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8 12:40: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语言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由于世界和生活的五彩缤纷,对于身边的事物,幼儿总是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强烈的好奇心的促使之下孩子们十分乐意去模仿。然而他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还十分有限,一些“轻举妄动”必然会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危险事故发生在他们身上。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必须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在本文中,笔者从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制度几个方面着重探讨如何进行幼儿安全教育,以有效消除危险幼儿安全的隐患,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
一、安全教育内容方面
(一)整合安全教育内容与课程为一体
所谓课程指的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因为对于幼儿来讲它所见所闻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生活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一个事物都会对幼儿的安全产生威胁,例如游戏、工具的使用,甚至是走路上下楼梯这种活动。笔者设计了一组名为《手指划破了》的图片来教育幼儿要注意生活中尖锐的东西,以免伤害自己及他人。首先笔者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然后引导幼儿对导致手指被划破的原因进行讨论,并组织幼儿探讨手指受伤了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如果手指划破了之后应该怎么处理。意图通过这一系列过程让孩子们认识到尖利的东西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伤害,并教会孩子们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例如如何使用剪刀、游戏棒等。
(二)整合安全教育内容与游戏为一体
众所周知,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莫过于游戏了,而将教育内容与游戏融合到一块,不仅能够保证生活技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得到巩固,不但不会增加幼儿的负担,反而会使这种安全意识和技能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例如,幼儿园在组织孩子们参观消防车、消防器材后,发现孩子对消防员灭火这一过程十分感兴趣。于是经过协调、组织,队员们为孩子们做了一场火灾逃生自救以及灭火的模拟表演。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匍匐前进,以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有毒气体或者烟尘,并正确的使用灭火器。通过游戏,孩子们在愉快的角色扮演中进一步巩固了消防知识和技能,并鼓励他们在游戏中来运用,如成立安全小组,负责提醒别人注意安全,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在游戏结束后,由安全小组人员进行汇报工作,以及讨论安全问题怎么来解决。
二、安全教育实践方面——安全教育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危险的产生。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如交通安全标记、电力安全标记、防火安全标记等,让他们知道其危险性所在,并通过智力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像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制朗朗上口的绕口令、编写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总之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破解未知数,在释疑解难的过程中,达到给孩子“传道授益解惑”的目的。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相应的,我们可以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教师每周在班集体内选出一名小“安全员”,由他(她)负责每天的安全检查,并在每周末进行评比,评一评谁的安全红花最多,同时也可在每月评选出幼儿园安全小卫士或安全小明星,予以奖励,如此将口头上较为“笼统”的“安全”概念进一步加以强化,继而化作孩子们之间的自觉行为;在传授有关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上,老师可在班集体内进行一对一组合,将小朋友组成若干个安全互保对子,对子之间进行安全竞赛,以期达到让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相互提醒增强安全意识,督促安全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安全教育制度方面
建立健全幼儿安全规章制度、教师安全职责和工作规范,成立学前部安全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
安监员每天坚持幼儿入学前到校检查活动场所、教室、水电、活动器械,清洗加餐用具等。年级主任每天坚持随时在操场、教室巡视,做好晨间检查,把好早餐、午餐的食品卫生安全关,杜绝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班主任每天坚持在班幼儿上学前准备好幼儿的早餐、做好教室卫生、注意幼儿安全。安监员和值周老师,严把人员出入关,一防可疑人员进入学前部,二防幼儿独自离开学前部,杜绝冒领、走失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要求各班两位教师具体负责本班儿童的安全工作,签定并履行《教师安全职责》。
四、总结
总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保护幼儿稚嫩的心灵不受伤害为原则,以游戏活动为载体,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为幼儿终身安全健康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张丽.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 科学之友(B版), 2009, (01) .
[2] 杨小容. 幼儿安全教育谈[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8, (S1) .
