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4 03:49: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弘扬传统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营养,古代汉语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也存在大量的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机会。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想方设法,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生人生境界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古代汉语作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中文秘书学、教育学、哲学等许多文科专业都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它在承担起培养学生古书阅读能力的同时,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的教学自然应当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肩负起育人的职责。
一、古代汉语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作用
(1)促进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汉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渐减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离我们又比较遥远,古代文献资料又是用文言写成的,这种语言对现代人来说已日渐陌生,这更增加了文化传承的难度。古代汉语是学习、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所在,要使文明延续,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汉语文言这把开门的“钥匙”,才能让我们领略无限风光,在阅读、思考、传承和创新中继承文明,使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遗产,是迄今为至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伟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传承文化时,对那些缔造过我们民族精神,价值趋向的核心思想必须继承下来,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3)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主要应解决做“人”的问题。古代汉语教学,要在着眼字、词、句教学的同时,更注重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体味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时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渗透到许多领域,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明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有识之士的倡导,寄希望于普通民众的热爱,更寄希望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更上层楼,因为它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4)发挥传承文化的载体作用。古代汉语课要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职责,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因为这关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倾注了无数先哲心血的这笔财富是由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写成的,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经典作品的能力。
(5)发挥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鉴别作用。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厚重。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典籍,这些遗产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诸多领域,它们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而这一切都是以古汉语文言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习、继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为今天服务,就必须扫除语言文字障碍。这就必须熟悉古汉语的语词、语言、语法构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古代汉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汉语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生动活泼的图片等再现古文字、历史、诗词画面,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意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参 考 文 献
重庆市洋河花园实验小学,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特色,大胆、勇敢地进行了一次教育创意体验――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博大的手笔,书写壮丽的蓝图,以国学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举全校之力,聚干群之心,用坚韧的意志,智慧的灵感,创造的激情,拼搏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名校之路。
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创办于1997年,是江北区第一所公办性人事体制改革实验学校。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00余人,教职上7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市区级骨干教师23人,书法高级教师占58%,普通话一级教师占63%。
学校自2002年开始探索“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人文洋河”办学特色,3个国家级“经典诵读”重点课题相继立项,整合研究,成效明显。十余载风雨,十余载求索,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育人体系日臻成熟,相继被授予: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信息技术示范学校、重庆市家长示范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实验学校、同学江北工程“书香文化特色学校”、江北区窗口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深度挖掘内涵,积极寻找契机,践行创新发展。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办学理念,落实八项举措,让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共发展,使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目标定向,形成“书香”愿景
学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研究和实践,校园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均得到较大的提升。学校制定了“1235”中期发展规划(即一个目标,发扬两种精神,实现三个变化,促进五个提高)。从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定向,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形成打造“书香校园”的共同愿景。
环境营造,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撷取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制成牌匾悬挂在校同回廊四周;在每间教室开辟经典诵读评比栏;每块黑板报开辟经典诵读伴成长栏目。同时学校还着力打造班级文化建设,使各个班级从环境布置、经典诵读的主题、内容、形式上,彰显班级文化特色。
师资培训,树立教师儒雅形象
几年来全校教师在坚持书画练习的同时,学校还外请专家,每周开设一小时的文学鉴赏课,以提高教师的书香文化底蕴,使其内化于心,外显于形。
科研导向,探寻经典诵读有效策略
