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27 23:29: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关于大自然的古诗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

第1篇

关键词:俳句;古诗词;过滤;创新

俳句是日本的古典诗歌,本身起源于日本的连歌。连歌分“上句”(五、七、五)和“下句”(七七)的形式,两人或更多的人合作,一人咏上句,另一个人咏下句,句句相连,称为“连歌”。室町时代(1393-1573)和江户时代(1603-1867),连歌的上句逐渐独立出来,到了明治时代形成了现代所说的俳句。

一、回归造化

“徘圣”松尾芭蕉(1644~1694)在《笈之小文》中提出:所谓俳句,随造化、友四时也。所见无处不花,所思无处无月。所思无花之时等同夷狄,内心无花之时与鸟兽同类。作为人应该出夷狄而离鸟兽,随造化而回归造化。顺从造化的思想庄子就提出过,西晋的陆机(261~303)在《文赋》中也早已提出类似的思想: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中国古诗词中吟咏四季的诗歌比比皆是。芭蕉以后的俳句主张回归造化,在闲静中体悟生命的活力,用一颗纤细的心体悟自然之美,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古诗词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俳句在吸收中国古诗这一思想的同时,结合自己语言文字及文化进行了转化与创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季语的使用。大部分的俳句除了形式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必须带有季语。

季语, 顾名思义, 就是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有关的自然现象、景物、传统节日、纪念日和与之有关的仪式和活动。季语是整个俳句的灵魂所在,也是俳句的一大特征。

其实,在《万叶集》、《古今和歌集》里早已出现吟咏四季风物的题目。“‘飞瀑击岩上,岩际幼蕨青,原来春已到。’《万叶集》第八卷卷首志贵皇子的这首和歌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日本人盼春的心情。以蕨菜这一细小的自然现象为契机象征地歌唱春之到来,可以说这是在大自然细微的变化中敏锐而巧妙地捕捉季节变迁的典型的日本式感性。”①而俳句原封不动地继承了和歌领域里这些表述四季自然的代表景物。也就是说,俳句既吸收了中国古诗词,又继承了日本古典的传统。

在漫长的过程中,季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日本,还有专门汇集季语的书,被称为《岁时记》。“岁时记是关于日本的季节性风土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客观记述,是在日本的季节现象熏陶下培育起来的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表现,同时也是日本人经过千百年漫长岁月千锤百炼建构起来的一个美的创造物,亦可谓是一个虚拟的世界。”②《岁时记》的编法, 通常分为春、夏、秋、冬、新年五个部分。并且每部分都分的很细。比如, 阴历八月份的月亮根据不同日期, 其称谓亦各异。如八月初的月亮叫“初月”,八月初二的月亮叫“二日月”,八月三日的月亮叫“眉月”,八月十四日的月亮叫“待宵”,八月十五叫“小望月”,八月十六叫“十六夜”,八月十七叫“立侍月”,八月十八叫“居侍月”,八月十九“卧侍月”,八月二十“更侍月”。

也就是说,俳句通过季语来表达对自然的亲近,将诗歌与生活中的季节感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反映了古往今来日本人心底形成的对于自然的共同的人生观。

二、造境

在意境表现上,日本俳句吸收中国古诗词将主观情思溶入到客观景物之中,借景抒情,使读者从景物中感受诗人的心境。但俳句又结合了日本文学中惯有的余情美,意象简洁,更强调瞬间性,即简单、压缩地表达某一瞬间片段的场景,抒发的是一时的感受,以有限的空间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思想。

日本的很多徘人对中国文化都很崇拜,而且,他们具有丰富的中国诗歌的修养。如松尾芭蕉对杜甫最崇拜,他的俳句中大量吸收了杜诗中有关“闲寂”、“拙”等内容。与谢芜村因崇拜陶渊明,遂用其《归去来兮辞》中“田园将芜”之意,取名“芜村”。他们在学习中国古诗词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国诗词中造境的方式。

比如说,意象的借用。日本俳句中也经常使用“月”的意象。芭蕉在《气古寺玩月》中有“明月照座间,不见美容颜”;再如高滨虚子的“夜船过旧港, 月是放乡明” 、河东碧梧桐的“强饮离前酒, 送别月寒中”等等。这里写到的“月”,都借用了中国古诗词中以月来怀乡思人的意象。 菊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尚人品的象征意味,日本俳句中也经常出现菊的意象。如松尾芭蕉之作《山中十景》:“山中不采菊,温泉有香气”;“茅舍日将暮,赠来酒”。体现了日本人对菊的喜爱。

