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4 00:28: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一年级数学个人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前言:对于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习惯和认识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数学学习问题更是严重,这与学习兴趣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研究如何在你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数学教学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一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注意力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身心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中会出现多种问题,从数学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数学教学一直以来就是以教师讲解、习题训练的模式进行,过于注重知识点教学,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二是,小学的升学压力看似不高,但家长的择优校和“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思想,使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成绩的优异,课业负担加重的情况下,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落实学习兴趣培养[1]。
二、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兴趣培养为核心,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探索和思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鉴以下的几点对策。
(一)数学问题故事化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加上好奇心强和好动的特点,难免会不适应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也不高,要求教師在教学时耐心的引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带领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6-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主要是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并能够准确地运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开始讲解本课内容之前,结合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描述一个故事,森林里的动物要举办运动会,提出要参加有猴子、大象等5个动物,但前一天大象有事无法参加,向学生提问有几个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学生在听故事时,注意力马上就会集中,通过计算“5-1”这个式子复习了前一节课的内容。接下来,教师要可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题目,引出新课的内容,如一辆公交载客五人,到某个人站点时下车一人,上车三人,计算出到终点站的有几个人。学生在这一熟悉程度较高的数学故事下,联合复习的内容很容易就会列出“5-1+3”的算式,并感兴趣地与同学讨论计算结果。不但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启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加了师生互动,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化教学,提高应用能力和兴趣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实践性,只依赖板书和课件讲解,降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具象数学思维和素质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阻碍。所以,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必须有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进行,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深,深入地分析教材内容,将知识点与实践关联起来,鼓励学生自行发现数学规律和解题途径。比如,以一年级上册中的“认识图形”为例。在教学前期的准备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别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以及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首先,教师要将学生以四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将实现准备好的图形分发给学生,要求将图形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图形的认识。其次,要求学生使用积木仿照教材中的图形小组搭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合作加深对图形的了解。最后,带领学生观察搭建成功的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启发学生在动手实践后总结出相关的数学概念。此外,课后的作业可以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生活情境教学
一年级学生对纯粹数学概念的理解势必不到位,教师再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适得其反,削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降低学习效。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的调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和问题的熟悉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以在讲解“找规律”一课时,模拟学生购物的情景,了解商品价格和分类的标准,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结语:总之,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接触系统化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生活情境的创设等对策,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平,浅议小学一年级足球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青少年体育,2018,23(10):79+56.
一年级的数学教材赋予太多的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9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19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一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历程,有喜有忧,有苦有泪,也有果,虽然不能事事皆尽人意,但收获还是颇多的。
这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x)(x)班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学生人数较多,这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教学中我一边摸索教学的教学方法,一边努力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多数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初步认识了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了空间和图形的基本知识;会进行简单的统计、找规律等。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今后的教学工作,下面是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我一有时间就多去其他老师那去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因为已经是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具体情况如下:
1、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进行出题,让其他学生来回答。我还在的重难点突破中,用“谁理解了它的意思”、“谁听明白了这位同学的话”等启发性的语言,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意识并且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口算课中,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练习题,互相出题;在人民币的教学时,学生利用自己手中已有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进行互换。以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合作意识。
2、走进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一年级的数学教材赋予太多的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在教学《小小商店》时,我就模拟超市布置物品,然后让一些学生当收银员,一些学生当顾客,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气氛相当好。通过此游戏,确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又学会了人民币计算知识,又培养了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在《找规律》中,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即揭示了规律的意义,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思维又伴随着这动作,在动作中思维。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我以学具为教学载体,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学生在数小棒的过程中,亲自体验和理解了100以内的数数方法。知道了10个10是100。通过操作小棒找到了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的方法。在动手操作中,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又是学生找到了计算方法。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帮他们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利用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同坐互帮共同进步,经过我的一直补差那些后进生都大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三、与家长密切沟通