关键词:幼儿伤害;自我保护;策略;安全教育
一、.幼儿意外伤害及事故频繁发生
幼儿意外伤害,是指在幼儿园、家中、户外等场所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个人伤害事故。意外伤害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身体伤害主要包括溺水、跌落、烧烫伤、窒息、交通事故、切割伤、中毒、动物咬伤、触电、玩具伤害等。心理伤害有:害怕、担忧、焦虑、怯弱、伤心等。幼儿如果没有较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容易使幼儿变的缩手缩脚、胆小如鼠。意外事故已经成为影响幼儿健康的”第一杀手” 各种意外伤害使幼儿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幼儿安全教育虽然早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已有明确要求。《幼儿园管理条例》也提出了相关的规定。很多教师和家长对于幼儿发生的意外伤害期望能通过在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研究的目的、对象及意义
1、研究目的:通过对幼儿关于危险情境的认知及自我保护策略,分析幼儿其特点与现状。2是分析教师关于幼儿安全教育和幼儿心里保护的认知情况和重视程度,分析其对于幼儿自我保护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性。3是为幼儿安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教育建议,使得幼儿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的现状与策略有的方矢地进行。
2、研究对象:选择南京市长江路幼儿园、南外附属幼儿园等园为研究对象。并在这些中对幼儿园小中大班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幼儿90名,其中男女各半。
3、研究意义:生活中幼儿面对危险和意外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成人的保护也不是万能的,如何减少和避免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的发生,其理想之举就是从安全教育入手,提高幼儿自己保护自己的意识。
三、现状分析及研究的方法
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发现,单纯的说教依然是安全教育最主要的方法。在班级里教师并没有开展任何关于安全教育的主题活动,也没有进行任何体验、演习、游戏。枯燥的说教法根本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也只是口头上敷衍地答应教师的要求,并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也无法形成一种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此,探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采用测查法了解幼儿对安全意识认知和策略;
通过图片情境让幼儿认识自我保护认知和策略。我设计4个情境,每个情境的设计都隐含着可能导致该事故的危险因素,然后把这些图片一一提供给幼儿,结合语言描述,在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图片的前提下,考察幼儿能否认识到图片中可能导致该事故的危险因素,通过向幼儿进行一些提问,如图片中人物的行为是否正确、如遇到坏人的引诱时怎么办等。就开展这一些安全隐患,教育幼儿们不听信他们的话,不随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为陌生人开门等等,如何机智的回答陌生人的话,如何摆脱陌生人的纠缠,如何在被拐后机智逃脱等。
2.通过访谈法了解幼儿教师的安全教育实施情况;
对于幼儿教师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教师对于幼儿自我保护策略的教育上,往往不能进行深层次挖掘。很多教师认为,大多数孩子天性活泼,对安全没有什么问题,即便对于个别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往往很难顾全到,而且教师的日常事务琐碎,面对二三十个幼儿这样的群体,要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心理,毕竟是较为困难的也不实际的。对于幼儿安全教育方面多倾向于选择那些容易经常发生。而在偶然发生的不够重视,如何应对偶然发生的情况的预防。只有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可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幼儿的安全认知和行为。
四、应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幼儿安全方面需制定了的法律法规,目前有关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没有一部全国行的法律,这在很多的方面都阻碍了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全国性的法律—《学前教育法》。
2、建立健全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保障幼儿安全的准则。因此不断制定和完善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应将培养教师与家长学习安全知识和法规意识。幼儿教师和家长必须加强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真正做到依法施教。应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转变他们的安全教育意识,注重对幼儿安全认知与习惯的培养,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在幼儿安全教育内容上的完整,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安全教育应该成为首要目标,利用教科书中的知识对幼儿安全教育,让幼儿从小接受各种安全内容防范教育,以面对各种突况的发生,从小接受锻炼并增强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俊祺.《幼儿园安全事故分析与完善安全预防对策研究》.辽宁: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何群英.《幼儿安全手册》.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4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有效培养
