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14 04:21: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

第1篇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回顾过去,谋划未来,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之所以高兴,一是你们始终情牵发展,心系群众冷暖,积极支持和关注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看到你们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们致以亲切的问候、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十一五”期间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今年一季度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一个简要通报。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全县上下围绕打造“现代工业新区、特色农业大县、生态商贸名城”的赶超发展思路和目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发展速度一年比一年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指标实现大翻番。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70.3亿元、财政总收入10.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3倍、6.25倍、7.13倍、2.33倍。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个亿,跃居全市第一,进入全省二十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居全市第二。

二是工业经济实现大突破。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分别由2005年的13.4亿元、13.1亿元、2.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98亿元、97亿元、20.3亿元。引进雨润集团、三木集团2家中国500强在内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0个,含42个亿元项目;实际进资118亿元,利用外资6692万美元。县财政投入6.3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其中,完成园区路网建设11.6公里,铺设供水管网30公里、污水管网8公里,建成水厂1座、污水处理厂1座、变电站4座。医药大输液生产能力3亿袋,为全省规模最大。变性淀粉生产能力2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30%,成功创建省级变性淀粉产业基地。陶瓷产业三年内已发展关联企业8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三是重点工程实现大推进。自2007年以来,实施了投资规模80多亿元的92项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迎宾大道、恒安路等14条主要道路,总里程35公里,硬化路面50万平方米;新建火车站、行政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实施实验中学扩建、人民医院扩建等社会事业工程;完成336套经济适用房、1600套廉租房建设等民生工程。

四是农业基础实现大夯实。投入2.2亿元改造农村公路630公里;投入2.6亿元对全县253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入1.26亿元完成基本农田建设改造14.6万亩;基本完成廖坊灌渠一期建设,启动二期建设。投入9300万元高标准建设296个新农村点,硬化村道424公里,完成改水1.3万户、改厕1.26万户。粮食生产总量增长27.9%;生猪饲养量、出栏数分别增长44.5%、45.2%;蚕桑扩种1万亩;木薯扩种4.3万亩,产量增长6万吨。

五是社会局势实现大稳定。每年实施民生实事都在50项以上,其中,免费为1664例白内障患者和62例唇腭裂患者实施手术;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1亿元、农村特困救助资金45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545万元。完成国企改制85家,改制1.6万人。稳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这些举措,确保了全县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非法和较大事件,违法犯罪事件明显下降。

祥虎辞旧岁,瑞兔迎新来。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基本达到“开门红”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总收入3.36亿元,增长8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6亿元,增长3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9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46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季度,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其中,投资30亿元的合成革项目,在年底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PU合成革2100万米、产值20亿元、创利税6000万元;投资50亿元的三羟甲基丙烷、氟化石墨、氨醇项目,在2013年全部建成后,我县三羟甲基丙烷生产能力将跃居亚洲第一,氨醇生产能力全省第一,氟化石墨生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投资20亿元的五金产业园项目,已落户7户企业。同时,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32亿元。园区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了2200亩的轻纺产业园、1000亩的化工科技产业园和500亩的五金电子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园区面积扩张1.3平方公里。其中,轻纺产业园已发展至二期,完成土地平整1200余亩,正在同步跟进路网、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等基础配套设施。浅水湾化工科技产业园完成平整土地500余亩,启动了浅水湾110KV变电站立项工作。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启动了2011-2030年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城杭长高铁站前新区、糖厂片区及汽配产业园的控制性详规规划。室内体育馆、杭长高铁北站配套工程等16项重点工程,正在按照工程进度表快速推进。实施了创业园道路、环城西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在城区各绿化带补植各类灌木2万余株。三农工作顺利开展。选定了96个新农村建设村点、236个清洁工程村点,部分村点已启动改水、改厕工作。积极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4527万元,补贴面积69万亩。蔬菜种植4.8万亩,木薯种植4万亩,生猪饲养100万头、出栏36万头。县财政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4.3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16.2%。社会民生扎实推进。今年以来,已安置“4050”人员230人,占年任务的6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900人,占年任务的46.8%;发放小额贷款3100万元,占年任务的67%,其中,个人创业贷款达1900万元,占年任务的113%。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将救助封顶线由每人每年3万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万元,发放救助资金320万元。治疗救助白内障患者35例,完成白血病救治2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31例。新增城乡低保对象547户1063人,发放低保资金1216万元。调整了县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由原来基本工资的5%提高到7%。提高了公务员津补贴标准,在职人员年人均增加3600元,退休人员年人均增加2880元。

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县这几年的发展步伐加快,成绩喜人。春节前后,许多在外工作的领导和返乡人员一致认为变得更美更亮,更大气了。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赶超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比如城市管理方面,一些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偷盗、抢劫等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还要加大整治力度。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克服和解决。我也非常欢迎你们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批评指正,更希望你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梳理,加以采纳。

关于今后工作思路,我们将继续立足“五个坚持”,推动全县经济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一是坚持领导带头,高位推动,加大招商引资和跑项目争资金力度。二是坚持主攻工业,决战园区,促进产业集聚,鼓励技术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三是坚持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严格管理,科学经营,在城市形象上实现更大的提升。四是坚持巩固农业农村基础地位,助农增收致富,夯实农业基础。五是坚持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保障民安,努力构建和谐,幸福。

第2篇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全面实施“*”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全县上下扎实苦干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开创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实力在结构调整中跃上新台阶。*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亿元,增长41.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5.4亿元、18.6亿元和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1%、46.7%和5%;完成财政总收入1.89亿元,增长4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89万元,增长47.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增长335%。荣获了*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第一名。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在产业拉动中取得新成效。完成了榆横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和道路绿化工程,榆马大道全线贯通,25公里10KV输电线路建成投用,应急供水工程启动实施;延长20万吨醋酸、华电2×60万千瓦电厂等5大项目和330KV、110KV两个变电站开工建设;榆横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三产服务区控制性规划已通过评审。煤、油两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南区煤炭资源整合方案通过省政府批准,两个兰炭生产园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四大井田及煤炭铁路运营专线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与此同时,狠抓现有煤矿技术改造、安全监管、生产计量与火工品管理等工作,煤炭工业产能和效益大幅提升。年产原煤335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完成税费1.4亿元,增长71%。油气开发秩序逐步规范,新打油井221口,生产原油1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完成税费1.7亿元,增长45%。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关闭兰炭企业6家。

——新农村建设在支农惠农中迈出新步伐。“三农”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县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农业项目建设。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1亿元,增长51.2%,粮食总产量13.6万吨,增长23.4%。新农村试点示范顺利推进,新增试点示范村10个,启动实施3个乡镇19个行政村156.5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羊、豆两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新增人工种草面积19万亩,建成人工授精站30个,引进优质种羊1.6万只,全县羊子饲养量达104万只,增长16.8%;豆类种植面积达44.7万亩,实现产值7961万元,增长36.7%。全年新修梯田1500多亩,造林14.8万亩,水土流失初步治理100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有面积达到128万亩,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完成农民技能培训12批130次,输出务工人员4.8万人,劳务收入达3亿多元。

——改革开放在加快发展中再创新局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公务员登记工作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坚持市场化取向,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完成3户国有企业改制,粮食企业资产审计评估和人员分流工作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530户,新增私营企业37户。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亿元,增长20.3%。

——城乡面貌在攻坚克难中发生新变化。开展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相关片区详规编制工作,完成了103个村庄建设规划和8个建制镇总体规划。本着资源整合、资产置换、经营城市的理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启动了县城5大市政重点工程,目前,县城中心区改造拆迁完成计划的95%,南街广场完成工程总量的20%,*一期工程接近尾声,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垃圾处理厂土建工程全部完成,影剧院改造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四中道路、古城西路、建国西路、交通巷、西沙路等道路硬化工程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新建公厕6个,新增排水管道1560米,新增城区天然气及其它清洁能源用户2500多户,安装路灯213盏,县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西南新区开展了基准地价评审、部分土地统征、违章修建摸底排查及街道建设规划等工作,引进入区项目8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韭殿路建成通车,响南路完成路基工程,完成通村油路126.2公里、通达工程352公里。王圪堵水库进场道路全部竣工,库区实物调查基本完成,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移民方案初步形成。县城二期供水工程建成投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3%。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投资1100多万元,改造线路140公里,完成了13个无电村通电工程。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县移动用户达7.4万户、联通用户达3.8万户、电信用户达4.5万户,分别增长18%、28%和10%。

