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5 21:36: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免疫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munology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4394
国内刊号:23-1535/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英文名称:Journal of Radioimmunology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9810
国内刊号:31-1680/R
邮发代号:4-66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Immunity to Parasitic
Infection
2012,520p
Hardcover
ISBN9780470972472
Tracey Lamb编著
18世纪至20世纪上半期,寄生虫病学是医学院的“显学”,那时它时髦的名字是“热带病学”。因为这些病原体和病例在热带多发。现在仍可以在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的招生目录上寻到热带病学系或学院。殖民时期,随着西班牙、大英帝国等国的坚船利炮横行全球,热带病的概念和防治体系也传送到各个殖民国家。那时船员最怕感染疟疾,否则就要终生服用苦之又苦的奎宁;贝格尔号上的查理·达尔文也未能幸免。据WHO近期数据,2010年约有2.19亿疟疾病例,有66万人死亡;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那里每分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本书提到的血吸虫病原在我国南方农村高发,建国后大力诊治,一度使其灭绝,成为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书有5部分25章。第1部分 介绍人体免疫系统;1. 免疫系统概要;第2部分,介绍常见原虫病及病原体,含第2-9章:2. 原虫感染导论;3. 顶复动物亚门:疟原虫;4. 顶复动物亚门:刚地弓形虫;5. 顶复动物亚门:隐孢子虫;6. 双滴虫目:贾第鞭虫;7. 动基体目:利什曼原虫;8. 动基体目:锥虫;9. 动基体目:克氏锥虫(恰加斯病)。第3部分,介绍肠道蠕虫病及病原体,含第10-17章:10. 蠕虫感染导论;11. 线虫纲:丝虫;12. 线虫纲:蛔虫;13. 线虫纲:钩虫;14. 线虫纲:鞭虫;15. 线虫纲:旋毛虫;16. 吸虫纲:血吸虫学;17. 多节亚纲:绦虫;第4部分,介绍寄生虫共感染或与HIV共感染时,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含第18-22章:18. 寄生虫共感染:免疫学认知;19. HIV和疟原虫共感染;20. HIV和利什曼原虫共感染;21. 胃肠道蠕虫和疟原虫感染;22. 疟原虫和血吸虫共感染。第5部分,介绍了针对寄生虫病的疫苗开发和接种技术,含第23-25章:23. 卫生条件和童年感染对免疫系统潜在功能的影响;24. 蠕虫作为治疗性有机体;25.疟原虫疫苗接种;25.针对利什曼原虫病的疫苗开发策略;25.钩虫疫苗接种;25.针对丝虫病的疫苗开发策略。
本书主编Tracey Lamb早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现在是埃默里大学医学院感染科的助理教授。她的研究领域涉及疟原虫感染机制、免疫应答和疫苗开发。
本书适合寄生虫病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医师、研究生和科研人员。
魏玉保,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机体感染HCV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但大部分仍会发展为慢性感染。主要是因为机体缺乏功能完整且及时、持续的免疫反应,所以不足以控制HCV感染[1]。因此,在疫苗研制过程中,必须明确免疫反应在控制HCV感染以及疫苗接种中的作用。在抗HCV感染的免疫反应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均不可或缺,使用抗体清除黑猩猩体内T细胞后,HCV感染时间延长且更易于转变为慢性感染。另外,HLA-Ⅰ类和Ⅱ类等位基因与HCV感染的预后也密切相关。感染HCV后恢复健康的黑猩猩和人体再次接触HCV时,通常能够通过CD4+T细胞和CD8+T细胞反应迅速清除病毒,而且转变为慢性感染的机会较低[2]。HCV感染者对病毒的有效清除不仅需要T细胞具有完整和持续的功能,如分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还需要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另一方面,诱导中和抗体一直是衡量传统疫苗效果的重要标准[2-3]。许多成功的疫苗都是通过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发挥作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和人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疫苗接种结果显示,病毒疫苗可以通过诱导机体产生抗体阻止病毒慢性感染[4]。如果机体在急性HCV感染早期出现膜蛋白特异性抗体,则有利于清除病毒。可是,由于HCV的膜蛋白免疫原性较弱,初次感染者往往抗体产生迟缓而且反应较弱[5]。而且,HCV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的膜蛋白表位经常发生突变,糖基化的膜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和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classBtypeⅠ,SR-B1)的相互作用也会阻断中和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促进HCV的免疫逃逸。固有免疫也在抗HCV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宿主在感染HCV后可以迅速产生IFN-λ,参与抗病毒作用[6],而且IL-28B(IFN-λ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HCV感染的恢复和疗效关系密切[7-10]。另外,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和自然杀伤T(naturalkillerT,NKT)细胞可能参与了控制病毒复制的初始阶段[11]。机体内可能存在记忆性的NK细胞[12],这为设计以诱导记忆性NK细胞为靶标的HCV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2HCV疫苗研制现状和困难
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HCV疫苗主要包括重组蛋白疫苗、合成肽(抗原表位)疫苗、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HCV病毒样颗粒疫苗,前四种疫苗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是,HCV疫苗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机体出现能够阻止慢性感染和疾病发生的免疫反应,而HCV高度的变异性以及宿主对HCV免疫反应能力较弱严重阻碍了HCV疫苗的研制成功。由于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导致HCV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在HCV的多种抗原中,与研制疫苗关系最密切的中和表位存在于E2蛋白N端的高变区1(hypervariableregion1,HVR1)内,它是中和抗体主要的结合位点。HCV经常通过膜蛋白基因突变逃避中和抗体的识别,使机体缺乏针对HCV的有效抗体。由于存在MHC限制性,宿主的遗传因素也会影响机体T细胞对HCV的识别。例如,HCV感染细胞表面的HLA-B57有助于CD8+T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并诱导其凋亡[13],从而促进HCV的自发清除。HCV基因组存在高度保守区,如编码NS3和NS5的区域,这些区域的遗传变异会对HCV的存活造成极大影响。基于这些保守序列,设计针对保守的T细胞表位的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候选疫苗,疫苗经过抗原提呈细胞的摄取、处理,以HLA-肽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进而诱导T细胞应答,可以缓解HCV高度变异性带来的困扰[14]。但是,设计针对保守的B细胞表位的疫苗则非常困难。HCV经常通过膜蛋白突变逃避宿主的体液免疫反应,这是诱导作用广泛的中和抗体的主要障碍。另外,中和性抗原表位可能是由不连续序列形成的构象表位,这也对设计针对B细胞抗原表位的疫苗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宿主和HCV相互作用决定了感染结果,HCV感染可以引起T细胞的功能耗竭。
