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5 05:05: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批判理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一,要突破盲从,批判性思维考查和破除产生盲从的来源,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分析事件,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实际和全面分析,使盲从无立足之地。第二,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能促进人们主动思考,对事件进行分析、比较、解释,最终得出结论。第三培养学习能力,只有经过批判思考的阅读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产生新知识。第四增强决策和行动的合理化,批判性思维能让人们从主观意识上清晰地去分析、思考、批判事件,从而更合理、更理智地做出决策并付出行动,得到最优化的效果。
二、当今教育界批判性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
(一)教书工匠化
基础教育被高考绑架一当教师已经逐渐成为高考题目的研究者与教材的传授者,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高考试题的研究当中,对于课改理念的贯穿实际上是片面的。教师一切为高考而教,为学生灌输了一切为高考而学的思想。
(二)学习模式化
学生因分数被拖着优秀目前应试的痕迹明显,学生作业量过大,更多的时间是机械而重复地完成作业与背诵知识点,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研讨与思考。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进行直接套用,过度训练形成模式化思维。
(三)教学格式化
师生被课本绑架市场经济下的浮躁,套用和复制教师、课本的知识。教师和学生缺乏对课本知识的批判,认为课本知识就是真理,就是正确的。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理解状况,并不十分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问题。教学评价只是偶尔走秀,实践实验流于形式。
(四)视野本土化
视野被地区绑架在教学中,教学视野很局限,常以个人的视野看待世界地理事物。理念制约学生的思考空间,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地理学力培养的探索
(一)注重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
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训练强化。第一,要求对地理空间基本要素的表现方法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如分层设色地形图、气候分布图、风向玫瑰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等。第二,掌握地理空间基本要素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并能熟练识记。主要方法是以“海陆分布轮廓经纬网图”为背景,结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落实自然地理要素的全球分布规律,批判性地思考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自然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人文地理要素的形成,以不同等级区域为单位构建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要素的逻辑空间关系(。第三,用批判性思维工具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演变。结合高中地理必修2和必修3的内容,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评价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环境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提出可持续的发展观点。
(二)转变考查试题的设置方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前可行的措施是关注综合题的设置,可尝试开放性设问、答案权重给分。开放性设问能防止思维定势,解放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其不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测答案,提出相反看法,真正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参考答案设置时应该根据答案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因素,区别给分。
(三)创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打破传统的教授式教学,重新构建教学环节:质疑-验证-评价-建议,真正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授角色,转变为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环节的调控和教学过程的解惑等。在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过程中抓住区域案例,教师创设区域教学情境,设定教学环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针对该区域某一人文地理要素的发展提出质疑,接着组织调用相关地理空间信息,把握地理要素间整体性和差异性特点,坚持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
四、结束语
1.1大众文化的商品化背离了文化艺术的本质。马尔库塞指出自由与超越是文化艺术的本质,“自从自由意识觉醒以来,真正的艺术品无不揭示了这种原型的内容,即否定非自由”。艺术品是人们自由自主的创造,体现着人们的主体性,而面对着不自由束缚着人们的一切因素时必然要否定和革新,超越现实不合适的存在。随着文化工业的到来,文化成为一种工业模式,已不再是人们自由的创造,而是像工业产品一样在市场上销售强加给人们,被商品价值化。从而文化艺术与商业密切相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受到商品价值规律的控制。因此,文化艺术失去了自由与超越的本质。
1.2批判大众文化对民众的欺骗和控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教的,心理学的影片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够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文化工业通过其产品的消费、文化传播和娱乐活动等形式来满足大众物质精神的幸福感需求,但这只是暂时的满足,人们为了需求更多的满足不断吸食文化工业所带来的文化产品,人们最本质的需求“自由”受到文化工业的控制,人们内心是很空虚的,人们精神生活开始和现实生活相异化,这是一种看似合理而自由的不自由。文化工业的操纵弥漫了人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从时间空间上对大众的思维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控制了大众的文化意识形态。
1.3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异化了人的主体性。在理论看来,人在社会生活中自由自在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包括:自为的自律性、自觉的能动性、自由的超越性,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主体性建构了主体,所以主体性使人成为人。而“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因为根据商品的市场规律,在文化工业的社会中,大众文化通过现代化的传媒强制的被商品生产的模式所束缚,把文化定义为商品推销给大众,人的社会活动收到文化工业产品的胁迫。法兰克福学派现代的后继者哈贝马斯也认为艺术已经退化为可供宣传的、商业性的大众文化产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蛊惑沉迷于文化工业所营造的崇拜物质安于享乐的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受到消解,越来越受到大众文化影响和控制,所以大众文化制造的娱乐消遣品的商品化倾向使得整个大众文化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最终使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性具有压抑人的主体意识的功能,人处于异化状态。
二、对于中国大众文化建设的启示
2.1文化建设需要学众文化批判理论。当前的中国社会处于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后工业社会思想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电脑、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模式的广泛应用,还表现为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也在中国扎根发芽。凭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通过单一低俗的文化产品的影响,确立了娱乐享受为主的价值理念,所以大众文化的商品化严重阻碍着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步追求。面对大众文化后期的消极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积极的进行了研究和批判,所以中国需要学众文化批判理论,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环境的不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某些观点已经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了。尽管法兰克福学派否定和批判大众文化,但能把大众文化作为学习研究的对象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说明其具有开放的学术思维和严谨的研究精神,而面对大众文化对我们文化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学者不理解大众文化的危害,受到侵蚀或者不看大众文化的产品单纯的否定,更谈不上对其研究,即忽略了事实的客观研究,又缺乏开放的学术胸怀,如果继续不重视研究大众文化我国的文化发展建设就会受到西方社会文化的腐蚀。