学校确立了“科研先行出点子,勇于创新显特色”的思路,相继成功申报了《诵读传统经典,促进学生品德养成的研究》、《开展经典诵读,提高语文能力》、《利用网络平台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荣辱观》三个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家级重点课题。为确保课题的顺利开展,全校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分别参与了这三个课题,从弘扬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有效策略、有效形式、影响程度等方面全面深入的实施研究,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研究。日前,以有本类课题研究的12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38篇获市区级一等奖。
开发校本课程,让国学教育走向规范
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年级编写了一套《诵经典、知荣辱,做中华好儿女》传统文化学习校本教材。教师严格遵循“熟读成诵,参照点拨”的原则,采取拍手缀、跺脚缀、声音缀、击打缀、答问缀等形式,寓古老于生动,寓深髓于活泼,极大的提高了诵读实效性。学校还从同学课有效教学模式、策略、评价机制上深入研究,进行国学“专题学习班级”实验,选取国学教育基础较好的班级,展开对某位历史文化名人的背景、思想、作品等方面专题学习研究,以点带面,推进国学教育深入。强化学科渗透,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国学资源
学校把国学教育立足于各学科课堂,充分挖掘各学利中国学教育资源:语文课上诵读诗词歌赋,品德课上学习先贤圣人的高尚情操,综合实践课上制作纸张、线装书……王丽娜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欧琳老师执教的《女娲补天》分别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全国年会上获得一等奖。
开展传统主题教育,以学文促进学生做人
学校围绕月教育主题从环境营造、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德育活动等方面进行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和精神感染,形成国学教育合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如汨汨清泉让学生濡于耳、染于目、诵于口、淌于心、亲于行。为进一步提高主题教育的成效,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国学成长记录袋”,专项搜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成果,记录学生成长足迹。
三位一体,形成国学教育合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养
2012年正式提出“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理想和信念。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线之一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作为民办职业高校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得不思考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该走向何方,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孔子文化学院院长杨朝明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是普及提高传统文化的很好手段,学生要读懂原典,更要从中领悟传统文化,当下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考虑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功能与定位。大学语文包含大学生应掌握的语言与文学,还承载着中国文化。高校不应仅是开设相关课程而已,不应仅停留在‘语文’的表层上,而应展现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魅力。”这段话给予我很大的启示,经过深思熟虑,站在职业院校的广阔天地中,倡导:重建大学语文新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大智慧。现将思考的成果详细进行阐释。
一、编写符合职业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融入大量传统文化内容
目前学语文教材中,传统的诗词歌赋往往占据大量篇幅,学生通过语文课程掌握最多的是文学,除此以外则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结果,因在于人们对“大学语文”的含义十分模糊。
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解释道:“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书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回答只说明了“语”的含义,并没有解释“文”。“语”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的含义十分复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文,错画也,象交文。”而且中国古人将“文”等同于“纹”,与人对自己的修饰有关。张岱年将“文”的含义引申为三层:第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第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第三,在前面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看来“文”就交织在人们生活中,表达、装饰并提升人类。因此“语文”是借助语言承载的表达、装饰并提升人类的各种文物典籍、古典艺术、礼乐制度、人为修养、美善德行等。古典文学只是其中之一。
第二问题:什么是“大学”?大学在我们的观念中就是高等学府,毕业后就走入职业生涯。我以为“大学语文”中的大学既具有这个含义,同时更应该传承古人对“大学”的解释。曾子在《大学》首句就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指的是大的学问,大的学问,要彰显美德,最终达到最高的善。最高的善在曾子看来就是平天下。
总之,语文”必须以彰显美德,天下太平为宗旨,选取用语言文字记录的传统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政治、军事、医学等方面,表现出人类对自己思想、情感的装饰,以及对自我终极生命的探求。
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有一部好教材,没有好老师,只能是徒然。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极为重要,缺乏这种素养讲解中会对文章理解不透,不能深入浅出,更不能将中国传统的观念阐释明白,达不到授业解惑。提出两点可行的措施:
首先,加强大学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培训
高等职业院校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大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尽管对传统文化内容有所了解,但缺乏广泛和深入的探究,所以需要单位提供良好的机会,加强培训力度,并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理清培训程序,以及每个阶段培训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传统文化素养不是通过一个短期的培训就能够实现,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深入的过程。但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教师明确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由此展开的理解和讲解才不会是个人的随意曲解,以至于谬以千里。
其次,大学语文教师应广泛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
大学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成为传统文化方面的学者,但必须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学识,因此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至于曲意逢迎他人的观点。优秀的书籍往往是专家们伟大思想的结晶,常常与伟大思想碰撞,必然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
三、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丰富的课外活动
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可视性和形象化,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依然没有离开课堂这个狭小的范围。因此我们提出走出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才能够真正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首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诵读的最佳读物,绝对不能通过默读以及阅读其他人解释的作品来理解,只能选择诵读。诵读过程是一个练气的过程,熟练之后,气自然顺畅,对诵读者的身心都有极好的影响,况且多读则其义自现,自然而然提高了学生对传统书籍的理解。