一旦HCV感染发展到慢性阶段,宿主可能就无法启动有效的免疫反应以清除病毒。合理的疫苗设计策略应是一方面通过设计融合抗原克服HCV遗传多样性带来的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加入免疫佐剂以补足HCV膜蛋白免疫原性弱的缺点,进而诱导B细胞产生大量有效的中和抗体,使疫苗在机体刚感染HCV时就可以诱导广泛且高效的免疫反应。HCV感染和疫苗研究的另一个重大障碍是缺乏有效的细胞培养模型和动物模型。目前常用的细胞培养模型包括HCV复制子、可表达病毒糖蛋白的感染性HCV假病毒颗粒(HCVpseudotypeparticles,HCVpp)和在培养上清中产生感染性HCV病毒粒子的细胞培养系统(cell-culturederivedHCV,HCVcc)。首先,HCV复制子系统虽然可以用于研究HCVRNA的不同编码蛋白的功能以及病毒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新药研发提供良好的研究工具,但是无法用于病毒整个生活史的体外研究。其次,HCVpp包含各种基因型的HCV的结构蛋白,主要用来研究HCV抗体介导的中和作用及模拟病毒进入细胞的全过程[15]。最后,HCVcc系统仅限于2a型HCV(JFH1)及其衍生克隆,而1a型(H77-S)和1b型HCV细胞培养系统新产生的病毒量非常低,从而限制了这个培养系统的应用。另外,Podevin等[16]于2010年发明了无需特殊耗材的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培养出的原代肝细胞支持HCV感染的全过程。不仅如此,体外培养系统虽然有助于检测HCV候选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能力,但对于检测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却没有太大价值。目前公认的用于HCV研究的动物模型只有黑猩猩,但黑猩猩与人类在一些感染免疫相关基因上存在差异[17],所以黑猩猩与人类在慢性病毒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HBV和HCV慢性感染的病理变化、疾病进展和病毒清除方面存在差异[18]。另外,各项研究使用的黑猩猩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品系相对单纯,这限制了实验结果的意义。另外,将人肝细胞植入小鼠体内形成的嵌合小鼠模型,可以用来研究HCV中和抗体、病毒-受体相互作用和HCV感染的治疗措施,但是这些小鼠均为免疫缺陷型小鼠,它们不能用来研究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作用和慢性感染的决定因素[19]。
3HCV疫苗研制进展
为解决HCV高度变异性以及宿主免疫反应能力弱的问题,HCV疫苗的研制策略不断改进,各种类型的HCV疫苗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另外,为了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佐剂也开始应用于HCV疫苗的研制。
3.1重组蛋白疫苗
用HCV的重组膜蛋白和核心蛋白作为疫苗靶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具有交叉反应性的中和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是HCV疫苗设计的传统方法。
3.1.1膜蛋白疫苗HBV疫苗通过提纯或重组的HBV表面抗原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人们受到启发,使用重组的HCV膜蛋白El/E2蛋白异二聚体生产出的第一代HCV疫苗,注射入7只黑猩猩体内,发现其中5只可以有效抵抗同株HCV的攻击,但需要加强免疫使抗体达到最高滴度时才能发挥作用。另一种以El/E2蛋白异二聚体为免疫原的疫苗,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受试者体内出现了较强的抗体反应[20]。
3.1.2核心蛋白疫苗HCV的核心蛋白、NS3和NS5是T细胞的主要作用靶点,经常被应用于HCV疫苗设计。诺华公司以酵母菌产生的HCV核心蛋白为靶抗原、以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immunostimulatingcomplexmatrix,IMX)为佐剂的HCV疫苗,在30例健康人中进行1期临床试验,其中29例受试者产生了核心蛋白抗体,但仅在2名受试者体内诱导出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21]。而以加热灭活的表达HCVNS3-核心融合蛋白的酿酒酵母全细胞为免疫原,并加入佐剂IMX设计的候选疫苗GI-5005a,注射入5只黑猩猩体内,发现可以在肝脏和外周血中诱导T细胞应答,但不能清除再次感染的HCV[22]。
3.2合成肽疫苗
合成肽疫苗把T细胞表位组成的肽段注射入体内,通过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给T细胞,进而诱导T细胞应答。如果肽序列包含CD8及CD4表位,那么将会诱导比较强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可是,合成肽疫苗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特异性而且只针对T细胞部分表型,而且合成肽免疫原性较弱,虽然已经应用于HCV的治疗,但其诱导的免疫应答强度不能达到理想效果。IC41由5段含有T细胞表位的HCV合成肽组成,使用多聚左旋精氨酸为佐剂。研究发现,接种该疫苗的慢性HCV感染患者体内,虽然T细胞应答强度没有变化,但病毒载量显著下降[23]。
3.3DNA蛋白疫苗
核酸疫苗是继减毒(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重组载体活疫苗之后的第3次疫苗革命,一般的核酸疫苗即为DNA疫苗。DNA疫苗的表达序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一般采用电穿孔的方式将含有编码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导入机体后,经体细胞摄取、转录、翻译,可表达接近天然构象的抗原[24]。目前,编码HCVNS3/4a和核心-E1/E2的质粒作为HCV的治疗性疫苗显现出了一定的疗效,但是还没有其作为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结果。另外,DNA疫苗的安全性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外源DNA导入机体细胞后可能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进而活化宿主细胞的原癌基因或/和抑制抑癌基因而引起肿瘤形成。
3.4病毒载体疫苗
