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广播技术

广播技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04 14:14: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广播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广播技术

第1篇

关键词:调频覆盖 技术 研究

0引言

近年来,由国家投资、各地实施广播电视节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对于覆盖区域为平坦区的,设计相对简单;而对于山区设计要复杂得多。

1影响调频接收效果的几种因素

1.1客观因素

1.1.1地形、地貌

大山、沟壑都可以对调频电波的传播造成影响。地形、地貌越复杂,影响越大。在实践中,我们对此深有体会。在离我们调频发射台直线距离1 km的某路段,由于地势较低,信号传输通路的前方受到一小山丘和大片密集高楼的阻挡,正向信号的衰减非常严重,信号不能反射回来,因而该路段接收场强比同距离的其它地点明显偏低了15 dB左右,导致了接收效果不理想。

1.1.2电磁环境

在中心城市的部分区域,各个广播电台使用的频率密集拥挤,邻邻频干扰不可避免,各种无线电通讯、汽车、工业电磁污染等交织形成的互调,以及交调再成的新干扰源,凡此种种造成这些区域电磁环境相当复杂,即使场强较大,也难以很好地接收调频无线广播。在离我们调频发射台距离4.3 km的某路段,信号场强尽管高达72dB,但进行移动接收时仍会听到断续的“喳喳”声干扰。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为市区高楼密集,工业、电气设备、汽车等干扰比较复杂,因而对接收场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十多个分贝。反观农村乡镇,由于各种电磁污染较少,电磁环境相对纯净,即使场强较小,却能获得良好的调频广播接收效果。广州台在肇庆市区设立的调频发射点,发射天线不高,且功率仅为1 kw,在其覆盖区域,包括肇庆市区及高要、云浮等周边地区,尽管场强不高,部分地点仅为40左右,但收听质量却均较为理想,声音清晰、响亮,无干扰杂音。

1.1.3高大建筑、森林、高山

调频波较易受高大建筑、森林、高山的阻挡、吸收,从而使调频广播接收效果大打折扣。广州台在东莞乌石排山顶设立了一调频发射点,尽管东莞厚街和虎门镇与该发射点直线距离不远,但由于受到大岭山和水帘山等山丘的阻挡,所以东莞厚街和虎门镇的一些区域覆盖不够理想。

1.2主观因素

多径传播,多径传播是造成“沙沙”声的主要原因,由于多径传播,电波到达接收天线走过的路程,到达接收点的相位都是不同的。城市由于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并且是越来越高,这个因素就造成多径传播更加严重。

发射天线,在同等条件下,发射天线增益越高,调频广播的有效覆盖面积就越大,然而,天线增益并非越高越好。原因如下:天线增益越高,则天线层数越多,由于水平波束过于集中,造成许多“零点”,因而在移动接收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引入“沙沙”噪声。发射天线极化方式对移动接收效果影响较大。目前,国内调频发射天线多数采用水平极化方式,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实现大面积覆盖。但水平极化不利于移动接收和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区域接收。

2广播发射天线技术

调频广播工作频率为87一108 MHz,其发射天线主要以偶极子天线为主,如单偶极子、双偶极子等,在实际工作中辅助以反射面等调整辐射方向和区域,实现对不同地形的有效覆盖。

2.1天线极化方向

指调频广播辐射波在空中的电场方向,常用的有垂直极化(电场垂直于地面)和水平极化(电场平行于地面)两种。由于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振子一致时接收效果最好,按普通接收机以拉杆(单鞭状)天线为主的实际情况,一般调频广播都选全向辐射效率高的垂直极化天线。但在频率紧张,空中信号干扰严重的大城市,也可选择水平极化天线,回避干扰、优化辐射效率,如呼市地区呼市台和内蒙古台信号,包头地区的105.6 MHz与105.9 MHz的干扰隔离措施。

2.2方向图

指天线辐射功率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调频广播在实际条件下形成有效覆盖的关键指标,应按工作要求,选定方向图匹配的发射天线。

2.3组合天线的高增益

实际工作中,偶极子组合天线的增益与偶极子间距成正相关性,灵活配置多层偶极子的天线,可在高增益下实现方向图的按需调整。其中,垂直极化天线特点是简单,全向辐射效果明显,但安装空间大,不易进行定向反射。而水平极化天线有方向性,定向效果好,安装空间小,易使用反射器的优点。实际考虑时,为减少共塔天线间的互调干扰(调频广播与民航冲突的主要原因),三套以下共塔天线常选单独的垂直极化天线,三套以上常选共用的水平极化多层反射天线

2.5功率容量的选择

由天线振子材料、间距决定,要使发射功率与天线功率容量相匹配。3馈线指标及其重要性 调频广播频率高,具有直线视距传输特性。以地球半径尺=6370 Km的理想球体来计算对端天线挂高均为100 m的微波地面中继距离,即视距约为50 km,因调频广播传输视距远小于1kW调频发射机有效覆盖半径,所以实际调频广播的有效覆盖半径主要由夭线挂高决定,也就是说相关的馈线长度指标至关重要,其中低损耗馈线是提高有效覆盖的很好选择。