其次,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
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这些基本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就需要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方面的兴趣,使学生明白,除了现代都市化的、网络的知识外,还有很多充满文化内涵的知识符号。
最后,定期参观承载传统文化的古代遗迹
每个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保存的古代遗迹,定期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古代遗迹往往是对古代社会现象,发展水平,人类文化的具体表征,通过它们,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具体了解文化是怎样与具体实物相结合,从而对传统文化的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讨,我们深信,如果每个高等职业院校带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崇敬,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高度重视,努力组织教师编写符合自己学院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不断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一定能够将大学语文课程变为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朝明.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衡水学院学报[J].2012.12第6期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论文摘要]现代休闲体育与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二者在精神上又有许多的互通之处。在当今西潮涌动的时代,我们可以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在发展现代休闲体育的同时弘扬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精神。
我国传统休闲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趋势下,外国休闲体育文化向外扩张的趋势已进入我们的视野。跆拳道、漂流、蹦极等活动已成为很多都市年轻人强身健体的首选,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而中国传统的象棋、围棋,端午划龙舟、重阳登山等休闲体育正逐渐失去吸引力。我国传统休闲体育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其命运也令人担忧。
一、我国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基础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注重人的个性的自然和谐,重视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统一,更注重生物观赏的生命与内在精神的契合,将追求圆满人格作为养生的目标注入到身体锻炼和生命发展之中,从而形成了修身养性、陶冶性情、锤炼人格的精神内涵
“休”在《说文》、解释为“休息也。从人依木。”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人依木而休。”在《诗·周南·汉广》中有“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这里解释为休息。“闲”在《说文》中解释为“闲,从门,从木”。在《司礼·夏官·校人》中有“天子十一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这里“闲”指的马厩。“闲”,通常还被引申为指范围,指道德、法度。《论语·子张》:“人德不逾闲。”其次,还有限制、约束之意。因此,在传统文化中,“休闲”一词的意思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以恢复体力和精力、缓解压力、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自愿参与其中的生活方式。
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早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保留着每一个民族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承着民族生活方式,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先河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传统文化。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农耕文化一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意识,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在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人对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趋向于对休闲体育活动在和谐与统一、平稳与安定、而在手段和方式上,更多的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单打独斗式的个体活动。如起源于春秋的导引行气,东汉的五禽戏,宋代的八段锦,明末的太极拳等无不体现着国人特有的休闲体育文化特点。
二、现代休闲体育的精神意蕴
“休闲”一词是本是外来词语。英文中的“休闲”原意是再创造、体息一下再出发以及“闲暇”两词的合意。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从时间的观点来看,当工作约束、家庭、社会义务、睡眠和其它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休闲时间”;从活动的观点来看,休闲是人们在‘常规事务以外的时间段,自由选择个人爱好的、以满足内在需要的愉快活动;从情绪状态或经验的观点来看,休闲是指在自由选择的个人爱好活动中人的“精神适宜状态”,自我内在需要所追求的快乐、愉悦的体验。因此,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为了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活动的过程。
休闲体育的自由是每个生命个体都能感受到的,与之融合在一起的具体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也是行动的自由,是人能自主决定、自我控制的自由,是人摆脱各种外在限制与约束后而获得的一种全身心地放松、随意、自在的生存体验与生活状态。休闲体育参与者注重的是运动项目的个性化特点,重在参与过程,不看重结果,淡化功利性强化娱乐性,淡化竞技性、强化参与性,休闲体育的体验是一种他人不可替代的完全个性的自我体验。
体育、运动、游戏、娱乐等等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都与休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所有这一切活动的最终指向都是追求一种心灵上的、肉体上的、精神上的放松与体息,而这恰恰是休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因此从文化学角度去考察现代休闲体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三、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休闲体育的共通性
休闲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是人类的一种生活理想和生活方式,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可以使我们保持内心的安宁,休闲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休闲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更是在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现代休闲体育的文化特征在于通过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思维、感情和活动等方式,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弘扬文化精神,构造文化意境,进而实现个体身心全而和谐健康发展。在当代休闲研究的视野中,休闲体育更加强调凸显其文化创造精神,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氛围、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更加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文化情怀和态度。
