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1 23:55: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餐饮产业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流水花渡”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夜间经济市场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夜间经济市场的调查报告 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夜市逐渐成为人们吃喝玩乐享受生活的一种刚性精神需求,夜间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方式。为全面了解陇县夜间经济市场发展状况,客观真实反映陇县夜间经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力,2020年10月28日,陇县统计局成立8人专题调查组,深入文娱、餐饮及夜摊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典型随机点对点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基本掌握了全县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存在问题,并提出适宜我县夜间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概况
从消费区域看,消费以城区为主。随着人们夜间娱乐生活进入常态化、夜间消费新兴化消费方式增速加快,消费区域和规模较上年呈现递增趋势。据初步统计,2019年陇县城区共有餐饮244家,购物中心15家,酒吧2家,健身房7家,美发店94家,夜店134家,夜摊69家,网吧8家,KTV4家,电影院3家;2020年1-9月新增理发店5家,夜摊点8家。餐饮夜摊点主要集中在浙江商贸城和关山酒店区域,并且正在以不断扩大内需规模和产品种类的错位竞争中提供对应服务方式拉动消费。
从消费时段看,人们晚上的消费时间主要集中在18时至22时。夜间餐饮和超市购物从5月-9月实现了闭门释放后的反弹回补。夜市炒锅、夹馍、涮菜类餐饮摊点重点集中在晚18点至凌晨2点,消费额占白天的88.4%;夜摊餐饮中,年轻群体成为夜间经济的核心消费者,据调查:80、90后成消费主力,90后支付意愿更强。
从消费人流总量看,分布、群体和消费季不同,辖区的人流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调查结果中:2020年1-9月与2019年同期相比,关山酒店区域的夜市摊点受地段因素影响,比浙江商贸城分布的夜市摊点人流量多3000余人次;超市2019年全年人流量15.1万人次,夜间下午18点至晚上21时人流量3.04万人次,夜间人流量占全年的20%;2020年1-9月白天人流量11.2万人次,夜间人流量占18%;分布在上河郡步行街的文娱类夜间人流量占白天的85%;7-9月旅游旺季关山草原景区全天人流量达1.3万人次,晚上日人流量3500余人次;上河郡夜餐人流量相比关山酒店区域的要多400余人次。据调查结果对比,夜间消费与不同季节也是差异很大,文娱、餐饮、购物、旅游夜间经济总体发展,夜间相比白天劣势在于人流量少而分散,经营成本相对上升。夏季相比其他季节人流量多,消费集中。
从销售额看,夜间经济占比高,正在成为支撑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超市、购物中心、夜店大多都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夜摊大都延长到22点以后,让夜晚成为拉动经济消费的“黄金时期”。工作日益繁忙,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物质文化需求却丝毫没有减少过。夜间经济的火热是消费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以城区繁华街中心地段日常消费稳定的超市实地典型调查结果为例:2019年超市夜间消费额占全天的26%;2020年1-9月超市夜间消费额占比19.6%。文娱类主要以夜间消费为核心,其中:2019年KTV、影院、酒吧、健身房和理发店夜间消费分别占全天消费总额的46.1%、12.8%、15.2%、42.1%、11.5%;2020年1-9月受疫情影响,文娱类消费低迷,5月份起才逐步恢复营业,在4个月的营业时间里KTV、影院、酒吧、健身房和理发店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额的22.6%、19.8%、17.6%、43.1%、12.4%;2019年和2020年1-9月份同期相比,餐饮企业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26%,购物超市通过新增单品、半价促销、礼包赠送活动激发人们夜间休闲购物热情,夜间消费额占白天的24.5%。
二、存在问题
1、夜市缺乏有效监管。目前,我县夜市摊点处于自发发展状态,当前城管、工商及相关部门缺乏对餐饮店、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市容市貌和市场秩序的有效管理,经营户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维护落实不力。
2、夜市产品单一,缺乏特色。目前的商业产品呈现扎堆单一,缺乏多样化,夜生活内容较为单调,开展夜间休闲娱乐的活力和动力不足。
3、夜间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夜经济的发展以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前提,但由于当前我县城区和农村夜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夜间经济发展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城区消费者仍面临吃饭难、停车难的问题,缺乏合理的设施与服务配套成为夜间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对策建议
1、发展地方特色的夜生活文化。发展夜间经济是一场生活方式与文化的创新。现代人的消费诉求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重视文化体验感和参与感,我们希望用文化塑造夜间经济的新产业形态。借鉴大城市酒吧文化经验,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夜生活,比如秦源文化、社火文化、酒文化、养生文化等,扶持培养夜生活文化创意人才,吸引夜生活文化人,打造地方独特的夜生活文化品质,鼓励夜店24小时营业,让消费者在吃喝玩乐中了解陇县的历史文化,推动夜间消费大众化,扶持培育文化氛围夜间经济市场。
专业:酒店管理专业
班级:xx
姓名:xx
指导教师:xx
时间:XX-XX第二学期
饭店管理实习报告
------绿色之旅“xx大酒店”
感谢有这次发表实习报告的机会,我们四个人全程陪大家保证周到详细的为您讲解我们的绿色之旅。简短的开篇包含我们四人各自的姓可见用心良苦吧!首先呢,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本次实习报告名字的由来。为什么称之为绿色之旅呢?其一,绿色是春天的主旋律,她满载希望和生机给人以朝气蓬勃之感,我们的实践之旅在这美好的季节拉开帷幕;其次,xx大酒店是新的开始,对于毫不知情的酒店,我们不但在网上调查而且亲自去实践考察,并利用业余时间去那里做兼职从而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也使我们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自己该学些什么,该怎样做到更好,有了更深的认识,意识到社会上很需要我们这样的专业人才,对其充满了希望,并且产生了十足的动力。