2.2文化建设需要强化大众文化的教育与教化功能。大众文化也可以是一把双刃剑,而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大众文化主要是其过于商品化,其产品主要用于娱乐和享受,宣传腐朽的思想,异化了人的主体性,弱化了文化的教育价值。大众文化在初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艺术生活,但其天生的劣根性也消解了人的主体性比如社会发展需要人们的艺术活动,理性思考等实践,而现有文化工业的感性腐蚀着理性,使文化的教育与教化功能被错误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受到了大众文化的蒙蔽。因此,我国的文化建设需要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与批判,有利于强化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引导人们走出大众文化商品化的阴霾,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能够成为教育民众、鼓舞民众的精神动力源泉。
2.3文化建设要避免商品化现象,树立人的主体地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我国大众文化的商品化与经济一样呈上升化趋势,大众文化的产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广告等传媒方式潜移默化地推销给大众,正是在不断地被动享受这些产品中,才异化了大众文化需求,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却被强加了生产出来的欲望。因此,我国大众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以人为本,听取大众的精神诉求,提高文化深度和厚度,发挥人们的主体作用,创造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变大众文化引导人们的需求为人们创造属于大众的文化,使人们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三、总结
【关键词】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艺术的否定;解读
一、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背景
1、社会背景
由于文化受到了纳粹国家的野蛮操纵,所以致使文化沦为了纳粹国家统治的工具。他们运用艺术或者其他的文化形式,对大众人民进行思想上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大众失去思想,没有自我的正确思考辨别的能力,听从纳粹统治者的指挥和管理。
2、工业技术的发展
因为有了工业技术的发展才会使得纳粹对文化的操控有了可执行的媒介,才能使得大众文化更方便传播,扩散。
3、阿多诺自身的原因
阿多诺出身在富有的犹太人家庭,从小受到欧洲古典文化的熏陶,在逃亡美国期间,美国的所有事情,包括文化,或者是音乐,对于阿多诺都是不小的冲击,深深烙在心里和脑海中的东西,都用全新的方式诠释,使得阿多诺极度反感,尤其是艺术方面,他认为爵士乐根本就不能算作真正的音乐,是没有价值的音乐,不能够引起大众思考,只能够让人心神涣散,所以阿多诺对当时的大众文化做出了批判,以及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和想法。
二、对文化工业的解释
1944年,“文化工业”这个概念在霍克海默尔《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一文中第一次被提出。而1947年,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尔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中以“文化工业:启蒙之为大众欺骗”为标题的一章,对“大众文化”是工业文明的思想基础做出了专门的研究。文化工业是什么呢?其实阿多诺也没有给出一个特别明确的解释或者定义。通过对阿多诺的观点研究,可以得到,文化工业为了使得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采取工业化的方式而制造了具有类型化特点的文化产品,这样使得低俗艺术与高雅艺术完美结合。
三、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可以概括为:对文化工业商品化倾向的批判,对文化工业技术的批判和对文化工业使人主体性沦丧的批判。
1、对文化工业商品化倾向的批判
对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阿多诺是这样理解的,“劳动产品一旦以商品为目的生产的话,就带上了拜物教的性质,所以拜物教与商品是互相依存的。”他坚决认为艺术品绝对不是文化工业的产品,从一开始它们生产的目的就是在市场上销售的可代替项目,因此商品社会一切产业的基本特点在文化产业上都显现了出来,为了交换或者为了在市场上销售本身就是拜物教的特性化体现,阿多诺认为艺术被文化工业转化成了一种商业类型。文化工业的质量被商品化大大降低了质量,让真正具有批判精神的现代艺术边缘化。文化商品化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大量的财富都聚集在了生产者和销售者身上,另一方面导致大众的物质和精神极其贫乏。
2、对文化工业技术化的批判
阿多诺认为,由于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工业有了可行性,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让文化可以轻易的复制,可以方便的传播,使得大众更容易被影响,控,从而使得人们成了被动的追求艺术,不再探究什么是文化的真正价值所在,完全成为了文化的俘虏,使真正的艺术受到了严重破坏,也使得艺术从根本上被摧毁。
3、对文化工业使人主体性沦丧的批判
标准化,模式化和均一化是文化工业的突出表现。为了满足市场的单一需求资本家运用各种手段限制创作者的自由。使得创作者正在丧失主体性。他认为在文化工业中是没有真正的个性的,个人只有是与文化工业中所倡导的普通性一致才能被接受,而此时伪个性化也正是文化工业中所推崇的。人们接受意识的标准化,是对人创造主体性能的否定,使得人性与现实意识分离开来。人的主体性,主要是创造性和反思力逐渐沦丧。
四、对艺术的否定性倡导
阿多诺认为,人们现在处于的这个世界是已经被异化了的世界,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批判的责任应该由艺术来承担,艺术具有否定性的本质特性,艺术认为现实世界是否定的,真正的艺术就应该是对文化工业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否定,应该是能够对未来的还没有存在的事物的把握,是可以拯救世界的,所以他认为人的审美原则应该是对现实社会审美标准的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因此要推崇非同一性原则。
艺术疏离和否定了现实世界,现代艺术扬弃了完满的感性外观。而疏离和否定现实事物,是创造艺术品的辩证方法,是对现实事物和社会的远离摒弃,否定所存在的一切误导人思想的事物;扬弃了完满的感性外观,表现出人类对异样事物的理性认识,让人们能够远离现实的具体事物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较为深入的思考。因此,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应该有:
一是非实在性和异在性。因为艺术应该是对没有的不存在事情的追求与把握,所以应该是非实在性的。阿多诺认为艺术应该是出乎意料的,意想不到的。
二是超前性。阿多诺认为,艺术应该是对事情的一个超前的把握,不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应该是一个代表或者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事物的指向。
三是否定性。由于超前性和异在性使得艺术必然是走向否定性的。
四是非模仿性和非反映性。艺术是创造出来的,不是依靠模仿或者复制,更不是对某种已经存在的事物的反映和把握,它应该是对未来的,不存在的事物的把握和引导。
五是精神化和无概念性。阿多诺认为艺术应该是纯粹的艺术,是远高于生活的纯粹精神化、自由化的东西,不应该受到任何事物,或者是概念性的约束,是随性的、绝对的自由化的东西。
六是不确定性和难解性。只有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让人在一书中难以捉摸,得到困惑,最后经过深度思考得以解答的艺术才能是真正艺术。由此知道了阿多诺为什么么认为流行音乐就不算是艺术,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思考,只需要听接受便可,这也是阿多诺对李璐行音乐的批判的原因。
五、对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的反思
首先,阿多诺没有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而是几乎全盘否定了这种文化,对于这种文化在某种方面的成就完全忽视。辩证去看待事物是最公正的一种方式,由于阿多诺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太过情绪化,导致他只看到了否定的一面,忽略了积极的一面。
其次,夸大了艺术的作用。艺术虽然在精神上能够影响到人或事的一些行为,但是不会像阿多诺描述的那样,能够拯救一切。就像我们看一部电影,如果内容积极向上,它能做到的就是引导我们能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什么是对与错,没有人会因为一部电影去脱胎换骨的改变自己的一切。
第三,忽略了技术的主导作用。他只看到了人们被异化,但是没有看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对艺术的积极作用。