——人民生活水平在和谐发展中有了新提高。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群众在饮水、行路、上学、看病和温饱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元,分别增长41.2%和22.9%。大力推进六大百姓工程。完成投资2723.8万元,建成各类供水工程225处,解决了6.6万人的饮水困难。启动实施重点村28个,完成移民搬迁219户1150人,解决了5400人的温饱问题,9800人实现脱贫。农村新能源技术利用和推广工作取得新成绩,新建沼气池2200口。25.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7.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得到有效落实。就业面持续扩大。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1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统筹协调中谱写新篇章。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白绒山羊、大明绿豆、洋芋等产业,启动实施科技计划项目5项,试验推广项目2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稳步推进“双高”普九,全县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5%。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完成农村文化“两馆、一站、一院”建设任务,“*老腰鼓”被陕西省文化文物局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吉祥腰鼓》、《乡歌》两个节目荣获全国同类节目一等奖,成功举办了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65周年歌咏比赛等3次大型文艺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7.5%。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成了14个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农村医疗服务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集中开展了流动人口清查、打击“两非”、干部职工超生等专项治理活动,投入87.5万元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新提高。维护稳定工作成效显著。深入贯彻《条例》,及时妥善处理了一系列纠纷矛盾。中央联席办及中、省、市局历年立案的20件案件,去年全部报结,并通过验收合格,市局特发贺电予以表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安全监管网络,制定了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17项应急预案,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初步形成了指挥统一、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活动,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有效维护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第3篇

一、规划区域

百里产业经济带位于邢台市京珠高速以西的海拔500米等高线以下区域。涉及桥东区、桥西区、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全部和邢台县、沙河市、临城县、内邱县的部分乡镇。其中,邢台县涉及8个乡镇,分别是皇寺镇、会宁镇、南石门镇、西皇村镇、羊范镇、太子井镇、祝村镇、晏家屯镇等;沙河市涉及8个乡镇,分别是沙河城镇、新城镇、白塔镇、十里亭镇、綦村镇、刘石岗乡、册井乡、留村乡等;临城县涉及6个乡镇,分别是临城镇、黑城乡、石城乡、西竖乡、东镇镇和鸭鸽营乡等;内邱县涉及7个乡镇,分别是内邱镇、五郭店乡、柳林乡、南塞乡、大孟村镇、官庄镇、金店镇等。规划区域内土地总面积2603.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0.9%。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中低山、中部为丘陵区、东部为山前平原区。东邻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西邻临城的郝庄、赵庄,内邱的獐貘、侯家庄,邢台县的北小庄、将军墓、龙泉寺,沙河的蝉房、柴关;南邻邯郸的永年县和武安市;北邻石家庄赞皇县。规划区域南北最长约80公里,东西最宽约43公里。

二、发展基础

百里产业经济带包含邢台市区以及邢台县、沙河市、临城县、内邱县的经济发达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煤炭化工、建材、纺织、医药等5大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是全市经济发达地带,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地处丘陵区,又受到一些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协调共进。

(一)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年,百里产业经济带规划区域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2.6亿元,占全市的38.6%;完成财政收入42.7亿元,占全市的71.1%;农民人均纯收入3555元,比全市平均高275元。规划区域内的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为主,*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7.9%,第三产业占26.1%,第一产业占6.0%。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3.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规划区域有规模以上各类工业企业283家,*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23.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9.5%;实现利税46.74亿元,占59.2%,在我市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建设百里产业经济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产业链条短,相互关联度不高,产业配套缺失,功能不完善;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布点,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没有形成一个经济整体,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比较严重,环境保护问题突出。

(二)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百里产业经济带的各类生产要素比较丰富。土地资源相对充裕。规划区域内,有基本农田1155775亩,占29.59%;一般农田268029亩,占6.86%;未利用地1467782亩,占37.58%。未利用地中有五分之一靠东分布,海拔在150米以下,且成方连片,为建设百里产业经济带提供了土地支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规划区域内已发现的矿产有6大类23种,矿产地118处。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膏、瓷土、蓝晶石等,储量分别为311768万吨、28614万吨、7871万吨、732万吨、215万吨,其中蓝晶石储量全国第一,瓷土、石膏储量华北第一。水资源相对丰富。我市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但百里产业经济带规划区域水资源却相对比较丰富,主要由孔隙水、岩溶水和地表水组成。孔隙水,赋存于太行山前冲洪积扇群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岩溶水,分为百泉和石鼓泉两大水系,面积分别为1638.6km2和692km2。地表水,自北向南分布有午河、泜河、李阳河、小马河、白马河、牛尾河、七里-顺水河、沙河-南澧河共8条河道。南水北调总干渠贯穿南北。规划区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8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3座、小(Ⅰ)型5座、小(Ⅱ)型38座,约控制64%的山区丘陵面积、总库容7.12亿m3,兴利库容3.77亿m3。该区域目前可供水量为58623万m3,用水量为42014万m3,现支撑量为16609万m3,为建设百里产业经济带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由于该区域主要处于丘陵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森林覆盖率只有13.5%,比全市低10.5个百分点;地处邢台市水源上游,80%以上的面积为水源地补给区,城市地下水源保护区全部位于该区域,区域内的污染企业对邢台地下水构成了潜在威胁;变质岩区、灰岩区和灰岩浅埋区占全部未利用地的60%以上,属于地下水源补给区,在开发建设中需慎之又慎;矿产开采和项目建设的矛盾突出,需要统筹考虑、合理规划。

(三)交通较为发达,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截止*年底,规划区内有国省干线9条422公里,县道5条170公里,乡道706公里,村道1550公里。公路网主骨架已形成了“七纵(京珠高速、国道107、苗大线、皇褡线、北龙线、邢峰线、刘西线)、八横(南郝线、东楼线、隆昔线、邢昔线、邢和线、邢左线、固坡线、南石线)、一环(邢台市外环)”的网络布局,连接百里产业经济带的各个城镇。区域内干线公路密集,东西向公路等级高,连通性好,基本能够适应规划区内经济发展需要。但是,在丘陵区缺一条南北公路干线,东西向的公路多是断头路,贯通性差,使规划区域难以形成一个经济发展体。此外,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配套的水、热、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差距较大,不能支撑经济带的建设要求。

三、战略定位

今后5-10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宏观上,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和重组加快,国内资本北上内移,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优化结构、乘势崛起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区位上,我市地处京津冀、环渤海、胶东半岛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的结合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各地竞相发展、区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区域发展格局不断演变的形势下,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使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至关要素,充分发挥我市丘陵区荒岗、荒坡、荒滩多的优势,就成为我市新的竞争点。百里产业经济带的构建,加上邢和铁路、邢汾高速的开通,对于形成沿渤海、黄海城市群连接中西部腹地的能源、物流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能逐步改变全市经济发展欠发达的格局。

(一)指导原则

建设百里产业经济带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聚集,实现集群发展为目的,以土地整理开发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产业链条为纽带,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抢抓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机遇,着力培育大工业、发展大物流、建设大城市、构筑大交通、打造大环境,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努力带动全市经济发展。为此,必须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以科学开发促进保护的思路,充分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对产业发展、城镇体系、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统一谋划,合理界定各类生态功能区,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强污染综合治理,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互为依托和协调共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打破行政区划、统一开发和整合资源。立足区域发展全局,打破行政区划,工、农、商、旅、居统筹安排,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重点推进产业布局、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和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实现区域内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优化配置。

——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并重。在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招商、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的同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片开发与集约经营相结合。坚持推进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建设高层标准厂房,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有效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合理分工、优化布局。按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构建产业体系的要求,对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分工和布局,引导配套产业向同一园区集聚,相关产业向相近园区靠拢,强化产业内部有机联系,发展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空间集聚度,增强产业间协调配套能力。