我们四人的实习报告总结如下: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饮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酒店行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中国不断兴起。在当代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酒店服务质量的高低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酒店行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且也体现着该地的精神文化水平,是我们文明的再现!并且也引起高校的重视,在老师和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四人有幸于周末时间参观了xx的一些酒店,对于我们从未接触高星级别的酒店的菜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也是我们了解星级酒店的最佳途径。近距离接触xx大酒店的我们,内心感受很深,有种“如入其境,如临深渊”的切实体验。本文主要针对饭店实习的目的意义,酒店概述,饭店管理制度,酒店优缺点及未来规划做一些描述:
目的: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对酒店岗位有更清楚的了解,加快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让学生熟悉饭店部门的工作性质,加强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及心理素质,树立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岗位奠下一个良好基础!
酒店名称:xx大酒店(xx)
酒店等级:国家首批aaaa级绿色饭店,三星级商务酒店
地理位置:位于xx市市中心,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实习及参观时间和人员:XX年4月30—5月2日
裴文月 程金金 谢露露 周立杰
酒店详细情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长吉图先导区特色信息服务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C37文献标识码:A
一、 长吉图餐饮企业特色信息资源库构建必要性
长吉图餐饮企业特色信息资源库构建是围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行的研究。此研究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拓宽产业领域建设,对长吉图饮食旅游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长吉图餐饮业特色信息资源库构建是指以长吉图餐饮业为基础,具有吉林地方特色、我院饭店管理专业特色、烹饪工艺原料资源特色,服务于学院教学与科研,建立的具有我院学科专业的资源特色专题信息资源库。本项目在“十一五”期间,遵循“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统一长吉图餐饮业的管理标准和服务功能,构建统一的资源公共检索平台,建设具有学科优势和长吉图地方区域文献资源特色的专题特色信息资源库,建成一批具有吉林地方特色、我院特色和资源特色、服务于我院教学科研和长吉图国民经济建设,方便实用、技术先进的专题文献资源库。
其特色体现为:学科特色,以我院重点学科饭店管理专业、烹饪工艺为主,体现学院特色的资源;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长吉图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与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馆藏特色,是其他馆、他校所不具备,只有我院具备的饭店管理、烹饪工艺管理的特色馆藏。
长吉图餐饮企业特色信息资源库构建是高等学校信息资源特色库建设的重要内容,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我院利用饭店管理专业、烹饪工艺专业学科优势和独特信息资源特色,参加信息资源特色库建设,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吉林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服务于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长吉图餐饮旅游业经济建设,方便实用、技术先进的专题信息资源库,这些信息资源库构建不仅是支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一批重要数字信息资源,而且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图书馆的基础信息之一。填补我院图书馆建立特色信息资源库空白。
通过我院长吉图餐饮企业特色信息资源特色库构建,实现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促进我院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对我院饭店管理国家教学重点试点专业建设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长吉图餐饮企业特色信息资源特色库构建,为建立绿色消费、绿色饮食、绿色环保提供条件,为长吉图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宣传吉菜,推广吉菜,推介吉菜,发展高科技吉菜,使之产业化、链条化,科学饮食,营养餐饮,推广原料、风味、品牌;为吉林省长吉图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网络发展平台。
因此长吉图餐饮企业特色信息资源库构建,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通过调查情况分析
1.通过走访吉菜企业,对600名员工进行抽样调查,64%的员工了解吉菜知识。
68%的员工经常查阅有关吉菜相关知识,并且53%掌握吉菜知识,大大提高业务水平。
2.通过对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对400名餐旅在校学生调查,有90%的学生认为吉菜信息资源库对检索专业知识帮助大,对毕业论文设计帮助大。
100%的学生认为有建设长吉图企业特色信息资源库,对他们实践专业知识帮助大、有必要。
本课题组织我系学生深入到我省吉菜企业调查研究,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我系400名学生抽样调查,使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知识情况,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加强学科建设。
三、长吉图餐饮企业特色信息资源库构建内容分析