另外,馈线的频率特性和匹配阻抗对发射效率也很关键,是提高辐射效率、实现理想覆盖的有效措施。同时馈线功率容量也由尺寸和填充介质材料决定,要求发射总功率小于馈线额定功率容量,或最大传输功率。

3思考

提高调频频率的利用率,第一,要提高频率规划预测的准确性,不仅要根据国际电联的预测软件,更重要的是采用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作为规划的基础,前者造成的误差是在可预知的范围内,后者造成的误差是无法预测的,因此,要采用国家测绘局地理信息数据和人口分布信息数据作为规划的依据,这是目前我国最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第二,将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应用于调频覆盖网工程,这不仅可以降低同频保护率,同时也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解决同频相干区的干扰问题;第三,适当调整相邻发射台的载波频率间隔,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间隔太大,频率利用将降低,间隔太小,保护率将提高,覆盖重叠区的干扰将加大;第四,尽量减少发射台同一广播的重叠覆盖区;第五,如果可能,尽可能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来实现同一广播节目的覆盖。

参考文献:

[1]姜文波. 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技术研究[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6,(12)

第2篇

关键词:广播;无线;发射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53

0 引言

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人们都离不开广播电视。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选择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由此,有必要对广播无线发射技术展开研究,以便通过合理应用和发展无线发射技术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广播无线发射技术及其优势分析

1.1 广播无线发射技术

作为城乡人民群众获取广播电视基本服务的主要技术,广播无线发射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成本低、系统简单和接收简便等多种特点。在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应用方面,广播无线发射技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诸多服务。而该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编程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完美融合结果,能够较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且能够实现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社会生活内容得到了不断丰富。而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模拟广播电视技术已经逐步遭到了淘汰,从而引发了广播技术的新的技术革命。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广播电视用户开始采取无线广播的方式进行广播电视覆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播天线发射技术的发展。

1.2 广播无线发射技术优势

从技术优势上来看,广播无线发射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任务量得到减轻。因为,过去的广播电视节目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才能够正常播放。而这种播放模式虽然可以确保用户打开电视就能接收节目,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无线发射技术,则能够利用其高效率和智能化的特点,使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终端实现系统的远程操作,从而实现对无线信号的发射控制。而采取该种控制模式,可以在确保电视台工作质量的同时,减轻工作者的工作量。其次,利用无线发射技术,可以使广播电视的安全性得到增加。因为,利用无线发射技术可以使用高频电磁波进行电视信号的由点及面的传播,所以能够确保节目自动播出。而电视发射机则能够对发射信息进行自动统计,并且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此外,利用无线发射监控手段也能够对发射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1]。而一旦出现发射故障,也可以根据监控信息进行故障位置的准确判断,从而及时进行故障的排除,继而确保广播电视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广播无线发射技术的未来发展分析

2.1 无线发射监控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全面进入到数字化社会。而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广播无线发射技术也必将实现技术转型,从而更好的满足数字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此,无线发射监控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能够为更加完善的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构建提供支持。利用该系统,广播发射设备将得到循环细致的检测,广播电台管理人员也将更好的实现无线设备的控制和日常管理。所以,无线发射监控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广播无线发射的智能化管理操作的实现,并且最终为实现广播电台全智能化的无线监控提供技术支持。因此,相信随着无线发射监控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将逐渐完成数字技术转型。

2.2 感知无线发射技术的发展

在广播发射的过程中,无线发射技术对频谱资源的利用十分重要。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进行广播信号的紧急发射,就会遭遇到无法查找可用无线电频普的困境,从而导致广播数据的传输遭到阻碍。而感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2]。利用该技术,可以完成闲置的无线电频谱的迅速查找,并且实现频谱的迅速连接,所以能够使无线电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发展感知无线发射技术,可以解决突发状况中的频谱连接问题,从而使无线发射技术变得更加灵活,并且能够促进广播无线发射的智能化发展。而将感知无线发射技术当成是广播无线发射的新型技术利用,也能够为广播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3 空时无线发射技术的发展

在过去的军事作战中,空时无线发射技术就已经出现。但是在当时,空时无线发射技术被当成是雷达声纳技术的一种,主要应用在空间定位和电波过滤方面。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空时无线发射技术也开始在互联网络的范围内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利用该技术,可以进行空间资源理念的倡导,并且激发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兴趣。因为,使用该技术可以在广播电视范围内实现无线发射信号的信息资源的自动化处理,并且能够为广播电视带来丰富的空间资源。通过合理进行空时无线发射技术的利用,将能够使空间资源得到科学的利用,所以将能促进广播无线发射技术的创新发展。因此,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其将在广播无线发射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使无线发射技术的科技竞争力得到提高。