(二)发展重点

按照“一带两翼”发展战略要求,以培育大工业、发展大物流、建设大城市、构筑大交通、打造大环境为重点,努力把百里产业经济带打造成推进我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力引擎。培育大工业,依托现有产业、企业、园区、城镇和交通要道,按照适于发展工业的未利用地发展工业优先的原则,主要沿107国道(京广铁路)和百里产业经济带南北大道布局工业,重点建设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邢台冶金装备制造工业园、红星工业园、旭阳工业园、德龙工业园、羊范工业园、金百家中国玻璃城、金马岭工业园、恒利工业园、留村工业园、清修岗工业园、官庄大孟工业园、长寿岗工业园、龙海工业园、东镇工业园、临南工业园等16大工业园区。发展大物流。立足于服务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沿京广铁路和107国道,临近城市、城镇和工业园区,重点建设悟思物流中心、好望角物流中心、医药物流中心、褡裢物流中心、官庄物流中心、东镇物流中心等6大物流中心。建设大城市,重点建设1个大城市即中心城市,1个中等城市即沙河市,8个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即临城县城、内邱县城、白塔、新城、羊范、官庄、大孟、东镇等,逐步构建大小城市(镇)星罗棋布、生态园区和观光农业成片、森林绿化相隔、快速交通相连的城市(镇)连绵区。构筑大交通,着眼于实现园区之间、城镇之间、园区与城镇之间、规划区域与外界之间的快速连通,重点建设百里产业经济带南北大道、邢汾高速、环城高速、邢和铁路、邯港铁路、京郑客运专线、邢台机场等7项重大交通工程,打造邢台大十字交通枢纽和三环四联交通网络,构建立体化交通格局。打造大环境,重点搞好龙岗生态区、百果园生态区、青山生态区、张果老山生态区、天梯山生态区、映雪湖生态区、刘石岗生态区、大沙河生态区、柳林生态区、北岭生态区、岐山湖生态区、绿岭生态区、盘石生态区等13大生态区建设,重点实施“3区(旅游观光区、水库绿化区、生态保护区)、4城(邢台市区、沙河市区、内邱和临城县城区)、6镇(白塔、新城、羊范、官庄、大孟、东镇)、6河(大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小马河、泜河和南水北调干渠)、12路(纵穿百里产业经济带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铁路]、丘陵区拟建南北公路和横穿百里产业经济带东西的邢汾高速、邢和铁路、邯港铁路、南石、邢和、邢左、邢昔、隆昔、南郝公路)”绿化工程,对百里产业经济带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打造绿色百里产业经济带。

(三)发展目标

按照上述要求和发展重点,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规模。到2015年10年间,引进内外资企业500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吸引国内市外资金1000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规划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与*年相比年均增长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年均增长15%。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20%。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8%。规划区域内新增非农就业125万人。

经济结构。到2015年,规划区域工业化水平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以商贸物流和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生态观光农业占到大农业的70%以上。工业(企业)入园率达到85%以上;工业园区土地产出率(增加值)为40亿元/平方公里。

社会发展。到2015年,人口机械增长逐步加快,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达到100万人。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80%,转移农村人口100万人,区域内城市化率达到80%。新增公路29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30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年均增长13%。

生态环保。到2015年,每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到1.5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5吨以下,城市人均绿地8平方米,中心城市市区林木覆盖率达到60%,县级城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0%以上。规划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5%,新增林地100万亩。污水综合处理率80%,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标准天数全年达到310天以上,规划区域新上项目环保把关率100%,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年削减36%和36.5%,建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

经过不懈努力,力争使百里产业经济带三年具雏形、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逐步把规划区域建设成为促进自身发展和扩大内外开放的结合体,成为国际国内大公司大集团转移加工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及其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区,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各种经济主体共生互补的生态企业群落栖息地,成为推进邢台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成为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排头兵,成为强力带动“两翼”发展的百里产业经济隆起带。以打通西联山西能源基地、东到黄海和渤海出海口的东西通道为基础,通过打造百里产业经济带,构建邢台西联东出、贯通南北的和融产业、市场、交通于一体的大十字枢纽。

四、工业布局

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变质岩区、灰岩区、灰岩浅埋区和南水北调干渠、重点河道、重点水库等区域的生态环保要求,依托现有产业、企业、园区、城镇和交通要道,避开基本农田和压覆矿产资源,在经济基础好、未利用土地多、区位条件优、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区域,按照适于发展工业的未利用地发展工业优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发建设一批规模大、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强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构建点状分布、规模适度、各有侧重、功能互补、定位明确的“一带多园”式工业空间布局。

(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园区。推进产业集聚。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原则,着力打造具备产业纵向拓展延伸、横向关联配套的传统产业链和产、供、销、科研、金融、中介服务等在内的服务链的产业集群式工业园区,使园区内企业特别是外引企业,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开工到投产、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新园区规划按照产业集群的模式,一步到位。现有园区扩张提升,按照发展产业集群的要求,逐步实现由地理位置上集中、公共物品共享式工业园区向具有集聚效应和网络效应的、产业链条完善的产业集群式工业园区转变。引导分散在园区外的企业向园区聚集,新上项目和企业必须进园区。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园区产业龙头。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将一些配套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积极发展为企业服务的研究、策划、咨询、设计、检测、培训、出口、信息中心等各类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

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转变,建设循环经济式工业园区。

推进企业内部循环,通过对企业进行生态设计,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清洁生产技术,在企业内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节约、降耗、减污、增效,实现清洁生产。推进园区内产业、企业间循环,以资源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推进资源在产业、企业间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废气、废物排放;以建设生态园区为重点,建设和完善“三废”处理设施,提高自净能力,确保实现废水、废气、废物的达标排放。

提升工业结构。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建设结构优良的工业园区,推动规划区域工业结构升级换代,带动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和研制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优先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企业进入园区,加快发展生物化工制品、特种建材和耐火材料、半导体材料、智能化仪器仪表等具有本地相对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钢铁、装备制造、建材、煤及煤化工、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高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包装产业、环保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能力。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把百里产业经济带建设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钢铁生产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新型建材基地、煤化工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二)重点建设16大工业园区: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区3.2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58平方公里。突出线材加工基地主导地位,依托邢钢优质线材,重点发展中高档标准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突出特色,打造北方最大的紧固件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搞好企业整合、培育龙头、延伸链条和技术创新,改造提升板材加工业,实现邢东板材产业质的飞跃,建成国内重要的高品质板材加工基地。依托雪绒纺织等优势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发展高、精、深、特产品,促进纺织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整体竞争力。围绕区内重点领域和支柱产业,推进清华工业园建设,搞好先进模具、高强度紧固件、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子信息、复合光缆、高档面料、纳米技术应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搭建平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新城区。到2015年,累计投入200亿元,gdp达到15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

冶金装备制造工业园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邢机、邢钢、厂为基础,以在现有厂区内改造提升为重点,同时在其与七里河之间规划新的建设用地,作为进一步扩张和集聚相关企业的发展空间。邢机,进一步加快自身扩张和同业整合重组步伐,逐步建成世界级优质轧辊制造基地和研发基地,打造世界第一品牌和第一规模。邢钢,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突出做精、做专、做强,逐步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金属制品母材专业化生产企业。厂,充分发挥原有基础优势,积极寻求与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逐步建成河北省重型汽车加工基地。通过做大做强邢机、邢钢、三大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产业发展。到2015年,园区累计投入1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利税达到100亿元。

红星工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涉及会宁镇的会宁、小良舍村。以红星轻型汽车制造厂为依托,逐步建成集生产、改装、配套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兴汽车工业园区。到2015年,累计投入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利税20亿元。

旭阳工业园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涉及宴家屯乡的庞马、东石村、陈家屯、石相、丰裕等5个村。依托中煤旭阳焦化集团,发展煤化工业,建设煤气发电及煤气外输项目,利用煤气建设金属镁加工企业、20万吨乙醇项目等。切实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到2015年,累计投入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利税20亿元。

德龙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南石门镇的南石门、大石头庄、小石头庄、西石门、北尹郭、中尹郭、南尹郭等7个村。以德龙钢铁集团为中心,延长产业链条,在发展钢铁制品深加工的同时,积极发展横向关联配套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近期抓好50万吨冷轧薄板和德龙环保能源综合利用等钢铁深加工项目,到2015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利税50亿元。

羊范工业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中心区规划在固坊、祁村、喉咽、北唐村、羊范、东候兰等6个村。利用邢台县羊范镇的成片荒草地,规划建设高科技工业区、一类工业区、二类工业区、生活区等四个功能区,近期重点引进和发展建材、机械制造、线材制品加工等产业。到2015年,累计投入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利税100亿元。

