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基础实训总结

建筑基础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20 21:51: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筑基础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筑基础实训总结

第1篇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是基于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测量和评价的教育活动。考试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督导激励、评学促教和教学管理功能,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变消极的学习为积极的学习。考试应注重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双重因素。近年来,我校对学生的考试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将建筑结构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方式,分别采用了开卷、闭卷考试、课堂提问、课程设计、设计答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式,对理论教学与实训分阶段进行考核,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考评。具体方式为:

1)“考教分离”基本知识考核:由熟知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出若干份不同试卷组成试卷库,在考前通过人工随机抽卷进行考试,完成建筑结构基本原理与知识考核。最终考核采用闭卷考教分离,从而有利于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此项占成绩50%。

2)课程设计考核:一般情况下,课程设计是在教师讲授完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布置进行的,目的是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为避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有些同学不认真完成,而是在临近交设计成果时,拿一份已完成同学的课程设计来参考与抄袭的情况出现,我们采取步进式考核方法,做到每一项一登记、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过程,及时答疑,准确考核学生的设计及绘图能力,此项占成绩30%。

3)课程设计答辩:为检查学生掌握各项技能掌握情况,针对设计成果中的错误进行指导,这种做法的个体性很强,真正能做到让本人意识到错误在哪里,更好的让其他同学一起面对错误问题,将该环节纳入考核之中。方式采取由指导教师设计好答辩问题,尤其是课程设计中会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抽签进行面试,同时结合同学本人完成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提问,根据回答结果结合课程设计成果评定成绩,此项占成绩10%。

4)平时成绩考核:将课堂提问与课堂表现、课内设计作业及课外设计大作业环节纳入考核之中,此项占成绩10%。课堂提问与课堂表现:针对课程内容以及课后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培养和评定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课内设计作业:注重建筑结构基本构件设计计算能力培养与训练;包括查阅理解梁、板、柱、建筑基本构件结构构造要求,以及规定荷载条件下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课外设计大作业:注重一般建筑结构力学模型建立及分析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包括查阅理解如整体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梯、雨蓬、屋架、混合结构墙及柱等结构构造要求、规定荷载条件下一般建筑结构设计计算评定。通过以上四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课程成绩以百分计,其中课程设计占30%,课程设计答辩占10%,平时成绩占10%,课程基本知识考试占50%。

2考试改革创新点与启示

1)侧重“工学结合”的考试方法的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分阶段进行考核,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考评,理论考试成绩占60%,实训实操成绩占40%,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在课程理论部分的考核过程进行改革,建设建筑结构试题库使课程的考核过程标准化,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与技能。

2)在课程中进行了课程考试改革试验,探索“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的,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

第2篇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围绕防雷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防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架构、实施模式和四双制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防雷技术;实践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一、防雷技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总体架构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变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围绕防雷技术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架构,我们认为建设防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即课堂教学实验、阶段实训、毕业实习、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二、防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

(一)防雷技术专业实训的教学环节

实训是对学生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等单项、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核心,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并应占有相当的课时比例。

高职防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教学环境和实验室模拟环境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掌握从事防雷技术职业所需的技能,实现学院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训学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大学一年级完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技能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手工绘建筑图纸能力及其识图能力,对应的课程是防雷建筑基础、大学二年级完成综合技能实训,实训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用CAD软件绘建筑图纸的能力,对应的课程是防雷辅助设计;下半年实训的内容有建筑物防雷设计与施工能力、防雷工程定额预算能力;大学三年级上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防雷检测能力、计算机防雷和通讯防雷的设计与施工,下学期完成毕业实习。

基本技能实训是根据每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个学期期间,任课教师组织在校内实验室或计算机房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

毕业实践体现防雷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由系部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

(二)防雷挂术教学实验组织模式

防雷技术教学实验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在校内实验室或计算机房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

防雷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体讲,也就是企业防雷技术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社会实践、工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接地体的制作、避雷针的安装等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并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积极推进防雷技术教育创新。

(三)防雷技术专业实习的组织模式

实习一般包括职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社会实践、调研等。它是防雷技术专业教学阶段性的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职业、将所学知识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换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让学生增长实践工作能力,而且提高职业素质。

防雷技术专业在实习模式上实施了211的教学模式,这种形式是将学生的毕业去向和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校前两年与普通学生一样进行理论教学,第三年开始,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确定就业单位,学生到就业单位实际工作半年后,返回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并做毕业设计。试验,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也有许多成功经验。