休闲体育很多项目是在进行户外进行活动,这样给人们创造了很多拥抱大自然的机会。在户外进行休闲体育,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身体,舒展筋骨,同时把原有的征服自然、向自然空间和时间的挑战的热情,转向依赖自然、仰慕自然、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陶冶性情、崇尚自我心境与天地的交流和融合,在大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意蕴和人生的价值。同时休闲运动也不仅是休闲娱乐、健康的载体,还是拓展交际、增进情感交流及交友的剂,从事休闲运动的人大多是热情奔放、乐观向上的,这个群体的人思想很容易相互沟通。通过休闲体育活动可以结识很多人,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人就会变得乐观开朗,。因而休闲体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人与人之问的情感桥梁,在寓教于乐中塑造和提升人的文化精神品格,把人们的生活诗意化。从文化学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休闲是一种状态:肉体的状态、心灵的状态、精神的状态、生活的状态。而休闲体育则又是一个过程,一个找寻自我、回归自我、面对自我、体验自我、感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因此,从现代休闲体育的内涵和传统体育的意蕴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休闲体育和传统体育之间,我们可以找出二者的平衡点“和”和谐,身体的和谐,精神的和谐,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通过现代休闲体育的推广与普及,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现代休闲体育运动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人类最后的终极意义上的追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66-01
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虽然辽宁省英语高考题型中没有纯粹的翻译试题,但是翻译的重要性早已贯穿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始终。《课标》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在七级和九级的“写”中提到“能做简单的书面翻译”和“能作非专业性的笔头翻译”,足以显示出翻译是在听、说、读、写技能之上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西译界备受关注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探究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标志着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类型学转向对文化的思考,从功能和交际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功能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贾斯特・霍斯・曼特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探究
高考英语阅读常见的文体类型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阅读理解时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考虑不同的目标文化取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在功能和交际上达到原文与译文的统一。
1. 提高语言基础知识,强化中英文功底
如果说一门语言是一座高楼,那么词汇就是砖瓦,而语法就是钢筋构架。词汇可以让语言更丰富,积句成章,而语法则让语言更富有逻辑性,是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纽带。高考考纲规定考生要掌握3500词汇,而中考考纲要求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就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扩大词汇量,而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在长难句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的解读能力,划分句子成分,提炼出句子主干。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的水平会制约外语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文理解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相互促进。
2.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标准》提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中每一模块的“文化角”(Cultural Corner)部分也向学生逐步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龙”的文化意义在中西方差异很大,在中国文化中,龙与皇室紧密相连,古代帝王要穿“龙袍”,龙是高贵、勇敢、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而中国人也自誉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受到《圣经》及英国古代史诗《贝奥武甫》中龙的形象的影响,龙在西方代表着邪恶和恶魔,是混乱、无信仰或原始兽性的象征。又如,在讲到Module 6文化角中“The Universal Dragon”一文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篇之后,可让学生用英语复述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及其文化意义的差异。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古通今翻译
翻译法一直以来是强化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高中生的中文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的英文水平。教师发现,当讲到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一课时,学生能够迅速运用凝练的古汉语翻译课文中出现的句子,如Man is born good(人之初,性本善),All human beings are equal(众生平等),Treat others in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rulers(民贵君轻)等相关的耳熟能详的古汉语。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学情的古诗、文言文,让他们将其翻译成英文,使他们在汉译英的练习中加深对中英文的理解。这样,在加深学生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而在目的语中弘扬中国文化,为阅读理解中构建文化和交际的理解平台。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学生需要依据不同的文章体裁选择恰当有效的翻译方法,在头脑中进行深层加工,从功能和交际角度理解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在目的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原文所表达的核心思想。这样,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不再是对原文的忠实程度,而是译文目的预期的实现程度。而在阅读训练中,加强中英双语的语言功底,能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传统文化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图分类号:I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85-01
一、引言