T细胞在抵抗HCV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腺病毒(adenovirus,Ad)、牛痘病毒、修饰的痘苗病毒安卡拉株(modifiedvacciniaAnkara,MVA)和禽痘病毒等病毒载体生产出HCV的各种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作为抗原可诱导T细胞应答。其中,由于腺病毒载体可以诱导CD8+T细胞应答和以Th1型细胞反应为主的CD4+T细胞应答,所以被认为是研发HCV疫苗最有前景的载体[25]。把含有HC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protein,NS)区和不同血清型Ad载体的疫苗注入恒河猴体内,可以诱导高效且广泛的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以诱导T细胞应答为目标的候选疫苗,以2种不同血清型的腺病毒即黑猩猩源腺病毒3(chimpanzeeadenovirus3,ChAd3)和人源腺病毒Ad6为载体,把HCV的非结构蛋白NS3-NS5B区插入腺病毒载体,这两种载体在人体的血清阳性率都较低,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IL-1、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其作用至少可以持续1年[26]。另外,由于MVA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且可以诱导高效且广泛的T细胞反应,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病毒载体[27]。病毒载体MVA与Ad3Ch3的融合载体Ad3Ch3-MVA被用来设计HCV疫苗,约300例静脉注射者参与了这种疫苗的临床试验,以检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即将进入2期临床试验[28]。
3.5HCV病毒样颗粒疫苗
通过表达HCV结构蛋白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和T细胞应答,是研发HCV疫苗的另外一种策略。由于VLP具有交叉反应性,可以诱导MHC-Ⅰ型和MHC-Ⅱ型免疫反应,因此有助于解决HCV高度遗传多样性所带来的问题,而且VLP的颗粒性质还能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促进抗原加工和提呈,从而增强免疫反应。目前基于VLP部分其他病毒的疫苗已经研制成功[29],但基于VLP的HCV的疫苗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6佐剂
佐剂是一类能非特异性与抗原结合或混合,可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而自身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由于重组的HCV蛋白疫苗和肽疫苗免疫原性较差,所以人们在疫苗中加入佐剂,用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这显然是疫苗研发的长足进步。佐剂通过与抗原非特异性结合或混合,可以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和CD8+T细胞应答[30]。新型的生物学佐剂通过靶向特定的免疫反应通路,如Toll样受体7(Toll-likereceptor7,TLR7)和TLR8通路,诱导有效的免疫反应[31]。另外,人们还发现了可以活化特异性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佐剂,这些细胞因子在动物身上可以诱导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32]。
4小结和展望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媒体设备应用于授课过程中,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将多媒体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优点:一是教学过程形象具体、生动深刻;二是课堂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三是教学环境的个性化与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其难以比拟的优势,无疑为抽象难懂的免疫学教学提供契机。但教师容易过度依赖多媒体,成为课件单纯的讲解者,忽视和传统有效教学手段的配合,也对老教师授课带来挑战。相比板书和手绘图,多媒体课件授课节省时间,课堂的节奏会加快,易出现学生思维及理解吸收进度不一的情况。另外,多媒体设备在偏远地区的普及仍存在困难。
二、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
免疫学引入PBL的教学理念较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根本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少有时间及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老师根据课堂的内容,结合临床案例给出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期间,健康人群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病毒感染?乙肝疫苗为什么要多次注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求索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培养。PBL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架构和基本知识,而且让学生发现医学免疫学的发展规律,养成发展性的思维模式。PBL教学模式在免疫学应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基础学科,医学院校教学安排较早,学生缺乏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支撑,实行有难度。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课时安排也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免疫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学情逐渐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对PBL进行应用。
三、转化医学理念教学模式
转化医学也称转化研究,是近年新提出的理念,强调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使两者之间建立更为直接的关系。未来医学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依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结合,转化医学理念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基础研发与临床治疗之间的鸿沟,注重学科间多层次、深层次的整合与合作,避免基础与临床的脱节现象,符合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医学免疫学是桥梁学科,具备转化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贴合临床应用,靶向授课,增强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免疫应答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完整的机体免疫应答几乎涵括了免疫学大部分知识,是学习的重难点,牵涉的内容多且零散。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难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应用转化医学则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临床常见病为例,与相关章节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如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与免疫学抗原章节相结合;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HLA的关系;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自身抗体的关系等等。转化医学应用于免疫学教学最大的阻碍是:基础免疫学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强却脱离临床实践,知识体系单一,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存在一定的缺陷;临床免疫学教师有丰富临床经验,教学力量却较弱。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优劣势有待继续摸索。
