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12 12:58: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现代化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现代化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业现代化需要职业农民去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去实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关键一环,同时怀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给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怀化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有利条件及现状

1.1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有利条件

一是,“一极两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怀化的农业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就给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三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怀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远程教育与传统面授教育并行公办学校与民办教育机构协作的农民和农村后备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积累丰富的经验。

1.2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从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阶段,2013年洪江市作为湖南的10个试点县之一参与试点,2014年麻阳、靖州加入试点行列。2015年后,又有通道等县市区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2015年全市完成培训4450人,2016年培训总任务3700人。总体而言,各县发展不平衡,有些县市区重视,有些不重视,有些政府扶持,有些不扶持。做得比较好的,如通道等县市区在组织机构、培训体系、实训基地、培训课题选择、培训目标、培训质量等方面都是做的比较好的,深得上级部门的认可。

2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相关政策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等,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2.1 怀化现有职业农民数量不多、素质不高、基础不牢

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不足。二是,在家务农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保守,平时只顾低头种地,不闻外界时事,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缺乏参训热情。

2.2 考核监管不到位

一是,过去的绩效考核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部分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为了追求“高效”、“数量”,往往采用蜻蜓点水般浅层次的培训,培训质量没有保障。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上有待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必要性的认识不足,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标准不统一、欠科学。

2.3 农民培训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求

一是,农民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农口专业的教师大多年龄老化,且多数人已退休或接近退休,能授课的青年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出现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课件制作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二是,实训教师严重不足。

2.4 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一是,现有涉农教育资源分散在农广校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党校系统、电大系统和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教育机构之中,彼此分离,缺少沟通,没有共享,未形成合力。二是,实训基地不足,而且存在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等问题。

2.5 培养模式存在偏差

一是,培养理念上,将职业农民培养等同于技能教育、等同于农民工培训。二是,培养内容上,重技能训练轻技术教育,重技能培养轻技术创新。三是,授课方式落后,目前农民培训仍以面传口授为主,培训手段科学技术含量不高。

3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管理规范。

3.1 优化激励机制

一是,优化激励政策,加大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力度,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数量。二是,设立政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奖励与扶持基金,对于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格者,提供一定创业扶持资金,对创业取得一定成绩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C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3.2 加强考核管理

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全面推行绩效管理,中央对省、省对县、县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分层进行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培育任务完成、学员满意度、学员库和师资库建设、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绩效考评结果要作为下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因素。鼓励各地探索由第三方进行培养效果评价的模式。二是,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利用问卷调查、学员座谈、实地查验等形式,围绕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教材、创业孵化、跟踪服务、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学员满意度测评。做好培训总结和宣传,按照农业主管部门要求,按时上报总结等相关材料,并配合做好督导检查和验收工作。以避免培训监管机制不到位,短视等现象。三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以统筹培养和稳定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落实支持扶持政策;要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研究制定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3.3 加强师资建设

一是,按照统一建设、分级使用的原则,建立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每县要根据需要遴选一批优秀师资纳入师资库,对入库师资要严格把关。各地要分级建立师资库使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和考核管理机制,原则上选派入库师资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并对入库师资实行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及时清退不合格师资。鼓励优秀师资在全市范围内授课,发挥好入库师资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大力培养、选聘优秀实训教师。借鉴铜仁的经验,拓宽专业教师的来源渠道,职业学校可在不突破核定编制的前提下,招聘高等学校毕业生或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并可暂缓教师资格的限制。在参加人事、教育部门组织的公开招聘考试中,考试考核合格的即予以聘用,被聘用者三年内应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对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不予聘用教师岗位或予以解聘。鼓励企事业和科研单位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对兼职人员在同行业职称评聘中优先评聘,其任教情况作为工作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与普通高校合作,通过委托培养等方式,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师资。

3.4 整合教育资源

一是,整合职业教育、农民素质教育、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等各类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衔接,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沟通,构建多层次、多向度职业农民培养的立交桥。这方面通道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县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仍举全县之力,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1亿元用于职校新校区建设,将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三校建在一起,实现教学和生活设施公用,师资共享,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二是整合各县市区实训教学资源,建立市、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训基地不足、实践教学弱化的问题。目前,怀化市已有三十多个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每个县市至少都有2-3个,但各自独立,没有共享,这样,既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又不能满足更多的专业实训。三是鼓励企业或其他社会力量创办开放性公共实训教学基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实训教学。