这学期工作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这一学期,我主动与家长通过电话、家校通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我非常乐意接受,并且调换角色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绝大部分的家长对我是非常信任和尊敬。但也有部分家长因为没有经常沟通或没有共同协调好致使之间产生了很多的误解。
四、主要成绩。
在这一学期里,数学口算比赛学生口算能力有较大提高,在规定时间计算正确率90%。学生成绩有较大程度提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2019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二这一学期我仍然担任一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工作。素质教育的彻底实施,对学生来说受益长远,对老师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我们数学课,每周只有4节课,既要完成进度,又要圆满实现本学期的三维数学目标,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
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二、博采众长。
这学期的教学听课活动,让我们数学教师能够有了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拓宽了上课思路。
三、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力求每一次练习都收到最大的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写出教学反思。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
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另外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为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看到自己数学学习的进步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是,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现象。
4、由于课时少,学生练习的不够精、不够深,学生的自学意识薄弱,个别学生上课小动作较多,为此,下学期我将在课堂设计上层次更分明一些,使个层面学生都能感兴趣。
七、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老师要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
精心上好没一节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3、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4、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5、数学课的开展应面向全体的情况下,实施因材施教。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培养学生为祖国为中华民族努力学习的精神。
2019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三时光飞逝,一个学期又圆满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历程,有喜有忧,有付出也有收获。本学期,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工作中,我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努力建构自主的教学模式。在与孩子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收获。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教学工作各个方面都更完善。
一、夯实基础,精心备课,努力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让学生与老师都获益不浅。本学期,我认真研究数学第二册的教学大纲、教法学法,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难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为写好每一份导学案作好准备。备课时,我把以前的重备教学过程转为侧重备学生,我以自主探究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每次布置作业都非常用心,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减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科学把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而设计出符合自己本班学生实际的数学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课后,我还做好教学反思,找出自己在课中存在问题,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对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有效性。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我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例如数学组的同课异构、全国数学优质课、区的信息技术与数学科的整合等等,让我有了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拓宽了上课思路。
二、精心上课,师生互动,演绎精彩的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要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我们要注意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数学课“活”、“趣”、“新”。新授课中,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尽量多;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例如:夺星闯关、趣味数学、我的发现、火眼金睛、心灵手巧、争当IQ小博士,实践证明,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例如学生在“认识钟表”后,我让学生设计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以此督促自己每天的学习和休息;又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我让学生统计自己最喜爱吃的水果为内容,组织学生对小组内每个同学喜欢水果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代表每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谁的统计方法最好。这些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陶醉其中,收获颇多。
三、狠抓学生的学习常规,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有句话说的好:“教是为了不教。”事实证明: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这批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相差比较大。开学初,我发现这班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做作业和做练习都贪图快,尤其是这个学期刚开始,学生的书写格式比较随便,作业本卷面不整洁,直接影响了作业质量和学习成绩。
为提高孩子们的作业质量,本学期,我们班进行了每月一次的数学作业比赛,评出取得优秀档次最多的十个同学,对他们进行小礼品的奖励和公开表扬。通过比赛,引起学生对作业质量的重视,大部分学生都做到了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办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细心、勤学、求真、好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同时我们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养成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促进发展为基础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是一个过程,应贯穿于数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单一的评价会令学生觉得厌烦。我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表扬,因此我设立了不同的小组和个人的奖励制度,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学生上课表现好的、作业优秀的、遵守纪律、发言积极的、成绩优秀的都奖励红星,当红星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换取一张表扬信,积累五张表扬信就可以换一件学习用品,如笔盒、铅笔、作业本、尺子等等。课堂上以表扬为主,分个人、小组进行表扬,经常运用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如“你们小组合作得真棒!”、“你的眼睛真雪亮!”、“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学生都能在这样的表扬和奖励当中不断进步,培养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
五、分层教学,关爱学困生,做好培优扶差的工作。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针对这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两个班的同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能力、方法、态度上都各不相同,有认真的,也有马虎的;有勤奋的,也有懒惰的;有聪明的,也有反应特别慢的,因此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分层教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的辅导。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困生都有所进步,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很多同学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整体达到优秀的档次。
六、取得的成绩和努力的方向
一份努力,一份回报!收获的不只是教学和教研上的方法改革与创新,还有心灵上的满足。本学期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本学期的数学期末检测,取得喜人的成绩:一(1)班平均分98。20分,一(3)班平均分98。86分,两个班的合格率达100%,均达优秀档次。本学期,本人的练习课设计《整十数加减法练习课》课件和练习课设计获得石楼镇的二等奖;用ScienceWord设计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和教学设计均获广州市教学成果的二等奖和广东省的三等奖的奖励。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虽然取得点滴的成绩,但我也清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在计算方面不够好,存在速度慢、错得多的现象,这需要我在日后仍加大力度训练,要指导好学生快而准地计算的方法;大部分学生的口头说理的能力还要努力加强训练;个别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没能掌握审题的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好;学生“粗心”的毛病仍然反复出现,漏做、少做题目的现象时有发生,仍需大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谨慎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改善的地方,我会努力总结经验与教训,找准对策,做到精益求精!
