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30 00:20: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英语教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以学生为基础,因生呈现
在新课程之下,教师一定要明白课堂的主体问题,要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研究学情,要力求因“生”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uying fruit》的第一课时,有位老师是这样上的。一开始就直接使用英语:Hello,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 like fruit, and you? I like apples, peaches, bananas etc. Please talk about the fruit what you like best?学生半生不熟地听懂了一些,他们开始与同桌谈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聊得不亦乐乎。接着,老师又大声地说:Stop! Stop! Then,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discuss. What are these?这样学生开始学习fruit和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句型。
本节课面对的学生基本上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学生之所以聊了很长时间,也是因为个别同学谈起喜欢的水果。因此,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才是合适的,对小学生,教师使用英语表达时,要使用最简单、最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能听懂。
二、以学情为重点,因“材”呈现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从系统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角度,经过专家反反复复的修订,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这套教材本身就是一套系统化的语言学习载体,各学年、各单元、各板块知识是前后联系的。
小学英语教材各单元的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帮助学生挖掘整本教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授新知时,从新旧知之间的关系上展开,能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记牢这些知识。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It’s late》中有很多数字和时间,在第八单元《In class》的Part G部分,就可以联系起来。
单元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往往围绕一个主题编排内容,形成几个场景,掌握相关的单词、句型和对话等。又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An English friend》中,教材以Tom的相关信息为中心,通过介绍他的居住地点、家庭情况、个人兴趣等,设计成几个场景,然后将有关的知识整合在里面。介绍Tom的情况放在第一部分,一直到第五部分落实如何使用英语介绍一个人的方法,前后联系,环环相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在第一部分,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Where does Tom live? What does he like?等问题进行思考。
三、以板块为核心,因“序”呈现
在英语教材单元内部的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展开。但教材是死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帮有鲜活生命、各具特点的个体,要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灵活处理教材,重新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
1.充分利用板块中的资源创建场景。在教材各板块内部有很多资源,却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这些资源往往更生动、更有效。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Hobbies》中,在单元的最后部分就有一首英文歌曲,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把它应用到单元导入环节,随着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能使学生们在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感受,然后产生要学习歌曲中相关句子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情感和知识的准备。这样的资源,其实在很多单元中都有,一个游戏、一首诗都可以被我们利用起来,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本单元进行。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材内容 德育渗透
PEP小学英语这套教科书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尤其是每个单元的Let’s talk、Let’s learn、Let’s sing、Cultural、Story time等均以故事为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文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购物、家庭、课程、时间、食物、颜色和周末活动等。这些教学内容无一不蕴含着德育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这些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与教育。
一、通过词汇教学渗透德育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与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注意对词汇文化内涵的介绍,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学习动物的单词时,我采用戴动物头饰的方法,让学生扮演小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然后通过课件、课文插图分析、对比,使学生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批评,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的新词汇、新句型和新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动物的美好感情与兴趣;教学单词desk和chair时,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爱护桌椅,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教学单词stamp时,可以让学生知道集邮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提醒学生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增长各方面的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的生活。