3.5 创新培养模式

一是,更新培养理念,不但要培养农业实用技术,更要注重培养职业农民的技术素养,不仅让职业农民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还要让职业农民具备对某种技术的举一反三和改进创新的能力,还要注重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二是,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育工作,探索农民接受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在线管理考核等方式,提高培养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四是,采取“走出去,进来”的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让农民能站在现代农业至高点上看世界,思考和制定自身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又好又快地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增产、增效与农民的增收。走出去是把农民送到市外、省外,甚至国外,去学习别人好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理念。“请进来”是把声誉较好、规模较大、发展的潜力较强的涉农企业请进来,把优质的产品、先进模式及超凡智力引入怀化,使怀化的农民在发展自身农业产业的同时与大型的涉农企业的发展进行无缝对接。形成大企业带动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产业的大进步、大发展。继而走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从而打破“小农意识”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限制。五是,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由先前注重培训数量变注重培训质量。农民田间学校将以农民为中心,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田间学校将按不同的专业设置培训课时,结合农时生产,以节为单位,1节含有3-4个课时,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设置为1:2或1:3,围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由学员提出,培训中心的老师负责指导或集中培训。培训中心的老师解决不了的,还可以请教上级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努力做到课题围绕生产设、教师围绕学员转、理论围绕实践走。

3.6 推行精准培育

通道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的经验,值得怀化的其他县市区学习与借鉴。一是,精选培训课题。每年年初,各涉农部门及各乡镇入村到户开展调研,确定各类培训课题,选定各种培训师资,安排相关培训装备和培训资料,授课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师重点指导和学员实践操作相结合,解决学员在学习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实践问题和困难。二是,精准培训方向。优先将具有当地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作为培训方向,培训效果和市场反应非常好。如2015年举办的三期培训,第一期的人头果培训,现在俗称“黑老虎”的人头果市场新宠;第二期的兰花培训,目前货源远远满足不了订单的需求;第三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目前已有猕猴桃、人头果等多项侗乡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三是,精准培训对象。将参训农民培养成发家致富的领头者和引领农村社会风气的示范户,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精准培训质量。充分利用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专家咨询库,聘请省内知名专家来上专业课,大力推广参与式教学,采用课堂教学、主题讨论和基地实训等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确保专业课培训效果。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50-03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科学内涵。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与之对应的是,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手段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综合性发展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强调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转化,所以它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生产绩效高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知识化、农村生活现代化等。

(二)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从人口、社会、经济等不同的角度,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主要是从主体角度来分析和评价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和程度。农村城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时间特征,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综合过程,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渐变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以非农就业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村亦城,以城镇生活观念和方式为主。

二、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状况及关系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徐州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决定和影响徐州农村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历史统计数据查询和分析,得出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农业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农业电气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在逐年增加,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从而促使农业人口也在逐年减少,但由此带来的第一产业产值在逐年增加。这些都为徐州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经济和人力资源基础。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也是影响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徐州地区亦是如此。要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关键在于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由于总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甚至变小,就只有通过大量减少农业人口来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发展。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出徐州农村城镇化率与第一产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以非农业人口比重法统计出的徐州农村城镇化率Y从1990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34%,递增比较平缓,每年递增不到1.0个百分点,比较符合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虽然呈递减状态,但不等于第一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是负向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呈递减趋势,只能反映第一产业在经济上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确实在减小,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增长。

三、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都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路径和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要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两者的联系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各种联系的基础。其次,农村城镇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条件依托。

(一)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1.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化提供的产品既有食物产品,也有原料产品。不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何变化,人们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始终是100%,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同样是100%,没有农业发展作为基础,农村城镇化只能化为空谈。

2.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城镇人口、农村劳动力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而农村就业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呈逐年上升势态。城镇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农村人口的转移,即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了城镇。以2005年为例,徐州地区总人口为925.31万,比1990年上升了近15%;农村劳动力人口为348万,比1990年上升了9%;而农村就业人口为182.63万,比1990年下降了约27%,与此相对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90年的2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上升了26%。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减少与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是高度吻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力就越少,能够释放出的农业劳动力也就越多。徐州城镇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所致。但是,受多种综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徐州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农业在劳动力要素上对城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

3.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必需的土地和资金。首先,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依托。城镇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大都来自农业用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牺牲了农业用地来谋求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多数城镇都建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之处,而这些地方往往是农业的最好用地。徐州地区土地总面积11 258平方公里,1990年城市面积为18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到了2005年城市面积增长到了1 1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3%,这都是以牺牲农业用地为代价的。其次,农业发展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城镇化提供资金。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观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除了必要的农业消费,更多的资金用在建房、购房、教育、兴办产业、到城镇谋发展等多种渠道上。根据中国的实情,国家还难以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步伐,靠的主要还是农民,农民是农村城镇化的投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二)农村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1.农村城镇化可以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科技投入能力低、农民对农业科技缺乏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偏低,徐州地区情况亦是如此。其中,农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人均土地使用面积、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总收入和农业总人口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农业人口过多导致人均收入偏低。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稳步地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的变迁,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能够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徐州是农业大市,其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市场化。要依靠市场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从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市场化始终是主流,而企业化是其主要形式。农业是个特殊产业,政府应该干预市场失灵,而不应该干预农户。政府应加强正确的市场导向,通过农村城镇化为农业带来更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从而从多渠道多层面来引导农业生产。另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城镇人口的增加,促进与农业相关产业的扩张,会大大增强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产品贸易提供宽广的平台和空间。

