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9 01:18: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区工作者工作经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各社区:
为认真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弘扬激情创业、共创品质*”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考评激励机制作用,进一步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我镇社区建设工作水平,根据*区委《关于开展“当模范社工、建美好家园、创满意社区”活动的意见》(江委[20*]4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对全镇各社区工作者考评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创品质之镇,建和谐*”工作主题,通过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优化环境,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社区工作岗位上来,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社区工作者队伍活力,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和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考评原则
(一)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相结合。按照创建和谐社区的目标,需要全体社区工作者大力弘扬正气,真抓实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考评树立社区工作者的正面典型,发挥典型引路、推广工作经验,引导其他社区工作者对照先进,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本领,练好内功,打造一支素质高、执行力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主观考核和客观评价相结合。通过镇领导、镇机关各办、社区本级和居民群众四个层面对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服务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评议,评议过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社区工作者考核评比的实效性。
(三)日常考核和年度考评相结合。严格落实社区工作者相关管理规定,对年初工作目标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充分体现对“肯做”和“会做”以同等的鼓舞,避免出现干多干少、干好干不好一样的状况,有效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争优意识,促进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考评时间
考评工作根据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进行,原则上在当年11月20日起开展,至12月31日结束。
四、考评对象
全体社区工作者(含劳动保障专管员、帮扶救助员)。
五、考评办法
(一)综合满意率测评。按本人总结,镇三套班子领导、镇机关各办、社区本级、社区居民群众四个层面进行测评。其中镇机关测评由镇社会事务办负责,在镇级领导和各办中开展;社区本级测评由镇联系干部牵头,指导各社区开展;社区居民群众测评由镇联系干部和社区派代表上门开展。考评结果由镇社会事务办负责牵头统计汇总。
社区工作者的综合满意率按下述公式计算:
镇机关满意率×30%+社区本级满意率×30%+居民群众满意率×40%=综合满意率
(二)综合考评。按本人小结、社区评议、镇考评小组审核等程序进行考评,综合评价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评选镇级“优秀”社工,原则上每社区评选1名。社区工作者综合满意率低于80%(含80%)的,不得申报“优秀”等级评选。未被评定为“优秀”等级的社工,不参与*区“十佳”社工的评选。如社区工作者正式从事社区工作(以签订合同的日期为准)未满一年的,当年不评定等级。
(三)奖惩措施。对考评中取得优秀等级的社区工作者年终奖金上浮10%,取得称职的上浮5%,不称职的下浮10%;对基本称职的按基本奖金发放。对考评不称职的人员第一年进行轮岗,连续两年不称职的解除社工聘用合同。基本奖金具体标准根据上级全年下拨经费另定。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镇成立社区工作者考评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考评组,考评组由*同志兼任组长。
(二)坚持标准,公平公正。对社区工作者的考评按照镇党委、政府相关要求和各办、各线考核的内容进行,参与考评的同志要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对社区工作者负责的高度来看待考评工作,严格把关,高度负责,确保考评公平公正。
为发挥到农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创业创新中的作用,**区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从培训交流、挂职压担、传教帮带三三方面入手提高村(社区)大学生综合才能。
一是培训交流提素质。为使新录用的到社区(村)工作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社区(村)工作特点和相关知识,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对历次新录用大学生,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会组织为期2-3天的集中上岗培训,内容涉及:基层党建工作、基层政权建设、农村(社区)工作实务、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操作等有关知识。同时,各街道(镇)通过党校培训、专家讲座、网上教育以及现场交流、实地考察、课题调研、教学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拓宽教育渠道,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慈城镇推出大学生到区里先进村进行全日制交流锻炼,撰写调研报告,了解这些村的优秀做法和宝贵经验,为今后在本村开展相关的工作提供有利启示。此外,为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实绩,各街道(镇)还推出了“青年干部研读会”等形式的定期交流制度,通过座谈、探讨方式让大学生畅谈思想体会,邀请前一批到社区(村)工作大学生现身说法,以提高新录用大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共同提高。
二是“挂职压担”提能力。在对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培养上,通过鼓励各街道(镇)分批次组织大学生到街道(镇)相关部门或先进村挂职锻炼,推出社区(村)主任助理岗位、群团组织负责人和社区(村)其他管理岗位等,有目的地给大学生“加凳子”、“压担子”、“搭梯子”,多层次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如白沙街道在各社区推行“主任助理岗位”制,打破传统的年龄、资历、学历的限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聘用业务能力、综合知识、政治素质都比较好的同志担任社区主任助理,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该街道还推出年轻干部社区之间“轮岗制”,提高他们对街道总体工作认识度和各个社区的熟悉度,以便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基层整体工作,促进成长。孔浦街道通过实施“社区大学生工作者成长规划”,制定“成长计划”,设置“成长要素”,跟踪“成长过程”,为社区大学生工作者的快速成长提供有效载体,加快成长进程。同时,该街道还通过建立社区大学生工作者实践基地,采取“上挂、内竞”的方式,为社区大学生工作者提供到上级部门挂职锻炼以及街道社区两级中层竞聘的机会,着力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三是“传教帮带”提水平。孔浦街道在社区大学生和老社区工作者之间建立“1+1”帮扶制度,由老社区工作者向大学生传授社区工作经验、群众工作方法等知识,大学生向老社区工作者传授电子信息、文字表达知识以及现代观念等,在互帮互学、促进工作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了大学生的作用。慈城镇以“导师帮带制”为载体,积极培养大学生尽快进入“村官”角色。以村支书为帮带第一责任人,通过选配几个阅历广、作风实、口碑好的村委、老党员、村民代表担当“师傅”,辅导大学生处理农村实际工作问题,传授大学生做农村工作的“秘诀”。同时由镇服务站抽出人手,指导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惠农政策,以传帮带的形式,为本镇28名大学生配备了84名“导师”。
