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16 12:46: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幽径悲剧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幽径悲剧教案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方法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能够传递教材内容,完善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但从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阅读课堂的个性化缺失问题仍然突出。由于阅读教学缺乏个性化,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多停留于表面,难以深入了解其内涵,阅读教学的转化、内化、迁移作用不够明显。基于此,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应重视落实以下五种策略。

一、营造好更具个性化的阅读氛围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需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学生差异性,充分保护学生的探究欲与好奇心,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创新和进取。由此可见,在初中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氛围的营造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保持自身个性,通过阅读完成自我知识的构建,以此促进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提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传统阅读课堂上,教师为了学进度,往往划定统一的阅读教学标准,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忽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严格按教案进行课堂规划,在教学中按部就班,课堂就如同工厂流水线,教师的教学思路被严格限制在教案中,不但生硬呆板,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转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引入个性化阅读。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本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提高学生思维与感官的反应灵敏度,让学生在阅读中读出意境、读出品位。

例如,在阅读《散步》一文时,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有利于体现个性化阅读成果。怎样在阅读中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怎样体会母亲和“我”的态度?“我”在“散步”中心理出现了怎样的起伏变化?这些问题单凭教师的理论讲解是很难深入进行的。只有学生在阅读中细心揣摩,将自己置身于阅读情境当中,才能对其中的心理变化与文本寓意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体会出文章中折射出的人性与亲情之美。这些美好情感的体验正是构成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元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出判断,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观点,进而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这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

二、关注学生阅读当中的精神互动

阅读教学涵盖了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之间的多种互动,是一个成体系、持续化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现,关键在于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与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发掘文本内涵,对文本精神进行深层解读。要对解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也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所要传达的思想与价值。解读目标的设计有两个着眼点:第一,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第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这两个目标对阅读文本进行选择,并设计相应的教学重点,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

在确定阅读目标之后,教师要规划出有利于文本解读、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情节与内容,也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文眼”,减少阅读课堂的无用功。文眼的确定有利于促进个性化阅读的深入开展,学生根据主题定位,能够寻找到文本的内在精神价值,从而以更新颖的角度解读文本内容。例如,在《背影》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描写父亲行动的细节入手,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父亲的形象;从作者的心理描写中感受到含蓄而深沉的父爱。两处文眼有利于学生把握阅读重点,进而探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内涵。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引导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清阅读脉络,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益实践。

三、个性化阅读与拓展教学相结合

读教学本身形式多样,教师要充分发掘阅读教学中的拓展空间,实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转化作用。读与写本身是一对孪生姐妹,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更利于体现阅读的个性化与实践化。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利于增加教学弹性,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知识拓展中,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指向更明确,拓展方向更清晰。

例如,在《幽径悲剧》的阅读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沉,而文章的写作背景也较为复杂,有些学生表示“在读完文章之后心情压抑,情感消极”。为了实现积极向上的阅读教学引导,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的积极情感,体会作者“困与幽径而不消沉”的情感意图,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情感。鼓励学生以读后感、阅读随笔等形式,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写作与阅读的有效互动,使学生的阅读心理变化有迹可循。从阅读到写作的拓展,充分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弹性,同时也使语文知识技能得到了有效转化,为个性化课堂的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个性化阅读与课堂表演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表演也叫即兴表演,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者某一具有表演价值的片段来引导学生进行的即兴表演。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体会,将文本中的内容当场表现出来。以表演形式丰富阅读教学课堂,迅速提升学生的关注力和参与度,促使学生对阅读有更全面、更生动的体验,尤其是将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表演实现了文字与肢体语言的协调发展,产生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教学效果,这对于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强化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表演更能体现学生认知、情意与身体运动的协调发展,有效突出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提升、创造能力的强化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阅读教学与课堂表演相结合,不但是阅读教学的创新,同时也使个性化阅读效果更加突出。尤其是将课堂表演形式引入到一些学生感到内容枯燥、缺乏阅读兴趣的文本中,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苏州园林》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说明文缺乏阅读兴趣,尤其是科普知识,更觉得枯燥无趣。但以表演形式展示阅读内容,并以此形成积极的课堂互动,则有利于阅读效果的提升,同时也能使阅读趋于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将学生转变为“旅游团”角色,教师担任“导游”,结合多媒体与课文内容展示苏州园林的画面,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表达观赏苏州园林的感受,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有何感想”,在师生互动表演中,一场“游园小记”的故事顺利展开,学生在表演中对苏州园林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了。这种教学方式在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促使了个性化阅读效果的提高。

五、构建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同样需要以完善的评价体系为基础,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评价模式的束缚,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使学生在阅读评价中获得个性化发展。多元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关注发展性评价的形成。发展性评价不但关注陈述性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且更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是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的评价基础。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中,不但要有总结性的评价,更要引入过程评价,在定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引入定量评价。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与阅读感受有直观的了解,以此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的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犹如教师带领学生去探索神秘的知识宝库,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够采撷到其中的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优秀范文