3.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本任务就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而生产方式的调整,必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村工业、农村第三产业等综合性经济转化,农业致富的渠道也从单一的农业,转向以农为本、以工促农、以商富农。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从更多渠道筹集农业资本,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业结构的调整会给农业生产释放出更大的空间,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即收入弹性大的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农贸市场、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高追求,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导向,吸引农民生产、销售收入弹性大的高档、高品质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4.农村城镇化能够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牢基础。以高技术、高效率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农业经营必须走向规模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更好地应用高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如果不改变农村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农村经济是很难出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因为小规模经济无法有效地让农民增收。通过农村城镇化,将目前徐州近一半的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拓宽他们的就业方式和渠道,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土地等农村资源,为农业的集约生产创造条件,从而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比如,铜山县三堡镇胜阳村,以木材加工产业为龙头,通过整合产业结构,建设乡村循环经济,工业反哺农业,从政策上引导农民多方位就业创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从而成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经济实力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城镇化推进步伐快的典型新村。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秦润新.农村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姜爱林.论城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3,(6).

第3篇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一直较为薄弱,这对粮食的产量及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进一步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完善,从整体上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的发挥灌区的主体作用,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对农业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进行完善,提高农业灌区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工程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实现粮食的稳产增收。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人增田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的发展需要强调单产和提质和提效,这就需要充分的依靠科学上的创新。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科技上的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形成完善的农业科技发展机制,从而进一步确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 ,还需要对种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所以需要加强研发、选育和推广农产品品种,确保实现良种化。通过各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进一步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行完善,使农业科学深入到农户,对农民种植过程中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确保农民种田水平的提升。

三、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水平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需要加快农业机械的科技投入,使机械化覆盖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特别是需要加快秋粮生产机械化工程,加快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从而进一步加快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保护性耕作等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加快县级农机服务体系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加快促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步伐。通过农业机跨区作业及智能调度管理等平台的建设,从而强化农机信息化服务的水平,确保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的提升。

四、积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农业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则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拓展,以便于能够更好的将农业的优势发挥出来,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对农业功能区进行科学划分,对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加快推动农业在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及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开发,因地制宜的发展循环农业,强调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从而确保农业产业体系优势互补的实现。加快推动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推动农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聚集,确保农业土地增值收益的增加,加快推动新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五、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为了能够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则需要加强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这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加快新型农民的培养,使农民文化、技术和经营水平都能够得以提高,引导农民走上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之路。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现,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另外还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以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以多元化和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联合,确保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

六、强化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构建农业内部循环体系、企业内部循环体系及农户家庭循环体系。强化农村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利用,扶持秸秆还田农业技术的研发、改进和普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秸秆气化。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能、节种、节肥、节药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改良土壤。推广应用立体种养等新型高效农作模式。推进生物质能源开发,普及以农村户用沼气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化,努力打造功能多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地承包流转影响

一、引言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化农业有所不同,其首个特征就是通过转变物质能量循环的方式来打破农业的能量和物质循环封闭圈,从而使外来的能源和物质进入循环的过程;第二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技术进步。因此,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过程,要求要用现代化的物质生产设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甚至信息技术来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生产管理体系来整合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来提升农业,用现代管理思想来引领农业,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来发展农业。

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集城市大、农村多、平原阔、库区广的空间结构于一体,农业大省背景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表现尤为突出。在农村人多地少、农业小规模经营占绝对主体地位、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中部地区气候温和以及地处平原的大区域背景下,尽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仍具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本文根据中部六省区域情况,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地承包流转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前者比后者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大。所以当地政府首先应该继续创造条件挖掘潜力,进一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其次要大力合法合规推进农地承包流转工作进程,创造条件让土地承包流转制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潜力得到真正释放。

二、文献综述

农业乃国之根本,而农业现代化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纵观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从稳定经济增长作用看,农业稳则天下安。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如何进行农业现代化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刘易斯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把大多数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劳动力供给无限和有限阶段,并指出农业生产与工业化、城镇化三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这也是农业经济学中“推―拉”定理的重要体现。与刘易斯不同,舒尔茨强调要使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在高的生产率水平上达到均衡,则必须对边际投入要素进行改进,透过边际产量的增加来实现总产量的增长。1960年前后,以Theodore W.Suchultz等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通过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引进,来促使农业收入流价格下降,从而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实证方面,P.J. Turyareeba(2001)认为通过创新和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乌干达的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国内学者对于如何进行农业现代化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薛亮分析指出我国许多不同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摸索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农业现代化应该坚持以社会化服务为核心,以努力创新各种发展举措为支撑,积极稳妥推进规模化农业发展。二是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的因素。向国成教授认为从分工共生的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是个长期过程,在这期间农户兼业化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实际上客观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短期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作用。