四、融入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建构主义,80年代开始,渐渐在教育领域得以应用。建构主义理论重新诠释了学习的内涵,它最基本的理念是: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而来,并非被动接受和灌输,不同个体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建构主义学历理论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信息认知和加工的执行者,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隐含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因为个人先前的经验知识与心理结构,学习过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被转换、重组或者改造。免疫学理论枯燥,填鸭式讲解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免疫学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提高。讲授免疫学理论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分阶段逐级进行,注重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达成学员自我建构的目的。每完成一阶段学习后,提出综合性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自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旧知识的不断积累、冲突下,逐步完成免疫学的整体建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员的自学能力、自制力提出较高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须随之改变。对于已经习惯被动学习的学生,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有待完善。
五、框架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以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渗透下,当代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并显示出和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诸多环节息息相关,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紧密联系等一系列特点,加之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名词新颖概念繁多,内容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初次接触时,觉得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如何适应当代医学免疫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针对免疫学知识体系的特点,有效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成为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在免疫学教学中,注重加强教学改革,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培养,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优化免疫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内容比较抽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较多,在教学上历来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如果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而满堂灌,就会造成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得到的越少;教师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难点讲不透,学生的印象模糊不清,结果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出发,把握教学重点,找出难点和关键。并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使之成为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框架,例如免疫应答是基础免疫学的核心内容,以往学生反映本章理论深奥,难以掌握,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将每一种应答的基本内容设计为图表进行归纳,把繁杂的文字叙述提炼为知识点串联起来的框架,提供给学生最简单、最有效的知识养分。在课堂上主要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而对其他次要内容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则略讲或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情况,推荐一些新版专著及相关的综述文章作为参考,以开阔其思路和视野。这样,一方面在不失全面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紧扣重点、突破难点,精辟讲解,使学生学得懂,学得精;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动性。
2 改革免疫学理论课教授方法,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2.1 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 医学免疫学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知识结构相互依存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展现知识,启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加强记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经常运用提问方式,把要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围绕问题以解答的方式授课;或者有的问题问而不答,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老师学生共同解疑。比如在讲免疫学绪论时,我们采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首先提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如何发生的?乙型肝炎如何预防等,然后简单回答,最后小结免疫学与疾病的发生、诊断、预防、治疗等息息相关,以此说明免疫学的重要性和激发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兴趣。