金百家中国玻璃城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以金百家玻璃工业园为中心,包括沙河市桥东办事处的田村、毛村、常庄、辛寨、大杜村、小杜村、高村、东赵庄一带,以现有建材、玻璃等生产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以玻璃深加工制品、陶瓷、新型建材为主导产品的建材业,建设全国玻璃及玻璃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到2015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利税50亿元。

金马岭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包括沙河市的白塔、窑坡、显德汪等。依托安仁集团、海生集团等优势企业,发挥当地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资本优势,引导企业向煤化工、还原铁、铸造、冶金制造等地面工业发展。到2015年,累计投入12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利税50亿元。

恒利工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以沙河市栾卸村为中心,辐射册井乡等乡镇。以恒利制药为龙头,发展中草药提取、医药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到2015年,累计投入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利税40亿元。

留村工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包括沙河市的北俎、东九家、大村、东北流、荣庄、九家铺等,积极推进投资100亿元的长春大成集团2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到2015年,累计投入1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利税50亿元。

官庄大孟工业园在京广铁路以西,梁原店村与南宋村之间,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化工、新型建材、汽车零部件等工业。依托建滔集团,发展煤化工业,近期抓好投资8亿元的10万吨甲醇生产线和投资1.8亿元的苯加氢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投资120亿元年产180万吨甲醇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建成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甲醇生产商。依托金牛能源玻纤公司,发展新型建材工业,近期抓好投资6.7亿元的玻璃纤维三期改扩建项目,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到2015年,累计投入1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利税60亿元。

龙海工业园在107国道以东,隆昔路以南,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以龙海钢铁公司、顺达冶炼公司、未来钢厂为依托,发展钢及钢制品产业。在现有线材基础上,开发生产棒材等优质钢制品,增强企业后续发展能力。近期重点抓好120万吨线材生产线、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以及50万吨转炉技改和7500立方米制氧站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累计投入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利税20亿元。

清修岗工业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在内邱县五郭店乡,京广铁路以东、京珠高速以西、高望村和西张村以南,利用其大面积荒草地,规划建设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化工、建材、纺织、钢制品等工业。近期引进河北紫衿衫有限公司纺织服装、澳大利亚eec集团铝制品等项目入驻园区,引进中联子岩、恒源化工等企业进驻园区。到2015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利税50亿元。

长寿岗工业园在隆昔路以北,内邱县柳林乡的马河村和西石河村之间,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近期抓好野芙蓉提取生物黄硐及生产ve项目、饮料生产项目和小杂粮生产线与红薯深加工生产线,引导现有的枣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逐步把园区打造成以发展医药、食品等产业为主的生态观光型工业园区。到2015年,累计投入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利税20亿元。

东镇工业园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从临城县城向东,跨越南水北调,东至107国道。在南水北调以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南水北调以东,发展能源、建材、钢铁等基础材料工业。到2015年,累计投入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利税100亿元。

临南工业园在临城县临城镇的水南寺村、山下村、上沟村以西,南驾回村、老泉沟村以北,东代社村以东,东升村以南,大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规划建设临南工业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工业。到2015年,累计投入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利税150亿元。

五、现代物流布局

以服务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为核心,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根据工业园区布局,依托现有的专业市场,沿京广铁路和107国道,规划建设6大物流中心,构建分布合理、结构优化、高效低耗、面向全国、联通国际的现代物流体系,逐步把邢台市打造成华北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

悟思物流中心在邢和铁路、京广铁路、邢汾高速、京珠高速、邢临高速、107国道交汇附近,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建设悟思物流中心。以发展物流为主,以发展工业为辅,大力引进外资或国际著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成集专业化商品的信息系统管理、采购调达、订货管理、供应链关系管理、回收物流服务于一体、辐射晋冀鲁豫四省、面向华北地区的大型综合物流中心。

好望角物流中心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园区,规划面积21.3公顷。经营范围涉及仓储、运输、装卸、配送、包装、加工、物流信息、咨询、商贸等,近期抓好物流仓库、站房、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建成一个具有物流信息、车辆调度、会员管理、安全监控、仓储、配送、加工包装、专线快运和咨询服务等现代功能的华北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

医药物流中心在市区南三环路以南、江东三路以东,东二环以西,兴达大街以北,规划总占地19.61公顷。以药品经营为主,整合传统物流资源,以联接各业务客户的高效信息网络为基础,实现货物集散、中转、仓储、配载、配送等功能,建成以邢台为中心、立足河北、覆盖华北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医药物流园区。充分发挥与公路枢纽相结合的增效作用,逐步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医药批发和流通中心。

褡裢物流中心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在沙河市火车站与京珠高速公路之间,以位于普通店、毛村、常庄、田村、高庙、淮庄一带的玻璃制品及玻璃原辅材料专业市场、位于沙河市区南环路一带的紧固件和汽车零部件市场为支撑,以发展物流为主,以发展工业为辅,建设现代物流网络,发展物流配送。

官庄物流中心在京广铁路以东,内邱县官庄镇以南,下屯村以北,邓村以西,规划面积0.2平方公里,以官庄大孟工业园为依托,建设大型综合性物流中心,近期抓好投资1.2亿元的武汉马应龙(恒祥)医药物流中心项目建设。

东镇物流中心依托东镇工业园,辐射临南工业园,在临城县东镇镇建设物流中心,规划面积20公顷,重点服务于当地的工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逐步成为集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中心。

六、城镇建设

按照以产兴城和以城促产的思路,依托产业发展城镇,依托城镇发展产业,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市)城以及重点镇的扩张和拓展,提高建设质量和标准,逐步构建起以1个大城市(即中心城市)为中心、1个中等城市(即沙河市)为次中心、8个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即临城县城、内邱县城、白塔、新城、羊范、官庄、大孟、东镇等)为重点、以百里产业经济带为腹地的城镇群和城镇连绵区。

(一)壮大中心城市。以建设最适宜创业城市和最适宜居住城市为目标,将市区与周边县(市)毗邻地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明确城市拓展方向,拉大城市框架,壮大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1、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重点加快5个新区建设步伐。西北新区,在中华街以北、北三环以南、西二环以东、京广铁路以西,规划面积15-20平方公里,加快打造以行政办公、金融商贸、高等教育和居住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西北新区。七里河新区,在东起京珠高速公路、西至邢台县西先贤村西南,东西长18公里,土地面积35平方公里的七里河区域内,建设城市新区,以水和自然为主题,对水系进行综合治理,改造生态环境、搞好市政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近期以生态自养农业为支柱产业,远期以水域花园环境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逐步建设成为河北乃至全国最有特色的花园式生态城市新区。白马河新区,在东起京珠高速公路、西至南北水调干渠,东西1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白马河区域内,利用沿岸荒滩,“克隆”七里河建设机制,对白马河进行综合治理,将白马河沿岸建成生态环境一流、集休闲、娱乐和服务功能配套为一体的内河现代高档生活区。皇寺新区,在以邢台县皇寺镇为中心3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充分发挥八一水库、青山水库(规划)的水资源优势和郭守敬故里、玉泉寺等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其低山丘陵区的成片未利用地,规划建设皇寺新区。由内到外设计三层同心圆结构,第一层为新区中心区,即起步区,占地5平方公里,以皇寺村为中心,涉及皇寺、东羊卧、西羊卧、苏村等;第二层为新区主城区,占地10平方公里;第三层为新区扩展区,占地15平方公里。近期作为邢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远期建成集商务、文化、会展、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山水新城区,成为邢台未来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区。河西新区,在市区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西三环以东、赵古庄岗以南、七里河以北,约4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规划建设河西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对李马岗、赵古庄、张东等荒岗、荒坡地进行开发,逐步把新区建成以商住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为重点的生态新区。老城区与新城区、新城区与新城区之间,以各种绿地、森林、生态农业相隔,以快速交通通道相连,逐步把邢台市建成各城区既互为一体,又自成体系的大园林城市。