正文:3――6岁时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或有意无意的模仿大人的语言、同伴的语言,同时也是发展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的关键期。在我的班里,就一个大宝贝儿――亮儿。记得入园之前,为了与幼儿建立熟悉的关系,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感,我们组织了六次亲子活动。在进行活动时,我就注意到了亮儿,在有家人陪同时,两显得特别活泼,主动接近老师,亮儿喜欢人的方式很特别,如果他喜欢你,会在你蹲下来时趁你不注意从后面搂住你的脖子,搂的越紧,证明越喜欢你。可是他从不会开口说话。在与亮儿的妈妈沟通后,知道亮儿的语言发展的较为迟缓,在家里“妈妈”“爸爸”简单的词语会说的很清晰,但太多的词语或句子则发音不标准。搜集到这一信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便特变注意这个宝贝。他对个别声母的发音,并不掌握。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在班级里不爱说话。再和亮儿的父母进行沟通之后,决定采用一些方法,督促、鼓励亮儿大胆的发音、多锻炼表达能力。通过两年的努力,亮儿现在敢于在小伙伴面前表现自己,大胆的回答问题。在陪伴亮儿的成长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多创设轻松的空间
在与宝贝交谈时,要多创造轻松的空间和氛围。给他更长的时间,让亮儿慢慢去表达。经过几次的试验,发现亮儿并不是不爱交流,只不过要慢慢的听他说每个字,虽然在发音上存在着问题,但是如果细细地、耐心地听完,就会理解并知道亮儿想要表达些什么。像亮儿这样的宝宝其实会有很多,我们要多为他们创设轻松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大胆的与人交谈。
二、适时的创设活动内容,大胆的放手
选择合适的时机,创设教育活动,督促亮儿与小伙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园里“小种子成长家园”的张主任和唐老师,为我提供了一些素材,是关于培养锻炼幼儿沟通、表达能力的活动课程。她们为我选择了一节《朋友碰碰碰》的活动,在本班级内展开。活动的方式,是根据‘图形卡配对’方式,找到和自己手中图形能够拼成完整图形的小伙伴。孩子们之间都是彼此熟悉的,但是通过这一活动,让原本不太在一起玩的孩子有了一次沟通、交流,通过拥抱等方式,表达对小伙伴的喜爱之情。亮儿在这个环节中,刚开始表现出了退缩,但看到其他小伙伴都找到了自己新的朋友时,亮儿试探着去寻找,最后和童童手中的图形拼在了一起。两个小朋友拥抱,在亮儿的脸上看到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设计了让孩子与后面的老师交朋友,比一比谁交的朋友多,这一次在童童的带领下,亮儿勇敢的与后面的老师‘做朋友’,看到亮儿的‘统计卡’上有很多老师为他画上笑脸,感到很开心。在结束环节时,组织幼儿到隔壁班级,去和小朋友交朋友,这一次挑战比较大,因为是与陌生班级的幼儿‘交朋友’,刚开始有些担心,怕孩子们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但有几个宝宝非常勇敢,大胆的与新班级的宝宝交朋友,有了他们的引领、示范,其他孩子也勇敢的走了进去……
经过这一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既要适时的选择合适的活动,锻炼幼儿的沟通交往能力,又要勇于大胆的放开手,锻炼孩子们主动的与他人沟通,‘放开手’孩子们会飞的更远。
三、适当的加以锻炼
这里说的锻炼并不是指用命令的口气,在孩子不愿意去做的情况下,强行要求,而是给孩子自信,给孩子鼓励。亮儿最大的问题是害羞,担心自己说错了,让同伴笑话。这时,需要的是告诉亮儿,不管你说的对不对,只要能大声的说出来,你就是最棒的。亮儿的父母有时会跟我们说,对亮儿严厉些,这样他就能多说话,多锻炼发音。其实,亮儿的父母也是在心里着急,孩子越来越大了,再过一年就要上小学了。
在每天早上入园问好时,有时会故意多让亮儿问好,鼓励亮儿的每一次有礼貌的行为。在这样慢慢的引导,锻炼之下亮儿的自信心越来越大。每天早上都可以大声的问好。当然在日常活动中,也会经常让亮儿回答问题,有时也是靠猜或者观察亮儿的口型及细细的听亮儿的发音,来判断他说的每句话,并加以肯定和鼓励,慢慢的亮儿愿意在小伙伴面前回答问题。不在感到拘束不安。经过两年的锻炼,现在亮儿愿意与人交流,敢于大胆问好、回答问题。不久前,亮儿的妈妈看到我说:亮儿现在说话好多了,清晰多了,而且敢大声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了……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教师往往热衷于在课堂上创设一些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幼儿去感受、去体验,忽视了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实践性这一特点。要带领学生定期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应将引导幼儿了解社会现象、接触社会事物、与社会成员密切交往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牵动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其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健康开展,那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教育问题对孩子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
不同年龄的幼儿其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在教育上其侧重点也应不同,因而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
1.托儿班
托儿班的幼儿大概在三岁之前,这时的幼儿基本需要大人的呵护照料,智力水平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应该包括:当遇到危险时能够进行呼喊求救,不单独活动,不离开集体,不要陌生人的礼物,不将小东西如纽扣、硬币等放入耳、鼻、口内等。
2.小班
小班的幼儿在心理发展方面处于以自我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运动能力和认识方面有一定的提高,非常善于模仿,教师因而可以通过典型示范,使幼儿学会报警并能够拨打110电话,能够熟练记住家长姓名、家庭的住址及重要的电话号码,外出时和家长拉好手、不乱跑,主动让幼儿养成安全意识,并牢固掌握。
3.中班
中班的幼儿在直观行动思维上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控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单独做游戏,这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同时记住一些如火警是 119、叫救护车拨打120 等,对于出现的简易的外伤如出血、烫伤等学会一定的处理,建立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
4.大班
大班的幼儿随着生长发展有利明显的抽象思维能力,不仅可以理解具体的事物,而且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分析,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们很喜欢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技巧。因此教师不但要教会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危险状况,而且应该教会他们主动远离危险。如:在路边如果发现有电线掉落地上,不能拿起来玩,放风筝时要避开有电线杆的地方,在标有高压电的地方要学会躲避;看到电线弧光要赶紧闭眼,听到剧烈的响声要赶紧张开嘴巴,听到响雷、鞭炮声时快速捂住耳朵;学习一些识安全出口的标志等。