勤政爱民,勇于开拓
周蓉实实在在地服务于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她全年平均义务加班1000小时左右,年均走访居民800余户,看望困难群众200余人次,走访社区单位40余家,募集善款、物10万余元,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她勤于思考,结合社区实际,不断探索社区服务的新思路,创建了服务居民的特色品牌,如“邻里亲情叩”、“桑榆霞光俱乐部”、“4050”再就业直通车、 “和谐之声”广播站等,让社区居民得到贴心、及时、周到的服务。
服务群众,维护稳定
周蓉注重学习,熟悉社区党务、政务、事务工作,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化解各类矛盾的协调能力。淮海路社区商业网点密集,人口流动性大,各类矛盾时常发生,社区调解工作任务繁重。经过长期的社区工作经验积累,她总结出一套化解各类矛盾的调解方法,成立了“周蓉党代表大调解室”,整合各职能部门的资源,使各类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整合资源,共驻共建
周蓉带领社区工作者深入辖区单位,了解驻区单位服务需求,宣传社区服务和共驻共建的理念,让辖区单位从逐步了解社区建设、认识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建设到参与社区建设。她负责成立了由驻区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社区“4050再就业直通车”,近几年来共安置下岗再就业约120余人、两劳释放人员就业8人;组建了由百姓大药房、白下中医院、祥康养生堂等多家医疗服务单位参与的健康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80%以上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实现了居民“小病康复在社区”的社区健康保健服务模式;组建了由工商银行、武警支队、交警二大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组成的“爱心接力”帮困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受助人群达900人次。
带好团队,推进自治
【关键词】社会管理;本土化;价值观念
一、社会工作介入下的语境
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管理面临挑战,推进社会管理机制、目标及能力的创新刻不容缓。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化加剧,特别是城市工业化和城市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范围的转移到城市,城乡居民贫困差距加大以及农村问题凸显;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风险丛生。贫富差距的加大和民生诉求引发的社会矛盾,不仅有悖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而且危及社会的稳定。社会管理组织的基础已从单一走向多元主导,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思路逐渐清晰,但新时期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仍面临着社会管理主体地位的合法性缺失、生存空间狭小、社会组织形态衔接转换的复杂性、社会弱势群体阶层自治组织培育等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发展多元主体共治机制、缓解社会矛盾、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则尤为重要。
2011年11月,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十八部委联合了《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的体系,大力开发相关社会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岗位,中央对社会工作越来越重视,政策措施越来越具体。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专业活动,以特有专业理论、专业价值理念、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专业活动,从其功能上来看,社会工作对创新和改善社会管理,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推动社会组织能力的上升提供有效实践路径。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综述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西方社会工作模式进入到中国本土文化经验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社会工作本土化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社会工作经验适应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二是本土社会工作经验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学界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讨主要是基于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从价值观本土化和实务方法本土化进行的。
总结试点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经验,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社会组织运行为主,或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发展,这些模式的核心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民办非营利机构合作,来为公民提供专业服务。二是政府运作的主导模式来推进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该模式是通过培训原行政性和半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人员,来担任社会工作者角色,是一种内生性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产生的差异,以及中国传统差序格局所强调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西方所注重的个人价值如平等、自由、权利趋向所产生的差异。有学者则从人格发展和传统的伦理角度进行分析,家庭本位、差序格局和群体主义来阐述对社会工作的伦理支持。
