的和全知性的。……代之者则将是那个流动的、不再居于中心的主体。不再有任何连贯的系统或统一的历史让人去加以反对,而只有一批各自分立的权力、话语、实践、叙事。由此可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可能将成为“众多的理论”,“差异的理论”,面向文学实践与文化问题的理论,这些现象和存在正是形成其理论的动力和价值的基础所在。
其二,与知识范式上的跨界性和跨学科性相适应,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应更加突出反思性与思想生产的深度综合。这也是文化研究面临的问题之一。为什么需要反思性,伊格尔顿的分析是,我们拥有一个不间断地在穿衣镜前表演的整体社会,把它所做的每一件事编织进一个巨型文本,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这个文本世界那鬼怪般的镜像,这意味着文化变得日渐狭隘,也变得日渐空泛,平淡乏味在偏狭盲从中找到了回音。因此,文化在认同意义上已变得更为迫切。由此可见,对我们的处境进行批判性反思,这是我们处境的一部分,是我们属于这个世界的特殊方式的一个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认为,后理论的真正使命就是对迄今为止尚未触及和思考过的问题进行探索的种种可能性。但这一工作只有在反思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那些被大理论和文化研究所遮蔽的大问题,反倒可以在理论之后的小理论的视野中凸现出来。华康德甚至认为,一种真正新颖的思维方式,即生成性的思维方式,其标志之一就是它不仅能超越它最初被公之于世时受各种因素限定的学术情境和经验领域,从而产生颇有创见的命题,而且还在于它能反思自身,甚至能跳出自身来反思自身。只有这种反思性甚至批判性的价值取向,才为文学理论进入“深度综合”奠定观念基础。因为“文化研究的崛起是出于对其他学科的不满,它不仅针对其它学科的内容,而且也针对其它学科的局限性,因此文化研究属于后学科”。文化研究打破了各学科间的界限,促进了文学研究与文艺理论的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但文化研究不能取代文学理论。所谓文学理论的深度综合,既指思维形态与方法论层面的吸收与借鉴,也包括在思想根基与文学性向度方面的建基与会通。博采各种文论形态有益的资源与创见,在一种新的基点上进行创造性建构,是理论创造走向博大精深的一个必要环节。无论如何地实施跨学科与跨文化,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文学理论为跨界中的聚焦点与圆心,它既是一种广延性极强的人文科学理论,又是一种研究与阐释文学审美现象的自主性理论,它必须依赖特定的文学经验、形式、情感、心智与形象,类似于杰姆逊所讲的一种文学的“协力关系网”,拉尔夫・科恩所强调的,文学理论应成为一种阐释的指南、贯通性的源泉、分析的基础,以便发现和开拓出生活与意义的某种可能性空间。
拉曼・塞尔登等在《后理论》一书中指出,伊格尔顿敦促理论承担风险,他自己就承担了进入某些极端敏感的政治领域的风险,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尽管他的新构想包罗甚广,但却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或范畴,那就是“艺术”,也可以说是“文学”。在他的手中,“文化理论”似乎从文学或审美领域游离开去了,而其他人却寻求对文学和审美的结合,或重新构筑与它们的关系。这一评价是中肯且富有见地的。不仅是对“文化研究”现象的深刻反省,也包含了对当代文学理论过度推崇文化阐释的某种程度的批评。事实上,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文化与审美是不能绝然分开的,文化政治也往往采取审美的方式,使之成为一种审美的政治。詹明信说,我历来主张从政治社会、历史的角度阅读艺术作品,但我绝不认为这是着手点。相反,应从审美开始,关注纯粹美学的、形式的问题,然后从这些分析的终点与政治相遇。不要急不可待地要求政治信号,而我却更愿意穿越种种形式的、美学的问题而最终达到某种政治的判断。文学理论所面对的“知识型”,是丰富的“诗性”及“诗化”形态,是具有审美经验特征的文化类型,是“诗化的文化”,这一本体规定决定了理论的“思”是诗性的思,“思的为诗的本质保藏着存在的真理的威能”。所以,从诗性维度守护艺术,从真理内涵理解艺术,是一种符合人的本真存在的价值向度。而当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重申审美取向与艺术性的重要,恰恰体现了回归这种理论生产本性的基本诉求。在《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中,彼得。威德森进一步指出,20世纪后期,“文学”作为一个概念和术语,已经大成问题了。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的污染把它视为高档文化之典范;要么相反,通过激进批评理论的去神秘化和解构,使之成为不适用的,至少是没有拐弯抹角的辩护。这也就表明,需要将“文学”拯救出来,使之再度获得资格,这总比不尴不尬地混迹在近来盛行的诸如“写作”、“修辞”、“话语”或“文化产品”泛泛的称谓之中好一点,正因为这样,我才同意伊格尔顿的如下说法:“文学的确应当重新置于一般文化生产的领域;但是,这种文化生产的每一种样式都需要它自己的符号学,因此也就不会混同于那些普泛的“文化”话
在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当下,中学历史教学应当注意加强历史图片的运用,通过历史图片直观的、真实的、清晰的展示历史碎片,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历史知识。所以说,历史图片应用于历史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即可以丰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丰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尽管历史教材中也穿插一些历史图片,但仅有一两张图片来对某些内容加以说明,起到的教育意义并不强。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教学,这可以提高教学趣味性、教育性,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历史图片与描述历史事件的文字结合在一起,就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历史相对真实、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促使学生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直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内容都是由文字组成的,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通过一个个文字描写出来。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文字进行阅读,才能够掌握中国历史。而历史图片的运用则可以改变此种情况,使学生通过历史图片直观的了解历史,并通过历史图片对历史进行分析、思考、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学习能力得到强化,促使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更丰富。所以,在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用历史图片来展开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图片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实现历史教学图文并茂,直观、真实、准确、清晰的教授学生历史知识,促使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得以提高。对于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要是:
(一)直观地传达历史信息,简化教学内容