二、通过歌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歌曲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谐的旋律、优美的节奏,十分悦耳。儿童的记忆特点是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先于词语逻辑记忆,因此,英语歌曲备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定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教唱Happy Teacher’s Day时,可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同时通过唱歌也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教唱歌曲A Merry Christmas时向学生说明圣诞节的时间、由来、食物、聚会、圣诞树、礼物、圣诞老人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可教唱Happy New Year,引导学生发现中西文化中的相通之处,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通过课本插图渗透德育教育
PEP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类型各异的插图,这是教材的一大特点。这些图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的是单词图片,有的是会话的情景,有的反映中外不同的风俗文化,有的反映故事情节等,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如操练句型 “What’s his/her name”时,我让学生看课本中杨利伟的图像,适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的教育。此外,我让学生联想一些体育运动员,如刘翔、林丹等,这样不但增加了他们的会话兴趣,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传承了名人的精神。
四、通过生活化的会话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三年级学生刚学英语时,我利用一些简短的日常用语,如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bye(再见),How are you(你身体好吗),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Thank you(谢谢)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学Sorry(对不起)和That’all right(没关系)时,我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出现的误会和纠纷,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语言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五年级there be(有)句型时,我让学生各自设计出一些情景,说出自己家乡所有的丰富物产和优美景色,从而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在教It ’s time to do sth(该干某事了)的句型时,我对学生进行了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Can I help you(要我帮忙吗)的句型时,我告诉学生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及时渗透助人为乐的教育。
五、通过Cultural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Cultural或Good to know含有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礼仪知识。如教学三年级上册Cultural 中Happy Teachers’ Day时,可提前布置学生每人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教师,要求贺卡内容全部用英文书写。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又能让学生懂得尊敬师长,融洽了师生关系。三年级下册中的Happy Women’s Day可以让学生给母亲制作贺卡,节日那天对母亲说“Happy Women’s Day,Thanks, mom”,送礼物也要说“This gift is for you”或“Here you are”,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时,可以运用学过的英语“Can I help you?”等语言提出帮忙,这样做既使学生对母亲表达了感谢,也让学生对所学的句型有了及时的运用,在家长面前充分展示了自我。另外在Cultural的学习过程中,我抓住送礼物、吃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西方文化意识的渗透。在教学后,当学生了解到西方人在接受别人礼物时要当面打开礼物,逐一评论,互相表达谢意;吃饭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等礼仪知识后,感到吃惊,并对此展开了议论,还有些学生试图模仿异国文化。我告诉学生,这些做法符合西方的风俗习惯,也属于正常礼仪文化的范畴。所有的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无好坏之分,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尊重异国文化,但不能盲目地追随异国文化,也不能排斥,要取长补短,同时积极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理解文化多样性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文化 语境 主题 阅读
小学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说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英语学科不仅要承担语言知识的传授,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还应注重孕育情感、启迪心智、升华人格,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要提倡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更多的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开阔眼界,提高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初步发展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译林版小学英语Storytime板块是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每单元的核心板块,旨在通过对话、短文、短剧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它有丰富的题材和话题:经典故事、学校生活、环境保护、职业梦想等;它更有多元的体裁:童话故事、日记书信、对话、应用性文章、短剧等,这些语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但是,在解读Storytime板块时,一些老师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只关注结构性知识,忽略故事整体教学;只关注知识本位,忽略故事文化内涵;只关注故事浅层,忽略故事育人功能。