对于实务工作本土化的研究,学界主要是聚焦于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专业方法。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因素进行探讨,大部分学者则是从“人在环境中”理论视角下进行的。“人在环境中”将本土化因素分为两类,人类的内心状况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以上研究是在社会组织为主或者政府主导模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大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来探索西方理念、社会工作方法和中国本土情况相融合的适应性问题。但大多数都基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价值观和工作方法本土化在实践中取得那些成就,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对社会工作本本土化的影响因素的探讨,都需要实证研究才得以证明。本文基于政府、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和地方民政局的主导下湖南省XX县社会工作项目试点工作之上,对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
(一)价值观本土化实践
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的构建需要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的经验,同时也要根据地区环境和文化背景吸收中国传统社会的服务理念。对于XX县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理解,可以从社会工作的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关系来进行分析。
1. 社会工作性质:助人。对社会工作性质的理解,其核心理念是“助人”。XX县作为边远贫困地区,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扩大,农民群体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需求,甚至是基本层面的需求为得到满足,边远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本身就是“助人”理念的必然需求。
第一,社会工作助人的对象社区里的弱势群体。XX县社会工作总的目标是提高居民福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但在经费、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其关注的重点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
第二,社会工作“助人”的方法是以个案和社区工作为主。在XX县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中,个案工作是针对一些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社区活动有助于社区人文建设,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
2. 社会对象的理解:赋权。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宗旨在于强调“助人自助”,认为通过挖掘和提升人的潜能,提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自身的发展的过程即称为“赋权”。在早期梁淑溟在农村进行的乡村平民教育运动就是通过“赋权”来提高农民的能力。XX县的社会工作实践则是尝进行运用试着通过能力建设和资产建设挖掘社区所拥有的资源,探索性的对“赋权”进行运用。
3. 社会工作关系的理解:人际关系的信任。西方社会工作要求工作者与案主建立的是一种专业关系,专业关系包括两方面:制度信任和专业界限。主张社会工作者与案主至今的信任关系是一种非个体化的信任,即对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声誉和制度的信任,社会工作者应该避免与案主的私人交往,防止服务中感情的渗入。而当下,XX县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要从私人关系中脱离出来建立一种理性的专业关系是不可能的。私人关系则是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工活动的保障,中国社会强调传统伦理关系,即人际关系,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会向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邻居寻求帮助,这一种人际网络的信任。在XX县本土情景下,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该从人际关系之间的信任进行,通过人际关系信任来建立一种专业关系,同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意识到潜在的风险,恰当的选择价值中立或价值关联。
(二)实践方法的本土化
根据XX县社会工作项目实践,则是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来探讨。
1. 个案工作。个案工作就是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一对一深入交流,以个别化的方式提供物质和心理层面的支持,从而解决个人和家庭的困难,增进其社会服务的工作方法。在慢慢的引入社会工作概念之后,带有专业性质的农村个案工作也在XX县逐步建立起来。
在案例中,个案的作用逐渐得到扩展,(1)开展需求评估,从按住的周边环境、与案主深入交流和相关人员的描述多方面来搜集资料;(2)全面的分析案主的需求,确定核心问题;(3)通过链接社会资本,为案主提供全面的支持;(4)后期会通过回访了解服务效果,来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评估。
2. 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个案获得成长经验,并有效处理个人、小组或社区问题的工作方法。相对于个案工作而言,小组工作具有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果的特点,通过组员间的交流,使个体获得成长的经验和支持。从XX县社会工作项目世纪发展情况的来看,小组工作主要是从“三留”人员中的留守老人群体进行尝试。
3. 社区工作。组织社区成员有计划的参与到集体行动,满足社区的需求,加强社区环境和文化的建设。在XX县具有较大影响的工作基本是属于社区工作的范畴。
通过招募儿童来组建自愿者团队,帮助社区的空巢老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料,社区助人活动的开展,促进社区文化的构建,;在NJ社区开展老缅怀活动,招募自愿者倾听老事迹,加强老区红色记忆的建设;在特定节日(重阳节、妇女节、残疾日等),开展节日活动,居民组建歌舞队,加强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促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针对社区老年人,社工开展老者养生知识讲座,增进老年人自我护理的能力。
四、研究分析:XX县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因素
XX县社会工作本土化试点是由省民政厅领导,民政部经费支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负责推动,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人”和“环境”两方面展开;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对体制内的社会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而转换来的社工;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氛围,通过行政措施推动社会工作在边远地区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XX县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是通过对民政系统及农村社会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有体制内人员转变过来。通过对民政局在职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同时在实务工作中进行指导,帮助树立社会工作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通过对民政系统工作者的培训,有利于在社会工作试点项目结束后培养一批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由当地社会服务人员开展服务更了解本地的文化、地理环境、和案主的问题,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