2019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本四转眼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我担任一年级(1)、(3)班的数学老师,两个班的学生上课风格不同,一(1)孩子比较乖巧、气氛一般,一(3)班孩子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大部分孩子学习成绩比较理想,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爱讲小话,爱玩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总完不成,需要课后花费很多时间补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跟不上班级队伍。有个别甚至不喜欢思考,总想着抄答案。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针对两个班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做如下总结,便于今后更好的上好数学课。
一、我的课堂教学
1、一年级现在所用的教材不再是人教版而是最新的苏教版,本学期我与我的搭档符少丽老师一起,认真钻研新版数学一年级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利用电子备课资源,把教学重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在上课时把目标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交流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我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主张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后,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重点练习后面的“想想做做”,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尤其是最后一题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他们知道学以致用,也更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3、本学期在教学认识图形、认识人民币等知识时,我充分放手,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交流、去思考、去画图、搭积木、去购物、去换钱,力求让他们“自然”学会新知识,降低难度,培养兴趣。
4、精心设计练习课,由于我们用的是新教材,书上习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习题量特别大,因此我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注意练习的方式,提高练习效率,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尽量使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完成作业,向40分钟要质量。
5、多向学校前辈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在组内集体备课与教研中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向师父——凌昱老师学习,多听师父的课,与师父交流教学感悟,遇到教学难点积极向师父请教,提高教学水平。
6、重视了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通过电话、微信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让他们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能针对薄弱的地方使他们尽快的跟上。
7、为了让两个班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
上课时坐姿要端正,双手必须放在课桌上;上课有事必须先举手,经过老师同意再告诉老师;作业握笔姿势要正确,书字要干净、整洁,字要大方、而且所有字要排整齐,字迹大小一致。
8、为了让孩子上课积极,注意力集中,效果提高,我会经常在课堂上采取小组PK形式,或是现场发礼物,谁回答得很好、上课认真听讲就当堂奖励一份小礼品,收到了一定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1、课堂趣味性不够,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上课不够认真,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课堂作业未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导致数学成绩没有明显进步。
2、两个班的数学学习成绩发展不是很平衡,在学法指导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尤其是计算,方法要多样,严格要求每个学生过关。
3、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两个班有个别学生,成绩总是很不理想,暂时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今后仍需努力。
如:3班有3个后进生。1班有5个后进生,学习习惯很不好,不爱思考,辅差工作比较困难,多次联系家长协助。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期末考试完,最大的感触就是要严抓基础知识,多练平常易错点。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要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
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课堂四十分钟有效利用,限时讲授,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面10分钟练习必须人人过关,对于不能当堂消化的,课后及时辅导,争取人人当天消化。对于后进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多联系家长,家校合一共同抓,竖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向中等生靠近。
3、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重难点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合作化,多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4.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孩子在校状态与学习状态。
关键词:理解;培养;把握;缓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89-01