3 广播无线发射技术的应用建议

为了更好的进行广播无线发射技术的应用,广播电台首先还应加强对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讲,就是组织广播电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使大量的广播电视人员掌握先进的无线发射技术,继而更好的确保广播电视的质量。其次,在应用广播无线发射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高空光缆进行信号的传播。而增加光缆的架设高度,则能够使广播信号发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信号发射的覆盖率,所以能够有效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此外,广播电台还应该加强无线发射设备的维护。在平时的工作中,维护人员应该加强无线发射设备的避雷地网建设,并且做好发射铁塔、天线等设备设施的防锈蚀工作,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3]。而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无线发射设备遭受雷击伤害,所以能够为广播电台信号发射提供更多的保障。

4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进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进,才能使行业的发展与时展保持同步。所以,广播电视行业也应该加强广播无线发射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而在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和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光波成为传输的载波。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纤连接器、发射机、光中继器、光接收机和耦合器的无源器件组成。在所有的组成部件中光端机是核心部分,光端机由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组成,光接收机中的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在经过加工和整理输出,光发射机是将光源转换成光信号,之后光信号通过光纤实现传输,通信信号传输的质量直接受到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性能的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势在于,信号的传输速度快,传输的容量比较大,而且光纤的体积小,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保密性比较强,适用于远距离的信号传输,制作光纤的材料丰富,能够耐腐蚀。在高性能通信网络可使用光纤通信系统,能够提高视音频的清晰度,可用于制作电视数字化节目。但在使用光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弯曲半径不宜过小,光纤的连接和切断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在光纤系统的建设中给予特别关注。

2.微波传输系统

通信微波的波长在0.1毫米至1米范围内。通信微波的传输与接收之间无障碍时便可使用,成为现在网络通信的主要工具。微波的发展与无线通信是密不可分的,成为远距离通信的主要媒介,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微波站的设备主要由多路复用设备、天线、收发信机、电源设备、调制器和自动控制设备等组成。微波通信系统特点在于系统使用周期短和线路建设时间短。微波传输系统适合在山区、海峡、水面和不易铺设光纤网的地区使用。其抗干扰性比较强,更容易适合复杂的自然环境,如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微波传输频带宽、容量大,可用于包括数据、电话、传真和电报等多种业务的传送。但微波的缺点在于衍射能力弱,直线型的传播方式,对物体的穿透能力比较弱,因此微波系统的搭建必须要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管理中实施,线路设备的铺设必须与市政建设相结合,制定科学的规划,以便避免微波通信效果受到影响。

3.卫星传输系统

卫星传输系统由星载转发器、上行发射站、地球接收站和测控站。星载转发器接受地面上传送的微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变频和放大处理,再发射到地面服务区内,星载转发器作为空间的中继站,它应以最低附加噪声和失真传送电视广播信号。上行发射站是把节目制作中心输送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调试,上变频和高功率放大,通过定向天线向卫星发射上行C、Ku波段信号,同时接收由卫星下行转发的微弱的微波信号,监测卫星转播节目的质量。地面接收站对来自卫星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下变频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调频、解调后得到基带信号,通过伴音解调电路和视频恢复电路的途径,建立起正常的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在电视机里实现音频和视频。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卫星传输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范围广,可以对几百套电视节目进行传输,在卫星信息覆盖的空间弄均可实现信息通信,由于卫星的信息传播功能强大,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效能好。电路和话务量可灵活调整;同一通信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区域,但卫星传输受雨衰、日凌、风向等天气影响较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卫星系统的传输性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不断提高,增强了卫星传输信号的质量。

4.SDH传输技术

SDH传输是一种线路传输、功能交换、融合复接和统一管理的网络操作信息传送系统。SDH的功能比较强大,可实现动态网络管理与网络维护功能,能够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率,满足现行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信息传输与交换要求。SDH传输技术是未来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发展的趋势,SDH在广播电视传输网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广播电视领域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热点。SDH同步传输模式(STM-N)承载信息业务,根据ITU-TG.707规范的SDH速率,STM-1对应的线路速率为155.520Mbps、2.048Mbps的速率等级接口。SDH网能够与PDH网兼容,具有统一的光接口和复用标准,它采用同步复用映射结构和先进的指针调整技术,使来自不同业务提供者的信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同步复用,同时可承受一定的基准丢失;SDH具有健全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进行统一的网络管理,并可以对网络单元进行分布式的管理、具有业务的性能监视、网络的动态维护、不同供应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功能。

5.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广播电台 数字音频 播出安全 技术分析

广播电台诞生缘于无线电波的发明,最早的合法性广播电台在1920年的美国开播使用,我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3年由外国人所创办。广播电台发展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由于其具有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特点,给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获取带来了方便,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4.5%。随着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渗入,各种网络产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电台也由此应运而生。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虽然给广播电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也给广播电台的安全播出带来了安全威胁。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是数字音频非线性系统。以计算机控制的硬磁盘为主要载体,由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数字音频处理器、软件功能模块、音源设备、存储器等部分构成。其特点为,处理长样本文件的能力强,录制、编辑、回放都是一个海量数据的控制过程:可实现随机无损存取编辑 ,在不改变或影响原始录音文件的情况下允许节目中任何点可以随即访问,在节目中的任何次序上可以连续重放来产生一个演奏;DSP数字信号效果处理可以在一个片断或整个样本上实时或非实时实现。新技术的使用给网络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很好地保证了广播电台播出的安全性、共享性和高效性。