那么,我们如何立足于儿童视角研读和丰富教材,如何顺应基于文化的英语教材的变革,如何真正对Storytime板块教学做到最优化?
一、拓展与创造:置身文化的语言情境
语境是语言的土壤,是儿童英语知识、技能、综合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只有在具体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作为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需要我们带领儿童置身于异域的文化场地,引导儿童从多元而具体的情境中明晰语言应用的规范,了解语言应用的细节,产生对语言的需要,从而增强语言应用意识。所以,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基于文化,对英语教材进行拓展与创造。
以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 Storytime为例,本部分的场景是在Mike的家中,Uncle John和孩子们在庆祝新年,他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年礼物。本部分的内容是他们分享礼物时的一段对话。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解读,带着儿童细细品读语言,体验情感,逐步领略到文本无限的风景,需要教师从整体入手,自身有一定的解读能力,要有对文化的敏锐性和对语言的熟练性。
课始,通过放课文视频,让学生了解到Chinese New Year’s coming.新年到了,Uncle John给孩子们送礼物。新年是一个孩子们不陌生的节日,此时教师配着音乐、画面用英文介绍新年的礼节和知识。
T: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for all of us. When it’s coming ,all family members will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 When people meet each other ,they will say “Happy New Year!”Children are really happy, because they can play the fireworks,get lucky money and get a lot of gifts.介B最后,课件定格在琳琅满目的礼物画面上,在学生一阵赞美声和惊叹声中,拉开了文本学习的序幕,让学生进入新年的这一情境学习新年的问候语“Happy New Year”。在音乐、画面的烘托下,学生们仿佛已在过节,纷纷握着小拳头做作揖状,互相打着招呼:“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当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呼之欲出时,马上渗透“过节时可以互送礼物表达祝福”这一文化,所以Uncle John今天给小朋友带了礼物庆祝节日,一方面交代了对话发生的背景,另一方面也做了文化的传递。
当介绍Uncle John把礼物送给Mike,引入句型“This is for you.Thank you.”的时候,若仅仅把它作为句型,作为知识点来教授,那必定很苍白,并不会给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痕迹。但如若就在这个环节,恰到好处地去引导学生,当Uncle John对Mike说:“This is for you,Mike.”Mike会怎么说呢?学生会猜到“Thank you.”继续追问Why?学生会感悟到,出于礼貌,我们在接受礼物时一定要对对方表示感谢。把这一文化礼仪传递给学生,相信会在他们的内心播下小小的文明之花的种子,也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学几个句型或单词,而是在学习如何交流。
文本解读到最后,学生都知道文中三个小朋友分别收到了三件礼物,他们高兴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收礼物一定是高兴的,收到自己喜欢的礼物一定会更高兴。仔细推敲,这是否是Uncle John用心挑选的呢?Helen是女孩,他送了doll;Mike喜欢运动,他送了ball;而Tim是个爱动脑筋的小男孩,Uncle John送了机器人。文本解读到这里,又可让学生明白一个与礼物有关的文化:要选择礼物送给别人时,要根据他人的需要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礼物,又一文化之花在儿童心头绽放。这些拓展都把孩子带入文化的语言情境,给学生提供理解文章的支撑点,让学生的思维走进文本,走向深处。
二、延伸和深入:凝练主题的文化建构
英语是儿童学习的第二语言,它给儿童带来全新的语言体验,也带来了新鲜的异域文化,儿童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理解与感悟,才能学到“活”的语言。只有这样,英语学科才能担任起学科育人的重任。我们可以采取“主题建构”的方式,让儿童体味和感悟。如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让我们认识更多公共场所的标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谈论城市的污染及起因,让我们关注我们的生活生存环境;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在更大范畴上讲述地球能源的可贵,以及如今能源的稀缺,并告诉我们自身可以做的,应该做的。三个连续的单元由小见大地围绕环保这个主题,从自身到所在的城市再到我们生存的地球,让儿童建构起对周遭世界的关注。这些文化的建构,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发现其内在关联,切不可孤立,以本为本。
再如,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 Storytime为例,此内容场景是公园里,Mike,Su Hai,Yang Ling,Liu Tao和Wang Bing在野餐。Mike把自己的妹妹Helen介绍给大家,大家拿出食物招待Helen。很简单的情节,看似毫无主题而言,但仔细分析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编者为本单元设计了画面感很强、情景性凸显的主题图,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素材,巧妙结合文本内容,挖掘出文化主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插图中,在公园的野餐毯上野餐篮里放满了好吃的食物,面对着这么多食物,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浅层来看,小朋友就是吃食物,但若是这样平铺直叙,文本将会缺少核心,缺少内涵而毫无章法、支离破碎。再细细研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野餐吃食物就是在彼此分享食物。课文中有一位新朋友来,孩子们热情地和新朋友一起分享食物。我们可以分析到,整段对话都是围绕“分享”这个话题展开――和新朋友分享什么,在分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为什么要和新朋友分享呢?于是我们可以凝练主题,将视点聚焦于这个关键词――sharing,由这个主题切入,将文本的脉络梳理出来,逐步抓住文本的中心。
顺着主线逐步把故事情节推开。用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Helen is new here,what should the children do?学生的答案有很多种,回归到文本,故事中的孩子们非常热情,她们想与Helen一起分享食物。按照这样的逻辑,接着学生会思考的就是她们会与Helen分享什么呢?于是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 they share?顺着这个问题,学生便对文本充满了好奇,故事一下就清晰明了了。
课的最后,教师再次回归到主题上,提问:
T:What do we share in this lesson?(三年级起始阶段的孩子让其用中文表达)
S1: 我们分享了两个单词a pie,a cake。
S2: 我们分享了句子Would you like a pie?
