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8 07:59: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先来看看郑伯,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显然,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而想办法化解危机,应该是当务之急。所以当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时,郑伯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无能为也已”形成了一次波澜,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至此,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勇于自责的君主形象跃然纸上,一般的教学中,师生能够分析于此就不再挖掘了,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理解,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得出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出去化解,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这样一分析郑伯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我趁势引导学生看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了作为国君,既要礼贤下士,从谏如流,还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的结论。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的“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它们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无主见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当他认识到与晋围郑,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霸权,晋文公还忽悠秦伯一起攻郑,其实是想让秦伯看得见吃不着,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晋侯无疑成了最大失败者。 这时,我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秦)”,事情又起了波澜,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我说,“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并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说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但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学生们一下明白了,说“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冠冕之词,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高考考查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夫战,勇气也。
3.“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学(学习)不可以已。”(《劝学》)“吾尝终日而思(思考)矣。”(《劝学》)(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楚人一炬,可怜(阿房宫变为)焦土!”(《阿房宫赋》)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 “吾、余、予”换成“我”,把“尔、汝”换成“你”。“吾(我)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了),不如须臾(一会儿)之所学也。”(《劝学》)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是“有何厌之”的倒装。
三、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能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有个口诀:首览全篇,领会大意。斟酌字义,动笔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难译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省略句子),补出原意。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如无标点,琢磨断句。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五、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写作;结合
语文教学中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通常是分离的,这样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所以,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观念,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样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素养。
一、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的重要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思维发展已经趋向成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增强动力,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1]。将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打破传统阅读和写作分离的现状,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写作的激情
高中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面临着很大压力,教师为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并且教学活动要具有趣味性,使课堂充满灵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在讲述阅读与写作内容前,要精心备课,搜集适量的素材作为补充,将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一节课涵盖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热情。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改变以往单一化的教学形式,设计的教学预案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基础,通过阅读和写作相联系,将学生引入经典阅读文本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优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以及写作的技巧,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和写作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及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读写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在讲述阅读以及写作的知识点中,应打破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读写结合的方式,开发学生学习潜力,从而积极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二、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忽视写作资源积累
教师要想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就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动性,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重点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充分认识对阅读和写作有机联系的价值,从而使学生读写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广泛阅读,才会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会达到下笔如有神的理想境界。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所忽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紧密联系新课标教学要求,对阅读教学和写作的整合重视度不足,教学操作的效果差,严重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二)缺乏学生写作技能培养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语文写作知识时,没有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缺乏学生写作技能针对性培养,这就必然会造成学生写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无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2]。如阅读教学中讲述《故都的秋》时,其中有对景物的系列描写,这些描法都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利用阅读素材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性,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读写脱节忽视情感表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以及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培养存在脱节的现状,不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没有按照新课标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必然会对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提升产生阻碍。新课标中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着明确要求,写作需要表达真情实感,感情要真挚,避免矫揉造作。而教师在阅读写作训练中发现学生所写内容情感苍白无力的现象比较突出,不足以吸引人。
三、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措施
高中阶段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需要采取整合的措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以阅读为基础,丰富写作素材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阅读内容时,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避免单一化为学生讲述阅读知识,要注重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资源。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增强学习动力,应以阅读为基础丰富学生知识视野,为学生写作打实基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阅读观,引导学生阅读中吸收写作的手法技巧,促进学生在写作中得以灵活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订阅其他阅读资料[3]。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述《烛之武退秦师》时,其中对主人公烛之武的描述刻画比较鲜明,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人物的特点。读写相结合,就是要让学生能从读写当中领会到各自的价值,通过读写结合增强学生读写的能力。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练,教师在讲述《烛之武退秦师》时,无论是语言特色方面,还是人物刻画方面,都有供学生借鉴之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从阅读中领会作者写作的特色,丰富写作素材,从而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读写有机整合,提高写作技巧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读写有效整合,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阅读和写作都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素质培养需要,通过读写整合的方式,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放在同场景中,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要让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整合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引导学生从阅读当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从仿写开始,增强学生具体写作手法的运用能力,逐步达到熟练的目标。例如,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选择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范例进行仿写,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讲述《记念刘和珍君》后,这一写人的记事性散文中运用了诸多描写人物的手法,教师可为学生讲述具体写作手法应用的要点。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整合的课堂中,针对具体的写作手法进行锻炼,在这一过程中能大大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写作学习打下基础。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人物描写的段落比较典型,语言精练流畅,不多的笔墨就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符合人物的身份以及气韵。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结合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能够逐渐成熟。
(三)阅读写作整合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发展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学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必然离不开活跃的思维。教师要结合读写结合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发散创造思维,增强学生写作的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内容续写的方式,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原文基础上按照原文思路延伸拓展写作,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主旨以及中心思想有明确的认识,结合原文叙述的语言,围绕中心事件展开叙述,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叙述视角,和原文相契合,学生在发挥自身想象力以及联想力的基础上展开创作,就能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阅读内容《边城》之后,文章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刻画最为成功的形象,是湘西世界当中美的精灵,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这一阅读内容时,要利用好教材资源,通过扩展学生写作空间,让学生通过续写练习,培养写作的兴趣,提升写作水平,提高创造思维能力。续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出突破口,帮助学生梳理阅读当中的故事脉络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在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续写的动力。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读写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作用,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这对学生学习进步有着积极意义,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
四、结语
综上而言,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语文阅读内容时,要注重和写作进行整合,通过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读写整合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样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读写结合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在为学生具体讲述语文阅读和写作内容时,要注重两者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从中增强学习探究的动力,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从写作中运用阅读的素材,灵活创新读写的内容以及方式,有助于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锁明韩.立足课本,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为例[J].国际教育论坛,2020,2(4):71.