2、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着眼于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倾力打造包括以桥西区、桥东区、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邢台县为主的“三区一县”中心城市经济。以规划建设中的新区和工业园区为依托,以“三区一县”为平台,大力发展符合中心城市特点和要求的劳动密集、产业关联度强、技术含量高、消耗低、无污染的产业,切实加大对冶金、建材、能源、纺织服装、煤化工、食品等现有产业的布局调整和结构升级,建立与市区人口规模、就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加速产业集聚,扩大经济总量,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处理垃圾和污水。加快城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设好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博物馆、科技馆,改扩建图书馆、文化馆等文体服务设施,达到能够承办专业性的国际会展和省级综合体育赛事、国际专项体育赛事的水平。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全面提升城市的美誉度。

(二)加快发展县(市)城。沙河市区、内邱、临城县(城),依托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科学规划,加速扩张,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增强综合实力。沙河市区,以“工业化、生态型中等城市”为发展定位,向北发展,在107国道以东,京珠高速以西的七里河沿岸,建设城市大型功能区,跨过大沙河逐步与邢台市区接壤。内邱县城,沿南水北调总干渠和京广铁路南延北展,向北与青修岗工业园相连,向南与官庄大孟工业园相接,逐步拉大县城框架。临城县城,依托旧城,向东拓展,加快建设县城新区。向南与临南工业园相接,向西沿泜河与岐山湖生态新区相连,新区向东与东镇工业园相接,并对泜河及沿岸进行综合治理,建设特色山水名城。

(三)建设重点镇和小城镇。规划区域内的乡镇,按照各自产业、区位、环境特点,借助百里产业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快发展城镇经济,完善重要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功能,加速外延扩张,加快人口、产业、市场的集聚。白塔、新城、羊范、官庄、大孟、五郭店、东镇等发展基础较好的重点镇,努力向建设小城市迈进;其他乡镇特别是发展基础薄弱的乡镇,努力向建设小城镇迈进。经过5—10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把规划区域内的乡镇建成综合型、工贸型、交通枢纽型、高效农业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成为百里产业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七、基础设施

着眼于为百里产业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充分考虑工业和城镇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依托现有基础,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优化网络、提高水平的原则,切实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体系。

(一)交通设施建设。按照百里产业经济带的园区和城镇布局特点,为实现园区之间、城镇之间、园区与城镇之间、规划区域与外界之间的快速连通,以现有交通网络为基础,新建与改建相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建设公路、铁路、空港,打造市区为核心的大十字交通枢纽和三环四联交通网络(大十字交通枢纽由南北向的京珠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京郑客运专线与东西向的邢临高速、邢汾高速、邢和铁路、邯港铁路构成;三环分别为市区外环、环城高速、百里产业经济带环路;四连分别为东与交通动脉相连、南与邯郸相连、北与石家庄相连、西与山西相连),构建立体化交通格局。

1、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拓宽改造京珠高速(国道g030),建成双向8车道;加快推进邢汾高速公路建设,使其与邢临高速公路连为一体;尽快谋划建设邢港高速,打通西联东进高速公路通道,形成高速公路的十字枢纽。谋划建设环城高速,在西外环和北外环外规划建设邢汾高速支线,东与谋划中的邢德高速相连,与邢汾、京珠高速一起构成城区环城高速。纵向公路。对现有百里产业经济带纵向公路进行改建大修,重点建设好百里产业经济带南北大道,依托现有的邢峰线邢邯界至羊范段、皇褡线羊范至皇寺段,再由皇寺向北延伸,经内邱县柳林村、南赛村到临城县石城村,向西重复东楼线一段路程后向北折至石家庄赞皇县的院头镇,连成一条纵贯邢台百里产业经济带的南北大道,成为该区域的纵向主动脉。按照双向8车道、宽60米的标准规划建设,并在两侧预留道路拓宽用地。对京深线(国道g107)进行拓宽改造,在东庞路口至石邢界段的东侧新建半幅一级公路。对苗大线(县道x010)、皇褡线(县道x205)、北龙线(乡道y055)、邢峰线(省道s222)、刘西线(县道x206)进行拓宽改造,建成一、二级公路。新建北通线(北小庄-御通),将现有的北龙线由龙泉寺,经朱庄、孔庄、渡口庄乡,重复邢和线、邢左线、固坡线、南石线部分路段,南至沙河市与邯郸交界,途经2个县(市),7个乡镇;新建内西线(内邱县城-西竖镇),起点内邱县城,止点临城县西竖镇,穿东楼线,途经2个县,5个乡镇,18个行政村;新建赵峡线(赵窑-峡沟),位于沙河市境内,起点赵窑,止点峡沟,经3个乡镇;新建灰院线(灰卜-院头镇),东起苗大线灰卜,西至石家庄赞皇县院头镇,途经祁村、山口、水峪等十几个行政村,进一步延伸完善纵向交通干道。横向公路。对南郝线(省道s327)、东楼线(县道x251)、隆昔线(省道s328)、邢昔线(省道s321)、邢和线(省道s322)、邢左线(省道s323)、固坡线(县道x254)、南石线(省道s329)等现有的八条横线,根据实际路况进行改建或大修,根据区域交通量,以结合实际、适度超前为原则确定技术等级,提高区域内横向快速连通能力。

2、铁路和空港。加快推进邢和、邢港两条地方铁路建设,打造西联东进的铁路通道,积极推进京郑高速客运专线建设,把我市打造成铁路交通的十字枢纽。同时,根据百里产业经济带发展需要,适时谋划建设园区、企业的铁路专用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沙河机场,适时谋划建设邢台机场。

(二)水利设施建设。按照百里产业经济带发展要求,以提供水资源保障、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品位为目的,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南水北调。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完成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邢台段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配套工程,到2010,使市区和邢、沙、临、内四县(市)主要城镇及相临工业园区用上长江水。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在白马河上游,邢台县的东青山、西青山和南青山3个村之间的区域内,谋划建设青山水库,与规划的皇寺新区相连,构建山水城市,并为相邻工业园区及邢台市区提供水资源保障。实施朱庄、临城、野沟门、马河、乱木等5个重点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提高防洪能力,并为其周边城镇、工业园区及下游提供水资源保障。河道治理。对七里河、白马河、大沙河、小马河、泜河等5条重要河流进行综合治理,谋划建设配套河渠,提高排洪防汛能力,并为两岸附近城镇及工业园区提供水资源保障。集雨工程。搞好山区小流域治理,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建设集水窖、塘坝、坑塘、水池、拦水坝等集雨工程,为生态观光农业、林业绿化等提供水资源保障。

(三)电力设施建设。着眼于为百里产业经济带建设提供电力保障,充分考虑经济发展需求,加强电源点建设和电网改造。加快推进沙河煤电一体化项目,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积极推进热电联产、高参数大容量发电、煤电综合开发、坑口矸石电厂和对电网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后续电源点建设。以满足负荷需要为出发点,优化网络结构,建设坚强电网,规划建设220kv变电站6座(临城1座、沙河2座、邢台市3座),110kv变电站19座(临城3座、内邱1座、沙河3座、邢台县3座、邢台市9座),共增加变电容量3028mva,输电线路176公里。

八、生态环保

建设百里产业经济带,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改”的工作方针,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切实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确保在工业得到大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综合治理,生态得到保护性恢复,最大限度地削减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改善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步把规划区域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百里产业经济带。

(一)环境治理。一是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污染物排放达标制度,建立健全经济、法律和行政监管体系,从源头上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对规划区域内的项目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区域鼓励发展一类工业、限制发展二类工业,三类工业在南水北调以东的工业园区集中摆放。对不符合市区功能定位的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搬迁工程,争取到2015年基本完成搬迁改造。二是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重点整治钢铁、建材、煤炭等工业行业的水体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城乡生活污水排放。在城市地下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之内禁止新建水污染严重企业,原有水污染企业逐步实施搬迁改造,*年底前,取缔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工业排污口。在西部山区上游加强选矿企业的污染治理,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水污染企业坚决取缔。对贯穿百里产业经济带的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治理,在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地区实施重点城镇、工业园区和企业的水污染治理工程。三是加快城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扩大中水回用的比重,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加快市区、沙河市、内邱县、临城县以及重点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并完善配套管网建设,逐步实现污水处理厂智能化设计和智能化远程自控运行。四是实施城镇空气质量达标工程。逐步调整城市工业布局,降低“厂在城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加快城镇集中供热管网的建设,普及使用天然气。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削减城镇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优化城镇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清洁能源在末端消费中的比例达到55%以上。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镇的扬尘。加强对机动车的管理,提高进入标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五是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探索利用废弃物和垃圾的新工艺、新技术,努力实现废弃物和垃圾的资源化。