从以上研究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文献中可以看出,同时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地承包流转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关系的文章不多,且实证比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地承包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大小的文献也很少,分析比较农地流转及劳动力转移,二者谁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大的文献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就是针对此经济学界研究还不多的现象进行说明解释,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为准,选择以农村人均机械总动力(千瓦/百人)为农业现代化的衡量指标。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据核算,本文采用陆学艺提出的计算方法测算中部六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公式为:劳动力转移数量=(城镇从业人数-城镇职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农业就业人数)。农村土地承包流转面积统计权威数据从2009年开始,因此选取2009―2013年数据做实证分析。为尽量避免伪回归问题的出现,选取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控制变量分别为农村人均水库总库容量(立方米/人)和农村人均用电量(千瓦・时/人)。城乡收入差距比则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衡量。为了减少各个因素变量单位不统一和取值大小不一可能带来的模型异方差问题,所有变量均做取对数处理。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本文采用2009―2013年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的面板数据进行描述性实证研究。因此,设定农业现代化为被解释变量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为主要解释变量,添加控制变量分别为城乡收入差距比、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人均水库总库容量。数据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土流网、2009―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同时参考中部六省政府统计局网站的各省市统计年鉴。据此,本文建立如下计量方程:

2、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关于计量公式(1),为了更稳健地反映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的关系,我们设置了表2所示的五种模型:模型1为混合效应回归模型、模型2为控制了异方差的混合回归模型、模型3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模型4为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模型5为最大似然估计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另外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选择上,根据Hausman检验获得伴随概率为0.2780,因此接受模型为随机效应的原假设,选择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然后使用以地域为聚类变量的聚类稳健标准差,进行随机效应回归,并进行LM检验,如表2所示,假设检验非常显著地接受了不存在个体随机效应的原假设,也就是说,随机效应模型并不优于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因此,只有两个模型是比较合适我们进行经济意义分析的,分别是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和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其中两个的任意模型,相关变量的系数均一样。根据表2的此两模型回归结果显示:lnlabor的系数为0.103,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长率变动1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增长率增加0.103个百分点;lnsqu的系数为0.0278,表明农村土地承包流转面积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增长率增加0.0278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远远大于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的推动力。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农地承包流转制度最近刚铺开实行,加上我国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农地流转没有形成规模,家庭小农经营仍占绝对主体地位,导致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相对缓慢。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地承包流转的基础。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有条件进行农地流转到少数家庭或者企业之中。伴随着我国近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而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资金支农,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第三,土地流转引导机制不健全,法律规章制度不完善,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第四,农村惠农支农的金融体系有待完善,有实力和条件进行农地流转的企业和家庭农场相对较少,普遍缺少资金支持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这也导致一部分农民想将土地流转出去却无法流出的困难局面。lnres和lnele的系数分别为0.203和0.658,说明二者对lnmech(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大地正向促进作用。lnrate的系数为负数-1.276,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对策建议

经研究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地承包流转对农业现代化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长率变动1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增长率增加0.103个百分点;农村土地承包流转面积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增长率增加0.0278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显著地看出,就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力度上来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农地承包流转更大。因此,为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优先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革现有城乡户籍制度,放宽农民工市民化准入门槛,同时当地政府应进一步出台各种保护农民工进城务工权益的规章制度,吸引农民工到中小城市安家落户。第二,农民意愿土地承包流转是关键。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地流转户的后顾之忧,依法保障流转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地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通过银行担保融资贷款的形式搞活农地承包流转市场。

【参考文献】

[1] Theodore W.Suchultz: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Yale University Press,l964.

[2] P.J.Turyareeba:Renewable enemy:its contribution to improved standards of living and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Uganda[J].Renewable energy,2001(24).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 T・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陈锡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J].改革,2012(10).

[6]黄庆华、姜松、吴卫红、张卫国: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对重庆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2013(4).

第5篇

一、龙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关系分析

所谓城镇化亦称非农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经验和简单工具基础上的自给性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商品性现代农业的过程。

从全国及龙江6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二者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农业基础牢固时期,城镇化与农业之间关系协调、顺畅,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反之,国民经济建设被迫进行调整,城镇化进程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一)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推力”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要推进城镇化,繁荣农村,从而达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

我省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也是最大的商品粮输出省份,2012年产量为1152.3亿斤,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出售粮食3476公斤,这为城镇化良性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市场条件”,充分发挥了“中华大粮仓”作用,不仅满足了本省城镇居民的需求,而且支撑了全国城镇化的发展。若按每人每天消费1斤原粮计算,我省2012年出售的商品粮可以供养全国1/3多的城镇人口。同时能够扩大国内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城市人口每增加1人,其用于消费的支出要增加5倍左右,另外拉动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潜在投资需求10万元左右。

(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拉力”分析。截止2012年末,我省共有12个地级市、18个县级市,以及474个镇。全省132个大型工业企业以及79所普通高等院校,以及绝大部分科研、金融机构坐落在城镇。城镇化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是农业现代化技术、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依托”(龙头企业一般布局在城镇),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龙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建议

目前,我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二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滞缓;三是城乡收入制约。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发挥全省现实和潜在的发展优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路径,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产业升级版