考试自我国古代民间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至今仍然延续着。它是一种规范了制度化的形式,实行公平公正有效真实等原则,当代教育虽存在一些异议,但是不论怎么样,它真实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何应对如此考试形式呢?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乐趣的幼儿时期过渡,我想无需很复杂的考试,简单明了形象生动为宜。这样能让孩子自然而然意识考试的规则和了解自我检测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一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不能定心很长时间,特别做数学时,往往存在看题不清,计算错误,丢题漏题等现象。毕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自觉性也不强,老师不能太急于求成,需要更多耐心指导做题方法。结合我自身的经验我想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数学大纲中要求我们在教育时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分阅读习惯、审题习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做题和检查的习惯等。而我们的考试中也正需要学生在这些习惯上做好。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蹴而成,需要平时慢慢学习的。老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就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正。
1.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这决定于学生做题的方向。看清题意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答的方法。根据苏教版教材的要求,一年级数学主要是要求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并掌握相应的(不)进位加以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一年级初步接触数的运算问题,学生可能比较容易混淆解题方法。老师在学生平时课堂的练习时需要侧重发展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确定是用加法求解还是减法求解。学生可从"看""想""缩""分""索"六个方面来自主解题。如让学生看清题目中出现了几个数字,自主读题,一年级的学生刚识字不久,也许有很多不认识的字,老师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常见"XX比XX多多少?""一共有多少?""还差几个?""原来""和或差"等数学术语或者题中词语。老师带读题两遍,让学生仔细听清题目意思,分题理解,并思考探索解答。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时老师可适当提醒,但着重于让孩子自主思索。老师可在课堂上放宽一些时间让学生理解消化,切勿急躁。遇到学生错误解答时,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寻找审题不清的原因,并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解题成功的喜悦。
1.2侧重让学生理解演算的过程。
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对于枯燥难懂的计算,也许不太明白计算方法。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可采用一系列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信心,增强学生计算的成就感。往往老师在教学计算新课时会很纠结,学生运算速度和正确率往往不如意,于是大量的数学题海战打响。这样只会让孩子慢慢厌恶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但是计算练习必不可少,那该怎么办?这时老师所要考虑的是练习设计新颖趣味,学生熟悉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填上合适的数 54+()=60 传统教法:由加法想减法 ,利用退位减法计算 60-54=6 我想可以这样把这个放在有趣的故事情境或者有趣的智力对对碰中,引导学生思考 54估计是50,50再加几个是60 ?(答10个),现在有4个,还需要添几个?(答:6个)往往老师教完以后便做别的试题了,我想可以追加让学生计算一组试题 54+()=70 54+()=80 54+()=90 50再增加20是70 ,可是已经有了4个,只要从20-4=16,所以54+(16)=70 同样总结规律做下面的题目。老师可以通过摆小棒或者画图形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
1.3培养良好的检查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做题往往会靠大脑的第一印象来判断题目。老师在平时练习时需要锻炼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也许起初学生检查只会看自己写的答案,老师可以带学生一起检查,第一步读题两遍,思考题目的意思,一句一句的理解,让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或词,是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了解在数学问题上哪些是表示用加法计算的,哪些是表示用减法计算的。如玩具火车25元,玩具熊15元 (1)买两样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读题,抓住重点的词"一共",就是表示把两样合起来算,用加法,计算完,让学生自主检查自己计算是否正确,单位有没有添上?(2)小林买玩具熊,还找回5元,问小林付了多少元?这个问题让学生多读两遍题目,分析问小林付了多少元,因为阿姨找给小林5元了,说明小林给的钱比较多,也就是把买玩具熊的钱连同找回的钱合起来算就是付的钱,列式:15+5=20(元),检查,把结果带到问题中想,检验答案,如同身临其境。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小林付了20元给阿姨,买 玩具熊,找回5元,符合事实,说明答案正确。每当需要学生自主做题时,老师要让学生学会多问自己为什么?要求学生能停留思考几秒想答案带入问题中是否符合题意。让学生在熟悉的故事情境中,认真地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提高学生自我审视能力。
2模拟考试的流程
让学生知道考试流程,这样会让他们更从容地去解答试题。数学试卷一般有口算,计算,填空,选择,解决实际问题和统计等内容。老师在考前适当估猜考试的题型,指导学生每做完一道题,能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放下作个记号,等全面做完了,再思考。
模拟考试的形式可以在学生考试前夕进行让学生自备一个手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始做题。老师带孩子练习时可以分题练习,规定每道题做题的时间,可以加入一些比赛游戏环节,这样让孩子更感兴趣。以学生为主,考试作为孩子锻炼自我能力的平台,让孩子在愉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赛水平。
3把握时间,合理调节
历年一年级数学测试时间在60分钟,如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并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我想把握解题时间是很关键的。由于一年级考试前5分钟,需要老师读题,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听题时仔细听题目的关键词,并做好记号,方便自己解题时理解。如(1)小红有三盆花,送给小明1盆,最多()朵?最少()朵?(2)小红有三盆花,送给小明2盆,最多()朵?最少()朵?这两题虽一字之差,却表示不同的意思。让学生在关键字"1盆"、"2盆"、"最多"、"最少"上做记号,便于解答。尤其第二题中最多时应选择较多的两盆求和,最少时应选择较少的两盆求和。其次我觉得合理地控制解题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对于自己比较得心应手的试题,指导学生可以抓紧解答。对于不太懂的题目,让学生做好记号,自主解答时多多理解。往往在交卷5分钟前,老师都会提醒,这时指导学生认真阅卷,看"有无空题"。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生大多能坚持15以内时间静心,漫长的考试时间往往会消磨学生做题的耐心,老师可以适当调动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如考试前激励学生同桌互相比一比,或采用榜样效应。抓好时间,灵活做题,这样考试才能得到良好的成果。