(二)林业绿化。建设百里产业经济带,林业绿化先行。切实加大林业绿化投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林地和未利用地,坚持点线面相结合、林果花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和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城区绿化为中心,让森林走向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以道路河渠为重点,营造绿色长廊;以丘陵荒地为主体,建设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改善生态环境;以工业园区之间、城镇之间、园区与城镇之间为腹地,通过植树造林,建成经济活动的缓冲区,以利于生态环境休养生息,逐步构建山地丘陵森林为主、各类防护林相辅、生态廊道相连、城镇村庄绿化镶嵌的百里产业经济带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实现森林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建成环境优美的风景带和展示邢台风貌的形象带。

重点实施“三区、四城、六镇、六河、十一路”绿化工程:“三区”,一是旅游观光区,包括丰乐园、百果庄园、恒利庄园、森林公园、玉泉寺、张果老山、天梯山、灵霄山、军都山、扁鹊庙、天台山和崆山白云洞等。二是水库绿化区,涉及东石岭、朱庄、东川口、羊卧、马河、临城、乱木等水库。三是生态保护区,在片麻岩区发展以优质核桃、大枣、酸枣为主的经济林,在石灰岩区发展以侧柏为主的防护林。规划造林面积56.5万亩,植树4172万株。“四城绿化”,就是邢台市区、沙河市、内邱县和临城县城区绿化。规划造林面积8万亩,植树440万株。逐步建成以林木为主体,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六镇绿化”就是白塔、新城、羊范、官庄、大孟、东镇等重点镇绿化,规划造林面积4万亩,植树220万株。“六河绿化”,就是大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小马河、泜河和南水北调干渠绿化,规划绿化长度197公里,造林面积6.4万亩,植树339.1万株。“十二路绿化”,指纵穿百里产业经济带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铁路]、丘陵区拟建南北公路和横穿百里产业经济带东西的邢汾高速、邢和铁路、邯港铁路、南石、邢和、邢左、邢昔、隆昔、南郝公路,规划绿化长度241公里,造林面积9.5万亩,植树618.5万株。

(三)生态区建设。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与文化结合、旅游与经济共赢,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农用地中的园地及其他用地,依托重点水库、重点旅游景区、现有的生态园区,因地制宜地建设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为主的大型生态建设区,加强植被的自然恢复,不断提高生态承载能力。

重点建设好13大生态区:龙岗生态区,在桥西区迎宾大道以北,白马河以南,依托龙岗山体,建设1500亩的龙岗公园,建设580亩的郭守敬历史文化广场,辐射面积10平方公里。百果园生态区,位于邢台市豫让桥新区采煤沉陷区,规划面积15.64平方公里,建设以农业产业示范为主的生态公园,兼具生态农业与高效农业示范以及农业观光等功能,建成具有浓郁中原农郊风貌的生态景观园区。青山生态区,依托八一水库和规划中的青山水库,以邢台县皇寺镇的风山为中心,核心区面积2平方公里,在南北大道和南水北调总干渠之间,建设邢台市植物园,与玉泉寺、郭守敬故里等人文景观连成一体,辐射面积50平方公里。张果老山生态区,以张果老山旅游景区为核心,辐射面积40平方公里,涉及邢台县皇寺、南石门、会宁、西黄村四个乡镇,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区。天梯山生态区,依托东川口水库和天梯山旅游景区,利用邢台县太子井乡的大量未利用地,规划建设方圆30平方公里的生态建设区。映雪湖生态区,依托朱庄水库,在其与广阳山旅游景区之间的40平方公里内,建设生态观光旅游区。刘石岗生态区,自白塔镇栾卸村向西,经刘石岗、渡口,到秦王湖一带,与马会河治理相结合,辐射面积60平方公里,以万亩银杏风光带为生态构架主体,大面积种植银杏、柴胡、酸枣仁等名贵药材,发展绿色产品、精致农业和医药加工业。大沙河生态区,自107国道起,沿大沙河向西,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通过河道综合治理,利用沿岸荒滩,整理开发土地,建设集生态农业与高效农业示范及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区。柳林生态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依托扁鹊庙、太子岩、马河水库、鹊山湖、百果庄园等旅游资源和众多文化古迹,突出中医中药文化,结合传统枣仁加工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北岭生态区,在内邱县的五郭店乡,利用东磁窑、东北岭、山凹、安子沟等村庄之间的大量未利用地,依托北岭水库和马庄水库,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建设以经济林和生态观光农业为主的北岭生态区。岐山湖生态区,核心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充分发挥岐山湖风景资源、地理等方面优势,建设以湖滨自然风光为特色、水上多主体多形式的游憩娱乐为主,融旅游、会展、商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区。与崆山白云洞景区连成一片,辐射面积100平方公里。绿岭生态区,以临城县绿岭公司为龙头,以绿岭周围为中心,低山区以东辐射四个乡镇,规划面积3万亩,发展核桃种植和深加工,建成河北省最大的薄皮核桃基地,辐射面积100平方公里。盘石生态区,以临城盘石丰乐园为依托,核心区面积2500亩,规划面积1万亩,辐射面积20平方公里。利用荒岗坡地,栽植冬枣、薄皮核桃、杏、桃等果树,建设干鲜果品冷藏设施,建设培训中心、宾馆等休闲娱乐场所,发展会展、旅游休闲业。

九、政策措施

(一)资本多元运作。按照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引进各方投资,大力引导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成片开发和项目建设。一是实施“飞地”战略。对百里产业经济带工业园区实施“飞地”战略,可由三区四县(桥西区、桥东区、高开区,邢台县、沙河市、临城县、内邱县,下同)以外的县市区政府招商或组织本地企业开发建设。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成机制,充分调动各县市区的积极性。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对林业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对城镇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工程,对水、电、路、城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切实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通过政府担保,项目运作,用于先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突出招商引资。把整个百里产业经济带包装成项目进行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百里产业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选择若干园区推进整体招商,建设成批成团外商投资的工业园。对规划区域内园区、项目进行统一招商,吸引国际国内大集团、大公司到百里产业经济带安家落户。支持建立孵化器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努力做到亲商、安商、富商。同时,加强与上级联系,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政银企对接,发挥好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创造优良环境,充分挖掘民间资金潜力。

(二)打破条块分割。打破目前三区四县行政区划,形成合力和综合优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因行政分割而造成的效率流失。加强百里产业经济带与两翼的互补和融合。百里产业经济带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考虑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两翼的需要。重大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不仅要考虑本区域的优势,还要考虑到全市的整体优势。要加强信息沟通,处理好一带与两翼的经济利益关系,依靠百里产业经济带的发展来带动两翼发展。

(三)严格科学开发。百里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后,必须严格按规划落实实施。对百里产业经济带内的违规“五小”企业,依法取缔,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对布局不合理的企业限制扩张,引导向相应园区集中;对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不予审批立项。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在产业、技术、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区位、不同产业,确定不同的土地投资率和税收产出率,一般每亩土地投入要在100万元以上,纳税在5万元以上,提高资产密集度和集约化水平。

(四)倾力打造环境。全力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思想和工作障碍。坚决革除一切阻碍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研究制定一系列规划区域内涉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强宣传发动。大力宣传百里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让全市人民了解百里产业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意义,并自觉服务于百里产业经济带建设。三是整治机关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以抓落实为核心的作风整顿,重点整治政令梗阻、效率低下、推诿扯皮和态度不端“四个顽症”。四是开展我为优化环境做贡献活动。确立人人都是“环境”的思想认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主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争当优化环境的模范,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发展氛围。五是加大对破坏发展环境行为的惩戒力度。用纪律和制度约束人、警示人,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给予严惩。

(五)群策群力攻关。百里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财政、国土、交通、水利、规划、建设、城管、农业、林业、铁路等诸多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联动,需要各县市区特别是三区四县共同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协调联动,围绕百里产业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投资者、建设者排忧解难,切实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征地、电力、水源、交通等方面的问题。要破除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至上意识,树立大局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观念,群策群力进行攻关。