龙江产业结构现状是偏重型、资源产业比重大,城镇化质量不高,应加快转型升级,一是针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发展方向,用好用足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积极争取新一轮优惠政策,加快“十大重点产业”建设,提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所占比重,既增加存量又扩大增量,以弥补“油”经济增长的“死面”。二是针对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并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1小时哈尔滨大都市圈、哈大齐牡城市带、东部城市群等“一圈、一带、一群”城市发展新格局,增加城镇的承载能力。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场县共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龙江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二、三产业相比,差距比较大。为此,一是应加快“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产业化步伐,充分体现“生态大省”和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的优势,壮大玉米、水稻、大豆、乳品、肉类、蔬菜、马铃薯、山特等主导产业,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粮食、鲜奶、肉类等主要农产品加工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对农户牵动力,打造出“小生产、大群体”格局。二是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应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快发展现代农机合作社,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三是黑龙江垦区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样板,示范和带动作用强,应在现有基础上,以“场县共建”为载体,发挥垦区优势,推动农机代耕服务迈向更大范围和更深领域,力争使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纳入共建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桎梏

根据党的十报告提出的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龙江为此应做到,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二是建立城镇居民增收长效机制,扩大食品工业尤其是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后,粮食增值1―4倍;畜产品增值1―3倍;果蔬增值1―10倍),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据测算,每一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大企业的10倍以上),做大传统服务业、做强现代服务业(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多达1000个,我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10年比1978年增加576.6万人,占同期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62.3%)。三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坚持最低保护价制度,提高种粮收入,扩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比重,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同时应强化农民文化科技培训,培养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12年全省农村家庭就业劳动力构成中,高中以上学历仅占7.4%,中专以上只有2.2%,难以推广普及农业新科技)。

第6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草莓;树莓;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09-02

1 长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在巩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

近年来,长丰县积极实施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元化产业的转变,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从长丰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来看,长丰农业产业化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1 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立足县情实际,以扶植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日夜突出、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2007年起,长丰县实施了现代农业“418工程”。通过实施418工程,现已形成了优质粮油业、草莓蔬菜业、林果花卉业和养殖业四大主导产业,如长丰草莓产业、立华养鸡产业等。

1.2 园区基地初显规模

长丰县农产品基地已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围绕建设全县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快草莓、果蔬、生猪、奶牛、养鸡、饲草、花卉苗木、优质粮棉油等基地的“万、千、百”工程的实施,已取得巨大成效。2008年,全县草莓、蔬菜种植面积达16.6万亩,产量达26.3万吨,同比增长14.2%和16.6。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突破12万亩,亩纯收益6000-7000元,最高收益上万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龙头产业。2012年,全县力争草莓、树莓种植面积达20万亩,形成全国最大的浆果县。

1.3 龙头企业队伍迅速壮大

长丰县现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家,其中国家级2家,新增1家,省级9家,新增4家,市级37家,新增12家。其中,全县农业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7个,各类龙头企业在长丰建立生产基地达20.1万亩,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农户11.4万户,同比增长12%,户均增收1700元。全县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3%。农业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全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1.4 农业组织创新逐步兴起

全县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98家;会员、社员人数已达16000人,涉及粮食、草莓、畜禽、蔬菜、水产、林业、食用菌、水果、棉花等近10个类别,已成为我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带动农民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5 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长丰县各级政府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建立草莓销售专业市场,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在水湖镇、罗塘乡和左店乡都分别开辟了草莓专业市场,县城水家湖每年都在草莓销售季节开辟草莓交易市场,各乡镇不但充分利用了专业市场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还充分利用中介服务组织作用,积极做好草莓交易工作。同时在合肥周谷堆市场建立固定批零网点。

2 长丰县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基本做法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关键是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正确定位、创新发展。长丰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着重抓好了“十个环节”,实现了“四个提升”。

2.1 突出重点,提升现代绿色农业产业水平

2.1.1 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通过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园区科技创新,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增加现代科技设施,不断提升农业园区的规模和质量。今年,长丰县建立了草莓脱毒组培育苗示范园、全国蔬菜种植标准园草莓园、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南瓜新品种展示园等农业园且作用明显。草莓脱毒组培育苗示范园已投产繁育原种苗,预计年底实现100万株优质脱毒原种苗的培育能力,满足全县10万亩以上的草莓种植用苗需求;创建全国蔬菜种植标准园草莓园,园区面积400亩,开展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示范;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各品种经实收平均单产达3160公斤/亩,获得丰收,县政府先后组织3次现场观摩活动,推动全县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南瓜新品种展示园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40亩,落实全国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70家140多个南瓜新品种参加种植展示,栽种大棚南瓜30多亩,露地南瓜200亩,为展示长丰南瓜种植水平提供了平台。

2.1.2 以不均衡发展为重点,形成草莓、树莓两翼齐飞态势

长丰草莓经过30年的发展,在长丰北部已形成优势集中产区,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品牌日益响亮,效益连年攀升,已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今年,草莓育苗工作基本结束,全县育苗总面积达4.8万亩,同比增长14.3%,可满足15万亩草莓移栽需求。长丰南部将大力发展树莓产业。2010年,长丰县树莓产业发展争取达到6000-7000亩,到2012年争取达到2-3万亩,实现草莓和树莓20万亩,形成“北有草莓、南有树莓”比翼双飞。