但是,这样的本土社会工作培养方式也是社会工作陷入行政化和科层制的框架内,不利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具有社工和行政人员双重身份,压缩了实务工作的空间,使之实际效益打折扣;对工作的考核采取单一方式,忽略了社会工作的效益,行政系统引导下的社会工作则会偏离专业化发展方向。
(二)政府推动为主的运作模式
我国民间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认同度较低,特别是边远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薄弱,只能靠政府推动社工的发展。
在社会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面,政府主导的做法非常明显。由于社会工作各种资源都来源于政府,造成了对行政机制的过度依赖,在项目目标、方案运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倾向性,追求政绩而使社会工作目标发生偏差,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进程。在目标定位上,主要是关注民政系统问题为主的问题、民政系统行政人员的培训等问题,偏离了社会工作针对困难群体而进行的助人服务。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嵌入到地区之中,必然会引起当地环境的变化,也必然会形成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挑战,从而引发新的问题。XX县社会工作建设是一个因循渐进的过程,短期的发展目标不应该过高,应以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储配社会工作人才为主要任务。
五、结语
对XX县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主要是从价值观念和实务方法入手。对于价值观本土化,助人自助、赋权、尊重、信任、平等在实践中得到认可和体现。但这些认知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特别是社会工作价值观建立在西方宗教思想基础之上强调个人价值,而中国本土则强调家庭伦理关系、差序格局、整体观念,对于价值观还尚未与本土实践有效地结合,这就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地去建构适合中国本土化的价值观念。
对于工作方法本土化的实践,专业方法逐渐在各领域推广,个案工作在社会救助、民事纠纷中得到有效的开展,小组工作与社区组织建设达到有效的契合,社区工作则在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环境建设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由于农村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水平落后,所以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向则侧重于社区整体规划、社区资本链接。
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则主要是专业性和行政化并存的居面。通过政府主导来改善社会管理方式,同时给社会工作组织提供资源,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但缺点逐渐凸显:对政府资源的过度依赖,在社会工作实施会倾向于与行政目标,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东辉.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导向[A].见: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编著.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3).
[2] 熊贵彬.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状况简评[J].前言,2013(2).
[3] 邹鹰.推进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07).
为进一步深化以“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畅通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我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根据青四办发〔**〕47号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倡导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维护群众权益、开展便民服务为主线,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机制建设,改善优化市场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步骤
“绿色消费社区”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5月下旬,召开街道创建“绿色消费社区”动员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动员和全面部署,各社区根据全区的总体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创建任务。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6月起,组织开展宣传培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年底有六个社区参加。以后逐步推开所有社区。
(三)总结验收阶段:**年11月至12月,迎接对创建工作进行的验收。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绿色消费社区”创建活动是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各社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绿色消费社区”创建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方面配合。各社区、市场要履行各自职责,落实好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各创建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工作的优势,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种创建载体借力造势,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发展,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整体合力。
(三)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权利保障、服务测评、便民服务、激励约束等工作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绿色消费社区建设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要抓好队伍建设,在社区建立高素质的创建工作队伍,包括社区工作者队伍,各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社会监督员队伍等,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四)抓重点工作,进一步扩大社区创建范围。