随着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全球化,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引起了一股全球热流,得到愈来愈多国际友人的关注认可与学习研究,显现出其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在当今世界竞争越发激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标能成为世界大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其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汉语言文学为载体,代代相传,熠熠生辉,魅力无限,至今仍值得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学习与研究,不断发现其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中国成语大会是一档广受观众喜爱、颇具影响力的电视栏目,其以成语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为切入点,对观众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以及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有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成语大会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中国成语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一档文化类电视栏目,是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激发人们对以成语为代表的汉语言文学的热爱学习与应用,让成语让汉语言文学让传统文化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熏陶人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的赏析能力。曾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追求,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志,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昌盛提供着丰富的滋养。
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典故并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寄托,例如成语“精忠报国”出自《北史颜之仪传》,意思是为国家尽心尽力,竭尽一切牺牲一切,其目的在于培养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恩重如山”、“孔融让梨”等这些家喻户晓的成语旨在弘扬礼貌与感恩的优良传统,对于民众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还有的成语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例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哿ν心”分别代表宽容、进去与团结精神,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深刻而持久的教育意义。
三、汉语言文学中的传统文化进行赏析
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背景,包括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涉及不同的地域风情,因此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赏析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尽可能多地了解其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肩负着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其涉及的领域范围广时间长,包含多种思想意识,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包含多种艺术形态,如音乐、各种棋类、舞蹈等;包含多个历史朝代,从先秦到两汉魏晋隋唐经宋明再到清代以及民国等整个历史长河。因此对传统文化进行赏析应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为营。
1.纵向贯穿,横向比较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其不曾间断,赏析传统文化首先应将其纵向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结合当时的政朝与人民的意识水平,分析其产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当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将传统文化只定位于我国的发展时期远远不够,还应不断挖掘其深度和广度,将传统文化与同时期的各国文化进行比较赏析,比较其先进与落后之处,结合当时的国力强弱,分析传统文化对于国力发展的影响。
2.运用高科技手段鲜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汉语言文学中传统文化的获取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而应将其拓展为更易获取的信息媒体渠道,如中国成语大会就是将成语搬上电视银屏,其娱乐色彩浓厚并富于激烈的现场比赛氛围,形式多变,内容丰富,产生了良好的演播效果,收视观众数量可观。相比于枯燥乏味的书本电视节目更加生动鲜活,其传播效果更好,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观众更多地了解运用成语的同时也引起了对传统文化的的重新视赏析以及深入思考。
3.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在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性智慧性及魅力性早已走出国门,世界多国纷纷开办孔子学院,研究至今尚未完全开发的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的国外友人更是不远万里到中国学习汉语言文学。总之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以其隽永深厚的韵味,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的学者不断学习研究,使其生生不息,熠熠生辉,但对于传统文化应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确赏析。
参考文献
[1]李聪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浅谈.文学教育,2016(5)
关键词: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4-02
读经教育就是以“读经”为主要教学方法的一种教育形式,即为学生提供经典文学的教学服务。自读经教育运动发起以来,其市场状况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各种读经教育机构纷纷开设,商业化发展蓬勃兴起。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的简称,这是一种常用的内外环境综合分析技术,以此分析读经教育的商业化发展有助于更好地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潜力。
一、优势分析
1、国学经典丰富多彩,内涵深刻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又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包括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使诵读者受到人生境界的熏陶,受到古人传统美德的熏染,继承圣贤的智慧,塑造时代需要的精神。这些带有根本性的教育,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从而有利于将读经教育的正向功能与商业价值进行有效联接。
2、大师推崇,理论基础扎实
自1993年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教育运动”之后,南怀瑾、冰心、赵朴初等大师纷纷提倡,并提出了“填牛理论”、“黄金记忆理论”等行之有效的读经教育理论。尤其是1998年6月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学院合作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国学经典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有效方式。由此,大师的提倡以及理论探讨为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市场广阔,商业价值潜力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民收入的增长,许多人转变了消费观念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根据调查研究,现在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众对读经教育认可度较高,这为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基础。就目前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不仅“读经班”通过培训与服务创造了商业价值,与读经有关的读经教材、读经教育推广服务机构以及读经影像制品公司也直接或间接的创造了商业价值。由此可见,读经教育拥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潜力。
二、劣势分析
1、市场处于初创阶段,经营经验不足
读经教育开展二十年来,许多读经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由于读经市场进入门槛低以及缺乏借鉴经验,故各读经教育机构发展良莠不齐,出现了许多“昙花一现”现象,并暴露出许多经营当中的问题,如公司体制不完善、团队协作能力低下、公司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能力有限等等问题。这种状况极大的制约了读经教育商业化的长效发展。
2、产品服务单一,师资力量匮乏