长吉图餐饮企业特色信息资源库构建建设包括:全文特色信息资源子库(原料、菜品)、书目特色信息资源子库、图片特色信息资源子库(原料、菜品)三部分。
它以长吉图餐饮企业菜品开发、原料特色及创新管理为基础,以菜系原料、菜品为基础,采用统一编制方法,实现餐饮企业联机查询、互借共享,而把饭店管理专业、烹饪工艺专业的全部馆藏信息,建立起来的全文特色信息资源库。包括全文原料子库、全文菜品子库。书目库建设依据文献编目规则、文献的分类、主题标引及机读格式等,严格按照其规范化、标准化制作的。书目子库是由随时到馆的新书建库和非新书的回溯编目建库组成。以吉菜菜系为基础,采用统一编制方法,为了实现联机查询、把饭店管理专业的全部馆藏信息,建立起来的图片特色信息资源子库,包括图片原料子库、图片菜品子库。
重点,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围绕我院饭店管理专业、烹饪工艺专业组织研究。
组织市场调研:针对长吉图餐饮企业系列管理搜集、整理信息。包括系列的菜品品种、品种的原料、配料、营养价值、功用效能等资料,围绕长吉图餐饮企业信息资源库构建现状、信息资源特色库建设与服务的必要性、菜品的成分、营养价值及药用功效、特色信息资源特色库的建立等形成论文及调查报告。然后针对特色菜品造型、工艺、设计配有形象照片、图解等。
研究难点及关键技术:信息资源特色库全文MARC数据、图片MARC数据参数设置。
1书目信息资源子库中计算机机读目录的建立:建立书目信息
表格形式,书目信息MARC格式、书目信息卡片格式 。
2图片信息资源子库建设技术:图片扫描、识别、剪裁技术。图片扫描、识别、剪裁软件选择、安装、调试、使用等。
3图片裁剪技术:图片参数设置等。
四、课题在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推广价值
2001年7月我系饭店管理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学科、专业建设充分体现了既有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以及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较强能力。长吉图吉菜特色信息资源库建设,实现产、学、研结合,更好地促进我院饭店管理专业建设。
本课题研究内容对我院饭店管理国家教学重点试点专业建设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我院利用饭店管理专业、烹饪工艺专业学科优势和吉菜信息资源特色,参加信息资源特色库建设,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吉林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进一步、深层次地服务于我系教学、科研。
本课题进一步加强了我系国家级重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饭店管理专业建设,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加强了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我系学科专业建设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一、零售业,便利店是亮点
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百货、超市等零售业态毛利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便利店已成为我国连锁业发展模式中最新出现的亮点。
据业内有关人士透露,在我国,扣除各种开支之后,便利店毛利率也在25%左右。除去每个月的工资、水电等高达2万元的费用后的净留存,加盟便利店的老板每个月挣个万儿八千的是没有问题的。这种诱惑对加盟者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便利店的投资也不能盲目跟风,投资者一定要精心挑选总部。强大的总部应该有一套可供复制的开店支持系统,包括加盟店选址的市场调研、店铺陈列、区域物流配送等。
二、服装与饰品行业,突破平庸
服饰行业是连锁加盟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在传统行业中,服装、饰品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饰品消费国。很多城市月光族们的消费清单上,至少有1/3是为了追求靓丽而血拼服装、饰品的开支。
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饰品行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几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而且如果能选择一个正确的专业性加盟总部,即使没有创业开店的经验,也可在连锁总部的指导下较为轻松地获得创业成功,而面临的市场风险则相对较小。
三、餐饮美食,理性发展
餐饮连锁是连锁加盟的主导力量,在连锁经营领域的发展中一直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餐饮连锁企业逐渐暴露出品牌管理缺失、加盟商纠纷增多、人力资源匮乏、培训力量薄弱、配送技术落后、产品标准化难等内部问题,再加上火锅底料、苏丹红等外部食品安全危机问题的困扰,餐饮连锁企业不得不在困境中不断寻求解决方案,艰难地走向成熟。
四、洗衣行业,稳中求胜
洗衣连锁店作为一个实体,持久性较强,每年均有一个趋于上升的稳定利润回报;没有库存积压及欠款纠纷;开业运营步入正轨后经营管理模式简单,运营成本较低,是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中应用最为广泛、市场发展也较为稳定的行业。
五、汽车养护,潜力巨大
据统计,汽车的销售利润在整个汽车利润的构成中仅占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占20%,而50%到60%的利润是从汽车服务业中产生的,尤其是在汽车养护业。在国内,全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占汽车总量的1/3以上,在北京等大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还在大幅度地增加。
所以,汽车养护业作为我国的一种新兴行业发展势头日趋迅猛,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这个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养护用品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市场上的产品鱼龙混杂,因此,投资者事先要对总部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挑选。
六、家装行业,良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住宅装饰装修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每年家庭装修消费和装饰用品消费都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家装行业开展连锁经营正式从2001年开始。目前,我国家装行业的连锁经营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规范,整个家装市场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混乱的市场格局。