第四,对大众主体性的忽略。阿多诺在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中认为,统治者一味的把思想填鸭式的传给了大众,并且不让大众有多余的思想空间,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这样就使得大众的思想被控制和领导。但是文化工业制造出来的假象,大众是可以判断,可以分辨,就算是大众的心被当时的电视节目所蒙蔽,但大众终将会明白,那完全是一些令人轻松的消遣,或者是娱乐,而且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哲学;宗教批判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8-0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篇就宣告:“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1〕,宗教批判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批判中,依然充满着对宗教问题的阐释与批判,诚如洛维特所言:“马克思走向政治世界批判的步骤并没有简单地把已经作出的宗教批判甩在身后,而是在向批判尘世世界的这种进步中同时也为批判‘天国’世界亦即宗教获得了一个新的立场。”〔2〕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高扬的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和哲学的拯救行动就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甚至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原始点。
一、哲学征服宗教的“政治活动”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所研究的主题是关于两位古希腊先哲的自然哲学学说。然而,在19世纪50年代末致拉萨尔的信中,马克思明确表明,研究两位自然哲学家的学说,不是哲学兴趣,而是政治兴趣,“[较晚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尤其是他)、斯多葛派和怀疑论者,[我]曾专门研究过,但与其说出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的]兴趣。”〔3〕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内容上看,他出人意料地用了大量的篇幅着墨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生活和写作方式之不同;从博士论文的结构形式上看,在论文的序言、附注和附录中他都在慷慨激昂地批判宗教和阐扬哲学的卓越。就此而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展开的不啻是一场以哲学征服宗教、救赎自由的“政治活动”。
伊壁鸠鲁说:“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就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用不着久等,他立即就会获得解放,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4〕但世间哲学类别众多,选择为哪种哲学服务才能获得自由呢?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选择伊壁鸠鲁哲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是选择服务于伊壁鸠鲁哲学。这种选择的重要原因在于伊壁鸠鲁哲学是对实在的解释与对政治自由的肯定。美国学者维塞尔认为:“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感兴趣的部分原因是伊壁鸠鲁哲学提供了一条哲学救赎的道路……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兴趣意味着他对作为一种救赎方式的哲学本身感兴趣。”〔5〕此处,“救赎”一词实有“解放”的韵味。联系到伊壁鸠鲁是古代最伟大的宗教批判家与启蒙思想家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认为“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他曾对宗教提出过完整的解释和批判,几近毁灭性地打击了古代宗教,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借助伊壁鸠鲁“救赎方式的哲学”获得了一种超出宗教之外的批判视野,希冀通过哲学对宗教的批判以及哲学的意志拯救行动能够实现真正的解放的政治旨趣。 一般认为,古代的宗教批判是为消除恐惧,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快乐,而现代的宗教批判则是为了彻底消除宗教这一最大的欺骗形式,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马克思在哲学拯救与宗教批判的对立意义上,充分彰显出哲学的救赎功能。
马克思宣告哲学与宗教的誓不两立,他承继伊壁鸠鲁反叛宗教、护卫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的精神,高调地声明哲学“痛恨所有的神”,宁可像普罗米修斯一般做“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6〕,也不愿屈辱地苟活于阴郁幽暗的宗教“洞穴”。在博士论文的开篇序言中,马克思即批判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明言普卢塔克把哲学带上宗教法庭的立场,“令人想起一个被指控犯了背叛自己臣民的叛国罪的国王”〔7〕,同时指出,“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8〕宗教无疑正是作为“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力量,它致使“众人所崇拜的众神”并不是“众神”的本相。在伊壁鸠鲁看来,众神避开世界,居住在世界之外,对世界漠不关心,与众人毫无关系,“人们崇敬它们是由于它们的美丽,它们的威严和完美的本性,并非为了谋取利益”〔9〕这与“众人所崇拜的众神”毫无一致之处。何况,马克思认为,对于哲人来说,“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10〕“神学化的理智”和宗教比哲学更重要的描述是极端错误的。
作为“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自我意识哲学,必然要质疑和批判作为各式各样的偏见与错误意识的种种宗教和神圣,“哲学”和“宗教”根本上是存在冲突的。为解决这个冲突,在苏格拉底事件之后,哲人的态度呈现出两种路向:其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民众采取一种“高贵的谎言”的政治哲学,审慎地对待人们的宗教信仰,改善而非颠覆受宗教主导的人类社会,防止哲学对社会的“疯狂”侵袭;其二,伊壁鸠鲁摒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遮遮掩掩、暧昧不明的态度,坚决地采取了站在宗教对立面的立场,以巨人般的勇气复兴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用哲学对抗宗教的明确立场。〔11〕伊壁鸠鲁这一大无畏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哲人所接受,而在近代启蒙背景中成长的马克思,几乎具备启蒙哲人的所有抱负和激情,毫不犹豫地扛起了以哲学征服宗教的大旗。正如伊壁鸠鲁的所有自然哲学均服务于其反宗教的动机一样,马克思对希腊原子论的研究也服务于其反对宗教的政治旨趣。
作为哲人的马克思,其哲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们从偏见、迷信和宗教中引导、“救赎”到“哲学”的“真理或光明世界”,走出柏拉图的“洞穴”,由此反抗宗教在神的名义下把人“救赎”到晦暗不明的黑暗中去的荒谬举动。因为依照启蒙哲人的预言,凡是在人们开始按照哲学的理性进行思考的地方,宗教和迷信就不再有活动的余地;而哲学的理性思考也只有在超出恐惧和无知的地方才能开始。当然,这个过程是艰辛的,面对的压力也是严峻的。所以马克思说:“哲学研究的首要基础是勇敢的自由的精神”〔12〕。 方式选择及原子偏斜理论的本体论意义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两者的研究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映现出两个不同的思想家形象;另一方面也详述了两者学说上的差异与对立,着重强调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理论把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思想的实质区别。深刻凸显出伊壁鸠鲁的自由意志哲学能够挣脱众人的意见与宗教精神的限制,甚至能够征服世界,实现绝对自由的本体论意义。
关于研究方式的选择。马克思描绘道:“德谟克利特不满足于哲学而投身于经验知识的怀抱,而伊壁鸠鲁却轻视实证科学,因为按照他的意见,这种科学丝毫无助于达到真正的完善”〔13〕;德谟克利特说“我发现一个新的因果联系比获得波斯国的王位还要高兴”,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探讨客体只在于使那进行解释的主体得到安慰,目的在于追求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而不在自然知识本身;〔14〕“德谟克利特由于对知识感到绝望而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伊壁鸠鲁却在感到死亡临近之时洗了一个热水澡,要求喝醇酒,并且嘱咐他的朋友们忠实于哲学”〔15〕。因此,研究方式的选择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然哲学不单纯是对外在世界的客观研究,也是关乎人的自我意识,关乎人的生活方式的学说。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相比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才是真正的哲人,只有在伊壁鸠鲁那里,哲学成为救赎的工具,摆脱了大众意见的束缚与宗教精神的限制,从而在哲学中感到满足和幸福,由此得到真正的自由。当然,马克思的自由已经不仅仅是伊壁鸠鲁的对恐惧的摆脱与自我意识的宁静,更是指人真正征服世界的能力,尤其是哲学对众人的宗教生活的征服能力与救赎能力。维塞尔认为,马克思使用的“征服”一词是bezwingend,这个词意味着强迫(forcing)。也就是说,普罗米修斯精神“强迫”世界成为人类自由之所。只有通过征服世界,人才能够创造自己的文化宇宙,才能创造自我神性的保护而战胜死亡。〔16〕人成为宇宙的理想生活的创造者,正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终极目标。