十、规划实施

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衔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百里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大思路、大布局,立足于分解细化本规划确定的总体任务目标,加快研究制订本规划下的配套专项规划;三区四县要着眼于整个百里产业经济带建设,立足本行政区域,根据本规划的总体思路、布局和任务要求,加快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配套实施规划。以上规划是本规划在特定领域(区域)的延伸和细化,主要明确特定领域(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建立本规划与专项规划、三区四县规划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在重大生产力布局、重点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上,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科学合理。特别要搞好本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衔接配合。

第4篇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1、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生产效益同步提升。

上半年,面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工业生产成本持续加大,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吃紧和企业资金紧缺等不利因素,市上先后两次召开了煤电油运工作协调会,制订了缓解煤电油运总体偏紧的对策措施。市经委充分发挥职能,综合运用监测分析等调控措施,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协调服务,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全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工业生产、经济效益同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了稳步快速增长。元至五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49亿元,同比增长24.78%;完成工业增加值20.72亿元,占年计划的44.65%,同比增长25%,在全省排名位居第三,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6.2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47.39亿元,同比增长29.1%;完成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占年计划的50.6%,比上年同期增长22.5%,可以实现“双过半”的目标任务。重点行业中,煤炭、电力行业增势平稳,拉动作用依然强劲。至5月底,煤炭、电力两大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6.4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9.42%,同比增长23.96%。分县(区)看,灵台、泾川、华亭3县增速超过30%,分别达到50.2%、37.2%和32.8%;静宁、崆峒、崇信3县(区)增速超过20%,分别达到27.3%、26.4%和24.2%;庄浪县同比增长11%。主要工业产品产销良好,止5月底,生产煤炭851.79万吨,同比增长3.95%;发电45.01亿千瓦时,增长11.6%;生产水泥56.76万吨,增长13.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7.35亿元,同比增长36.4%;产销率为94.6%,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预计六月底,生产煤炭1199万吨,同比增长4.3%;发电量54亿千瓦时,增长16.5%;生产水泥81.6万吨,同比增长8.5%。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增长幅度较大。至5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6.37亿元,占年计划的42.79%,同比增长32.49%;实现利润3.33亿元,占年计划的52.05%,同比增长10.73%;实现利税7.22亿元,占年计划的45.49%,同比增长22.62%。预计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3.6亿元,占年计划的51.3%,同比增长25.6%;实现利润3.75亿元,占年计划的58.5%,同比增长17.6%;实现利税8.67亿元,占年计划的54.6%,同比增长16.4%。

2、工业投资明显加快,重点项目进展良好。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抓大项目、兴大产业、办大企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项目责任制,依托工业园区(集中区)及大企业、大集团搞技改、上项目。由于工作措施到位,重点项目进展良好,投资规模和科技含量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市工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3.2亿元,占计划20亿元的65.1%。全市48项重点项目大部分进展良好,市上协调主抓的13项重点项目进度快,完成投资额占全年计划的70%。其中:华能发电公司二期工程征用土地260亩,完成围墙建设、土建工程招标及烟囱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投资7.18亿元;崇信发电公司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完成投资3.53亿元,占年计划3亿元的117.7%,主厂房基础浇铸、烟囱建设等重点工作进展良好;华亭煤业集团大柳煤矿有限公司240万吨矿井建设完成投资1.02亿元,占年计划的40.8%;崇信新安煤矿90万吨矿井建设完成投资3000万元,占计划6600万元的45.5%,3月18日国家正式核准;华亭中煦公司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落实开行贷款18.7亿元,发行企业中长期债券5亿元,订购设备7.3亿元;华天投资公司二甲醚项目完成厂区“五通一平”工程,正在委托有关部门进行环评和安评,完成投资1160万元;750kv输变电站项目已完成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主体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安徽海螺集团2×45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完成征地783亩,订购设备10台,完成投资6900万元;虹光公司磁控管批量生产改造项目已建成,正在做验收准备工作;泾川丰泰棉业5万纱锭百台织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工作量800万元,预计年底前可完成设备安装及试生产;华亭发电公司二期2×100万千瓦机组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虹光公司超高频电真空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已完成项目初设。全市7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40万元,园区(集中区)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其中3个省级工业园区建设进展较快,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上半年,七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共新入驻工业项目19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8个,投资过亿元项目3个。

3、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工作成效比较明显。

一是明确目标,靠实责任。积极筹备召开了全市节能工作会议,对全年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市政府与各县(区)、有关部门,市经委与有关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了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积极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项目。全年计划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61项,总投资8.2亿元,预计上半年完成投资3.64亿元,其中华能发电公司1-4号机组脱硫改造、华亭煤业集团陈家沟150万吨洗煤厂、祁连山水泥公司窑头燃烧器改造等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三是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认真开展了土立石灰窑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关闭土立石灰窑138座,淘汰落后石灰产能120万吨,年可节约标煤30万吨,减少各种废气烟尘排放817.6吨,有效地改善了境内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缓解节能减排工作压力,为地方调整产业结构,新建项目提供一定的节能减排指标和发展空间。四是加强能源利用统计人员培训。于6月中旬举办了全市能源利用统计培训班,邀请省统计局专家对7县(区)经济局、统计局及全市规模以上80户重点工业企业能源利用统计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统计利用人员业务水平,有效纠正了部分企业能源利用统计报表报送不及时、不准确、不规

范的问题。五是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按照节能宣传“五进”要求,积极指导、配合县(区)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周活动,悬挂横幅40条,制作宣传牌60余幅,印发宣传资料30000多份,使节能工作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预计上半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达到2.702吨标煤,比上年降低4.52%;万元生产总值电耗达到1398千瓦时,比上年降低4.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6.09吨标煤,比上年降低5.02%。

4、抗震救灾扎实推进,企业重建进展良好。

四川汶川5.12地震波及我市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及时认真地贯彻省市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急行动,精心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动员各级干部和企业职工,扎实推进抗震救灾工作,加快企业灾后重建步伐。一是快速反应,研究安排抗震救灾和灾情调查工作。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紧急会议精神,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迅速全面落实地震应急预案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开展地震灾害对工业企业损害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深入开展了企业灾情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抗震救灾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使全市工业战线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全面推进。二是认真搞好地震受灾核查,摸准受灾情况。先后深入受灾企业,认真摸底调查,及时汇总上报情况。进一步靠实灾情核查核实工作责任,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加强与县(区)衔接,建立了工业企业灾情统计明细台账,保留了企业受灾原始影像资料,保证了灾情核查核实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到全面摸排、不重不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使整个核查工作底子清、情况明。三是认真组织编制工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企业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组织力量精心编制了《市工业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在广泛征求县(区)和企业意见的基础上,严格审查、层层把把关,及时报送,为全市制定《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四是积极指导企业恢复生产,全力保障供应。采取以企业自救为主,县(区)主管部门指导协调的办法,分企业制定恢复生产方案,及时指导企业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截止6月19日,因灾停产的30户企业中,已有29户企业恢复生产或基本恢复生产,1户企业预计短期内不能恢复生产。与此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灾后重建物资保障暨受损企业恢复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加强调度,安排组织全市建材、煤炭、电力等重点企业开足马力,保证生产正常运营,为灾后重建、迎峰度夏提供了有力保障。

5、国资监管得到加强,制度建设有序推进。

上半年,围绕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内组织力量认真开展了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基本情况专题调查。一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善了资产评估、转让工作程序。对涉及企业改制、破产、转让国有资产(股权)的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前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其进行评估,会议审定后予以核准,提高了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二是进一步做好企业统计评价工作。按照省国资委要求,及时、准确地完成了统计快报。三是按照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办理规划》等相关规定,开展了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工作。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确定检查的重点内容,对企业办理变动和注销产权登记、增减变动、国有资本分布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使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至XX年年底,全市监管或委托监管企业45户,其中市属监管企业23户,委托县(区)监管企业22户。45户企业中国有企业37户,国有控股企业1户,国有参股企业7户。资产总额13.89亿元,负债总额8.56亿元,国有资产总额9.54亿元,净资产3.4亿元。全市属国资委监管或委托监管企业中,国有资本9.68亿元,其中市县属企业2.68亿元,对外长期投资资产7亿元,为更好地履行出资人职责、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奠定了基础。