一、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意义

我国的电视广播很长时间以来都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控制管理,因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随着网路电台的诞生和普及,加上国家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策上的放宽,一些民间电台逐渐出现,并影响着着广大听众。然而即便是这样,我国的民间电台也仅仅局限于音乐等娱乐性内容的制作广播上,从不涉及政治社会这个极为敏感的领域。因而,我国广播电台就具有国家或地方政府形象代表的作用,具有维护国家统治,地方和平的义务,其安全性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广播信息的传输方式也日渐增多,信息种类更是花样繁多,故而不安全因素也就逐渐增多。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性的阶段,改革开放尚未完全达成,非法分子阻挠国家统一、民族和平的活动也尚未平息,不安全信息的传播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做好安全播出工作,不仅是数字音频工作站的重要任务,也是对一切广播电台工作者的首要要求。确保广播信息的安全可靠,也关系到中国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我们不仅要从管理体制上实施保障,更要从技术上予以良好的解决。

二、安全播出关键技术分析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安全播出主要指两个方面,即一方面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二是播出过程中尽量避免停播、劣播和错播等不良事故,如节目切换、卡声、卡画、黑场、色彩失真等等。为有效确保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安全播出,本文从广播电台播出系统的设计技术、安全审定技术及流程管理中的安全性监控3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1.广播电台播出系统设计技术。

广播电台的播出系统处于整个广播制作、传播及编排的核心部位,也是最能影响到播出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努力从根本上做好播出系统设计技术的安全工作对于广播电台的安全播出具有重要意义。

(1)存储、采录技术。截至目前,广播电台较为常用的节目存储方式主要有3种,即在线存储、近线存储和离线存储。按照信息安全级别的高低不同,对其采用不同级别的RAID技术进行数据存储。通常情况下,对于需要直接播出的节目采用RAID10的存储方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节目采取RAID5的存储方式,另外一些特殊信息还需要加密处理,防止信息丢失或者被破译。信息类型有数字、模拟和文件3种,采录主要是通过光缆、卫星、互联网等途径来实现。采集设备和采集途径虽然多种多样,但是需要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制编、播出技术。对于信息素材的编制和节目的制作,是必须在节目播出前所要完成的关键性工作。同时,节目信息素材的制编效果和节目制作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到节目播出的效果和安全性。除上述之外,在节目录音、剪辑及合成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到全面性、细致性的工作,以最大程度确保音频内容的准确性、制作细节处理的完善性。另外,在进行正式播出前,相关人员还应将剪辑、处理好的节目上交给栏目监制部门进行审核,主要是完成对节目内容和质量的审核。通常我们所听到的广播节目分为两种,即录播和直播,其中直播的节目居多。一般来说,广播电台节目的播出分发技术是以音频服务器为核心,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其进行管理,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播出节目和管理控制信息,从而实现广播电台节目的播出及分发。

2.广播电台播出安全审定技术。

播出节目的安全审定属于广播节目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审定与节目制作、播出等其他工作环节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广播电台已处于数字化的发展阶段,由于其素材的获取方式、途径较多,所以需要进行安全审定检测的参数也比较繁多。并且由于广播电台设备、模式等的更新,对于播出节目的安全审定工作,传统的人工检测早已不能满足当今电台的发展需要。对于广播电台的音频广播,传统的人工检测靠的主要就是听,然后对节目进行主观的评价,这将给广播节目的安全审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安全审定方式,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其检测的准确度也毫无依据,并不能发现所有问题的存在,从而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安全审定工作的有效性。现代化的安全审定技术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1)对文件结构的检测。文件检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文件头部分的检测,另一种是对整个文件的检测。前者是通过对文件最基本部分的解析,从而获取音频文件的基本信息;而后者是通过对整个文件的解析,获取音频文件的一些个性化的元信息,实际上是对其物理结构的检测。

(2)对编码的检测。编码检测是检测文件编码合法性和规范性的主要方法,其包含了对音频文件基本参数以及基本流等的检测。由于不同节目的编码方式不同,因而对其的检测方式也不尽相同,此时往往需要相关厂商的技术支持与指导方可完成。

(3)对音频内容的检测。对音频内容的检测,主要包括即时响度、响度重心和响度一致性等的检测,具体检测参数有,声道数量、采样率、量化精度。

3.流程管理中的安全性监控。

目前,在电视、电台领域,全流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较具代表意义,其核心问题是职能控制、全面检测和安全应急。全流程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实施监控,包括面向服务状态的监控、面向业务流程的监控、面向安全播出的监控及以用户为中心的监控。