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加强市场建设,改善优化社区消费环境;建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维护居民合法消费权益。进一步扩大社区创建范围,年内街道开展创建活动的社区达到6个,创建集绿色消费、公共卫生、社区建设等为一体的精品社区3个,各社区要成立创绿工作小组,由专人负责绿色消费工作,及时上报绿色消费工作信息,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加强绿色消费工作的硬件建设。以兴电社区创建典型,各社区加强创建工作经验交流,办事处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创建中的好经验,进行推广。按照**区“绿色消费社区”建设考核表的要求,每月进行检查,落实考核指标。真正使“三绿”工程建设深入社区、深入千家万户。
(五)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社区学校、“星光老年之家”、文化活动室等社区资源开办“绿色消费课堂”,并以社区黑板报、宣传栏、社区报等为载体,开设“绿色消费橱窗”,同时要发挥好“绿色消费e线通”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整合食品消费信息资源,为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咨询服务。根据社区目前的状况,需要区发改委在财力、培训、宣传等方面给于大力支持。
一、社会救助工作
1、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继续加强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沟通、联系,完善工作环结。利用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和印制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医疗救助同步结算程序以及医疗救助政策。
2、继续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继续坚持社会救助政策公示制度;为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举办第二期业务培训班;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档案;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选择一个街道开展一次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工作现场会。
3、认真落实“民生工程”各项指标任务。对照上级下达的“民生工程”指标任务,逐一抓落实,确保100%完成任务。
4、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洪府厅发[2009]2号文件精神,落实各项五保供养和敬老院管理经费,加强敬老院内部管理,提高敬老院管理水平。
5、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整区社会救助领导小组成员,出善我区“八位一体”救助体系建设。
6、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创优评先工作。对照省厅下发的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区标准,落实各项指票任务,并整理装订相关工作资料,做好上级迎检工作。
二、优抚双拥安置工作
1、继续抓好优抚政策的落实工作。一是做好7月份残疾军人抚恤金的发放工作;二是继续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参战人员身份认定和管理工作,及时发放他们的生活补助费;三是根据市民政局的要求,城镇和农村义务兵优待金的发放标准有所提高,我们认真做好调标、发放、统计和申拨工作;四是完成军队离退休干部增加滚动工资手续,确保在2010年1月份军队离退休干部能按新工资标准执行;五是继续认真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在生活医疗中所存在的困难,力所能及地为重点优抚对象办实事做好事,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2、组织好八一期间全区拥军优属工作。以区双拥办的名义下发八一期间全区拥军优属工作指导性文件,部署八一期间全区拥军优属工作。
3、做好退伍士兵安置和*年冬季退伍士兵报到工作。进一步做好退伍士兵货币安置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广大退伍兵接受国家现有安置政策,努力完成全年退伍军人安置任务;做好2009年冬季退伍士兵的接收报到工作。
三、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
1、打造精品街道、精品社区、精品楼院。一是将南站、桃源街道的便民惠民服务中心作为各街道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升级示范点,在全区逐步推广;二是以“点上有创新、线上有特色、面上有提升”为目标,完成首批11个精品社区的打造;三是完成20个精品楼院的打造工作。将楼院管委会建设好的经验做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推广,解决我区楼院管委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组建社区服务框架。着力构建按照“336”社区服务框架,在区级层面,与南昌纵横家政公司洽谈合作事宜,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成立区级社区服务中心。
3、推广城乡对接互动。为促进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半年,在*街道召开全市城乡社区对接互动现场会,总结推广我区城乡社区对接互动试点工作经验。
4、全面整合划分社区。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结合本区实际,本着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结合家委会改制工作,对全区纯居民委员会进行全面整合划分,增加社区个数,重点做好莱茵半岛社区组建和打造工作,打造社区便民惠民服务区、社区一对一服务区、社区少儿早教服务区、社区文化活动联谊区等四个功能片区。
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选取*区社会福利院、桃花镇敬老院、南浦街道、朝阳洲街道、桃源街道、绳金塔街道为试点单位,主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保障社工的薪酬待遇等试点工作。
1、着力开展社区专职干事选聘工作。在居委会选举后,面向社会公开聘用社区工作站专职干事,建立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库,提高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水平,增强社区工作力量。
2、着力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社区硬件投入,落实三、四、五星级社区创建配套奖励金标准,确保到2009年全区所有社区达到三星级标准。积极争取上级民政部门资助,在桃源、南站建设街道层面的一门式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在桃源街道桃苑湖庭社区、警园社区、广厦社区、新填洲建设4个社区层面的社区服务中心。
3、着力做好典型经验推广工作。根据《关于推广和谐社区建设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精神,每个街道(镇)选择一至两个社区进行试点后全面铺开,社区办将联合区有关部门,针对典型经验的推广工作展开专项督查。
4、开展和谐楼院创建活动。下发《关于加强楼院管委会建设实施意见(试行)》和相关考评标准,加大楼院建设的投入,搭建楼院管委会硬件平台,下拨楼院活动资金,调动楼院管委会积极性。争取利用三年的时间,使全区所有楼院达到达标楼院的标准,每个社区有1个楼院达到精品楼院的标准。
五、社会事务、社会福利事业
1、加强婚姻登记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婚姻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服务意识,深化和完善责任考核制度,实行“岗位轮换”制,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婚姻登记质量;继续做好节假日预约登记服务和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提高婚姻服务水平;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协调,着力解决事实收养问题,使所有被收养儿童的身份尽快合法化。