但是,由于日语是表音文字,而俳句又局限在十七个假名之内。因此,日本徘人多借用中国古诗词中秀丽、温婉、纤细的意象。注重用简洁的意象来构造一种精巧纤细、韵味深远的意境。下面笔者试以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简单分析一下。

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这首俳句是芭蕉俳谐的典型集中,充分体现了芭蕉的俳句创作理念。共描写了三个意象:古池、跳入水中的蛙、水声。表面上看就是三个十分平淡的意象,但三者的微妙组合却创造了一种余韵袅绕、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首先,这首俳句的季语是“蛙”,点明了是春天,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古池是“过去”的凝结,幽深、神秘;蛙入水是现在的动作,具有蓬勃的活力;水声打破了这个静谧的世界和千古的沉默,是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之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但,这种沉寂已不是先前的沉寂。作者在草庵内听到了这声水响,但也并非偶然,因为作者将自己溶入到了自然之中,以凝练的闲寂情调使俳句达到了纯艺术化的境界。

三、 抛去了功用性、政治性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本质的认识。主要指诗要表达人们的志向和愿望,当然身处的阶级不同,人们的志向和愿望也不同,由于中国古代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诗人常借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报复,忧国忧民的情感等。而日本俳句在吸收中国古诗词时却摒弃了这点,抛去了政治性和功用性,它所表达的只关乎自然,关乎日常生活,关乎这两者带给诗人瞬间的感悟,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下面试以一首芭蕉的俳句加以分析。

芭蕉野分してたらひに雨を聞く夜かな。

译文:雨击芭蕉纷纷落,陋室传来滴雨声。

一个暴雨的晚上,芭蕉独自呆在草庵,屋外雨正打着芭蕉,屋内从破损的屋顶滴下来的雨敲打着脸盆。这首俳句明显借用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意象。“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在这首诗中,表面看是写自身的贫困潦倒,实则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的真正心声。而芭蕉在借用时则完全抛弃了这方面的意义,他感受到的只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闲寂,一种与自然的融合。原因也是容易理解的。

诗圣杜甫,一生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他的抱负是治国平天下,但他又处于社会转折期,时局动荡不安,因此他的诗政治色彩浓厚,山河美景在他眼里也投射出一种人生的感叹和忧国忧民的感情。而徘圣芭蕉所信奉的日本的儒家文化更强调修身,一种个人的约束和道德的培养。而且芭蕉生于德川幕府隆盛期,社会相对稳定。因此,芭蕉在化用杜诗时,往往将其中对民生疾苦的哀叹,对国家的担忧转化为一种个人感受,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慨叹。

四、小结

通过上述简单的探讨可以发现,日本俳句在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在对自然的感悟上,还是在意境的构造上,都从中国古诗词中吸收了很多养分。但又不是全盘吸收,始终融合了日本文学中所固有的古典思想与审美意识,对中国古诗词或引用,或创新,或改写,或借鉴。这也反应了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时的一个特点,即根据自身文化的特点和需求来决定对中国文化的着眼点与摄取角度。

[注释]

①小原信. 日本人の时间意识[M].东京:三笠书房,1987.

②《すばる》编集者. 季语再考——短诗形文学の试み[J].すばる:特集, 2004 , (10) :213.

[参考文献]

[1](日)松尾芭蕉等《日本古典俳句选》.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第2篇

【关键词】阅读大地;土地伦理;全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25-02

【作者简介】蒋晓飞,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300),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2015年5月,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在理解关于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指示的时候,要有学科视野和课程意识。我们必须明晰,中国未来公民是否具有更强烈的土地保护意识,有赖于当下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土地道德,需要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有历史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必须自我追问:在培养学生的土地伦理方面,语文课程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土地伦理所要体现的是人类自我角色的新定位,大地共同体的成员包括:土壤、水、植物、动物等,所有的物种都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土地伦理,暗含着对大自然每个成员的尊重。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在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土地伦理意识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听读”大地