流程管理中的安全性监控,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故障性监控。由于不同节目其安全播出的要求不同,播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积极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切实地解决节目播出的故障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故障定位分析,从而给出决策性的建议,即什么样的故障,采取什么应急方案,在哪个环节采取应急方案。节目播出出现故障时,能否对出现的故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处理,不但反映了电台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此种能力是有效确保电台节目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通常情况下,电台人员可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故障处理,首先,加强人员培训教育,健全制度,树立安全播出的责任意识,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培训;其次,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另外对于节目的制作、审定、播出,都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电台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保障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安全、优质播出,应主动从两个角度入手,即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技术角度的作用体现在对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系统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质量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存储、编制、播出、流传等技术的有效利用。建设标准的、高质量的制作播出系统.除了满足目前制作播出业务的需要.避免今后重复投资,还能灵活地适应广播内容信息化技术、服务现代化技术、渠道多元化技术的发展需求,进而提升广播电台的核心竞争力,为广播电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也为广播电台的后续发展起到了铺垫性和推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光:《广播电台网络建设与安全运行措施》,《有线电视技术》2002年第13期

[2]王莉:《网络电台的问题与发展探析》,《东南传播》2008年第3期

第5篇

关键词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 154-0084-01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广播收听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更多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关领域的专家加大了对广播网性能的研究,努力扩宽广播覆盖面。现阶段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理想方法就是使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发射机根据相同的频率在交叠区域内进行广播,最大程度的提升收听质量。

1 国内外先进的调频同步广播技术

同步广播要求多个台站采用同一个频率、同一时间发送同一套节目。由于各个台站传输链路不同,即使全部采用同一种链路也存在时延抖动、传输路由参数变化等问题,很难保证恒定的传输时延,所以时间同步是一个技术难点。国内外研究领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相关厂家也研制出一批先进设备,解决了同频、同相、同调制度、同预加重和保证最小可用声强问题。目前主要的技术如下。

1.1 射频分发技术的调频同步广播

将音频编码调制到一个频率很低的状态中,而后借助微波技术或者是光缆技术将信号传输到每个站点之中,发射站点主要利用GPS标间频率来展开相应的变换,以此保证频率与调制度达到一致。由于传输路径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调波信号射频延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使用射频延时器能够将调波信号射频延时有效的调整,以此保证相干区各个音频具有一致的相位。射频分发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调制度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误差,频率准确性基本上可以保证,只需要解决相干区射频问题,保证射频相同即可。

1.2 DDS+自动延时的数字同步广播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DDS技术逐步扩大了应用范围,如今已在调频激励器中应用,这使得数字调频激励器质量更好,各项指标都比较优良。DDS技术应用之后,数字音频信号能够直接传输到同步广播中,以此保证数字调频激励器调制度不会发生巨大的波动,非常稳定,这对网络规模的扩建具有积极的作用。就现今应用的调频同步广播系统网络来说,解决的重点问题依然是相干区射频问题,如何能够保证射频时延保持平稳的状态,不出现明显的时延漂移十分重要。

1.3 交通干线沿线的无线调频广播技术

交通干线沿线的无线调频广播技术是现在非常先进的一种调频广播技术,该技术主要借助无线放射方法来实现广播信号传输。它的优势非常多,比如安装起来非常方便,只要发射机与天线相连接即可,后期维护也不复杂;此外,能够无线扩容,未来发展几乎不会遇到瓶颈;整体性能比较稳定,发射频率不会产生漂移。交通干线沿线无线调频广播技术的运用,能够及时的交通干线信息,对交通应急以及抗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交通干线也能够为广播提供听众,这可以说是交通与广播非常有益的一次尝试,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但是此种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目前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接收频率与调制器频率必须完全一致,否则听众将无法正常接受到信息;另外,对抗干扰能力要求非常高,交通干线沿线交通噪音非常大,而且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因此必须保证无线设备不会收到任何的干扰,否则用户将会在广播中听到噪音或者根本听不到声音;此外,因为交通干线沿线的无线调频广播技术应用的是无线发射原理,因此接收对象不只是交通驾驶人员,还有可能是其他人,因此干扰无法避免,可以需要采取非常先进的隔离手段来确保信号传输。

上述三种调频同步广播技术都已经在我国有所应用,尤其是我国的数字同步广播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由于交通干线沿线的无线调频广播技术主要局限在交通干线沿线,因此相对来说,分发技术的调频同步广播与DDS+自动延时的数字同步广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2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应用案例

以厦门某调频发射台为例,主要覆盖厦门、漳州、泉州和金门地区,地区较广,且为多山地带,单个发射台不管是选在哪个位置,都会存在高山阻挡导致部分地区收听效果不佳问题,甚至有的地方收听不到,为达到城市广播全覆盖,需要在广播信号接收不佳的区域设置一个调频同步广播。具体实践应用如下。

第6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维护要点

与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不同,现代的广播电视播放系统更依赖高新技术和新型网络的支撑,而机房技术作为广播电视安全保障的核心,其日常升级与维护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因此,为了显著提升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关部门就应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操作能够更加规范,实现对机房的高质量维护,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就针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以及维护要点展开分析与讨论。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定义和机房维护技术的相关概况