2.2 利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载体结合在一起,具有信息载体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它改变了“一本书、一张嘴、外加板书和挂图”的传统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在免疫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应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可以讲授更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此外,多媒体教学应用视听结合方式表达授课内容,充分调动视觉、听觉两种功能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化深奥为简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使过于理论化、抽象的免疫学理论得到更形象、直观的阐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如在讲解抗原提呈细胞章节时,可用几幅带有动画效果的画面,通过颜色和不同画面出现的时间差的变化,比较形象地把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及提呈过程展现给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3] 古人曰:“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作为身心均发育成熟的大学生,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又由于免疫学对初学者而言需要接受、理解、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太多,因此,指导学习方法是必需的。我们认为给学生有意识地介绍学习方法,对帮助其学好免疫学非常重要。在免疫学学习过程中,第一是要求学生上课时注重对问题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住相应的知识,切忌上课当“打字机”。第二是要求做好笔记。因我们所选教材的内容丰富、繁杂,有时一次课涉及多个章节内容,如果学生上课时不做笔记,或做得不好,课后将难以把握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在重点部分做符号,重点内容重点记,一般内容略记。重点的内容提示学生先理解听懂,再留时间做笔记。第三是课后要求及时复习。因免疫学内容抽象,要理解的内容多,如不及时复习就容易忘记,而理不清其内在逻辑关系,学生不能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就会感到难以记住。第四是要求阶段小结。因为免疫学前后章节联系紧密,前边所学内容进一步为后边的内容打下基础,如果前边的内容没学好,学习“欠帐”越多,后边的内容理解就越困难。因此,要求学生对前边所学的内容要进行阶段小结,并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第五是指导记忆方法。因免疫学内容繁多,不好记忆,根据不同章节指导学生应用图示、提纲、列表、对比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相应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4 引入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在学生对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我们采用PBL教学法[4],进行病例讨论。讨论课前将病例及问题发给学生,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列出“初步考虑病人患何病?”、“发生机理如何?”、“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如何预防?”等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的知识点,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在PBL教学课中,围绕病例所提出的问题,首先由组长作中心发言,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修正。再由教师提出新问题,让作中心发言的学生解答,或由他人回答。若问题比较难,学生解决不了时,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和引导,如果仍不能解决,则由教师解答。PBL教学课结束前几分钟内,教师做总结归纳,强调一下重点和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3 改进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的开设很重要。实验课不仅可以验证学生在理论课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增加了实用性强的实验,并注重对实验内容的整体安排。另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开展课外科研兴趣小组活动,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查找文献,收集资料,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实验计划,亲自动手完成相关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写成论文。比如以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鉴定为主线,安排了血清IgG的提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等一系列实验。这样做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和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日后进一步深造及科研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
4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高效轻松的课后复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医学免疫学的内容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我们利用学院网络资源,建设网络课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自学和复习。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中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反复观看。同时,可以利用网上提供的练习题进行自我测验,检查学习效果。对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再进行学习。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教师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5]。2006级学生医学免疫学期考成绩为(80.32±16.46)分,2005级学生期考成绩为(72.78±21.75)分,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18,P<0.01),2006级学生医学免疫学期考成绩比2005级学生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免疫学的学科特点,对免疫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静,毛立群,牛秀珑.医学免疫学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571-572.
[2] 程桂芝,郗雪艳,马杰,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4):319-320.
[3] 樊晓晖,杨海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120-121.