(四)防雷技术教学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大胆开展“产、学、研”基地平台建设。包括杭州易龙防雷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立信等多个校外产学研基地。承担了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防雷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多项校外实训任务。

产学研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总体评价是:“下得去、上手快、干得好、留得住”。

三、防雷技术专业种的四双制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防雷技术专业已形成了以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四双制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并举的“双大纲制”;理论教学课堂和实践教学课堂并行的“双课堂”制;以及“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和实践课教师队伍;学生实行“毕业证”加“岗位资格证”的“双证书”制。

(一)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

我们在制定理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同时,制订了各种实验、实习、实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生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包括实习、实验、实训在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完成相应的实验实习报告,其成绩计入成绩册,这些成绩和理论课成绩同等对待,这些成绩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升留级以及毕业。

(二)实行双课堂教学方式

我们在实习基地设有教室,在实习和技能培训期间随时可以进行理论教学,这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交替进行,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还十分重视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我们注意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防雷企业的技术人员,形成“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培训,如派到气象局实习、到兄弟单位以及校外的企业单位进行培训。另外,还聘请防雷界的专家知名人士在我专业开展为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行“双证书”制度

从2004年开始在实行防雷上岗证考试,取得良好的效果后,现在我们充分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电工证、驾驶证等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学生实行“毕业证”加“岗位资格证”的“双证书”制度。有效提高了防雷技术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四、防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结果和努力方向

防雷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已在我校教学中进行了全面实施,涉及的学生总数达500余人,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就业情况普遍较好。企业认为,我校所采取的工程化培养机制适合业界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基础技能、团队协作、资料收集、人际交流、项目规划等几个方面明显具备较强的能力,更加适合在现代软件企业中发展。学生认为,能够很快适应新的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自己的理论应用能力有很大提高,所学知识在企业实习及实际工作中能够真正找到用武之地,在就业等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1 加快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第3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建筑专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5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济区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广西北部湾地区将继续建设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项目,建设石化、钢铁、能源等临海工业项目,年均投资将近1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北部湾经济区将会形成2万亿至2.5万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包括产业项目95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4000亿元,城市建设投资约4400亿元,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房地产投资约3000亿元。广西凭着绝好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又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无疑给广西建筑市场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必将拉动交通、能源、经济、房地产、城市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上升,而这些都为广西的建筑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快速发展的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饥渴”问题尤为凸显。尤其是在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步伐,加快建设沿海9大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更是对各类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据调查,广西建筑专业人才存在着“少、弱、旧、差”等问题,建筑行业作为经济区发展的基础行业,探讨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类专业人才创新意识的启蒙

建筑行业是为人类创造生存环境,集科学与艺术为一身的综合性产业,无论是从人文意义上的建筑学,还是科技意义上的建筑学,其本质都是创新。因而,建筑类专业人才区别于一般的人才资源,创新素质是其核心特征。

1.激发创新欲望。在结束应试教育方式进入大学学习的当代大学生中,对创新的认识较弱,对学校倡导的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缺乏深刻的认识。更有部分大学生习惯于顺其自然,依葫芦画瓢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好奇欲与创造欲,以增强创新意识。

对于建筑类专业学生,要重视专业认识教育。尤其是对部分大学生懵懂选择的建筑类专业而言,他们不了解本专业的特色及就业方向,对专业内涵更是知之甚少。而目前的专业认识教育,通常是以时间简短的入学教育及一些专业基础课等形式来呈现,缺乏直观的感受,效果可想而知。

要从专业认识教育入手,通过专业基础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大学生介绍专业概况、专业知识的应用范围及部分相关工作领域的要求等,以此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向他们介绍各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如实验室开放项目、创新训练计划等,使得他们对创新意识有具体的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增强创造欲。

2.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急需专业技能人才。建筑类专业人才也不例外。目前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生产与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即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的人才。如广西唯一的公办建筑类高等职业院校――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建设行业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理论、会操作、善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应更为准确、具体。建筑类专业人才,可根据需要定位为培养以建筑员中某一员为核心的职业岗位群的操作类、管理类人才,具体又包含了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基础知识学习、岗位综合素质培养及操作技能培养与拓展。这类人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应是本行业的中坚力量。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有自我生长功能、自我完善功能、知识迁移功能和创造的。建筑类专业需以“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指导思想探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善现有课程内容老化、课程直接缺乏衔接、理论课与实践课脱离等实际问题,建立多向立体网络系统的课程结构。包括建筑学科专业体系的综合概括以及学生认知及思维形式与知识体系的统合,在专业知识的储备上,应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金字塔;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二、建筑类专业人才创新思维的诱导