1.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定义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是指电视节目在播放的过程中,既要确保信号输出稳定,不能出现播放过程中信号中断的情况,又不能擅自更改广播电视节目所传播的内容,以确保观众能够正常观看。因此,广播电视的安全性播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保证广播电视信号能够被正常接收,而被安全接收的前提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保证信号的输出稳定。第二,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做支撑,这样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能立即修复,确保设备运行稳定。第三,保证广播电视信息传输过程稳定。第四,所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健康且满足大众观看需求。

1.2机房维护技术相关概况

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的应用水平和维护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广播电视机房设备使用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不仅运用了大量的互联网技术,而且整个机房中还有许多计算机设备和完善的硬盘存储和播放系统。而新型的管理技术就有效融合了视频播放设备和模拟音频等各项功能,由各个系统构成了广播电视机房管理的核心。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使得广播电视的操作步骤变得更加简洁,对于素材和内容的审核也变得更加简单。此外,机房维护技术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播放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漏洞问题,能够确保节目可以24小时不间断播放,以此也就能保证节目播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做好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的合理性操作工作,并加大对机房的维护力度,就能有效保证机房的运行稳定,避免机房设备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出现故障,这样可降低因人为因素而出现故障的概率。

2影响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的主要因素

2.1机房设备存有安全隐患

机房设备的维护一直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保障电视节目能够正常播出的关键。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逐步增长,设备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倘若维修或者保养不及时,设备就会出现故障问题,从而影响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此外,有时在播出广播电视节目时,经常会遇到突发性的设备故障,影响硬件系统正常运行,而这些都给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带来了阻碍。而有些设备存在的故障隐蔽性较强,需要维修人员提前做好隐患的排查工作,并提前采取维修措施,否则一旦设备出现大范围故障,广播电视设备就会出现大面积瘫痪情况。

2.2目前对机房操作人员的管理还存在问题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一般都需要经过较为烦琐的流程,如节目的前期录制、中途的节目剪辑和最终的节目播出处理等,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影响最终的节目播出质量。而机房的操作人员作为支撑电视节目播出的核心人员,参与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许多流程都要依赖机房操作人完成。因此,一旦机房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失误,将会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虽然目前广播电视行业意识到机房技术操作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但是仍有少数机房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机房中经常有闲杂人员出入,给机房各设备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威胁。此外,有些机房管理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技术水平较低,有些甚至是由外部人员兼职担任,这样也就无法实现对机房的高效化管理。而有些技术操作人员在对机房设备维修时,习惯性地依赖传统经验,不乐于学习新型技术,导致设备维修水平落后,不符合当前广播电视播出机房设备的管理要求,相应地也会给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带来影响[1]。

2.3资金支持不到位

资金支持不到位也是当前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比较庞大且复杂,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想最大化地发挥出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应用价值,就应做好各项发射台的维修处理工作,以确保发射台能够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但是,目前仍有一些机房,未意识到发射台管理的重要性,往往将机房的成本投入到设备的其他维修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就导致该项工作无法得到持续性的开展。

3提升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水平的主要措施

3.1不断提升技术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技术操作人员作为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的主要操作者和使用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并且较为规范地操作机房中的各项设备仪器,也能有效延长各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其出现故障的概率。因此,就应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其能全面了解机房中的各个系统。其中,机房管理人员就应综合各项情况,来制定完善的人员培训制度,定时开展培训工作,给技术人员提供更多接触并学习新知识的机会。而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其自身也应加强对新型技术的学习,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过程中机房设备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前制定解决预案,这样一旦发现故障就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处理。其中,对于专业技术培训,可邀请业内的专家进行授课,所培训的内容应涵盖网络、机房和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技术人员掌握更多运维方面的知识。此外,机房还可定期组织业务交流会,让技术人员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沟通,这对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2]。

3.2不断健全和完善机房管理制度

较为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不仅可以给机房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撑,而且也有利于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因此,管理人员就应构建完善的软硬件资源管理体系,依据管理制度仔细检查机房各设备的应用性能,对于不能使用的设备应重新更换,以保障各项设备都能正常运行。对于机房的出入人员,管理人员应做好登记工作,实现对人员的高质量管控,严禁无关人员随便进出机房。当制定完管理制度后,还应确保能有效落实,避免工作的开展过于形式化,否则也无法体现制定制度的实际意义。此外,机房管理人员还应不断规范机房管理、值班管理以及技术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同步修改突发事件应急、事故处置等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保障工作,以给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观看服务。

4广播电视播出机房维护方式

4.1不断加强对机房内环境的监测力度

广播电视机房中包含各式各样的应用设备,涉及节目制作到播出的各个环节,一旦机房设备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节目的播出质量。其中,环境是影响机房设备的一个主要因素,较差的环境还可能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给机房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机房管理人员就应加强对机房内环境的监测。其中,监测的内容主要包含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尘埃等多个方面。而温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当多台设备同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就会升高机房内的温度,此时可采用空调设备来实现对机房温度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1℃左右,而湿度应保持在50%±10%,在监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温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给设备的运行造成较大影响。而为了降低机房内的灰尘浓度,管理人员还应定期清扫机房内的设备和机柜。此外,对于广播电视机房的管理,还应做好机房内的消防工作,避免引起严重的火灾事故。对于机房的运行,应实施24小时安全监控制,并有效划分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机房值班人员的责任,切实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当事故发生时,管理人员之间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机房还应构建人员管理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严格管控机房的出入人员,以此有效保障机房内部各设备的运行安全[3]。