2.2 紧抓三个环节,提升农民增收水平

2.2.1 以科技促进特色农业增效

长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成绩显著,与科技促进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长丰县草莓产业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更是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撑。长丰草莓的发展一直有着强大的智力在支撑,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作后盾。县内我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草莓协会为主体的技术培训体系,对草莓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为了加强技术指导,长丰县从省外聘请草莓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如从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聘请姜卓俊教授对长丰县400多名草莓种植户和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人员进行培训。除此,长丰县还从西班牙、以色列、比利时等国聘请草莓专家为长丰草莓生产支招。草莓专家还为长丰莓农引进了先进的滴灌设施。此项技术的实施,不仅减轻了长丰农民栽培草莓时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肥料随水流失,而且增强了草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一项应大力推广的科技项目。

2.2.2 以草莓产业发展辐射扩大就业带动增收

2008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农户11.4万户,户均增收近两千元。全县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3%。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2万亩,较2006年增长126.4%,三年翻了一番多。拥有种植户5万多户,从业人员9.2万人,受益农民18.6万人,总产量22万吨,亩均产值1.2万元以上。

2.3 紧扣三个主题,提升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2.3.1 以绿色安全为主题,提升农产品质量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长丰县已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达16个;拥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1个。获得省级名优产品2个,获得国家标准委批准的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金润米业的大米荣获合肥市免检产品称号;长丰草莓成功获得了国家工商局、国家质监局的注册和地理标识的认证。

2.3.2 引进优良品种,提升竞争力

随着草莓生产规模的逐渐形成,草莓品种的引进更新更快。开始选用品种为日本的“宝交早生”,后来被新品种“丰香”所代替。近几年,县农技推广部门利用省级财政资金新建了合肥市作物组培中心,积极开展草莓种苗的脱毒组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目前脱毒草莓种苗应用已占全县草莓种植面积的40%左右。脱毒草莓的推广,大幅度地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品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深受广大莓农的欢迎。

2.3.3 开发新品种,拓展新市场

树莓,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拥有“果中黄金”、“水果皇帝”的美誉。长丰县从2008年初,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引种350亩树莓,目前少量鲜果已进入合肥超市、宾馆、医院,呈现出供不应求状况。基于树莓市场前景广阔,今年10月下旬,长丰县组织人员前往“树莓之乡”沈阳市东陵区考察。根据东陵经验,长丰县计划在三年内将长丰打造成万亩树莓大县,形成草莓、树莓比翼双飞态势。

2.4 做好三篇文章,提升服务水平

2.4.1 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护农文章

长丰县是国家级草莓标准化示范区,长丰草莓是国家农业部确认的绿色食品,是安徽省第六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产品。在组织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建立了目标责任制、运行跟踪督察制、全程技术指导制;采用大棚蜜蜂授粉等技术,实行农资统一供应,对供应草莓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监督管理;在县农技推广中心建立了农药残留分析室,定期监测,组织科技人员制定《草莓育苗技术规范》、《江淮草莓促成栽培生产技术规程》、《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这3项标准不仅在长丰县得以实施,而且被省技术监督局批准为省内地方标准。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试验,提升现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实现广大霉农的根本利益。

2.4.2 加大政府支持,做好扶农文章

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大力支持对长丰草莓的发展有着保驾护航的作用。长丰县已经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了八界草莓文化节,推广、宣传长丰草莓,扩大长丰草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丰县还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天津红旗市场、沈阳水果批发市场召开经销商与草莓户对接会,加强长丰草莓与各地经销商的联系与合作.此外长丰还在制度方面给草莓保驾护航,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长均为草莓经销第一责任人。

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2009年提出了打造省会经济圈草莓基地的战略构思,这项举措不仅符合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江淮草莓产业带以长丰为主”的战略思想,更符合合肥市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目标。

2.4.3 强化各项服务,做好惠农文章

长丰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不低于500万元,设立特色农业双20万亩工程专项资金,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优质种苗引种、繁育、推广和科技示范园及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产业服务体系配套、品牌创建、人才引进等环节。具体奖补政策包括:对本县繁育的脱毒优质草莓原原种苗每株奖补1元,脱毒优质原种一代大苗每株奖补0.2元;购买指定的优质树莓脱毒原种苗及种植配套设施每亩奖补1200元,优质脱毒马铃薯、南(冬)瓜10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200元,建立新品种展示推广示范园300亩以上和建立种苗繁育推广示范园100亩以上的,给予连续2年的土地租金补助;每年整合服务体系建设经费50万元,重点用于专家聘请、科技培训、市场营销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等。

3 长丰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1)政府政策调控扶持是发展现代农业之本。

(2)更新理、创新发展是现代农业之前提。

(3)强化生态意识、提升产品质量是发展现代农业之基。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创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思路和内容