但是,家装连锁经营模式前景十分广阔,其近6000亿元的巨大商业空间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而目前,企业也普遍地把精力从几年前的重数量扩张转向现有的重支持、提升连锁系统,实现系统的良性发展上,从而为加盟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利润增长空间。
七、美容美体,专业是保障
《中国美容经济调查报告》显示,美容美体业正成为中国继房地产、汽车、旅游和电子通讯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
(一)审批程序
1.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负责建设项目的受理,一次性告知项目单位所需材料,受理后当天将材料转交环评科(小型餐饮类、以及无“三废”排放、对环境基本不造成影响的项目、周围无环境敏感点的登记表类项目直接填写登记表后报批)。
2.环评科实地查勘,填写《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流转单》,提出初审意见,其中:登记表项目报分管领导审核;拒批项目、报告表和报告书项目报分管领导审核后,由项目审查小组会签。
3.环评科或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按环评类别通知建设单位办理环保审批事宜(许可或不予许可)。
4.环评科提出登记表、报告表类项目批复意见报分管领导审核,局长签发;报告书项目由环评科组织专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根据环境影响书(报批版)提出批复意见,报分管局长审核,项目审查小组会签,由局长签发。
5.环评科对审批的建设项目进行分类归档,按管辖区域将环评文件及批复移交监察大队及各中队,由监察大队及各中队纳入日常环境监管。
(二)审批的主要原则
1.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产业政策、资源利用政策等规定。
2.符合市及上级部门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整体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3.无污染物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市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
4.扩、改建项目,建设单位原有项目已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按期完成治污减排任务。无环境违法行为。
(三)相关环保证明材料的出具程序
企业因办理其他手续或项目的需要向环保部门申请出具证明材料时,由企业向我局提交申请材料(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环境守法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证明材料的用途等),由环评科审查,报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核后出具。
二、建设项目的试生产
1.建设项目审批后,建设期间,由项目所在地环境监察大队或中队负责日常监察,做好监察记录(项目验收时提交验收会);
2.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向环评科提出试生产申请(申请时提交自查报告);
3.自受理试生产申请之日起15日内,环评科会同环境监察大队或中队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监察大队或中队出具《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现场检查表》。
4.对污染防治设施已建成及环评批复文件要求的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
同意试生产的,无特殊情况确定不超过三个月的试生产期限。
5.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自行监测或委托监测。
6.建设项目试生产3个月仍确不具备环保验收条件的,建设单位可以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我局提出该建设项目环保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
7.建设单位在试生产3个月即将届满未申请延期验收的,项目所在地环境监察大队或中队或者通知其申请延期验收,或者在届满时向我局提出责令停止试生产的报告。
建设项目试生产累计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三、建设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
(一)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向我局提交验收申请。
1.验收申请的受理。环评科(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应当在受理验收申请的同时,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验收程序、验收条件和所需材料。环评科收到验收申请7个工作日内,根据项目“三废”产生情况,会同环境监察大队或中队、监测站进行现场踏勘。
2.对登记表类项目,经现场监察查勘认为符合验收条件、不需要验收监测,可直接验收,由环评科通知建设单位备齐验收资料,提出验收意见报分管领导审核后出具验收批复意见;经现场监察踏勘认为需要验收监测的,由环评科通知建设单位委托监测机构监测并补齐验收资料,经监测合格的,由环评科提出验收意见报分管领导审核后出具验收批复意见。
3.编制报告书、报告表类项目,由环评科通知建设单位根据环评类别委托监测单位编制验收监测报告(调查报告)或验收监测表(调查表),监测单位应在接受委托后2个月内,向建设单位提交报告。
4.编制报告书、报告表的项目,开验收会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会由环评科牵头组织,组成人员一般由环评科、环境监察大队或中队、污控科、监测站或验收监测(调查)单位等人员组成。
5.验收会程序:建设单位汇报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监测单位介绍监测情况和结果,监察及其他相关单位介绍建设、监理、监察等情况,现场检查和讨论。验收组在验收会议基础上形成验收意见时应当一致通过。
验收会认为合格的,7日内由环评科提出验收意见,报局领导审核后批复;认为不合格的,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整改或提出试生产延期的申请。
6.现场监察踏勘认为不符合验收条件,由环评科牵头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待整改完成后重新申请验收。
7.验收完成后,环评科在验收后2日内将验收材料归档(由上级环保部门验收的项目,10日内),将验收清单每周列入管理台帐中,环境监察大队及各中队将验收后的项目纳入日常环境监察。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时需提交的材料
(1)报告书和报告表类建设项目
1.试生产批复(含建设单位的自查报告)。