4.2完善各项用电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有更高的播出质量,单纯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保证各用电设备的用电稳定和安全。其中,在各设备使用之前,管理人员就应提前联系当地的用电部门,给各设备的运行提供足够的电量,必要时还应准备备用电源。其次,管理人员应有效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而机房有关单位还应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用电安全等有关方面的培训,并做好突况下的处置工作,降低用电故障发生的概率,以此给观众提供更加优质且丰富的电视节目。此外,机房相关单位还应做好对有线电视线路的巡查工作,安排工程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将责任具体到人,这样也就能有效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中,为了提升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机房还应定期开展广播电视应急预案演练,并加强与各单位和部门的联系沟通,成立专门的安全播出小组,这样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就能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以此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性。当发生用电事故时,管理人员应及时主动与当地的电力部门联系,确保电力正常供应。

4.3定期维护广播电视播出机房各设备运行系统

设备的使用寿命受机房环境、使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机房内的各个设备都能够正常使用,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机房内的各系统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更为严重的故障。当完成检查之后,还应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档案,给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管理人员还应合理备份系统中的各项数据,保障系统的应用空间足够充分。在整个检修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高度重视广播电视的播出系统,并详细记录检修的内容和结果,及时排除设备或者系统可能出现事故的概率,切实地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做好各项准备。此外,对于机房设备和系统的巡检,应按照日、月、季度以及年的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的范围应涉及方方面面,确保能够排除各类故障和隐患[4]。

5结束语

不断研究与分析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以及维护要点,对于有效提升广播电视播出机房的技术操作水平,增强机房各设备的维护力度以及有效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各项观看需求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涵义和机房维护技术的相关概况,并对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进而从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不断健全和完善机房管理制度两个方面来合理使用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进而从不断加强对机房内环境的监测力度、完善各项用电安全措施以及定期维护广播电视播出机房各设备运行系统三个方面做好机房各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提升机房各设备的运行性能,给广播电视节目的高质量制作和输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避免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祁立勇,胡庆松.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与维护的探析[J].中国有线电视,2020(12):1510-1511.

[2]郎悦云.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与维护[J].数字化用户,2019(11):80.

[3]章雷.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与维护[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11):21-22.

第7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出控制;维护与管理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进行进步时,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一定要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与接收的工作,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不断进步。在对无线的信号进行接收与传输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相关的科学方式的基础之上把相关的科学方法当作信息传播的具体载体。从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科学技术的整体程度正在持续的加强,广播电视在播放中的播出控制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和完善起来,这种播出控制的方法实际应用在广播电视的行业内部之后,逐渐的使广播电视的播出控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广播电视的整体进步环境。在广播电视行业的运行过程之中还要加强实际的维护与管理,这样可以更加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方法的实际使用效果。

1广播电视行业内部的播出控制方法概述

1.1播出控制的系统整体结构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运行过程之中,由于受到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整体的系统,也就是播出控制系统。一般情况下来说,播出控制系统都是由数量不一的子系统来组成的,其中包括数据储存系统、整体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系统以及远程监督控制系统等等。播出控制系统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总体控制系统,这一系统最为主要的目的是接收电视台播出节目过程中的信号和前端回传的信号,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对电视节目的播出做出根本的保障。总而言之,总体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是对不同的信号进行收集并且整合的重要系统。关于分别控制系统的方面,这个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有自动播出控制的软件以及音频视频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对电视节目的播出做出有力的保障。最后远程监督控制系统的实际运用是将与播出控制相关联无线信号以及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的维护和监督控制。在广播电视行业运行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播出控制系统,可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效果,并且为广播电视节目的顺利播出做出了更好的保障。

1.2播出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体的作用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运用播放控制的方法,直接对播出控制系统的安全程度以及实际的可靠性做出了硬性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安全性的需要,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实例利用力度。播出控制系统整体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新型的电子技术,播出控制系统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总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面,要采取分布式多矩阵的架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广播电视台内部的播出控制系统都包括了输入矩阵以及输出矩阵、总体控制矩阵以及镜像的播出控制矩阵等等,这样可以形成较为独立的环形结构,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每一个矩阵的实际应用功能,可以将不用的无线信号进行区别以及分类。