喧嚣的城市中,孩子天天听得到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工地机械嘈杂的声音,小贩放声叫卖的声音,但一片喧闹声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泉水流过山涧发出的叮咚声,鸟儿在枝头欢快的鸣叫声......在这方面“阅读大地”课程,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阅读大地”课程,首先要“听读”大地。

1.闻声辨物。

奇异莫测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聆听它发出的声响,猜一猜是什么发出的。如在教学人教版三上《父亲和鸟》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走进树林,像作者的父亲那样去用心聆听树林中发出的各种声音,细心猜想树林中鸟儿的动态和样子。

2.拟音模仿。

大自然时时处处都在演奏美妙的音乐。山林中的鸟语,简直就是一部美妙的交响乐,就像作家郭枫的散文名篇《空山鸟语》所描写的那样:“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滴落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这种“轻音乐”多么悦耳动听;“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这样的音乐雨下得多么酣畅淋漓……有了作家文字版的乐声碟片,教师可以让学生循着那自然地图去找寻神秘的鸟语,验听一下空山鸟语是否像作家所写的那样空灵?还可以多找些描写大自然声音的现代散文名篇,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拟音模仿。

3.倾听古诗。

让学生多吟诵那些有“自然之声”的古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鸟的欢唱;“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这是叶的低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春天的交响;“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这是夏日的摇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泉水的小夜曲……诗人用心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与絮语,从中听出了音乐,听出了诗篇。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能像古代诗人那样时刻保持听觉的高敏感度,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就会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流进他们的耳朵。

二、“闻读”大地

大地的气味能够向学生传达很多的讯息。“阅读大地”课程,自然包括“闻读”大地的气味。各种各样的气味,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大地生命的真实存在,可以更全面地享受大地给他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与美感。

1.设计“追赶大地上的味道”的长线化作业。

在不同季节,带领学生开启敏锐嗅觉,追赶、捕捉、欣赏各种奇妙而独特的自然之味,闻闻树皮、树叶、小草、花朵、果实。在“追赶大地的味道”的过程中,可以一起吟诵学生所学的诗文,让寻味之旅增添一些诗意的色彩。

2.建立“气味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里收藏着各种大自然的气味,它们就像一本本有故事的书籍。气味的收藏方式可以是瓶装,用密封的瓶子装下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之物的气味;也可以采用自然书签――将各种植物制作成书签式的标本。这些独特的“书籍”最好能够按照季节、地域、种别加以分类。当学生来到气味图书馆,那每一个玻璃瓶、每一枚自然书签中的气息,就会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孩子们记忆的大门。

3.欣赏“大自然的气味”。

为了增添“闻读”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儿童嬉戏的方式来猜认大自然的气味。如语文特级教师朱国忠老师就曾这样设计五年级“闻读大地花香”活动案例:⑴在欣赏中“闻读”。师生相约蜡梅园,尽情地吸纳,主动拥抱那满园的香气。⑵在寻香中“闻读”。学生循香而至,在花丛下嬉戏、赏花,可此时花香却淡得几乎闻不到了。教师追问:“远闻花有香,走近味淡无。你无意闻之香味浓,有意闻之似远逸。这是为什么呢?”⑶在沉思中“闻读”。学生展开畅想:“蜡梅非常谦逊。”“香而不露,不想炫耀自己。”“蜡梅花知道,荣耀不只属于她,还属于把营养让给她的低调的叶,还属于默默为她输送营养、全力支持她开放的枝干,更属于给予她生命乳汁的根与无私的大地……”这种“闻读”中的沉思,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与大地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土地伦理的建立打下情感基础。⑷在赛诗中“闻读”。教师带头吟诗:“蜡梅美在它的清香。它能吐出比梅花更加醉人的清香,真是‘一花香千里,更值满枝开’呀!”学生受其感染,开始诗歌接力:“蜡梅美,美在临岁寒而不屈,知春来而不露,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品质。”“众芳摇落独群妍,敢做春天第一枝!”......学生的诗情被激荡起来,土地伦理意识也渐渐在学生的心中扎根。

三、“摸读”大地

大地是可以触摸的。当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触觉上的时候,它会变得更灵敏,而且认知会更鲜明,繁杂的心绪得以平静,升起一种由昏睡中苏醒的感觉。