2、继续做好福利院的建设工作。在安排好老人起居生活同时,做好新院的筹建工作。
3、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挖掘各方资源,捕捉各方信息,确保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4、开展规范行业协会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重点整治行业协会收费行为不规范、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社区工作人员;儿童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势必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自身会面临一些困境,长期缺少亲子间的交流沟通,缺乏父母言传身教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会面临情感缺失、学习动力不足等困境,加上农村教育的滞后,监护人的力不从心等因素,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疾病、行为偏差等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引起了社会各学科的关注与研究,各地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努力改变留守儿童现状。现笔者从社区工作人员的角度探究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策略。
一、社区工作人员应扮演提供者的服务角色
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过程中,要鼓励受助者自强自立,克服困难,不仅要体现社区工作的“助人自助”的理念,还要坚持个别化的原则,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外出情况不同,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程度各异,因此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处于由家庭生活为主向由学校生活为主的过渡阶段,对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和寄宿制会存在不适应状态,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的依恋与学校对其独立自主能力要求的矛盾。高年级的留守儿童可能就会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和学习问题等等。因此,社区工作人员要针对不同问题开展不同的活动,如个案和小组活动等,但是不管是什么题,社区工作人员要支持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做他们的朋友。
二、为留守儿童设立亲情热线
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在语言上的情感联系少,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社区工作人员应宣传设立亲情热线,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缩短亲子的空间距离。可以利用春节或其他合适的时机,向留守儿童的家长们发出倡议:孩子是家庭和祖国的未来,教育孩子不能等。如果因为教育孩子而耽误了挣钱,只是一时的损失;但如果因为挣钱而耽误了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和整个家庭的幸福。亲情依恋是不可替代的,应建立亲情热线,在基本固定的时间,父母亲主动打电话(或视频连线)给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分享孩
子学习进步的喜悦,认真倾听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时时能感受到父母亲的关心和疼爱,让亲情在热线中延续和保温。家长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也要建立经常性的电话联系。热线要保持畅通状态,以保证孩子和监护人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系。社区居委会不定期进行抽查,以督促保持热线的常态使用。
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先通过短信或微信发出倡议信息,或在公告栏张贴,也可挨家挨户送达纸质倡议书,然后集中到社区居委会召开会议,并要求家长签字认可,每学期或年终总结反馈一次。留守儿童家长对这一举措一定会大力支持的,但是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的的大力宣传与耐心解释,让家长们明白这样操作的意义与价值。
三、培育爱心妈妈
对于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母爱,许多研究人员呼吁,如果孩子的父母亲必须有一人出去打工,那么最好是母亲留在家里,但调查表明母亲在家里的情况大约只占50%。把社区建设成为留守儿童的大家庭,培育爱心妈妈使其成为留守儿童们共同的母亲,让留守儿童们在母爱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途径。社区可以向全体居民发出如下倡议:社区建设靠爱心凝聚,留守儿童需要爱心妈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爱像阳光,越分享越多;做一个爱分享的快乐者。凡有善心、有教育能力、有时间、已生育的中年女性,皆可毛遂自荐,申请成为爱心妈妈(社区工作人员也可申请)。爱心妈妈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进行及时的说服教育,或用自己的方式感化孩子;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不断摸索和总结工作经验;与孩子的家长和班主任进行必要的联系。每教育好一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自己就多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这是对爱心妈妈的感恩回报。
具体实施方案:由社区居委会张贴倡议书,或者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妇女发送短信或微信;对报名者进行筛选并由社区组织必要的培训;如没有报名者,可推荐、鼓励符合条件者参加;收集成功案例,积极向社会宣传;春节期间,开展爱心妈妈与家长们的交流活动;以年度为单位授子“爱心妈妈”荣誉证书。
四、建设同欣俱乐部
建设同欣(谐音童心)俱乐部正是顺应了孩子们的成长要求,社区可以规划建设具有以下内容的俱乐部:播放室(选播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传统文化故事片等)、游戏室(孩子们可以自己组织相互熟悉的游戏,也可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和安全)、表演室(孩子们可以有序地唱歌、跳舞、讲故事,由社区土作人员点赞)、倾诉室(在室内摆放两张空椅子,让孩子坐在一张椅子上,想象着坐在对面椅子上的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大声说出思念之情)、发泄室(在室内设置沙包、“大树”,让那些年龄稍大且心中有怨恨的孩子们既可以拳打脚踢沙包,也可以拥抱“大树”,还可以大声哭喊,以释放积压在心中的负能量)、梦想屋(让孩子们静心坐下来,好好想一想,一个学期后,一年后自己的身高、体重和学习成绩会是怎样的,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专门设置的梦想记录册上,以后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当然也可以修改)、正能量传播室(召集那些乐观向上、品德端正、成绩良好的留守儿童,给其他儿童现身说法,传播正能量)。
五、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社区工作者如能接受根据上述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定能获得良效!