2.报告书类项目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报告表类项目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表。
3.环境监察部门现场检查时填写的《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现场检查表》。
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加盖公章)。
(2)登记表类建设项目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加盖公章)。
2.环境监察部门现场检查时填写的《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现场检查表》。
四、职责分工
(一)环评科
1.对建设项目进行实地查勘,提出批复意见。
2.负责组织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对申请验收的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提出试生产申请批复意见和验收批复意见,验收后移交环境监察大队及各中队纳入日常监管。
3.负责对环境监察大队及各中队移交的违法案件,提出处理意见报局长办公会研究。
4.负责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环境监察大队及各中队
1.负责对上级和本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监督。在施工期、试生产前、试生产期至少各进行一次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时填写《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现场检查表》;在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和试运行期现场检查的结论要作为环保部门是否批准试生产或组织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
2.按照《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HJ606-2011)做好现场监察。
3.负责辖区内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现场检查。对有违法行为的建设项目要立即调查取证,填写《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现场取证材料移交单》并附取证材料,在调查终结五日内移交环评科依法处理。
4.对已审批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建设项目未执行“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措施不能满足污染物处理需要和未按时申请竣工环保验收的,应立即责令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5.参加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工作。
(三)环境监测站
1.受环评单位或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做好建设项目环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有效数据。
2.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做好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技术工作,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生态调查报告(表)。
3.参加建设项目环保验收。
(四)污控科
1.负责辐射类项目的环保审批和验收工作。
摘要:多年来持续看涨的高房价却使住房这个生活必需品变成了许多人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房价问题已成为到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且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为此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控制房价。为了了解目前郑州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定位,我们于2011年6月8日-9日针对郑州市房地产消费者展开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并采用全面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具体分析郑州市房地产消费者市场的情况。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近些年来,出现全国性的房地产过热现象,房地产的价格不断攀升。国家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2002年以来针对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现象,出台了一系的宏观调控政策,希望有效的抑制房价的上涨,特别是近期新国八条的出台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在调控房价上的坚定决心,以此我们此次针对郑州市本地区的房地产需求现状、消费者的居住现状及购房定位情况所进行问卷调查,便是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这门课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加强对学科的理解和方法的应用,从而对该地区的房地产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调查方法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郑州市居民进行随机调查问答,调查对象年龄在20-60岁之间,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获取调查结
果后采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并经过严格的复核,以图表形式具体反映出目前郑州房地产市场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 1.居住条件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在消费者的居住条件中,出租房和商品房所占比
例较大,均占40%;其次是福利房占14%,然后为经济适用房占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郑州市消费者居住条件以出租房和自购商品房为主,而经济适用房较少,从而说明郑州市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