二、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对于外界的事物总是感觉新奇,没有安全意识,对于任何事物都想动手摸摸,家长和老师又不能时刻的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因此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预见的安全事故。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家长多是以恐吓的形式来保护幼儿,叮嘱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这样的方法收效甚微。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很强,这样的教育形式或许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要从根本保证幼儿的安全,必须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其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还要培
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幼儿园应当开设相关的安全教育课程,每周定期开展安全主体班会,并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多样的形式对幼儿普及安全知识。例如向幼儿展示与安全有关的图片、音像或者动画,教给他们防火、防震等安全知识,并组织其进行模拟训练。
2.组织相关活动,使幼儿对安全具有一个感性认识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危险和不安全的概念模糊,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灾害方面更是如此。为了让幼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并且激发幼儿学习安全防范和自护知识的兴趣和愿望,我们采取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的方法。如防震教育活动,首先,组织幼儿观看相关录像、图片,让幼儿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再通过模拟逃生的游戏,使幼儿了解安全自救的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又如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中,我们带领幼儿到附近消防队参观,请消防队员讲授防火知识,观看消防演习,同样通过游戏和演练等活动,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和技能。
三、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途径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头等大事和一直存在问题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国内外的优秀经验为我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所用。
1.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环境
日本、美国曾进行过相关调查,在儿童受伤中一般有: 骨折、擦伤、扭伤等,一般较多的发生在户外运动场所、游戏地点,如滑梯、秋千等。国外的做法是对这些场所尽可能的做一些防护措施,尽量保证场地与设施的充分性,做好日常维修,尽可能培养幼儿的活动经验,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陪护,尽可能降低游戏设施的危险性,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教师要加强对幼儿活动的监护,在活动中教育幼儿增强安全意识
在幼儿园中幼儿安全主要依靠幼儿教师来完成,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施者和维护者。为了保护幼儿安全,但不能采取限制幼儿户外活动的措施,相关教师应鼓励幼儿亲自尝试他们自己创造的有一定冒险性的活动或者自己发明的一些特殊玩法,不能简单的强制儿童不要做某些活动,要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新奇刺激的活动,教师要承担监督作用,在陪伴孩子们进行活动的同时,要及时为儿童提醒有危险的地方,提示并让儿童记住,学会识别和避免危险,从而保护自己。
3.加强对体育健身的宣传
借助阳光体育运动这个契机,大力在农村进行体育锻炼的宣传,培养人们正确的体育观,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营造一种积极健身的氛围,使学生与家长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学生各个方面都协调发展,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之,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是幼儿无法回避的场所,也是幼儿将来的主要生活工作场所。社会上有丰富的应对各种灾害的资源,可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可带领孩子参观 119 指挥中心,现场观看消防战士的灭火训练,邀请消防官兵进幼儿园讲解消防知识,并组织幼儿进行疏散演习等。总之,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头等大事。只要幼儿安全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只要老师和家长对安全教育进行合理规划并严格实施,通过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必能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幼儿园。幼儿的安全事故必然越来越少,幼儿的安全教育必然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大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头等大事,作为老师,对班级安全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必须对班里的孩子的安全负起责任。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孩子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目是《安全·责任·幸福》。