关于原子偏斜理论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王国所展示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世界,凸显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绝对性与自由。原子作
为抽象的、个别性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表征的实际上是个体的人。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解读其实包含着对人之生存样态的洞悉。原子在必然性的直线运动中丧失了个体性与独立性,如同个体的自由在外在的划一行动中丧失了自身,但原子的偏斜运动打破了这一“命运的束缚”。原子由于脱离直线,偏离直线,从而从自己的相对存在,即从直线中解放出来,如同表征着人的自我意识的原子经历否定之否定,以偏斜运动否定直线运动,通过独立性和对同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脱离了限制性的定在,从而摆脱外在之束缚与羁绊获得独立自由的特性。〔17〕而这一点对于马克思来说,正是人们逐渐脱离宗教的偏见与魅惑,洞察到人拥有神性般的自我意识而确证人的自由和平等的过程。“原子偏斜理论”构成了伊壁鸠鲁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差异。原子偏斜是对实在的解释,藉此肯定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原子的偏斜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将这一思想应用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则“偏斜正是它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18〕。原子的偏斜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并形成了原子的相互排斥这一自由意志的最初形式,因为它摆脱了强制的运动与盲目的必然性行为,这正是作为理性之光的哲学对作为幽暗泥塘的宗教的摆脱与胜利,彰显出具有独立自由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挣脱宗教的束缚的事实。伊壁鸠鲁提出的哲学学说是一种作为救赎方式的哲学。
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研究方式的差异及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理论的运用,实质上是本体论与物理学的差异。德谟克利特将原子作为客体进行研究,把握的是原子客体的必然性,没有涉及主体本身,只具有物理学意义;伊壁鸠鲁通过原子发现了自由意志主体,并确立了自由意志主体的性质与自由意志摆脱宗教的本体论意义。
三、自我意识哲学的内在之光与外在之明
马克思批判了“关于神的存在的证明”,指出这些证明“不外是空洞的同义反复”〔19〕。一切关于神的本体论证明都是不成立的,它们只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直接证明。彻底扫除了“神”这一宗教的最高基础之后,马克思阐述了自我意识哲学如何实现对世界的救赎,这是伊壁鸠鲁的“救赎方式的哲学”对宗教批判的完成。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附录中指出,历来关于神的本体论的证明无非就是说,某人现实地想象的东西,对于某人来说就是现实的表象。因为我的想象是由某东西作用于我,所以当我现实地想象神,神对于我来说就是现实的表象,这一“现实的表象”将证明神具有一种实在的存在。马克思指出,人如果相信自己想象的表象,这一表象就会起作用,如古代的摩洛赫和阿波罗神都曾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现实的力量一般。但是,马克思接着论证到,如同某人将纸币带到不知纸的这种用途的国家去,必将被人嘲笑他的主观表象一样,要是将某人所信仰的神带到信仰另一些神的国家去,必将被人嘲笑他受幻想的支配。“一个特定的国家对于外来的特定的神来说,就同理性的国家对于一般的神来说一样,是神停止其存在的地方。”〔20〕由此,马克思指出,“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例如,本体论的证明。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21〕对神的本体论存在的一切证明歧视都是对神的不存在的证明,是对一切关于神的观念的驳斥,如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沉思一般最终只是证明了人的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维塞尔的论断也许是可信的:“从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看来(假如没有更早的话),那种超越了人的所谓上帝的存在(即使如人一样的客观存在也能在他那里被构建)对他而言也许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对马克思来说,价值意味着人的存在——最高的神性的自我意识。……马克思相信,社会主义是人的理想的完美,不需要指向一个所谓神圣的父。”〔22〕既然神已经被扫除出这个世界,宗教已经被证明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形式,那么救赎世界,实现和护卫人类自由的责任就要依靠自我意识哲学。 场救赎运动,“哲学必须成为尘世的(现实的)哲学,而世界必须成为哲学的(观念的)世界。哲学既是救赎的工具,同时也是救赎的内容。为此,对马克思来说,哲学拥有一颗‘征服世界和绝对自由的心’。”〔23〕马克思认为,“征服世界与绝对自由”是哲学的本性,哲学是救赎意识的认知形式,它必须面向世界,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绝对自由的自我意识
。“当哲学作为意志面向现象世界的时候,体系便被降低为一个抽象的总体,就是说,它成为世界的一个方面,世界的另一个方面与它相对立。体系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反思的关系。体系为实现自己的欲望所鼓舞,就同他物发生紧张的关系。它的内在的自我满足和完整性被打破了。”〔24〕哲学要面对世界,而不再只是解释世界之所是的内容,不再只是沉思根本存在的内容;哲学必须把世界变成哲学欲求的应该所是的内容,成为救赎行动的自我意识。
只有如此,哲学的本质才有可能实现,一个新的理论和新的自由世界才有可能在暴风雨中诞生。“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焰。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哲学在外部所反对的东西就是它自己内在的缺点,正是在斗争中它本身陷入了它所反对的缺陷之中,而且只有当它陷入这些缺陷之中时,它才能消除这些缺陷。”〔25〕
假如认为伊壁鸠鲁的哲学处境是由亚里士多德体系造成的,而马克思的哲学处境则是由黑格尔体系造成的这一相类似的哲学处境之下,我们有理由信服美国学者沃格林的如下一段话:“意识的主权与反有神论的反叛是在一个开始就有的,它们作为动机进入到了马克思对由黑格尔体系造成的哲学处境的反思之中。在黑格尔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哲学‘封闭自身成为一个完整的、全体的世界’,像这样的体系乃是哲学中的‘节点’,它们中断了哲学的直线发展。要在沉思中来进一步完善这样的体系是不可能的,其继承者将转向哲学实践和对时代的批判。”〔26〕我们也更能体会到马克思选择伊壁鸠鲁哲学作为其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的深意所在,那就是把哲学当成一种救赎方式,深入到实践和时代的深处去挽救那些遭受宗教魅惑的人们。
四、结语
就马克思借助伊壁鸠鲁的“救赎方式的哲学”所拥有的超越宗教的批判视野而言,其哲学的“征服世界和绝对自由之心”还只是在自我意识中跳动,只是以“理性的自然之光”照亮了幽暗诡秘的宗教世界,彰显了哲学的救赎意志。这种批判仍然只是思辨式的批判,依然局限于斯宾诺莎和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精神启蒙,它本质上仍是以“精神的批判”来消灭或以“自我意识”来消融宗教的“幽灵和怪影”,虽然批判的锋芒很犀利,但还略显缺乏浑厚的根基,因为尚未寻找到合适的中介让自身成为革命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从哲学上批判宗教只是宗教批判的序幕,而不是其最终的完成。这种批判无疑具有理性启蒙的价值,其巨大的政治意义就是促成政教分离,让国家尊重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严格限定公共权力的支配范围。然而“犹太人问题”已经使这一解决方案出现裂隙,哲学式的理性启蒙既不能消灭宗教,也无法化解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价值冲突、“诸神之争”依旧存在于世间。因此,宗教批判必须要走出自我意识哲学的视野,摆脱在“思辨王国”中的“纯哲学批判”式的范围限定;必须反思哲学批判的前提,不能单纯地将自我意识哲学作为宗教批判的前提和归宿,不然,根本无法消灭宗教的神秘性。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宗教批判的理论性质总体上还囿于大卫?施特劳斯、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的思想传统;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时期尚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不过,马克思已认识到其宗教批判的局限性,从而坚决地清理了自己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关系,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 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27〕。在转入政治和经济的批判之后,马克思在新的层次上提出了对宗教的批判,即对宗教的世俗批判。
〔参考文献〕
〔1〕〔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16.
〔2〕〔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7.