2.家庭收入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市消费者家庭月总收入主要集中到2000-4000元范围内,占到被调查者的50%;其次是4000-6000元范围,占到23.53%;排到第三位的是2000元以下,占17.65%;而6000-8000元以及8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例甚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郑州市消费者家庭月总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故消费者购房需求不旺,也即居民收入水平与购房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房地产开发定价时务必要考虑消费者实际家庭收入水平。 3.
住房面积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消费者的住房面积中,80-100平方米所占比例较大,为54%;100-130平方米占17%;50-80平方米占14%;50平方米的为9%;130平方米占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住房面积的要求主要为80-100平方米,开发商在设计住宅面积时,应把重心放在该面积范围内。 4.居民信息获得途径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获得房地产信息的途径有报纸、朋友/亲人传播、户外广告、电视、中介机构、网络、专业杂志、房展会、其他,各占比例依次为63%、51%、49%、34%、34%、17%、11%、11%、1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在进行宣传时可以着重利用报纸和户外广告,并且要注重服务水平和房产质量,使该房产在消费者的人际关系网中得到大力推广。 5.居民购房计划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计划在3-5年内购房的占
40%;5年的占28.57%;2年的占25.71%;一年和半年的均为2.8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积极性不高,开发商应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6.居民购房目的分析
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房目的84%为自住;10%为
出租;6 %为升值转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消费者购房是为自己和家人居住,靠出租和转卖等投资手段来获取利润所占比例较小。
7.居民能承受房价分析 .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9%的人能接受3000元/平米一下,54%的人能接受3000-5000元/平米,19%的人能接受5000-8000元/平米,7%的人能接受8000-10000元/平米,2%的人能接受10000元/平米以上。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还是中等收入水平,能接受的房价还是在5000元/平米一下,而现实房价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居高不下,让普通居民无法接受。 8.居民购房面积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房屋面积的要求大多数为80-100m3,占45.71%;100-130 m3占28.57%;130 m3 占20%;50-80m3占5.71%;50 m3为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消费者对房屋面积的要求为80-100m3,开发商在设计房屋时应适当增大该类房屋的数量。
9.居民购房付款方式分析
选择分期付款方式的购房者占63%,选择银行付款的购房者占20%,选择一次性付清的购房者占17%,选择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者占3%。
10.居民对购房配套设施的要求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购房时最关注的生活配套设施是学校教育资源、超市及菜场,各占到被调查者的69%;其次是医疗卫生设施和绿地广场,各占到66%;排到第三位的是休闲场所,占51%;然后依次是商业步行街,占23%;餐饮场所和停车场占8%。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校教育资源、超市及菜场是消费者最注重的生活配套设施,开发商在开发一定要注意地段的选择。
11.居民对建筑风格要求的分析
从调查分析看,选择欧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占33.33%,选择现代简洁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占25%,选择中西结合购房者的比例占22.22%,选择中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将近占20%。
12.居民对未来两年郑州房价的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未来两年郑州市的房价来说,认为有上涨可能性的占到多数,为37%,认为变化不大的占到了31%,不好说的占到20%,认为可能会下跌的占到了11%。 13.开发商与购房者矛盾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与购房者的主要矛盾是开发商定价过高,占40%;其次是面积缩水,占22%;开发商的诚信问题占17%;质量缩水占16%;合同不平等占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缓解与购房者矛盾的最直接手段是降低房价,并且还要提高房屋质量和开发商的诚信。
三、问题和建议
就目前居民的住房条件来看,居民家庭月收入水平低,住房面积小是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对于未来有购房计划的居民来说,大多数人只会为家人居住而购房,很少的人会拥有多余的资金来进行房地产的投资,而且所能接受的房价在5000/平米以下的居多,大家未来的购房需要也在100平米左右,满足家庭居住即可;针对郑州市未来几年的房价水平,多数认为会有上涨空间,但仍有部分人反映,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居民无法支付房款,房价或许有下降的可能。从长远来看,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甚至租不起房子。
加快经济建设,政府制定惠民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是解决房价问题的关键;国家要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大调控力度,稳定房价;政府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开发商行为,提高房屋质量,
增加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数量,保证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篇【二】