第3篇

一、“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巧拟声,惟妙惟肖

奔腾跳跃的黄河川流不息,一声“溅溅”,让汹涌澎湃的湍流之声跃然纸上。写作时,若要让作文中回响起美妙的声音,就要善于聆听,善于摹拟,还要善于积累拟声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童谣《万籁歌》:

猿猴啼,老虎啸,叽叽喳喳麻雀叫。

狮子吼,灰狼嗥,咩咩咩咩羊在笑。

小狗汪,老猫喵,咯咯咯咯鸡报晓。

小鸭嘎,青蛙呱,小牛哞哞在唤妈。

乌鸦哇,喜鹊喳,蜜蜂嗡嗡在采花。

雷轰隆,风沙沙,滴答滴答雨在下。

鸽子咕咕,啄木鸟笃笃,杜鹃声声叫布谷。

北风呼呼,落雪簌簌,马鸣嘶嘶满山路。

当当锣声,咚咚响鼓,劈里啪啦放爆竹。

较多地使用拟声词,是这首童谣的最大特色。童谣中的每一句都摹拟了几种事物的声音,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同学们在写作时,若能将对声音的摹拟融入描写之中,你的文章定会增色不少。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妙比喻,生动形象

诗句中将“嘈嘈切切”的琵琶声比做“大珠小珠”坠落玉盘的声音,将这弦声表现得生动形象、美妙绝伦。苏轼也善于运用比喻摹写声响,例如“千杖敲锵羯鼓催”一句,他以千根木杖急剧地敲打羯鼓发出的响亮之声来比喻急骤的暴雨声,比一味地说雨下得如何大、来势如何凶猛要具体形象得多。在现代文中,也有不少运用比喻描写声音的例子,如简桢在《夏之绝句》中这样写蝉声:“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句中将突然爆发的蝉鸣比做“四面楚歌,鸣金击鼓”,写出了蝉声骤响之突兀与声音之宏亮,形象贴切,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三、“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谐音,意趣盎然

气象学家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引用农谚“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写布谷鸟的叫声,来说明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根据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安排农事的情况,不但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大自然的语言”,而且给文章增添了意趣,使说明语言活泼明快。这“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正是妙用了谐音的手法。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布谷鸟叫声的传说。有一种布谷鸟从早春时节就开始叫了,在农户门前的大椿树上,对着田间的豌豆苗,声声期待地叫着“挂果,挂果”,撩起人们对豆角的食欲。而当豌豆成熟时,另一种布谷鸟就来了,它的叫声是“豌豆掰果,豌豆掰果”,老百姓把它的叫声解释为“豌豆掰果,爹爹烧火;割麦插禾,收成归婆”。这些关于谐音的传说,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让我们至今都难以忘怀。

同学们在描写声音时如能适当运用谐音,能使文章意趣盎然,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四、“海边暮蔼色,野鸭声微白”――用通感,可感可触

第4篇

有人说,中国人是睡在古典诗词的摇篮里长大的,刚刚牙牙学语的幼童,大人们就教他读古诗词了。人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家长一边陪着孩子玩耍,一边摇头晃脑地教刚学说话的孩子背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刚开始孩子不懂,不理解,没关系,儿童的记忆力好,听着,记着,就会在记忆中扎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他们就能体会到诗词的实质内涵,这对孩子以后做人,对增长学识都是大有帮助的。

上学了。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它们无不浓缩着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精华,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炼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无一不包含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关怀,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与胸怀,还蕴含着爱国精神,热爱人民、生命和大自然的精神,由此铸就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磐石。

教育部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背诵80首古诗词,初中生、高中生各背诵50首古诗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高考、中考语文试卷中,有许多是关于古诗词的:古诗词的默写、古诗词的阅读鉴赏,以此测试考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阅读古诗文大大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它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智力开发、情操陶冶和世界观的形成。这些都反映了现代教育对学生古典诗词赏析能力培养的重视。

这些经历了千百年历史考验的古诗词,激励、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浩翰的古诗词海洋,有爱之缠绵,也有恨之幽怨,有聚之欢愉,也有离之悲愁,有壮志凌云之豪迈,也有世事维艰之无奈……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不同,其调则飘逸、浑雄、深沉、博大、旖旎、幽闭、新奇各异,语言美丽典雅,音韵谐婉妩媚。