S3: 我们分享了Yes,please.No,thank you.。
S4: 我分享了知识。
S5:我们分享了文具和水果。(最后拓展环节中的物品)
S6: 我们分享了快乐。
……
学生们积极踊跃,给出了许多精彩的回答,可以看出,“sharing”成为文本学习的核心,所有内容围绕这个核心逐步展开,就如同放风筝一样,飞得出,收得回。最后一个问题则如同画龙点睛般地深化了主题,从故事中我们学会了怎样用英语和别人分享食物;通过活动我们用自己所学的语言交换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堂课中我们分享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分享快乐,分享爱心――Sharing brings happiness,从而让话题回归生活,让文化在儿童心中生根!
三、熏染与丰盈:漫步于阅读的文化丛林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习语言不仅是交流的需要,更是人类文化思想的传递。思想的形成与传递离不开阅读。在教学中,我们以文化的视角寻找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阅读材料,把这些阅读材料和原版的英文绘本,或复制,或改编,引入我们的课堂,把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相整合,给予学生一片可以漫步、可以阅读的文化丛林,让他们在纯正的应用背景下学习地道的英语,学会阅读,了解外国文化,倾听不同的声音。
如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8 At Christmas,教材提供的内容是有关圣诞节的一些知识,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可以直接渗入许多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教学到第一段时,我们可以补充圣诞节的标志性物品:Culture tip1(圣诞节标志物)jingle bells,Christmas hat,sleigh,reindeer...
教到课文第四段时,我们可以补充圣诞节传统的食物和圣诞活动。
[关键词]:单元主情境图 story time插图 课文插图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辅助文本信息的插图是课堂教学的好帮手。插图是配合文本内容而呈现的图画,不仅提供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还能以直观的视觉信息弥补课文中文字描述的不足。
一、利用单元主情境图
在教学PEP1 Unit3 Look at me (B Let’s learn)时,导入新课可以用上主情境图资源。
Step1:先用与主题图相符的小丑脸进行Brain Storm以唤醒孩子们的旧知,用一个放大镜放在小丑脸上,逐一复习:a white face,a blue nose,brown ears,yellow eyes,a red mouth…
Step2:顺利过度到Clown Puppet Show.进行如下的任务。
Task1:Listen and point.(听老师口令,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
Task2:Listen and choose.Which one is John’s puppet?(主题图中的四个小丑木偶供选择)。
Task3:Listen and say. The hand is _____.(颜色)The foot is______,too.(颜色)。主题图的呈现非常自然,并不需要花时间对主题图进行额外的学习,这样自然的融入,无疑提高了教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Story Time插图
教师还可以将Story Time版块稍加整合,把其当成单词教学的载体。例如,PEP3 Unit1 My Classroom的Story Time中呈现了一个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涵盖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Step1:笔者在黑板上粘贴的单词卡周围画一个方框,并对学生说:Look,this is Zoom’s classroom.并用卡通小蜜蜂的图片引出bee。笔者把卡通小蜜蜂放进刚画的框里,向学生提问:Look at the bee.Where is it?并引导学生回答:It’sin the classroom.同时呈现“Where is it?It’s…”这一组问答句。
Step2:看故事,选单词卡片。笔者让学生边看故事的DVD,边从自己的单词卡片中选出小蜜蜂在Zoom’s classroom停留过的地方;之后抽取几个小组汇报。
Step3:自选单词,改编故事。笔者让学生想象小蜜蜂还可以停留在教室的什么地方;然后分组活动,每位学生选出一个单词(你想象的蜜蜂飞过的地方)替换故事中的单词,在组内说出一个描述小蜜蜂所在位置的句子;最后,指导各组学生围绕分组讨论的结果表演故事。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三、关注课文插图,体会语境意义
现在大多英语老师上课,不研读教材,却自己创设一系列情境。一节课很轰烈,学生却收获不多。所以对教材的解读势在必行!