一、安全是生命之本,是工作之本。离开安全,工作、生活都显得毫无意义,对于幼儿园来说,安全工作更为重要,它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保障。是幼儿园工作的知识了解稀少的幼童,所以必须把安全记在心上,把安全担在手上,把安全锁在眼里。每当安全会上听到一些幼儿园发生的一切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时,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孩子们的生命是那样柔弱和纤细。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作为我们更需要时刻把握“安全”这根绳,让一切安全隐患远离我们的生活,到底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使他们不受伤害呢?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首先,老师应该有保护孩子安全意识。幼儿在活动中不能离开老师的实现。活动时注意检查幼儿衣物是否合适,适于活动,活动前后都要清点人数,每天还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饮食,班级的开水,饭菜的冷热情况,避免烫伤幼儿。
二、户外活动时,活动场地都要尽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不安全的地方贴上安全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在每一次活动前要认真仔细讲解活动要求,尽管有时嗓音会有些沙哑,但是孩子们能安全轻松的活动是最大的心愿。
三、加强对幼儿安全的管理和对幼儿的安全监护,对于每天幼儿的接送要认真对待,对于不认识的人员要加强询问,并与家长联系沟通。
调查一:幼儿着装安全情况
着装安全情况:1.您的孩子平时穿着方便活动吗?“常年是”: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49%、53%、56%。2.您的孩子喜欢穿什么样子的服饰?“便于运动的”: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2%、50%、53%。3.您为孩子选择衣物时主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舒适为主”: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2%、84%、86%。结果分析:从家长为幼儿选择的服装来看,大部分家长都以幼儿的舒适和方便活动为第一选择。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有无穷的探索欲望,感官直觉思维是小中班幼儿的主要方式,而大班幼儿对事物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所以衣着的舒适和方便也是适合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家长的做法适合幼儿生长发展的规律。
调查二:幼儿交通安全知识认知水平
交通安全知识:1.您的孩子了解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吗“?了解”: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60%、59%、48%。2.您的孩子认识红绿灯并有遵守交通规则行走的意识吗?“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9%、90%、79%。3.您的孩子闯过红灯吗?“没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75.8%、81%、83%。4.您的孩子会安全上下车吗?“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78%、79%、65%。结果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而句容市区的交通管线已明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园地处市中心,因三所学校在同一条干道,所以车流人流更显拥挤。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非常必要。从上表中看出,家长对幼儿的交通教育很重视,能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交给交通安全知识,但是还有15%~20%的幼儿会闯红灯,说明部分幼儿的交通意识和交通常规缺乏,存在隐性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教育。
调查三:幼儿饮食安全知识认知情况
饮食安全知识:1.您的孩子有否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3%、43%、34%。2.您的孩子会吃陌生人的东西吗?“不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0%、78%、65%。3.您的孩子吃饭时喜欢说笑打闹吗?“偶尔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6%、61%、66%。4.您的孩子喜欢吃路边的食品吗?”偶尔吃”: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9%、51%、43%。结果分析:从上表中看出,幼儿的饮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加强,良好饮食习惯尚未形成。从健康的角度看,吃饭时不说话是为了防呛噎,是保护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而在吃饭时只有15%左右的孩子不说笑打闹。偶尔会吃陌生人东西的比例中,大班均达到了20%左右,小班幼儿高达32%,这说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在吃路边食品的问题上只有20%~30%的孩子能拒绝路边摊点的诱惑,大部分幼儿都难以控制。从调查中看出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对幼儿的态度也是比较放纵的,没有从卫生和安全的角度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调查四:幼儿用水、电、煤气安全认知情况
用电、水、煤气安全知识:1.您的孩子知道水、电、煤气的危险性吗?“知道”: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68%、66%、60%。2.您的孩子有没有用手或其他物品接触过电源插座等?“从没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62%、63%、58%。结果分析:从表中数据可知,幼儿对水电煤气危险性的了解,不知道的占极少数,说明幼儿对水电煤气的危害性已有初步了解。但是幼儿曾经有过一次用手触摸电器的比例占到了30%~40%,比例偏高。现代家庭中的电器拥有率和使用率很高,引发触电危险的几率也相应提高,由触电引发的火灾也层出不穷。所以安全用电教育内容不可忽视。
调查五:幼儿用药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
用药安全知识:1.您的孩子误食过家里的药品吗?“从没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97%、91%、95%。2.您的孩子会在您的正确的指导下服用药品吗?“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97%、96%、85%。3.您的孩子服药时会哭闹吗?“不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4%、73%、63%。结果分析:从幼儿误食药品情况一样看出,家长的防范意识较好,基本没有让幼儿接触到药品。正确服药的情况也较好,中大班只有3%~4%的幼儿不会和不太会,小班稍多,家长的正确指导做得好。但是幼儿在服药时的哭闹现象稍多,将近达到20%左右。说明幼儿在生病时情绪不稳,需要家长格外地细心照顾。同时在日常教育中也要让幼儿认识到生病服药是有利于身体康复的事情,不要有抵触情绪。家长和教师应了解孩子的心理,用安抚的态度对待幼儿,教育幼儿安静服药,促进恢复。