〔4〕〔6〕〔7〕〔8〕〔9〕〔10〕〔13〕〔14〕〔15〕〔17〕〔18〕〔19〕〔20〕〔21〕〔24〕〔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2,11,12,35-36,12,24,27-28,25,35,34,100,101,101,75,75-76.
〔5〕〔16〕〔22〕〔23〕〔美〕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
〔m〕.陈开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9,132,133,183.
〔11〕罗晓颖.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j〕.现代哲学,2007,(3).
(一)确立科学的论文写作理念
马哲认为,矛盾既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这就启示人们,论文写作作为一个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而试图对其给出科学认识或合理解决问题的活动,无疑须将“及时发现问题、深刻揭示问题和完美解决问题”视为写作者应该确立的写作理念。该理念表明,论文写作既要正视和分析问题,更应探索问题的妥善解决方式,因为任何不能在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去完美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即使它创造性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但如果此写作活动只是片面地追求合规律性的科技价值而不追求合目的性的人文价值,该写作活动就会因背离了“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一写作的真实追求,而难以成为人们普遍认可和欣赏的高质量论文。
(二)提供必要的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写作方法是为完成论文写作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或程序。在论文写作中,尽管写作者会采用一些具体的写作方法譬如分析与综合、想象等,但由于一些作者受形而上学思维的影响,这些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往往呈现出单一化或固定化的倾向。而马哲思维强调用整体、联系、系统和变化发展的视野来对待写作,可以为写作者提供必要的写作方法。
(三)指明具体的论文写作路径
首先,马哲的唯实思维和辩证思维为论文写作指明了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也指明了写作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唯实思维提醒人们,论文写作只有在尊重论文创作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展开。辩证思维则告诉人们,论文写作只有运用辩证思维,突破单一性,实现多样性,突破孤立性,实现整体性,才能达到写作目的。其次,马哲的实践思维为人们标识出了一条“在写作实践与写作计划辩证关系的展开中完成写作”的路径。论文写作是一个“写作实践—写作计划—写作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人们只有沿着这一写作路径,才能逐渐接近写作目标。
(四)激发积极的论文写作精神
首先,马哲的实践思维和唯实思维,能够让论文写作者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拥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使写作者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臆想之中。其次,马哲的矛盾思维能让论文写作者在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拥有寻根究底、勇对困难的开拓精神,使写作者能够把那些人们不大追究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大胆的怀疑和追问,为设计新的写作方案找到突破口。最后,马哲的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能让写作者拥有对其写作的前提、基础、方法、过程或结论等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写作者以独立思考取代人云亦云、以自主建构取代依葫芦画瓢所必需的。
(五)促成有独创的论文写作成果
马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哲学,其思维特征与致力于形成独创性学术理论成果的论文写作,在尊重实践、注重批判及反思等方面是一致的,这使得马哲思维一旦融入论文写作中,就会让写作者在立足实践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展现自觉进取的意识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将自己置于写作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能够以实事求是、批判反思的态度去尽力发挥其作为写作主体的创新能动性,使论文写作目标由可能变为现实。这对于提升论文写作者的能动性并促其形成富有独创性的论文成果,无疑具有现实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哲学思维缺失状况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马哲思维运用状况,笔者经过对湖南理工学院365名大学生的论文分析及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马哲思维贫困”的现象,马哲思维的缺失状况令人担忧。
(一)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缺失程度较大
实践思维、唯实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是五种常见的马哲思维。为测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运用这五种思维的程度,笔者将它们被运用的程度设定为四个可参考的项,即“运用很充分”“运用比较充分”“运用不大充分”“运用毫不充分”,并分别记4、3、2、1分。按照这种方法对大学生论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五种马哲思维在论文中运用程度的平均数值分别为2.89、2.90、3.08、1.10、1.00,其均值大多处于1分至3分之间。这说明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而且马哲思维的运用程度都欠充分。
(二)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马哲思维教育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给每一个影响马哲思维教育的因素子项列出了四个可选答的项“很认可”“比较认可”“有点认可”“不认可”,并分别记4、3、2、1分。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马哲思维有效教育的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体现为:(1)教师因素,包括马哲思维教育内容缺乏,马哲思维教育方法不当,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脱节等,影响均值为3.54分;(2)学生因素,包括学习马哲思维无兴趣,不用心把握马哲思维,不主动在论文写作中运用马哲思维等,影响均值为3.52分;(3)学校因素,如不重视马哲思维教育在论文写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影响均值为3.39分。如果各因素分值在3分以上的为影响大,4分以上的为影响很大,那么可以看出,这三大影响因素的均值都处于影响大和影响很大之间,说明教师、学生、学校都是影响马哲思维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这就告诉我们,如果马哲教师只是一味强化其教育的德育功能而疏忽其论文写作的教育功能,或者大学生学习马哲思维态度不积极,或者高校不善于处理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之间的关系,那么都将极大削弱马哲思维教育培养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功效。
以提升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对策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培养大学生的马哲思维以提升其论文写作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已迫在眉睫。恩格斯曾经告诫人们:“哲学思维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2]465问题是,我们在加强马哲思维教学的同时,切忌泛泛而谈,而须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地安排马哲思维培养内容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如自以为是、探究问题能力不足、满足于即时求解等问题,借助相关的马哲思维教学,让大学生把握论文写作的技巧。其一,学会对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马哲的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主张人的思维必须与客观实际保持一致,并且强调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活水源头,为人们写作论文给出了“本”“源”问题上的答案。所以,在马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揭示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的科学性、客观基础和必要性,引导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和实践,自觉摒弃神秘主义、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以确保自己的写作活动能够立于可靠之本、始于本来之源。其二,擅长对论文写作对象的穷根究底,即将写作对象所涉及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或第一原因发掘出来,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此,教师可以运用马哲的辩证思维,如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和矛盾思维启发学生。其三,在论文写作中展示具体理性。为了帮助大学生揭示论文写作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应特别向大学生阐明马哲在揭示自然界、人的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时是如何运用“从抽象到具体”这一辩证逻辑思维的,使大学生面对论文写作对象时能够从对该对象的感性认识出发,经抽象思维,形成对其某一特性的简单理性认识,再通过拓展和深化,达到对该对象诸多特性乃至本质或规律的复杂理性认识。实践证明,大学生只有经常接受辩证逻辑思维的训练,其在论文写作中才能不为细枝末节所惑,而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求解出写作对象的本质与规律。其四,精于对论文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对参考文献予以理性的质疑和评判,既善于发现其不足,又要确保其合理性,使大学生自觉摆脱落后观念的束缚,培养其运用参考文献的能力。而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有必要向他们阐释马哲是如何运用实践的武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等哲学思想进行深刻批判的,使他们在领悟马哲的卓越批判能力之后,也能精于对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其五,反思。对基于批判他人文献而形成的论文,作者要进行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自我批判,自我反思,以进一步完善论文思想。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批判性