以PEP5 Unit1 What’s he like(talkB)为例进行说明:
谁?(John和Chen Jie)
什么关系? (好朋友,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
什么话题?(聊天:谈论Ms Wang。)
说了什么?(新老师的特点。)
表达了什么语义功能?(介绍人物特点。)
语用目的是什么?(交换信息以增进友谊。)
在哪里?(在国际学校里。)
用什么语言说的?(What’s she like?She’s kind.Is she strict?Yes,sometimes.)
为了什么目的说这些话?(为了了解人物特征,就“这人是谁”做出判断。)
这些信息得到后。再请仔细观察Ms Wang是以背影的姿态出现的,同样讨论Ms Wang,Let’s try部分用说她friendly。而在Let’s talk部分说她kind。我想,在Let’s try部分,两个老师在讨论Ms Wang,在成人的世界里,可能更关注自己的同事是不是friendly。在Let’s talk部分,两个学生讨论了Ms Wang,而学生更关注老师是不是kind。而以背影的姿态出现符合他们的这个讨论情境。
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深层内涵准确把握课文的教学特征,包括语言内涵、语用内涵。这也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阅读教学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呢?
一、善于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的文化
即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然后互相交流分享(在交流的时候能够结合所学的外语进行,这样就关注了语言和文化共同发展),最后汇总。
比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国家、国籍这一模块知识内容时,由于不是直接地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直白地教授相关国家的文化所取得的成效不是很明显,我就布置了以下的前置性练习。
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完成了以上的表格,对相关的一些国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熟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了铺垫。把这些国家的中文名用英语来表示,同时结合一些代表性的建筑物或者自然风景,了解了异国的自然文化以及人文文化并且巩固了相关动物的语言知识,同时预知了有关花朵的语言知识等等。
二、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异国文化并与本国文化对比
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外文化之间的异同。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unit6“Let’seat”时要掌握的单词有cake(蛋糕)、hamburger(汉堡包)、hotdog(热狗)、Frenchfries(薯条)、bread(面包)、chicken(鸡肉);常见的饮料有water(水)、juice(果汁)、milk(牛奶)、Coke(可乐)、coffee(咖啡)、tea(茶)。中国传统的食物(Chinesetraditiongalfoodforgoodwishes)有汤圆、粽子、月饼和饺子。这样有了强烈的比较,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食物的同时,学会了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食品,真正实现了跨文化交际。
三、通过各种形式体验文化,并运用在语言实践中
1、通过写作
在学会了如何描述心目中的偶像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写作(描述心目中的偶像或者英雄人物),复习了相关的知识,如国家、国籍、服饰、外貌特征等。
2、通过观察、讨论
在学时间表达用语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各国的时差,并了解到时差是怎么来的。时差是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北京下午两点的时候,伦敦是上午六点,纽约是凌晨一点,悉尼为下午四点。
3、通过实践、总结
学习食物和饮料等相关知识时,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国家的饮食文化,并做成手抄报的形式。又或者让学生亲自到麦当劳、肯德基餐厅吃东西,感受异国的饮食差异;同时制造机会,综合服饰、购物用语的知识,让学生表演shopping。通过小学生的语言实践学习,了解了异国文化。这些实践活动包括听、说、玩、演、做等,尤其是情景对话,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四、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资源途径学习外国文化
【关键词】多元化;时代因素;利与弊;选择教材
一、引言
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自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发展迅猛,呈现出“一纲多本”的局面。这引起我们的思考,教材多样化发展对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过程,究竟起什么作用,除了积极作用外,是否也有消极作用;面对“一纲多本”的局面,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教材才能充分、合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二、中小学英语教材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因素
2.1新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课标》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也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置级别。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和新课标要求,出版发行了适合本地区的英语教材,从而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百花齐放”多元化局面。
2.2发展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竞争也愈演愈烈。科技实力和教育水平成为国际间竞争的生命线和制高点。为了提高我国的科教水平,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教材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随之凸现。首先,我国在某些学科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很难靠自身建设出先进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教材,因此我们需要引进国外教材。其次,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办学目标、评价标准等方面吸引我国积极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一些地区的学校特别是外国语学校积极开展的与外国学校合作活动,引进国外教材。英语是世界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也是我国中小学外语的主要语种,引进的外国教材大大丰富了我国教材,尤其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材多样化。