当今读经教育市场上读经教材普遍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且版本复杂,种类繁多,故也导致了不少滥竽充数的教材混入;同时许多读经教育机构的课程也缺乏系统的课程规划和有效的时间保障,教学方式也存在单一背诵的缺陷性;最严重的是目前各读经教育机构十分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这些因素导致读经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三、机会分析
1、“国学热”带动人们关注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国民精神文化的缺失以及近年来外国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人们开始重视国学的继承与弘扬,“国学热”随之兴起。近年来国家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在国内开展“经典诵读工程”,也在许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
2、文化政策提供了契机与机遇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传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报告中指出:以文化强国,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威胁分析
1、中高端的市场定位可能面临经济环境不稳定性的冲击
读经教育机构的市场地位主要是针对中高水平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如:银行利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率,行业景气度一节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经济低迷时期,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可能会随之下降,目标市场也会随之减小。
2、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空间狭小
自读经教育商业化运营以来,市场上读经教育机构纷纷设立,数量众多,而且部分公司如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北京香堂孔子学校、武汉童学馆等已经初具垄断雏形,隐隐有成为读经教育市场的“龙头”态势。且由于读经教育市场进入壁垒偏低,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会进入该行业,市场会涌现出更多类似的产品或服务,原有的竞争对手也会因此作出相应的调整来抢占市场,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新进企业生存空间狭小。
3、家长的功利化趋向制约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客观来讲,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家长在选择读经教育机构时多进行功利化考量,更多的是关心读经教育对考试升学的作用。但其实,读经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积累的教育过程,故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面前,读经教育的价值很难受到家长的重视。故“读经班”如何在“英语班”、“奥数班”当中抢占市场夺得一席之地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综上所述,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并不成熟,可谓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因此,我们既需要发挥读经的正向教育功能,又要妥善进行商业化运营来规避负向功能。双管齐下,统筹共抓,促进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真正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加充分的体现读经教育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文淦.读经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商业价值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3
[2] 梁永昌.少儿读经教育市场营销分析(硕士学位论文)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传承国学精华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源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就没有了民族的灵魂,就会失去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技艺的教育,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科学态度和世界观、人生观。
2012年我校被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批准为“践承国学精华、创新育人模式”研究实验项目首批实验学校,从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经典诗文为切入点,让学生直面经典,诵读诗文,让这些积淀着民族智慧、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经典诗文熏染孩子们的心灵,以达到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行灵气的目的。
1. 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让精华育人“潜移默化” (1)我校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课。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目标。研究和探讨不同年级开展“国学精华”的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目标和方式。
(2)重视学科渗透,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研究和探讨“国学精华”内容与语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教材的切合点和教育方式,促进语文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3)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 让经典育人“润物无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着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的原则,努力彰显学校特色。校园墙壁、教室外墙精选名家名作、名言警句,每学期更换一次;操场边的宣传栏,展出学生的优秀诗文作品,每两个月一期;而每班教室内部的布置,都有各具特色的读书口号、书香飘溢的图书角、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彰显个性的作品展示台、诗意飞扬的诗文学习栏。学生在校园里时时处处看到的都是优美的篇章、睿智的文字,形式上图文并茂,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润诗意,每一缕空气都浸润书香。
(4)把经典诵读融入养成教育之中 让经典育人“生根开花”。 如各班级在制定班规班法的过程中,发动学生研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文,精选其中符合现代要求的内容,编入班规班法中,进一步细化了规范标准,使学生深刻感受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统一与和谐。
2. 树立明星效应,营造成长氛围 国学精华教育活动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校开展争当与评选“诵读国学践行十德优秀少年”活动,树立身边的榜样,营造优秀少年成长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此活动以争当为基础,以评选为机制,把经典诵读与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积极开设以国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选经典学习内容;把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树立先进典型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对国学精华的学习、理解和践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把重点放在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发扬上来,培育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道德素养的一代新人。
3. 家校携手,引导学生共践雅言雅行 (1)教师与教师携手。众所周知,教师的素养决定了教学的成效。要提高教师素养,专家培训只能偶尔为之,业余自学必不可少,但多种因素决定了其效果差强人意。于是,我校根据“教学相长”原则,让老师与老师之间携起手来,互相学习。开展国学教学竞赛、教学能手评选、经验交流、论文撰写、国学创新论坛等一系列教师活动,促进国学与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