6、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进展顺利,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开展以来,市经委、市政府国资委按照市委试点办的要求,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习调研促提高,分析检查深剖析,解决问题求实效,完善制度活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启迪思维,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推动工作,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通过加强政策法规理论学习,认真开展“五查”活动,深入进行个案剖析,一些工业发展的难题得到破解。一是工业发展思路得到优化。认真贯彻落实4月29日工业强省大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积极筹备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大会,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发展指导意见,确定了加快工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牵头制定了煤电化产业发展规划、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规划、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新型建材业发展规划4个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使全市工业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得到优化,为三年翻一番、五年上台阶,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机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党务、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全委上下形成了风正、气顺、劲足的干事创业环境。汶川地震发生后,机关党员干部和直属企业职工自觉行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积极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委机关和直属企事业单位共损款32.27万元,捐物6725件,价值约6.5万元,763名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51404元,为对口帮助的泾川县党原乡修建水塔一座。在开展“百千万创业实践”活动中,机关党员积极响应,勇跃捐款1.28万元,对庄浪县水洛镇32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帮助村镇制定完善了灾后重建规划,提出了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建议。三是一些突出问题得到

有效解决。按照“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对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梳理的18条意见建议,下功夫加以研究解决。其中,6个具体问题中,目前已解决4个,正在解决和办理的1个,已汇报市政府正在提出方案的1个;7个微观经济类问题中,正在解决的1个,已制定解决正在组织实施的1个;已经安排提出解决办法的5个;对于宏观政策类问题的5个,已全部纳入近期筹备工业强市会议的相关方案、规划和指导意见准备解决。

从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进展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电煤价格持续攀升的影响,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影响了全市的工业增速;二是铁路运输持续紧张,运力趋紧,电石、铁合金、果汁等产品库存积压,直接影响了煤炭、冶炼等行业产能提升;三是受国家从紧货币政策和通胀压力的双重影响,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融资渠道狭窄,流动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四是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加大,个别企业出现新的亏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难度加大。五是企业灾后重建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全市30户受损工矿企业直接经济损失5420.6707万元,目前仍有1户企业未恢复正常生产,已基本恢复生产的企业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六是受企业规模、技术装备、生产工艺等因素制约,工业节能潜力非常有限,关闭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围绕全年预期目标任务的完成,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落实。

1、圆满完成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任务,推动工业发展更科学。一是积极筹备召开好全市工业发展大会。精心筹划准备,争取7月上旬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印发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发展指导意见、加快工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3个指导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研究制订煤电化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4个专项规划,为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落实发展措施。二是要认真落实工业大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召开之后,要把贯彻大会精神作为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内容,逐项落实好工作任务。7月底前,深入县(区)、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督查,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落实好工作措施,指导县(区)、企业抓好工业发展和生产经营。三是要下功夫解决一批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眼推进和谐建设,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面广、处理难度较大的矛盾纠纷和问题,挂牌督办,限期解决。对科学发展观活动归纳梳理的问题,逐一制定解决方案,“挂号”整改落实。

2、切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调控,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强化经济运行态势分析,改进调控方式方法。坚持规范管理与应急协调并重,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并重,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调控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是坚持月度、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准确判断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时监测、预警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和潜在风险,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协调会议,通报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研究解决阶段性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控力度。在抓好全部工业经济运行调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煤电化、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控力度,跟踪分析,及时掌握运行速度和效益情况。重点抓好建成投产项目的达产达标工作,按照企业改扩建形成的生产能力,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核定产能,力争全市原煤产能核定达到2200万吨以上,发电量产能核定达到105亿千瓦时。三是狠抓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突出重点抓“两头”,一头抓亏损大户的减亏、扭亏工作,一头抓盈利大户的增盈工作。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强化资金和成本管理,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努力提高产销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全力解决好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铁路运力协调和电煤供应工作,努力缓解铁路运输“瓶颈”,确保重点工业产品和物资有序运输;认真研究解决煤电联营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电煤供应矛盾,保证火电企业发电用煤不出现问题。

3、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强化对工业园区的指导。一是随时了解掌握和研究解决工业项目建设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全年确定的48个重点工业项目,要按照“抓主抓重、分类指导”的原则,逐项目建设责任制,落实责任领导,形成良好的项目推动机制,切实抓好组织实施,超额完成20亿元的投资计划。对市上重点调度的13个骨干工业项目,积极协调,跟踪服务,保证完成建设目标。二是切实抓好园区规划修编工作。指导尚未完成园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华亭、静宁工业园区和崇信、灵台、庄浪县工业集中区,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计划,认真搞好园区、集中区总体规划、建设规划、产业规划修编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逐园区(集中区)提出编制时限要求,在完成县级初审的基础上组织做好市级评审工作,确保年底前各园区(集中区)总体规划和环评工作全面完成并通过市级评审。切实抓好园区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招商引资机制,找准发展优势,集中全力主攻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更多的配套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工业园区,重点抓好1000万元以上项目的入园建设,全面完成年初计划。三是认真抓好技术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落实。紧紧抓住国家、省上关于技术创新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引导企业多汇报、多争取省上资金扶持,确保专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节约能源、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新产品,完成年初确定的开发新产品20项,培育省级名牌产品3个,新产品销售收入2.2亿元的目标任务。

4、认真抓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建设,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一是继续加大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力度。紧紧围绕“十大节能工程”,切实抓好节能工程和项目建设,认真做好项目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抓好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工作。

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检查,完善企业能源统计与计量制度,组织开展节能设备检测,编制节能减排规划。推动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节能管理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努力扩大经济总量。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加快煤制甲醇及下游产品开发,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扶持现有非煤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业集群,努力扩张经济总量。四是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按照全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做好5户水泥企业和3户造纸企业的破产关闭工作,积极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机制。五是加大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按照《市节能减排治污集中攻坚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集中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全面督点耗能、污染企业的达标治理、节能减排项目落实和各项措施到位情况,严肃查处一批节能减排违法违规案件。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监察监测、监督管理工作,对企业能耗进行动态监测,认真开展检查、评估和分析,帮助企业制定技术改造方案,挖掘节能潜力。六是加快循环经济规划编制进程。围绕煤电化、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重点行业,积极探索建设循环利用体系。加强与兰州大学等高校衔接,尽快完成全市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全市循环经济发展。

5、全力抓好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处理,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步伐。一是集中精力,解决好直属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加强与工商等部门衔接联系,尽快办理原普业公司、电机公司、友谊革制品总厂、锅炉厂、制革厂、安装公司等6户破产终结企业的工商注销手续。积极研究政策,妥善解决好原复合肥厂的遗留问题。加强与社保部门衔接,完成退休的进中心内退人员医疗保险办理工作。加快工作进度,认真做好二轻公司综合办公楼及土地使用权的挂牌出让工作,协助落实部分失业人员失业金申领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办理事宜,尽快终结破产清算工作。二是妥善解决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移交后的遗留问题。研究制定3户下划企业的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好已移交的家属院供电、供水及物业管理事宜和原友谊革制品总厂、安装公司两户企业家属院供暖管网接口衔接问题。完成原电机公司190户、友谊革制品总厂32户住户房屋产权证办理工作。三是尽快完成直属各企业破产清算财务收支内审工作,委托审计部门对委企业改革专项资金进行全面审计。四是建立健全已改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指导企业通过对公司章程的修订完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的权责与运作,发挥好职代会及工会在公司中的作用。引导企业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在优化产品结构上做文章,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定期督查了解全市企业改革规范完善及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筹备召开好全市企业改革改制总结暨表彰会议。

6、集中抓好工矿企业灾后重建工作,奠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是按照《市工业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加强协调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协调解决恢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重点企业,积极协调安全、环保等部门对企业受灾厂房、设备等进行检测,全力指导企业在确保安全和环保的情况下尽快恢复生产。二是落实争取灾后重建项目和资金。目前初步确定市工业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项目31项,其中维修加固类项目18项、拆除重建类项目13项,概算项目所需投资6924.8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和省上补助3708.1万元。对于确定的这些项目,组织专门力量,一方面加强与市发改委衔接,确保工业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列入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项目库,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向省经委汇报,争取落实国家、省上灾后重建项目补助和资金扶持。加大对重建项目和资金的监管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建设质量,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合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