2.3现代科技进步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也促进了教材形式的多样化。随着高科技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教材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丰富、扩展。教材不仅仅是指定的一本教科书,它包括所有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教学材料,例如幻灯片、照片、电视节目等。在现代教学理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改变为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形成人机互动的授课形式、现代教学理念上的教材呈现出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化形式。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也给教材建设带来革命性变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因极具趣味性、情境性、实用性,也逐渐走进课堂。这些现代技术的在教材建设中的应用极大的促进教材多元化发展。
三、中小学英语教材多元化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利与弊
3.1教材多元化发展的弊
教材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景象,它存在教材质量下降、教材间断的弊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区按新课标要求编写了适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教材。但由于水平不足或对新课标认识不够,有些教材还不够完善。有些英语教材有不真实、不地道或无意义的语言材料,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甚至有些教材缺乏科学性,偏离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内容部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材都有很多版本。过去全国只有材,现在各地区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各学校教材也不统一,甚至有的学校出现一个年级使用多个版本教材的情况,这就产生了教材的衔接问题,除了以前存在的小学、初中、高中之间的教材衔接问题,还有以前没有的情况,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衔接。多元化教材造成学生知识背景的多元化,这加大了教学难度也直接影响到教与学的质量。
3.2教材多元化发展的利
中小学英语教材多元化发展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日益显示出其对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体现出国家新课标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中小学英语教材多元化不但能体现素质教育,还能让人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思考从而促进教育改革。传统教学往往把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知识作为唯一目标。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目标已变成: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收集、分析、总结知识,学会自我增长和加工知识。即,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不同版本的教材为因材施教提供可能,适应了不同层次水平地区和学生的发展。
四、教材多元化发展下选择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4.1科学性原则
要选用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往往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达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
4.2合理性原则
要选用语言真实,情景有趣的教材。语言真实、地道、有意义的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语言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周围世界,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客观需要,也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教材中鲜活的情景可帮助教师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的目的。因此,在教材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下,依照教学需要合理有效地选择教材在教学效果中发挥重要作用
4.3适合性原则
要选用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有些学盲目引进国外教材或者追求高质量教材,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不是专门为我国英语学习者编写的,也没有参照国内有关课程标准,因此有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国内实际教学需要,无法与国内教学环境相结合,而且高质量的教材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教材的选择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依据。
五、结语
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多元化发展,是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国际化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结果。总体来说,中小学英语教材多元化发展符合教育改革的思想能够促进教育进步。同时,教材的多元化发展也对教材的选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选择教材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原则。
【参考文献】
[1]程晓棠.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马亚男
一、理论依据
1.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我们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2.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孩子的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和自然智力等都应该获得相应的发展。所以使用单独的一本教材去上英语课也是不够的。
二、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
现在的孩子视野开阔,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也非常高,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特别是英语这门学科。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前就让孩子通过不同方式接触了英语。很多孩子的英语水平在每学期开学前就已经达到书本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书本英语的水平。所以单单使用人教版或学校配套的英语教材稍显单薄。
3. 从教材的角度讲
在合肥通用的教材是人教版PEP(三年级起点)的教材,教材涉及的话题也很多,例如社交、颜色、动物、食物、交通、农场、情感、计划等等。但每个话题的维度有限,孩子们能真正触及的学习内容有限,很难到达交流的程度。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暴露于更地道的英语环境中,仅仅书本的英语语言是远远不够的。
综上,拓展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迫在眉睫。