思维能力很多教师提出当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一大问题是没有想法,不会思考,换言之,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纵观学生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质量,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内容缺乏深度,缺乏独立的批判精神;二是论辩结构不完整,缺乏反驳意识和能力,缺乏有力的事实依据加以论证。
1加强论辩结构训练
在论辩结构上,议论文写作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罗列观点,不会融入反方观点,展开反驳论证。尽管立场明确,但是如果缺乏对相反观点的反驳,是辩证思维比较薄弱的表现,缺乏较强的说服力;另一个常见问题是文章不乏好观点,但是缺乏深入而有力的论证。这两个问题都与缺乏论辩结构的知识有关。在议论文结构上,学界多引用和参考StephToulmin的理论。该理论提出,文章的论辩顺序一般采取以下3个步骤:首先论证本人观点(argu-ment),接着论证相反观点(counter-argument),然后反驳相反观点(rebuttalargument)。在这三步写作中,每一个语步完整的论辩结构都含有3个部分,即提出观点(claim)、提供证据(data)和说明理由(wanrrant)[1]。“claim”指提出作者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可以拿来讨论或争论的,不是事实性的陈述。“data”是为支持观点立场所提供的各种事实依据,如生活实例、研究结果和统计数字等。“warrant”是指说明和解释那些列举的事实证据为什么能够支持所提出的观点。论辩文或者议论文,是判断是非、证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字表达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传统修辞认为,论辩应从逻辑(logos)、情感(pathos)和伦理(ethos)这3个方面诉诸读者。也就是说,逻辑上,要阐释概念、解剖分析、提供证据、正反论证;情感上,要使用真实、生动、具体的事例;伦理上,要顺应读者对好与坏、对与错、正与反的判断原则。融入反方观点并进行反驳,这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能够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写议论文的薄弱环节。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基本的观念,即任何观点都是主观的,当你声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时,就要面对不同意见,重要的是指出不同意见的根本问题所在,提高论辩的说服力。可以说,反驳是议论文写作中对学生来讲最难的地方。反驳要抓住反方观点中最有力的部分给予还击。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首先得真正理解反方观点为什么是那样一个立场,论证的逻辑是什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然后思考通过怎样的论证把它驳倒。有的时候,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一个争议性事件的不同立场及观点的本质,反驳起来不着边际。就反驳策略而言,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犯一推就倒的错误。如果作者只挑选反方观点中微不足道的部分将其驳倒,尽管论辩的语步结构看似完整,实际上避重就轻;另一方面,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避免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各种因素可能同时在起作用,需要厘清关系,抓住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来谈,但也承认其他因素的存在。这里有一个技巧叫做Rogerianargument———让步策略。首先承认对方立场中有一定道理的部分,表达对这个部分的理解,承认某类因素的存在。但是这种妥协不是立场的妥协,而是出于情感上的包容,是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然后将矛头指向对方观点中的关键问题,运用反驳,进一步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学生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缺乏“说明理由”。说明理由(warrant)是提出观点(claim)和提供证据(data)之间的重要支撑和衔接,在提出观点和提供事实依据之后,紧跟着需要说理和分析。学生写作常缺少说理部分,写出观点、给个例子就完事。至于例子如何支持观点、如何解释观点,似乎成了读者的事情。要清晰呈现论辩结构,需要学会区分观点(opinion)与事实(fact),并且在写作中使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首先,什么是观点?观点具有可议论性(debatable),“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讲的就是有不同观点的存在。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出与反驳不同的观点时,都需要注意所提的内容是一种主观想法,具有可议论性,值得讨论。什么是事实?作为事实,“丁是丁,卯是卯”,本身没有可争论性。
2创造自由批判环境
除了从论辩结构出发训练学生的思维以外,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创造一个学生能够自由批判的交际环境。批判性思维是在不同思想交流和碰撞过程中自然发生的,自由的思想就一定会面对批判。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交际型教学是必要条件之一。非交际型的课堂是一言堂,教师总是扮演权威角色,学生的看法得不到尊重。如果只有教师的看法才是决定成绩的依据,那么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就不敢、不会、不愿表达,根本谈不上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反,交际型教学重视信息差异、情感差异、观点差异、师生平等交流。教师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就有真正的思想活动,师生间、同学间就有真正的思想交流。在交际型教学中,对问题的探讨是开放的,没有唯一的答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面向不同观点,学会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写作教学要创造自由批判环境,不仅要选择有一定思想深度和难度的作文题目,而且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有一个大的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研究,分析别人的观点,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样,同伴互评活动也是创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自由批判环境的一种方式。对于学生的同伴互评意见,教师可以跟进评价,形成一个自由发表意见、互相尊重不同意见的书面交际环境。
3鼓励母语深层阅读思考
或许有人担心很多学生的英文写作中已充斥母语思维下的翻译痕迹,语言很不地道,如此母语阅读是否会加深这样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母语深层阅读是加强英语写作中思想内容深度的一个催化剂,与英语表达不矛盾。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通常超过他们的外语水平,二语写作的遣词造句过程就是语言与思维的匹配过程,这个过程对语言能力弱的学生来讲,其写作中的表现通常是选用简单的外语从事超出他们语言水平的思维活动,导致写作中缩减或规避大量思想内容,而对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来讲,其写作中的表现是不断寻求最合适的词汇和话语方式,从而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个发现与Bereiter和Scardamalia(1987)的发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写作能力是从低水平阶段的知识述说(knowledge-telling)向高水平阶段的知识重建(knowledge-transforming)不断发展的。语言水平低,搜索不到合适的词语,只能规避复杂的思想内容,满足于知识述说;语言水平高,不断搜索合适的词语表达深层的意义,述说的知识得以转化和重构。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母语阅读能够启动强有力的思辨,将有力地激发遣词造句过程中的搜索匹配动力,从而表达出深刻复杂的思想内容,更加有助于转化和重构知识。因此,母语阅读与英文写作非但不矛盾,而且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的思想深度[2]。
4更新课程设置理念
除了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在本科教育中,各类课程都可以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口语课、跨文化交际课、西方思想经典课、英语阅读课等。从英语写作课的设置上来说理念的更新很重要。例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对写作课中的研究思辨元素非常重视。由于研究思辨型写作贯穿于大学教育课程始终,因此其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写作指导。反观国内大学,传统的写作课程设置观念是从叙事文体开始,一年一年“循序渐进”,从本质上把“研究思辨”当作非常难的一个学习内容和技巧,似乎它与低年级学生无关,非要到高年级才学习不可。思辨能力培养与基础语言技能培养不是矛盾的关系,可以结合起来。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把研究思辨的目标分割开来。每个学期有各自的阶段性目标,而阶段性目标体现在阅读写作的总字数、引用资源的数目、遵循研究性写作规范的要求以及研究性写作的语类特征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郑玉琪.二语写作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估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3-16.