[2]苏艳.精整深读开文思勤写细改成佳作:读写结合在高三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之我思[J].课外语文,2020,9(1):2.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一片荒凉之地,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尽管语文教师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却因对于其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认识有限甚至有误,还有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师生还是只把眼睛紧盯在它的词语和语法上,更多时候沉陷在反复操练和追求考分的泥淖之中,致使板块教学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低层次化发展”的不良态势。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简要阐述。
一、要让高中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素
经过数年来的学习和积累,高中生逐步拥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这并不能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良好的翻译技巧,也就是说,让高中生掌握比较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要素是相当必要的。首先,要教会学生文言文翻译“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就是翻译时要忠实于原文;译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力求简明、优美和生动。其次,应充分体现“直译为主”的特点。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不随意增删词语,不贸然改变结构。只有在直译手段无法达意的情况下,才能动用“意译”来辅助翻译。再次,要教会学生相应的能力和技巧。(1)对于各类名称、官职名和年号之类的,还有如“门庭若市”“席卷天下”“气象万千”之类的成语和习惯用语等,要能“留”则“留”。(2)根据实际需要,该“补”则“补”。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把文言文直接地“换”成现代汉语。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换成“谁”)能无过?”(4)把宾语前置以及状语、定语后置等倒装句式“调”整过来,使之能够更加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死中带活”的翻译能力
所谓“死”,就是对字词句式中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问题要概念化、条理化。比如最为基础的“文字翻译”,除了掌握其基本字形和字音外,还要反复强调“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概念。以通假字翻译为例,这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在翻译中无需引经据典或者过多地分析其由来,只要直接地把之翻译成现代用字并理顺句意即可。“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显现之意)”,“约从离衡”中的“衡”通“横(连横之意)”,“赢粮而景从”中的“景”通“影(影子之意)”,“倔其阡陌之中”里面的“倔”通“崛(毅然举事之意)”……再如“一词多义”,就是指同一文言文词语往往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具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的区别:“畔”——本义是“田边”;引申为“旁边(如桥畔、河畔)”;因与“叛”同音,又可假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之意。而所谓“活”,就是教师要善于通过积极性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和生动灵活的翻译能力。
三、要引导学生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应的文言背景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言文篇目有许多是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它们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息息相关,作品虽然极具文学性,史实性特征却都很强,而且人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也很紧密。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寡人之于国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都与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比较严密的因果关系。有鉴于此,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或者相对孤立地讲授文言文,不注重引导学生把文本知识与相关历史事件渗透、融合和延伸,不仅难以激发学习情趣,变相加大文言文学习的难度,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必将是事倍功半而非事半功倍。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教师既要以身立教,对学生潜移默化,又要激励并推动他们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多读一些相关的史书资料,多了解一点与文本相关的人物事件,对于提升学习感悟和翻译能力大有裨益。
四、要激励学生在厚积薄发中不断提升翻译能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凡是能够流传千古的都是历经沧桑而不朽的精品之作,凡是选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集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璀璨精品。由于历史穿越的时空太过遥远,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特别是当今许多的青少年对于历史文化已经逐步产生了一种茫然甚至陌生之感,这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翻译能力形成了相当的挑战性。毫不夸张地说,要想学好文言文并非短期速成之功,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学习教材中那有限的篇目就能达成心愿,而是要在长期的日积月累和厚积薄发中才能逐步积淀而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既要带领学生对指定的文言文教学任务进行不断地打磨和锤炼,努力追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破”的境界和效果,又要“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广泛涉猎名篇、名段和名句,沉下心来进行赏析,努力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妙天地。只有这样,才能在“腹有诗书”和“熟能生巧”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三管齐下,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大效益。
第一,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文”的价值。文言文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赡的精神内涵。而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其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往往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意义,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文言文。我们要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学生就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保家卫国”,也才会深刻理解“宽容”的内涵;学习了《陈情表》学生才会深刻理解亲情的可贵,真正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内涵;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寸不烂之舌可以抵千军万马”的深刻含义。在学习中,学生和这些杰出的人物“对话”,可以充分感受他们智慧,体味他们的情感,理解他们的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家国意识。这样就会形成高层次的生死观、荣辱观,在精神上走向理性与成熟。
第二,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徘徊在“言教”与“文教”的两难境地中。好在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目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妥善处理 “文”“言”关系,要做到“文”“言”并重,既要重视教学必要的古汉语语言知识,也要重视理解文言文所蕴涵的文化,让“言”深入思维,让“文”走向心灵。
学生在学习“何陋之有”这个句子时,就会掌握“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一作用。以后遇见“何罪之有”“何厌之有”时就自然会了解“之”的作用。慢慢地,学生的思维中就能牢牢掌握这一点,并且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学生掌握了必须的文言知识,才能更好的阅读更多的文言作品,提升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
第三,改革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在新的形势下,应当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诵读感知文言美,增强情感体验