我们有幸生长在这个诗的国度,可以终生与诗相伴,犹如饮甘泉,食珍馐。《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人伦之始动人的男女恋歌,似水之流,几千年来一直激荡着长江黄河,震撼着无数多情男女的心灵。《离骚》,这“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的词赋之祖,不仅是中国诗赋永不可企及之典范,更是一曲屈原无比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之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实的残酷和虚幻世界的空灵,亦梦亦真亦幻,其美、其悲、其壮,堪称前无古人,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读李白之诗、苏辛之词,雄伟、粗犷、有力和浪漫,往往会让我们心胸振奋与激荡,或如崇山峻崖,横绝太空,或如大江横前,浪涛汹涌,或如迅雷疾电,走风连云:读王维之诗、柳永与李清照之词,则小巧、轻盈、柔曲、典雅,常常令人荡起思绪,百回千转,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木曲涧,静谧空灵,清丽婉转……沉醉其中,让我们于微尘中见大千,于有限中见无限,从而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想象的空间。诗中的情景与意蕴往往和我们的人生阅历与生活感受有某些契合之点,在日常生活的纷繁与喧嚣中得到某种轻松的解脱,在艺术美的幻境中放飞思想的自由!

每每我们感悟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阔大,抒发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旷放开朗,品味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苍凉悲壮,还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怆婉约……或清新素雅,或浓艳瑰丽,或淡泊静谧。这些诗词总能先得我心,使我们有一种知音重逢之感,往往“余音绕粱,三日不绝”,且时时让我们扼晚嗟叹,获得诸多人生的妙悟!

第5篇

学校立足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知识树基本框架的构建,为教师研读课标:构建年级段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研读教材:掌握北京版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背后的能力体系等;研读学生:研究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学习态度、个性差异、发展需要,提供了有效的引领,确保建构的科学性与方向性。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逐步明确了“三生有幸”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三生”即贴近生活、体现生态、关注生命;“有幸”即师生都有幸福感。为实现“三生有幸”课堂,我们确定了国家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深入—联系—文化—关注。深入:探究支撑教材表面文字的知识与文化、规律与方法。联系:一是与学生已有认知的内在联系;二是学科知识的纵向联系;三是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文化:挖掘学科知识中的文化背景与学科价值。关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需要、差异、兴趣、习惯等。

我们强调教师在各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学生经验的整合,重视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强化课程的综合性。

第6篇

好课涉及的因素很多,课堂评价尺度也已走向多元——新课程标准是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那么,透过这些表象的“尺度”,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的语文课堂是否还应该具备某些本质性的价值追求?

没有“围场”的课堂

让我们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段。

师: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大自然里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想想,绿色是不是有着某种——

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

师:好啊,正是人们常说的“生命之树常青”。

生:确实,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绿洲,就等于获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因为绿色充满活力,像一个少年,朝气蓬勃,热力四射。

生: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运用被历代称颂呢!

生:绿色还是环保的同义语,现在人们要吃绿色食品,要住绿色住宅。

师: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满温馨的课堂叫做绿色——(生:课堂)总不会说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生笑)

生:我就不同意,难道其他颜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

师:好啊,那你说说看,你认为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红色代表着喜气洋洋,象征着红红火火。

师:红色的大自然,好!蕴藏着热烈,昭示着兴旺,传递着幸福。古诗中对“红”的吟咏也很多,像——

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人面桃花相映红。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圣洁、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灵。

师:不错,民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

生:我觉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们不是常说“绿树红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橙黄橘绿”吗?你们想,如果只是一种颜色那多单调啊!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个大自然,怎么各人的体会就不一样呢?