批判性思维是当下国际国内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缺少这种思维的培养和运用。随着新课改对学生创新能力更多的要求和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语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练习场,而研究性写作教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好的实验室。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本质
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内涵
思维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批判性思维是思维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它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两方面。它既是一种思维过程又是一种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在独立思考基础上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决定,并能时时进行自我反省的,全面的思维。
二、研究性写作教学的特点
“所谓研究性作文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性题目,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收集资料,加工和处理资料,并撰写成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这种作文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1)研究性作文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的最大区别是: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知识、怎样思考。正如卡尔·皮尔逊所指出的:“真正的教育不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训练人的思维的过程。”
(2)研究性作文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研究性作文的写作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说写作材料会相当充分,描述或论证会比较客观而全面,也比较完整。
(3)研究性作文的结构大多具有规范化的特点,语言平实无华
研究性作文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要求语言平实、准确、简明,要正确使用相关学科的术语及实证材料的数字与图表。
(4)研究性作文的选题没有普适性,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传统的中学作文的特点使其命题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一般情况下,一个合适的题目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写。研究性作文则不同,由于研究性作文的前提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目前我国各地学习条件差别悬殊,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大量图书资料的课题就不适合农村学生,自然环境也不大适合城市学生。因此。研究性作文只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具有明显的环境或区域特色。
三、在研究性写作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写作是一项挑战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写作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应该注重给学生更多的思维自由。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体验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努力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并发表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见解。
1.习得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方法——实证
作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很多,其中一个关键性的方法是加强逻辑论证的学用。通过学用逻辑论证,将学生的日常观察和知识积累转化为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和技能。我们倡导教师在研究性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用实证,并不是简单地学习理论的东西,而是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这里,我们主要强调学生从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式的写作中走出来,通过实证,在实践中锤炼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心声。所以,在研究性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当让高中生从政治化、样板化、从众化的恶性循环圈内走出来。只要是真实、健康、生活化的体验,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用尸体写作——文人自杀现象的探究与思考》这篇研究性作文就是很好的实证例子,现节录部分内容,如下:
以上对文人自杀原因的归纳只是一种总体概念上的阐述,只是回答的一个大概。下面是对文人自杀的详细解读。文人自杀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文化作为政治附庸下的长恨悲歌……第二,时代水土不服者的最后归宿……第三,纯文学式的自杀……
此文作者通过对历史上文人自杀进行实证,最后得出了自杀的原因,运用实证很好的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根据论文第一部分的论证,我们知道,研究性作文具有系统性的特点。由于系统性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性,这便决定了研究性作文逻辑性强的特性。于是在写研究性作文时,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便能得到很好的获得和应用。
2.拓展批判性思维的想象空间——求异和逆向
求异思维就是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路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是“求异与创新”。逆向思维是指以怀疑和批判的倾向进行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往往融合在一起,求异思维中包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是一种发散思维。对于写作来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是指旧说,另立新说,表达不同于常规的看法和见解。研究性作文不同于其他作文的特色就在于从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从而得到自己独特的观点。要想使观点标新立异,必须使用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通过求异和逆向这两种方式,拓展了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想象空间,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做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消除各种思维定势,拓展思维广度。当我们确定了一个思考对象,应围绕着这个对象来思考,但是一个事物不可能孤立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冲破思维定势的阻碍和扩大思考范围,把这个对象放到更广阔的背景里加以考察,从而发现它的更多的属性。
其次,扩大观察范围,增加创意素材。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并不真正了解。写研究性作文的前提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假如研究课题没有新意,空洞无物的话,作文写作就意味着失败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在研究性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观察,转换视角,发现事物的多面性,为写作增加有新意的素材。
3.强化批判性思维的思想力度——质疑和批判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很难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所以,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从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汲取知识的营养。研究性写作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课题,并运用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知识广而不精,要想从中提炼素材,必须要批判地提取和搜集资料素材。高中生需要用质疑的眼光和批判的精神进行研究性作文的写作。
当质疑和批判反复的被使用,久而久之,高中生便会养成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从而强化了批判性思维的思想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64.
[2]转引自金言,屠树勋,徐桦君.研究性作文教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
一、ITTE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起源于“教育计算机化”(educmioncomputing)。教育计算机化就是要在教育系统或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系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其中也包括如何在教学和培训中运用计算机技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50多种杂志发表ITTE相关的学术论文,很多期刊如theJournalofResearchOnComputinginEducation、Computersintheschools,以及EducationalTechnol—ogy。都会不定期地发表有关ITTE的文章。1983年,第一个致力于ITYE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季刊Journal。fCom·putinginTeacherEducation问世,这是由“教育技术国际协会”(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ISTE)下的一个兴趣小组出版的,这个兴趣小组由一批对计算机应用特别感兴趣的教师教育人员组成。1990年,首届美国rTTE会议在后来改名为“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协会”(SITE)的组织下召开/conf/site/)。SITE还出版Journalof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其他的与“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有关的期刊还有:JournalOflnformati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An-nual。另外,还有一些学科教育方面的专业期刊也会刊登与本领域相关的教师教育方面的论文,如JournalofComputinginMathandScienceEduca-tion和JournalofComputersinEarlyChildhoodeducation。教师教育方面的核心期刊The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和ctioninTeacherEducation在1996年还出版了有关技术和教师教育方面的专刊。这一切都标志着ITFE作为一个分支学科正走向成熟。
二、ITTE的研究范型
对TITE的研究常见的有3种研究范型,分别基于经验理论、批判理论和解释理论,其中经验研究主要为定量研究,批判理论和解释理论的报告则倾向于定性研究,尽管在具体的研究中可能兼有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这3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分别对ITTE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经验理论
经验理论,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验理论对lIT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提供有关计算机在学校中使用情况的精确描述
如Becker(1986年、1991年、1994年、i999年)的一系列工作就展示了计算机在学校中应用的发展过程;