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上私塾学习,无非就是先生教学生认字读书;学生在一遍遍诵读中慢慢体会其深刻含义。今天文言文教学若要真正地走出困境,也应借鉴传统的诵读教学法,从过去重视讲翻译、教语法等转移到指导吟诵、美读上来。老师可以进行准确的范读,让学生在老师的诵读中感知文章的魅力。然后再训练学生读准语音,读准句读,掌握文言文音调、语言、停顿、重音等的诵读技巧。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理解作品的内在含蕴以及艺术魅力,使其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撼,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
(二)“言”“文”合一,共创佳境
凡会读文章的人,阅读大体都要经历一个由表(文字)及里(内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读文言文也不例外。“言”的教学是基础,学生牢固的掌握基本的文言常识,对于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必要的。每次学生预习课文,我总是要求学生把重要的实虚词标注到原文上,以加强理解。长时间的积累必然对学生文言文功底有质的飞跃。
学生文言能力的提高对于“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他就能自己去创造性地阅读文言作品,去涵咏品味文言文的魅力,去跨越时空“替古人担忧”,去同屈原李白神教仙游,细细品味其中的乐趣。“文”的魅力在于能够使学生用心去体会文中人性美、智慧美、文化美,让学生自由地去品评文明的传承、经典的流行。
(三)尊重学生,还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史实背景 诵读背诵 死中有活 翻译技巧 课外阅读
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在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
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2、补:补充省略成份。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五、选择名篇、名段、名句赏析,给学生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丽天地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50-01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包括很多部分,例如诗歌教学、散文教学、小说教学、文言文教学、写作指导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不同文体文章的教学,应该本着结合文体特点的原则,以突出文体特征为主要目的,在具体组织教学方面,教法也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下面就结合我多年来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一些可供操作的东西。
一、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这种活用现象的句子,比谁找得多,找得快,找得准,学生的思维就得以充分调动起来,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要想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选好突破口。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夫晋,何厌之有"句,老师只要扣住"疑问句"的特征,找出"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提示"厌"是个通假字,学生结合前后语句内容,就能很好地翻译这句话了。但学生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往往不能准确理解,或理解时出现很大偏差。这时教师要做相应的提示和指导:实词"越、鄙、远、亡、陪、厚、薄"的语境义中有一词多义、有活用的不同、有通假;虚词"以、其、焉、之、也"还有同一个"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句式上有判断句,还有反诘句。结合工具书,调动知识积累,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学生基本也能自主解决疑难。对于学生很容易理解的词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或通过合作的手段来解决。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文章的讲解,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眼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消除了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促进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准确背诵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倾注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我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扫除阅读障碍;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文言文就是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并不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以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四、有效贯通古今语言
关键词:技巧;实词;虚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57-02
通过对高三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要复习好文言文阅读的知识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1.了解考查内容
得了解文言文考点:(1)120个实词的含义;(2)18个虚词的词性及意义;(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词类活用;(4)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析综合。
2.掌握专项训练解题技巧
2.1 判定文言实词含义的六方法。
(1)语境推断法。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2)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偶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3)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4)联想推断法。有些文言实词,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成语对应法。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6)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正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
2.2 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四技巧。(1)语境推断。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2)标志识别。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若能记住课内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则有助于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3)句位分析。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句末助词,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4)对称分析。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2.3 文言翻译八方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6)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调整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7)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语句中的"妻子"要使用拆分法,拆分成"妻子儿女"。(8)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星"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2.4 "筛选文中的信息"的答题三步骤(1)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考查方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譬如题干中要求"选出直接描写××景色的一项",这提示我们只能选直接体现某景物景色的信息,而间接或侧面描写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2)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正确,只有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才能准确把握。这需要我们回归原文,揣摩用意。(3)比较遴选,去伪存真。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依据试题指向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答案。
2.5 分析综合"重对应"。答题时我们主要注重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主要是:①个别实词虚词故意译错;②人物事迹张冠李戴;③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④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⑤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⑥强加因果关系。
最后,可以把文言文阅读分成人物传记 、游记、 议论说理类,并在平时有意识地进行专题强化训练,这样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