调查六:幼儿自护、自救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自护、自救安全知识:1.您的孩子在受伤或身体不适时会及时告诉家长吗?“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90%、89%、93%。2.您的孩子喜欢把异物塞进口、鼻、耳腔内?“不喜欢”: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73%、69%、68%。3.您的孩子知道“110、120、119”等特殊电话号码吗?“知道”: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8%、46%、38%。4.您的孩子能说出自己父母的姓名、联系电话及家庭住址吗?“能”: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3%、61%、56%。结果分析:从上表中看出,幼儿在遇到身体伤害时能主动告知父母,主动地和父母沟通。小、中、大班有60%~70%的孩子知道异物不能塞进口、鼻、耳中,喜欢塞和偶尔塞的幼儿也呈下降趋势。大部分的幼儿知道特殊的求救电话号码,所有的孩子知道或者部分了解自己的家庭状况,知晓率呈上升比例。从调查情况看出,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自护能力的培养是不断加强的。
二、调查形成的结论
1.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交通安全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孩子中依然存在缺乏交通意识或交通意识淡薄的现象,甚至有闯红灯的现象出现。这说明教师和家长对幼儿交通知识的教育还不够深入具体,不够细化,导致幼儿没有正确的交通行为,容易引发事故。汽车的日益增加同时带来的是安全乘车问题,我们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发现家长在教育幼儿乘车安全上面不够到位,也不够全面。仅仅是在车内做到了看护好幼儿,不让其将头、手伸出窗外,而系保险带、不乱摸车内的设施、上下车开门要观察、下车最好从右门走等常识都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所以超过20%的孩子不太会上下车。这既给自己带来了不安全,也给他人造成了安全隐患。
2.饮食安全教育应作为重点内容
从幼儿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安全情况看,家长和教师们的教育仍需要加强。中大班皆有20%左右的孩子会吃陌生人的东西。还不能分辨好人和坏人的幼儿的这种行为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在正确用餐的问题上幼儿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从小、中、大班调查的情况看,喜欢吃饭时说笑打闹的孩子在递增,不打闹的孩子却在递减。说明随着幼儿在用餐时速度的增加和技巧的熟练,教师和家长放松了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没有坚持好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幼儿在用餐时说话会产生潜在的危险这个问题。在幼儿吃路边摊贩食品的问题上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食品卫生问题是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路边的摊贩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是最没有保障的。教师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所以控制幼儿不吃摊贩食品要靠家长的大力配合和教育。
3.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巧要着力培养
从幼儿有关用水用电及煤气安全的调查看出,孩子们对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在逐步提高,说明家长也比较注重此类安全知识的教育。孩子对父母情况的了解比较好,不了解的比例是0,这在孩子走失时能起到提供关键线索的作用。在幼儿塞异物在体内这点上,从中班到大班的比例下降了,说明幼儿对自身的身体状况的了解逐步加深,不再那么好奇。幼儿对急救号码的熟知不够,教师和家长要让幼儿知道求救是一种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在遇见突发事故的时候是需要专业人员来解救的。
三、安全教育方案调整的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反馈,当下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方向和内容应当做一些必要的调整,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将安全教育与幼儿生活实际状况结合,才能切实地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1.将安全教育置于活生生的生活情境之中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多结合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人和实物做事例,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教育幼儿。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观形象思维,具体抽象思维到了大班才刚刚开始,所以具体的实例更能触动幼儿,比如车祸现场、火灾视频等。这样才能真正警示幼儿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玩电等。
2.加强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安全教育
很多家长对幼儿在户外锻炼活动时的安全有所担心,总是怕孩子在活动时会受到伤害。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觉得首先园方要做的是做好园内设施的安全保障工作,如定期检查器械、铺设防滑垫等,其次应该做好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安全自护教育。知道在发生危险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身体的重要部位,如头、心脏、脸部等,还要教育幼儿文明地游戏、安全地游戏。
3.重视与陌生人交往的常识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幼儿吃陌生人的东西,家长的反馈中也提到要加强此方面的教育。美食对幼儿是有强大的吸引力,面对美食,弱小的幼儿们难以控制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小班幼儿。但是利用美食诱拐幼儿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幼儿园应当在小班幼儿与陌生人交往的教育上加大比例,用动画、表演等方式直观地进行防走失教育。