1.弱化思维定势。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即思维总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任务就是打破思维定势。

建筑类专业学生主要受到权威思维和从众思维的影响,极其不利于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弱化思维定势,及时更新知识,转化教学思路,以增强刺激;以题组的形式开展教学,不设定完成路线,让学生的思路得到充分的发挥;选择有针对性的错例进行剖析,以此深化概念性知识;课程总结必须准确全面,避免以偏概全。同时,在教学中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方能使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克服,并在这种消除和克服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2.创造无畏环境。长期以来,学校为学生设计了完整的专业学习体系。体系中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这样的一个学习体系,虽然给予学生思维一定的开发,但学生依然处于相当严重的束缚之中。在传统教学上,讲究师道尊严。然而,这种尊重往往伴随着以丧失学生的主动性、质疑能力等为代价。在教学中,教与学的本质是教师为中心,学生基本上市在老师勾画的框架中进行。如此一来,看似合乎科学的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却是非常有限的。

要培养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更需要创造无畏的环境。无畏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是在思想观念、教育理念、技术力量以及资源条件等方面精心营造的开放的环境。同样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当倾听其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师不能只是传道者,不应是绝对的权威,不能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能封闭在自己的专业中,不能只是知识学习的旁观者,更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践行“服务学习”理念。

3.探索“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上述关于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将“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探索“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是要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结合职业教育院校的特点和优势,明确创新性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构建以“平台+模块+课群”为主要形式的课程体系,按专业设置平台、按目标设置模块、按需求设置课程,使得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其次是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应为教学方式之一,更应拓展实验实习实训环节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传统提倡的多媒体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都仅为课堂教学的技术手段,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应以创新实验项目、科学研究项目等技术平台,探索创新思维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建筑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铸造

1.加强基础能力培养。学生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的是中国式的教育,都是在高考指挥棒下单调的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动手能力欠缺。一些学生明显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只注重书本,不注重实践。而建筑类专业学生最重视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堂中心”的传统教学局面,真正进入工地,参与小到选材、大到设计图纸等实践工作,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走向建筑施工企业、深入施工现场第一线,亲身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施工壮观场面和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全貌,并提前了解和熟悉将来毕业所要从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熟悉行业特性、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加强建筑类专业学生基础实践能力培养,才能使其在丰富的建筑基础实践能力上拓展其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主持或参与建筑类科研项目。建筑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实践能力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真正主持或参与建筑类科研项目,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可以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科研选题、课题申报、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等各个环节中得到导师的指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在校外实训基地上参与学校与建筑企业进行的产学研究,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应用实践中获得收益的成功体验,这样的情绪体验会加强其自身的创新能力。

3.改变“被动实践”教学环节。在现今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的对象、方法、过程等关键要素都是由实践指导教师制定的,学生几乎都是被动的参与实践,根据教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我们称为“被动的实践”。而“主动的实践”,是相对于“被动的实践”的而言的,它是一种由实践指导教师创设真实情景之后,由学生自主实践,对象、过程、程序等均有学生自行设定,最后反馈结果的一种自主性的教学环节。主动实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路乃至创新的潜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现有教师素质。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不仅要有精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业务能力,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指导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需要有一桶水”。建筑类专业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实践,这不仅是教师自身成长需求,同时也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落实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将合适的教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项目和设计任务,参与技术研讨、施工方案拟定和施工过程,以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快教师业务、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现今,建筑类专业的发展参差不齐,要提升学校自身教师队伍素质,还可以邀请或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到学校讲学,把国内外最新的建筑理念和实践经验带进学校,给予教师思想一定的冲击,让其有机会与国内外权威近距离交流,激发其要求进步的热情和创新意识,促使其快速成长,才能带动学生成长,加快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建筑类专业人才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教学模式、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建筑类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应用技能等方面更合乎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仲丹.浅析建筑创新人才的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

第4篇

关键词:学情 工作室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成果(:JG2012020852)

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涵

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情感。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以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它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基本学情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在全国共有1000多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不断扩招的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滑坡现象也逐渐凸显,学生的整体素质令人堪忧。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发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以下几种基本学情:

(一)生源组成复杂,生源家庭生活条件普遍不高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大部分院校中都被划为艺术类,因此招收学生的种类由文理科生增加了艺术生和三校生(高等职业高中升学)。个别院校还设有自主招生,使生源组成很是复杂。大部分学生来自中农村,这些学生的父母相当一部分是自由职业者或农民,没有稳定收入甚至在外地打工。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是中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文化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综合素质普遍偏差

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理解和分析能力相对较差。在中学阶段,有些同学就被老师贴上了“差生”标签。这些学生在心理上较为自卑,对老师的严格要有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为学习习惯一直未养成,所以就“破罐子破摔”。特别是艺术类的学生,学画时的行为习惯(吸烟、不守纪律等)不规范与学习习惯在无约束的这段时间里,渐渐淡忘,为高职教育提高了难度。

(三)学习兴趣不高,动机不明;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学海无涯苦作舟”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由于兴趣不高,所以不会主动学习,渐渐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不确定性。究其原因,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步入到大学后,专业课程从深度到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扩展,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上都准备不足,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的问题就日益突出。这一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尚未完全形成,再加上周围的学习氛围不够,班风不好,学生很容易随波逐流,看到身边有同学不上课、不学习就跟风,形成不良的学习气氛,造成恶性循环。

上述只对学生的学情加以分析,并不是说学生都不是好学生,反而学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逻辑起点与研究价值。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学情具体问题

(一)系统有效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载体,课程特色决定了人才培养特色[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大一第一学期主要开设专业认知教育课程与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认知教育主要包括课程认知、材料认知、设备认知等。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带领学生做一系列的活动,通过活动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约束今后在企业中的行为,确立“职业人”在心目的目标。这些活动结束后逐步进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综合素质普遍偏差的问题。

(二)模拟企业真实环境,进行工作室建设

1、工作室提供仿真工作环境。想成为一名“职业人”就要在模拟企业真实环境下,让学生了解今天的学习就是在完成今后企业中的真实工作,知道今天学习的目的与成果是什么以及掌握此项技能的知识与方法。

2、工作室内的教学内容。工作室内的教学设计内容都围绕真实工作项目开展,全部真实项目都由校企合作企业提供,通过真题再做、真题真做的方式,让学生间接、直接的接触职场。培养学生的工作计划能力、分析能力、时间控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3、工作室的师资力量配备。工作室内所有项目均为真实项目,因此对师资力量要求也比较高,原则上选用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校内专任“双师素质”教师或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企业一线技术骨干人员承担项目式课程,确保课程与企业要求完美对接。

4、工作室内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制定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工作态度、合作精神、沟通交流的能力、项目发表情况等方面,通过自评、互评、教师与企业评的方法,达到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可其他团队的效果。

5、工作室内的教学成果。从项目导向式教学特点来看,学习成果主要体现在知识成果(专业的基础知识等)、技术成果(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态度成果(工作主动性、协作意识、自我认知和待人接物态度等)。

与以往课堂讲授方法不同的是,在工作室完成的项目导向式教学鼓励学生个人思考、团队合作、小组学习和工作过程的执行、体验。从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并反思工作过程的过失、疏漏、曲折、总结经验教训,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整体能力[2]。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校正错误、最后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有效解决了学习兴趣不高,动机不明;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

(三)打破传统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工作室内的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学生分小组为解决问题、完成工作而组织开展的小组合作,工作过程注重沟通、协调等环节。通过小组互动学习,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1、破冰活动,组成团队并选组长。通过破冰活动,打破学生分组时的僵局。利用活动自由打散学生,形成4人一组团队并选组长。培养学生工作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教师下达任务书,各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并确定方案。教师在这里不再是教师的角色,可以是转变为主持人、导演或者是项目经理。通过组内、组间学生互动、交流互相刺激学习。

3、全体学生参与项目,小组有分工共同实施并完成任务,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多种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项目完成后要有对自己团队及其他团队的客观评价,通过发表各自团队的作品,最终由老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评定出最终成绩。在完成任务期间所有的任务都将作为考核的部分,包括知识、态度、能力多方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确实践行出一些经验,但在势在必行的教育教学改革面前,还要继续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注重职业人的培养,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业务重新提升,实现课程改革质的飞跃,全面解决学情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建荣.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