4培养学生的定心
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耐力低的情况。具我观察,一个班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偏向于定心,专注的神情。从性格上讲,内向安静的孩子耐力相对强些。但是这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学习定心,让学生了解如何增强自我的意志力。一般以游戏活动为主比较适宜,如我每学期都会安排2-3节数学课专门指导学生学习"静",我的主打游戏有"猜一猜我是谁?""谁是木头人冠军?""风儿喜欢的孩子""我是一棵坚定不摇的小树"这些用于让学生练习耐心坚持的时间。在数学课堂知识练习中我也会穿插游戏,竞赛等活动重在引导学生学习专心解题的本领。学生初步学习定心,可以增强孩子个人的自我意志力,从而在考试中也能安心发挥自我解题能力。
5缓解心理压力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考试,在考试时监考的老师比较陌生,往往学生会产生一些害怕心理。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做题。缓解心理压力也是老师必须教会孩子的一项工作。老师可在考前与孩子们适当交谈,消除他们的不安,老师采用谈话式进行交流,"小朋友们,听你们数学老师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聪明伶俐,特别是做题时尤其很专注,今天我就来测试一下比比谁能完整解答我们出的题?""小朋友们,老师这儿的白纸上有好多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解答一下,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解答,谁是我们班的智慧小明星"
虽说考试从小学一年级就让孩子们经历,但是作为老师不能把获得好成绩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更不能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孩子好差的标准。考试,应该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与态度的基础上起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关键词:学习习惯 养成 引导 创造 渗透
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我觉得要让学生快速的从幼儿园的懵懂无知的小朋友,转化为一年级的有秩序会学习的小学生,关键是帮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通过实践,我在教学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如,“李民宽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很好。
此外,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在进行十几减9的减法学习时,我才刚开讲,有的学生就叫起来: 11-9=2、 12-9=3、 13-9=4……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在幼儿园学的比较好的学生。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11-9=2、 12-9=3、 13-9=4……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关于十几减9的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计算十几减9的学生我则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减法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一年级的新生积极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都得到锻炼。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喊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且清晰,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就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如有一次遇到这样一道题目:“小红的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学生有的说是8个,有的说是9个,于是我请答案是8的一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答道:“小红前面5个人,后面3个人,5+3=8,所以应该是8个人。”我又请了答案是9的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最后都明白应该是9个人。想想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不喜欢回答问题,恐怕就是因为怕回答出错挨批评。“你的回答错了,坐下,听别人怎么说的。”“不对,你也好好想想再举手呀。”诸如此类生硬的批评话语,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还是应该慎重一些。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开展将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校课题研究为入手,用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开展“务实教研,教研务实”,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1、本学期,教研组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各位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重点研究的课题、教师的不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把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把学术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充分发掘我校教师的自身优势,发挥资深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学校教研组的学习培训为基地,围绕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问题和需求,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带动广大教师共同走进新课程。
(二)、扎实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本学期要加强课改年级的教学研究力度,宣传课改新理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提高广大教师的课改意识与课改热情。