4.加强饮食安全教育,保护生命健康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一贯重视安全教育,对安全工作常抓不解。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德育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自查小组,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学校安全工作开展得细致扎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安全工作基本情况和加强安全管理、防范的措施和经验
1、学校组织机构完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刘宏春任组长,副校长皮列云任副组长,政教主任杨良友、总务主任张廷银、护校队队长胡学斌、大队辅导员廖朝荣,各班主任担任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加强了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健全。
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预案机制,认真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一是学校建立了安全制度及安全预案,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常规活动的教育和管理。教育学生课间、课后开展正常的活动,不进行带有危险性的游戏。学校每周有值周领导,每天都有值日教师,他们在课间加强了巡视,确保学生的课间活动能有序、正常地开展。其次学校对学生活动场地进行了扩展,对一些存在危险因素的地方进行了整改,。并经常对这些场所、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目前学校活动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施均符合安全。学校对开展的重大活动和校外活动能进行审批,同时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师生的认识,组织有序,管理到位,保证每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出安全事故。三是定期开展各种讲座及演练活动。多年来我校坚持邀请当地派出所来校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邀请卫生防疫站来校进行健康卫生知识讲座;邀请当地交警或武装部来校进行军训;学校先后在全校开展了地震演练及学生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活动。在做好活动的同时,注重资料建设,活动有方案,有图片,资料详实。
5、重视学校消防及防盗安全。学校制订好消防等一系列安全制度,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做到有案可查。学校各重点部位及楼层、楼道口均配备好灭火器。为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学校加强了电气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有过载、短路、接触不良、漏电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经常组织人员检查和维护各室的照明设备、电器设备,检查防静电和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尽量做到细而实,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消防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已下发了消防应急逃生安全演练方案,演练活动将在本月进行。学校十分重视防盗工作,重要场所均安装了防盗门和防盗窗。并且安装了防盗报警系统。学校制订了值班制度,节假日均有人值班,值班为24小时制,特别加强了夜间的巡视。学校门卫实行24小时在岗制,门卫责任心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平时能对进出学校的人员、车辆、物资作好登记、核对工作。制订了较为详细的门卫职责,从制度上对门卫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学校对防盗工作从细处、实处入手,力求万无一失。
二、当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大力发展教育的主要成效、做法和经验。
1、当地政府和教育局斥资15万余元,对我校历年来不能封闭的校园进行了改道和新修院墙,实现了校园封闭式管理。
2、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长期关注校园师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多次进行卫生安全知识讲座及卫生安全教育,多次进行学生流行病的防疫工作,多次来我校进行食品等多方面的安全督导和检查。
三、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
一是学校教学楼楼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学校教学楼14个班,一千余名学生,只有一个楼梯间,一个安全出口通道,学生上下楼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学校尽管派有楼道值日教师值日,楼道学生拥挤还是无法避免。
二是学校陈旧数十年的瓦房食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学校食堂是几十年前的瓦房,无论是木料还是瓦片都已腐朽不堪。就是每学期维修一次,但有一次还是椽子烂了,穿了一个窟窿,瓦片掉下来,当时学生正在食堂就餐,幸免有老师维护,有两名学生只是擦了一点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三是部分家长、学生、教师和个别管理者忽视安全教育的过程管理。他们认为经常在讲安全,已经麻木了,没有去实打实的静下心来做实安全教育工作。其实一检查起来很多细节被忽视了,这些细节往往就是造成严重安全后果的安全隐患。还有个别管理者在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该为安全设施建设投资的没有投资,使之造成了一个个安全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有关建议
一个思路:将校园内的两家农户整体迁出,将校园内的学生瓦房食堂、中学部分退休教师住房、部分龙小教师住房和校园内瓦房整体拆除。扩建教学楼,新建师生食堂及综合教学大楼等。
关键词:幼儿 安全 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224-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幼儿的发展一直受到社会关注。针对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我国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几年来,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不断出现,如:校车因超载翻车、教师虐童、持刀砍人。研究表明,我国每年至少有十万名幼儿因安全事故死亡。