(2)了解教师教育方面实际的技术应用情况
如由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Moursund&Bielefeldt,1999)所承担的对美国416个教师教育机构所进行的调查。
这些调查研究激发了人们对于与计算机相关的课堂实践方面的研究兴趣。但是,经验主义研究者们也已经认识到,单纯使用经验调查,即使方法正确,也会导致研究者们得出不完全或片面的结论,因为经验理论所基于的从样本推广到普遍的归纳法本身就很容易发生问题。
2.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是经典理论的延伸,其关注的是对生产因素的考虑而不是对生产工具的控制:这些理论的倡导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群体的获益是以另一群体的损失为代价的。例如,对报纸和新闻行业有控制权的阶级会将该阶级的观点强加给其他阶级:可以说,批判理论学家一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尽其所能去发现偏见、不恰当的权力关系,以及其他种类的统治和压迫关系,他们认为教育技术学者们应该更关心一些本质性、重要的、前瞻性的和有关精神的研究问题.包括社会关系、女权主义、流行文化,以及教育技术与语言、视觉,人种、资本、军事、政治、伦理以及生态之间的天东、(Nich01s&AllenBrown,1997)批判理论对ITF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思辨盲目的计算机教育应用对教育的伤害如Apple(1991)详细讨论了教学作为一种专业技能会不会因技术进步而发展强大,他指出,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指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技能将会消失,因为教学被重新定义成了一种旨在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管理性工作,是计算机而不是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特定的技能和知识;C.人Bowers(1998)在题为“用20世纪的机器教19世纪的思维模式”这篇文章中更进一步指出,计算机技术是由主流文化所创建的,其所代表的是文化中强势组织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例如,正是由于商业需要那些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工人去学习某种类型工作所需的技能,于是,计算机就被用于传授这些技能而不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决定的技能(自我决定的技能可以使工人发现自己的兴趣,而与雇主利益发生冲突)。
(2)反思因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而带来的诸多不平等现象
如教育软件中存在的性别问题(Chappell.1996),弱势群体在技术教育环境中被忽视的现状(Chisholm,1998)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可以直接用于教师教育,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纠偏。
批判理论研究是意识形态的,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Monke(1997)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Iowa的DesMoines公立学校的技术应用问题,揭示出技术推广对教师和管理者的重要意义以及其中所隐含的巨大花费:Chappell(1996)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流行数学教育软件中所存在的暴力竞争数量和性别表示问题;Robinson、Wiegmann和Nichols(1992)采用社会文化研究方法来评价教学材料;Francis(1996)结合教学设计技术改革微格教学法。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很多方面都将得益于这类批判性思维。
3.解释理论
解释理论与心理学建构理论相关,通常归入定性分析。解释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科学无法找出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真实总是局部的、短暂的、并且是有条件的,社会科学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无法做到永恒不变或永远正确;解释理论对ITT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重视案例研究和专业实践性论文
因为解释理论认为,所谓真实性是由不同类型的人来构造的。因此,对一些人来说是真实的,但对另一些人可能并不真实。案例研究和专业实践性论文因为提供了丰富的相关情景描述,而成为有价值的知识源泉。读者不应该把研究论文作为真理的普遍反映形式,相反,应该把它当作是作者关于特定环境下事件的主观性描述。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来决定哪些信息对其来说是有用的。
(2)倡导“参与性研究”
参与性研究(Heron。1996)包括参与行动研究以及一些其他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消除了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在参与性研究中,只有参与者,没有主体。参与者能够在每件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从研究的设计开发,到数据的分析报告等等。解释理论为教学设计研究在研究型大学的正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之前有关教学设计的研究在这些大学并不被视为是研究。
(3)拓宽了研究成果发表的形式虽然传统的研究论文,那些具有详细的实验设计、过程描述和对研究问题认识的论文,仍旧是最普遍的成果报告形式。但是,如今许多其他的报告行形式也开始被广泛接受,例如故事性叙述的案例、一段视频、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剧本、一个艺术作品(如雕刻或绘画作品)。同样是案例研究法,解释理论采用的可能是“非虚构的教育故”事”形式。
采用上述3种范型对ITTE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我们在进行ITTE领域研究时应该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和要达到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研究范型。
三、ITTE研究范围
我们根据一些ITTE的综述报告和有关的论文,将迄今为止的ITTE研究归纳为如下的7类:
1.现状调查研究
如前面提到的Becker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就是研究在教室里运用计算机的情况,从1986年开始几乎每5年的一份报告,展示了计算机在学校中应用的发展过程。Be&er发现将计算机整合到课堂教学是一个痛苦而缓慢的过程。
在美国有关ITTE现状的诸多报告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thecongressionalOfficeofTechnol-og''''gAssessment。OTA)在1995年所委托实施的一系列专门关于技术和教师教育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校在培训职前教师使用技术方面做得很不够。
2.相关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主要是研究各个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从全局角度对一些已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Robinson(1995)关于ITI''''E与英国国家课程体系关系的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国家层面上论述了政策问题:对政策方面的研究还可以以教师的反馈为基础来提出一些发展性建议;Fisher(1997)访问了克罗拉多州287名使用技术的K—12教师,询问他们认为在职前教育项目中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另外一个通过专家调查法进行政策和过程研究的项目由Herring{1997)主持,内容是关于如果在远程教育中鼓励建构主义教学,学区应该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Herring选择了12个全国知名的专家,这些专家都因为采用建构主义方法运用技术而闻名。Herrings研究的结果以及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为我们创建基于建构主义的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
3.师生态度研究
Brownell(1997)在对1990年到1995年Iq''''rE研究的述评中选择了28个研究,发现很多研究都涉及态度的研究,这包括调查、了解师生对于在学校中使用技术的态度,以及经过技术培训之后,态度是否转变方面的研究(参见Willis和Mehlinger,1996年对这类文献的综述)。大多数调查研究都显示,教师们对于在学校中使用技术持积极态度,但是他们对在教室中使用技术并不自信,而且也认为教师教育并没有教会他们创新地使用技术。Laffev和Musser研究还发现,一些师范生认为教室中的技术会干扰师生之间的联系;
4.教学应用研究
对态度研究存在一种批评,认为我们不需要去了解教师对技术是否有积极态度,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典型案例。OTA(1995)的报告中也提出,未来应该注意发现、研究和宣传教师教育中有效技术整合的好的案例。在这方面,基于解释主义的专业实践性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如Woo&ow(1998)的论文阐述了准备教师在教室里使用技术的常见问题,其专、Ik实践论文是基于K—12学校和大学合作的四年经历而写成的:
5.培养方案研究
由于很多研究发现教师职前培训在技术教育和技术准备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许多文献也介绍了将技术应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优秀解决方案。如Stuhlman(1998)介绍的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案例+实习,以及Thompson、Schmidt和Hadjiyianni(1995)论文所描述的在Iowa州立大学一个研究生辅导一位教师这样一对一式的培训方法。也有一些论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采用教学设计技术设计教师培训课程(Brush?1998)。
6.总结和反思
ITTE方面还有一部分论文是对以往研究工作中的各种改革性措施进行描述和总结,如Boehmer和Waugh(1997)对远程学徒式教学项目的研究,Goldman和同事(Coldman和Bar-ron。1990;Goldman,Ban''''on和Wither-spoon。1991)对如何应用超媒体技术于教师教育的案例研究。更多地总结和反思来自参与改革实施的教师,Al-berta大学(Gibson和Hart.1997)的一组教师就发表了一些与其经历相关的研究。教师们说,在实施改革前的准备工作是不充分的,对技术的潜力认识不足,直到进入实施阶段才有所领悟。类似的有关在教室中尝试使用技术的经历方面的报告,都是非常有用的。
7.计算机辅助教师教育研究
有关运用计算机技术支持教师培训方面的产品开发和试验也是ITTE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这包括创建多媒体或基于WWW的教学软件包,建立实施教师培训的计算机环境(Jin,t997:Robin和Miller.1998),研究计算机模拟/Strang1995)、交互式视频光盘(Cennamo、Abell、George和Chung,1996)、远程教学(Boone,1995)、电子会议系统(Harrington和Quinn—Leering,1996)、电子邮件(Johnson,1997)以及教学网站对教师技术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反映了特定计算机技术对教师培训的作用.也为在教师培训中以及在教师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提供了依据。
从未来发展来看,促进ITYE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创建优质的教师技术教育环境将是未来的这一领域的主要工作。
四、几点说明
本文简要介绍了教育技术的一个分支学科: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基本数据来源于《教育技术研究和发展》杂志(EducationlTechnologyResearch&Development)1999年第4期中Willis,Jerry.Thompson和Ann.Sadera。William所发表的文章:Research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cur-rentstatusandfuturedirections。这篇文章的中译本将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当代教育技术系列丛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分册(缪蓉,赵国栋主编)中。原文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来源和分析,本文是在那篇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重新进行了归纳整理,增加了对研穷内容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