现代农业创业园区是在农业智力资源密集、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农村划出一定地域范围,以工商资本、科教机构、专家团队和犬学生等为创业主体,以现代农业设施和高技术及先进管理、营销理念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标,集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农业休闲、生态教育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是农业和休闲旅游业有机统一的农业功能园区的新模式。

目前国内出现较多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多是以“台湾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创业园”“农业创业园”等命名的园区,其规划大多沿用原农业科技园区的两种主要思路:以产业为核心的园区规划和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园区规划。现代农业创业园区规划目前还没有技术规范,加之园区本身的综合性,导致规划编制单位和成果内容五花八门。对于学科交叉性较强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区规划,出现不同风格的规划成果本也正常,但打上了明显学科壁垒烙印的规划。其人为造成的局限性必然会影响园区的竞争力。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临山现代农业创业园区总体规划项目,重点对现代农业创业园区规划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和遵循的规划思路进行研究。

1 临山现代农业刨业园区总体规划

浙江余姚市临山镇位于杭州湾南岸,不但具备良好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条件,也具备创建农业品牌占领市场的实战经验。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临山镇。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较为优越的旅游资源条件,也积累了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成功经验。良好的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为接受资金、技术的辐射,农副产品的集散和游客的进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1 项目建设意义与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为解决园区发展中产业选择不当、重复建设、布局散乱等问题,规划首先从全国、浙江、园区三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并对园区建设的环境与条件进行评价,对其开发优势与劣势进行SWOT分析。经过研究,笔者认为:

园区建设的主要意义是为我国解决农业结构单一、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低下等问题提供技术和产业示范;促使浙江省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产业和经济优势,带动传统农业“改造、拓展、提升”,引导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功能园区,而且利用工商资本和大学生、专家团队等创业主体。以农业创业为切入点,打造一个集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农业休闲(生态酒店、农事体验、乡村度假、生态浴场、水上休闲、旅游观光)、生态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使之成为杭州湾南岸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和新农村发展有机统一的农业功能园区的大范本与新模式。

1.2 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

在充分认识建设意义、开发建设优劣势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园区规划思路为:充分利用现有葡萄、畜牧业、养殖业基础,重点进行产业规划及旅游资源规划并进行创业区块的划分;吸引技术、人才、资金、信息、政策等投入要素和工商资本、科教机构、专家团队、大学生等创业主体;聚集园区内外的技术、产业和经济资源;按照六个原则分阶段建核心区及辐射区;逐步建成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明确规划思路的基础上,确定园区发展总体目标未来五年内(2009~2013年)项目将建成集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生态保护以及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区,是以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标准化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为其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配送、技术集成示范、都市居民旅游接待和现代新农民培训等内容为辅助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余姚农业功能园区,引进农业创业企业15家以上,实现年农业产值800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量15万人次以上,旅游收人1000万元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辐射面积2万亩以上,真正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功能定位与园区性质

根据项目建设条件、规划思路和发展目标,坚持综合性、系统性、开放性、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原则,高起点、多角度对园区进行功能定位。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园区以临山的农业产业和农村发展现状为背景,以创新强镇、创业富民为目标,以滨海滩涂现代农业多功能综合发展与集约发展为特色。以农业创业、企业孵化、农业科技示范、品牌农产品生产、农业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以现代农业技术和工商资本为依托,通过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现代化管理等手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打造融科技研发、技术示范、园艺产品生产、休闲观光、新技术培训和新兴农业孵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创业园区。

1.4 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景观构架

为了解决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差和各级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不清的问题。,以农业区位、中心地、新经济区、增长极和技术转移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影响能力等条件,采用多核结构和点轴式结构…。整个园区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板块,以一条南北向快速通道将城镇(临山)、村庄(兰海、梅园、临海等村)、园区及杭州湾进行了有机串联(图1)。以“一核(核心板块)、二翼(辐射板块)”为基本功能区块,以2纵4横为基本路网。以1海、3江、多渠为基本水系形成功能明确、网络清晰的空间结构布局。以“衔接三次产业(一、二、三产),融合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基本特色,形成内容丰富、循环发展的内部层次构架。两者结合,综合形成以“2大板块、18景区、72景点、3次产业、3生功能”为中心内容的总体结构布局形式。

功能分区及旅游景点策划:根据以上结构框架及土地利用可能性,规划在本地块的两大板块里设置综合服务区、核心创业区、湿地农业区、乡村田园区和滨水生态景观带等5大功能区,并根据休闲旅游需要,组织建设乡村广场、生态度假、实验农庄、大浦江生态养生园、江南葡萄大观园等18个景区。

景观构架:基于更好的开发休闲观光产业考虑,专门对园区的景观构架进行较详细的规划。园区的景观主轴沿南北方向的抢险路(园区主路)伸展,总长1860米,景观副轴沿2条环形闭合车行道和2条水上游览线展开,总长25000米。重要景观节点共18处;规划2条水上景观带,主要承担水上交通和水上游览功能;在综合服务区的会展中心屋顶、葡萄大观园内葡萄酒城堡和七八丘观潮塔3处设鸟瞰点。