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幼儿教育意味着成功教育的开启。想要孩童在幼儿园内愉快地学习知识、接触社会,首先就要保证孩童在幼儿园的人身安全问题。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其健康成长的基础要素,唯有确保幼儿安全,才能谈长久的发展和幸福。所以,幼儿园除了承担教书育人职责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并要将其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一个合理合法有效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的概率,确保孩子们得到安全可靠的成长环境。
1 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幼儿园外部环境
幼儿园的外部环境可以从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这一角度来说,幼儿园基础设施对于幼儿教育至关重要。幼儿园园舍问题的设置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定,其自身的建筑设计也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如在选择园舍的时候必须远离各类污染物、交通方便、没有干扰且有利于家长接送。此外,园舍自身的建筑面积和各类安全通道都要符合条文规定。对于幼儿园的校车也要加强把关。
1.2 幼儿一日生活
幼儿在幼儿园中所经历的一日生活也会对幼儿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例如,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件等都会严重威胁幼儿安全。再者,由于幼儿园大多都是私人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利益需求,因此对于饮食安全的把关不到位。其中涉及到食品原料、食物存储、处理以及烹饪卫生和厨具卫生等一系列问题。
1.3 幼儿心理安全
儿童的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伤害,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一旦受到惊吓就会给其心理造成很深的阴影。所以,幼儿园必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让他们用一颗平常心面对身边的事情,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 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2.1 教师安全责任意识差
虽然我国对幼儿的安全问题十分看重,多次下达明确条文去规定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履行的义务与责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有足够的安全责任意识,还是存在很多幼儿园教师因为工资问题、身体原因等忽略自身的责任意识。
2.2 家庭的过度保护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仅仅通过语言的教育告诉他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样的过度保护,对于理解能力还未达到一定水平的孩子们来说,事实上是一种束缚。这使得他们仅仅在理论上记住了一些道理,但却并未真正地理解,一旦遇见紧急情况,他们并不能立刻反应过来,从而极易受到伤害,引起悲剧的发生。
2.3 幼儿园安全机制不健全
现有的幼儿园中存在着很多管理不善的情况,这是由于社会快速发展,而教育机构数目极速膨胀,管理制度跟不上的教育机构数目疯狂增长。在这一种情况下,管理不善、安全制度不健全也逐渐成为幼儿园管理中常见的现象,如:在幼儿园管理中出现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齐全、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及时有效地落实、安全设施不完善以及幼儿园内部安全隐患排查不完全等。
3 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措施
3.1 提高幼儿教师的重视程度
首先幼儿园负责人应该认真学习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起到领导作用,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安全的重视程度。所以想要保证幼儿拥有一个安全的成长学习环境,那么法律意识的普及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我们还要增强幼儿教师的责任感,让他对自身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素养,增强幼儿教师的耐心与责任心。
3.2 健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体系
切合实际、有效可行的计划对于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制度来督促园长,让其尽心尽力地改善幼儿园的内部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完善和健全的幼儿园环境。在制度的贯彻执行上要强硬有效、多管齐下。在完善和健全幼儿园内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可以与警方合作,公安机关的帮助与支持会大幅度地提高幼儿园的安全程度。此外,在建立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时候还可以邀请幼儿的家长进行参与,开展一个家长支援保护行动,让家长亲身加入到幼儿的安全保护行为中。总而言之,幼儿园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最好以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相结合,多种管理措施和手段有效强硬的施行,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
3.3 完善幼儿园的安全设施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自身的安全意识较差,自身的安全防护也不足,这就需要幼儿园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W习活动空间,由此可见,加强幼儿园的安全设施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幼儿园的活动道具以及课桌椅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没有棱角的,再者,活动场地可以加固防护层。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做了安全准备,比如:对课桌椅做了护边工作,对活动区域覆盖了塑料泡沫。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