2、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协进的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本学期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协进研究的方式,发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精神,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构建全校师生共同发展的研究网络,达到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享。
3、进行教师备课改革的研究,经常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常规调研时将备课检查作为一个重点,及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研究教材、把握课堂实效的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数学教师的成功经验。
4、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因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教研组将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逐步由“职业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5、在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改实践,让教师在文本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征文活动;收集、整理“教学情景设计及典型教学案例”,开展“老教材新思路”备课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新理念的内化,教学新行为的改善,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以检查与考核。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3、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继续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专著的学习、课题研究,以教材分析、说课、评课为主,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认真组织好教研课,形成教师课堂教学风格。本学期仍要求人人上好教研课,并结合自己所报科研课题进行,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教学专题总结等结合起来。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听课、评课,以提高教师的说课、评课水平,推选教师上好校级研究课。通过以上活动,使每位教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活动安排
第1周:备课,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第2周:做好各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五年级数学观摩课。
第3周: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
第4—5周:一年级数学课例研讨,主讲人:郭田
第6—7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主讲人:张立茹
第8—9周:主题研讨:低年级数学高效教学。主讲人:张丰福
第10周:期中阶段总结。
第11—12周:数学计算过关抽查。
第13—14周:三年级集体备课。主讲人:谢学平
第15—16周: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主讲人:齐云飞
今天阳光明媚,至此隆冬到来之际,我们学校组织召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表彰大会,我荣幸的在这里发个言,首先,让我真诚的向全体师生深深的道一声:“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百花园里花似锦,花红要靠育花人,开学以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在新校长的直接率领下,在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中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一个温馨和谐、井然有序的学习气氛:我们一走进校园,看到的是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听到的是同学们的书声朗朗,这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生,为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精神生活打下了夯实知识能力基础。全体师生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表扬先进,激励落后,今天,我们学校在这里举行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期中考试对同学们而言,是我们一学期中途的加油站和检修站,是对我们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总结。我认为这次期中考试,中心学校组织的很好。“出题从密,监考从严,改卷从公”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次考试中,我们学校的名次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是同学们努力的结果,更是老师们精心教育的结果,也是我们校长带领全体教师拼搏的结果。
在本次考试中张盘丝老师所教的四二班数学,六年级王会巧老师的语文,取得了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四一的数学第二仅和四二差0.5分,一年级杨香老师执教的数学第三,这是老师们辛勤汗水的结果也是同学门的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学校向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和学生说声:祝贺你们。另外,王伦老师和陈瑞芳老师所教的五年级语文,郝全保老师所教的五年级数学虽然本次名次靠后,然而和07-08学年学年度相比,进步幅度很大,缩小了6到10分陈瑞芳老师所教的6年级英语取得了全乡第二的好成绩,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6年级就我们学校人数最多,其他学校有个班级仅11个人,在这里,对这些老师特提出表扬。
但是我们还有部分同学在学习上还存在的一定的困难,对学习没有兴趣,导致上课时听不进去课,作业无心去完成。这次考试很不理想,如六年级张浩田,张智博郝一丛等这次就没有考出好成绩,他们本来应该是考试很好的。还有个别学科和兄弟学校相比,差距仍然不小,特别是大家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城市孩子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是大家感觉英语学习难度大,单词不好记造成的,我们今天开会,既表扬优秀,也不忘记我们的
弱点,希望大家认真总结只要努力,没有迈不过的坎。下定决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出成绩。拿英语来说吧,大家可以想办法,平时下课也说几句啊,互相考验一下对方是否正确,天天说,我相信,下次大家一定会出成绩,大家说是不是?