生:肯定不是红绿色盲呗。(笑声)

生:是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吧。

生:我想,是每个人对大自然体会的角度不同。

师:精辟!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刚才我们的讨论是否就是现实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关系?(生点头)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来体会他心中绿色的大自然吧。

以上流程朴素得不能再朴素——“描述、初读、感受、交流、读诵”。周老师却如一位底蕴深厚、谙熟规律的“指挥家”,启发引领、联想推演,用神奇的指挥棒经营自己的“乐队”——启程,抒情,转合,激荡。没有现代化辅助手段,完全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正视学生的关注点,不是居高临下的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其蕴涵的外延和内涵却很广,我们已经不能从“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先进”的技术层面审视。周教师没有把知识技能看成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合理承认其不确定性,通过它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过程就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探究本位”、“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于是,学生才探究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获得了心灵的远航与飞扬。

由此,我想到了“牧羊人”。如果牧羊人圈定一块草地放羊,羊是不会膘肥体壮的。所以牧羊地是没有围场的——翠滴、鲜花点缀、蓝天白云映衬,好一块活力盎然的生态之地。周教师的课堂就是这没有围场的广袤的生态之地——教师挈领一句:“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不同的认识:“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观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绿色象征生命,象征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整理加工自己的语文积累:“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白色的”,或索性走入自己内心“认为大自然是彩色的”。

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绿色课堂,才是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原来知识的意义被重新建构:“同一个大自然,各人的体会却可以不一样”,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对话的平台已经建起,对话的语流必将畅通无阻。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可惜,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仍然陷在“围场”内的探索上——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语文课已经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不是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工匠”,而是底蕴厚实的教师。

家常味的课堂

让我们再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另一片段。

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啊,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空中,小鸟在赛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娇莺恰恰啼”嘛;林间,野兽在狂吼,那都是摇滚。(生大笑)

生:我认为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

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师:好浪漫的想象啊!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听着听着,突然有一种错觉:老师不是站在台上,甚至也不是在学生中间随意走动,而是和孩子们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朗读,解句,拓展——于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教学流程如一幅绿意浓浓的画卷,在谈话间次第展开。这节平常课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常菜,是真实朴素,平常普通的味道,然而却是一天也不能离开的真正有营养的米饭,而不是钙片、维生素之类的“补药”。这样的课堂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样自然,教师是在为学生上课,而不是给听课的人表演。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又一句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第7篇

这篇韵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暮春时节早晨的静谧、和缓、自然的彩色图景――红绿交映、水雾弥漫,动静相宜,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但又十分和谐。

诗中首先揭示了整幅画面的时间:“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接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两岸的杨柳绿了,笼罩在淡淡的水雾之中;一园的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娇艳;绿叶映衬红花,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诗人用燕子与小虫,赋予了这幅画面动态美。声色俱备,使得安静之中有了活力。最后放眼望去,“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把绿刻画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中,遵循学生识字规律,从大语境到小语境,并且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

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所谓“入境”,就是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走进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以读促想象。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想象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景,体会文章意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想象激发朗读。通过学生想象到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喜爱”的情感,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想象和朗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想象画面,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圈画生字;借助文中拼音初步朗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意;查阅有关春夏秋冬的诗歌句子。

2.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和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并建立自己头脑中春天的画面。看图猜古诗中既积累了古诗词,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师激励性的话语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谈话引入:孩子们,听说你们背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古诗

出示第一幅图片(柳树),看到这满目的垂柳,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出示第二幅图画,这桃花如此的娇艳美丽,你们又想到了哪首诗?一场春雨过后落花满地啊!你想到了那首诗?

学生猜到后背诵古诗。

古人用那优美的诗句写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什么样子呢?想用哪些词语来表现他?春天的美丽,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把他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现代诗,再次来品味春天之美。

出示课题,齐读。并解题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设计理念:二年级以识字为主,所以教学中遵循着从大语句到小语境的方法教学,放手让生自学生字词。“我和大家来分享”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换偏旁学会了很多字,不仅仅是学会了课本上的字,还认识了课外的形近字,增大了识字量。在学习“更”字的时候,因为它是理解的重点,利用钟表,直观的巧妙的给学生展示了其含义。)

同学们请你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遍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检查读文,一人读一人听,发现同桌读错了,要帮他纠正,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教他读一遍。读好之后马上坐好。

检查读文:谁来展示读文?读的同学要做到声音洪亮,语句通顺,字音准确。听的同学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评价。

去拼音读课文;读生词:自己读――一生领读――检查读;读字;同桌读――开火车读;分享字;更:多音字;漫:漫过,慢慢蔓延馒头。

4.品读感悟。

(设计理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因此,朗读是理解诗歌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运用了很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读中让学生渐入佳境,来表现对诗歌理解;在读中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学习诗词最好的催化剂。)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遍课文共有几句话。

下面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仔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在你的头脑中浮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读一读。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时候要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你想象到的美丽画面,还可以给你的小组同学读一读。别人说得时候要注意倾听,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汇报: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第一个与大家交流?