两港一城建设热潮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产业直接税收占到总税收的15%左右,相关税收占到总税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税收入,则占到3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对税收的支柱作用会更加明显。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89.9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42.2%,具体走势见图一。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2.6%、15.2%、84.5%、79.1%、1.9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
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
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继续维持了较低的预售水平,每月预售385套,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
3、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
虽然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及市频频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但年后,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快速上涨的新一轮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实际需求支撑以及跟涨不跟跌的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我区房价也呈持续走高的态势。
自年开始,我区房地产价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价在、、年分别同比上涨20.5%、30%和42%。目前,我区新建商品房均价已达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价已达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投机成份严重,中央将防范房地产风险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市也出台了多项有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调控房市:
中央: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着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着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场馆 发展对策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体育事业实行仿苏联式的传统的集中型国家行政垂直协调体制的体育发展模式,在此体制的良好运转下,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五级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场馆设施,从而奠定了体育事业的基础布局。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在竞技体育的发展方面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人才,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处在一个产业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新兴产业。国家已将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投入,体育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正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预计2010年体育产业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1.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已达到3%。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在GDP(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很大。显然,我国体育产业现在仍处在弱势地位。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12月6日公布的2001年中国群众现状调查的结果《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的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加之城乡居民享受体育设施进行活动的权利的意识相对淡薄,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比1996年上升了0.6%。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只占28.8%。
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6月的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详细说明了我国的全民体育的现状:我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仍处在较低水平;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总量不足与现有体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并存,制约着群众更广泛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一些基础大项和群众喜爱的集体球类项目总体水平较低,综合竞争能力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对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训练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尚不完善,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笔者认为,我国体育产业迟迟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建设的大量体育场馆设施长期不能够为广大群众所利用,出现了“群众需要大量体育场馆设施健身、而相当多的体育场馆设施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的怪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方法在于从体育场所的所有制及经营方式上寻找出路。
二、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1.坚持“国退民进”的原则