同学们,今天我们根据学科成绩、品学兼优的表现,学校将为他们颁奖,我想这是她们努力学习的结晶,也是今后的接力棒。在次,我一并表示向他们祝贺!也希望今天还没有得到奖的学生,要努力的向她们去看齐,力争达到共同进步。让我们育出更美的花,结出更实的果。
关键词:能力培养;低年级数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66-01
笔者认为,改编后的教材,比较重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能很好地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它的编排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结果更重过程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直至力于‘导’。”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病就是只重结果,忽视教师导和学生思维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就拿备课写教案来说吧,以往教学时,往往要求备详案,其实这反而限制了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因为课堂是活跃、变化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照详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临场发挥。而新教材重结果更重过程,在教学上留有余地,教师在编写教案上也注重中心环节的编写,但不要求面面俱到,让教师有应变的心理。基础教育改革重视教学后的总结评价,让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确实反馈。这样能让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及时调整教法,游刃有余,能很好地体现新教材的设计思想。不仅教师能够减轻负担,课堂的实际效果也加强了。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机会。
二、结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感性知识,重生活经验的应用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数学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新教材很好地突出这一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引出新课,让学生们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如人教版第一册中的“比大小”这一课,就是通过“小猴分水果”的故事展开,水果数量与小猴只数不一样,够分吗?怎么分?一年级的学生一看到这个场面,就已自觉进行比大小,并将水果分好了,一节新课就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中上完了,课后学生们还能踊跃参与比大小分其它东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时时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并不觉得累。可见,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架起桥梁。
三、重视合作学习,提供学生的交流空间,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研究表明:通过教学而获得的数学知识只有10%。可见人的知识获取的手段相当丰富,其中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为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解决难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观点渐趋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难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的能力,锻炼了学生们的“情商”,培养初步的团队精神。同时,教师从数学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给学生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
四、增强民主,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新教材提倡“思维无”,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求异和求同,避免了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控制,产生思维定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选择好的方法,也可以接受挑战再寻求更好或更难的方法。新教材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完成对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构建。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单凭一张卷于就断定学生学习的好坏未免大片面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评价方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教师应很好地根据本校情况,制定一个符合技情的方案,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们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应用数学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全面评价一个人,培养出与时代接轨的合格学生。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中“认识厘米”一课有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厘米的认识,掌握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而实际操作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学生在老师的操纵下被动地操作,这样效果不佳。而一次教学的突发事件给了我灵感,引起我对这节课的深入思考。
二、案例描述
[活动准备]
数学课上学习“厘米”一节,在这一节里有这样一道练习题“铅笔有多长”孩子们很喜欢亲自动手量。
[活动开始]
课本一打开孩子们一千一个忙活开来啦。突然,班中的小淘气明明大声喊到“不对,老师这只铅笔不是4厘米,应该是6厘米。”旁边的一个同学一看大声批评到“你这是个断尺怎么能用它来量呢?”听到这儿,我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学习中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吗?随即问道:“大家想一下我们怎么来帮助明明解决这个问题。”“咱们能用断尺量出真正的长度来吗?”同学们进入了深思,学生们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
经过一番思考,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是这样量的把第一个不是0刻度的数看做“0”,然后,接着数,数到几那么它就是几。”听到这,学生们不由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我这时启发说“谁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话音刚落,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怯怯的举起了小手,“我的办法是看一看铅笔尖所对的数比用这个尺子开始量的数多多少,多的就是这个铅笔的长度?”……
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三、案例分析
活动结束了,但课堂上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至今还那么清晰的回荡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动,让我欣喜!是他们给了我撰写这篇案例的冲动与热情。于是我在教学感悟中写下了“孩子因为有了发现而有了学习的信心”
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学,然而在如此多年的数学学习中,真正爱好数学的人却很少,数学几乎成了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考试中才感到数学的存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就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更感不到数学的存在。
小小的一次事件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成为现实,使数学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因为他们有熟悉的生活背景,有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让数学贴近生活,同时也从应用中找到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