2播出控制技术的维护与管理方式

2.1在日常应用播出控制技术的过程中加强管理的实际力度

在实际进行广播电视运行过程之中的播出控制的维护以及管理时,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力度,这可以从根本层面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实际运用,并且使得广播电视行业整体得到更好的进步。在平日实际进行播出控制技术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之中,一定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进行广播电视播出控制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析该广播电视台的实际情况,从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该方案所必须包括的制度有对节目顺利播放的保障制度、相关的责任制度以及播出控制的监测与维修制度等等,从事播出控制技术维修与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管理的方案为唯一的标准,并且明确相关的职责,从而进一步的加强播出控制技术维护与管理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从事播出控制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播出控制硬件设备等进行全面的检验,如果有相关的设备出现故障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使得广播电视的播出控制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正因如此,进一步加强播出控制技术日常方面的管理,可以进一步使得广播电视新型技术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进步。

2.2进一步对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与完善

在实际进行对广播电视的播出控制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的时候,对控制技术进行维护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播电视的播放控制技术的维护管理工作的实际程度,必须要进一步的对维护的方法进行创新与完善,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之中一定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养,从而进一步的丰富工作人员的基本理论,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播出控制系统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这样可以进一步保障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技术运行过程中的稳定。

3结论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进步的影响使得生活更加的多样化,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人们的需要广播电视行业都可以进行满足,所以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广播电视行业整体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从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正在得到十分迅速的进步,在广播电视的行业内部新型的播出控制技术正在被更加普遍的运用,这从根本方面推进了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进步。在实际进行使用的过程之中,为了更好的将播出控制技术的实际优点全面的体现出来,就一定要加强对播出控制技术的维护与日常的管理,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对广播电视的整体播出控制程度进行提升,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奥娜,俱明涛.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7(7):217.

[2]温世林.县级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系统技术维护管理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3):207-208.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具体探讨

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地区,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面积相比较来说少一些人口也少一些,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也在越来越稳定的发展着,为我国创造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城市人口也在逐步向农村地区迁移,为此,对于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来说,不能仅仅只探讨城市地区,对于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也要去思考和讨论。现在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无论是在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是复杂的,包含着很多各式各样先进的技术,当然也包含信息化时展迅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等,现在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居住的人们对于广播电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想要让农村广播电视更加迅速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们要做的是探讨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当然,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发展越来越好,但是,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我们也应该仔细分析。

1.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

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来说,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它这些年来经历了几个方面的重要转变,首先是广播电视的声音方面的转变,在最开始,也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当时的广播电视是最落后的单声道,声音混有许多杂质,在那之后,农村的广播电视慢慢开始实行立体声,立体声代替了单声道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广播电视的立体声在我国农村也实行了很久,直到现如今,我国的农村地区已经全面开始实行了数字声,并且与互联网想接轨,这是一个重要的跨越。当然,除了声音这个转变之外,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的画面也经历了很多的转变,最开始,广播电视是全黑白的,画面上完全没有其他的色调,慢慢的各种色调都融入了画面之中,到现如今的高清立体,这种转变也是惊人的。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转变,最开始,想要让各家各户的电视中接收信号,需要在各家连接传信号的电线,也就是靠电线做导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形的电线变成了无线传播,慢慢无线传播技术也被替代,卫星传播这种更高效快速的方法则被应用起来。根据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方面的各种数据,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可以用来接收信号的卫星数量相比较上世纪已经翻了好几十倍,这个数据是惊人的。

2.对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具体讨论

2.1卫星传输技术

上文已经提到了,近些年来,我国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所以,我国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时也开始逐步应用了卫星进行信号的接收和传播,所谓卫星传输技术,也就是利用卫星作为主要载体,也就是成为一个信号转换的中转站,在这里,一个卫星可以进行上百个更甚至是上千个电视节目的传播,并且可以做到高效快速,这相比较从前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应用卫星传输技术需要用到的设备有很多,最基本的是信号接收器和信号转发器,另外想检测接收或发出的信号是否准确安全还要设置信号检测站,在使用卫星进行广播电视传输的过程中,这些设备相辅相成,协同合作,安全检测后的信号快速传递给卫星,卫星通过适合的轨道进行发射,一个卫星可以同时向不同地区传播需要的电视信号,正是由于卫星传输技术的种种优点,使它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

2.2光纤传输技术

相比较卫星传输技术来说,光纤传输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有着重要地位,也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所谓光纤传输技术,也是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一种,这种传输信号的技术是通过光纤进行传递的,与卫星传输技术大同小异,这里也需要很多的基本设备,一个是光接收器另一个就是光发射器,通过光纤传递过来的信号转变为了适合用光波传递的光信号,通过光安全检测站的检测后方可转变为可以被我们接收的电信号,相比较卫星传输技术来说,光纤传输技术有着它所不具备的一个优点,那就是极强的防干扰力,在这种防干扰力的辅助下,信息传递中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加,这也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可靠的保障,但是它的传播基数下,也就是无法达到像卫星一样,同时传播几百个的电视节目信号。所以,这两个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是各有利弊的。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代替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人们对广播电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对于声音还是画质,都需要有着本质的提高,尤其是我国的农村地区,对于广播电视的要求并不比城市地区低,所以,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要,我们应该充分应用卫星传输技术和光纤传输技术,提高电视信号传输效率,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更多良好电视信号的传输,这是我们应该持续进行思考和讨论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