(1)“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学生想象画面:河两岸的杨柳抽了淡绿的叶子,淡淡的颜色相互掩映着,好似薄薄的烟雾。春雨过后满园的杏花开的更加娇艳了。

结合课件理解“轻烟”,杨柳抽出淡绿的叶子,她长长的枝条垂在水面,那淡淡的绿色相互掩映着,朦朦胧胧,好似薄薄的绿色的烟雾,,杨柳如烟啊,我们再来看看这满园的杏花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语言渲染:若置身于此,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我们在走进杏花再来看一看。这杏花比赛似的开放着,有的花朵已经完全绽放了,有的只是舒展了他的一两片花瓣。火红的骨朵不甘落后啊,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了。这样的杏花我们喜欢,古代诗人王涯赞美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叶绍翁也写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岸绿,一园红,交相辉映,美得耀眼,快来读一读。

(2)“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学生想象画面:燕子在房前飞舞着,有的快乐的玩耍,有的寻找食物。篱笆下的小虫子吱吱的叫着,为这春天增加了生机。

教师指导朗读:你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这幅画面好生动啊。五更的时候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而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春天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啊。谁来读一读

(3)“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学生描述画面:新长出来的荷叶嫩嫩的绿绿的,层层叠叠的浮在水面上面。小草早已长满了山坡,远远望去就像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生体会“层层碧”的含义。指导朗读:一清一碧,真是绿意盎然啊,谁来读一读

(4)整体回味画面,有感情读诗。教师出示课件:孩子们,你们看,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一场春雨悄然过后,两岸烟柳如烟,一园杏花红艳,新荷小草葱茏多姿。这个春天美得无与伦比。如果说这是静静的美,那么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个春天变得热闹,生机勃勃,有动有静,也难怪作者说说三月春渐浓啊,如此生机勃勃的早晨,你们喜欢吗?(喜欢。)来读一读这首奇丽的小诗吧。(生练读。)

配乐朗读。

5.拓展。

(设计理念:以读引读,拓展更多的阅读资料)

朱自清的《春》片段;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四季景色描写的古诗、词语、句子。

6.作业。

第8篇

一、创设问题的角度。传统的课堂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问题的质量有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问题?首先,问的出发点是为“学”,具有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而不是推动“教”的程序步骤;问的最终目的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追求问题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而是为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探究能力。其次,提出的问题应有思考的空间、有探讨的价值,是学生自己的真问题,或师生一起探索的问题,而不是为验证什么的伪问题。例如,我们在共同学习杜甫的《蜀相》时,关于作者对蜀相的崇敬与仰慕都不是问题,很容易就能从首句理解出来,因此呢,学习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的使用上。有的学生说作者仰慕蜀相,所以对武侯祠周围的景色描写得颇为幽美,也无可厚非;也有的学生说,从全诗的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能看出,作者对这位北伐愿望未能实现的“蜀相”是一种同情,同时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慨叹,自然也就摒弃了第一种看法,而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可见,抓住准确的创设问题的角度,对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再现诗歌的情境,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情感。首先可以在进行教学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配以相应的音乐和图片,在合适的背景音乐下多读多诵,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例如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我们可以配以满地黄花、南雁北飞、梧桐细雨,再加上低沉哀婉的背景音乐,相信学生们一定会非常快地进入到诗歌情境中去,准确地把握作者此时此刻的情感。其次,可以让学生对诗歌画面进行再现,用诗意的语言把某个画面变成优美的散文语段,这样既能准确把握诗歌的画面和情感,同时也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例如《山居秋暝》中有这么几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们可设计学生进行改写练习,那么这几句诗歌就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了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的风光。

三、坚守赏析诗歌的传统,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在教授诗歌时,不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诗歌,因为古诗之所以美,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神秘性,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歌的魅力。例如最传统的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诗歌尤其如此。《望庐山瀑布》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诗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诗人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读的技巧的基础上,再跟着录音读,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也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感受,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