作者简介:云姝(1981-),女(汉族),湖南衡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我是2010年8月经省委组织部组织考试而聘用的大学生村官,一年转眼就过去了,回顾过去,我面临了许许多多的挑战和任务,过去的一年充满了紧张,但是每一天都是充实的。现在,我将2011年的个人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首先,转变角色,加强学习。
一是放平心态,端正态度。村官工作,与最基层的劳动人民打交道,要尽快从学生生活中脱离出来,以一个普通的农村居民看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的融入到村民中间去。二是积极投身工作,锻炼自己。通过参与远程教育设备维护与使用、新农保工作、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等工作,积累宝贵工作经验。三是积极向社区居民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不轻视小事、琐事,不害怕重复、无偿,不拒绝平淡、平凡,力所能及为居民服务,不挑大小,注重总结与积累,更加注重用心学习和踏实工作,加强锻炼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四是加强工作协调能力,经过几个月的工作锻炼,能够很好地协调社区和街道政府之间的工作,保证社区上工作如实上报,上级任务顺利下达。四是坚持认真学习理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本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次,端正态度,注重改进工作方法。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尤其在农村的工作实践中需要有耐心、恒心。农村基层组织是联系人民群众与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纽带,工作对象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上到落实中央方针政策,下到调解邻里纠纷矛盾,作为普通老百姓,他们对这些农村基层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做耐心细致地宣传、解释工作,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尊重群众意愿,切实为群众服务。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联系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我初步认识到对农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充满热情,对农民要充满真情,这样才能干好农村工作。
最后,注重实践工作,履行职责。
第一,自从我上任工作以来,珍惜工作机会,不断的锻炼中自己,勇于实践。在社区工作中,积极参加社区居委会以及居民代表会议,做好软件工作,整理社区的党支部会议,居委会会议等会议记录,做好文字性的工作,对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使村里的工作逐渐规范化,身为大学生村官,就是上级政府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并让上级及时了解社区的具体情况。第二,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工作,新型农村女合作医疗是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为了让农民朋友了解这项政策,享受这项政策,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说服他们加入新农合,享受新农合,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以及筹资登记工作,提高群众参合率。第三,监督社区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做好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工作,帮助搞好环境绿化、公共卫生、权利协助环境整治工作,改善社区的环境面貌。
二、存在的不足
回顾自己到社区任职以来的工作,虽然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改进。
1、思想认识不足。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社会实践,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常遇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体验,不能纸上谈兵,停留在口头上。只有提高自己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各种工作思路和计划应用于实践。
2、工作方法欠妥。因人生阅历欠缺,社会实践不足,处理事情的方法比较简单。在今后的工作,我会积极向工作中的前辈积极学习。
3、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社区各居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问题没有接触过,加之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方法欠妥,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考虑问题不周到。
回顾一年的工作,有喜有忧,喜的是,我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居民中间去,忧的是,由于工作经验缺乏,不能妥善圆满的处理社区各项事务,今后的工作中,学习也很重要,要时刻向前辈、同事学习经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全面提升自己;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到村任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与村民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为创建小康村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组织上的期望,在农村真正得到锻炼。
***社区 ***
201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