相对文字信息来说,图片信息更容易传达信息,并且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为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可以有效的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合理的运用历史图片可以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直观的摆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历史图片直观、直接、形象的信息传达,可以在学生在认知范围内对中国历史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所以说,根据所要教授的历史教学内容,运用与之相符的历史图片,可以将历史信息清晰、直观的传输给学生,促使学生有效的学习、理解、掌握历史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深入的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满足,首先要保证历史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以往的照本宣读的历史讲解方式,严重缺乏趣味性,整个教学课堂氛围沉闷、死气,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最终排斥学习历史知识。而历史图片的有效应用可以改变此种现状,因为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穿插历史图片,再利用精心设计的语言加以铺垫和修饰,可以使历史图片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和神秘感,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积极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穿插历史图片,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使历史教学活动生动、愉悦、科学、合理的开展,更加高质的教授学生历史知识。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历史画卷
历史的美感来源于中国古代人们的真实、勇敢、坚强不屈,在战争频繁的年代中依旧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永远憧憬美好生活,对未来永远抱有希望。这是历史教学中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精神。历史美感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部分内容的教授需要学生具有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表象看到中国历史的美感。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于历史图片。历史图片将真实的历史画面呈现出来,这可以使教师以历史图片为例,就历史图片进行剖析和讲解,将审美技巧、审美要点等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对历史图片进行审美,感受历史气壮山河的美、历史动人心脾的美、淳朴自然的美、怡然自得的美等等,从而深刻的了解和理解中国历史。所以说,在对中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历史图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学生以自己角度来审视历史,这可以使学生不仅能够准确的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产生独到的见解。
三、结语
图书馆是一个信息的宝库,拥有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而图书馆管理员的只能就是对这些信息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并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给读者使用。因此,图书馆管理员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为读者提供更专业有效的服务。随着图书馆的科技发展,参考咨询和信息资源的再加工等工作在图书馆各项业务中占据了更大的比重,而这些都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人才,需要图书馆管理员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把握科学发展的脉络,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停滞不前。因此,个人知识管理也是图书馆管理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2、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技能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一部分,遵循知识管理的普遍规律,但是更加具有独立性和实施的可能性。个人知识管理一般包括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以及创造新的知识3个方面,可以看做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技能有7个方面。
2.1获取信息这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图书馆管理员要熟悉各种信息资源,如互联网、数据库以及其他资源库,熟练掌握信息检索的技能和方法,提高检准率和检全率。
2.2评估信息就是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要对庞大的信息资源进行评估,判断其质量,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需要的信息保留,无用的信息摒弃。
2.3组织信息利用电子文件夹,个人知识管理软件以及网页等方式来组织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
2.4分析信息分析信息涉及到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2.5表达信息就是个人的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可以通过文本、PowerPoint、Flash、网站等形式来表达信息。
2.6信息安全图书馆员可以通过采用密码保护、重要文档备份、打印存档、文件加密、病毒防御、存取访问控制权限等措施来对信息进行保护。
2.7信息协同图书馆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当前,图书馆员可以利用E-mail、BBS、多媒体会议系统、在线数据库、协作文档编辑等工具进行协同学习。
3、如何增强图书馆管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
3.1要树立个人知识管理的观念现在是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在竞争潮流中占得有利地位。个人知识的管理和应用,是一个人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动的一个方法,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创造人生价值的一个方式。因此,要重视个人知识管理。
3.2建立个人的知识系统架构知识系统架构,简单地说就是储藏知识的架构。知识架构的系统化,有助于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系统地储存以便快速索取,同时便于发现知识间的联系,激发知识创新。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利用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如搜索引擎、维基百科、论文数据库、豆瓣网、思维导图等建立自己的知识存储结构,对所需知识进行管理。
3.3建立自己的学习网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也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工作,给工作人员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图书管理员,尤其是年轻的馆员,接受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很强,因此,要经常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通过外出进修、培训、参观或其他途径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存储,多浏览行业专业网站,建立自己的专业网络,媒体网络等。
3.4在图书馆中建设学习型组织,营造一个和谐上进的学习知识、管理知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