在体育场所的所有制改革中,国家应本着“国退民进”的原则逐步进行体制改革和更新管理思路。政府有关部门应只承担“裁判员”的角色,放弃当“运动员”的兼职。所谓“国退民进”,是指国家应将大部份体育场所由行政事业单位改造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私人、甚至国外资本进入我国投资体育场所,另由体育管理部门承担监督指导、协调总体布局、避免恶性竞争的责任。
以体育产业发展较好的广东省为例:2003年,广东省拥有各类体育场地77596个,其数量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12%,但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的话,广东省体育场地的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成分的体育场馆49176个,占63.4%;集体经济成分的体育场馆19245个,占24.8%,两者合计达到了88.2%,占绝对多数,而相对较有活力的私有经济仅6464个,占8.3%,港澳台经济1810个,占2.3%,外商经济897个,占1.2%。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体育产业仍以国家经营为主,要实现体育市场化经营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经营方式多元化
体育场所的经营方式也应该走向多元化的方针,多元化包括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档次多元化、联合经营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
(1)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对象多元化是指体育场所的服务对象不应拘泥于本行业、本运动项目,体育场所的服务对象可以外延到任何需要该场所的单位或个人。
(2)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方式多元化是指体育场所的管理者或经营者不应局限于提供场所给需要者以获取利润这一单一性手段,现代化的营销是面向顾客的营销,是一切以消费者的需要为中心的营销,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应该想办法提供这种服务。如提供泊车、无线网络服务、餐饮等。
(3)服务档次多元化。服务档次多元化是具体针对消费者的消费档次来说的,体育场所应该是面向一切有需求的消费者开放的,而不应该只针对某些高消费群体。前者可以扩大该体育项目的群众基础,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而后者只能使体育成为富人的娱乐休闲运动。以高尔夫运动为例,在美国,高尔夫球场分为公共球场与私人球场,私人球场对富裕的消费者提供高档的服务,其价格比较昂贵,但普通公民在公共性高尔夫球场的消费仅20美元~30美元/次。这一消费水平是绝大多数美国人可以接受的。相应地,我国没有公共性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爱好者基本上是办2万到数十万元一张的会员证,打一次高尔夫球的消费平均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
现阶段,我国的体育场所建设不可能达到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水平,因此,体育场所即要满足盈利,又要保障广大群众的体育参与权这一看似矛盾的要求,只能够靠对不同档次的消费者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来实现,从两个角度出发可以实现这个要求:
第一,体育场所应针对老中青三个消费群体进行有区别的对待。据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发现,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人口中,占比最多的是中老年人,消费力较强的青年人占比相对较少。而影响青年人去体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的三大原因依次为:缺少时间、缺少场地设施、精力不足。针对这一具体的国情,体育场所的经营方法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接待中老年人的时间主要定在上午,以团体为主,可以将场地安排至非主要区段;对青年消费者则实行全时段服务,随到随用,以个人或群体为主。场地的安排应满通便捷、设施齐备。
第二,公共性场所则可以对高收入群体提供附加服务(如提供教练、陪练、高档休息室、单独使用区)来收取较高的费用,而其他群体则在满足基本的使用条件下收取较低的费用,对私有的体育场所(如高尔夫球类、保龄球类、网球类及其他特殊运动),则可以在保障其合法的经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其承担一定的公共义务,定期开放场地供公众使用,或者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有兴趣的公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知识普及等公益。
(4)联合经营资源共享。联合经营资源共享是指为了达到迅速扩大体育产业、提高体育场所利用率、增加体育场所使用者人数及消费金额的目地,我国各省、市、地区的体育场所应走联合经营、资源共享的新路。目前我国的全民体育市场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将体育市场迅速做大,有效增加体育市场的消费者是各体育场所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考虑到经常去体育场所进行消费的消费者比那些从不去或偶尔去的群体更容易接受其它体育项目,因此,各体育场所应深入了解本地区的消费者的个人爱好,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其它体育场所。在经营方面,各体育场所可以采用联合互惠的方式扩大顾客群:如某些体育场所可以联合起来采用一处收费、多处使用的方式来经营,也可以采用B场所对A场所的顾客实行打折优惠,另由A场所给予一定回报的方式。
(5)经营方式娱乐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场所的经营方式还应走向娱乐化,娱乐性不强也是导致消费者不看重体育活动的原因之一。在我国,体育人动项目的前10位是:长走与跑步;羽毛球;游泳;足篮排球;乒乓球;体操;登山;舞蹈;台球、保龄球;跳绳。
近几年,我国电子娱乐场所中增加了不少体育锻炼性质的节目,如投篮、卡丁车、模拟飞行、赛车类节目都吸引了非常多的青年人,因此,增加体育运动的娱乐性也可以有效的吸引消费者。各体育场所应在竞技性、趣味性方面下功夫,才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国家应该进行体育场所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提高体育场所的利用率,加大体育产业建设的力度,使我国体育产业和全民体育事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峰胡依琴:浅谈体育场馆的变化与发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6(6).26-28
[2]金汕:重视生奥运体育场馆的利用[J].北京社会科学,2006(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