1.5 分区规划、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

为了建设和组织管理需要,规划还从分区规划、技术支撑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资源环境平衡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特别要提出的是,现代农业创业园区的管理和运作上应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度,更加符合市场化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各类创业团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园区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第8篇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都市农业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其后来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工业化、城市化步入中等发展水平以后,就应该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所获得的资源和收益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形态,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化进程中,并服务和依赖于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城市的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服务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学化生产管理和先进农业技术对于其推动作用明显;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高度集约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灾害和不稳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冲击。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带来一些伴生问题。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居住条件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成为了普遍现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间宝贵,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对于农产品有着极大需求量,因此都市农业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的供应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农业在生态和旅游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宁超乔,2006;金国峰,2004)。正是这种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农业在补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更重要的贡献,这也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都市农业必须全方位、高标准的发展。

(三)发展都市农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相对滞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出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情况严重,农民只增产不增收。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发展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已经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1.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并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侯满平,2006)。

2. 都市农业作为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最佳结合点,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资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能力,缩小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差距,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农业势必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房山区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在全区42.11万亩的可耕地面积中,有25万亩就是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8.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能达到7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区粮食种植日益规模化

2011年,房山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2万吨,种粮农户为寻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已有201户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达30亩以上,总承包面积18000亩。具体情况见表1。

(三)设施农业效益最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已发展20581亩设施农业,同比增加1065亩,增长7.4%。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生产总值逐年增长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发生特大暴雨灾害,使房山区都市农业下半年蒙受损失,特别是观光休闲农业受其影响严重,业绩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这一年仅实现收入2.6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见,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该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风险能力较差,亟需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突破性飞跃。

三、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较落后

近几年,虽然房山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94%,在北京各远郊区县中处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门头沟81.18%和怀柔81.11%。2012年,房山区的综合排名在全市十六个区县中处于第十位。从监测结果看,房山区尚未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耕地资源、水资源匮乏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山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复种指数不断下降,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量明显降低,不利于都市农业发展,特别对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

在水资源方面,房山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连年干旱,房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紧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导产业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区的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但是整个产业依然缺乏规模培育,科学技术含量过少,可持续性不足,三个产业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点,导致主导作用不突出,进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民俗旅游产业还缺乏规模整合、规范和档次的提升,缺乏科学化管理和经营,与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还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导产业没有作为主打产业进行整合、扶持,也没有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其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整合调整。

(四)观光农业综合服务落后

当前,房山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观光园区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数园区规模较小,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使得园区的社会知名度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房山在北京属于农业大区,山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5.7%,但是复杂多样的地质状况,严重阻碍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都市农业发展。房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区道路缺乏合理规划,不同等级道路之间错综复杂,衔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整个路网形态混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城区中覆盖率较低,直接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在水利设施方面,供水设施老化,全区供水不足,排水系统落后,不能满足全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刘伟,2009)。

四、加快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房山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短缺,为此应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房山区土地利用普查评价工作,评估现有可利用土地,对其开发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刘伟,2009)。在土地市场供应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利用这一点,房山区在建立土地管理动态维护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对都市农业用地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和供给,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无规划建设和无目的开发的情况发生。

(二)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打造农业示范区

首先,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进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集中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食用菌产业链,将食用菌作为房山特色品牌产品推向全国,争取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食用菌高端产业示范基地。

其次,建设现代都市型养殖业体系。养殖业一直是房山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都市农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牌产业优势,通过强化养殖业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房山养殖业知名度,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等各项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区要建立一套运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型养殖体系,引进科学技术积极改良所养殖的畜禽品种,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改革对畜产品的经营流通手段,进行规范的经营管理,推动房山养殖业不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使房山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养殖产业大县。

(三)做好观光农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产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房山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休闲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林果、花卉和生态休闲农业。房山区要实现特色观光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城镇居民对观光农业的消费需求(王占锋,2010)。在房山周边地区,居民通常对休闲度假及城镇旅游具有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边地区应该重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和风光型农业园。而在房山区中心集镇地区,具有农庄特色,发展农庄经济也是该区域的建设重点,所以在中心集镇地区,大多以建设休闲农庄为主,突出发展农庄式的农业休闲园区。房山区发展观光农业,不能仅注重其休闲娱乐功能,还应该着眼于农业生产,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拓展园区功能,使观光园区成为娱乐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级休闲农业园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农业发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区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机会,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实行有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区内路网,加强与城市中心交通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

在水利灌溉设施方面,着眼房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要特别重视灌溉用水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全区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房山区正加大力度实现智能化管理,争取对全区农业用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方面,重点强化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还要特别强调防灾减灾工作的落实,在规划中注重对防灾场地的预留建设,保证有充足的空间应对突发状况;建立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尤其是对墒情、旱情和水情的应对,建立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增强农业的减灾水平。

(五)构筑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