“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主要的课程内容有: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免疫机制、致病性和疾病诊治方式等的分析与研究。其便于医学生掌握临床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损伤性疾病等类型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为其诊治打下基础。“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对于现代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来说,尤为重要,与流行病学、医学检验之间的联系紧密,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由于该课程的内容多且繁杂,不易于学生的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较差,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较差。在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对于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在对“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采用的创新。
二、启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呆板。不适应与当前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框架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沿袭了教师的思维与观点,缺乏自我的探索和创新认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提问和讨论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疑问和矛盾作为诱饵,诱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氛围,结合教学环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授微生物的分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微生物为何会致病、致病类型以及是否具备传染性等进行讨论,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与认识,然后教师在对其存在的疑问和错误进行纠正解答,做到深入浅出。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还让学生深刻理解、认知了微生物的知识。
三、认真专研,优化教学大纲
由于新的病原生物不断的出现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在其教学过程中,教学课时的缩短和教才内容的滞后,不利于以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的理解、学习、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预先专研教学大纲,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以及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同时,教师要广泛参考、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认真、仔细的准备教学课件,突出重难点,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免疫力的抗体和补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其免疫力的概念、特点和免疫过程后,可适当的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充讲解,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和肾病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适当的知识扩充和删减,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在教学内容上会涉及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子等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传统的讲授教学,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其知识要领,不便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将教学的文本、图像、声音和视屏等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处理的手段,将教学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重复性,同时较大的信息量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五、科研课题和科研实践进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由于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的并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科研课题及其结果直接带进课堂,让学生接受前沿知识、信息,使得更好的推动教学。同时,安排学生及时的进行科研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适当、正确的应用其中,从而促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成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其之后的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六、结束语
在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等实验是经典实验,也是医学生必修实验。由于课时数的限制,以往实验教学模式是技术人员将一些耗时长的实验环节事先完成,学生按照课本指示完成其中一些操作。结果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各个孤立的实验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实际意义,难以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也缺乏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些弊端,我们以医学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线,将传统的实验内容设计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研究项目,包括了从抗原制备动物免疫、免疫血清采集和分离、抗体效价测定和功能分析、免疫酶标记技术测定等一系列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本项目设置了两大主体实验,“绵羊红细胞抗血清(溶血素)的制备及效价观察”和“牛血清白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效价观察”。前者是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可溶性抗原,制备的抗血清检测方法均不同。这两大实验从脱纤维绵羊红细胞的制备和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浓度、免疫佐剂的配制,免疫程序、途径的设计,抗原剂量、动物注射次数的掌握、免疫时间间隔的确定,家兔心脏采血,抗体的提取,直至运用直接凝集法、电泳检测技术、双向扩散实验等检测相应抗体效价等一系列实验活动,将以往单个独立的实验贯穿起来,组成一个大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融于项目之中,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
2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改变由实验指导老师“抱着走”的传统教学方法,我们在本次实验改革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开始前,将实验课件挂在教研室的网站供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根据不同的抗原、免疫途径和剂量,有意识地将每班分成三个实验小组,从两种免疫抗原———颗粒型抗原和可溶性抗原入手,使学生在进入实验时就必须搞清楚这两种抗原的概念,促使学生不得不翻阅书本和查阅资料。在弄懂了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着手实施实验步骤,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时能够全面理解免疫概念、方法、效应机制等问题。本实验免疫的抗血清由于动物机体的差异,免疫的抗血清效价均不同,每一组的抗血清检测结果均未知,这就避免了同学之间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连贯性模块式”教学综合运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采用课堂内外相结合,学生为主体、以组为单位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部分实验,学生对配制试剂、动物免疫、血清制备等过程都亲自操作,掌握了实验项目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开展本项目第2、3次实验上课要连续,不能隔周,因为凝集反应中的绵羊红血球要求新鲜配制,心脏抽取的溶血素要马上测定效价,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试验要在第3次实验课完成,第2次和第3次实验课程安排时间要在同一天,分上下午完成,第4次实验安排免疫酶标、金标记技术测定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在第5次实验开始前,学生继续利用这段业余时间进行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工作来提高抗体效价。对流免疫电泳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则安排于最后阶段的功能检测实验中。本实验项目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学生自己安排,大大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协同能力,增强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本次改革的另一重点是对学生成绩评定系统的改革。每个学生在完成项目教学后要求撰写一份规范的研究小论文,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包括: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习惯、团队合作能力、数据记录和分析、综合分析和科学思辨能力等内容。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讨论、结果报告这一系列的项目实施锻炼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