三、 具体实施方案:
1. 低年级
低年级的孩子还处于磨耳期,每个学校的教学方案和政策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学校(包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在一年级起就开始系统地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的一套JOIN IN 教材。每周有五节英语课和一节外教课。如果只用一个教材,剩余课堂时间太多。
2.低年级绘本阅读
一二年级我们加入了丽声英文绘本一、二级的读本,如:My Dad, Bob Bug, Breakfast等。这些绘本的特点是重点句型反复重复,故事具有情节性,画风符合低年级孩子的习惯。
3. 中高年级
(1)高年级绘本阅读和阅读反馈
首先,绘本的选择会有所不同。绘本的故事情节性更强,语言不再拘泥于简单重复,文章呈现段落。除了丽声的高级绘本之外,我们还加入了培生分级阅读7级的阅读材料。
(2)高年级英语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37-0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是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而使用教材。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使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本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取舍,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
牛津教材集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有很强的优越性。但由于地区和学生个别情况不同,教材的普遍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利用教材,使教材真正的为学生服务,而不是教材牵着学生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现实水平,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
例如在3B第四单元中在教学数字时,内容比较单调枯燥,且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早已掌握。因此在教学的开始环节我让学生欣赏“Ten little Indians”这首歌,通过歌曲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外词汇,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在巩固阶段,我要求学生将课前收集好的有关数字的资料拿出来和全班同学交流,有的收集了电话号码,有的收集了车牌号、门牌号等等,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活跃。在反思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一课的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巩固阶段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相互之间学到了不同的知识,体验了成功的感觉,同时也让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材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而学生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尽力改变教材单一化的现象,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
二、巧妙拓展,增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决定是否增加准备性的步骤以扩展教学活动,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或者延伸原有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展其文化视野,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应进一步丰富英语的文化积淀,挖掘出更多、更好的英语文化背景资料。
1.在3A、3B教材中
在“Colors”单元,教材出示了“white,black,green,red,orange,brown,yellow, blue ”等常用颜色单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颜色单词向学生渗透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如white在西方国家是“圣洁、高贵”的象征,而在中国则意味着“疾病、死亡”;不少颜色单词同时还是人的姓氏,像white(怀特)、brown(布朗)、green(格林)。在“animals”单元,让学生了解 “dog”在外国被视为与人一样尊贵的动物;因而有“love me, love my dog”之说,而“dragon”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但在外国却是邪恶的化身。
2.在4A、4B教材中
在讲解器官的单词后,适当引入有关的谚语或俚语,如green eye表示某人得了红眼病,嫉妒别人,而green hand表示新手。
3.在5A、5B教材中
学习了subjects 后,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说说和学科有关部门的活动,以此激发其学好英语的兴趣。在学了“left,right”后,告诉学生这是体育口令的“一、二、一”。在学了“before ,after”后,扩展“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 ”然后让值日生每天汇报,加强了before, after的重现率,增强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在6A、6B教材中
在Holidays单元,可以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如西方的Christmas与中国的Spring Festival的对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展开讨论。
在某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情况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或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
三、沟通读写,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兴趣
古语有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时代英语报》,晚上收看CCTV的希望英语频道,并做好词句摘抄工作;在英语活动课上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动画片或英语电影,从而将英语课堂衍生到孩子们的生活中。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做做“小练笔”。
例如,在学了5A Unit 2 A new house 时,我要求学生来写写自己的house;在教学5B Unit 3 Hobbies 时,让学生也来模仿课文介绍自己的Hobbies;学了6B Unit5 The seasons 后,让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情况。这一写的过程,实际是学生活学活用语言知识和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进行创新运用的过程。
实践证明,这种源自于教材资源的英语小练笔既面向全体,又尊重个体差异,发展个性,极大地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开放性的学习意识,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四、联系生活,让教学与学生实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